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7365U - 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7365U
CN217517365U CN202221158994.6U CN202221158994U CN217517365U CN 217517365 U CN217517365 U CN 217517365U CN 202221158994 U CN202221158994 U CN 202221158994U CN 217517365 U CN217517365 U CN 217517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girder
wedge
formwork
cast
roof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589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念
郑成杰
李杨
王金良
吴明金
郑海强
汪铭
母树然
胡斌
李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Priority to CN2022211589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7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7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7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箱梁底模,箱梁底模由楔形支架、梁垫板和用于承载箱梁本体的底层支架组成;梁垫板用于放置箱梁本体和浇灌于箱梁本体内的混凝土,同时对混凝土具有成型固定的作用;底层支架用于为箱梁底模整体和箱梁本体以及浇灌于箱梁本体内的混凝土提供支撑力;现有的箱梁本体底部两端设置有斜面,底层支架与箱梁本体底部斜面之间形成有空腔,楔形支架可用于承载箱梁本体底部斜面,梁垫板置于楔形支架与箱梁本体之间,使梁垫板与箱梁本体底部斜面贴合抵接,梁垫板起到承载和对混凝土成型固定的作用,保证灌注工作的完成。

Description

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
背景技术
大型连续桥梁建造时多使用现浇箱梁,桥梁轻而坚固,利用这种方法建造的桥梁叫做箱梁桥;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本体结合架桥机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
现浇箱梁在使用中需要设置模板,传统箱梁本体底部为平底、无坡度,可通过铺设梁垫板与底层支架形成箱梁底模;但现有箱梁为了节约材料、优化受力大多将箱梁本体底部两端设置为斜面,使得箱梁本体底部的斜面处悬空,因此,该位置的梁垫板难以有效设置于斜面处,继而导致混凝土浇灌工作无法顺利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通过楔形支架支架对粱垫板进行支撑,使得粱垫板能够有效的贴合在箱梁本体底部斜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包括箱梁底模,箱梁底模包括楔形支架、梁垫板和用于承载箱梁本体的底层支架,底层支架与箱梁本体底部斜面之间形成有空腔,梁垫板至少覆盖箱梁本体底部,楔形支架安设于空腔用于支撑梁垫板以使梁垫板与箱梁本体底部斜面贴合抵接。
可选的,楔形支架为直角三角形框架,直角三角形框架的斜边与箱梁本体底部斜面对应,直角三角形框架的底边与底层支架抵接。
可选的,直角三角形框架还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竖杆,多个竖杆的一端均与直角三角形框架的斜边连接,多个竖杆的另一端均与直角三角形框架的底边连接。
可选的,直角三角形框架还包括加强件,加强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竖杆和直角三角形框架的底边连接。
可选的,楔形支架还包括延伸框架,延伸框架固定设置于直角三角形框架的侧边。
可选的,箱梁底模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多个楔形支架,多个楔形支架呈一字间隔排列设置于第一连接件,多个楔形支架的排列方向与箱梁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
可选的,现浇箱梁的模板还包括箱梁侧模,箱梁侧模包括侧模连杆和贴设于箱梁本体侧壁的侧模模板,侧模连杆穿设于侧模模板和箱梁本体,以将侧模模板固定于箱梁本体侧壁。
可选的,底层支架为贝雷架,楔形支架和梁垫板放置于贝雷架上端面。
可选的,箱梁底模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贝雷架与楔形支架。
可选的,梁垫板包括竹胶板和方木,竹胶板用于与箱梁本体抵接,方木用于与楔形支架和底层支架抵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包括箱梁底模,箱梁底模由楔形支架、梁垫板和用于承载箱梁本体的底层支架组成;梁垫板用于放置箱梁本体和浇灌于箱梁本体内的混凝土,同时对混凝土具有成型固定的作用;底层支架用于为箱梁底模整体和箱梁本体以及浇灌于箱梁本体内的混凝土提供支撑力;现有的箱梁本体底部两端设置有斜面,底层支架与箱梁本体底部斜面之间形成有空腔,楔形支架可用于承载箱梁本体底部斜面,梁垫板置于楔形支架与箱梁本体之间,使梁垫板与箱梁本体底部斜面贴合抵接,梁垫板起到承载和对混凝土成型固定的作用,保证灌注工作的完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浇箱梁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直角三角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楔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浇箱梁的模板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浇箱梁的模板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木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箱梁本体;20-梁垫板;210-竹胶板;220-方木;30-楔形支架;310-直角三角形框架;311-第一竖杆;312-第二竖杆;313-第一加强件;314-第二加强件;320-延伸框架;40-第一连接件;50-侧模模板;60-侧模连杆;70-贝雷架;80-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大型连续桥梁建造时多使用现浇箱梁,传统箱梁本体10底部为平底、无坡度,可通过铺设梁垫板20和底层支架形成箱梁底模;但现有箱梁为了节约材料、优化受力大多将箱梁本体10底部两端设置为斜面,如仅使用梁垫板20和底层支架则无法完成混凝土浇灌作业。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参照图1,提供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包括箱梁底模,箱梁底模由楔形支架30、梁垫板20和用于承载箱梁本体10的底层支架组成。浇灌工作开始前,需先将底层支架放置稳定,选用的底层支架的横向宽度需大于箱梁本体10的横向宽度,以满足浇灌时底层支架能够完全承载箱梁本体10和浇灌于箱梁本体10内的混凝土。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底层支架所承受的载荷会不断增大,对选用的底层支架的承载能力需要提前进行校核,以满足对箱梁本体10和浇灌于箱梁本体10内的混凝土的载荷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底层支架的稳定性可在底层支架的放置工字钢横梁作为稳定的放置平台,进一步提升放置于底部支架上的箱梁本体10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传统的箱梁本体10底部为平底、无坡度,只需要在底层支架的上端面铺设梁垫板20与之形成箱梁底模,而现有的箱梁本体10将底部两端设置为斜面形式,一是可以节省箱梁本体10斜面部分的钢筋和混凝土,二是箱梁模板的整体重量下降有利于降低桥墩承受的载荷,设置斜面起到节省材料、优化受力的作用。仅采用梁垫板20无法完成与箱梁本体10底部斜面部分的贴合工作,将箱梁本体10放置在底层支架上后,会在底层支架与箱梁本体10底部斜面之间形成空腔。
混凝土浇灌前,梁垫板20需要覆盖箱梁本体10底部,使得浇灌的混凝土能够成型凝固,不发生泄漏。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通过将楔形支架30安置于空腔内支撑梁垫板20,以使梁垫板20与箱梁本体10底部斜面贴合抵接。箱梁底模安装过程中,先将底层支架放置稳定,在底层支架的上端面放置楔形支架30,然后在楔形支架30和底层支架上铺设梁垫板20,待梁垫板20铺设完成后,检查梁垫板20的密封性,然后将箱梁本体10放置在梁垫板20上,在箱梁本体10内进行钢筋架固定和混凝土浇灌,待桥梁成型后再进行拆模,完成桥梁建造工作。
可选的,如图2所示,楔形支架30为直角三角形框架310,选用直角三角形框架310在于其具有稳定性,且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斜边与箱梁本体10底部斜面对应,从而满足对楔形支架30与箱梁本体10之间设置的梁垫板20进行承载;斜边与底边之间设置有夹角,夹角的角度不得大于箱梁本体10底部斜面的斜度,从而使得楔形支架30放置于空腔时,在楔形支架30上还能够放置梁垫板20,放置完成的梁垫板20与楔形支架30能够对空腔部分进行完全填充,且不具有冗余部分。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底边放置在底层支架上充当楔形支架30的底座,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侧边用于连接斜边和底边,通过侧边完成底边对斜边的承载,箱梁本体10底部斜面部分施加的力及灌注在斜面部分的混凝土产生的载荷经由斜边和侧边传递到底边,底边放置在底层支架上,承载能力强,从而能够保证灌注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种实施例,直角三角形框架310还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竖杆,如图2和图3所示,直角三角形框架310包括第一竖杆311和第二竖杆312,第一竖杆311和第二竖杆312位于在直角三角形框架310斜边与底边之间,与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侧边平行设置;第一竖杆311和第二竖杆312的一端均与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斜边连接,另一端均与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底边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竖杆311和第二竖杆312用来分担直角三角形框架310侧边所承载的载荷,使得侧边受到的载荷减小,直角三角形框架310整体的稳定性得到提升。需要说明的是,竖杆的个数需根据三角形框架内的空间大小和选取型材的规格进行设定,竖杆的个数与直角三角形框架310整体的稳定性并不具有线性关系,设置的竖杆个数太多,会造成材料浪费的问题,同时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重量会随着竖杆个数的增加而增大,会对搬运过程造成困难,且增大楔形支架30对底层支架施加的载荷。
一种实施例,直角三角形框架310还包括加强件,如图2和图3所示,直角三角形框架310还包括第一加强件313和第二加强件314,第一加强件313设置于直角三角形框架310侧边与第一竖杆311之间,第一加强件313的一端设置于第一竖杆311与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斜边连接处、另一端设置于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底边与侧边连接处;第二加强件314设置于第一竖杆311与第二竖杆312之间,第二加强件314的一端设置于第一竖杆311与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斜边连接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竖杆312与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底边连接处;通过设置第一加强件313和第二加强件314,直角三角形框架310及其内部设置的第一竖杆311和第二竖杆312形成桁架结构,能够充分利用楔形支架30的强度,在承载能力同等情况下相比于实腹结构节省材料,减轻自重。
可选的,如图3所示,楔形支架30还设置有延伸框架320,延伸框架320设置在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侧边,设置延伸框架320可方便直角三角形框架310的移动,如放置于空腔的楔形支架30发生损坏可通过延伸框架320将其抽出,更换新的楔形支架30。底层支架与箱梁本体10底部斜面之间的空腔如未完全填充,可能会导致梁垫板20发生坍塌,桥梁凝固成型时整体性遭到破坏,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浇灌的混凝土泄漏,引发安全事故,而在延伸框架320处进行击打,将楔形支架30完全填充于空腔部,可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箱梁本体10还设置有箱梁侧模,箱梁侧模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放置平台进行初步固定,同时箱梁侧模和箱梁底模还需要完成对接,故设置延伸框架320,一方面可充当箱梁侧模固定时放置平台,另一方面设置延伸框架320方便箱梁侧模与箱梁底模之间的对接。
可选的,如图5所示,使用现浇箱梁进行建筑的桥梁长度长达百米,对于箱梁本体10的支撑需设置有多个楔形支架30,多个楔形支架30沿箱梁本体10的纵向延伸方向等间隔分布,各楔形支架30之间还需连接固定,提升箱梁底模的稳定性。一种实施例,箱梁底模设置有第一连接件40,第一连接件40用于将多个楔形支架30进行连接;距离箱梁本体10末端最近的楔形支架30与第一连接件40的一端连接,距离箱梁本体10末端最远的楔形支架30与第一连接件40的另一端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40对楔形支架30的全部连接。楔形支架30分布长度较长时,如选用同等长度的第一连接件40进行安装和固定的困难度较大,选用的第一连接件40长度为相邻两楔形支架30之间的长度,第一连接件40连接相邻两个楔形支架30就,多个第一连接件40沿箱梁本体10的纵向延伸方向等间隔分布的所有楔形支架30进行连接,同样能够完成各楔形支架30之间的连接固定。
可选的,如图1和图4所示,现浇箱梁的模板还包括箱梁侧模,混凝土在浇灌过程中,箱梁本体10的侧面需要安装模板进行混凝土的成型凝固。箱梁侧模包括贴设于箱梁本体10侧壁的侧模模板50,侧模模板50靠近箱梁本体10的一侧需保证表面光滑,无腐蚀损坏。为了将侧模模板50固定于箱梁本体10的外侧,可将侧模连杆60穿设于侧模模板50和箱梁本体10,侧模模板50上设置有允许侧模连杆60通过的穿行孔,同时需要在箱梁本体10的对应部分开设通孔。安装过程中,先将侧模模板50与箱梁本体10的外侧抵接,调整侧模模板50上的穿行孔与箱梁本体10的通孔对应,然后将侧模连杆60的一端放入侧模模板50上的穿行孔处、对另一端施加推力使得侧模连杆60完全穿设于侧模模板50和箱梁本体10,再使用螺栓或其它固定件将侧模连杆60的两端进行固定,使得侧模模板50固定于箱梁本体10侧壁。
如图4所示,为保证侧模模板50能够固定于箱梁本体10的外侧,可在侧模模板50上设置多个穿行孔并安装相应数量的侧模连杆60进行固定,使用多个侧模连杆60时,箱梁本体10上需设置同等数量的通孔满足侧模连杆60的穿设,且侧模模板50上的穿行孔与箱梁本体10上的通孔一一对应。如箱梁侧模的表面光滑度不能满足需求,还可在箱梁本体10与侧模模板50之间设置梁垫板20,梁垫板20上也需要开设允许侧模连杆60穿过的通孔。
底层支架用于承载箱梁本体10、浇灌于箱梁本体10内的混凝土和用于混凝土凝固成型的箱梁底模和箱梁侧模,选用的底层支架的承载能力需要有所保证。一种实施例,底层支架为贝雷架70,选用贝雷架70在于其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方便、架设快速、分解容易的特点。桥梁建筑使用的底层支架如质量较轻,则承载能力无法得到保证;如质量较重,搬运又会成为新的问题。而选用的贝雷架70承载能力大,结构刚性强、疲劳寿命,同时能够能根据实际需要的进行不同长度的组合,以满足底层支架所需求的所有条件。底模模板进行铺设前,先测定底层支架的横向宽度和载荷需求;需要说明的是,进行载荷预估时除计算箱梁本体10的重力外还需要将灌注于箱梁本体10内的混凝土考虑其中。选取贝雷架70进行组合固定后,将楔形支架30和梁垫板20放置于贝雷架70上端面。
如图1和图4所示,楔形支架30放置于贝雷架70上,进行混凝土灌注时楔形支架30所承载的载荷增大,增大的载荷可能会导致楔形支架30发生位置偏移,楔形支架30上铺设的梁垫板20也会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混凝土的灌注工作。一种实施例,箱梁底模还设置有第二连接件80,第二连接件80完成贝雷架70与楔形支架30的锁定,第二连接件80处于锁定状态,贝雷架70与楔形支架30不可相对运动,楔形支架30在受到混凝土灌注时加大的载荷时则不易发生偏移。使用第二连接件80对楔形支架30和贝雷架70进行锁紧时,需满足楔形支架30的位置能够承接箱梁本体10底部斜面,且在楔形支架30上铺设梁垫板20后,楔形支架30与梁垫板20能够对空腔进行完全填充,且不具有冗余部分。如楔形支架30需要进行位置调整,先将第二连接件80解锁,第二连接件80处于解锁状态,贝雷架70与楔形支架30可相对运动,待楔形支架30的位置调整完成后,再将第二连接件80进行锁紧。
可选的,如图4所示,放置于贝雷架70和楔形支架30上的梁垫板20用于承载箱梁本体10和浇灌于箱梁本体10内的混凝土,故梁垫板20的承载能力需要得到满足。选用厚度或密度较大的板状结构作为梁垫板20虽然能满足梁垫板20的承载能力,但其搬运及其安装过程会变得较为困难,不利于混凝土灌注工作的完成。一种实施例,梁垫板20包括竹胶板210和方木220,如图6所示,方木220为正四棱柱结构,方木220的一侧面与贝雷架70和楔形支架30抵接,该侧面的对侧面用于放置竹胶板210,方木220沿箱梁本体10的横向延伸方向等间距分布。利用方木220和梁垫板20组成梁垫板20具有两者的综合优点,一是方木220与竹胶板210分离有利梁垫板20的组装和搬运,同时两者中的其一发生损坏,仅对损坏的部分进行刚换即可,不会影响梁垫板20整体的使用;二是竹胶板210可用于满足混凝土浇灌时箱梁底模的密封性,方木220满足对箱梁本体10以及浇灌于箱梁本体10内的混凝土的承接,两者结合形成梁垫板20同时满足载荷要求和易搬运拼装的需求。
一种实施例,施工中需先将贝雷架70放置于稳定的平台,然后将楔形支架30放置于贝雷架70上,确定楔形支架30的位置,使用第二连接件80将楔形支架30和贝雷架70锁定,多个沿箱梁本体10的纵向延伸方向等间隔分布的所有楔形支架30使用第一连接件40进行固定连接,方木220沿箱梁本体10的横向延伸方向等间距分布,然后在方木220上铺设竹胶板210,检查密封性;箱梁本体10放置在竹胶板210上,利用侧模连杆60将侧模模板50固定在箱梁本体10的外侧,待箱梁底模和箱梁侧模安装完成后,可在箱梁本体10内构建钢筋架、灌注混凝土,待凝固成型满足施工标准后,拆除模板,桥梁施工作业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箱梁底模,所述箱梁底模包括楔形支架、梁垫板和用于承载箱梁本体的底层支架,所述底层支架与所述箱梁本体底部斜面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梁垫板至少覆盖所述箱梁本体底部,所述楔形支架安设于所述空腔用于支撑所述梁垫板以使所述梁垫板与所述箱梁本体底部斜面贴合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支架为直角三角形框架,所述直角三角形框架的斜边与所述箱梁本体底部斜面对应,所述直角三角形框架的底边与所述底层支架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三角形框架还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竖杆,多个所述竖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直角三角形框架的斜边连接,多个所述竖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直角三角形框架的底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三角形框架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竖杆和所述直角三角形框架的底边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支架还包括延伸框架,所述延伸框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直角三角形框架的侧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底模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多个楔形支架,多个所述楔形支架呈一字间隔排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多个楔形支架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箱梁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箱梁的模板还包括箱梁侧模,所述箱梁侧模包括侧模连杆和贴设于所述箱梁本体侧壁的侧模模板,所述侧模连杆穿设于所述侧模模板和所述箱梁本体,以将所述侧模模板固定于所述箱梁本体侧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支架为贝雷架,所述楔形支架和所述梁垫板放置于所述贝雷架上端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底模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贝雷架与所述楔形支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垫板包括竹胶板和方木,所述竹胶板的底面与所述方木的顶面贴合,所述竹胶板的顶面用于与所述箱梁本体抵接,所述方木的底面用于与所述楔形支架和所述底层支架抵接。
CN202221158994.6U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 Active CN217517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8994.6U CN217517365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8994.6U CN217517365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7365U true CN217517365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8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58994.6U Active CN217517365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7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1587B (zh) 一种大风环境下主塔上横梁支架整体安装方法
CN217517365U (zh) 一种现浇箱梁的模板
CN219671054U (zh) 一种整体吊装预制的钢混组合小箱梁
CN215947924U (zh) 一种用于墩柱盖梁的支架承重结构
CN212534738U (zh) 桁架楼层板
CN211201150U (zh) 一种剪力墙模板结构
CN115058976A (zh) 含横隔板变截面现浇箱梁铝合金内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51318B (zh) 悬臂桥边跨支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2926589U (zh) 一种装配式免拆模结构体模壳及现浇筑免拆模结构体
CN109972520B (zh) 预制桥面板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8541534U (zh) 一种用于地库顶板后浇带的upvc管砼柱支撑体系
CN215857849U (zh) 高速铁路无拉杆内模悬空式过渡井模板
CN218623298U (zh) 一种临空侧倒悬混凝土体浇筑模板装置
CN220377349U (zh) 封闭箱型挡墙
CN217479942U (zh) 弹性底模填充式预制板梁铰缝结构
CN213389745U (zh) 悬臂桥边跨支模体系
CN216865984U (zh) 一种用于建筑横梁上的模板组件
CN215977872U (zh) 叠合整体式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
CN213417567U (zh) 一种槽型组合梁桥面板结构
CN217710298U (zh) 一种钢壳砼盖梁
CN117127483B (zh) 一种模块化施工桥梁结构及施工工艺
CN216543861U (zh) 一种楼梯模具
CN110524691B (zh) 沉管隧道外侧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5329400U (zh) 一种现浇梁侧模支撑结构
CN220284736U (zh) 一种箱型内模整体浇筑台帽与台身的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