CN213459912U - 电池箱、电池模组与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箱、电池模组与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59912U CN213459912U CN202022396018.1U CN202022396018U CN213459912U CN 213459912 U CN213459912 U CN 213459912U CN 202022396018 U CN202022396018 U CN 202022396018U CN 213459912 U CN213459912 U CN 2134599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battery
- holes
- sets
- battery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箱、电池模组与用电设备,电池箱用于多个电芯的放置,包括支架,支架具有两组第一通孔与两条线槽,两组第一通孔中,其中一组第一通孔与各电芯的负极耳对应设置,另一组第一通孔与各电芯的正极耳对应设置;两条线槽分别与两组第一通孔对应设置,且线槽沿电芯的分布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箱中,支架上设置有线槽,线槽沿电芯的分布方向延伸,将与电芯极耳连接的导线嵌入在线槽内,即可通过线槽的槽壁对导线进行约束,相比于通过多个线扣进行导线固定的方式,可以减少导线固定所需的时间,有助于提升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池箱、电池模组与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池模组包括导线与多个电芯,导线分别与各电芯的极耳连接,以实现电芯与外部电源或者用电设备之间的电连接。相关技术中,导线通常通过线扣等结构进行固定,然而线扣固定需要增加安装步骤,特别是当导线较长而需要多个线扣进行固定时,固定导线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箱,能够节省导线的安装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电池箱的电池模组与用电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箱,用于多个电芯的放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
两组第一通孔,其中一组所述第一通孔与各所述电芯的负极耳对应设置,另一组所述第一通孔与各所述电芯的正极耳对应设置;
两条线槽,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且所述线槽沿所述电芯的分布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箱,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电池箱的支架上设置有线槽,线槽沿电芯的分布方向延伸,将与电芯极耳连接的导线嵌入在线槽内,即可通过线槽的槽壁对导线进行约束,相比于通过多个线扣进行导线固定的方式,可以减少导线固定所需的时间,有助于提升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还具有与两组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两对第一凸出部,每对所述第一凸出部之间形成所述线槽,且在一对所述第一凸出部中,朝向对应组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第一凸出部上设有多个过线孔,多个所述过线孔沿所述线槽的延伸方向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还具有一组第二通孔,各所述第二通孔与各所述电芯的排气阀对应设置,各对所述第一凸出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与对应组的所述第一通孔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还具有两组第二凸出部,每组第二凸出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所述电芯的分布方向延伸,且同一组内的相邻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具有间隙,两组所述第一通孔位于两组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槽内具有多个限位凸起,多个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线槽的延伸方向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朝向所述电芯的一侧还具有多个第一腔体,多个所述第一腔体沿所述线槽的延伸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一腔体能够至少容纳对应所述电芯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腔体的相邻两个腔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均能够与所述电芯接触以进行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
所述电池箱,
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电池箱内,各所述电芯的正极耳与负极耳分别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内露出;
两根导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线槽内,其中一根导线与各所述电芯的正极耳电连接,另一份导线与各所述电芯的负极耳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两组连接片,两组所述连接片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且一个所述连接片至少与两个对应的电芯极耳电连接,两根所述导线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片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用电设备,包括所述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池箱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支架的展示顶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支架的展示顶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支架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电池模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池箱100用于电芯组的集成,包括支架110、底板120与侧板130,当电芯组安装在电池箱100内后,支架110位于电芯组的上方,底板120位于电芯组的下方,侧板130位于电芯组的侧方,实现对电芯组内的各电芯200的固定。
当电芯组安装在电池箱100内时,各电芯200沿电池箱100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的前后方向)以此分布,且各电芯200的正极耳220均位于电池箱100的同一侧(例如图1中的右侧),负极耳210均位于电池箱100的同一侧(例如图1中的左侧),从而使得各电芯200的负极耳210与正极耳220均沿电池箱100的长度方向分布。
支架110具有两组第一通孔111,其中一组第一通孔111(例如图1中左侧的一组第一通孔111)与各电芯200的负极耳210对应设置,另一组第一通孔111(例如图1中右侧的一组第一通孔111)与各电芯200的正极耳220对应设置,此处所称的对应设置,指第一通孔111的数量与位置均与极耳对应,如此,当电芯组安装在电池箱100内时,各负极耳210均能够从左侧的第一通孔111中露出,各正极耳220均能够从右侧的第一通孔111中露出,便于与导线连接。第一通孔111可以是矩形孔,从而与极耳的形状对应。能够理解的是,第一通孔111也可以是圆形等其他形状的孔。
支架110还具有两条线槽112,两条线槽112分别与两组第一通孔111对应设置,此处所称的对应设置,是指一条线槽112能够与一组第一通孔111配合,实现线槽112内导线与相应极耳的电连接,例如,线槽112可以临近第一通孔111设置,从而减少极耳与导线之间的子线的长度。线槽112沿电芯200的分布方向(即电池箱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便于导线依次与各极耳电连接。能够理解的是,线槽112的槽宽略大于导线的直径,既能便于导线的放入,又能对导线进行较好的定位。
上述的电池箱100中,支架110上设置有线槽112,线槽112沿电芯200的分布方向延伸,将与电芯极耳连接的导线嵌入在线槽112内,即可通过线槽112的槽壁对导线进行约束,相比于通过多个线扣进行导线固定的方式,可以减少导线固定所需的时间,有助于提升效率。
上述的电池箱100还具有两对第一凸出部113,两对第一凸出部113分别与两组第一通孔111对应设置。第一凸出部113可以是图示与支架110一体成型的凸棱,且同一组的两个第一凸出部113之间形成线槽112。能够理解的是,第一凸出部113也可以是相对于支架110独立的构件,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与支架110连接。
在一对第一凸出部113中,朝向对应组第一通孔111的第一凸出部113上设有多个过线孔114,以图1中所示左侧的一组第一通孔111为例,相应的一对第一凸出部113位于第一通孔111的右侧,该对第一凸出部113中偏左侧的第一凸出部113上设有多个过线孔114,多个过线孔114沿对应线槽112的延伸方向分布,当导线位于线槽112内时,与各子线可以通过过线孔114分别与各极耳连接,子线无需越过第一凸出部113,从而可以减少的子线的长度,同时过线孔114还可以对子线进行限位。过线孔114可以是图示的矩形孔。
上述的电池箱100中,支架110还具有一组第二通孔115,各第二通孔115与各电芯200的排气阀230对应设置,此处所称的对应设置,指第二通孔115的数量与位置均与排气阀230对应,如此,当电芯组安装在电池箱100内时,各排气阀230均能够从第二通孔115中露出。为与常见电芯中极耳与排气阀230的位置对应,第二通孔115位于支架110的中间部位,两组第一通孔111对称位于第二通孔115的两侧。基于上述,各对第一凸出部113分别位于第二通孔115与对应组的第一通孔111之间,从而能够便于两根导线汇流至接头,且第一凸出部113贴近于第一通孔111,从而在两对第一凸出部113之间形成腔体,便于安装覆盖第二通孔115的排气罩(未示出)。
上述的电池箱100中,支架110还具有两组第二凸出部116,每组第二凸出部116包括两个第二凸出部116,第二凸出部116沿电芯200的分布方向延伸。第二凸出部116可以是图示与支架110一体成型的凸棱。能够理解的是,第二凸出部116也可以是相对于支架110独立的构件,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与支架110连接。
两组第一通孔111位于两组第二凸出部116之间,具体的,两组第二凸出部116分别位于支架110沿左右方向的两侧边沿,且同一组内的相邻第二凸出部116之间具有间隙117,间隙117可以增加增大爬电距离。
能够理解的是,每组第二凸出部116还可以包括三个或者其他数量的第二凸出部116。
上述的电池箱100中,同一组的第二凸出部116中,最外侧的第二凸出部116设有卡扣,即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二凸出部116还可以作为与其他构件进行连接的连接结构。
上述的电池箱100中,线槽112内具有多个限位凸起118,多个限位凸起118沿线槽112的延伸方向分布。当导线嵌入至线槽112内时,限位凸起118可以避免导线脱离线槽112。
参照图1至图3,当电池箱100同时具有第一凸出部113与第二凸出部116时,支架110还具有多个第三凸出部1112,第三凸出部1112位于同一侧的相邻第一凸出部113与第二凸出部116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凸出部113、第二凸出部116垂直,从而与第一凸出部113、第二凸出部116形成若干个第二腔体1113,每一个第二腔体1113的底壁均具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11。
参照图4、图5,上述的电池箱100中,支架110朝向电芯200的一侧(例如图5的下侧,也即与线槽112的相对侧)还具有多个第一腔体119,多个第一腔体119沿线槽112的延伸方向分布,且第一腔体119的形状与电芯200的横截面形状对应,从而能够至少容纳对应电芯200的顶部,如此,当电芯组安装在电池箱100内时,支架110可以实现对各电芯200的间隔放置。
参照图4、图5,在上述具有第一腔体119的电池箱100中,第一腔体119的相邻两个腔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面1110与第二定位面1111,当电芯200位于第一腔体119内时,第一定位面1110与第二定位面1111均能够与电芯200接触以进行定位,以图示为例,第一定位面1110能够实现电芯200左右方向的定位,第二定位面1111能够实现电芯200前后方向的定位。由于第一腔体沿左右方向的尺寸远大于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因此第一腔体119与左右方向平行的腔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定位面1111,从而能够实现更好的定位。
参照图6、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电池箱100、多个电芯200与两根导线300。多个电芯200形成的电芯组位于电池箱100内,且各电芯200的正极耳220与负极耳210分别从对应的第一通孔111内露出。两根导线300分别位于两个线槽112内,其中一根导线300通过多根子线400与各电芯200的正极耳220电连接,另一份导线300通过多根子线400与各电芯200的负极耳210电连接。
参照图6、图7,上述的电池模组中,还包括两组连接片500,两组连接片500分别与两组第一通孔111对应设置,具体的,各连接片500分别位于支架110的第二腔体1113内,且分别与从同一第二腔体1113中露出的极耳电连接,各连接片500再通过子线400与导线300连接,如此,可以减少子线400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包括上述电池模组的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可以是电动汽车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电池箱,用于多个电芯的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
两组第一通孔,其中一组所述第一通孔与各所述电芯的负极耳对应设置,另一组所述第一通孔与各所述电芯的正极耳对应设置;
两条线槽,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且所述线槽沿所述电芯的分布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具有与两组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两对第一凸出部,每对所述第一凸出部之间形成所述线槽,且在一对所述第一凸出部中,朝向对应组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第一凸出部上设有多个过线孔,多个所述过线孔沿所述线槽的延伸方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具有一组第二通孔,各所述第二通孔与各所述电芯的排气阀对应设置,各对所述第一凸出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与对应组的所述第一通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具有两组第二凸出部,每组第二凸出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所述电芯的分布方向延伸,且同一组内的相邻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具有间隙,两组所述第一通孔位于两组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内具有多个限位凸起,多个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线槽的延伸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朝向所述电芯的一侧还具有多个第一腔体,多个所述第一腔体沿所述线槽的延伸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一腔体能够至少容纳对应所述电芯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相邻两个腔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均能够与所述电芯接触以进行定位。
8.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
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电池箱内,各所述电芯的正极耳与负极耳分别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内露出;
两根导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线槽内,其中一根导线与各所述电芯的正极耳电连接,另一份导线与各所述电芯的负极耳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连接片,两组所述连接片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且一个所述连接片至少与两个对应的电芯极耳电连接,两根所述导线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片电连接。
10.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96018.1U CN213459912U (zh) | 2020-10-23 | 2020-10-23 | 电池箱、电池模组与用电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96018.1U CN213459912U (zh) | 2020-10-23 | 2020-10-23 | 电池箱、电池模组与用电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59912U true CN213459912U (zh) | 2021-06-15 |
Family
ID=76295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396018.1U Active CN213459912U (zh) | 2020-10-23 | 2020-10-23 | 电池箱、电池模组与用电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5991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75517A (zh) * | 2021-08-20 | 2021-11-19 | 重庆超米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 |
-
2020
- 2020-10-23 CN CN202022396018.1U patent/CN2134599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75517A (zh) * | 2021-08-20 | 2021-11-19 | 重庆超米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365297B1 (en) | High-power bussing connection system for a battery pack | |
JP5102280B2 (ja) | ソフトパッケージリチウムイオンパワー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 |
US8113853B2 (en) | Junction box for photovoltaic systems | |
US9312530B2 (en) | Battery connection member and battery connection body | |
WO2015101269A1 (en) | Power battery moudle | |
JP6820297B2 (ja) | コネクタ付き回路体、及び、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 |
US11289778B2 (en) | Connector module and power storage module | |
CN211555995U (zh) | 一种软包锂电池组装支架 | |
CN216720116U (zh) | 电芯单元、电池及车辆 | |
CN109950448B (zh) | 软包锂电池模组 | |
CN213459912U (zh) | 电池箱、电池模组与用电设备 | |
US20220069424A1 (en) | Battery connection module | |
KR20090007337A (ko) | 소프트 패키지 리튬이온 파워 배터리 모듈 | |
CN212908258U (zh) | 电连接器及控制器组件 | |
CN212323263U (zh) | 一种大电流线簧接触片模块结构及大电流端子连接结构 | |
JP5601221B2 (ja) | 組電池用バスバー及び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 |
CN214898728U (zh) | 电池模块及动力电池模组 | |
CN211265583U (zh) |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 |
US20230028117A1 (en) | Battery wiring module | |
CN217387446U (zh) | 隔离模块、电芯组件及车辆 | |
CN217387453U (zh) | 转接模块、电芯组件及车辆 | |
CN112815282A (zh) | 接线装置 | |
WO2020029820A1 (zh) | 一种直插式模块插座 | |
CN217062437U (zh) | 电池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219832929U (zh) | 一种动力电池连接件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8000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18, Tangjia south,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18, Tangjia south,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