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9755U - 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及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及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9755U
CN209789755U CN201920207244.5U CN201920207244U CN209789755U CN 209789755 U CN209789755 U CN 209789755U CN 201920207244 U CN201920207244 U CN 201920207244U CN 209789755 U CN209789755 U CN 209789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lamp
recharging
suppor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072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ore Spe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ore Spe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ore Spe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ore Spe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072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9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9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9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及充电座,该充电座还包括反光罩、回充座支架、引导灯、防撞发射灯以及焊接有引导灯和防撞发射灯的充电座电路板,所述反光罩支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回充座支架的上方;回充座支架的后端开口开设有装配引导灯的引导灯安装孔,所述第一骨位覆盖引导灯安装孔;回充座支架的前端开口开设发射挡板,该发射挡板的宽度设置为预设宽度,使得该发射挡板与回充座支架的左右侧壁形成两个透光孔,回充座支架的顶部盖面设有灯相适配的防撞发射灯透光孔,该防撞发射灯透光孔正对反光罩的一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将所述回充座支架以及所述反光罩支架置于一个整体中,避免引导信号漏射而造成回充误导。

Description

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及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及充电座。
背景技术
现在的扫地机器人通常是通过摆设在地上的充电座进行充电,扫地机器人电量不足时,充电座就会向外界发射红外线,扫地机器人根据接收的红外线自动寻找充电座对接进行充电。充电座作为扫地机回充的重要部件,回充信号以及防撞信号的好坏对智能扫地机回家对位有重要影响。
目前,有些充电座为了保证扫地机器人能在多个方向接收充电座发出的红外线,在充电座上设置了反光件,使充电座红外光源射出的光经反光件形成反射光,然后往反光件四周出射,扫地机器人可以在多个方向上接收红外线,及时向充电座移动。中国专利CN201810779935.2公开了一种反光装置及充电设备,反光装置包括反光件及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与反光件相适配的安装槽,反光件插设于安装槽且通过紧固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反光装置及充电设备,通过在安装架上设置安装槽,然后将反光件插设在安装槽内,通过紧固件将反光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使得反光件稳固地安装到安装架上,反光件能稳定地与充电设备的红外光源对准,将红外光向四周反射,扫地机器人在多个方向上均能接收到红外线信号。但是,在该专利所公开揭示的组件结构中,固定座的一侧板上开设的两个固定孔,反光件反射的红外光容易漏射出去,即容易从反光件的四周漏射出去,并经过镜片反射而误导机器人回充,影响红外光源回充引导的准确性,扫地机器人不能及时与充电座进行对接充电,影响扫地机器人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技术缺陷进行优化,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该反光罩支架包括:形成于反光罩支架顶部的卡槽,用于插设反光罩;在该反光罩支架中,还包括一个竖直部,垂直连接于卡槽;该反光罩支架还包括一个固定部,该反光罩支架的固定部包括水平固定板,该反光罩支架的固定部还包括第一骨位和第二骨位;水平固定板的后侧垂直连接于第一骨位,第二骨位设置于水平固定板与第一骨位相交位置的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第一骨位和所述第二骨位配合实现回充信号的稳定出射工作,所述第一骨位通过遮挡回充信号的发射装置的后方,起到限定充电座的回充信号的出射范围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固定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骨位所在平面的相交线与所述第二骨位所在平面垂直。该技术方案压紧充电座的引导信号的发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固定板、所述第一骨位和所述第二骨位为一体化成型,注塑成阶梯形,加强所述反光罩支架的连接的强度,提高空间利用率,便于加工生产。
一种装配有所述反光罩支架的充电座,该充电座还包括反光罩、回充座支架、引导灯、防撞发射灯以及焊接有引导灯和防撞发射灯的充电座电路板,所述反光罩支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回充座支架的上方;回充座支架的后端开口开设有装配引导灯的引导灯安装孔,所述第一骨位配合所述第二骨位配合覆盖引导灯安装孔;回充座支架的前端开口开设发射挡板,该发射挡板的宽度设置为预设宽度,使得该发射挡板与回充座支架的左右侧壁形成两个透光孔,这两个透光孔分别与引导灯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回充座支架的顶部盖面设有与防撞发射灯相适配的防撞发射灯透光孔,该防撞发射灯透光孔正对反光罩的一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将所述回充座支架以及所述反光罩支架置于一个整体中,将回充信号的引导灯和防撞信号的防撞发射灯用塑胶件分隔,并设置相应的骨位结构控制信号的反射范围,避免回充信号出现误导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回充座支架的内壁面上间隔设置有条纹结构,该条纹结构与所述引导灯发射的光线方向相互垂直,避免所述引导灯在所述回充座支架的内壁面发生反射串扰,保证机器人正常接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罩的下端曲面覆盖着电镀膜,所述反光罩的下端曲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防撞发射灯透光孔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有利于将所述防撞发射灯的出射信号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对机器人的回充运动起到引导作用,避免机器人撞上所述充电座。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挡板的宽度用于限制所述两个透光孔的出射光线相交形成的角度,从而控制所述充电座回充信号的引导灯的发射角度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罩支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罩支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回充座支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回充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反光罩支架,1011:第一垂直骨位,1012:第二垂直骨位;102:引导灯;103:反光罩;
104:回充座支架,1041:发射挡板,1042:防撞发射灯透光孔,1043:引导灯安装孔;
105:充电座电路板;106:防撞发射灯;107:条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参阅图1至图4,反光罩支架101包括与反光罩103相适配的卡槽、竖直部和固定部(图中未表示出)。该卡槽形成于反光罩支架101的顶部,如图3所示,卡槽在侧边缘留有一个缺口,与反光罩103相应的凸起配合,便于将反光罩103插设入卡槽中。反光罩支架101的竖直部垂直连接于卡槽,竖直部、卡槽以及固定部依次连接呈阶梯状,竖直部的一侧面具有加强筋,提高反光罩支架101的连接强度。固定部包括水平固定板、第一骨位1011和第二骨位1012,水平固定板的后侧垂直连接于第一骨位1011,第二骨位1012设置于水平固定板所在平面与第一骨位1011所在平面的相交线的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第一骨位1011和所述第二骨位1012配合完成回充信号的稳定出射工作,所述第一骨位1011遮挡回充信号的发射装置的后方,起到限定充电座的回充信号的出射范围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水平固定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骨位1011所在平面的相交线与所述第二骨位1012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二骨位1012可卡接并贯穿所述水平固定板与所述第一骨位1011的相交位置的内侧处,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骨位1012设有两个加强筋,分别设置在相交位置内部的两侧,用于压紧充电座的引导信号的发射装置,使得引导信号的发射装置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牢固可靠。
优选地,所述水平固定板、所述第一骨位1011和所述第二骨位1012为一体化成型,如图4所示,所述水平固定板、所述第一骨位1011和所述第二骨位1012注塑成阶梯形,从而加强所述反光罩支架101的连接的强度,提高空间利用率,便于加工生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有所述反光罩支架101的充电座,该充电座还包括反光罩103、回充座支架104、引导灯102、防撞发射灯106以及焊接有引导灯102和防撞发射灯106的充电座电路板105,所述反光罩支架101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回充座支架104的上方。其中,防撞发射灯106作为所述充电座的防撞信号的防撞发射灯,引导灯102作为所述充电座的回充引导信号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的具体设置为:所述反光罩支架101至少开设有两个螺孔柱,而所述回充座支架104的侧面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螺孔柱插接配合,以起到预定位的作用,然后利用螺丝钉贯穿连接孔与螺孔柱的螺纹孔配合,旋紧螺丝钉即可将所述反光罩支架101安装到所述回充座支架104上,且连接牢固可靠。
如图6所示,所述回充座支架104的后端开口开设有装配引导灯102的引导灯安装孔1043,回充座支架101的前端开口开设发射挡板1041,该发射挡板的宽度设置为预设宽度,使得该发射挡板1041与回充座支架101的左右侧壁形成两个透光孔。因此,所述发射挡板的宽度用于限制所述两个透光孔的出射光线相交形成的角度,从而控制所述充电座的回充信号的引导灯的发射角度范围,其中,该发射角度范围为扫地机机器人直线回充的有效范围,在该有效范围内扫地机器人可在调整运动方向后进行直线回充操作。同时,如图2所示,所述反光罩支架101在所述水平固定板的后侧垂直连接着所述第一骨位1011,所述第一骨位1011配合所述第二骨位1012覆盖所述引导灯安装孔1043,其中,所述第二骨位1012压紧装配引导灯安装孔1043,有利于加强所述引导灯102与所述回充座支架104的连接强度,从而更好地配合所述第一骨位1011盖住所述回充座支架104后侧的引导灯安装孔1043(图2未示出),防止引导灯102所发射的信号线在所述回充座支架104内壁表面经过反射,再从所述引导灯安装孔1043后面漏出,进而影响扫地机回充的准确性。
结合图5和图6可知,前述两个透光孔分别设置在引导灯安装孔1043的前方,并与引导灯安装孔1043的开口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引导灯安装孔1043设置有两个,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水平固定板。在所述回充座支架104中,左侧的所述引导灯安装孔1043所发射的光代表左侧引导信号,右侧的所述引导灯安装孔1043所发射的光代表右侧引导信号。当扫地机器人接收到左侧引导信号时,扫地机器人则往右转动以调整到直线回充路线上;当扫地机器人接收到右侧引导信号时,扫地机器人则往左转动以调整到直线回充路线上;在所述引导灯安装孔1043的出射信号的引导作用下,所述扫地机器人被调整到正确的位姿,然后移动与所述充电座直线对接。两个所述引导灯安装孔1043处的引导灯102发射的信号光线成前述倾斜角度,用于调整扫地机器人的回充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第一骨位1011用于遮挡所述引导灯102往其后方出射,避免干扰扫地机器人的回充方向。
如图5所示,所述回充座支架104的顶部盖面设有与防撞发射灯106相适配的防撞发射灯透光孔1042,该防撞发射灯透光孔1042正对反光罩103的下端圆锥面。优选地,所述反光罩103的下端曲面覆盖着电镀膜,所述反光罩103的下端曲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防撞发射灯透光孔104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当所述下端曲面为锥形曲面时,锥形曲面的顶尖部位于所述防撞发射灯透光孔1042的中心轴线,锥形曲面的顶尖部位正对防撞发射灯透光孔1042,所述防撞发射灯106的出射光只能通过所述防撞发射灯透光孔1042射出,到达所述反光罩103的下端圆锥面后,沿着反射曲面360度反射,所述反光罩103能稳定地将所述防撞发射灯106的出射光对准,则扫地机机器人在多个方向上均能接收到防撞信号,又由于所述第一骨位1011垂直于所述水平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回充座支架104的后侧,遮挡所述引导灯安装孔1043,避免所述防撞发射灯106的出射光从所述引导灯安装孔1043漏射出去,防止扫地机器人接收到错误的防撞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结合所述第一骨位1011在所述回充座支架104后侧的遮挡作用,及时阻止扫地机器人撞上所述充电座。
如图5所示,所述回充座支架104的内壁面上间隔设置有条纹结构107,条纹结构107与两个所述引导灯安装孔1043发射的光线方向相互垂直,同时也与所述防撞发射灯透光孔1042的出射光线所在方向相互垂直,因此,条纹结构107可以避免所述引导灯106或所述防撞发射灯106在所述回充座支架104的内壁面发生反射串扰,从而保证机器人正常接收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充电座将所述回充座支架104以及所述反光罩支架101置于一个整体中,其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灯102发射的光通过所述引导灯安装孔1043来限定信号的出射角度,所述反光罩支架的后侧设置的所述第一骨位1011防止所述引导灯102的发射信号漏射,避免误导扫地机器人的回充运动路径,提高扫地机器人回充引导的准确性。同时所述反光罩103的下端曲面将接收到的信号光向四周反射,从而增大光的照射面积,扫地机器人更容易接收到发光组件发射出的光信号,从而避免扫地机器人撞向所述充电座。在所述充电座内部,发射回充信号的所述引导灯106和发射防撞信号的所述防撞发射灯106用塑胶件分隔,并通过设置前后不同方位的骨位结构以及反光组件支架,有效地控制信号的发射和反射范围,避免出射的信号进入错误光路而误导机器人的回充路线,进而缩短了扫地机器人移动寻找发光组件发射出的光信号的时间,使得扫地机器人可以更快地和所述充电座对接充电。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该反光罩支架包括:形成于反光罩支架顶部的卡槽,用于插设反光罩;在该反光罩支架中,还包括一个竖直部,垂直连接于卡槽;该反光罩支架还包括一个固定部,该反光罩支架的固定部包括水平固定板,其特征在于,该反光罩支架的固定部还包括第一骨位和第二骨位;水平固定板的后侧垂直连接于第一骨位,第二骨位设置于水平固定板与第一骨位相交位置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光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固定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骨位所在平面的相交线与所述第二骨位所在平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反光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固定板、所述第一骨位和所述第二骨位为一体化成型,注塑成阶梯形。
4.一种装配有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反光罩支架的充电座,该充电座还包括反光罩、回充座支架、引导灯、防撞发射灯以及焊接有引导灯和防撞发射灯的充电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支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回充座支架的上方;
回充座支架的后端开口开设有装配引导灯的引导灯安装孔,所述第一骨位配合所述第二骨位配合覆盖引导灯安装孔;
回充座支架的前端开口开设发射挡板,该发射挡板的宽度设置为预设宽度,使得该发射挡板与回充座支架的左右侧壁形成两个透光孔,这两个透光孔分别与引导灯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
回充座支架的顶部盖面设有与防撞发射灯相适配的防撞发射灯透光孔,该防撞发射灯透光孔正对反光罩的一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充座支架的内壁面上间隔设置有条纹结构,该条纹结构与所述引导灯发射的光线方向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的下端曲面覆盖着电镀膜,所述反光罩的下端曲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防撞发射灯透光孔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挡板的宽度用于限制所述两个透光孔的出射光线相交形成的角度。
CN201920207244.5U 2019-02-19 2019-02-19 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及充电座 Active CN209789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7244.5U CN209789755U (zh) 2019-02-19 2019-02-19 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及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7244.5U CN209789755U (zh) 2019-02-19 2019-02-19 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及充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9755U true CN209789755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2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07244.5U Active CN209789755U (zh) 2019-02-19 2019-02-19 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及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9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8558B (zh) 一种激光雷达
AU2015238914B2 (en) Headlamp assembly with planar heat sink structure
CN109387844A (zh) 扫描式激光雷达
CN107482717B (zh) 一种机器人充电底座以及机器人系统
KR102515485B1 (ko) 로봇청소기의 충전 스테이션
CN109212763A (zh) 光发射模组及其损坏的检测方法、深度获取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789755U (zh) 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及充电座
CN109140292B (zh) 发光组件及充电设备
CN114587223A (zh) 地检组件及扫地机
CN217932054U (zh) 同轴激光雷达
CN211093815U (zh) 充电座及机器人套装
CN109066836B (zh) 充电设备
CN109645903A (zh) 一种装配在充电座上的反光罩支架及充电座
CN217610883U (zh) 地检组件及扫地机
US20230320554A1 (en) Docking station, cleaning device, and cleaning system
US5927848A (en) Vehicular lamp and lamp body therefor
KR101994688B1 (ko) 냉장고
CN214037712U (zh) 云台摄像机的安装组件及云台摄像机
CN111868552A (zh) 限定反射型传感器
CN113194237A (zh) 监控设备和摄像机
CN210051895U (zh) 脉冲激光雷达
CN220730592U (zh) 一种摄像设备的补光结构及摄像设备
CN216929628U (zh) 回充装置
CN218738719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7510418U (zh) 一种基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路结构及其扫地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