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1886U - 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61886U
CN217561886U CN202221426391.XU CN202221426391U CN217561886U CN 217561886 U CN217561886 U CN 217561886U CN 202221426391 U CN202221426391 U CN 202221426391U CN 217561886 U CN217561886 U CN 217561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following formula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263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科
姚君乐
罗增昌
叶海霞
陈国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I CHI OPTOELECTR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I CHI OPTO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I CHI OPTO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WAI CHI OPTO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263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61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61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61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壳、直下式光源、反射膜、散光组件和前框,直下式光源和反射膜依次安装在背壳内侧底部,散光组件设置在背壳内、直下式光源的前方,前框将散光组件固定在背壳上;散光组件包括扩散板,扩散板靠近直下式光源一侧的入光面设置有网点,网点设置在直下式光源上点光源前方外围。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靠近直下式光源一侧设置有网点,网点设置在直下式光源上点光源前方外围,从而可以将直下式光源上点光源发出的光散射至直下式光源上点光源前方外围,避免直下式光源上点光源前方外围出现暗圈,避免了整个背光模组相邻行列的点光源之间形成暗带,进而提高背光模组发光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显示器是人们工作、生活、商业活动等事务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例如工作使用的电脑、家庭观看的电视、商场宣传用的大屏拼接显示器,这些都离不开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因为节能、辐射低、可是面积大、显示画面精细、重量轻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液晶显示器是不能主动发光的被动显示器,需要在液晶屏后侧设置背光模组提供面光源才能实现色彩丰富的显示画面。显示器是一个面显示的结构,背光模组发光的均匀性直接影响着显示器是画面显示效果,显示器采用发光不均匀背光模组最终显示的画面也会存在画面不均匀、显示失真等问题。现在的背光模组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因为成本低、重量轻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现在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为颗粒状散光结构,这种结构对光的散射效果不好,光源的外围四周容易出行暗圈,导致整个背光模组相邻行列的光源之间容易形成暗带,从而影响背光模组发光的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在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扩散板对光的散射效果不好,光源的外围四周容易出行暗圈,导致整个背光模组相邻行列的光源之间容易形成暗带,从而影响背光模组发光的均匀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壳、直下式光源、反射膜、散光组件和前框,所述直下式光源和反射膜依次安装在背壳内侧底部,所述散光组件设置在背壳内、直下式光源的前方,所述前框将散光组件固定在背壳上;所述散光组件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靠近直下式光源一侧的入光面设置有网点,所述网点设置在直下式光源上点光源前方外围。
进一步的,所述网点的大小在扩散板上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所述网点为丝印网点或激光雕刻网点。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板远离直下式光源一侧的出光面为磨砂面。
进一步的,所述散光组件还包括扩散膜和增光膜,所述扩散膜和增光膜依次叠设在扩散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膜和增光膜均设置多层,各所述扩散膜和增光膜通过前框压固在背壳上;所述前框与最上层增光膜之间粘贴有遮光胶。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板、扩散膜和增光膜外侧均设置有凸耳,所述背壳侧壁上设置有卡口,所述凸耳与卡口相适配,所述凸耳卡固在卡口内,并且所述凸耳通过单面胶粘接在背壳侧壁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内支撑框,所述内支撑框设置在背壳内紧靠背壳侧壁的位置,所述扩散板、扩散膜和增光膜均支撑在内支撑框上,并且所述扩散板通过双面胶粘接固定在支撑框上。
进一步的,所述直下式光源通过导热双面胶粘接固定在背壳内侧底部;所述背壳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前框上设置有卡孔,所述卡扣与卡孔相适配,所述卡扣卡接在卡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背壳相邻侧壁间设置豁口结构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靠近直下式光源一侧设置有网点,所述网点设置在直下式光源上点光源前方外围,从而可以将直下式光源上点光源发出的光散射至直下式光源上点光源前方外围,避免直下式光源上点光源前方外围出现暗圈,进而避免了整个背光模组相邻行列的点光源之间形成暗带,从而提高背光模组发光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靠近直下式光源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扩散板靠近直下式光源一侧与直下式光源上光源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背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膜和增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前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内支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背壳、直下式光源、反射膜、支撑框、扩散板、扩散膜和增光膜安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9,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用作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可以优化背光模组出光的均匀性,进而在背光模组用于液晶显示器上时优化液晶显示器的画面显示效果。
参阅图1,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壳1、直下式光源2、反射膜3、散光组件4和前框5,所述直下式光源2和反射膜3依次安装在背壳1内侧底部,反射膜3上设置有开孔,直下式光源2上的光源22从开孔露出,从而光源22发出的光可以通过反射膜3反射向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前方。通过反射膜3可以提高光源22发光的利用率,从而降低背光模组的能耗。背壳1可以采用冲压成型的金属壳,直下式光源2可以采用灯条或灯板,并且采用LED灯作为光源22焊接在PCB板上作为灯条或灯板;本实施例中示出了采用灯板的结构,实际中也可以采用灯条作为直下式光源2。
参阅图1~3,所述散光组件4设置在背壳1内、直下式光源2的前方,从而将直下式光源2上各个矩阵排列的点光源22散射成发光均匀的面光源。所述前框5将散光组件4固定在背壳1上,从而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结构。散光组件4可以通过支撑柱等常用的支撑结构支撑在背壳1内、直下式光源2的前方。前框5可以采用金属框状结构或注塑成型的胶框结构。
参阅图2和3,所述散光组件4包括扩散板41,通过扩散板41既可以起到将直下式光源2上各个矩阵排列的点光源22散射均匀的作用,也可以利用扩散板41支撑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其他结构,例如扩散膜等。扩散板41靠近直下式光源2一侧的入光面设置有网点411,所述网点411的位置根据背光模组的直下式光源2上点光源的位置来设置,所述网点411设置在直下式光源2上点光源前方413外围,从而可以将直下式光源2上点光源发出的光散射至直下式光源2上点光源前方413外围,避免直下式光源2上点光源前方413外围出现暗圈,进而避免了整个背光模组相邻行列的点光源之间形成暗带,从而提高背光模组发光的均匀性。
参阅图2和图3,所述网点411的大小在扩散板41上由中间向四周逐渐由小变大,由此可以提升利用该扩散板41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四周的亮度,减小背光模组中间部位与四周的亮度差、避免直下式背光模组四周太暗而中间太亮,进而使得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显示效果更好。
参阅图2和图3,所述网点411可以采用丝印网点或激光雕刻网点,采用丝印网点或激光雕刻网点的方式在扩散板41上制作网点技术成熟、良品率高、生产成本低。所述扩散板41远离直下式光源2一侧的出光面设置为磨砂面,从而提高扩散板41出光的均匀性,使得扩散板41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上时背光模组出光更加均匀。扩散板41远离直下式光源2一侧的磨砂面可以在扩散板41注塑成型时一体制作,磨砂面的外形图案可以通过注塑模具来实现。
参阅图1~9,本实施例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生产组装时,先分别生产背壳1、直下式光源2、反射膜3、散光组件4和前框5,再将直下式光源2和反射膜3依次安装在背壳1内,散光组件4支撑在背壳1内、直下式光源2的前方,最后通过前框5将散光组件4压固在背壳1上。散光组件4的扩散板41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注塑时通过模具将扩散板41的出光面制作成磨砂面;注塑完成后通过丝印网点或激光雕刻网点的方式在扩散板41的入光面上制作网点结构,网点411的大小在扩散板41上由中间向四周逐渐由小变大设置。
实施例二
参阅图1~9,本实施例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整体与实施例一相同,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散光组件4的结构,以进一步提高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出光的均匀性和亮度,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相同之处参阅实施例一,下面就改进的散光组件4进一步进行说明。
参阅图1,散光组件4还包括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所述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依次叠设在扩散板41上,由此通过扩散膜42进一步将直下式光源2发光扩散均匀,通过增光膜43将直下式光源2发光更多的射向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正前方,增加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亮度。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最好均设置多层,各所述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通过前框5压固在背壳1上,从而直下式背光模组发光的均匀性更好、亮度更高。本实施例中示出了设置三层扩散膜42和两层增光膜43的结构,实际中设置其他数量的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
参阅图1,所述前框5与最上层增光膜43之间粘贴有遮光胶51,从而避免散光组件4与前框5之间的缝隙漏光,进而保证直下式背光模组前侧出光面整体出光的均匀性。遮光胶51可以采用黑白单面胶,遮光胶51的外形可以设置为整体框状结构或四个独立的单条结构。
参阅图1~9,本实施例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生产组装时,先分别生产背壳1、直下式光源2、反射膜3、散光组件4和前框5,再将直下式光源2和反射膜3依次安装在背壳1内,散光组件4包括扩散板41、三层扩散膜42和两层增光膜43,扩散板41支撑在背壳1内、直下式光源2的前方,三层扩散膜42和两层增光膜43依次叠设在扩散板41上,接着通过前框5将散光组件4固定在背壳1上;最后在前框5与最上层增光膜43之间粘贴遮光胶51。散光组件4的扩散板41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注塑时通过模具将扩散板41的出光面制作成磨砂面;注塑完成后通过丝印网点或激光雕刻网点的方式在扩散板41的入光面上制作网点结构,网点411的大小在扩散板41上由中间向四周逐渐由小变大设置。
实施例三
参阅图1~9,本实施例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整体与实施例二相同,并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进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安装结构,由此提高背光模组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阅图1~7,所述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外侧均设置有凸耳44,所述背壳1侧壁上设置有卡口11,所述凸耳44与卡口11相适配,即凸耳44的位置、大小和外形与卡口11的位置、大小和外形一致,从而凸耳44恰好可以卡入到卡口11内,将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稳定的安装在背壳1上。凸耳44和卡口11最好在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各个侧边均设置,由此使得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在背壳1上安装更加稳定。另外,扩散板41外侧最好设置凸块412,通过凸块412将扩散板41卡固在背壳1的卡口11上,使得扩散板41与背壳1稳定的安装在一起。
参阅图1和7,凸耳44最好进一步通过单面胶45粘接在背壳1侧壁上,从而可以进一步将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与背壳1粘连在一起,避免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从背壳1上掉落或移位。单面胶45可以只设置一层,粘贴在最上层的增光膜43上。另外,前框5内侧壁上最好设置避让槽53,来避让凸耳44,避免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膨胀时凸耳44触碰前框5,从而保证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外形的平整,进而保证直下式背光模组出光的均匀性。
参阅图1~8,为了进一步提升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在背壳1内安装的稳定性,还设置内支撑框6,所述内支撑框6设置在背壳1内紧靠背壳1侧壁的位置,所述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均支撑在内支撑框6上,从而可以通过支撑框6将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支撑在背壳1内,提升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在背壳1内安装的稳定性,保证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稳定性。所述扩散板41最好通过双面胶46粘接固定在支撑框6上,使得扩散板41与支撑框6连接在一起,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支撑框6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的塑胶结构,支撑框6外侧最好设置卡块61,卡块61与卡口11配合安装,从而通过卡块61将支撑框6固定在背壳1内。
参阅图1,所述直下式光源2通过导热双面胶21粘接固定在背壳1内侧底部,从而可以通过导热双面胶21将直下式光源2发出的热量传递至背壳1上,通过背壳1进一步散热,由此来提升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参阅图1、4和7,所述背壳1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扣12,所述前框5上设置有卡孔52,所述卡扣12与卡孔52相适配,即卡扣12的位置、大小、外形和数量与卡孔52的位置、大小、外形和数量一致,从而卡扣12恰好可以卡接在卡孔52内,将背壳1与前框5固定在一起,方便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组装生产。
参阅图4,所述背壳1采用冲压的方式成型,背壳1相邻侧壁间设置豁口结构13分离,由此避免背壳1受热膨胀时相邻侧壁间相互挤压导致背壳1变形,进而提升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参阅图1~9,本实施例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生产组装前,先分别生产背壳1、直下式光源2、反射膜3、散光组件4、前框5和支撑框6。背壳1通过冲压成型,成型时相邻侧壁间设置豁口结构13分离,并且在背壳1外侧壁上制作卡扣12,在侧壁上制作卡口11。直下式光源2采用PCB板上焊接LED光源的结构。散光组件4采用一张扩散板41、三层扩散膜42和两层增光膜43的结构,并且在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上制作凸耳44。前框5采用注塑的胶框结构,注塑时同步制作避让槽53和卡孔52。支撑框6采用注塑成型的塑胶框,并且设置卡块61。直下式背光模组生产组装时,将直下式光源2通过导热双面胶21粘接固定在背壳1内侧底部,将反射膜3安装在直下式光源2上,将支撑框6安装在背壳1内紧挨侧壁的位置;再将扩散板41、三层扩散膜42和两层增光膜43依次叠设在支撑框6上,扩散板41通过双面胶46粘接固定在支撑框6上,最上层增光膜43的凸耳44最好进一步通过单面胶45粘接在背壳1侧壁上;最后将前框5固定在背壳1上,在前框5与最上层增光膜43之间粘贴遮光胶51即可。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壳(1)、直下式光源(2)、反射膜(3)、散光组件(4)和前框(5),所述直下式光源(2)和反射膜(3)依次安装在背壳(1)内侧底部,所述散光组件(4)设置在背壳(1)内、直下式光源(2)的前方,所述前框(5)将散光组件(4)固定在背壳(1)上;所述散光组件(4)包括扩散板(41),所述扩散板(41)靠近直下式光源(2)一侧的入光面设置有网点(411),所述网点(411)设置在直下式光源(2)上点光源前方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411)的大小在扩散板(41)上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411)为丝印网点或激光雕刻网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41)远离直下式光源(2)一侧的出光面为磨砂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组件(4)还包括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所述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依次叠设在扩散板(4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均设置多层,各所述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通过前框(5)压固在背壳(1)上;所述前框(5)与最上层增光膜(43)之间粘贴有遮光胶(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外侧均设置有凸耳(44),所述背壳(1)侧壁上设置有卡口(11),所述凸耳(44)与卡口(11)相适配,所述凸耳(44)卡固在卡口(11)内,并且所述凸耳(44)通过单面胶(45)粘接在背壳(1)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支撑框(6),所述内支撑框(6)设置在背壳(1)内紧靠背壳(1)侧壁的位置,所述扩散板(41)、扩散膜(42)和增光膜(43)均支撑在内支撑框(6)上,并且所述扩散板(41)通过双面胶(46)粘接固定在支撑框(6)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光源(2)通过导热双面胶(21)粘接固定在背壳(1)内侧底部;所述背壳(1)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扣(12),所述前框(5)上设置有卡孔(52),所述卡扣(12)与卡孔(52)相适配,所述卡扣(12)卡接在卡孔(5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相邻侧壁间设置豁口结构(13)分离。
CN202221426391.XU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Active CN217561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6391.XU CN217561886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6391.XU CN217561886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1886U true CN217561886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1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26391.XU Active CN217561886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61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35515U (zh) 一种支撑结构、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10196514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210514884U (zh) 发光二极管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4335406U (zh) 显示装置
JP6589145B2 (ja) 表示装置
CN110426894B (zh) 一种异形结构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TWI698679B (zh) 彎曲型液晶顯示裝置
CN106842713B (zh) 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0864267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212846268U (zh) 一种超薄纯平式的复合式背光模组、显示器及电视
CN110568660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17561886U (zh) 一种出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10270448U (zh) 一种背光源高精度一体化的背光源结构
CN101430053B (zh) 一种背光模块及使用该背光模块的平面显示器
CN110543048A (zh) 一种包括穿孔层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13093198U (zh) 一种能够提高亮度的led发光器件
CN210958550U (zh) 一种全面屏电视机
CN210690996U (zh) 一种包括穿孔层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9928172U (zh) 液晶模组
CN217085469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10690995U (zh) 一种异形结构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12060823U (zh) 一种提高亮度的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11403026U (zh) 一种液晶屏的背光源结构
CN218099878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20020036U (zh) 一种全贴合式的全背板液晶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