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7825U - 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7825U
CN217637825U CN202221332555.2U CN202221332555U CN217637825U CN 217637825 U CN217637825 U CN 217637825U CN 202221332555 U CN202221332555 U CN 202221332555U CN 217637825 U CN217637825 U CN 217637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body
placing groove
frame
groove
airtigh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25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屠程鑫
郭军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rient 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rient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rient 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rient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25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7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7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7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涉及制动气室检测的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供中体放置的放置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对放置槽内的中体的气密性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水管,水管设置在机架上;升降台,升降台位于放置槽内;液压缸,液压缸设置在机架上且与升降台固定连接;固定组件,中体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在升降台上;充气组件,充气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与中体的气嘴连接。本申请通过将中体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升降台上,液压缸驱动升降台带动中体进出放置槽进行气密性检测,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弯腰向放置槽内放置或拿取中体,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动气室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气室是汽车制动系统的一部分,制动气室一般安装在汽车的驱动桥上为汽车提供制动的驱动力。其中中体是制动气室中的一个组成部件。
相关技术中,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123582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气室中体,它是汽车制动气室的主要组成零件,该汽车制动气室中体上有分别向气室行车与驻车两个腔输入气体实现制动的气嘴。
然而该汽车制动气室中体是铝材压浇铸形成,而铝材压浇铸形成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气孔,这些气孔会对中体的气密性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需要对中体气密性进行检查。在对中体进行气密性检测时,通常由工作人员将中体放置到充满水的水槽中,同时对中体内部进行充气,通过观察中体表面是否产生气泡来对中体气密性的好坏进行判断。
但是在需要检测的中体数量较多时,人工弯腰往水槽内放置和拿取中体的工作量较大,劳动强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供中体放置的放置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对放置槽内的中体的气密性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水管,所述水管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水管一端与水源连通,所述水管另一端伸至放置槽内且用于对放置槽进行灌水;
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竖向滑移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放置槽内;
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机架上且活塞杆竖向穿过机架伸入放置槽内与升降台固定连接;
固定组件,中体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在升降台上;
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与中体的气嘴连接,所述充气组件用于对气嘴进行充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中体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启动液压缸带动升降台移出放置槽外,将中体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在升降台上,然后液压缸启动将中体移入放置槽内,充气组件对中体进行充气,水管对放置槽进行注水,直至液面没过中体,然后工作人员观察水中是否产生气泡,水中产生气泡,则证明中体的气密性较差;反之则证明中体的气密性良好,检测完成后,液压缸启动将中体移出放置槽并取出,从而完成对中体的气密性检测,无需人工弯腰拿取水槽内的中体,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在升降台上,中体位于所述固定环内;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固定环上且用于对中体的竖向位置进行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固定在放置槽内底壁上,将中体放置到固定环内,固定环对中体在放置槽内的位置进行定位,限位件对中体的竖向位置进行限位,从而完成中体在放置槽内位置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
弹板,所述固定环内侧壁上开设有水平的滑移槽,所述弹板水平滑移设置在固定环上且位于滑移槽内;
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滑移槽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弹板固定连接,正常状态下,弹板在弹簧作用下部分穿出滑移槽外与中体外侧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簧带动弹板移入滑移槽中,将中体放入固定环中,松开弹板,弹板在弹簧作用下部分穿出滑移槽外与中体外侧壁抵触,从而完成对中体竖向位置的限位工作。
可选的,所述充气组件包括:
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一端用于与气源连接,所述充气管另一端设置在气缸的活塞杆上且用于对中体的气嘴进行充气;
气缸,所述气缸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气缸活塞杆水平穿过机架伸至放置槽内,所述气缸用于将充气管连接至中体的气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体固定安装在放置槽中后,气缸启动带动气缸活塞杆移动,气缸活塞杆移动推动充气管抵紧在中体的气嘴上,使得充气管与气嘴连通,然后水管向放置槽内注满水后,充气管对中体进行充气,观察水中是否产生气泡,若产生气泡则中体气密性较差;反之则中体的气密性情况良好。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机架上且与放置槽内部连通;
排水盖,所述排水盖转动连接在放置槽内底壁上;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驱动排水盖转动,从而打开和阻挡排水管与放置槽的连通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管向放置槽内注水时,排水盖在重力作用下挡住排水管口,当中体气密性检测完毕时,移动件启动带动排水盖转动不对排水管口进行遮挡,从而使得放置槽内的水经由排水管中排出,便于对下一个中体进行检测。
可选的,所述移动件包括:
支杆,所述支杆设置在放置槽内底壁上;
撬杆,所述撬杆转动设置在支杆上且撬杆两端分别位于支杆两侧;
滑杆,所述滑杆沿撬杆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撬杆上且与排水盖转动连接;
压杆,所述压杆一端与撬杆远离排水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放置槽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进行排水时,挤压压杆带动压杆下移,压杆下移带动撬杆与压杆连接端下移,撬杆与压杆连接端下移带动支杆另一侧的撬杆上移,撬杆靠近排水盖的一端上移带动滑杆移动,滑杆移动带动排水管向上打开进行排水,从而完成通过压杆控制排水盖转动。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充气管连接的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在充气管对中体进行充气后对中体内的气压进行测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架上设置与气管连通的压力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实时观察充气管和中体内的气压值,减小了充气管和中体内因气压过大而造成事故的概率,提高了气密性检测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环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对中体与放置槽内底壁接触处进行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对中体和放置槽内底壁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降低了中体与放置槽内底壁之间的空隙对气密性测试造成的不利影响。
可选的,所述弹板上表面上开设有倾斜的倒角,所述倒角靠近中体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中体一侧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体放入固定环时,中体下表面对倒角进行抵压,从而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分力带动弹板移入滑移槽内,便于将中体装入固定环中。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启动液压缸带动升降台移出放置槽外,将中体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在升降台上,然后液压缸启动将中体移入放置槽内,充气组件对中体进行充气,水管对放置槽进行注水,直至液面没过中体,然后工作人员观察水中是否产生气泡,水中产生气泡,则证明中体的气密性较差;反之则证明中体的气密性良好,检测完成后,液压缸启动将中体移出放置槽并取出,从而完成对中体的气密性检测,无需人工弯腰拿取水槽内的中体,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通过气缸启动带动气缸活塞杆移动,气缸活塞杆移动推动充气管抵紧在中体的气嘴上,使得充气管与气嘴连通,然后水管向放置槽内注满水后,充气管对中体进行充气,观察水中是否产生气泡,若产生气泡则中体气密性较差;反之则中体的气密性情况良好;
3.通过在机架上设置与气管连通的压力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实时观察充气管和中体内的气压值,减小了充气管和中体内因气压过大而造成事故的概率,提高了气密性检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对机架侧壁进行了剖视;
图3是本申请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对弹簧和弹板进行了爆炸;
图4是本申请中排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放置槽;2、检测机构;21、水管;22、升降台;23、液压缸;24、固定组件;241、固定环;242、限位件;243、弹板;244、弹簧;245、滑移槽;246、倒角;25、充气组件;251、气缸;252、充气管;26、密封圈;27、压力表;4、排水组件;41、排水管;42、排水盖;43、移动件;44、连接块;45、转轴;46、支杆;47、撬杆;48、滑杆;49、压杆;5、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参照图1,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开设有供中体放入的放置槽11,机架1上设置有对放置槽11内的中体的气密性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2。
参照图1和图2,检测机构2包括水管21、升降台22、液压缸23、固定组件24和充气组件25,水管21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表面上,水管21一端与水源连通,水管21另一端伸至放置槽11内且位于中体上方。
参照图2,液压缸23固定连接在机架1下表面上,液压缸23活塞杆竖直向上穿过机架1伸至放置槽11内,升降台22固定连接在液压缸23活塞杆的顶端且与放置槽11内底壁抵触。
参照图2和图3,固定组件24设置在升降台22上且用于对中体在放置槽11内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组件24包括固定环241和限位件242,固定环241固定连接在升降台22上表面上,固定环24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26,中体位于固定环241内且外侧壁抵紧在密封圈26内侧壁上。
参照图3,限位件242设置在固定环241上且用于对中体的竖向位置进行限位,限位件242包括弹板243和弹簧244。固定环241内侧壁上开设有水平的滑移槽245,弹板243水平滑移安装在滑移槽245内,弹板243靠近中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便于中体进入固定环241的倒角246,倒角246靠近中体的一端高度低于远离中体的一端高度;弹簧244一端水平固定连接在滑移槽245内底壁上,弹簧244另一端水平固定连接在弹板243靠近滑移槽245内底壁的一侧侧壁上;弹板243在弹簧244作用下部分穿出滑移槽245外与中体外侧壁抵触。
参照图2,充气组件25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对中体进行充气,充气组件25包括气缸251和充气管252,气缸251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且气缸251活塞杆水平穿过机架1伸至放置槽11内;充气管252固定连接在气缸251活塞杆上,充气管252一端与气源连通,充气管252另一端在气缸251的活塞杆作用下与中体的气嘴连通。机架1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充气管252连通的压力表27。
参照图2和图4,机架1上设置有排出放置槽11内的水的排水组件4,排水组件4包括排水管41、排水盖42和移动件43,排水管41固定连接在机架1下表面上且与放置槽11内部连通;放置槽11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4,连接块44顶端转动连接有水平的转轴45,排水盖42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45上,排水盖42在重力作用下对排水管41伸入放置槽11内一端的开口进行遮挡。
参照图2和图4,移动件43设置在放置槽11内底壁上且用于驱动排水盖42转动,移动件43包括支杆46、撬杆47、滑杆48和压杆49。支杆46固定连接在放置槽11内底壁上且呈竖直状态,撬杆47转动连接在支杆46顶端且撬杆47的两端分别位于支杆46的两侧;撬杆47上沿撬杆47长度方向开设有移动槽5,滑杆48一端固定连接在排水盖42远离转轴45的一端上,滑杆48另一端滑移安装在移动槽5内;压杆49一端固定连接在撬杆47远离排水盖42的一端,压杆49另一端竖直向上穿出放置槽11外。
参照图4,挤压压杆49带动撬杆47远离排水盖42的一端下移,压杆49转动带动滑杆48在移动槽5内随撬杆47移动,滑杆48移动带动排水盖42转动,从而打开排水管41管口进行排水。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当需要对中体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启动液压缸23带动升降台22移出放置槽11外,将中体放入固定环241中并抵紧在密封圈26上,气缸251启动带动充气管252与气嘴连接,然后液压缸23启动将中体移入放置槽11内,水管21对放置槽11进行注水,直至液面没过中体,充气管252对中体进行充气,然后工作人员观察压力表27的示数变化或者观察水中是否产生气泡,若压力表27示数减小或水中产生气泡,则证明中体的气密性较差;反之则证明中体的气密性良好,检测完成后,挤压压杆49打开排水盖42排出放置槽11内的水,气缸251启动使充气管252与中体脱离,液压缸23启动将中体移出放置槽11并取出,从而完成对中体的气密性检测,无需人工弯腰拿取水槽内的中体,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开设有供中体放置的放置槽(1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对放置槽(11)内的中体的气密性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2),所述检测机构(2)包括:
水管(21),所述水管(2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水管(21)一端与水源连通,所述水管(21)另一端伸至放置槽(11)内且用于对放置槽(11)进行灌水;
升降台(22),所述升降台(22)竖向滑移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放置槽(11)内;
液压缸(23),所述液压缸(23)设置在机架(1)上且活塞杆竖向穿过机架(1)伸入放置槽(11)内与升降台(22)固定连接;
固定组件(24),中体通过所述固定组件(24)可拆卸连接在升降台(22)上;
充气组件(25),所述充气组件(25)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中体的气嘴连接,所述充气组件(25)用于对气嘴进行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4)包括:
固定环(241),所述固定环(241)设置在升降台(22)上,中体位于所述固定环(241)内;
限位件(242),所述限位件(242)设置在固定环(241)上且用于对中体的竖向位置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42)包括:
弹板(243),所述固定环(241)内侧壁上开设有水平的滑移槽(245),所述弹板(243)水平滑移设置在固定环(241)上且位于滑移槽(245)内;
弹簧(244),所述弹簧(244)一端与滑移槽(245)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44)另一端与弹板(243)固定连接,正常状态下,弹板(243)在弹簧(244)作用下部分穿出滑移槽(245)外与中体外侧壁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25)包括:
充气管(252),所述充气管(252)一端用于与气源连接,所述充气管(252)另一端设置在气缸(251)的活塞杆上且用于对中体的气嘴进行充气;
气缸(251),所述气缸(25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气缸(251)活塞杆水平穿过机架(1)伸至放置槽(11)内,所述气缸(251)用于将充气管(252)连接至中体的气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排水组件(4),所述排水组件(4)包括:
排水管(41),所述排水管(41)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放置槽(11)内部连通;
排水盖(42),所述排水盖(42)转动连接在放置槽(11)内底壁上;
移动件(43),所述移动件(43)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驱动排水盖(42)转动,从而打开和阻挡排水管(41)与放置槽(11)的连通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43)包括:
支杆(46),所述支杆(46)设置在放置槽(11)内底壁上;
撬杆(47),所述撬杆(47)转动设置在支杆(46)上且撬杆(47)两端分别位于支杆(46)两侧;
滑杆(48),所述滑杆(48)沿撬杆(47)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撬杆(47)上且与排水盖(42)转动连接;
压杆(49),所述压杆(49)一端与撬杆(47)远离排水盖(4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杆(49)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放置槽(11)外。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充气管(252)连接的压力表(27),所述压力表(27)用于在充气管(252)对中体进行充气后对中体内的气压进行测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41)内设置有密封圈(26),所述密封圈(26)对中体与放置槽(11)内底壁接触处进行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板(243)上表面上开设有倾斜的倒角(246),所述倒角(246)靠近中体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中体一侧的高度。
CN202221332555.2U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Active CN217637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2555.2U CN217637825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2555.2U CN217637825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7825U true CN217637825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1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2555.2U Active CN217637825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7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48887U (zh) 一种保温瓶内胆测漏机
CN115979524A (zh) 一种塑封出油阀气密检测机
CN217637825U (zh) 一种中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7081584U (zh) 一种环境工程检测装置
CN212658584U (zh) 混凝土抗渗施工模块
CN211626849U (zh) 球阀密封性检测设备
CN210487183U (zh) 一种钢管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1626817U (zh) 用于检测球阀密封性的装置
CN218271239U (zh) 一种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仪
CN218823000U (zh) 一种阀门密封性能试验机
CN217520924U (zh) 一种气瓶试压装置
CN210981661U (zh) 一种活塞加工专用气密检测工装
CN202938968U (zh) 一种气缸体密封性能的气水双检装置
CN215762575U (zh) 一种液压制动阀组测试试验台
CN213091093U (zh) 一种汽车膨胀水壶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2585940U (zh) 一种用于阀门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CN205483426U (zh) 一种水表加压测试装置
CN213985591U (zh) 一种坐便器密封检测装置
CN218961877U (zh) 一种具有防起雾功能的板框滤液槽
CN220063653U (zh) 一种建筑材料的抗压检测装置
CN220230847U (zh) 一种气瓶气密性检测工装
CN220772463U (zh) 一种压力容器泄漏检测装置
CN217765384U (zh) 一种汽车燃油泵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3903534U (zh) 一种混凝土含气量检测装置
CN219935213U (zh) 一种大型飞机机轮内胎试验水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