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7624U - 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7624U
CN217647624U CN202220358090.1U CN202220358090U CN217647624U CN 217647624 U CN217647624 U CN 217647624U CN 202220358090 U CN202220358090 U CN 202220358090U CN 217647624 U CN217647624 U CN 217647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main
auxiliary
tool
tool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80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杰
徐佳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oj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oj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oj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oj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80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7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7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7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刀头、第二刀头和刀柄,第一刀头与第二刀头之间设有过渡斜面;第一刀头上设有若干主切削刀条,主切削刀条朝向切削方向设有主切削面,主切削面的后侧面设有主后切削面,主切削面的端侧面设有主侧切削面,主切削面与主后切削面相交处形成主切削刃,主切削面与主侧切削面相交处形成倒角刃;第二刀头上设有若干直刃铰刀刀齿,直刃铰刀刀齿包括自过渡斜面起依次设置的刀齿圆角过渡部、刀齿平直作业部、刀齿锥形作业部和刀齿平直延伸部。在本申请中,通过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的配合将小孔精准扩大,用第一刀头进行扩张,用第二刀头进行精加工,且第二刀头的结构还能实现对孔内台阶的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刀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加工中使用的铰刀由倒角刃、副切削刃、切削面、副切削面、切削刃构成,切削刃大致呈单一的切削受力方式,即每支铰刀虽有多个切削条,每个切削条上有一个完整的切削刃,该种结构的切削刃尤其锥度铰刀,整体受力、阻力很大,往往造成铰刀断裂,造成废品,甚至造成工伤事故,而手用铰刀,由于阻力很大在铰孔时更加费力,工人工作量很大,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在增加扩孔功能的同时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刀头、第二刀头和刀柄,所述第一刀头与所述第二刀头之间设有过渡斜面,
所述第一刀头上设有若干个螺旋设置主切削刀条,所述主切削刀条朝向切削方向的一侧设有主切削面,所述主切削面的后侧面设有主后切削面,所述主切削面的端侧面设有主侧切削面,所述主切削面与所述主后切削面相交处形成主切削刃,所述主切削面与所述主侧切削面相交处形成倒角刃;
所述第二刀头上设有若干个周向设置直刃铰刀刀齿,所述直刃铰刀刀齿包括自所述过渡斜面起依次设置的刀齿圆角过渡部、刀齿平直作业部、刀齿锥形作业部和刀齿平直延伸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中,所述主切削刀条上间隔排设有至少一个分压槽道,所述分压槽道的端面贯穿所述主切削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中,所述主切削面朝向切削方向的内侧设有凸起的辅切削刀条,所述辅切削刀条朝向切削方向的一侧设有辅切削面,所述辅切削面的后侧面设有辅后切削面,所述辅切削面的端侧面设有辅侧切削面,所述辅切削面与所述辅后切削面相交处形成辅切削刃,所述辅切削面与所述辅侧切削面相交处形成分切刃。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中,所述分压槽道的端面贯穿所述辅切削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中,所述倒角刃与所述分切刃构成阶梯刃。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中,所述刀齿平直延伸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刀齿平直作业部的外径。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中,所述直刃铰刀刀齿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排屑平面和一个排屑弧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中,所述过渡斜面上设有连接所述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上的排屑槽的过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的配合将较小的孔精准扩大,用第一刀头对孔进行扩张,用第二刀头对孔进行精加工,且第二刀头的结构还能实现对孔内台阶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刀头11、第二刀头12、刀柄13、过渡斜面14、过渡槽15、主切削刀条2、主切削面21、主后切削面22、主侧切削面23、主切削刃31、倒角刃32、直刃铰刀刀齿4、刀齿圆角过渡部41、刀齿平直作业部42、刀齿锥形作业部43、刀齿平直延伸部44、分压槽道5、辅切削刀条6、辅切削面61、辅后切削面62、辅侧切削面63、辅切削刃71、分切刃72、排屑平面81、排屑弧面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包括依次一体设置的第一刀头11、第二刀头12和刀柄13,所述第一刀头11与所述第二刀头12之间设有过渡斜面14,所述过渡斜面14上设有连接所述第一刀头11和第二刀头12上的排屑槽的过渡槽15,斜面设置的过渡斜面14能提高第一刀头11的排屑效率,避免切削碎屑堆积在第一刀头11的尾部,且过渡槽15能辅助的将切削碎屑向第二刀头12的排屑槽导出,避免切削碎屑堆堵。
具体地,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一刀头11上设有若干个螺旋设置主切削刀条2,所述主切削刀条2朝向切削方向的一侧设有主切削面21,所述主切削面21的后侧面设有主后切削面22,所述主切削面21的端侧面设有主侧切削面23,所述主切削面21与所述主后切削面22相交处形成主切削刃31,所述主切削面21与所述主侧切削面23相交处形成倒角刃32。
所述主切削面21朝向切削方向的内侧设有凸起的辅切削刀条6,所述辅切削刀条6朝向切削方向的一侧设有辅切削面61,所述辅切削面61的后侧面设有辅后切削面62,所述辅切削面61的端侧面设有辅侧切削面63,所述辅切削面61与所述辅后切削面62相交处形成辅切削刃71,所述辅切削面61与所述辅侧切削面63相交处形成分切刃72。辅切削刀条6的设置缩减了主切削面21的面积,使原主切削面21形成为很小的散热台,延长了第一刀头11的使用寿命。辅切削刀条6的设置减小了主切削刀条2切削压力,所述倒角刃32与所述分切刃72构成阶梯刃。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刀头12上设有若干个周向设置直刃铰刀刀齿4,所述直刃铰刀刀齿4包括自所述过渡斜面14起依次设置的刀齿圆角过渡部41、刀齿平直作业部42、刀齿锥形作业部43和刀齿平直延伸部44。所述刀齿平直延伸部44的外径大于所述刀齿平直作业部42的外径。所述直刃铰刀刀齿4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排屑平面81和一个排屑弧面82。刀齿平直作业部42可以用于常规的孔内壁精加工作业,刀齿锥形作业部43可用于孔内台阶的精加工作业。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切削刀条2上间隔排设有至少一个分压槽道5,所述分压槽道5的端面贯穿所述主切削面21。
所述分压槽道5的端面贯穿所述辅切削面61,分散了主切削刀条2和辅切削刀条6的切削压力,使之受力减少而强度增大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效率,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使切削方式将刀具整体受力分解为多个局部受力,同时散热台又有效的增加了散热功能,使刀具使用寿命延长并在加工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强度。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通过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的配合将较小的孔精准扩大,用第一刀头对孔进行扩张,用第二刀头对孔进行精加工,且第二刀头的结构还能实现对孔内台阶的加工。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刀头(11)、第二刀头(12)和刀柄(13),所述第一刀头(11)与所述第二刀头(12)之间设有过渡斜面(14);
所述第一刀头(11)上设有若干个螺旋设置主切削刀条(2),所述主切削刀条(2)朝向切削方向的一侧设有主切削面(21),所述主切削面(21)的后侧面设有主后切削面(22),所述主切削面(21)的端侧面设有主侧切削面(23),所述主切削面(21)与所述主后切削面(22)相交处形成主切削刃(31),所述主切削面(21)与所述主侧切削面(23)相交处形成倒角刃(32);
所述第二刀头(12)上设有若干个周向设置直刃铰刀刀齿(4),所述直刃铰刀刀齿(4)包括自所述过渡斜面(14)起依次设置的刀齿圆角过渡部(41)、刀齿平直作业部(42)、刀齿锥形作业部(43)和刀齿平直延伸部(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刀条(2)上间隔排设有至少一个分压槽道(5),所述分压槽道(5)的端面贯穿所述主切削面(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面(21)朝向切削方向的内侧设有凸起的辅切削刀条(6),所述辅切削刀条(6)朝向切削方向的一侧设有辅切削面(61),所述辅切削面(61)的后侧面设有辅后切削面(62),所述辅切削面(61)的端侧面设有辅侧切削面(63),所述辅切削面(61)与所述辅后切削面(62)相交处形成辅切削刃(71),所述辅切削面(61)与所述辅侧切削面(63)相交处形成分切刃(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槽道(5)的端面贯穿所述辅切削面(6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刃(32)与所述分切刃(72)构成阶梯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平直延伸部(44)的外径大于所述刀齿平直作业部(42)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刃铰刀刀齿(4)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排屑平面(81)和一个排屑弧面(8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斜面(14)上设有连接所述第一刀头(11)和第二刀头(12)上的排屑槽的过渡槽(15)。
CN202220358090.1U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 Active CN217647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8090.1U CN217647624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8090.1U CN217647624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7624U true CN217647624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62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8090.1U Active CN217647624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7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1496A (zh) 复合定位切削的螺旋刀具
CN103381497A (zh) 一种复合定位复合切削的定心螺旋刀具
CN102126039A (zh) 复合定位切削的螺旋刀具
CN217647624U (zh) 一种有扩孔切削刃的切削刀具
CN211362967U (zh) 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多刃铣刀
CN104227093A (zh) 钻尖定心锪刀
CN216828695U (zh) 一种孔加工刀具
CN208991823U (zh) 可转位深孔钻
CN211387075U (zh) 一种可断续加工的高效三刃扩孔刀
CN103706845A (zh) 复合定位切削的螺旋刀具
CN207414376U (zh) 一种用于轮毂加工的刀具
CN217529328U (zh) 一种薄板钻
JP5243396B2 (ja) 隅削り用刃先交換式チップとミーリングカッタ
CN216858357U (zh) 一种硬质合金多齿复合t型铣刀
CN217913018U (zh) 一种工件钻铰刀
CN217370615U (zh) 一种三刃扩孔钻头
CN212217272U (zh) 键槽加工用拉刀
CN109365891B (zh) 一种切槽刀
CN216421196U (zh) 一种加工铝合金壳体的成型铣刀
CN219561446U (zh) 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及具有该刀片的刀具
CN217018742U (zh) 一种用于定点倒角一体的中心钻
CN218015841U (zh) 一种主轴双t型叶根榫槽齿型的加工刀具
CN104084643A (zh) 一种高效自冷式铰刀
CN218656969U (zh) 钻孔工具
CN113814473B (zh) 一种深孔铰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