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2569U - 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2569U
CN217532569U CN202221051686.3U CN202221051686U CN217532569U CN 217532569 U CN217532569 U CN 217532569U CN 202221051686 U CN202221051686 U CN 202221051686U CN 217532569 U CN217532569 U CN 217532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coupled
attachment feature
vehicle
unitary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16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辛哈
M·A·埃尔马达里
C·M·布罗斯
P·T·博杜安
M·J·德拉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to CN2022210516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2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2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2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包括一体式主体。所述一体式主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顶部饰面部分,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所述顶部饰面部分限定换挡器接纳孔和杯架开口中的至少一者。横向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且在所述一体式主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延伸。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更具体地,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所述控制台总成包括一体式主体和联接到一体式主体的横向支架。
背景技术
车辆中央控制台和用于车辆的其他控制台箱通常包括底座结构,所述底座结构联接到车辆的地板并且被配置为加强多个装饰件,所述多个装饰件联接到底座并且彼此联接以形成控制台的主体。可能需要一种控制台总成,所述控制台总成利用一体形成的主体和被配置为向一体式主体提供结构完整性的横向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包括一体式主体。所述一体式主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中间结构,所述中间结构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所述中间结构包括:主储存器部分,所述主储存器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限定主存储腔;介质储存器部分,所述介质储存器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限定介质存储腔;以及顶部饰面部分,所述顶部饰面部分位于所述主储存器部分与所述介质储存器部分之间。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并限定换挡器接纳孔和杯架开口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控制台总成还包括门,所述门联接到所述一体式主体。在关闭位置中,所述门覆盖通向所述主存储腔的开口。在打开位置中,经由所述开口提供通向所述主存储腔的通路。所述控制台总成还包括:第一侧面板,所述第一侧面板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面板,所述第二侧面板联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组合:
-所述横向支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面板之间;
-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中间结构延伸到将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分开的第一侧壁边缘,并且所述横向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横向支架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边缘的一部分上方延伸;
-所述横向支架包括:第一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第二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与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包括突片,所述突片从所述支撑构件向外延伸以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限定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被配置为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侧壁边缘设置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所述间隙内,并且所述突片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所述突片限定接纳孔,所述接纳孔被配置为接纳由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限定的突起;
-所述第一侧面板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使得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的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部分被所述第一侧面板隐藏;以及
-所述横向支架悬挂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包括一体式主体。所述一体式主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顶部饰面部分,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并限定换挡器接纳孔和杯架开口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控制台总成还包括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组合:
-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延伸到将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分开的第一侧壁边缘,并且所述横向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横向支架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边缘的一部分上方延伸;
-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延伸到将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分开的第一侧壁边缘;
-所述横向支架包括:第一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第二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与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包括突片,所述突片从所述支撑构件向外延伸以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限定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被配置为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侧壁边缘设置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所述间隙内,并且所述突片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所述突片限定接纳孔,所述接纳孔被配置为接纳由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限定的突起;以及
-所述横向支架悬挂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包括一体式主体。所述一体式主体包括:顶部饰面部分;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延伸到将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分开的第一侧壁边缘;以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延伸到将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分开的第二侧壁边缘。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内表面面向彼此,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外表面彼此背向。所述控制台总成还包括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所述横向支架在所述第一侧壁边缘的一部分上方延伸。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组合:
-所述横向支架包括:第一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第二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与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并且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联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使得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接触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包括突片,所述突片从所述支撑构件向外延伸以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限定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被配置为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侧壁边缘设置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所述间隙内,并且所述突片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所述突片限定接纳孔,所述接纳孔被配置为接纳由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限定的突起;
-所述支撑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内表面之间;以及
-所述横向支架悬挂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后将理解并了解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目标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辆内部的透视图,其示出了靠近车辆的仪表板定位的控制台总成;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台总成的上部透视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台总成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台总成的一体式主体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台总成的一体式主体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台总成的一体式主体的仰视图;
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台总成的一体式主体的侧面正视图;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4中所示的一体式主体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其示出了联接到控制台总成的一体式主体的侧壁的外表面的突起;
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台总成的横向支架的上部透视图;
图10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横向支架的后部正视图;
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横向支架的平面图;
图1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一体式主体和在一体式主体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横向支架的透视图;
图1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12中所示的横向支架和一体式主体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其示出了联接到控制台总成的一体式主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横向支架;
图1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一体式主体和横向支架的侧面正视图,其示出了联接到一体式主体的第一侧壁的外表面的横向支架的附接特征件;以及
图1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沿图14的线XV-XV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其示出了一体式主体和在一体式主体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横向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阐述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述描述将明白、或者通过实践如以下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和附图中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将认识到这些特征和优点。
如本文使用,术语“和/或”当用于两个或更多个项目的列表中时是指可单独地采用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一者,或者可采用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两者或更多者的任何组合。例如,如果组合物被描述为含有组分A、B和/或C,那么组合物可以含有: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或A、B和C的组合。
在本文档中,诸如第一和第二、顶部和底部等的关系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动作与另一个实体或动作区分开,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此类实体或动作之间的任何实际的所述关系或顺序。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联接”(以其所有形式:联接、联接的、被联接的等)一般表示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彼此直接地或间接地接合。这种接合在本质上可以是静止的或者可移动的。可使用所述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和/或任何额外的中间构件来实现这种接合。这种接合可包括构件彼此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整体(即,一体地联接),或者可指两个部件的接合。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种接合本质上可以是永久性的,或者本质上可以是可移除的或可释放的。
除非明确地指示为相反,否则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所述”、“一个”或“一种”意指“至少一个”并且不应限于“仅一个”。因此,例如,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示,否则对“部件”的引用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此类部件的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15,车辆10包括控制台总成12。控制台总成12包括一体式主体14。一体式主体14可以包括第一侧壁16、第二侧壁18和中间结构20,所述中间结构在第一侧壁16与第二侧壁18之间延伸。中间结构20可以包括:主储存器部分22,所述主储存器部分在第一侧壁16与第二侧壁18之间限定主存储腔24;介质储存器部分26,所述介质储存器部分在第一侧壁16与第二侧壁18限定介质存储腔28;以及顶部饰面部分30,所述顶部饰面部分位于主储存器部分22与介质储存器部分26之间。顶部饰面部分30可以在第一侧壁16与第二侧壁18之间延伸并且可以限定换挡器接纳孔32和杯架开口34中的至少一者。门36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并且可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关闭位置中,门36覆盖通向主存储腔24的开口,在所述打开位置中,经由开口提供通向主存储腔24的通路。控制台总成12还可以包括:第一侧面板38,所述第一侧面板联接到第一侧壁16;第二侧面板40,所述第二侧面板联接到第二侧壁18;以及横向支架42,所述横向支架联接到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并且在第一侧壁16与第二侧壁18之间延伸。
现在参考图1,车辆10包括具有地板48的车辆内部44。仪表板46可以从地板48沿车辆向上定位和/或可以在车辆内部44的车辆前向端处从地板48向上延伸。仪表板46可以靠近车辆10的挡风玻璃。如图1所示,方向盘50可以位于仪表板46上,并且仪表板46可以包括具有人机界面(例如,触摸屏、媒体播放器、控制按钮等)的仪表盘52。控制台总成12可以位于车辆内部44内。控制台总成12可以位于车辆内部44的车辆前向端处和/或可以联接到车辆10的仪表板46,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台总成12可以是车辆10的中央控制台。在各种实施例中,控制台总成12可以联接到车辆10的地板48,如图1所示。
现在参考图1至图7,控制台总成12可以包括主体14。在各种实施例中并且如图1至图7所示,主体14可以是一体式主体14。换句话说,主体14可以是一体形成的单个一体式结构(即,一件式部件)。在各种实施例中,一体式主体14包括第一侧壁16、第二侧壁18和中间结构20。如图5和图6所示,中间结构20在第一侧壁16与第二侧壁18之间延伸。在各种实施例中,中间结构20包括前向端54和与前向端54相对的后向端56。前向端54可以靠近车辆内部44的车辆前向端定位并且可以面向车辆前方。例如,如图1所示,前向端54背离观察者面向车辆前方并且联接到车辆10的仪表板46。中间结构20的后向端56位于中间结构20的前向端54的远侧,并且可以大致面向车辆后方。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结构20的后向端56可以是一体式主体14的车辆最后方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结构20的后向端56可以被配置为接纳和/或联接到控制台总成12的其他部件,诸如端盖82和/或门36,如本文进一步描述的。
仍然参考图1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体式主体14的中间结构20可以包括主储存器部分22。主储存器部分22可以在一体式主体14的第一侧壁16与第二侧壁18之间限定主存储腔24。主存储腔24可以由中间结构20的主储存器部分22以及第一侧壁16和/或第二侧壁18一起限定。例如,如本文进一步讨论的,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可以包括内表面70、76,并且内表面70、76可以与一体式主体14的中间结构20的主储存器部分22一起限定主存储腔24。如图1至图3所示,中间结构20的主储存器部分22可以靠近中间结构20的后向端56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储存器部分22可以比一体式主体14的中间结构20的任何其他部分沿车辆向上延伸得更远。
进一步参考图1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体式主体14的中间结构20可以包括介质储存器部分26。介质储存器部分26可以在一体式主体14的第一侧壁16与第二侧壁18之间限定介质存储腔28。如图1至图3所示,介质储存器部分26可以靠近中间结构20的前向端54定位。介质储存器部分26可以与中间结构20的主储存器部分22成间隔开关系。在各种实施方式中,介质储存器部分26可以沿车辆前向方向与中间结构20的主储存器部分22间隔开。介质存储腔28可以是顶部开口储存器,其比由中间结构20的主储存器部分22限定的主存储腔24更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体式主体14的中间结构20的介质储存器部分26可以被配置为接纳被配置用于对电子装置充电的硬件和/或与其联接。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被配置为对紧邻感应充电器放置的移动电话进行无线充电的感应充电器可以联接到中间结构20的介质储存器部分26的下侧。
在各种实施例中,中间结构20包括顶部饰面部分30,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在一体式主体14的第一侧壁16与第二侧壁18之间延伸。顶部饰面部分30可以被定位成比中间结构20的主储存器部分22更靠近中间结构20的前向端54,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部饰面部分30可以比介质储存器部分26更靠近中间结构20的后向端56。如图4所示,顶部饰面部分30位于中间结构20的介质储存器部分26与主储存器部分22之间。顶部饰面部分30在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之间延伸并且一体地联接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部饰面部分30可以限定换挡器接纳孔32。换挡器接纳孔32可以被配置为接纳穿过其中的车辆10的换挡器58。如图1和图3所示,换挡器罩板60被配置为被接纳在换挡器接纳孔32内,并且换挡器罩板60限定用于接纳换挡器58的开口。因而,在图1至图3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换挡器接纳孔32通过换挡器罩板60中的开口接纳换挡器58,如图1所示。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换挡器接纳孔32接纳的换挡器58是手动操纵杆式换挡器。可以设想各种其他类型的换挡器58。例如,换挡器58可以是包括旋钮的电动换挡器,所述旋钮被配置为旋转来以电子形式提示换挡。在此类实施例中,换挡器58可以经由从旋钮延伸穿过换挡器接纳孔32的硬件延伸穿过换挡器接纳孔3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体式主体14的中间结构20的顶部饰面部分30可以限定杯架开口34。在一些实施例中,杯架开口34可以是杯架的开口,所述开口与一体式主体14一体地形成并且限定用于在其中接纳饮料容器的杯架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杯架开口34可以是延伸穿过顶部部分30的一个或多个孔,并且杯架插入件62可以被配置为联接到顶部部分30以保持接纳在一个或多个孔内的饮料容器。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顶部饰面部分30限定延伸穿过顶部饰面部分30的杯架开口34,并且位于杯架开口34下方的杯架插入件62被配置为保持接纳在杯架开口34内的饮料容器。如图4至图6所示,中间结构20的顶部饰面部分30包括杯架开口34和换挡器接纳孔32两者。在所示实施例中,杯架开口34与换挡器接纳孔32通过顶部饰面部分30的一部分分开。
进一步参考图1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体式主体14的中间结构20可以包括辅助储存器部分64。辅助储存器部分64可以位于中间结构20的顶部饰面部分30与主储存器部分22之间。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辅助储存器部分64是限定辅助腔66的顶部开口储存器。可以设想,在各种实施例中,一体式主体14的中间结构20可以包括附加部分和/或可以省略中间结构20的上述部分中的一者或多者。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体式主体14可以包括主储存器部分22、辅助储存器部分64和顶部饰面部分30,并省略介质储存器部分26。此外,在一些示例中,一体式主体14的中间部分20可以包括主储存器部分22、介质储存器部分26和顶部饰面部分30,并省略辅助储存器部分64。
如图1至图7和图15所示,控制台总成12的一体式主体14包括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如图5、图6和图15所示,中间结构20在第一侧壁16与第二侧壁18之间延伸。如图7所示,第一侧壁16从中间结构20延伸到第一侧壁边缘68。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6从中间结构20沿车辆向下延伸到第一侧壁边缘6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6可以从中间结构20的主储存器部分22、辅助储存器部分64、顶部饰面部分30和/或介质储存器部分26延伸到第一侧壁边缘68。第一侧壁边缘68可以将第一侧壁16的内表面70与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分开,如图15所示。第一侧壁16的内表面70可以被定位成与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相对。
如图4所示,第二侧壁18可以从中间结构20延伸到第二侧壁边缘74。第二侧壁18可以从中间结构20沿车辆向下延伸到第二侧壁边缘7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8可以从中间结构20的主储存器部分22、辅助储存器部分64、顶部饰面部分30和/或介质储存器部分26延伸到第二侧壁边缘74。第二侧壁边缘74可以将第二侧壁18的内表面76与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8分开。第二侧壁18的内表面76可以被定位成与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8相对,如图15所示。
如图15所示,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的内表面70、76可以面向彼此。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2、78可以彼此背向。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2、78的各部分可以形成控制台总成12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所述部分被配置为对于车辆10的乘员是可见的,如图1所示。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的内表面70、76可以隐藏在车辆10内的乘员的视线之外,并且可以在控制台总成12下方与中间结构20的下侧一起形成中空部80,所述中空部在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的内表面70、76之间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可以邻近和/或联接到车辆10的地板48。例如,第一侧壁边缘68和第二侧壁边缘74的各部分可以邻近和/或联接到地板48。
现在参考图1至图3,在各种实施例中,在控制台总成12的组装状况下,各种控制台总成12的部件可以联接到控制台总成12的一体式主体14。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杯架插入件62和/或换挡器罩板60可以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的中间结构20的顶部饰面部分30。如图1至图3所示,端盖82可以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在图1至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端盖82被配置为联接到中间结构20的后向端56,使得端盖82与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的与端盖82相邻的部分的外表面72、78大致齐平。此外,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杯架特征件联接到端盖82。
进一步参考图1至图3,门36可以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并且可以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关闭位置中,门36覆盖通向主存储腔24的开口,在所述打开位置中,经由开口提供通向主存储腔24的通路。在一些实施例中,门36可以可枢转地联接到主体14,使得门36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如图3所示,门36被配置为可枢转地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的中间结构20的后向端56的安装部分84,所述安装部分远离中间结构20的主储存器部分22向外突出。可以设想各种类型的门36,其被配置为覆盖主存储腔24的开口以及提供通向主存储腔的开口的通路。
如图1至图3中进一步所示,控制台总成12可以包括第一侧面板38和第二侧面板40。第一侧面板38可以联接到第一侧壁16。第二侧面板40可以联接到第二侧壁18。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板38可以被配置为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的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同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面板40可以被配置为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的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8。第一侧面板38和/或第二侧面板40可以被配置为分别与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2、78的部分86重叠。第一侧壁16和/或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2、78的重叠部分86可以相对于第一侧壁16和/或第二侧壁18的与重叠部分86相邻的非重叠部分凹陷。凹陷的重叠部分86可以允许第一侧面板38和/或第二侧面板40在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时嵌套,使得第一侧面板38和/或第二侧面板40的外侧可以与第一侧壁16和/或第二侧壁18的与第一侧面板38和/或第二侧面板40相邻的非重叠部分大致齐平。
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板38和第二侧面板40包括夹具88,所述夹具从第一侧面板38和第二侧面板40的内侧90向外突出。夹具88被配置为配合地接合分别由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的重叠部分86限定的接纳狭槽92,以分别将第一侧面板38和第二侧面板40联接到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如图2所示。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板38和第二侧面板40可以靠近一体式主体14的前向端54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并且可以向车辆前方延伸超过一体式主体14的中间结构20的前向端54。可以设想各种类型的侧面板38、40。此外,可以设想,第一侧面板38和第二侧面板40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台总成12可以完全省略第一侧面板38和第二侧面板40。
现在参考图3和图9至图15,控制台总成12包括横向支架42。横向支架42被配置为联接到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并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支架42可以悬挂在第一侧壁16与第二侧壁18之间。换句话说,横向支架42可以由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支撑,横向支架42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如图12、图13和图15所示,而不是由车辆10的地板48和/或地板48与横向支架42之间的另一个部件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支架42可以联接到第一侧壁16和/或可以联接到第二侧壁18,使得横向支架42的一部分在第一侧壁边缘68的一部分上方延伸,和/或横向支架42的一部分在第二侧壁边缘74上方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支架4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侧壁16与第一侧面板38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支架4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二侧壁18与第二侧面板40之间。在各种实施例中,横向支架42可以被配置为更广泛地为一体式主体14和控制台总成12提供结构完整性。
仍然参考图3和图9至图15,在各种实施例中,横向支架42可以包括第一附接特征件94、第二附接特征件96以及在第一附接特征件94与第二附接特征件96之间延伸的支撑构件98。第一附接特征件94可以被配置为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的第一侧壁16。第二附接特征件96可以被配置为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的第二侧壁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接特征件94可以被配置为联接到第一侧壁16,使得第一附接特征件94的一部分接触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同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附接特征件96可以被配置为联接到第二侧壁18,使得第二附接特征件96的一部分接触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接特征件94接触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的重叠部分86,第一侧面板38被配置为在联接到第一侧壁16时与所述重叠部分重叠。同样,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支架42的第二附接特征件96可以被配置为接触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8的重叠部分86,第二侧面板40被配置为在联接到第二侧壁18时与所述重叠部分重叠。在各种实施例中,横向支架42可以联接到第一侧壁16和/或第二侧壁18,使得横向支架42的第一附接特征件94在第一侧壁边缘68上方延伸,和/或第二附接特征件96在第二侧壁边缘74上方延伸。
在图9至图15中所示的横向支架42的实施例中,第一附接特征件94和第二附接特征件96包括突片100。突片100从支撑构件98向外延伸,以在突片100与支撑构件98之间限定间隙102,如图11所示。如图11所示,突片100可以为大致L形,具有第一部分104和第二部分106。突片100的第一部分104从支撑构件98向外延伸到第二部分106,并且第二部分106沿大致垂直于第一部分104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从第一部分104向外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突片100可以限定接纳孔108。如图9所示,接纳孔108可以由突片100的第二部分106限定。
现在参考图12至图15,在各种实施例中,当横向支架42联接到一体式主体14时,第一附接特征件94的突片100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侧壁边缘68上方延伸和/或第二附接特征件96的突片100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侧壁边缘74上方延伸。例如,如图13所示,突片100的第一部分104与第一侧壁边缘68对接和/或接触,并且突片100的第二部分106接触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第一附接特征件94的突片100限定的接纳孔108可以由从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向外延伸的突起110配合地接合。例如,在图1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突起110从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的重叠部分86向外延伸并且包括成角度部分112和止动部分114。突起110的成角度部分112从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远离第一侧壁边缘68延伸到突起110的拐角116,所述拐角与邻近突起110的外表面72间隔开。因而,当成角度部分112远离第一侧壁边缘68朝向拐角116延伸时,成角度部分112从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向外倾斜。突起110的止动部分114沿大致垂直于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的方向从拐角116延伸到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8可以包括突起110,如上文参考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所述。例如,如图8所示,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8的重叠部分86包括突起110,所述突起具有远离第二侧壁边缘74延伸到拐角116的成角度部分112和从拐角116向后延伸到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8的止动部分114。
在图12和图13中所示的横向支架42和一体式主体14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将横向支架42附接到一体式主体14期间,第一附接特征件94的突片100经历弹性变形以允许突起110进入由突片100限定的接纳孔108。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横向支架42最初被定位成使得第一侧壁边缘68位于突片100与支撑构件98之间的间隙102内。接下来,相对于一体式主体14移动横向支架42,使得突片100的第一部分104朝向第一侧壁边缘68行进。当横向支架42发生这种移动时,突片100的第二部分106与突起110的成角度部分112汇合。当横向支架42继续相对于一体式主体14移动时,成角度部分112的斜坡使突片100的第二部分106远离横向支架42的支撑构件98弹性变形。最后,横向支架42的移动使由突片100限定的接纳孔108与从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延伸出来的突起110对准。所述对准允许突片100朝向静止位置弹性回弹,这使突片100的限定接纳孔108的部分钩在突起110的止动部分114上。通过这种方式,横向支架42固定到一体式主体14的第一侧壁16。尽管未在图12和图13中示出,但是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附接特征件96可以通过与上文参考第一附接特征件94相同的方式附接到从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8向外延伸的突起110。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附接特征件94和/或第二附接特征件96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联接到第一侧壁16和/或第二侧壁18。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板38联接到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使得第一附接特征件94的接触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的部分被第一侧面板38隐藏。例如,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附接特征件94的突片100联接到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的凹陷重叠部分86,第一侧面板38被配置为在控制台总成12的组装状况下在所述凹陷重叠部分上方延伸并联接到凹陷重叠部分。因而,第一侧面板38隐藏了突片100的接触第一侧壁16的外表面72的部分,如图2所示。通过这种方式,横向支架42的一部分(即,突片100的第二部分106)可以位于一体式主体14的第一侧面板38与第一侧壁16之间。类似地,横向支架42的部分(即,第二附接特征件96的突片100的第二部分106)可以位于一体式主体14的第二侧面板40与第二侧壁18之间。
本公开可提供多种优势。首先,主体14是一体式主体14可以减少构造控制台总成12所需的零件数量以及制造控制台总成12所涉及的费用。具体地,值得注意的是,一体式主体14包括主储存器部分22和顶部饰面部分30两者,因为控制台总成的常规制造方法需要用于控制台总成12的主储存器和顶部饰板的单独部件。其次,横向支架42为一体式主体14提供结构完整性,这允许控制台总成12省略传统的地板安装式底座。第三,第一侧面板38和第二侧面板40与横向支架42所联接的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8的外表面72、78的部分重叠将横向支架42隐藏在车辆10内的乘员的视线之外。
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概念的情况下,可对前述结构作出变化和修改,并且将进一步理解,此类概念意图被所附权利要求涵盖,除非这些权利要求的语言明确地另外规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其具有:一体式主体,所述一体式主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中间结构,所述中间结构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所述中间结构包括:主储存器部分,所述主储存器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限定主存储腔;介质储存器部分,所述介质储存器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限定介质存储腔;以及顶部饰面部分,所述顶部饰面部分位于所述主储存器部分与所述介质储存器部分之间,其中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并限定换挡器接纳孔和杯架开口中的至少一者;门,所述门联接到所述一体式主体并且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门覆盖通向所述主存储腔的开口,在所述打开位置中,经由所述开口提供通向所述主存储腔的通路;第一侧面板,所述第一侧面板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面板,所述第二侧面板联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横向支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面板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中间结构延伸到将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分开的第一侧壁边缘,并且所述横向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横向支架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边缘的一部分上方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横向支架包括:第一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第二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与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包括:突片,所述突片从所述支撑构件向外延伸以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限定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被配置为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侧壁边缘设置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所述间隙内,并且所述突片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突片限定接纳孔,所述接纳孔被配置为接纳由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限定的突起。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面板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使得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的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部分被所述第一侧面板隐藏。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横向支架悬挂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其具有:一体式主体,所述一体式主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顶部饰面部分,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并限定换挡器接纳孔和杯架开口中的至少一者;以及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延伸到将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分开的第一侧壁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横向支架包括:第一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第二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与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包括:突片,所述突片从所述支撑构件向外延伸以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限定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被配置为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侧壁边缘设置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所述间隙内,并且所述突片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突片限定接纳孔,所述接纳孔被配置为接纳由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限定的突起。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横向支架悬挂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所述控制台总成具有:一体式主体,所述一体式主体包括:顶部饰面部分;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延伸到将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分开的第一侧壁边缘;以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延伸到将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分开的第二侧壁边缘,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内表面面向彼此,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外表面彼此背向;以及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其中所述横向支架在所述第一侧壁边缘的一部分上方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横向支架包括:第一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第二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与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并且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联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使得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接触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包括:突片,所述突片从所述支撑构件向外延伸以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限定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被配置为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侧壁边缘设置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所述间隙内,并且所述突片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突片限定接纳孔,所述接纳孔被配置为接纳由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限定的突起。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内表面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横向支架悬挂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Claims (8)

1.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体式主体,所述一体式主体包括:
第一侧壁;
第二侧壁;以及
中间结构,所述中间结构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所述中间结构包括:
主储存器部分,所述主储存器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限定主存储腔;
介质储存器部分,所述介质储存器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限定介质存储腔;
顶部饰面部分,所述顶部饰面部分位于所述主储存器部分与所述介质储存器部分之间,其中所述顶部饰面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并限定换挡器接纳孔和杯架开口中的至少一者;
门,所述门联接到所述一体式主体并且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门覆盖通向所述主存储腔的开口,在所述打开位置中,经由所述开口提供通向所述主存储腔的通路;
第一侧面板,所述第一侧面板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
第二侧面板,所述第二侧面板联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以及
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面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中间结构延伸到将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分开的第一侧壁边缘,并且所述横向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横向支架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侧壁边缘的一部分上方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包括:
第一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
第二附接特征件,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能够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以及
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与所述第二附接特征件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包括:
突片,所述突片从所述支撑构件向外延伸以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限定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被配置为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使得所述第一侧壁边缘设置在所述突片与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所述间隙内,并且所述突片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片限定接纳孔,所述接纳孔被配置为接纳由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限定的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板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使得所述第一附接特征件的接触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部分被所述第一侧面板隐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悬挂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CN202221051686.3U 2022-05-05 2022-05-05 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 Active CN217532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1686.3U CN217532569U (zh) 2022-05-05 2022-05-05 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1686.3U CN217532569U (zh) 2022-05-05 2022-05-05 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2569U true CN217532569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3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1686.3U Active CN217532569U (zh) 2022-05-05 2022-05-05 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2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22906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console
CN108146307B (zh) 具有杯架组件的扶手
US6135528A (en) Combined storage compartment and garage door opening transmitter storage and actuating compartment
US9845055B2 (en) Vehicle center console assembly
KR101703143B1 (ko) 소음 방지용 가이드유닛이 장착된 콘솔 암레스트 장치
US7954663B2 (en) Vehicle console
US8651546B2 (en) Vehicle center console trim assembly
US20130300144A1 (en) Vehicle console with storage compartment and concealed armrest hinge
US11420565B2 (en) Cargo divid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109552188B (zh) 车辆用内饰的收纳结构
US11654831B2 (en) Consol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217532569U (zh) 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
US7631920B2 (en) Sidewall storage assembly with sliding cover
CN217804941U (zh) 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总成
US20060214462A1 (en) Automotive interior trim
CN112537256A (zh) 车辆控制台总成
US20020135194A1 (en) Storage for vehicles
US10676034B2 (en) Storage compartments having sliding trays of console assemblies for vehicles
JP4203580B2 (ja) 車両の収納装置
GB2209656A (en) Ashtray for a motor vehicle
US11511653B2 (en) Palm rest assemblies, console assemblies,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4421414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における小物入れ取付構造
JPS5878838A (ja) 自動車用物入れ構造
US20210070229A1 (en) Support member for vehicle center console lid
JP3373120B2 (ja) グローブボック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