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1782U - 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1782U
CN217521782U CN202220191838.3U CN202220191838U CN217521782U CN 217521782 U CN217521782 U CN 217521782U CN 202220191838 U CN202220191838 U CN 202220191838U CN 217521782 U CN217521782 U CN 217521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a gel
gel layer
layer
insulating silica
high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18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耀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18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1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1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1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包括高压线束本体,所述高压线束本体中心设有缆芯,所述缆芯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硅胶层,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的外表面包覆有铜箔层,所述铜箔层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硅胶层,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内部环形等间距设有金属加强筋,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外表面包覆有防水阻燃层。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新能源车高压线束的抗拉性能,提高高压线束的韧性和强度,通过设置铜箔层可以防止高压线缆产生的电磁干扰到车内电子设备,另外所述线缆还具有防高温防火性能,解决了现有新能源车高压线缆容易电磁干扰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新能源车大力扶持,新能源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在几年的迅猛发展之下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
由于电动车使用的是高压大电流作为驱动力来源,所以如何保证电动车用电安全是每个厂家重点攻关的工作内容;其次电动车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为满足消费者对车辆智能化,更高安全舒适性的需求,其内部构造相比燃油车需要更加严谨的设计。电动车的高压线的设计水平也能体现一个新能源车厂家的技术水平,在应对日常使用和突发事故时,如何防止高压线发生漏电事故是困扰电动车厂家的一大难题;另外高压线传输高压电时会产生电磁干扰,对车内的精密芯片和电路造成干扰,进而影响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现今亟需一种可以屏蔽电磁干扰的新能源车绝缘高压线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包括高压线束本体,所述高压线束本体中心设有缆芯,所述缆芯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硅胶层,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的外表面包覆有铜箔层,所述铜箔层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硅胶层,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内部环形等间距设有金属加强筋,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外表面包覆有防水阻燃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加强筋数量至少一条,所述金属加强筋的横截面为弧形设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缆芯紧贴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内壁紧贴,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与所述铜箔层内壁紧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箔层与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内壁紧贴,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与所述防水阻燃层内壁紧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厚度比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厚度要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厚度与所述防水阻燃层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缆芯表面涂敷有绝缘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阻燃层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包括高压线束本体,所述高压线束本体中心设有缆芯,所述缆芯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硅胶层,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的外表面包覆有铜箔层,所述铜箔层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硅胶层,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内部环形等间距设有金属加强筋,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外表面包覆有防水阻燃层。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新能源车高压线束的抗拉性能,提高高压线束的韧性和强度,通过设置铜箔层可以防止高压线缆产生的电磁干扰到车内电子设备,另外所述线缆还具有防高温防火性能,解决了现有新能源车高压线缆容易电磁干扰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的横截面结构示意。
图中:1、高压线束本体;2、缆芯;3、第一绝缘硅胶层;4、铜箔层;5、第二绝缘硅胶层;6、金属加强筋;7、防水阻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包括高压线束本体1,高压线束本体1中心设有缆芯2,缆芯2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硅胶层3,第一绝缘硅胶层3的外表面包覆有铜箔层4,铜箔层4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硅胶层5,第二绝缘硅胶层5内部环形等间距设有金属加强筋6,第二绝缘硅胶层5外表面包覆有防水阻燃层7。
需要说明的是:铜箔层4的对电磁干扰的阻隔能力优越,因为高压线束本体1内部的缆芯2导通高压电流时会产生的电磁干扰,如果不对这些电磁干扰进行隔离,会对车内的精密芯片和电路产生干扰,影响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铜箔层4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第一绝缘硅胶层3和第二绝缘硅胶层5韧性弹性都非常好,除了具有很强的绝缘性能之外,还能防止线缆在拉扯折弯时断裂;线缆最外层包覆的防水阻燃层7能够让线缆承受车外恶劣的工作环境,即使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线束受到强力挤压,线束也能保持完整,防止发生漏电和短路,让驾乘人员有更多的逃生时间。
进一步的:金属加强筋6数量至少一条,金属加强筋6的横截面为弧形设计。可以理解的是:金属加强筋6是极为奈拉扯的金属材质,可以增加电缆的抗拉抗弯曲的性能。在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时,机舱被强大的碰撞力挤压收缩,机舱内的电控、电机、和高压线束会不可避免的被挤压拉扯,通过设在第二绝缘硅胶层5内的金属加强筋6,能有效防护第二绝缘硅胶层5被拉扯发生断裂,导致缆芯2暴露发生短路爆燃和触电事故。
进一步的:缆芯2紧贴第一绝缘硅胶层3内壁紧贴,第一绝缘硅胶层3与铜箔层4内壁紧贴,铜箔层4与第二绝缘硅胶层5内壁紧贴,第二绝缘硅胶层5 与防水阻燃层7内壁紧贴。
进一步的:第二绝缘硅胶层5厚度比第一绝缘硅胶层3厚度要厚。第一绝缘硅胶层3厚度与防水阻燃层7厚度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绝缘硅胶层5厚度比第一绝缘硅胶层3厚度要厚一方面是第二绝缘硅胶层5内设有金属加强筋6,其次是因为第二绝缘硅胶层5承担着高压线束的大部分绝缘和抗拉扯的防护。相比传统的高压线束有更强的抗拉扯能力。
进一步的:缆芯2表面涂敷有绝缘漆。防水阻燃层7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缆芯2表面涂敷有绝缘漆作为第一道漏电安全防线能有效提高线缆的安全防护等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包括高压线束本体1,高压线束本体1中心设有缆芯2,缆芯2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硅胶层3,第一绝缘硅胶层3的外表面包覆有铜箔层4,铜箔层4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硅胶层5,第二绝缘硅胶层5内部环形等间距设有金属加强筋6,第二绝缘硅胶层5外表面包覆有防水阻燃层7。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新能源车高压线束的抗拉性能,提高高压线束的韧性和强度,通过设置铜箔层4可以防止高压线缆产生的电磁干扰到车内电子设备,另外所述线缆还具有防高温防火性能,解决了现有新能源车高压线缆容易电磁干扰的技术问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线束本体(1),所述高压线束本体(1)中心设有缆芯(2),所述缆芯(2)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硅胶层(3),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3)的外表面包覆有铜箔层(4),所述铜箔层(4)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硅胶层(5),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5)内部环形等间距设有金属加强筋(6),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5)外表面包覆有防水阻燃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强筋(6)数量至少一条,所述金属加强筋(6)的横截面为弧形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2)紧贴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3)内壁紧贴,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3)与所述铜箔层(4)内壁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箔层(4)与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5)内壁紧贴,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5)与所述防水阻燃层(7)内壁紧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硅胶层(5)厚度比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3)厚度要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3)厚度与所述防水阻燃层(7)厚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2)表面涂敷有绝缘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阻燃层(7)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CN202220191838.3U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 Active CN217521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1838.3U CN217521782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1838.3U CN217521782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1782U true CN217521782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68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1838.3U Active CN217521782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17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79709U (zh) 一种油冷却大功率充电专用电缆
CN102856525A (zh) 环境友好型车辆的单元电池保护装置
CN217521782U (zh) 一种新能源车高压线束
CN201303236Y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线束护套
CN111525061B (zh) 电池箱与高压接插件屏蔽环的连接结构、电池箱及汽车
JP5141127B2 (ja) ケーブル構造および車両
CN217061575U (zh) 扁形屏蔽高压电缆
CN214476481U (zh) 一种柔软性充电桩电缆
CN209087433U (zh) 一种电动汽车耐高温充电电缆
CN218447348U (zh) 一种新型耐热电磁屏蔽电缆
CN217507711U (zh) 一种防水耐久型高压附件线束
CN210652975U (zh) 一种线束防护支架及防护结构
CN210777992U (zh) 一种阻燃耐腐蚀电缆
CN216709042U (zh) 无线充电收发线圈电性连接结构和无线充电系统
CN202474546U (zh) 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盒
CN20744133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抗变形充电桩电缆
CN219832242U (zh) 一种汽车天馈系统用高速传输馈线
CN206541645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内部大电流连接复合电缆
CN216562533U (zh) 一种耐挤压的汽车用低压电缆
CN21537705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车内高压线缆
CN206388526U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内部用扁平高压电缆
CN216055063U (zh) 一种带有保险功能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电芯电压采集线束
CN216053956U (zh) 一种高寿命汽车电缆
CN219321290U (zh) 一种通用型高压分断模块
CN205542091U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内部高压连接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