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1926U - 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1926U
CN217631926U CN202221434610.9U CN202221434610U CN217631926U CN 217631926 U CN217631926 U CN 217631926U CN 202221434610 U CN202221434610 U CN 202221434610U CN 217631926 U CN217631926 U CN 217631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wheel
platform
assembly
platform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46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志军
刘红娇
李毅
张磊
刘长和
杨丙峰
胡自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14346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1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1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1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该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沿站台边缘铺设,用于使站台门沿其移动,包括站台板组件、导向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所述站台板组件安装在位于其下方的支承组件上,所述站台板组件沿长度方向通长开设有至少两条导向间隙;所述导向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分别安装在站台门底板的前后两侧,且穿过对应的导向间隙与站台板组件上下滚动配合用于带动站台门沿站台板组件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抵御径向风压、抗倾覆力矩、抗扭转力矩,降低了现场施工要求,进一步提高了站台门运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及高速铁路站台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站台门系统是指设置在月台和/或站台边缘的,用于将乘客候车区域与轨道区域相互隔离,并与列车门相对应且可多级控制开启和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
对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某一线路的车型为确定的单一车型,每列车的各车门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车门尺寸相同,因此地铁站台使用的屏蔽门和安全门可以按照具体车型进行布置,做到滑动门与车门一一对应。但我国的高速铁路列车、城际列车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多种车型,铁路站台均面临多种车型列车停靠站台的需要,且停车位置精度低于地铁、轻轨,因此对铁路站台安全门的车型适应性要求比现有地铁安全门要高。
为满足上述市场需求,市面上推出了一种全动的站台门,可以实现任意位置开门和超大门开度的功能,但全动的站台门除了对传动机构要求高以外,对于导向系统的要求也非常苛刻。传统站台门的滑动门具有确定长度且独立的导向轨道或装置,并且开关门区域没有干涉,但对于全长可动站台门来说,门开位置及门开度大小随车型变化而变化,每个运动门单元的开门方向和移动距离都需要相互配合,因此,无法给每个运动门单元以独立定长的导向轨道或装置。
基于以上情况,一种能满足站台门运行平稳可靠、满足轨道交通的风压要求、满足全长可动的功能需求、通长布置的单一共用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亟待开发。但与此同时,通长布置必定带来对接问题,因此对施工要求非常高,现有站台门系统上常用的直线导轨导向系统,很难在动辄10mm误差的土建结构上实现通长的对接,因此,如何降低导轨精度或降低施工要求,以实现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分段安装、全长对接的需求,也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该导向系统具备全长可动、通长布置的单一共用的站台门全长导向功能,保证站台门运行平稳可靠,且满足轨道交通的风压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该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沿站台边缘铺设,用于使站台门沿其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台板组件、导向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所述站台板组件安装在位于其下方的支承组件上,所述站台板组件沿长度方向通长开设有至少两条导向间隙;所述导向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分别安装在站台门底板的前后两侧,且穿过对应的导向间隙与站台板组件上下滚动配合用于带动站台门沿站台板组件移动。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件穿过其中一条导向间隙,且所述导向轮组件的导向部件夹持所述站台板组件并留有滚动间隙,使所述导向轮组件在站台板组件上移动,所述导向轮组件和站台板组件共同组成第一导轮导轨副;
所述支撑轮组件穿过另一条导向间隙,且所述支撑轮组件的支撑部件夹持所述站台板组件并留有滚动间隙,使所述支撑轮组件在站台板组件上移动,所述支撑轮组件和站台板组件共同组成第二导轮导轨副。
优选的,所述站台板组件上在与导向轮组件对应处设有圆弧形凹槽,在所述凹槽中通过间隙配合嵌装有光轴导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站台板组件由多个端部依序衔接的站台板组成;安装在凹槽中的光轴导轨一端伸出站台板端面形成对接公头,另一端凹入凹槽内形成对接母头,所述对接母头和对接公头拼接使光轴导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导向轮支架和安装在导向轮支架上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轮支架安装在站台门底板上,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轮一和导向轮二;其中,所述导向轮一为凹型导向轮,在对应光轴导轨侧所述导向轮一绕自身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导向轮支架的上部,并与光轴导轨配合;在与导向轮一同侧所述导向轮二绕自身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导向轮支架的下部,且所述导向轮二的轮面与站台板组件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轮组件包括支撑轮支架和支撑部件,所述支撑轮支架安装在站台门底板上,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轮一和支撑轮二;所述支撑轮一绕自身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轮支架的上部,且所述支撑轮一的轮面与站台板组件上端面相抵接;在与支撑轮一同侧所述支撑轮二绕自身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轮支架的下部,且所述支撑轮二的轮面与站台板组件下端面相抵接。
优选的,该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还包括导靴组件,所述导靴组件安装在站台门底板上,伸入任一条或多条所述导向间隙中,组成导靴导向机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靴组件包括导靴支架和导靴套,所述导靴套嵌套在导靴支架上。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靴支架两侧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凸起,对应的,导靴套内部两侧开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口。
优选的,所述站台门底板上分别开设有供各个导向轮组件、支撑轮组件和导靴组件穿过的孔洞。
所述站台门底板在站台门驱动系统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导向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以及导靴组件在双排导轨副上以及导向间隙中滑动,使站台门单元在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中进行全长定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采用双排导轮导轨导向结构加导靴导向结构与站台门连接配合,且导向轮和支撑轮组件穿过导向间隙上下夹持站台板,与站台板滚动配合,使得导向轮、支撑轮和导靴组件能够沿站台板平稳顺畅的运行,减小了站台门运行的驱动力,进而使站台门运行平稳,同时也能更好的满足站台门抵御径向风压要求,提高了抗扭转力矩和抗倾覆力矩作用,使站台门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同时,采用光轴导轨代替传统站台门的直线导轨作为导向结构,解决了新型全动站台门的导向问题,且光轴导轨通过公母头特征全长对接,解决了全长布置对接困难的问题,满足站台门全长可动的要求,降低了导轨精度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现场的施工难度。
2、本实用新型的全长导向单元安装体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安装精度要求大幅降低,使用环境要求低、维护性要求低,既能起导向作用,又能承受径向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轮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轮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轴导轨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轮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轮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站台门底板;101、孔洞;
2、导轨座;201、凹槽;
3、门槛踏步板一;301、导向间隙一;
4、门槛踏步板二;401、导向间隙二;
5、光轴导轨;501、对接公头;502、对接母头;
6、导向轮组件;601、导向轮一;602、导向轮二;603、导向轮支架;
7、支撑轮组件;701、支撑轮一;702、支撑轮二;703、支撑轮支架;
8、导靴组件;801、导靴支架;802、导靴套;8011、凸起;8021、凹口;
9、支承组件;10、轴承;11、弹性挡圈;12、衬套;13、轮轴;14、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该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沿站台边缘铺设,用于使站台门沿其移动,包括站台板组件、导向轮组件6、支撑轮组件7和导靴组件8,所述站台板组件安装在位于其下方的支承组件9上,所述站台板组件沿长度方向通长开设有至少两条导向间隙,具体根据需要设置;所述导向轮组件6、支撑轮组件7和导靴组件8安装在站台门底板1的前后两侧,且穿过对应的导向间隙,与站台板组件配合,用于带动站台门以可滑动且前后限位的方式沿站台板组件移动,实现任意位置开门及门开度。通过导向轮组件6、支撑轮组件7和导靴组件8分别与站台板组件配合,使得站台门移动运行平稳。
所述站台板组件由多个端部依序对接且沿站台边缘铺设的站台板组成,以使各个站台门单元在站台边缘可沿整个衔接的站台板组件移动。
所述导向轮组件6穿过其中一条导向间隙,且所述导向轮组件6的导向部件夹持所述站台板组件并留有滚动间隙,使所述导向轮组件6在站台板组件上移动,所述导向轮组件6和站台板组件共同组成第一导轮导轨副。所述支撑轮组件7穿过另一条导向间隙,且所述支撑轮组件7的支撑部件夹持所述站台板组件并留有滚动间隙,使所述支撑轮组件7在站台板组件上移动,所述支撑轮组件7和站台板组件共同组成第二导轮导轨副。所述导靴组件8伸入任一条或多条所述导向间隙中,组成导靴导向机构。双排导轮导轨导向结构加导靴导向结构与站台门连接配合,且导向轮组件6和支撑轮组件7穿过对应导向间隙上下夹持站台板,与站台板滚动配合,进一步保证了站台门运行的平稳性,同时也能更好的满足站台门抵御径向风压要求,提高了抗扭转力矩和抗倾覆力矩作用,使站台门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设置两条导向间隙,使站台板组件由导轨座2、门槛踏步板一3和门槛踏步板二4组成,导轨座2、门槛踏步板一3和门槛踏步板二4均安装在位于其下方的支承组件9上,下方的支承组件9相对站台固定不动,导轨座2与门槛踏步板一3之间留有导向间隙一301,门槛踏步板一3与门槛踏步板二4之间留有导向间隙二401。其中,导轨座2、门槛踏步板一3、门槛踏步板二4均采用铝型材制作而成。
所述导向轮组件6包括导向轮支架603和安装在导向轮支架上的导向部件,导向轮一、导向轮二、轴承10、弹性挡圈11、轮轴13和衬套12,所述导向轮支架603安装在站台门底板1上,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轮一601和导向轮二602;所述导向轮一601通过轴承10、衬套12、弹性挡圈11、轮轴13绕自身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导向轮支架603的上部,所述导向轮二602通过轴承10、衬套12、弹性挡圈11、轮轴13绕自身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导向轮支架603的下部,导向轮一601和导向轮二602位于导向轮支架603的同一侧。具体的,所述轮轴13的一端与导向轮支架603固定连接,轮轴13的另一端与弹性挡圈11连接,所述衬套12套于所述轮轴13上且一端与导向轮支架603抵触,所述轴承10的内圈套于所述轮轴13上并抵触于所述衬套12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挡圈11之间,所述导向轮一601 固定的套于所述轴承10的外圈上。所述导向轮二602的具体安装方式与导向轮一601相同。
所述导轨座2上在与导向轮组件6对应处设有圆弧形凹槽201,光轴导轨5通过间隙配合嵌装在凹槽201中,所述导向轮一601为与光轴导轨5相配合的凹型导向轮,导向轮一601 的凹型面与光轴导轨5的弧面相互嵌套配合,起支撑和导向作用,使得站台门的移动更便捷,便于站台门的位置调整。并且,所述光轴导轨5嵌装在凹槽201中时,光轴导轨5一端伸出站台板端面形成对接公头501,另一端凹入凹槽内形成对接母头502,在站台板对接处,所述对接母头502和对接公头501拼接使光轴导轨5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光轴导轨5和铝型材导轨座2组成的导轨副通过公母头进行对接延长并相互定位,布置在站台边缘全长范围,满足站台门全长可动的要求,同时大大降低施工难度,稳定可靠,施工精度要求低。
所述导向轮支架603上部通过固定螺栓14安装在站台门底板1上,导向轮支架603的下部穿过所述导向间隙一301,所述导向轮一601与光轴导轨5配合,所述导向轮二602的轮面与导轨座2下端面相抵接,导向轮一601和导向轮二602上下夹持导轨座2并留有滚动间隙,使导向轮组件6在导轨座2上沿光轴导轨5移动,所述导向轮组件6和导轨座2共同组成第一导轮导轨副。导向轮组件6穿过导向间隙上下夹持导轨座2,使站台门在导向轮组件6的导向下沿着光轴导轨5来回移动,减小了站台门的驱动力,同时可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并承担了部分径向力。
所述支撑轮组件7包括支撑轮支架703和支撑部件,支撑轮一701、支撑轮二702、轴承10、弹性挡圈11、轮轴13和衬套12,所述支撑轮支架703安装在站台门底板1上,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轮一701和支撑轮二702;所述支撑轮一701通过轴承10、衬套12、弹性挡圈11、轮轴13绕自身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轮支架703的上部,所述支撑轮二702 通过轴承10、衬套12、弹性挡圈11、轮轴13绕自身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轮支架 703的下部,支撑轮一701和支撑轮二702位于支撑轮支架703的同一侧。其中,支撑轮一 701和支撑轮二702的具体安装方式也与导向轮一601相同。
所述支撑轮组件7通过支撑轮支架703和固定螺栓14安装在站台门底板1上,并穿过所述导向间隙二401,所述支撑轮一701的轮面与门槛踏步板二4上端面相抵接,所述支撑轮二702的轮面与门槛踏步板二4下端面相抵接;支撑轮一701和支撑轮二702上下夹持门槛踏步板二4并留有滚动间隙,使所述支撑轮组件7在门槛踏步板二4上移动,所述支撑轮组件7和门槛踏步板二4共同组成第二导轮导轨副。支撑轮组件7穿过导向间隙上下夹持门槛踏步板二4,使站台门在支撑轮组件7的导向下顺着导向间隙在门槛踏步板二4上移动,减小了站台门运行的驱动力,同时可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并承担了部分径向力。
所述导靴组件8包括导靴支架801和导靴套802,所述导靴支架801安装在站台门底板1上,所述导靴套802嵌套在导靴支架801上。具体的,所述导靴支架801两侧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凸起8011,对应的,导靴套802内部两侧开设有与凸起8011配合的凹口8021。所述导靴支架801通过固定螺栓14安装在站台门底板1上,所述导向间隙一301和导向间隙二401中均伸入有所述导靴组件8,组成导靴导向机构;所述导靴组件8伸入所述导向间隙中,随着站台门移动在对应导向间隙中滑动,可起辅助导向和承担部分径向力的作用。
所述站台门底板1为站台门结构的底板;所述站台门底板1上分别开设有供各个导向轮组件6、支撑轮组件7和导靴组件8穿过的孔洞101,便于各个导向轮组件6、支撑轮组件7和导靴组件8的安装。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间隙一301和导向间隙二401基于工程学和相关轨道站台门技术要求,设计不大于15毫米的宽度,满足候车乘客安全上下车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导向轮组件6的导向轮和支撑轮组件7的支撑轮均采用硬质耐磨非金属材料,大大降低导轨的损耗和维护,提高站台门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导轮导轨结构加导靴导向机构,保证站台门运行平稳可靠,且其中光轴导轨5通过公母头特征全长对接,布置在站台边缘全长范围,满足站台门全长可动的要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现场的施工要求,稳定可靠,施工精度要求低。大大提高了径向风压承载力、抗倾覆力矩、抗扭转力矩,进一步提高了站台门运行稳定性。
站台门在其驱动系统的驱动下,通过导向轮组件6与导轨座2组成的第一导轮导轨副、支撑轮组件7与门槛踏步板二4组成的第二导轮导轨副、及导靴组件8与导向间隙一301和导向间隙二401组成的导靴导向机构三者配合,带动所述导向轮组件6、支撑轮组件7以及导靴组件8在双排导轮导轨副上以及导向间隙中滑动,形成全长导向,使站台门在全长导向系统中进行全长定向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该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沿站台边缘铺设,用于使站台门沿其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台板组件、导向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所述站台板组件安装在位于其下方的支承组件上,所述站台板组件沿长度方向通长开设有至少两条导向间隙;所述导向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分别安装在站台门底板的前后两侧,且穿过对应的导向间隙与站台板组件上下滚动配合用于带动站台门沿站台板组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件穿过其中一条导向间隙,且所述导向轮组件的导向部件夹持所述站台板组件并留有滚动间隙,使所述导向轮组件在站台板组件上移动,所述导向轮组件和站台板组件共同组成第一导轮导轨副;
所述支撑轮组件穿过另一条导向间隙,且所述支撑轮组件的支撑部件夹持所述站台板组件并留有滚动间隙,使所述支撑轮组件在站台板组件上移动,所述支撑轮组件和站台板组件共同组成第二导轮导轨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板组件上在与导向轮组件对应处设有圆弧形凹槽,在所述凹槽中通过间隙配合嵌装有光轴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板组件由多个端部依序衔接的站台板组成;安装在凹槽中的光轴导轨一端伸出站台板端面形成对接公头,另一端凹入凹槽内形成对接母头,所述对接母头和对接公头拼接使光轴导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导向轮支架和安装在导向轮支架上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轮支架安装在站台门底板上,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轮一和导向轮二;其中,所述导向轮一为凹型导向轮,在对应光轴导轨侧所述导向轮一绕自身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导向轮支架的上部,并与光轴导轨配合;在与导向轮一同侧所述导向轮二绕自身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导向轮支架的下部,且所述导向轮二的轮面与站台板组件下端面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组件包括支撑轮支架和支撑部件,所述支撑轮支架安装在站台门底板上,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轮一和支撑轮二;所述支撑轮一绕自身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轮支架的上部,且所述支撑轮一的轮面与站台板组件上端面相抵接;在与支撑轮一同侧所述支撑轮二绕自身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轮支架的下部,且所述支撑轮二的轮面与站台板组件下端面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还包括导靴组件,所述导靴组件安装在站台门底板上,伸入任一条或多条所述导向间隙中,组成导靴导向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靴组件包括导靴支架和导靴套,所述导靴套嵌套在导靴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靴支架两侧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凸起,对应的,导靴套内部两侧开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门底板上分别开设有供各个导向轮组件、支撑轮组件和导靴组件穿过的孔洞。
CN202221434610.9U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 Active CN217631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4610.9U CN217631926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4610.9U CN217631926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1926U true CN217631926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4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4610.9U Active CN217631926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1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1496A1 (zh) 跨坐式轨道道岔
EP1547894B1 (en) Track guided vehicle system
US20240083472A1 (en) Rail vehicle for fixed turnout track and vehicle-mounted track change system
US20030033754A1 (en) Elevator door sill assembly
CA2384043A1 (en) Auto rack rail car with end closure
CA2645341A1 (en) Platform screen door system
SG189936A1 (en) Branching device and center guide-type track-bas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KR100716808B1 (ko) 이송대차 시스템
US3886685A (en) Iron work for horizontal displacable wings of windows, doors or similar things
CN217631926U (zh) 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
RU272038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лотнения,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одной дверной створки для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и рельсов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CN114876301A (zh) 一种站台门全长导向系统
EP3862242B1 (en) Cable car and cable car curve passing structure
CN113799802B (zh) 一种大开度轨道交通站台门
CN217632049U (zh) 一种站台门
CN217601099U (zh) 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17602409U (zh) 基于站台门的移动盒导向驱动系统
CN115217395A (zh) 一种站台门
CN114016336A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梁三股道换线系统
CN210310339U (zh) 一种智能巡逻设备
CN113401160A (zh) 用于超高速列车的可变式防脱机构
CN110422184B (zh) 一种智能巡逻设备
CN115387686A (zh) 基于站台门的移动盒导向驱动系统
WO2023231575A1 (zh) 道岔、渡线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16866388U (zh) 一种站台安全门的驱动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