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4038U - 裁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裁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4038U
CN217514038U CN202221649010.4U CN202221649010U CN217514038U CN 217514038 U CN217514038 U CN 217514038U CN 202221649010 U CN202221649010 U CN 202221649010U CN 217514038 U CN217514038 U CN 217514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object
feeding
target
cutting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490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宾文
黄远
颜平
刘龙
曲秋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eveda Medical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eveda Medical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eveda Medical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eveda Medical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490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4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4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403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9680 priority patent/WO202400174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裁切装置,包括:模具,具有安装目标物原片用的仿形凹槽;装载机构,包括安装模具用的转盘,转盘用于驱动模具转动;上料输送线,用于将目标物原片输送至上料准备工位;上下料机构,用于根据输送至上料准备工位的所述目标物原片的物料状态,取走目标物原片并放置于模具的仿形凹槽中;以及裁切机构,用于裁切转动至该处的模具中的目标物原片,以得到目标物贴片;其中上下料机构还用于从模具中取走目标物贴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将目标物原片加工为目标物贴片,可减少人工投入,提高目标物贴片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裁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贴片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将目标物原片加工为目标物贴片的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微针主要以微针贴片的方式进行使用。微针贴片是将微针原片根据产品所需形状及大小裁切后得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微针产品。微针产品贴于人体皮肤后,其纳米级微针可以刺穿皮肤,将各种药物成分送到达皮肤的深层;微针产品在真皮内溶解后,其成分扩散入真皮,能够提高药物吸收效果、加快药物吸收,是一种方便,痛感极小,安全,能自行在家中使用的产品。除此之外,微针产品还可以用作皮肤预处理,具有增强皮肤渗透性的能力。因此,微针产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对微针原片进行裁切的设备大多由模切机改造而成,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1)微针原片的上下料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2)在裁切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辅料耗材(包括托底膜、胶带等辅料),辅料使用成本高;(3)生产不同大小和/或形状的微针产品时,需要切换不同的配套设备,并对设备重新进行调试,这些操作均依靠人工完成,操作繁琐,耗时耗力,并且对操作工人的技巧要求较高;(4)人工切换装置的操作时间过长,生产柔性较差,生产效率低。此外,除了生产微针产品外,其他贴片产品(如硅胶贴片、面膜贴片等片状医疗美容产品)的生产也存在以上类似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裁切装置,以解决传统贴片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裁切装置,用于将目标物原片加工为目标物贴片,其包括:
模具,具有安装所述目标物原片用的仿形凹槽;
装载机构,包括安装所述模具用的转盘,所述转盘用于驱动所述模具转动;
上料输送线,用于将所述目标物原片输送至上料准备工位;
上下料机构,用于根据输送至所述上料准备工位的所述目标物原片的物料状态,取走所述目标物原片并放置于所述模具的所述仿形凹槽中;以及,
裁切机构,用于裁切转动至该处的所述模具中的所述目标物原片,以得到所述目标物贴片;
其中,所述上下料机构还用于从所述模具中取走所述目标物贴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盘沿自身周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裁切工位、废料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转盘用于驱动所述模具依次转动至所述上料工位、所述裁切工位、所述废料工位和所述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准备工位对应于所述上料工位设置;所述模具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转盘上;
所述上下料机构从所述上料准备工位取走所述目标物原片并转送至转动至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模具;所述上下料机构还用于取走处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模具中的所述目标物贴片;
所述裁切机构裁切转动至所述裁切工位的所述模具中的所述目标物原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收废料机构,用于当所述模具转动至所述废料工位时,取走所述模具中所述目标物原片裁切后的废料。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底面设置为吸附面,所述吸附面用于吸附所述目标物原片;所述吸附面包括独立设置的废料吸附区和产品吸附区,所述废料吸附区用于吸附所述废料,所述产品吸附区用于吸附所述目标物贴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物贴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废料吸附区连续设置以吸附一整片所述废料,所述产品吸附区由多个子吸附区组成,所有所述子吸附区之间由所述废料吸附区所隔开,每个所述子吸附区单独吸附一个所述目标物贴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包括内模具和外模具;所述外模具套于所述内模具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内模具上下移动;所述外模具设有所述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底面设有贯通的孔洞,所述内模具与所述外模具相对的一面设有插入所述孔洞的突伸部,所述突伸部与所述孔洞一一对应;
裁切之前,所述突伸部的顶面与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底面平齐;当所述目标物原片受到所述裁切机构向下的作用力后,所述外模具在所述作用力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使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底面相对于所述突伸部的顶面下沉。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模具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所述突伸部;所述外模具设有与所述仿形凹槽相对的定位凹槽,所述孔洞还贯穿所述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套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外模具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多个弹性结构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物贴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孔洞的数量与所述目标物贴片的数量一致,且所述孔洞的位置与所述目标物贴片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突伸部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孔洞一一对应,所述仿形凹槽和所述突伸部均用于负压吸附所述目标物原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的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模具沿所述转盘的周向依次均匀分布。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视觉系统,所述视觉系统用于视觉定位所述上料准备工位的物料状态,并包括:先获取所述上料准备工位处的所述目标物原片的图像,然后根据所述目标物原片的图像获取所述目标物原片的位姿;
所述上下料机构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物原片的位姿控制自身的位姿以取走所述上料准备工位处的所述目标物原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下料机构还被配置为能够自主判断所述目标物原片的位姿是否符合预设要求;若是,所述上下料机构保持当前位姿后取走所述目标物原片;若否,所述上下料机构调整自身位姿后取走所述目标物原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装载机构还包括:
竖立在转盘中心的立柱;
进入所述立柱的供气管路;
与所述模具中的负压腔连接的真空源,所述真空源用于产生负压,使所述模具在所述真空源所产生的负压作用下进行吸附;以及,
分别与所述供气管路和所述真空源连接的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供气管路和所述真空源之间的气流通断;
所述立柱、所述供气管路、所述阀门装置和所述真空源均用于随同所述转盘转动。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设有多个独立设置的所述负压腔,各个所述负压腔与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底面上的不同吸附区连通,每个所述负压腔连接一个所述真空源。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为多个,所有所述模具沿所述转盘的周向依次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模具连接多个所述真空源,所述阀门装置连接所有所述真空源,以控制各个所述真空源与所述供气管路之间的独立通断。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阀门装置电连接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由可相对活动的转动部和固定部组成,所述转动部随同所述立柱转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裁切机构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刀具模组和第一气缸,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转盘的旁边,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刀具模组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刀具模组升降以远离或靠近所述转盘。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安装板和定位杆,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刀具模组连接,并驱动所述安装板带动所述刀具模组沿所述定位杆上下移动,所述定位杆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缸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下斜块和上斜块,所述下斜块设置在所述上斜块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所述第二气缸用于推动所述下斜块运动,所述下斜块用于带动所述上斜块上下移动,并促使所述上斜块顶住所述转盘的底部。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基座、侧板、顶板和限位板,两块所述侧板竖立在所述基座上并相对设置,所述刀具模组和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所述顶板设置于两块所述侧板的顶部并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限位板水平设置于两块所述侧板的中部并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限位板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刀具模组进出所述通孔以靠近或远离所述转盘。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废料机构包括支撑架、水平运动模组、升降运动模组和取废料模组;所述支撑架竖立在所述转盘的旁边;所述水平运动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用于输出沿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所述升降运动模组设置在所述水平运动模组上,并用于输出沿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所述取废料模组设置在所述升降运动模组上,并用于收取所述模具中的所述废料。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运动模组包括相连接的水平气缸和水平滑板;所述升降运动模组包括相连接的升降气缸和连接板;所述取废料模组包括夹持组件、压紧组件和夹持气缸;所述水平滑板连接所述升降气缸;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压紧组件和所述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连接所述夹持组件;
所述水平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水平滑板水平移动,以带动所述升降运动模组和所述取废料模组水平移动;
所述升降气缸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竖直移动,以带动所述取废料模组竖直移动;
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在所述升降气缸的驱动下将所述废料压抵在所述夹持组件上;
所述夹持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勾住所述废料的底部以进行拿取。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爪,两个所述夹爪用于在所述夹持气缸的驱动下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所述模具上设有与所述仿形凹槽连通的取废凹槽,所述取废凹槽允许所述夹爪进出所述仿形凹槽以拿取所述废料。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爪具有并排设置的多个齿部,相邻所述齿部之间设有间隙,每个所述齿部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取废凹槽。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压块,每个所述压块通过弹性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裁切装置包括:模具,具有安装目标物原片用的仿形凹槽;装载机构,包括安装所述模具用的转盘,所述转盘用于驱动所述模具转动;上料输送线,用于将所述目标物原片输送至上料准备工位;上下料机构,用于根据输送至所述上料准备工位的所述目标物原片的物料状态,取走所述目标物原片并放置于所述模具的所述仿形凹槽中;以及裁切机构,用于裁切转动至该处的所述模具中的所述目标物原片,以得到目标物贴片;所述上下料机构还用于从所述模具中取走所述目标物贴片。
如此配置后,使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目标物原片从上料到下料的整个过程的全自动化加工,尤其在上料输送线处上料时,降低了上料要求,此过程中,由上下料机构根据上料准备工位的目标物贴片的物料状态进行上料,使得目标物原片在上料输送线上铺开时无需摆正对齐,有效地提高了上料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并且整套裁切装置在加工不同产品时,减少了设备换型和调试的操作过程,不仅提高了生产柔性,也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目标物贴片的生产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借助于同一套上下料机构来实现目标物原片的上料和目标物贴片的下料,精简了整个装置的结构,也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便于设备的使用和安装。另外,本实用新型借助于模具可实现目标物原片的精确定位,有效地保证了裁切精度。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裁切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载机构和模具的安装视图;
图3和图4a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组装视图和分解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裁切机构与装载机构的安装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裁切机构的整体视图,其中省略了安装支架的部分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裁切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裁切机构的主视图,其中省略了安装支架的部分结构;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废料机构的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废料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废料机构在模具上取走废料的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上料输送线;
2-视觉系统;
3-上下料机构;
4-装载机构;41-转盘;42-真空发生器;43-供气管路;431-供气接头;44-立柱;45-阀门装置;46-转接装置;461-转动部;462-固定部;463-连接臂;
5-模具;51-外模具;511-仿形凹槽;51a-废料吸附区;51b-第一吸附孔;512-孔洞;52-内模具;52a-产品吸附区;52b-第二吸附孔;521-突伸部;522-底板;523-底座;53-真空管;54-弹性结构;55-取废凹槽;
6-裁切机构;61-刀具模组;611-仿形刀具;62-安装板;63-第一气缸;64-定位杆;65-安装支架;651-底部基板;652-侧板;653-顶板;654-限位板;66-第二气缸;67-支撑机构;671-下斜块;672-上斜块;
7-收废料机构;71-支撑架;72-水平运动模组;721-水平气缸;722-水平滑板;73-升降运动模组;731-升降气缸;732-连接板;74-取废料模组;741-夹持组件;7411-夹爪;742-压紧组件;7421-压块;7422-弹性件;743-夹持气缸;
8-下料输送线;
9-微针原片;10-微针贴片;11-废料;C1-上料工位;C2-裁切工位;C3-废料工位;C4-下料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此外,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件。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还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中使用的“若干”表示数量不确定的含义。本文中,“前方”是相对于“后方”而言的;“前方”是指物料先到达的位置,“后方”相对于“前方”为后收到物料的位置;“前后”是沿着物料的传输方向的水平方向;“左右”是垂直于物料的传输方向的水平方向;“向前”是指物料由前方向后方输送的方向。如图1中,参照上料输送线而言,平行于纸面且沿图1中的X方向为前后方向,平行于纸面且沿图1中的Y方向为左右方向。所应理解,本文中的物料可指未加工的产品,也可指加工后的产品。此外,术语“上游”是相对于“下游”而言的;“上游”相对于“下游”通常是先加工或先接收物料的位置;“下游”相对于“上游”通常是后加工或后接收物料的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为了清楚起见,以下描述中以微针贴片的生产加工为示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现其他贴片产品的生产加工,如硅胶贴片或面膜贴片等的生产加工,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参阅图1~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裁切装置,用于将目标物原片9加工为具有预定结构的目标物贴片10,所述预定结构包括预定形状和预定尺寸。
所述裁切装置具体包括上料输送线1、视觉系统2、上下料机构3、装载机构4、模具5、裁切机构6、收废料机构7和下料输送线8;其中视觉系统2、收废料机构7和下料输送线8作为优选方案使用。
所述上料输送线1和/或下料输送线8采用传送间隙小或无间隙的输送设备,如选用带式输送线,可以是皮带或履带输送线;所述上料输送线1用于在上料区输送目标物原片9,以将目标物原片9依次输送至上料准备工位;所述下料输送线8用于在下料区向下游输送目标物贴片10,以将目标物贴片10输送至下游设备进行后续的工艺处理。
所述视觉系统2作为优选结构,其用于视觉定位输送至上料准备工位的目标物原片9的物料状态。然而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人工或非视觉定位方式获取上料准备工位的目标物原片9的物料状态,也即,本申请对获取上料准备工位的目标物原片9的物料状态的方式不作特殊要求。当设置视觉系统2时,所述视觉系统2的安装位置不作特别要求,只要使视觉系统2能够对着上料输送线1进行视觉定位即可。应理解,所述上料准备工位的目标物原片9的物料状态包括装料状态、卸料状态以及物料的位置和姿态。所述装料状态指的是目标物原片9已经到达上料准备工位的就位状态;所述卸料状态指的是上料准备工位的目标物原片9已经被取走的状态;所述物料的位置和姿态包括目标物原片9的位置和姿态,位置是目标物原片9在上料输送线1上的具体位置,如位于上料输送线1的中间位置、靠左位置或靠右位置,姿态包括目标物原片9在上料输送线1上的偏转角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物原片9以微针原片为例说明,所述视觉系统2先拍摄上料准备工位处的微针原片的图像,然后根据微针原片的图像获取微针原片的位置和姿态(简称位姿,位姿通常以坐标方式表示)。所述视觉系统2可选用已有的视觉检测设备进行定位检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现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理解,此处不再展开说明。实际使用中,最好选用定位精度高,视野范围大的视觉系统2,如超高精度3D视觉系统,以提高视觉定位精度,提高上料效率和上料精度,降低上料过程中损伤微针原片的风险。所述视觉系统2与上下料机构3相配合,可以应对随意(如杂乱)放置在上料输送线1上的微针原片的自动取件,有效地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上料效率。具体实施时,可在上料输送线1的旁边设置一根竖杆,将视觉系统2安装于所述竖杆上,优选地,所述视觉系统2可活动地设置在竖杆,如可转动和/或可上下移动地设置视觉系统2,以方便调整视觉系统2的空间位置和/或姿态。
所述上下料机构3既能够从上料输送线1上取走目标物原片9,又能够将目标物贴片10转送至下料输送线8上,使目标物原片9的上料和目标物贴片10的下料共用一套上下料机构3,以精简整个装置的结构,减小整个装置的体积,便于设备的使用和安装,并实现自动化的上料和下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料机构3用于根据视觉系统2所反馈的信息(如目标物原片9的位姿),控制自身的位姿以取走目标物原片9。需理解,如果上料准备工位处的目标物原片9的位置和姿态符合预设要求,上下料机构3可以不调整自身的当前位置和姿态而保持当前位姿取走目标物原片9;如果上料准备工位处的目标物原片9的位置和姿态不符合预设要求,则上下料机构3需要调整自身的位置和姿态,从而调整自身位姿后再抓取目标物原片9,避免损伤目标物原片9。可选地,所述上下料机构3可以自主判断上料准备工位处的目标物原片9的位姿态是否符合预设要求,若符合所述预设要求,所述上下料机构3保持当前位姿后取走目标物原片9;若不符合所述预设要求,所述上下料机构3调整自身位姿后取走目标物原片9;这样做,上料更为精准和可靠,上料效率高。所述上下料机构3还用于从模具5中取走目标物贴片10并放置于下料输送线8上。所述上下料机构3优选为机器人机械手,使用灵活又安全可靠。所述上下料机构3可配置吸盘来吸附目标物原片9或目标物贴片10,吸附方式为负压吸附或静电吸附,在使用时,所述吸盘用于吸附目标物原片9或目标物贴片10的边缘无针区。
所述装载机构4设置在裁切区,其他设备(包括上料输送线1、上下料机构3、裁切机构6、收废料机构7和下料输送线8)均设置在装载机构4的周围,从而以装载机构4为核心布置其他设备,以优化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所述其他设备优选相互独立地设置,互不干涉。一般地,可将装载机构4设置在上料输送线1和下料输送线8的附近,以对接上料输送线1和下料输送线8;所述上下料机构3可设置在上料输送线1的下游尽头,并设置在下料输送线8的上游尽头。所述装载机构4具体包括安装模具5用的转盘41,所述转盘41用于驱动模具5转动而将模具5转动至对应的工位进行处理。所述转盘41的形状不限于为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对称图形或非对称图形,对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所述模具5具有仿形凹槽511,所述仿形凹槽511用于安装目标物原片9。所述仿形凹槽511适配于目标物原片9的形状和大小,方便由仿形凹槽511来精确定位目标物原片9,目标物原片9的针体置于所述凹槽511内以保护针体并保证裁切精度。所述模具5优选可拆卸地设置在转盘41上,方便随时更换模具5。如需加工不同形状和/或大小的目标物贴片10时,只需要更换对应的模具5,使一套裁切装置能够适应多种微针产品的生产加工。又如模具5出现损坏时,还能重新更换新的模具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5仅利用自身的仿形凹槽511来定位固定目标物原片9;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除仿形凹槽511外,还结合其他结构来进一步固定目标物原片9,如所述模具5可吸附目标物原片9,这里的吸附可为静电吸附或负压吸附,所述负压吸附包括真空吸附或非真空吸附。负压吸附相比于静电吸附能够降低粘片现象,降低贴片被损伤的风险。静电吸附相比于负压吸附的优点是不存在漏气的问题,因此吸附稳定性好。利用模具5的吸附功能,能够更有效地保持目标物原片9在仿形凹槽511中的平整性,进一步确保裁切精度。在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仿形凹槽511的槽底面设置为吸附面,所述吸附面用于吸附目标物原片9;所述吸附面包括独立设置的废料吸附区51a和产品吸附区52a,所述废料吸附区51a用于吸附废料11,所述产品吸附区52a用于吸附目标物贴片10;如此设置,所述目标物原片9被裁切后,取废料时,能够单独控制废料吸附区51a停止吸附以便取走废料11,同时保持产品吸附区52a的正常吸附功能以确保目标物贴片10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然而需理解,废料吸附区51a和产品吸附区52a也用以整体吸附目标物原片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物贴片10的数量为多个,此时,所述废料吸附区51a连续设置以吸附一整片废料11,所述产品吸附区52a由多个子吸附区组成,所有所述子吸附区之间由所述废料吸附区51a所隔开,每个所述子吸附区单独吸附一个目标物贴片10,也即,每个目标物贴片10由独立的一个子吸附区进行吸附。以负压吸附为示意,所有所述子吸附区可以共用一个负压腔或独用一个负压腔。
所述裁切机构6设置在裁切区,如位于装载机构4的旁边。所述裁切机构6用于将转动至该处的模具5中的目标物原片9裁切为目标物贴片10。通常将一整张大的目标物原片9一次性切割成多个具有相同结构的目标物贴片10。所述裁切机构6可一次性集成多把仿形刀具61,所述仿形刀具61的结构按照目标物贴片10的结构进行设置,如圆形切刀、椭圆形切刀、矩形切刀等存在各种形状,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所述收废料机构7作为优选结构,其设置在取废区,并用于当所述模具5转动至该处时取走模具5中的目标物原片9裁切后的废料11。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由人工取走废料。所述收废料机构7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收取裁切废料,因此,本申请对收废料机构7的具体结构不作特殊要求。还应理解,以上的上料区、下料区、裁切区和取废区相互独立地设置。
如此配置后,使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目标物原片9从上料到下料的整个过程的全自动化加工,尤其在上料输送线1处上料时,降低了上料要求,此过程中,由上下料机构3根据上料准备工位的目标物贴片10的物料状态进行上料,使得目标物原片9在上料输送线1上铺开时无需摆正对齐,有效地提高了上料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并且整套裁切装置在加工不同产品时,减少了设备换型和调试的操作过程,不仅提高了生产柔性,也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目标物贴片10的生产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借助于同一套上下料机构3来实现目标物原片9的上料和目标物贴片10的下料,精简了整个装置的结构,也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便于设备的使用和安装。另外,本实用新型借助于模具5可实现目标物原片9的精确定位,有效地保证了裁切精度。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盘41沿自身周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C1、裁切工位C2、废料工位C3和下料工位C4,所述转盘41用于驱动模具5依次转动至所述上料工位C1、裁切工位C2、废料工位C3和下料工位C4;当模具5依次转动至这些工位时便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所述上料准备工位对应于所述上料工位C1设置;所述上下料机构3从所述上料准备工位取走所述目标物原片9并转送至转动至所述上料工位C1的模具5;所述裁切机构6裁切转动至所述裁切工位C2的所述模具5中的目标物原片9;优选地,所述收废料机构7取走转动至所述废料工位C3的所述模具5中的废料11;所述上下料机构3取走转动至所述下料工位C4的所述模具5中的目标物贴片10。如此设置后,使一个转盘41能够集成多工位的依次操作,不仅进一步精简了整个装置的结构,也进一步地提升了加工效率。
接下去对以上裁切装置的生产加工过程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具体包括以下操作过程:
由机械方式或人工方式将目标物原片9摆放至上料输送线1上,此时,可以杂乱或整齐地摆放目标物原片9,上料输送线1继而带动目标物原片9向前运动至上料准备工位;
当视觉系统2拍摄到上料准备工位处的目标物原片9的完整图像后,上料输送线1自动停止运动以等待上料;该过程中,所述视觉系统2与上料输送线1之间可以通信连接,或者本申请的裁切装置配置有总控制系统,总控制系统分别与视觉系统2与上料输送线1通信连接,即总控制系统与视觉系统2和上料输送线1中的电气部分通信连接,使总控制系统根据视觉系统2反馈的信息控制上料输送线1的运行状态(包括停止或启动);
在上料过程中,所述上下料机构3根据目标物原片9的当前位姿坐标,通过吸盘准确抓取目标物原片9,然后将目标物原片9转送到上料工位C1处的模具5中;
上料工位C1处的模具5装载目标物原片9后,转盘41开始转动,且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在裁切工位C2;该过程中,转盘41的转动角度不作特殊的限制,如可以是90°或其他角度,且转盘41可以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优选,转盘41始终保持同一个转动方向,如一直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同方向的转动可以保证产线的有序生产,避免出错;
当模具5转动至裁切工位C2后,所述裁切机构6将目标物原片9裁切成型,得到多个目标物贴片10,同时也会形成裁切废料11;
裁切后,转盘41继续顺次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在废料工位C3,然后,所述收废料机构7取走废料工位C3处的模具5中的废料11;
取走废料11后,转盘41继续顺次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在下料工位C4,然后,所述上下料机构3用吸盘一次性取走下料工位C4的模具5中的所有目标物贴片10,并转送至下料输送线8上;
经过上述过程后,即完成一个生产循环。
还应理解,上述上料工位C1、裁切工位C2、废料工位C3和下料工位C4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而模具5在转盘41的驱动下依次运动至这些工位。此外,所述转盘41上可安装一个或多个模具5,多个所述模具5沿转盘41的周向依次均匀分布。转盘41上多个模具5的设置,使得加工效率更高。优选地,所述模具5可拆卸地设置在转盘41上,使模具5可随时更换,使整套装置的柔性更好。
所述装载机构4除设置转盘41外,还可自带驱动装置(未图示),如在转盘41的底部设置驱动电机来驱动其转动。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5优选通过仿形凹槽511负压吸附目标物原片9(包括吸附目标物贴片10和废料11)。为使模具5能够实现负压吸附,所述装载机构4还可包括与所述模具5中的负压腔连接的真空源,所述真空源用于产生负压,使所述模具5在所述真空源所产生的负压作用下进行吸附。所述真空源可以是真空发生器42或真空泵。鉴于贴片产品的吸附力要求比较低,故本申请选用真空发生器42作为真空源,真空发生器42的成本低,而且噪音小,能耗也小。优选地,所述模具5设有多个独立设置的负压腔,每个所述负压腔连接一个所述真空源,各个所述负压腔与所述仿形凹槽511中的不同吸附区连通。
参阅图2,在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装载机构4还包括真空发生器42,所述真空发生器42设置在模具5的外部,并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转盘41上。所述真空发生器42用于产生负压,使模具5在真空发生器42所产生的负压作用下进行吸附。其中一个模具5可配置一个或多个真空发生器42,多个真空发生器42与模具5中的不同负压腔连接。如本实施例中,每个模具5连接有两个真空发生器42,两个真空发生器42分别单独控制废料吸附区51a和产品吸附区52a的吸附,那么在取废料时,吸附目标物贴片10的产品吸附区52a保证正常的吸附状态,而吸附裁切废料的废料吸附区51a停止吸附废料,并且取废料之前,所有吸附区被开启而正常吸附整张目标物原片9。
继续参阅图2,所述装载机构4还可包括供气管路43、立柱44和阀门装置45;所述立柱44竖立在转盘41的中心;所述供气管路43的一部分进入立柱44内,并与阀门装置45连接;所述阀门装置45还与真空源连接,如与真空发生器42连接;所述阀门装置45设置在立柱44上;所述阀门装置45用于控制供气管路43和所述真空源之间的气流通断;所述立柱44、供气管路43和阀门装置45均随同转盘41一起转动。所述供气管路43可自带供气接头431以与外部的供气设备连接,所述供气接头431可以是弯头或直头,没有特别的限定。所述供气管路43的一端自立柱44的顶端伸出,以便供气接头431连接供气设备,所述供气管路43的另一端与阀门装置45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供气设备向真空发生器42供应气体,如供应压缩空气或其他压缩气体。实际使用时,当模具5上有物料时,所述阀门装置45会根据需要向对应的真空发生器42供气,真空发生器42产生的负压,会使物料被吸附在模具5的表面,吸附固定目标物原片9后,转盘41再开始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门装置45用于控制真空源与供气管路43之间的气流通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用于连接多个真空发生器42,并控制多个真空发生器42之间的独立供气。如模具5为多个时,每个所述模具5连接一个或多个所述真空源(如真空发生器42),所述阀门装置45连接所有所述真空源,以控制各个所述真空源与所述供气管路43之间的独立通断。即,所述供气管路43作为总供气管道,所述阀门装置45提供多路相互独立的分支供气管道,分别由多路分支供气管道一一向对应的真空发生器42供气。所述阀门装置45优选为集成有多个电控阀的电子器件,还集成了信号输入/输出的信号控制,如阀门装置45为阀岛。集成式阀门装置45的设置,使得结构更精简,气流控制更简单和方便。如将总控制系统与阀门装置45通信连接,两者有线或无线通信,使阀门装置45在总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调整各个真空源的供气状态,供气状态可以是各种情况,如气流的通断、选择所需开启的分支供气管道的位置和数量等。所述总控制系统可以是裁切装置自带的设备或者作为外部装置使用。
所述阀门装置45优选电连接转接装置46,转接装置46与外部设备(如总控制系统、外接电源等)连接。所述转接装置46集成有电接口和/或导线,可实现阀门装置45的供电和信号通信。所述转接装置46由可相对活动的转动部461和固定部462组成,所述转动部461与固定部462转动连接为一体,且所述转动部461可相对于固定部462随同立柱44一起转动,而所述固定部462固定不动,如将固定部462与裁切机构6连接(参考图5)。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装置46设置在立柱44的顶端,且所述转动部461固定在立柱44的顶端,所述固定部462与转动部461同轴设置,所述固定部462与转动部461之间的相对位置不限定,如固定部462套设在转动部461的外周,如固定部462与转动部461轴向并排设置。使用时,由于转动部461和阀门装置45均可随同转盘41转动,因此两者之间连接的导线也会一并转动,避免了导线相互缠结甚至于被拉扯断裂的风险。所述转接装置46如可选用导电滑环来实现。此时,所述供气管路43进入转接装置46并相对于固定部462可转动。所述固定部462可设置向外凸出的连接臂463,使连接臂463与裁切机构6连接,如图2中,沿固定部462的周向对称设置两个连接臂463。
参阅图3以及图4a~图4b,所述模具5优选包括外模具51和内模具52;所述内模具52可直接安装在转盘41上;所述外模具51套于内模具52上,并能相对于内模具52上下移动;所述外模具51设有仿形凹槽511,所述仿形凹槽511的形状不限于为图示的矩形;所述仿形凹槽511的槽底面设置有贯通的孔洞512;所述内模具52与外模具51相对的一面设有插入孔洞512的突伸部521,所述突伸部521与孔洞512一一对应;裁切之前,所述突伸部521的顶面与所述仿形凹槽511的槽底面平齐;当所述目标物原片9受到所述裁切机构6向下的作用力后,所述外模具51在所述作用力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使所述突伸部521插入所述孔洞512。如此设置后,在下刀裁切过程中,可利用内模具52与外模具51的配合,有效地切断目标物原片9,并且在裁切过程中,所述外模具51受到刀具的向下压力后下沉一定距离,此过程中,外模具51的下沉可以缓冲刀具,并确保刀具可有效切断目标物原片9,从而降低了对刀具的制作要求,减小刀具损坏风险。应理解,所述突伸部521和孔洞512对应于目标物贴片10,所述仿形凹槽511的槽底面除孔洞512以外的区域对应于废料。
继续参阅图3以及图4a~图4b,所述孔洞512和突伸部521的数量根据裁切形成的目标物贴片10的数量进行设置。如所述目标物贴片1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孔洞512的数量与目标物贴片10的数量一致,且所述孔洞512的位置与所述目标物贴片10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突伸部521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孔洞512一一对应,优选,所述仿形凹槽511和所述突伸部521均用于负压吸附目标物原片9。例如,所述仿形凹槽511的槽底面沿着仿形凹槽511的边缘布置有第一吸附孔51b,使得仿形凹槽511的槽底面除孔洞512以外的区域形成废料吸附区51a,同时所述突伸部521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吸附孔52b,每个突伸部521的顶面构成一个子吸附区,所有突伸部521的顶面组成一个产品吸附区52a。也就是说,所述外模具51提供了废料吸附区51a,而内模具52提供了产品吸附区52a。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内模具52和外模具51各自连接一根真空管53,两根真空管53分别与两个真空发生器42连接。
所述内模具52的结构可设置为包括底板522和设置于所述底板522上的底座523,所述底板22的横截面尺寸(即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底座523的横截面尺寸(即横截面面积),所述底座523的顶部设置所述突伸部521;所述外模具51设有与所述仿形凹槽511相对的定位凹槽(未图示),所述孔洞512还贯穿所述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套于所述底座523上;所述外模具51与所述底板522之间通过多个弹性结构54连接。在下刀裁切过程中,所述弹性结构54被压缩存储弹性势能,裁切完成后,所述弹性结构54释放弹性势能,并驱动外模具51复位。多个所述弹性结构54沿模具5的周向对称设置在外模具51的底部。所述弹性结构54可选为弹簧螺柱。所述底板522与底座523可以整体或一体式地制作,或者两者分体式设计;若采用分体式设计,则更节省材料,成本低。实际使用时,优选将外模具51、内模具52和弹性结构54作为一个不可拆分的模组可拆卸地设置在转盘41上,以实现模具5的快速拆装。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裁切装置在加工不同产品时,只需要更换模具5,模具的更换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可实现快速拆装,并且也无需复杂的调试,模具的更换效率高。
参阅图5至图8,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裁切机构6可包括刀具模组61、第一气缸63和安装支架65;所述安装支架65固定在所述转盘41的旁边,所述第一气缸63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65上,所述刀具模组61连接所述第一气缸63,所述第一气缸63用于驱动所述刀具模组61升降以远离或靠近所述转盘4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刀具模组61集成有多把仿形刀具611,所述仿形刀具611用于裁切目标物原片9,仿形刀具61按照预定方式排布,排布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为图7所示的阵列排布。所述仿形刀具611的数量与目标物贴片10的数量一致。
所述裁切机构6还可包括安装板62和定位杆64,所述第一气缸63通过所述安装板62与所述刀具模组61连接,并驱动所述安装板62带动所述刀具模组61沿所述定位杆64上下移动,所述定位杆64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支架65连接。所述定位杆64的数量优选为多根,多根定位杆64沿第一气缸63的周向对称布置,每根定位杆64的上下两端固定在安装支架65上。定位杆64的设置,可防止刀具模组61上下移动过程中水平位置发生偏移,进一步确保裁切精度。
为了避免裁切过程中因刀具冲击力过大导致转盘41变形,所述裁切机构6还可包括第二气缸66和支撑机构67,所述支撑机构67和所述刀具模组61分别设置在所述转盘4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气缸66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机构67顶住所述转盘41的底部;其中所述支撑机构67与第二气缸66可以连接或不连接。
作为一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机构67包括下斜块671和上斜块672,下斜块671设置在上斜块672和第二气缸66之间,所述第二气缸66用于推动所述下斜块671运动,所述下斜块671用于带动所述上斜块672上下移动,并促使所述上斜块672顶住所述转盘41的底部。如所述第二气缸66推动下斜块671水平移动,下斜块671带动上斜块672竖直移动;当仿形刀具611进行裁切之前,上斜块672首先上升到顶并抵住转盘41的底部。然而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气缸66也可推动下斜块671竖直移动,进而推动上斜块672竖直移动。
继续参阅图5至图8,所述安装支架65可包括基座651、侧板652、顶板653和限位板654;两块所述侧板652竖立在所述基座651上并相对设置;所述刀具模组61和所述第一气缸63均设置在两块所述侧板652之间;所述顶板653设置于两块所述侧板652的顶部并与所述侧板652连接;所述限位板654水平设置于两块所述侧板652的中部并与所述侧板652连接;所述第一气缸53与所述顶板653连接;所述限位板654设置在安装板62远离顶板653的一侧,且所述限位板654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气缸53驱动所述刀具模组61进出所述通孔以靠近或远离所述转盘41。进一步,所述顶板653与连接臂463连接。所述顶板653可设置避让固定部463的槽。所述限位板654的设置,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裁切机构6的强度,而且还能进一步限位刀具模组61的水平位置。为了有更好的支撑强度,优选两块侧板652之间连接一块中间夹板(未图示)。
如图9~图11所示,所述收废料机构7包括支撑架71、水平运动模组72、升降运动模组73和取废料模组74;所述支撑架71竖立在所述转盘41的旁边;所述水平运动模组7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71上,并用于输出沿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所述升降运动模组73设置在所述水平运动模组72上,并用于输出沿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所述取废料模组74设置在所述升降运动模组73上,并用于收取模具5上的废料11。实际使用时,所述水平运动模组72驱使所述升降运动模组73带动所述取废料模组74水平移动,以在水平方向上靠近或远离转盘41;所述述升降运动模组73则驱使所述取废料模组74竖直移动,以在竖直方向上使取废料模组74靠近或远离所述转盘41。
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运动模组72包括相连接的水平气缸721和水平滑板722;所述升降运动模组73包括相连接的升降气缸731和连接板732;所述取废料模组74包括夹持组件741、压紧组件742和夹持气缸743;所述水平滑板722连接所述升降气缸731;所述连接板732连接所述压紧组件742和所述夹持气缸743,所述夹持气缸743连接所述夹持组件741;所述水平气缸721用于驱动所述水平滑板722水平移动,以带动所述升降运动模组73和所述取废料模组74水平移动;所述升降气缸731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732竖直移动,以带动所述取废料模组74竖直移动;所述压紧组件742用于在所述升降气缸731的驱动下将废料11压抵在所述夹持组件741上;所述夹持气缸743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中741勾住所述废料11的底部以进行拿取。需知,所述夹持组件741勾住废料11的同时,通过压紧组件742将废料11压紧在夹持组件741上,可避免废料11脱落。取废料模组74拿取废料11后,升降运动模组74驱动取废料模组74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以使取废料模组74远离转盘41,之后,所述水平运动模组72驱动升降模组73和取废料模组74一同水平移动,以远离转盘41区域。其中所述水平气缸721可设置为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设置可以节省安装空间。然而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无杆的水平气缸可替换为有杆气缸。
所述夹持组件74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爪7411(参考图10),两个所述夹爪7411在夹持气缸743的驱动下可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相互靠近时用于勾住废料11,相互远离时用于释放废料11。为使夹持组件741能够顺利地抓取废料11,所述模具5上设有与仿形凹槽511连通的取废凹槽55(参见图3和图4a),所述取废凹槽55允许夹爪741进出所述仿形凹槽511以拿取所述废料11,并且夹爪741勾住废料11后还能脱离取废凹槽55。所述夹爪7411可设置为具有并排设置的多个齿部,相邻所述齿部之间形成间隙,每个所述齿部对应设置一个取废凹槽5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取废凹槽55具体设置在外模具51上,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有开口。
所述压紧组件74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压块7421(参考图10),每个压块7421可设置避让夹爪7411的镂空,使夹爪7411穿过镂空而位于压块7421的外侧。每个压块7421优选通过弹性件7422与连接板732连接,以缓冲下压压块7421时对目标物贴片10的冲击。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废料机构7可设置为吹气装置,通过吹气将废料11取走。可知,上述收废料机构7无需使用辅料耗材,较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对总控制系统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执行逻辑运算的硬件,例如,单片机、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是在硬件基础上的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程序、功能模块、函数、目标库(Object Libraries)或动态链接库(Dynamic-Link Libraries)。或者,是以上两者的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在本申请公开的内容基础上,应当知晓如何具体实现总控制系统的功能。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裁切装置在生产不同形状和/或大小的产品时,只需要更换模具和刀具,无需更换需要复杂调试的设备,因此,简化了生产操作过程,而且模具和刀具的更换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节省了生产时间,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柔性高,另外在上下料时,克服了传统上下料对操作工人的规范要求,传统做法中,操作工人需要将原片有序整齐地摆放在输送线上,而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要求,操作工人可以随意地在上料输送线上放置原片,提高了上料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最终,本实用新型的裁切装置的生产柔性好,降低了对设备换型的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贴片产品的生产加工效率。需知,在上料时,微针朝上放置,微针原片不能重叠放置。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裁切装置,用于将目标物原片加工为目标物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具有安装所述目标物原片用的仿形凹槽;
装载机构,包括安装所述模具用的转盘,所述转盘用于驱动所述模具转动;
上料输送线,用于将所述目标物原片输送至上料准备工位;
上下料机构,用于根据输送至所述上料准备工位的所述目标物原片的物料状态,取走所述目标物原片并放置于所述模具的所述仿形凹槽中;以及,
裁切机构,用于裁切转动至该处的所述模具中的所述目标物原片,以得到所述目标物贴片;
其中,所述上下料机构还用于从所述模具中取走所述目标物贴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沿自身周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裁切工位、废料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转盘用于驱动所述模具依次转动至所述上料工位、所述裁切工位、所述废料工位和所述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准备工位对应于所述上料工位设置;所述模具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转盘上;
所述上下料机构用于从所述上料准备工位取走所述目标物原片并转送至转动至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模具;所述上下料机构还用于取走处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模具中的所述目标物贴片;
所述裁切机构裁切转动至所述裁切工位的所述模具中的所述目标物原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废料机构,用于当所述模具转动至所述废料工位时,取走所述模具中所述目标物原片裁切后的废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底面设置为吸附面,所述吸附面用于吸附所述目标物原片;所述吸附面包括独立设置的废料吸附区和产品吸附区,所述废料吸附区用于吸附所述废料,所述产品吸附区用于吸附所述目标物贴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贴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废料吸附区连续设置以吸附一整片所述废料,所述产品吸附区由多个子吸附区组成,所有所述子吸附区之间由所述废料吸附区所隔开,每个所述子吸附区单独吸附一个所述目标物贴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内模具和外模具;所述外模具套于所述内模具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内模具上下移动;所述外模具设有所述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底面设有贯通的孔洞,所述内模具与所述外模具相对的一面设有插入所述孔洞的突伸部,所述突伸部与所述孔洞一一对应;
裁切之前,所述突伸部的顶面与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底面平齐;当所述目标物原片受到所述裁切机构向下的作用力后,所述外模具在所述作用力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使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底面相对于所述突伸部的顶面下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具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所述突伸部;所述外模具设有与所述仿形凹槽相对的定位凹槽,所述孔洞还贯穿所述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套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外模具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多个弹性结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贴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孔洞的数量与所述目标物贴片的数量一致,且所述孔洞的位置与所述目标物贴片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仿形凹槽和所述突伸部均用于负压吸附所述目标物原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模具沿所述转盘的周向依次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觉系统,所述视觉系统用于视觉定位所述上料准备工位的物料状态,并包括:先获取所述上料准备工位处的所述目标物原片的图像,然后根据所述目标物原片的图像获取所述目标物原片的位姿;
所述上下料机构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物原片的位姿控制自身的位姿以取走所述上料准备工位处的所述目标物原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机构还被配置为能够自主判断所述目标物原片的位姿是否符合预设要求;若是,所述上下料机构保持当前位姿后取走所述目标物原片;若否,所述上下料机构调整自身位姿后取走所述目标物原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机构还包括:
竖立在转盘中心的立柱;
进入所述立柱的供气管路;
与所述模具中的负压腔连接的真空源,所述真空源用于产生负压,使所述模具在所述真空源所产生的负压作用下进行吸附;以及,
分别与所述供气管路和所述真空源连接的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供气管路和所述真空源之间的气流通断;
所述立柱、所述供气管路、所述阀门装置和所述真空源均用于随同所述转盘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设有多个独立设置的所述负压腔,各个所述负压腔与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底面上的不同吸附区连通,每个所述负压腔连接一个所述真空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为多个,所有所述模具沿所述转盘的周向依次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模具连接多个所述真空源,所述阀门装置连接所有所述真空源,以控制各个所述真空源与所述供气管路之间的独立通断。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装置电连接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由可相对活动的转动部和固定部组成,所述转动部随同所述立柱转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裁切机构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刀具模组和第一气缸,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转盘的旁边,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刀具模组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刀具模组升降以远离或靠近所述转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安装板和定位杆,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刀具模组连接,并驱动所述安装板带动所述刀具模组沿所述定位杆上下移动,所述定位杆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缸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下斜块和上斜块,所述下斜块设置在所述上斜块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所述第二气缸用于推动所述下斜块运动,所述下斜块用于带动所述上斜块上下移动,并促使所述上斜块顶住所述转盘的底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基座、侧板、顶板和限位板,两块所述侧板竖立在所述基座上并相对设置,所述刀具模组和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所述顶板设置于两块所述侧板的顶部并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限位板水平设置于两块所述侧板的中部并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限位板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刀具模组进出所述通孔以靠近或远离所述转盘。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废料机构包括支撑架、水平运动模组、升降运动模组和取废料模组;所述支撑架竖立在所述转盘的旁边;所述水平运动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用于输出沿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所述升降运动模组设置在所述水平运动模组上,并用于输出沿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所述取废料模组设置在所述升降运动模组上,并用于收取所述模具中的所述废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运动模组包括相连接的水平气缸和水平滑板;所述升降运动模组包括相连接的升降气缸和连接板;所述取废料模组包括夹持组件、压紧组件和夹持气缸;所述水平滑板连接所述升降气缸;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压紧组件和所述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连接所述夹持组件;
所述水平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水平滑板水平移动,以带动所述升降运动模组和所述取废料模组水平移动;
所述升降气缸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竖直移动,以带动所述取废料模组竖直移动;
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在所述升降气缸的驱动下将所述废料压抵在所述夹持组件上;
所述夹持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勾住所述废料的底部以进行拿取。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爪,两个所述夹爪用于在所述夹持气缸的驱动下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所述模具上设有与所述仿形凹槽连通的取废凹槽,所述取废凹槽允许所述夹爪进出所述仿形凹槽以拿取所述废料。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具有并排设置的多个齿部,相邻所述齿部之间设有间隙,每个所述齿部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取废凹槽。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压块,每个所述压块通过弹性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CN202221649010.4U 2022-06-28 2022-06-28 裁切装置 Active CN217514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9010.4U CN217514038U (zh) 2022-06-28 2022-06-28 裁切装置
PCT/CN2023/099680 WO2024001743A1 (zh) 2022-06-28 2023-06-12 裁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9010.4U CN217514038U (zh) 2022-06-28 2022-06-28 裁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4038U true CN217514038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3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49010.4U Active CN217514038U (zh) 2022-06-28 2022-06-28 裁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403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0401A (zh) * 2023-05-31 2023-06-27 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针加工的贴合机构
CN116330367A (zh) * 2023-05-31 2023-06-27 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微针加工用模切贴片机
CN117103367A (zh) * 2023-10-24 2023-11-24 美尚精密制造(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上生产加工的裁切设备
WO2024001743A1 (zh) * 2022-06-28 2024-01-04 苏州悦肤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裁切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743A1 (zh) * 2022-06-28 2024-01-04 苏州悦肤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裁切装置
CN116330401A (zh) * 2023-05-31 2023-06-27 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针加工的贴合机构
CN116330367A (zh) * 2023-05-31 2023-06-27 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微针加工用模切贴片机
CN116330367B (zh) * 2023-05-31 2023-08-15 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微针加工用模切贴片机
CN116330401B (zh) * 2023-05-31 2023-08-15 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针加工的贴合机构
CN117103367A (zh) * 2023-10-24 2023-11-24 美尚精密制造(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上生产加工的裁切设备
CN117103367B (zh) * 2023-10-24 2024-01-26 美尚精密制造(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上生产加工的裁切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14038U (zh) 裁切装置
US1098781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lectroadhesion-based manipulation and mechanical release in manufacturing
CN110238621B (zh) 可重构柔性装配系统
CN102825812A (zh) 轮胎用帘布材料的制造装置
WO2024001743A1 (zh) 裁切装置
CN104386287A (zh) 一种自动贴膜机治具
KR20070064124A (ko) 도광판용 브이-커팅 절삭장치 및 그 브이-커팅 방법
CN110722070B (zh) 一种机器人折弯工作站
CN205889935U (zh) 一种手机外壳成型加工一体机
CN117340984A (zh) 裁切装置
CN109291366B (zh) 新能源电池中自动定位搬运生产线
CN217749198U (zh) 一种用于压铆机的上料装置
CN211616370U (zh) 天线端子植入机
CN207097973U (zh) 一种电芯转接片焊接机
CN210173271U (zh) 一种平面抛光产品的上料设备
JPH0647465A (ja) タンデムプレスラインのワーク搬送方法
CN213803855U (zh) 一种带磁吸夹持式随行夹靴的工作台
CN211746528U (zh) 食品坯料调角机构
JPH0473612B2 (zh)
CN113827353A (zh) 牙套预制品、该牙套预制品的牙套打标、切割系统及其打标切割方法
CN218224403U (zh) 一种自动供料整形装置
CN208760040U (zh) 曲面产品高精度贴合机
CN112266988A (zh) 一种带磁吸夹持式随行夹靴的工作台及其加工中心
CN212352682U (zh) 一种超薄软材自动裁切植入装置
KR101688062B1 (ko) 인공치아모델 및 치아모형 가공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