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1227U - 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和风力发电机组 - Google Patents

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和风力发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21227U
CN217621227U CN202221802082.8U CN202221802082U CN217621227U CN 217621227 U CN217621227 U CN 217621227U CN 202221802082 U CN202221802082 U CN 202221802082U CN 217621227 U CN217621227 U CN 217621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die
mould
tower
wind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020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瑞龙
刘晨光
李茂杰
刘艳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yuan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yuan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yuan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yuan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020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21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21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21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和风力发电机组。所述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包括:内模;外模,与内模在模具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开;端模单元,在模具的周向方向上设置在内模和外模的端部,并且将内模和外模在模具的径向方向上彼此连接;底模,在径向方向上介于内模与外模之间,并且设置在端模单元的底部;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构件,被构造为将端模单元与内模、外模和底模中的至少一者彼此连接,其中,端模单元包括端模板,端模板具有薄板状并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塔筒片形成空间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便于分片和脱模且精度高,并且利用该模具制成的塔筒的同心性优异。

Description

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和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以及包括通过利用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制成的塔筒的风力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风机塔筒是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塔杆,主要起支撑作用,并且同时吸收风力发电机组的震动。如已知的,风机塔筒可以是钢结构件或混凝土浇筑件。随着风机发电效率的增加,风机叶片的尺寸不断增加,并且风机塔筒的高度和截面尺寸也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钢结构塔筒成本高和难以运输,因此无法满足大截面高塔筒的需求。而混凝土浇筑的塔筒成本相对低并且便于运输,因此,针对大截面高塔筒的需求,主要使用混凝土浇筑的风机塔筒。
由于各种条件(诸如,运输条件、预制条件等)的限制,通常在现场利用多个预制的塔筒片来组装单个大截面塔筒。在现有技术中,塔筒片通过分片式浇筑成型模具来预制。然而,这种分片式浇筑成型模具对其端模的要求很高,并且分批次制作的塔筒片容易存在不同心和精度不高的问题。
另外,这种模具的端模需要具有一定宽度,以用于灌浆。然而,随着节点改变,这种模具已经不再适用,并且端模用料浪费,并且所需灌浆量相对大。此外,在利用分片方式形成塔筒片的情况与利用不分片方式形成塔筒片的情况转换时,需要在外侧增加密封钢板,导致增加额外部件并且安装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以及包括利用所述模具制成的塔筒的风力发电机组,所述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便于分片和脱模且精度高,并且利用该模具制成的塔筒的同心性优异。
根据一个总体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所述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包括:内模;外模,与所述内模在所述模具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开;端模单元,在所述模具的周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内模和所述外模的端部,并且将所述内模和所述外模在所述模具的径向方向上彼此连接;底模,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介于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端模单元的底部;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端模单元与所述内模、所述外模和所述底模中的至少一者彼此连接,其中,所述端模单元包括端模板,所述端模板具有薄板状并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塔筒片形成空间之间。
优选地,所述端模单元还可包括芯棒构件和锚固部,所述芯棒构件可被构造为穿过所述内模的至少一部分并穿过所述端模板,使得芯棒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塔筒片形成空间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所述锚固部可设置在所述端模板的在所述端模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并且所述芯棒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锚固部。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构件可包括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端模板与所述内模彼此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可包括从所述内模朝向所述塔筒片形成空间延伸的夹持片,在使用所述模具制作塔筒片时,相邻的两个内模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夹持所述端模板。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构件还可包括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端模板与所述外模彼此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可包括从所述外模朝向所述塔筒片形成空间延伸的夹持片,在使用所述模具制作塔筒片时,相邻的两个外模上的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夹持所述端模板。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构件可包括第三连接构件,所述第三连接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端模板与所述底模彼此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构件可包括从所述底模朝向所述塔筒片形成空间延伸的夹持片,在使用所述模具制作塔筒片时,相邻的两个底模上的所述第三连接构件夹持所述端模板。
优选地,所述底模上可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被构造为容纳所述端模板的靠近所述底模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端模板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可大于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之间的距离,以被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模或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模夹持。
优选地,所述端模板在顶部可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内模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可包括:基部,在所述内模的顶部与所述内模结合;以及连接部,从所述基部朝向所述端模板延伸,以在所述模具的周向方向上与所述端模板叠置,并与所述端模板结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可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与所述端模板结合:铆接方式;使所述连接部包括在所述模具的周向方向上布置的两个连接部以使所述端模板夹持在所述两个连接部之间;以及使所述连接部包括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布置并且分别设置并连接到所述内模和所述外模的两个连接部,以使所述端模板夹持在所述两个连接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端模板的厚度可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10mm。
根据另一总体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利用如上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制成的塔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能够容易地实现在适于以分片方式制造塔筒的模具与适于以不分片方式制造塔筒的模具之间的转换,而无需进行复杂的改变,因此能够适配新的竖缝节点形式、节省材料并且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便于分片和脱模且精度高,并且利用该模具制成的塔筒的同心性优异。
另外,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制成的塔筒可改善使用该塔筒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诸如安装可靠性的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点及其他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的局部示意性俯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的局部示意性俯视图。
图3A示出了图2中的部分A的放大图,图3B和图3C示出了图2中的部分A的变型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部分B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A示出了图5中的部分C的放大图,图6B和图6C示出了图5中的部分C的变型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端模单元;2-内模;3-外模;4-底模;10-端模板;20-芯棒构件;21-内模板;22-边框板;30-锚固部;31-外模板,32-边框板;40-突出部;41-凹口;50-保护构件;60-定位构件;61-第二定位构件;70-加强构件;80-连接组件;201-第一端;202-第二端;210-第一连接构件;310-第二连接构件,401-第一壁;402-第二壁;810-基部;820-连接部;G-间隙;S-塔筒片形成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清楚的是,在下面对实施例的说明和附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将理解的是,尽管可在此使用诸如“第一”、“第二”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将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称的第一元件也可被称作第二元件。
为了易于描述,下文中所称的“内”、“外”、“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内、外、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另外,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被描述为“设置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
在干式连接的情况下,塔筒片在片与片之间通常通过螺栓连接,并且要求片与片之间缝隙很小,因此需要有很薄的薄片可以将两侧塔筒分片,且要求薄片厚度很小(例如,在几毫米的范围),因此常规端模很难再适用。另外,在利用薄板状的端模支撑在内模与外模之间的情况下,既需要保证端模的位置不变,又需要保证便于拆卸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该模具具有薄板状的端模,并且便于分片和脱模。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利用整体模具来实现对塔筒的分片设置,可以实现一次完成对塔筒的校准,精度高,并且使得所制造的塔筒片属于同心结构。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的局部示意性俯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的局部示意性俯视图,图3A示出了图2中的部分A的放大图,图3B和图3C示出了图2中的部分A的变型的放大图,图4示出了图2中的部分B的放大图,并且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的示意性侧视图。
如图1和图5所示,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可包括端模单元1、内模2、外模3、底模4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构件。
端模单元1可包括端模板10,端模板10可与内模2、外模3、底模4共同形成塔筒片形成空间S。具体地,内模2可以与外模3在模具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开,端模板10可在模具的周向方向上设置在内模2和外模3的端部并在模具的径向方向上将内模2和外模3彼此连接,底模4可在径向方向上介于内模2与外模3之间,并且可设置在端模单元1、内模2和外模3的底部。此外,至少一个连接构件可被构造为将端模单元1与内模2和外模3和底模4中的至少一者彼此连接,由此形成上述塔筒片形成空间S。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端模板10可具有薄板状,并且可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塔筒片形成空间S之间,也就是说,可在每个塔筒片与塔筒片的连接处设置至少一个端模板10。例如,当将塔筒分成两个塔筒片制造时,需要设置至少两个端模板10来进行分片处理,其中,在每个塔筒片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端模板10。
作为示例,端模板10可利用钢板形成,从而有效地用作分隔片,但不限于此,只要其可具有特定刚度即可。薄板状的端模板10的厚度优选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10mm。例如,薄板状的端模板10的厚度可以为1mm。利用薄板状的端模板10进行分片,而无需传统的具有竖缝的端模板,既能够节省端模板的材料并相应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够适配新的竖缝节点形式。
参照图1和图2,端模单元1还可包括芯棒构件20和锚固部30。芯棒构件20(稍后将详细描述)可被构造为穿过内模2的至少一部分并穿过端模板10,使得芯棒构件20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塔筒片形成空间S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也就是说,芯棒构件2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可分别位于端模板10的厚度方向上两侧。锚固部30可设置在端模板10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并且芯棒构件20的第一端201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到锚固部30。如图1所示,锚固部30的一端连接到芯棒构件20,并且锚固部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构件70,加强构件70沿远离端模板10的方向延伸。作为示例,加强构件70可以是钢构件(诸如,钢筋等),但不限于此。图1中所示的加强构件70的布置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局限于此。
作为示例,内模2可包括彼此连接的内模板21和边框板22。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可根据需要省略边框板22。类似地,外模3可以包括外模板31和边框板32。外模3的彼此相邻的边框板32通过连接构件(诸如,螺栓)彼此结合。
在利用如上所述的模具制造塔筒片时,可在使用连接构件将相应的组件连接之后,再进行密封。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构件可包括第一连接构件210和第二连接构件310。
具体地,模具可包括第一连接构件210。第一连接构件210可被构造为将端模板10与内模2彼此连接。第一连接构件210可包括从内模2朝向塔筒片形成空间S延伸的夹持片,在使用模具制作塔筒片时,相邻的两个内模2上的第一连接构件210夹持端模板10,从而确定端模板10与内模2在周向和径向上的相对位置。
模具还可包括第二连接构件310,第二连接构件310可被构造为将端模板10与外模3彼此连接。类似于第一连接构件210,第二连接构件310可包括从外模3朝向塔筒片形成空间S延伸的夹持片,在使用模具制作塔筒片时,相邻的两个外模3上的第二连接构件310夹持端模板10,从而确定端模板10与外模3在周向和径向上的相对位置。
尽管未示出,但是模具还可包括用于底模4的第三连接构件,第三连接构件可被构造为将端模板10与底模4彼此连接。类似于第一连接构件210和第二连接构件310,第三连接构件可包括从底模4朝向塔筒片形成空间S延伸的夹持片,在使用模具制作塔筒片时,相邻的两个底模4上的第三连接构件夹持端模板10,从而确定端模板10与底模4在周向和径向上的相对位置。
如上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10、第二连接构件310和第三连接构件为包括夹持片的构件,以利用夹持的方式固定相应的组件。作为示例,第一连接构件210、第二连接构件310和第三连接构件可为刚构件,诸如,三角钢带、角钢等,但不限于此,只要其可将相应的组件彼此可拆卸地结合即可。
另外,端模单元1的端模板与内模2、外模3、底模4的连接方式不限于利用连接构件的夹持方式。例如,端模板10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连接:使端模板10在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内模2与外模3之间的距离,以被彼此相邻的两个内模2或彼此相邻的两个外模3夹持。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端模板10的一端可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到彼此相邻的外模3中,以被彼此相邻的两个外模3夹持。也就是说,端模板10的一端可延伸到彼此相邻的外模3的边框板32之间,以使端模板10的外侧抵靠边框板32,被彼此相邻的两个边框板32夹持。如此,在利用模具形成塔筒片期间,当拆除外模3时,即可解除外模3对端模板10的夹持作用,此时仅内模2对端模板10具有夹持作用,且夹持作用很弱。在这种情况下,轻微松弛端模板10即可将端模板10拆除。可选地,在这种情况下,可将端模板10连同已经形成的塔筒片一起拆除之后,再拆除端模板10。
尽管未示出,但是端模板10的另一端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被彼此相邻的两个内模2夹持。应理解的是,端模板10既可以一端伸入内模2或外模3进行夹持,也可以两端同时伸入内模2和外模3进行夹持。
利用这种方式连接端模板10,能够改善定位效果并且改善稍后的密封效果。另外,利用这种方式连接端模板10可以在形成塔筒片之后,容易地拆除端模板,即便于脱模。
应理解的是,根据需要,上面描述的端模单元1的端模板10与内模2、外模3、底模4的连接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彼此组合使用。
在使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模具时,能够容易地拆除端模板,即能够容易地脱模。因此,在一体地制造塔筒(即,不分片方式)时,可直接从适用以分片方式制造塔筒的模具中拆除端模单元,以用作适于一体地制造塔筒的模具,进而无需额外大量改变模具的其他构件。基于此,在根据需要选择通过分片方式或者不分片方式制造塔筒时,可以容易地实现针对上述两种方式的模具之间的转换。
此外,由于干式连接需要螺栓类的连接构件,因此模具需要具有便于安装连接构件的空间和组件。为此,如图1和图2所示,内模2可包括朝向塔筒片形成空间S突出的突出部40,从而形成便于安装连接构件的空间。这里,突出部40也可被称作手孔盒。
参照图2,突出部40可邻近端模板10设置,并且可包括面向端模板10的第一壁401以及第二壁402。第一壁401可具有平坦形状,第二壁402可具有弯曲形状。但不限于此,突出部40及其壁401和402的形状可根据要形成的塔筒片的螺栓外漏部需求来确定。
芯棒构件20可以为螺栓类构件,换言之,芯棒构件20所形成的空间用于干式连接所述的螺栓类构件。因此,芯棒构件20从塔筒片形成空间S的外侧穿过第一壁401并穿过端模板10,并且芯棒构件20的第二端202暴露于由第一壁401和第二壁402形成的空间中。作为示例,芯棒构件20的主体可以沿着轴线等粗或者渐变。当芯棒构件20的主体沿着轴线渐变时,其优选在靠近暴露侧(如图2中突出部40处,但不限于此)的直径略大,从而便于将芯棒构件20抽出。
参照图3A至图3C,端模单元1还可包括保护构件50,保护构件50被构造为覆盖芯棒构件20的周向外侧。特别地,当芯棒构件20的主体沿着轴线等粗时,保护构件50既用于保护芯棒构件20,又使得芯棒构件20能够被容易地抽出。
保护构件50可以是利用柔性材料形成的柔性构件。该柔性材料例如可以是橡胶、硅胶等,但不限于此。当保护构件50为柔性构件时,保护构件50与芯棒构件20的周向外侧接触。在使用时,可以在将芯棒构件20抽出之后,再将保护构件50抽出。
可选地,保护构件50也可以是利用刚性材料形成的刚性构件。该刚性材料例如可以是钢,但不限于此。当保护构件50为刚性构件时,保护构件50可以在与芯棒构件20周向外侧之间存在间隙G情况下与芯棒构件20大体同轴布置。在这种情况下,保护构件50可以通过定位构件60结合到芯棒构件20,以进行定位,从而防止芯棒构件20与保护构件50在一侧贴合和/或接触而导致失去间隙效果。
定位构件60为柔性构件,并且绕着芯棒构件20的周向外侧设置在间隙G的至少一部分中。定位构件60不但可变形,而且具有一定硬度(即,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可以在后期拆除或脱模期间便于抽出芯棒构件20,同时可以实现支撑的作用。
如图3A所示,定位构件60可完全填充间隙G。换言之,保护构件50与芯棒构件20之间全长填充有定位构件60。
如图3B所示,保护构件50可设置在端模板10的与在厚度方向上的锚固部30所在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上,并且定位构件60可在芯棒构件2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在保护构件50的两端处。尽管在图3B中示出了定位构件60设置在保护构件50的两端处,但不限于此,例如,定位构件60也可仅设置在保护构件50的一端处。
如图3C所示,除了定位构件60之外,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还可包括另一定位构件(也可称为第二定位构件)61。
第二定位构件61可在芯棒构件2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在芯棒构件20与第一端201相对的第二端202处。如上所述,芯棒构件20可以为具有螺纹部和头部的螺栓形构件,芯棒构件20可被构造为其头部从第一壁401完全暴露,因此,第二定位构件61可介于芯棒构件20的头部与第一壁401之间。作为示例,第二定位构件61可以是垫片类构件。
与定位构件60类似,第二定位构件61也可以为柔性构件,使得可以在后期拆除或脱模期间便于抽出芯棒构件20,并且也可以防止定位构件的材料漏入保护构件50内而难以拆出。另外,第二定位构件61可以与定位构件60可以彼此结合,例如,第二定位构件61可以与定位构件60可以彼此焊接在一起。如此,可以确保芯棒构件20能够容易地抽出,并且可以确保定位构件不会遗留在保护构件50内而无法取出。可选地,第二定位构件61可以与定位构件60分开并且定位构件60的端部可设置有预埋件,以在芯棒构件20被抽出之后,将定位构件60保留在形成的塔筒片中。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的侧视图,即,示出了模具在周向上的一个截面(该截面包括端模板)在轴向方向(即塔筒片高度方向)上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端模单元1在轴向方向上的上下部的固定方式。图6A示出了图5中的部分C的放大图,图6B和图6C示出了图5中的部分C的变型的放大图。
如前面所描述的,端模板10与底模4的连接方式与端模板10与内模2或外模3的连接方式类似,在此不再重复。除了前面描述的连接方式之外,为了进一步便于脱模,可在底模4上设置凹口41。如图5所示,凹口41可被构造为容纳端模板10的靠近底模4的端部。在使用时,将端模板10布置在凹口41中,然后进行密封即可,从而可以改善定位效果并且便于脱模。
参照图1和图5,一般在绑扎加强构件70时,端模板10仅在底模4和内模2上进行连接,或者仅在内模2上进行连接,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强度相对较弱,导致端模板10可能会倾斜变形,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端模板10的顶部进行连接。
如图5至图6C所示,端模板10可在顶部通过连接组件80与内模2连接。连接组件80可包括:基部810,在内模2的顶部与内模2结合;以及连接部820,从基部810朝向端模板10延伸,以在模具的周向方向上与端模板10叠置,并与端模板10结合。其中,基部810用于支撑连接部820,以将其支撑起一定高度。
如图6A所示,连接部820可以通过铆接方式与端模板10结合。具体地,连接部820可以延伸到塔筒片形成空间S上方,此时可以利用螺栓将连接部820与端模板10连接,从而便于脱模并且稳定地固定端模板。
如图6B所示,连接部820可包括在模具的周向方向上布置的两个连接部,使得端模板10夹持在两个连接部之间。换言之,连接部820可以通过周向方向上进行夹持方式与端模板10结合。
如图6C所示,连接部820可以包括在径向方向上布置并且分别设置并连接到内模2和外模3的两个连接部,以使端模板10夹持在两个连接部之间。换言之,连接部820可以通过在径向方向上进行夹持的方式与端模板10结合。尽管图6C中示出了在外模3的顶部上也设置有与用于支撑设置在外模3上的连接部820结合的基部810,但是该基部可被省略。也就是说,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在外模的顶部上设置基部。
另外,设置在内模2或外模3上的基部810和连接部820可以为单独组件,但不限于此,其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形成为一体。
可选地,在端模板10与内模2和外模3能够稳固连接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对端模板10的顶部和/或底部进行连接,即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省略第三连接构件和/或连接组件80(前面描述)。具体地,如果需要将端模板10与底模4进行连接而无需对端模板10的顶部进行连接,则可省略上述连接组件80。如果需对端模板10的顶部进行连接而无需将端模板10与底模4进行连接,则可省略上述第三连接构件。如果既无需将端模板10与底模4进行连接也无需对端模板10的顶部进行连接,则可省略上述第三连接构件和连接组件80两者,即,使端模板10仅与内模2和外模3连接。
应理解,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塔筒片的模具不仅适于直线形的干式连接,而且适用于其他形式(诸如,利用弧形螺栓的形式)的干式连接,针对不同的干式连接,可以做出相应的变型。
如以上所阐述的,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能够容易地实现在适于以分片方式制造塔筒的模具与适于以不分片方式制造塔筒的模具之间的转换,而无需进行复杂的改变,因此能够适配新的竖缝节点形式、节省材料并且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便于分片和脱模且精度高,并且利用该模具制成的塔筒的同心性优异。
利用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制成的塔筒可改善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例如,可改善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可靠性。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其范围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组合、修改和完善(例如,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得到新的技术方案)。这些组合、修改和完善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包括:
内模(2);
外模(3),与所述内模(2)在所述模具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开;
端模单元(1),在所述模具的周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内模(2)和所述外模(3)的端部,并且将所述内模(2)和所述外模(3)在所述模具的径向方向上彼此连接;
底模(4),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介于所述内模(2)与所述外模(3)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端模单元(1)的底部;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端模单元(1)与所述内模(2)、所述外模(3)和所述底模(4)中的至少一者彼此连接,
其中,所述端模单元(1)包括端模板(10),所述端模板(10)具有薄板状并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塔筒片形成空间(S)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模单元(1)还包括芯棒构件(20)和锚固部(30),所述芯棒构件(20)被构造为穿过所述内模(2)的至少一部分并穿过所述端模板(10),使得芯棒构件(20)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塔筒片形成空间(S)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
所述锚固部(30)设置在所述端模板(10)的在所述端模板(10)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并且所述芯棒构件(20)的所述第一部分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锚固部(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构件(210),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10)被构造为将所述端模板(10)与所述内模(2)彼此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10)包括从所述内模(2)朝向所述塔筒片形成空间(S)延伸的夹持片,在使用所述模具制作塔筒片时,相邻的两个内模(2)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10)夹持所述端模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构件(310),所述第二连接构件(310)被构造为将所述端模板(10)与所述外模(3)彼此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构件(310)包括从所述外模(3)朝向所述塔筒片形成空间(S)延伸的夹持片,在使用所述模具制作塔筒片时,相邻的两个外模(3)上的所述第二连接构件(310)夹持所述端模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构件包括第三连接构件,所述第三连接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端模板(10)与所述底模(4)彼此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构件包括从所述底模(4)朝向所述塔筒片形成空间(S)延伸的夹持片,在使用所述模具制作塔筒片时,相邻的两个底模(4)上的所述第三连接构件夹持所述端模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4)上设置有凹口(41),所述凹口(41)被构造为容纳所述端模板(10)的靠近所述底模(4)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模板(10)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内模(2)与所述外模(3)之间的距离,以被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模(2)或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模(3)夹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模板(10)在顶部通过连接组件(80)与所述内模(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80)包括:
基部(810),在所述内模(2)的顶部与所述内模(2)结合;以及
连接部(820),从所述基部(810)朝向所述端模板(10)延伸,以在所述模具的周向方向上与所述端模板(10)叠置,并与所述端模板(10)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820)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与所述端模板(10)结合:
铆接方式;
使所述连接部(820)包括在所述模具的周向方向上布置的两个连接部以使所述端模板(10)夹持在所述两个连接部之间;以及
使所述连接部(820)包括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布置并且分别设置并连接到所述内模(2)和所述外模(3)的两个连接部,以使所述端模板(10)夹持在所述两个连接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模板(10)的厚度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10mm。
12.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制成的塔筒。
CN202221802082.8U 2022-07-12 2022-07-12 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和风力发电机组 Active CN217621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2082.8U CN217621227U (zh) 2022-07-12 2022-07-12 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和风力发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2082.8U CN217621227U (zh) 2022-07-12 2022-07-12 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和风力发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21227U true CN217621227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34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02082.8U Active CN217621227U (zh) 2022-07-12 2022-07-12 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和风力发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21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4567B (zh) 混凝土塔筒纵缝连接结构、方法、片体的预制方法及混凝土塔筒
CN103612323B (zh) 一种混凝土构件模具及其应用
CN203878615U (zh) 检查井筒轻型组合式定型钢模板
CN113089825A (zh) 梁柱混合框架节点、预制混凝土梁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CN104669432A (zh) 内模、其脱模方法、预制混凝土塔段的模具及制造方法
CN212614713U (zh) 一种井壁安装支护结构
CN210766856U (zh) 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及具有其的塔筒基础
CN217000873U (zh) 一种飘窗组件
CN217621227U (zh) 用于风机塔筒的模具和风力发电机组
CN211221215U (zh) 一种房屋窗板预制模具
CN210117927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梁加大截面的组合式钢模架
CN216609427U (zh) 一种用于制造混凝土空心柱的模具
CN106013794A (zh) 一种拼装式混凝土组模
CN214302891U (zh) 一种埋置式现浇复合保温墙体frp定位对拉螺栓
CN214301761U (zh) 一种抱箍-螺栓混合节点及基坑内支撑结构
CN207327270U (zh) 一种制作预制后注浆异型树根桩的模具
CN210799235U (zh) 风电钢-混凝土组合塔架的节点过渡塔筒段及风电塔架
CN210195263U (zh) 一种保温模板用支护模架
CN211257807U (zh) 船型客房的分段建造模具
CN101970775B (zh) 多部分管及组装方法
CN220814166U (zh) 现浇混凝土检查井洞口浇筑装置
CN214946842U (zh) 一种电力顶管止胶台定位装置
CN220955628U (zh) 一种基于钢板衬砌的抽水蓄能电站用隧洞
CN218813532U (zh) 一种现浇砼渠道一次成型施工模板钢支架
CN217144299U (zh) 一种风电基础预制构件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