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5591U - 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25591U CN217625591U CN202221448877.3U CN202221448877U CN217625591U CN 217625591 U CN217625591 U CN 217625591U CN 202221448877 U CN202221448877 U CN 202221448877U CN 217625591 U CN217625591 U CN 2176255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ing plate
- limiting
- feeding device
- assembly
- conve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两个装配侧板以及安装在两个装配侧板之间的输送组件,其中一个所述装配侧板的一端安装有一体成型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上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上等间距设有安装孔,部分所述安装孔中滑动连接有上宽下窄的限位辊,所述第二限位板背离限位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轴、安装孔、限位辊、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等结构的相互作用,可以自动纠正泡棉在输送过程中的位置,无需人工拨正,且落入下一道的工序均在相同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泡棉在进行裁剪之后都会利用自动上料装置进行输送,将其输送到下一个程序,实现下一个工序的完成。
现在的自动上料装置的输送多用输送带进行输送,但是无法保证输送带上泡棉的位置是否合理,导致输送到下一个程序的泡棉的位置不统一需要人工干预手动拨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现在的自动上料装置的输送多用输送带进行输送,但是无法保证输送带上泡棉的位置是否合理,导致输送到下一个程序的泡棉的位置不统一需要人工干预,而提出的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两个装配侧板以及安装在两个装配侧板之间的输送组件,其中一个所述装配侧板的一端安装有一体成型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上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上等间距设有安装孔,部分所述安装孔中滑动连接有上宽下窄的限位辊,所述第二限位板背离限位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等间距安装在两个装配侧板之间的输送辊,每个所述输送辊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用于输送泡棉的输送球。
优选的,每个所述输送辊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装配侧板的侧壁并且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每个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传动齿轮,多个所述传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带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连接有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上插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内安装有连接在限位轴底端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轮齿,所述限位套的内圈设有与轮齿相配合的齿槽,所述轮齿位于齿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端设有安装销,所述安装销上裹设有橡胶垫,所述安装销安装在位于第二限位板尾端的安装孔上,其中所述橡胶垫位于安装孔和安装销之间。
优选的,每个所述装配侧板的底侧壁上均设有装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限位轴、安装孔、限位辊、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等结构的相互作用,可以自动纠正泡棉在输送过程中的位置,无需人工拨正,且落入下一道的工序均在相同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配侧板、2传动带、3传动齿轮、4传动轴、5输送辊、6输送球、7限位套、8限位轴、9安装孔、10限位辊、11第一限位板、12第二限位板、13限位块、14装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照图1-3,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两个装配侧板1以及安装在两个装配侧板1之间的输送组件,其中一个装配侧板1的一端安装有一体成型的安装块,安装块上安装有限位轴8,限位轴8上安装有第二限位板12,第二限位板12穿插在限位轴8上,第二限位板12上等间距设有安装孔9,部分安装孔9中滑动连接有上宽下窄的限位辊10,限位辊10的数量是根据第二限位板12与装配侧板1呈的角度来选择的,泡棉大小不同的时候,改变第二限位板12与装配侧板1的角度,来适应泡棉的大小,第二限位板12背离限位轴8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限位板11,其中第一限位板11和装配侧板1平行,也可呈一定角度设置,泡棉在输送的时候当碰到第二限位板12上的限位辊10的时候,会自动的调节位置,顺着第二限位板12倾斜的方向移动,将第一限位板11转动到与装配侧板1平行,最终泡棉从第一限位板11和装配侧板1之间流出,保证进入下一道工序泡棉的位置是固定的,也不需要人工拨动泡棉。
输送组件包括等间距安装在两个装配侧板1之间的输送辊5,每个输送辊5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用于输送泡棉的输送球6,输送辊5转动带动输送球6转动,从而使得输送球6上的泡棉不断的移动实现输送的过程。
每个输送辊5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装配侧板1的侧壁并且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每个传动轴4上安装有传动齿轮3,多个传动齿轮3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带2连接,其中一个传动轴4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控制其中一个传动轴4转动,利用传动带传动带2和传动齿轮3相互传动,从而带动多个输送辊5转动,实现泡棉的输送。
安装块上插设有限位套7,限位套7内安装有连接在限位轴8底端的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轮齿,限位套7的内圈设有与轮齿相配合的齿槽,轮齿位于齿槽内,根据泡棉的大小,将限位块13从限位套7中拿出,然后转动限位块13,此时限位轴8以及第二限位板12跟着转动,转到合适的角度将限位块13卡在限位套7中,让轮齿和齿槽相互契合,从而完成对限位套7的改变。
第一限位板11的一端设有安装销,安装销上裹设有橡胶垫,安装销安装在位于第二限位板12尾端的安装孔9上,其中橡胶垫位于安装孔9和安装销之间,利用橡胶垫可以增加与安装孔9内圈的摩擦力,从而增加第一限位板11的稳定性,这样可以随意的改变第一限位板11的角度。
每个装配侧板1的底侧壁上均设有装配槽14,在放置设备的地方设有竖直的卡接板,可以卡接在装配槽14中,用于设备的放置和支撑,可以利用多个卡接杆卡在装配槽14中,实现设备的放置和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两个装配侧板(1)以及安装在两个装配侧板(1)之间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装配侧板(1)的一端安装有一体成型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限位轴(8),所述限位轴(8)上安装有第二限位板(12),所述第二限位板(12)上等间距设有安装孔(9),部分所述安装孔(9)中滑动连接有上宽下窄的限位辊(10),所述第二限位板(12)背离限位轴(8)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限位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等间距安装在两个装配侧板(1)之间的输送辊(5),每个所述输送辊(5)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用于输送泡棉的输送球(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送辊(5)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装配侧板(1)的侧壁并且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每个所述传动轴(4)上安装有传动齿轮(3),多个所述传动齿轮(3)之间通过传动带(2)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4)连接有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上插设有限位套(7),所述限位套(7)内安装有连接在限位轴(8)底端的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轮齿,所述限位套(7)的内圈设有与轮齿相配合的齿槽,所述轮齿位于齿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11)的一端设有安装销,所述安装销上裹设有橡胶垫,所述安装销安装在位于第二限位板(12)尾端的安装孔(9)上,其中所述橡胶垫位于安装孔(9)和安装销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装配侧板(1)的底侧壁上均设有装配槽(1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48877.3U CN217625591U (zh) | 2022-06-10 | 2022-06-10 | 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48877.3U CN217625591U (zh) | 2022-06-10 | 2022-06-10 | 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25591U true CN217625591U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24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448877.3U Active CN217625591U (zh) | 2022-06-10 | 2022-06-10 | 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25591U (zh) |
-
2022
- 2022-06-10 CN CN202221448877.3U patent/CN2176255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15180B (zh) | 一种全自动纸板上料机 | |
CN207051435U (zh) | 一种pcb板检测用的检测装置 | |
CN107032153A (zh) | 一种全自动模切机的输纸机构 | |
CN210259872U (zh) | 一种间歇式传送装置 | |
CN217625591U (zh) | 一种泡棉的自动上料装置 | |
CN210339454U (zh) | 翻转结构及翻转输送装置 | |
CN214933746U (zh) | 一种导向稳定性好的加气混凝土板材输送装置 | |
CN212049191U (zh) | 一种带偏心装置的提升转移机构 | |
CN216612937U (zh) | 一种翻转装置 | |
CN214326212U (zh) | 一种用于smt产线的载具回流装置 | |
CN215245748U (zh) | 一种高效三轴上下板材机 | |
CN211469835U (zh) | 一种木板分批传送装置 | |
CN207698714U (zh) | 一种瓷砖在线输送转向装置 | |
CN207844323U (zh) | 一种自动换向传送装置 | |
CN108971972B (zh) | 一种收光刀自动装配装置 | |
CN217101813U (zh) | 一种中药材自动化运输升降设备 | |
CN219057455U (zh) | 一种电视生产线传送装置 | |
CN221792943U (zh) | 一种上料设备 | |
CN219336722U (zh) | 一种微型塑胶行星齿轮装配设备 | |
CN216425907U (zh) | 转向输送机 | |
CN220466618U (zh) | 便于调节的输送机 | |
CN110589491A (zh) | 一种玻璃生产制造输送流水线 | |
CN217806831U (zh) | 一种可调节的链条传输机 | |
CN216763171U (zh) | 一种前后运输带同步装置 | |
CN216832465U (zh) | 一种粘盒机纠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