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3841U - 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3841U
CN217553841U CN202221699949.1U CN202221699949U CN217553841U CN 217553841 U CN217553841 U CN 217553841U CN 202221699949 U CN202221699949 U CN 202221699949U CN 217553841 U CN217553841 U CN 217553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racket
junction box
bracket body
hybrid vehicle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99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宇
鲁文川
李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99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3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3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3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及车辆,包括安装支架本体、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安装支架本体为开口朝上的U形,其包括底面,以及下端分别与底面左右两边相连接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左侧面的上端设有左翻边,左翻边的前后两端部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分线盒的第一安装孔,右侧面的上端设有右翻边,右翻边上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ECU的第二安装孔,底面上开设第三安装孔;第一加强件的两侧边分别与安装支架本体的左侧面、右侧面一一对应焊接;第二加强件的两侧边分别与安装支架本体的左侧面、右侧面一一对应焊接。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实现ECU和分线盒安装结构的集成,同时能够最大化减小基础车的改动量。

Description

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升级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产生极大影响。因此,进一步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非化石能源比重,是汽车行业实现为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目前市场已接受新能源车理念,消费者购车需求增长迅猛,以后新能源车将逐步取代传统燃油车。传统燃油车企业利用现有成熟车型的优势,需求快速推出新能源改款车型,以此应对竞争日益严重的市场。
基于某一混合动力平台搭载在传统燃油车上进行小改开发的项目,机舱布置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有明显的不同,布置的元器件增多,空间更加的紧凑。传统燃油车ECU往往布置在蓄电池托盘上,混动车上无法按原有位置布置。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及车辆,能实现ECU和分线盒安装结构的集成,同时能最大化减小基础车的改动量。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支架本体、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
所述安装支架本体为开口朝上的U形,其包括底面,以及下端分别与底面左右两边相连接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左侧面的上端设有向左延伸的左翻边,所述左翻边的前后两端部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分线盒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右侧面的上端设有向右延伸的右翻边,所述右翻边上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ECU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底面上开设第三安装孔;
所述第一加强件的横截面为U形,第一加强件位于安装支架本体内,且第一加强件的两侧边分别与安装支架本体的左侧面、右侧面一一对应焊接;
所述第二加强件的横截面为U形,第二加强件位于安装支架本体内,且第二加强件的两侧边分别与安装支架本体的左侧面、右侧面一一对应焊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中间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以提高第一加强件的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中间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以提高第二加强件的强度。
可选地,所述左翻边的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台阶,能够有效地提升安装点区域的刚度;同时支架只需控制第一台阶的精度即可,最大化地减小精度控制区域,降低了零件制造难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台阶的高度大于等于3mm,能够有效地提升安装点区域的刚度。
可选地,所述右翻边的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台阶,能够有效地提升安装点区域的刚度;同时支架只需控制第一台阶的精度即可,最大化地减小精度控制区域,降低了零件制造难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台阶的高度大于等于3mm,能够有效地提升安装点区域的刚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件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加强件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孔;两个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二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不相等,能够有效防止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错放。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本体的底面与左侧面之间的夹角α为92°~98°的任意值;所述安装支架本体的底面与右侧面之间的夹角β为92°~98°的任意值;能够提升零件的强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辆,采用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安装支架本体采用新的
Figure BDA0003724356490000021
型截面结构,相较于传统的
Figure BDA0003724356490000022
型截面结构,能够很好地压缩安装匹配面,减小空间占用。
(2)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均采用传统的n形截面结构,对安装支架本体起加强作用,以此满足性能目标。
(3)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ECU和分线盒安装结构的集成,同时最大化减小基础车的改动量,在基础车的基础上仅需新增安装点即可。
(4)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支架本体的第三安装孔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机舱纵梁上,避免了焊接支架的焊接边占用工厂焊接夹具空间,很好地解决了工厂焊接工艺需求新、老型车需求共线生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截面图;
图4为图2中沿B-B线的截面图;
图5为图2中沿C-C线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沿D-D线的截面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11、安装支架本体,11a、底面,11b、左翻边,11c、第一台阶,11d、第一安装孔,11e、左侧面,11f、第三安装孔,11g、右侧面,11h、第二安装孔,11i、第二台阶,11j、右翻边,12、第一加强件,12a、第一定位孔,12b、第一加强筋,13、第二加强件,13a、第二定位孔,13b、第二加强筋,2、ECU,3、分线盒,22-第一加强件、33-第二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支架本体11、第一加强件12和第二加强件13,安装支架本体11、第一加强件12和第二加强件13通过点焊焊接成一个整体。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1为开口朝上的U形,其包括底面11a,以及下端分别与底面11a左右两边相连接的左侧面11e和右侧面11g;所述左侧面11e的上端设有向左延伸的左翻边11b,所述左翻边11b的前后两端部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分线盒3的第一安装孔11d,所述右侧面11g的上端设有向右延伸的右翻边11j,所述右翻边11j上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ECU2的第二安装孔11h,所述底面11a上开设第三安装孔11f。即安装支架本体11采用
Figure BDA0003724356490000031
型截面结构设计。
传统的
Figure BDA0003724356490000032
截面结构,两侧的焊接边势必占用较大的空间,无法满足新、老车型共线生产。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本体11采用新的
Figure BDA0003724356490000033
型截面结构进行设计,能够很好地压缩安装匹配面,减小空间占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本体11的底面11a的宽度W1不小于安装标件最小空间要求。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1的底面11a与左侧面11e之间的夹角α为92°~98°的任意值;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1的底面11a与右侧面11g之间的夹角β为92°~98°的任意值。在满足冲压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角度α、β应尽量小,可以提升零件的强度,某一实例中,α=β=95°。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左翻边11b的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台阶11c。如图4所示,所述右翻边11j的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台阶11i;通过在翻边上设置台阶能够有效防止零件回弹。且第二台阶11i的宽度W2、第一台阶11c的宽度W3需要满足装配工具的空间要求;同时第一台阶11c的高度(L1)和第二台阶11i的高度(L2、L3)的值均要求大于等于3mm,能够有效地提升安装点区域的刚度,同时安装支架本体11只需控制第一台阶11c和第二台阶11i的精度即可,最大化地减小精度控制区域,降低了零件制造难度。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根据ECU2和分线盒3的安装位置确定左翻边11b与底面11a之间的距离H1和右翻边11j与底面11a之间的距离H2的值,一般H1和H2的值越小,越有利于安装点性能目标地达成。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件12的横截面为U形,第一加强件12位于安装支架本体11内,且第一加强件12的两侧边分别与安装支架本体11的左侧面11e、右侧面11g一一对应焊接。所述第一加强件12的中间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12b。第一加强件12采用传统的U形截面结构,中间设计有第一加强筋12b(高度L4×宽度W4),有效提升了第一加强件12的自身强度。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件13的横截面为U形,第二加强件13位于安装支架本体11内,且第二加强件13的两侧边分别与安装支架本体11的左侧面11e、右侧面11g一一对应焊接。所述第二加强件13的中间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13b。第二加强件13采用传统的U形截面结构,中间设计有第二加强筋13b(高度L4×宽度W4),有效提升了第二加强件13的自身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件1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孔12a;所述第二加强件13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孔13a;两个第一定位孔12a之间的距离L5与两个第二定位孔13a之间的距离L6不相等,可有效防止第一加强件12、第二加强件13错放。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车辆,采用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动车ECU2和分线盒3的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通过安装支架本体11的第三安装孔11f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机舱纵梁上,避免了焊接支架的焊接边占用工厂焊接夹具空间,很好地解决了工厂焊接工艺需求新、老型车需求共线生产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本体(11)、第一加强件(12)和第二加强件(13);
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1)为开口朝上的U形,其包括底面(11a),以及下端分别与底面(11a)左右两边相连接的左侧面(11e)和右侧面(11g);所述左侧面(11e)的上端设有向左延伸的左翻边(11b),所述左翻边(11b)的前后两端部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分线盒(3)的第一安装孔(11d),所述右侧面(11g)的上端设有向右延伸的右翻边(11j),所述右翻边(11j)上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ECU(2)的第二安装孔(11h),所述底面(11a)上开设第三安装孔(11f);
所述第一加强件(12)的横截面为U形,第一加强件(12)位于安装支架本体(11)内,且第一加强件(12)的两侧边分别与安装支架本体(11)的左侧面(11e)、右侧面(11g)一一对应焊接;
所述第二加强件(13)的横截面为U形,第二加强件(13)位于安装支架本体(11)内,且第二加强件(13)的两侧边分别与安装支架本体(11)的左侧面(11e)、右侧面(11g)一一对应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12)的中间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12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件(13)的中间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13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翻边(11b)的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台阶(11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11c)的高度大于等于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翻边(11j)的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台阶(11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11i)的高度大于等于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7所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1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孔(12a);所述第二加强件(13)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孔(13a);两个第一定位孔(12a)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二定位孔(13a)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1)的底面(11a)与左侧面(11e)之间的夹角α为92°~98°的任意值;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1)的底面(11a)与右侧面(11g)之间的夹角β为92°~98°的任意值。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
CN202221699949.1U 2022-06-30 2022-06-30 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Active CN217553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9949.1U CN217553841U (zh) 2022-06-30 2022-06-30 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9949.1U CN217553841U (zh) 2022-06-30 2022-06-30 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3841U true CN217553841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3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9949.1U Active CN217553841U (zh) 2022-06-30 2022-06-30 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3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74736B1 (ko) 연료전지 차량의 샤시 프레임
KR20090023760A (ko) 연료전지 차량의 샤시 프레임
CN217553841U (zh) 混动车ecu和分线盒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09241171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214383344U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总成
CN213007578U (zh) 一种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
CN212889832U (zh) 集成有蓄电池托盘的左悬置系统及车辆
CN205768465U (zh) 一种汽车后扭转梁支架
CN215321960U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悬置支架
CN113071568B (zh) 一种汽车前罩锁支撑结构
CN213892253U (zh) 一种座椅横梁安装结构
CN211223328U (zh) 汽车低压蓄电池的托盘安装结构及包含其的车辆
CN101648510B (zh) 一种发动机左安装支架
CN209037665U (zh) 全框式副车架和车辆
CN217533018U (zh) 一种新型中通道加强板总成
CN219856794U (zh) 用于车辆的安装架组件以及车辆
CN219728333U (zh) 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6994534U (zh) 车身组件和车辆
CN211468155U (zh) 水泵连接装置及车辆
CN219651274U (zh) 车辆的后纵梁、底盘以及车辆
CN219431949U (zh) 空气滤清器安装支架及混合动力车辆
CN212473058U (zh) 汽车全景天窗加强环及车辆
CN218640644U (zh) 一种多功能支架结构
CN220220917U (zh) 车身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823344U (zh) 一种轿厢前壁、轿厢侧围和轿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