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6856U - 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及具有其的塔筒基础 - Google Patents

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及具有其的塔筒基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6856U
CN210766856U CN201921497972.0U CN201921497972U CN210766856U CN 210766856 U CN210766856 U CN 210766856U CN 201921497972 U CN201921497972 U CN 201921497972U CN 210766856 U CN210766856 U CN 210766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cylinder
section
central
cylinder member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79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阳
李沐
邓飞
张鹤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ojin Xinne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ojin Xinne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ojin Xinne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ojin Xinne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79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6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6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6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及具有其的塔筒基础,中心筒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中心筒构件,中心筒构件包括:第一中心筒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中心筒构件,与第一中心筒构件相连且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三中心筒构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每个第三中心筒构件均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上形成第一缺口,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上形成有与第一缺口相对应的第二缺口以在第一中心筒构件和第二中心筒构件之间限定出门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拼接中心筒,有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拼接的中心筒构件的数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及具有其的塔筒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筒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及具有上述预制拼接的中心筒的塔筒基础。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风机发电效率的增加,叶片长度越来越长,与之匹配的风机塔筒的高度和截面尺寸也不断增加。钢结构塔筒由于成本较高、运输困难,因此难以满足大截面高塔筒的建造要求。混凝土塔筒能够经济地建造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因此得到广泛关注。塔筒底部的塔筒基础承载着上部塔筒,其抗压强度直接影响整个塔筒的稳定性和平衡性。相关技术中,为了使塔筒基础的各种零部件之间稳固连接,塔筒基础均为现场浇筑,当施工地点位于偏远地区或者环境险峻的地区时施工难度大,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预制拼接的中心筒,所述中心筒的施工难度减少,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塔筒基础,所述塔筒基础包括上述所述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所述中心筒被构造成十二边形且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中心筒构件,所述中心筒包括:第一中心筒构件,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为弯折形且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在所述中心筒的周向上,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二段的长度为L2,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的长度为L3,其中,L1、L2、L3满足:L1+L3=L2,L1=L3;第二中心筒构件,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为弯折形且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相连,在所述中心筒的周向上,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二段的长度为L2’,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的长度为L3’,其中,L1’、L2’、L3’满足:L1’+L3’=L2’,L1’=L3’;第三中心筒构件,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为弯折形且包括多个,多个第三中心筒构件沿周向设置,每个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均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相连,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与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或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相连,在所述中心筒的周向上,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的第二段的长度为L2”,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的长度为L3”,其中,L1”、L2”、L3”满足:L1”+L3”=L2”,L1”=L3”;其中,L1=L1’=L1”、L2=L2’=L2”、L3=L3’=L3”,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的邻近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的一侧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的邻近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的一侧形成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相对应以在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和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之间限定出门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可以由多个中心筒构件拼接而成。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可以包括第一中心筒构件、第二中心筒构件以及多个第三中心筒构件,并且第一中心筒构件、第二中心筒构件以及多个第三中心筒构件可以拼接成十二边形的中心筒。与六边形的中心筒相比较,这样可以使中心筒更接近圆(圆环)形,当中心筒应用在塔筒基础上时,可以在更好地支撑塔筒基础的顶板的同时,节省顶板的用料,节约成本。与十八边形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相比较,十二边形预制拼接的中心筒的结构较简单,制作难度和成本较低。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第一中心筒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中心筒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三中心筒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由此,有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拼接的中心筒构件的数量,减少施工人员的配置,从而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中心筒构件均具有朝向中心筒轴线的内周壁、背离所述中心筒轴线的外周壁、连接在所述内周壁与所述外周壁之间的侧壁,所述中心筒构件在所述侧壁所在的两端预埋有连接盒,且所述中心筒构件还设有从所述连接盒的朝向所述侧壁的外侧板延伸至对应的侧壁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盒的内侧板连接有预埋的连接盒锚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盒的朝向所述侧壁的外侧板与所述侧壁之间具有混凝土段,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外侧板与所述混凝土段。
可选地,所述连接孔包括沿所述中心筒构件的厚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至少两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心筒构件预埋有多个中心筒套筒,所述中心筒套筒在所述中心筒构件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敞开,多个所述中心筒套筒间隔开分布。
进一步地,还包括预埋于所述中心筒构件的中心筒锚筋,所述中心筒锚筋与所述中心筒套筒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心筒套筒的内周壁设有内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中心筒构件的侧壁正对且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的螺纹连接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中心筒构件的侧壁之间具有接缝,所述接缝和所述连接盒通过浇灌填料填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塔筒基础,包括上述所述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塔筒基础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的一个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中第一中心筒构件的一个立体图;
图4是图2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中第二中心筒构件的一个立体图;
图5是图2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中第三中心筒构件的一个立体图;
图6是图1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中各中心筒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塔筒基础100,
底板10,底板本体11,凸台12,肋梁13,
预制拼接的中心筒20,中心筒构件20a,
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一段2011,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二段2012,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三段2013,第一缺口2013a,
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一段2021,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二段2022,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三段2023,第二缺口2021a,
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一段2031,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二段2032,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三段2033,
门洞23,内周壁24a,外周壁24b,侧壁24c,连接盒25,连接盒锚筋25a,混凝土段26,连接孔27,螺纹连接件28,接缝29,
顶板30,支撑杆40,支撑杆本体41,连接杆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塔筒基础100用于支撑塔筒本体,而塔筒本体的上端可以用于安装风力发电机。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塔筒基础100。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塔筒基础100包括:底板10、中心筒20、顶板30和支撑杆40。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筒可以被构造成例如预制拼接的中心筒20等。
其中,底板10位于基坑内,在实际的执行中,基坑内可以设有垫层(图中未示出),然后将底板10设置在所述垫层上,底板10在水平方向的面积大于中心筒20和顶板30的面积,这样底部的稳固性更高,底板10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具有较强的抗压性能。在实际的执行中,底板10可以设计为环形板状,但不限于平板结构,比如可以具有阶梯的阶梯板结构。
中心筒20的下端与底板10相连,中心筒20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具有较强的抗压性能。
中心筒20支撑于底板10,中心筒20可以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可以包括圆环形或者多边形环,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中心筒20可以被构造成六边形或者十二边形或者十八边形等,中心筒20的中部具有空腔,且在中心筒20的至少一个壁面设有门洞23,所述空腔用于安装风力发电机的一些附属设备,包括用于检修的平台板。
中心筒20的上端与顶板30相连,中心筒20的上表面与顶板30的下表面相连,顶板30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具有较强的抗压性能。顶板30用于支撑上方的塔筒本体,如图1所示,顶板30上设有锚栓,所述锚栓用于连接上部的塔筒法兰。
参照图1,支撑杆40包括:支撑杆本体41和连接杆44。
其中,支撑杆本体41的下端与连接杆44固定连接,且支撑杆本体41与连接杆44成锐角,比如支撑杆本体41与连接杆44的夹角为α,30°≤α≤60°。
在将支撑杆本体41安装到塔筒基础100后,支撑杆本体41从上到下向背离中心筒20的方向倾斜延伸,连接杆44沿水平方向延伸,支撑杆本体4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杆4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杆本体41的上端用于与顶板30连接,这样支撑杆40提供的水平和竖向的支撑力较为均衡。在实际的执行中,支撑杆40为预制式支撑杆40,连接杆44与支撑杆本体41可以为一体浇筑形成。
可以理解的是,倾斜设置的支撑杆40可以给顶板30提供斜向的支撑力,使顶板30及上方的塔筒本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较好。
如图1所示,底板10包括:底板本体11、凸台12、肋梁13。
其中底板本体11可以平板状,底板本体11支撑于所述垫层上,所述垫层的形状可以与底板本体11的形状相类似,例如,所述垫层与底板本体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可以呈圆形,并且所述垫层的面积可以大于底板本体11的面积。凸台12凸出于底板本体11的上表面,凸台12的面积小于底板本体11的面积,凸台12可以位于底板本体11的中心,中心筒20支撑于凸台12,也就是说,底板10的主要承重区域在中心位置,凸台12的结构相当于对底板10的中心区域作了加厚的处理,以防止中心筒20、顶板30及上方的塔筒本体压溃底板10。
肋梁13从凸台12的外周沿径向向外延伸,肋梁13可以与凸台12等高平齐,肋梁13与底板本体11的上表面相连,肋梁13的下表面与底板本体11的上表面平齐,肋梁13可以为条状。
连接杆44的底面与底板本体11的上表面贴合且相连,连接杆44的径向内端面与肋梁13的径向外端面贴合且相连。
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主要以中心筒被构造成预制拼接的中心筒20为例进行描述,然而,这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下面参考图2-图6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20。
如图2-图6所示,预制拼接的中心筒20可以包括多个中心筒构件20a,多个中心筒构件20a沿周向设置,且相邻的两个中心筒构件20a的侧壁24c正对且相连,这样多个中心筒构件20a可以拼接为预制拼接的中心筒20,由于中心筒构件20a为预制的,这样在建造塔筒基础100时,无需在现场浇筑中心筒20,可以利用提前预制的中心筒构件20a拼接为中心筒20,从而不必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塔筒基础100在偏远或环境恶劣地区的建造效率,特别适用于不便于现场浇筑的使用环境,且预制的结构精度较高,成本较低。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中心筒20可以包括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第二中心筒构件202以及多个第三中心筒构件20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个数可以为四个。
下面描述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中心筒构件20a。
如图2所示,每个中心筒构件20a均具有朝向中心筒20轴线的内周壁24a、背离中心筒20轴线的外周壁24b、连接在内周壁24a与外周壁24b之间的侧壁24c,中心筒20轴线为将多个中心筒构件20a拼接为中心筒20后的轴线,中心筒构件20a除了上下两个端面外,还具有内周壁24a、外周壁24b和两个侧壁24c,在将多个中心筒构件20a拼接为中心筒20时,相邻的两个中心筒构件20a的侧壁24c正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20,可以被构造成十二边形,并且所述中心筒20可以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中心筒构件20a。
在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心筒构件20a为弯折形,中心筒构件20a可以包括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第二中心筒构件202以及四个第三中心筒构件203。
具体地,参照2和图3,第一中心筒构件201为弯折形,并且第一中心筒构件201可以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例如,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中心筒构件201可以包括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一段2011、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二段2012以及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三段2013。在中心筒20的周向上(例如,图2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一段2011的长度可以记为L1,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二段2012的长度可以记为L2,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三段2013的长度可以记为L3,其中,L1、L2、L3满足:L1+L3=L2,L1=L3。
参照图2和图4,第二中心筒构件202为弯折形,并且第二中心筒构件202可以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例如,在图2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中心筒构件202可以包括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一段2021、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二段2022以及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三段2023,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一段2021与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三段2013相连。在中心筒20的周向上(例如,图2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一段2021的长度记为L1’,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二段2022的长度记为L2’,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三段2023的长度记为L3’,其中,L1’、L2’、L3’满足:L1’+L3’=L2’,L1’=L3’。
参照图2和图5,第三中心筒构件203为弯折形,并且第三中心筒构件203包括多个,多个第三中心筒构件203沿周向设置,每个第三中心筒构件203均可以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例如,在图2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中心筒构件203可以包括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一段2031、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二段2032以及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三段2033。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一段2031与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三段2023相连,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三段2033与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一段2031或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一段2011相连。在中心筒20的周向上(例如,图2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一段2031的长度为L1”,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二段2032的长度为L2”,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三段2033的长度为L3”,其中,L1”、L2”、L3”满足:L1”+L3”=L2”,L1”=L3”。
其中,L1=L1’=L1”、L2=L2’=L2”、L3=L3’=L3”,所述预制拼接的中心筒20可以被构造成正十二边形。
进一步地,参照图2并结合图3和图4,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三段2013的邻近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一段2021的一侧形成第一缺口2013a,在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上下方向上,第一缺口2013a可以设在第一中心筒构件201位于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处。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一段2021的邻近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三段2013的一侧形成有第二缺口2021a,在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上下方向上,第二缺口2021a可以设在第二中心筒构件202位于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处。第一缺口2013a与第二缺口2021a相对应设置,这样可以在第一中心筒构件201和第二中心筒构件202之间限定出门洞23,方便施工人员出入操作。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门洞23可以被构造成矩形,门洞23的顶部可以设有朝向顶部凸出的弧形面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缺口2013a的外轮廓线可以包括第一水平线、第一竖直线以及第一弧线,所述第一竖直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竖直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弧线的一端相连。
第二缺口2021a的外轮廓线可以包括第二水平线、第二竖直线以及第二弧线,所述第二竖直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水平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竖直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弧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水平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弧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弧线的另一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第二中心筒构件202以及第三中心筒构件203均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20,可以由多个中心筒构件20a拼接而成。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20可以包括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第二中心筒构件202以及多个第三中心筒构件203,并且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第二中心筒构件202以及多个第三中心筒构件203可以拼接成十二边形的中心筒20,与六边形的中心筒相比较,这样可以使中心筒20更接近圆(圆环)形。当中心筒20应用在塔筒基础100上时,可以在更好地支撑塔筒基础100的顶板30的同时,节省顶板30的用料,节约成本。与十八边形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相比较,十二边形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20的结构较简单,制作难度和成本较低。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第一中心筒构件201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中心筒构件202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三中心筒构件203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由此,有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拼接的中心筒构件的数量,减少施工人员的配置,从而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一段2011(例如,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一段2011的远离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二段2012的一端)可以预埋有连接盒25;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三段2013(例如,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三段2013的远离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二段2012的一端)可以预埋有连接盒25,连接盒25预埋在侧壁24c内侧。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一段2011和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二段2012的夹角可以为150°,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二段2012与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的第三段2013的夹角可以为150°。
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一段2021(例如,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一段2021的远离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二段2022的一端)可以预埋有连接盒25,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三段2023(例如,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三段2023的远离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二段2022的一端)可以预埋有连接盒25,连接盒25预埋在侧壁24c内侧。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一段2021和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二段2022的夹角可以为150°,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二段2022与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三段2023的夹角可以为150°。
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一段2031(例如,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一段2031的远离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二段2032的一端)可以预埋有连接盒25,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三段2033(例如,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三段2033的远离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二段2032的一端)可以预埋有连接盒25,连接盒25预埋在侧壁24c内侧。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一段2031和第二中心筒构件202的第二段2022的夹角可以为150°,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二段2032与第三中心筒构件203的第三段2033的夹角可以为150°。
这样,多个中心筒构件20a拼接成的中心筒20为十二边形筒结构,中心筒构件20a的侧壁24c从十二边形筒结构的侧板的中部处切分形成。
在如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心筒构件20a(例如第一中心筒构件201)在侧壁24c所在的两端预埋有连接盒25,且中心筒构件20a还设有从连接盒25的朝向侧壁24c的外侧板延伸至对应的侧壁24c的连接孔27(结合图6)。
如图6所示,连接盒25的朝向侧壁24c的外侧板与侧壁24c之间具有混凝土段26,连接孔27贯穿外侧板与混凝土段26。连接盒25的外侧板具有通孔,在加工中心筒构件20a时,在上述混凝土层的与通孔对应的位置预设避让孔,通孔和避让孔合并形成连接孔27。
在将多个中心筒构件20a(包括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第二中心筒构件202以及多个第三中心筒构件203)拼接为中心筒20时,多个中心筒构件20a沿周向设置,且相邻的两个中心筒构件20a的侧壁24c正对且通过贯穿连接孔27的螺纹连接件28相连。螺纹连接件28贯穿两个相邻的中心筒构件20a的连接孔27,从而实现中心筒构件20a之间的初步连接。
如图6所示,初步连接后,相邻的两个中心筒构件20a的侧壁24c之间会留有接缝29,连接盒25的上端敞开,接缝29和连接盒25通过浇灌填料填充。在实际的执行中。往连接盒25、接缝29浇灌高强砂浆或灌浆料,以将连接盒25、接缝29填充密实,从而实现中心筒构件20a之间的拼接。
连接孔27包括沿中心筒构件20a的厚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至少两组。每组包括沿中心筒构件20a的高度方向分布的多个连接孔27,这样在将多个中心筒构件20a拼接为中心筒20时,在厚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连接力更均衡。
如图6所示,连接盒25的内侧板连接有预埋的连接盒锚筋25a,连接盒锚筋25a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每个连接盒25的内侧板连接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盒锚筋25a,连接盒锚筋25a用于增强连接盒25预埋后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强度。
本申请的中心筒构件20a,为预制式的产品,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形式的中心筒构件20a(包括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第二中心筒构件202以及多个第三中心筒构件203),可以预先在加工条件更好的地区加工出中心筒构件20a,再运输到需要建造塔筒基础100的地区拼接为中心筒20,无需在现场浇筑中心筒20,且中心筒构件20a的体积和宽度远小于中心筒20的体积和宽度,便于运输,且连接盒25连接的方式拼接效率高,连接强度大。
中心筒构件20a(例如,第一中心筒构件201、第二中心筒构件202或第三中心筒构件203)至少在一个方向的宽度不超过3.5m。本申请实施例的中心筒构件20a为预制式的,其必然涉及到运输的问题,通过限定其在某一个方向的宽度,可以便于其运输。比如图2所示的中心筒构件20a,在特定方向的宽度小于3.5m。
例如,参照图2和图6,所述特定方向的宽度可以参照图2中所示的相邻两个接缝29(或侧壁24c)对应端点连线之间距离,如其中一个接缝29的外端与相邻另一个接缝29的外端的连线之间的距离;或者,其中一个接缝29的内端与相邻另一个接缝29的内端的连线之间的距离,这里的“内”指的是接缝29邻近中心筒20的轴线的一侧,“外”指的是接缝29远离中心筒20的轴线的一侧。
中心筒构件20a预埋有多个中心筒套筒(图中未示出),所述中心筒套筒在中心筒构件20a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敞开,多个中心筒套筒间隔开分布。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中心筒套筒在中心筒构件20a的上端面敞开时,该中心筒套筒用于与上端的顶板30相连,对应地,顶板30的下端面设有伸出的插接筋,当将顶板30安装于中心筒构件20a(中心筒20)顶端时,插接筋伸入中心筒套筒,通过灌浆实现顶板30与中心筒构件20a(中心筒20)的连接。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中心筒套筒在中心筒构件20a的下端面敞开时,该中心筒套筒用于与下端的底板10相连,对应地,底板10的上端面设有伸出的插接筋,当将中心筒构件20a(中心筒20)安装于顶板30时,插接筋伸入中心筒套筒,通过灌浆实现底板10与中心筒构件20a(中心筒20)的连接。
其中,中心筒套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对应地,插接筋可以为螺杆,中心筒套筒与插接筋间隙配合,这样在完成中心筒套筒的灌浆处理后,中心筒套筒、插接筋与灌浆后凝固的填充物之间在各个方向的连接强度大。
中心筒构件20a还包括预埋于中心筒构件20a的中心筒锚筋,所述中心筒锚筋与中心筒套筒固定连接。中心筒锚筋可以与中心筒套筒的筒底固定连接,中心筒锚筋用于增加中心筒套筒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20及具有其的塔筒基础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被构造成十二边形且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中心筒构件,所述中心筒构件包括:
第一中心筒构件,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为弯折形且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在所述中心筒的周向上,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二段的长度为L2,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的长度为L3,其中,L1、L2、L3满足:L1+L3=L2,L1=L3;
第二中心筒构件,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为弯折形且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相连,在所述中心筒的周向上,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二段的长度为L2’,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的长度为L3’,其中,L1’、L2’、L3’满足:L1’+L3’=L2’,L1’=L3’;
第三中心筒构件,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为弯折形且包括多个,多个第三中心筒构件沿周向设置,每个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均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相连,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与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或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相连,在所述中心筒的周向上,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的第二段的长度为L2”,所述第三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的长度为L3”,其中,L1”、L2”、L3”满足:L1”+L3”=L2”,L1”=L3”;
其中,L1=L1’=L1”、L2=L2’=L2”、L3=L3’=L3”,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的邻近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的一侧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的第一段的邻近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的第三段的一侧形成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相对应以在所述第一中心筒构件和所述第二中心筒构件之间限定出门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中心筒构件均具有朝向中心筒轴线的内周壁、背离所述中心筒轴线的外周壁、连接在所述内周壁与所述外周壁之间的侧壁,所述中心筒构件在所述侧壁所在的两端预埋有连接盒,且所述中心筒构件还设有从所述连接盒的朝向所述侧壁的外侧板延伸至对应的侧壁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盒的内侧板连接有预埋的连接盒锚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盒的朝向所述侧壁的外侧板与所述侧壁之间具有混凝土段,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外侧板与所述混凝土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包括沿所述中心筒构件的厚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的至少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构件预埋有多个中心筒套筒,所述中心筒套筒在所述中心筒构件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敞开,多个所述中心筒套筒间隔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埋于所述中心筒构件的中心筒锚筋,所述中心筒锚筋与所述中心筒套筒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套筒的内周壁设有内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中心筒构件的侧壁正对且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的螺纹连接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中心筒构件的侧壁之间具有接缝,所述接缝和所述连接盒通过浇灌填料填充。
11.一种塔筒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拼接的中心筒。
CN201921497972.0U 2019-09-09 2019-09-09 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及具有其的塔筒基础 Active CN210766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7972.0U CN210766856U (zh) 2019-09-09 2019-09-09 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及具有其的塔筒基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7972.0U CN210766856U (zh) 2019-09-09 2019-09-09 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及具有其的塔筒基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6856U true CN210766856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1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7972.0U Active CN210766856U (zh) 2019-09-09 2019-09-09 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及具有其的塔筒基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685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8354A (zh) * 2021-02-23 2021-06-01 北京银泰建构预应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陆上风电机组的梁板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基础
CN112900480A (zh) * 2021-02-23 2021-06-04 北京银泰建构预应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陆上风电机组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基础
CN115305946A (zh) * 2022-04-27 2022-11-08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山区架空肋梁风机基础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8354A (zh) * 2021-02-23 2021-06-01 北京银泰建构预应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陆上风电机组的梁板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基础
CN112900480A (zh) * 2021-02-23 2021-06-04 北京银泰建构预应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陆上风电机组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基础
CN115305946A (zh) * 2022-04-27 2022-11-08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山区架空肋梁风机基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27541U (zh) 塔筒基础的中心筒构件、具有其的中心筒和塔筒基础
CN210766856U (zh) 预制拼接的中心筒及具有其的塔筒基础
US7805895B2 (en) Foundation for enabling anchoring of a wind turbine tower thereto by means of replaceable through-bolts
US8844237B2 (en) Wind power plant and wind power plant tower segment
US8555600B2 (en) Method for mounting in sections an annular tower for wind power generator, heliostatic power generator or chimney composed from three concrete segments or more
US8511044B2 (en) Composite connection for a wind turbine tower structure
WO2014141911A1 (ja) 浮体式洋上風力発電設備
JP4113110B2 (ja) コンクリートタワー
PT1474579E (pt) Turbina eólica
JP2008101363A (ja) 柱状構造物並びにその構築方法、コンクリートパネル
JP2006299631A (ja) プレキャスト工法による変断面塔状構造物
US11028551B2 (en) Foundation for a tower of a wind-turbine
CN207260437U (zh) 混凝土组合柱
CN215168600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式塔筒
CN211081171U (zh) 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减压增强”加固结构
KR101921834B1 (ko) 돌출 데크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합성기둥
CN111287459B (zh) 锚固塔筒段的施工方法
CN112575676A (zh) 轨道支撑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111287457A (zh) 锚固塔筒段的施工方法
CN111287458B (zh) 锚固塔筒段的施工方法
CN214301762U (zh) 一种装配式基坑内支撑边节点结构
RU2782228C2 (ru) Фундамент для ве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й установки
CN216041288U (zh) 一种螺旋锚基础
CN217107726U (zh) 一种抱箍结构
CN114197462B (zh) 管桩抗振连接头和管桩笼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