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2371U - 盘式制动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盘式制动器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2371U
CN217502371U CN202221578927.XU CN202221578927U CN217502371U CN 217502371 U CN217502371 U CN 217502371U CN 202221578927 U CN202221578927 U CN 202221578927U CN 217502371 U CN217502371 U CN 217502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brake
ear
mounting groove
fri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89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掌福
陈韶勃
李文斌
王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89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2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2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2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盘式制动器及汽车,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制动器具有钳架,以及滑动设置在钳架上的摩擦片,钳架上设有安装槽,摩擦片上设有耳部,耳部滑动设置在安装槽中,且安装槽中设有弹性回位机构,该弹性回位机构在摩擦片靠近制动盘时蓄能,且弹性回位机构释能,能够通过耳部驱使摩擦片远离制动盘。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制动器,通过设置的弹性回位机构,使得摩擦片与制动盘能够快速分离,防止制动盘和摩擦片在制动结束后的接触,从而能够解决摩擦片因回位不良导致偏磨异响的问题,并能够减小制动器的拖滞力矩,利于降低汽车能耗,增加车辆续航里程,且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盘式制动器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盘式制动器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盘式制动器由于具备良好的散热性,制动稳定性能高,从而在制动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现有的盘式制动器中,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制动器中的摩擦片,其回位大多是依靠活塞中矩形密封圈形变,以及制动盘本身存在的端跳产生的对摩擦片的推力得以实现的,但是这种回位方式仍然存在制动盘与摩擦片的物理接触,存在一定的拖滞力矩。
另外,现有的盘式制动器,在盘片分离的问题上,由于存在摩擦片受到的回位力与其受到的阻力达不到力矩的平衡,使得摩擦片与制动盘分离不完全,从而产生一定的拖磨现象,导致制动器拖滞力矩较大,摩擦阻力增大,从而使燃油车油耗上升或者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盘式制动器,以利于摩擦片与制动盘的快速分离,而能够解决摩擦片因回位不良导致的偏磨异响及拖滞力矩较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盘式制动器,所述盘式制动器具有钳架,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钳架上的摩擦片;
所述钳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摩擦片上设有耳部,所述耳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安装槽中设有弹性回位机构;
所述弹性回位机构在所述摩擦片靠近制动盘时蓄能,且所述弹性回位机构释能,能够通过所述耳部驱使所述摩擦片远离所述制动盘。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回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中的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和所述耳部之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摩擦片靠近所述制动盘时,所述耳部压缩所述弹簧,而使所述弹簧蓄能。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耳部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弹簧的一端被约束在所述限位部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耳部上的限位槽,所述弹簧的一端插于所述限位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的两端均设有所述耳部,所述钳架上对应于各所述耳部分别设有所述安装槽,且各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所述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包括相对布置的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所述内摩擦片和所述外摩擦片上均设有所述耳部,所述钳架上对应于各所述耳部分别设有所述安装槽,且各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所述弹性回位机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式制动器,通过设置在钳架上的安装槽,以及设置在摩擦片上的耳部,使得耳部与安装槽滑动配合,有利于摩擦片于钳架上的滑动。并且在安装槽中设置弹性回位机构,使得弹性回位机构能够在制动结束后,释放其在制动过程中积聚的弹性力,来驱使摩擦片远离制动盘移动,从而使得摩擦片与制动盘快速分离,防止制动盘和摩擦片在制动结束后的接触,且也能够防止摩擦片因回位不良导致的偏磨,并能够减小制动器的拖滞力矩,进而利于降低汽车能耗,增加车辆续航里程。
此外,弹性回位机构采用设于安装槽中的弹簧,将弹簧设置在安装槽与耳部之间,结构简单,并便于弹簧的布置安装。设置在耳部的限位部,使得弹簧的一端固连在钳架上,另一端约束在限位部处,而有利于保证弹簧位置,防止弹簧发生偏斜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另外,在摩擦片的两端均设置耳部,各耳部分别设置有供弹簧安装的安装槽,使得弹簧布置在摩擦片的两端,从而可保证摩擦片所受弹性回位力的平衡,提高摩擦片滑动的平顺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上设有如上所述的盘式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过应用如上的变速器,有利于降低制动器总成的拖滞力矩,从而利于降低汽车能耗,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钳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钳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钳架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钳架;101、安装槽;102、连接孔;2、摩擦片;21、外摩擦片;210、抵接端面;211、耳部;2111、限位槽;22、内摩擦片;3、弹簧;10、第一梁体;20、第二梁体;30、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其可在制动器解除制动时,有利于制动器中摩擦片2与制动盘之间的快速分离,从而可解决摩擦片因回位不良导致的偏磨异响及拖滞力矩较大的问题。
整体结构上,本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具有钳架1,以及滑动设置在钳架1上的摩擦片2。其中,钳架1上设有安装槽101,摩擦片2上设有耳部211,耳部211滑动设置在安装槽101中,并且在安装槽101中设有弹性回位机构,该弹性回位机构在摩擦片2靠近制动盘时进行蓄能,同时,在弹性回位机构释能时,能够通过耳部211驱使摩擦片2远离制动盘。
基于如上整体介绍,本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作为一种示例性结构,具体结构上,由图1并结合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钳架1包括架体,架体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梁体10和第二梁体20,第一梁体10和第二梁体20的对应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体30连接于一起。其中,第一梁体10、第二梁体20以及连接体30三者成型于一体,并且第一梁体10上设有用于连接转向节连接的连接孔102。
本实施例的摩擦片2具体包括相对布置的内摩擦片22和外摩擦片21,内摩擦片22滑动连接于具有第一梁体10上,外摩擦片21滑动连接于第二梁体20上,而制动盘则位于内摩擦片22和外摩擦片21之间。
其中,作为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内摩擦片22和外摩擦片21在结构上基本相同,下面具体以外摩擦片21的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中,除了钳架1,以及设置在钳架1上的摩擦片2,制动器中的其它结构,以及制动器的具体工作机理,其均参见现有汽车中采用的盘式制动器产品便可。
本实施例中,参看图4并结合图1所示的,该外摩擦片21整体呈板状结构,其具有与制动盘抵接的抵接端面210,以及用于与钳架1滑动连接的耳部211,耳部211滑动于安装槽101中。并且作为优选的,外摩擦片21的两端对称设有耳部211,如此,有利于提高外摩擦片21滑动的平顺性,且对称的两个耳部211与下述中对应安装槽101内的弹簧3配合,也有利于保证外摩擦片21所受弹性回位力的平衡。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继续参看图1所示的,对应于外摩擦片21上的两个耳部211,在钳架1上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槽101。同样的,对应于内摩擦片22上的两个耳部211,在钳架1上也设有安装槽101。并且,各安装槽101中均设有弹性回位机构,如此在制动结束后,有利于内摩擦片22和外摩擦片21分别与制动盘的快速分离,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弹性回位机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包括设于钳架1和摩擦片2之间的弹簧3。由此,通过设置的弹簧3可在摩擦片2靠近制动盘时,弹簧3能够进行蓄能而积聚弹性力,并且在制动结束后,弹簧3通过自身积聚的弹性力来驱使摩擦片2远离制动盘,从而使得摩擦片2与制动盘快速分离,并能够及时顺利的回位。
为利于内摩擦片22和外摩擦片21于钳架1上的安装及滑动,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看图1至图5所示,在钳架1的连接体上形成有安装槽101,内摩擦片22和外摩擦片21上的耳部211分别滑动设置于对应的安装槽101中。由此,通过设置的耳部211与安装槽101之间的滑动配合,使得摩擦片2滑动设置在钳架1上。
而上述的弹簧3则具体位于安装槽101中,并设置在安装槽101的内壁和耳部211之间,如此,可在制动器制动时,内摩擦片22与外摩擦片21靠近并贴合在制动盘上,使得弹簧3蓄能而具有弹性力,在制动结束后,内摩擦片22与外摩擦片21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朝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移动,从而内摩擦片22与外摩擦片21分别与制动盘快速分离,并顺利及时回位。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设置的耳部211和安装槽101,一方面利于摩擦片2的安装及滑动,另一方面也利于实现弹簧3的设置,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的特点。
另外,还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除了采用上述中耳部211与安装槽101之间滑动配合的结构形式外,其也可在摩擦片2和钳架1之间设置其它滑动配合结构,以能够实现摩擦片2在钳架1上的滑动设置,也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在内摩擦片22和外摩擦片21的耳部211上均设有限位部。而上述的弹簧3,其一端焊接固连在安装槽101的内壁上,另一端被约束在限位部处,如此,有利于保证弹簧3的位置,防止弹簧3发生偏斜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其中,本实施例的限位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其具体包括设于耳部211上的限位槽2111,该限位槽2111的形状与弹簧3匹配,使得弹簧3的端部插设于限位槽2111中,如此可防止弹簧3在制动过程中的滑落。
此处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对弹簧3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除了采用限位槽2111的结构形式外,其也可采用其他限位结构,以能够保证弹簧3安装位置为宜便可。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弹簧3的弹力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相应选择,以能够满足不同车型的制动性能需求。
另外,本实施例中,钳架1上对应于内摩擦片22两端以及外摩擦片21两端的耳部211,分别设有安装槽101,且各安装槽101内均设有弹簧3,也即是在各耳部211与对应的安装槽101之间均设有弹簧3,如此能够保证摩擦片2所受弹性回位力的平衡,并且也利于提高摩擦片2滑动的平顺性。
本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在具体制动时,外摩擦片21和内摩擦片22向制动盘靠近并夹紧制动盘上,通过摩擦阻力进行降速刹车,此时,安装槽101中的弹簧3蓄能而具有弹性力。在制动结束后,弹簧3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驱使内摩擦片22和外摩擦片21朝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移动,使得内摩擦片22和外摩擦片21分别与制动盘快速分离,防止在制动结束后与制动盘的接触。
本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通过设置在摩擦片2和钳架1之间的弹性回位机构,可在摩擦片2靠近制动盘的制动过程中,弹性回位机构进行蓄能而积聚弹性力,并在制动结束后,弹性回位机构释能,通过弹性力来驱动摩擦片2远离制动盘,使得摩擦片2与制动盘快速分离,防止制动盘和摩擦片2在制动结束后的接触。其能够解决摩擦片2回位不良导致偏磨异响问题,并能够减小制动器的拖滞力矩,利于降低汽车能耗,增加车辆续航里程,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该汽车上即装设有实施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本实施例的汽车应用实施例一的盘式制动器,能够解决摩擦片2因回位不良导致偏磨异响问题,且也有利于降低汽车能耗,提升续航性能,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式制动器具有钳架(1),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钳架(1)上的摩擦片(2);
所述钳架(1)上设有安装槽(101),所述摩擦片(2)上设有耳部(211),所述耳部(211)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01)中,且所述安装槽(101)中设有弹性回位机构;
所述弹性回位机构在所述摩擦片(2)靠近制动盘时蓄能,且所述弹性回位机构释能,能够通过所述耳部(211)驱使所述摩擦片(2)远离所述制动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回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101)中的弹簧(3),所述弹簧(3)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01)的内壁和所述耳部(2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摩擦片(2)靠近所述制动盘时,所述耳部(211)压缩所述弹簧(3),而使所述弹簧(3)蓄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3)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安装槽(101)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部(211)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弹簧(3)的一端被约束在所述限位部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耳部(211)上的限位槽(2111),所述弹簧(3)的一端插于所述限位槽(2111)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片(2)的两端均设有所述耳部(211),所述钳架(1)上对应于各所述耳部(211)分别设有所述安装槽(101),且各所述安装槽(101)内均设有所述弹簧(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片(2)包括相对布置的内摩擦片(22)和外摩擦片(21);
所述内摩擦片(22)和所述外摩擦片(21)上均设有所述耳部(211),所述钳架(1)上对应于各所述耳部(211)分别设有所述安装槽(101),且各所述安装槽(101)内均设有所述弹性回位机构。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
CN202221578927.XU 2022-06-22 2022-06-22 盘式制动器及汽车 Active CN217502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8927.XU CN217502371U (zh) 2022-06-22 2022-06-22 盘式制动器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8927.XU CN217502371U (zh) 2022-06-22 2022-06-22 盘式制动器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2371U true CN217502371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8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8927.XU Active CN217502371U (zh) 2022-06-22 2022-06-22 盘式制动器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2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85323B2 (en) Caliper assembly for disc brake system
US20060027427A1 (en) Laminated shim for disk brake and pad unit having the laminated shim
JP6189718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パッド及び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US6340076B1 (en) Vehicular disk brake
US20070017756A1 (en) Disk brake device
JPH10184744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10945261B (zh) 车辆用盘式制动器
WO2007062420A1 (en) Positive pad retraction and retention device
CN217502371U (zh) 盘式制动器及汽车
CN101793298A (zh) 盘式制动器
KR20190096829A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용 어버트먼트 클립
CN212055620U (zh) 一种固定卡钳的摩擦片及回位簧固定机构
CN213478994U (zh) 一种用于制动器制动块回位的弹簧片以及制动器
GB2036898A (en) Disc Brakes
CN207634561U (zh) 一种低拖滞汽车制动钳
CN211117267U (zh) 一种制动块总成和制动器
JP2008138737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WO2019240117A1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14060436A (zh) 盘式制动器用衬垫
CN211343814U (zh) 电子驻车卡钳
CN218235906U (zh) 制动片回位件、制动钳总成和车辆
CN220581564U (zh) 一种卡簧、制动系统及汽车
EP4269831A1 (en) Brake caliper assembly, brake and vehicle
US20230010464A1 (en) Pad clip for disc brake apparatus and disc brake apparatus
JP2588952Y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