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0418U - 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及其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及其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0418U
CN217510418U CN202220667676.6U CN202220667676U CN217510418U CN 217510418 U CN217510418 U CN 217510418U CN 202220667676 U CN202220667676 U CN 202220667676U CN 217510418 U CN217510418 U CN 217510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emission
infrared
lamp
charging seat
path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676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ru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ru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ru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ru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676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0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0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0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及其扫地机器人,所述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包括:充电座、充电座PCB板、红外发射组件和红外接收组件,所述红外发射组件通过所述充电座PCB板设置于所述充电座中,所述红外接收组件设置于用电设备的外侧面;其中,所述红外发射组件包括红外发射灯固定件、红外发射灯反射件和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充电座PCB板上,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通过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上。本实用新型在整体结构上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可靠性能,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等用电设备对充电座的寻找和对接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及其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充电对接引导作用的光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并进一步涉及一种采用了该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的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家居设备随着技术的进步已经越来越智能化,在扫地机器人这一应用领域,通常都通过红外传感器来实现充电座的寻找和对接。比如在充电座中内置红外发射模块,为了防止环境信号无干扰,红外发射模块发射的信号会进行编码。相应的,在扫地机器人会内置与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相配套的红外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充电座中的红外信号并进行解码,以实现对于充电座的寻找和对接。但是现有的扫地机器人这种用于实现充电对接引导作用的光路结构,一般仅仅只是设计非常简单的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这样就会使得充电座的寻找和对接有一定的限制,影响其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优化了结构设计的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以提高对充电座的寻找和对接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提供包括了该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的扫地机器人。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包括:充电座、充电座PCB板、红外发射组件和红外接收组件,所述红外发射组件通过所述充电座PCB板设置于所述充电座中,所述红外接收组件设置于用电设备的外侧面;其中,所述红外发射组件包括红外发射灯固定件、红外发射灯反射件和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充电座PCB板上,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通过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充电座PCB板上设置有漫射红外发射灯、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和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所述漫射红外发射灯竖直设置于所述充电座PCB板上,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向所述充电座的外侧折弯设置于所述充电座PCB板的中间,所述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向所述充电座的外侧折弯设置于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的中间为用于固定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的固定件主体,所述固定件主体的两侧设置用于固定所述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的固定件侧挡板,所述固定件主体的一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漫射红外发射灯的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件主体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设置于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位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的上方设置有反射件固定部,所述反射件固定部的两侧设置有侧翼,所述侧翼设置于与所述固定件侧挡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翼和所述反射件固定部之间的夹角,与所述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和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之间的夹角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组件包括透光件、红外接收件和红外接收头,所述红外接收头通过所述红外接收件设置于所述透光件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座壳体和充电接触件,所述充电接触件设置于所述充电座壳体的两侧,两侧的充电接触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红外接收组件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充电座壳体包括安装顶壳和顶壳装饰件,所述充电座PCB板和红外发射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顶壳的内侧,所述顶壳装饰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顶壳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了如上所述的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所述充电座为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充电座,所述红外接收组件设置于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外侧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红外发射组件中,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充电座PCB板上,以便优化红外发射灯的固定结构;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通过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上,便于实现红外光在漫射过程中的反射作用,本实用新型在整体结构上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可靠性能,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等用电设备对充电座的寻找和对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红外发射组件和红外接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红外发射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包括:充电座1、充电座PCB板2、红外发射组件3和红外接收组件4,所述红外发射组件3通过所述充电座PCB板2设置于所述充电座1中,所述红外接收组件4设置于用电设备的外侧面;其中,所述红外发射组件3包括红外发射灯固定件31、红外发射灯反射件32和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33,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31设置于所述充电座PCB板2上,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32通过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33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31上。
本例所述用电设备指的是扫地机器人等需要进行充电寻找和对接的用电设备。如图3和图4所示,本例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31指的是用于固定所述充电座PCB板2上的红外发射灯的结构件,如塑胶固定件等;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32指的是用于实现反射作用的结构件,比如通过锥形电镀件等方式实现反射;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33指的是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32的结构件,该结构件还优选能够实现反射作用,比如通过在其内侧增加电镀层等方式。
本例在所述红外发射组件3中,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31设置于所述充电座PCB板2上,以便优化红外发射灯的固定结构;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32通过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33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31上,便于实现红外光在漫射过程中的反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例还在整体上进行了结构的优化设计,提高了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可靠性能,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等用电设备对充电座1的寻找和对接的工作效率。
本例所述充电座PCB板2上的红外发射灯包括漫射红外发射灯21、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22和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23,所述漫射红外发射灯21竖直设置于所述充电座PCB板2上,所述漫射红外发射灯21指的是用于实现漫射效果的红外发射灯,其红外光向上发出,通过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32进行漫射,漫射以后由于反射作用向下;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22向所述充电座1的外侧折弯设置于所述充电座PCB板2的中间,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22指的是用于实现对正前方这一方向进行引导的红外发射灯,优选的数量为两个,设置在中间位置;所述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23向所述充电座1的外侧折弯设置于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22的两侧,所述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23指的是用于实现两侧引导的红外发射灯,优选的数量也为两个,用于实现左右斜向引导,提高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可靠性能。
如图3和图4所示,与上述红外发射灯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本例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31的中间为用于固定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22的固定件主体311;所述固定件主体311的两侧设置用于固定所述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23的固定件侧挡板312,所述固定件侧挡板312优选为具有一定角度的两个侧挡板,两个侧挡板的上部相交处用于安装和固定所述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23;所述固定件主体311的一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漫射红外发射灯21的固定板313,进而使得每一个红外发射灯的安装位置都稳固且可靠,提高产品的稳固性。
如图3和图4所示,本例所述固定件主体311上设置有透光孔314,所述透光孔314设置于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22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32的下方,以便更好地实现漫射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与上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31的结构相配合,本例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33位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32的上方设置有反射件固定部331,所述反射件固定部331为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32的结构件;所述反射件固定部331的两侧设置有侧翼332,所述侧翼332设置于与所述固定件侧挡板312的上方,本例所述侧翼332和所述反射件固定部331之间的夹角,与所述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23和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22之间的夹角一致,进而与所述固定件侧挡板312之间为所述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23提供一个扇形的区域;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侧挡板312和侧翼332的内侧设置有电镀层。
如图3和图4所示,本例所述红外接收组件4优选包括透光件41、红外接收件42和红外接收头43,所述红外接收头43通过所述红外接收件42设置于所述透光件41的内侧。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红外接收组件4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红外接收模组来实现,只需要跟所述红外发射组件3相配套实现引导寻找即可。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例所述充电座1包括充电座壳体和充电接触件12,所述充电接触件12设置于所述充电座壳体的两侧,两侧的充电接触件1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红外接收组件4的长度,便于合理利用结构设计,使得所述红外接收组件4和充电接触件12可以利用一个水平面上的空间。
如图1所示,本例所述充电座壳体包括安装顶壳11和顶壳装饰件13,所述充电座PCB板2和红外发射组件3设置于所述安装顶壳11的内侧,所述顶壳装饰件13设置于所述安装顶壳11的外侧,便于提高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程度,也便于产品的维护。
本例还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了如上所述的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所述充电座1为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充电座,所述红外接收组件4设置于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外侧面上。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充电座PCB板、红外发射组件和红外接收组件,所述红外发射组件通过所述充电座PCB板设置于所述充电座中,所述红外接收组件设置于用电设备的外侧面;其中,所述红外发射组件包括红外发射灯固定件、红外发射灯反射件和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充电座PCB板上,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通过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PCB板上设置有漫射红外发射灯、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和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所述漫射红外发射灯竖直设置于所述充电座PCB板上,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向所述充电座的外侧折弯设置于所述充电座PCB板的中间,所述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向所述充电座的外侧折弯设置于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固定件的中间为用于固定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的固定件主体,所述固定件主体的两侧设置用于固定所述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的固定件侧挡板,所述固定件主体的一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漫射红外发射灯的固定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主体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设置于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固定件位于所述红外发射灯反射件的上方设置有反射件固定部,所述反射件固定部的两侧设置有侧翼,所述侧翼设置于与所述固定件侧挡板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和所述反射件固定部之间的夹角,与所述两侧引导红外发射灯和所述正方向引导红外发射灯之间的夹角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组件包括透光件、红外接收件和红外接收头,所述红外接收头通过所述红外接收件设置于所述透光件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座壳体和充电接触件,所述充电接触件设置于所述充电座壳体的两侧;两侧的充电接触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红外接收组件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壳体包括安装顶壳和顶壳装饰件,所述充电座PCB板和红外发射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顶壳的内侧,所述顶壳装饰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顶壳的外侧。
10.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了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所述充电座为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充电座,所述红外接收组件设置于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外侧面上。
CN202220667676.6U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及其扫地机器人 Active CN217510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7676.6U CN217510418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及其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7676.6U CN217510418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及其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0418U true CN217510418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69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67676.6U Active CN217510418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及其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0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8578B (zh)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座和自动充电系统和方法
CN103294057A (zh) 传感器组件以及具有该传感器组件的机器人吸尘器
CN217510418U (zh) 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及其扫地机器人
CN20192785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4485710A (zh) 自动充电引导装置的导光结构、充电座及自动充电系统
CN211093815U (zh) 充电座及机器人套装
US10969473B2 (en) Infrared range-measurement device and TIR lens
CN210111111U (zh) 移动终端的外露充电结构
CN216748070U (zh) 光路结构及激光雷达
CN211862700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12679029U (zh) 充电座用红外信号发射装置及智能扫地机器人充电座
CN216819474U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充电装置及用于其的反光杯结构
CN210792972U (zh) 一种全方位转向灯
CN210291466U (zh) 一种聚光手电的灯头结构及手电筒
CN218738719U (zh) 清洁机器人
CN209733869U (zh) 扫地机器人及其充电座和充电座上的信号发射装置
CN202313118U (zh) 红外线反射装置及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
CN105721058B (zh) 一种光收发模块
CN213957622U (zh) 红外传感器模组及自移动设备
CN205880827U (zh) 光学鼠标
CN215502810U (zh) 一种传感器结构及具有其的自移动设备
CN214456094U (zh) —种自动扶梯误入警示灯
CN213118514U (zh) 一种光学照明系统及灯具
CN209789755U (zh) 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及充电座
CN211702493U (zh) 灯具控制器及户外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6

Address after: 518,000 C1701, Block ABCD, Building 3, Phase I, Tian'an Yungu Industrial Park, Gangtou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rui Rob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2938, block B, Tianxia International Center, No.8 Taoyuan Road, dawangshan community, Nantou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irui Robo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u Yu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