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97845U - 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97845U CN217497845U CN202221499759.5U CN202221499759U CN217497845U CN 217497845 U CN217497845 U CN 217497845U CN 202221499759 U CN202221499759 U CN 202221499759U CN 217497845 U CN217497845 U CN 2174978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y
- assembly
- camera
- plate
- workbe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工作台,分别安装在工作台两侧的工件一进料线路和工件二进料线路,安装在工作台中间位置一端的机械手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中间位置另一端的打码和检测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不合格工件放置盘,不合格工件放置盘上设有两种工件的放置槽。本装置能够适用于给两种工件打码,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电子产品的打码,通常是针对电子产品外壳的打码。、
中国专利公布号CN110978807A一种电子产品外壳打码设备,包括机架、打码槽和打码装置,打码槽的两端分别配合有输送装置和下料斜槽,输送装置的另一端配合有翻转装置,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输送槽,翻转输送槽的另一端配合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座,进料座上设置有进料槽、进料推送槽和进料转送槽,进料槽的末端设置有进料拦截块,且进料座上设置有与进料拦截块拦截的外壳产品配合的正反面检测装置以及将拦截的外壳产品推送到进料推送槽的转送装置,进料推送槽上设置有与进料转送槽对接的旋转接料块,旋转接料块配合有旋转装置,进料座上还设置有将旋转接料块上的外壳产品从进料推送槽推入到翻转输送槽内的进料推送装置;提高了整体打码的效率。
现有技术虽然保证了工件的朝向,但仅适用于一种工件的打码,且不能做到从运输、打码到检测的全程自动化;以及目前工件普遍整理于托盘中,便于工件的收集,而且托盘的使用能够提高打码精确度,但现有技术中普遍将放置于托盘的工件手动放置在运输装置上,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工作台,分别安装在工作台两侧的工件一进料线路和工件二进料线路,安装在工作台中间位置一端的机械手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中间位置另一端的打码和检测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不合格工件放置盘,机械手装置用于将两种工件放置到打码和检测装置,随后将合格和不合格工件分开放置。
具体的,工件一进料线路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料仓,设在料仓一侧的振筛,安装在料仓上且位于振筛正上方的第一相机组件,导向管道通过导向管支架安装在工作台上;料仓、第一相机组件、导向管道和合格工件放置盒依次从左到右安装在工作台上。
具体的,第一相机组件包括安装在料仓上的安装架,第一相机本体通过第一相机底座安装在安装架上。
具体的,机械手装置包括工业机器人,安装在工业机器人上的抓取组件和第二相机组件,以及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三相机组件;第二相机本体用于确定抓取组件抓取工件时工件的状态,第三相机组件用于确定抓取组件的位置以及此时工件的状态。
具体的,第二相机组件由第二相机底座、第二相机本体和光源组成,所述光源安装在第二相机底座上;所述第三相机组件由第三相机底座、第三相机本体和光学玻璃组成,所述第三相机本体安装在第三相机底座上,所述光学玻璃置于第三相机底座上,且所述光学玻璃置于所述第三相机本体的正上方。
具体的,打码和检测装置包括分度盘,所述分度盘上分别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安装在工作台上且位于第三工位正前方的打码机,安装在工作台上且位于第四工位正前方的读码器,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传感器组件。
具体的,所述传感器组件是由分布在分度盘四周形成方形的传感器组成,用于检测分度盘上四工位上工件的位置及其状态。
具体的,工件二进料线路包括分别安装在工作台一侧两端的托盘叠放装置和托盘回收装置,穿过托盘叠放装置和托盘回收装置且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传送组件,安装在工作台上且位于传送组件两侧的托盘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两侧的托盘限位装置;托盘叠放装置用于将托盘移动到传送组件上,托盘固定装置配合托盘限位装置用于将托盘启停在传送组件上,托盘回收装置用于将空托盘回收。
具体的,托盘叠放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传送组件一端外的制动组件,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底板,所述传送组件置于底板上,安装在底板两端的旋转组件,且旋转组件安装在制动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安装在底板两侧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两端通过连接轴连接,且连接轴活动安装在支撑板上,连接轴安装在制动组件上,连接轴两端通过皮带轮安装有皮带一,所述皮带一上均匀安装有搁置板,且所述搁置板垂直安装在皮带一上。
具体的,所述底板上对应旋转组件的位置处设有通孔;制动组件由皮带二、皮带轮、轴和电机组成。
具体的,还包括安装在远离制动组件一侧的支撑板上的防护板,防护板到传送组件的最小距离大于托盘的高度。
具体的,托盘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在安装座一端上的气缸一,安装在气缸一上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一端的两侧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托盘设有的凹槽形状相契合;通过传感器安装支架安装在安装座另一端的光电传感器一。
具体的,托盘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两侧的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固定板,固定板两端安装有法兰,限位杆穿过法兰安装在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通过气缸二与固定板连接,所述限位杆位于传送组件的两侧,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大于传送组件宽度且小于托盘的宽度。
具体的,托盘回收装置包括托盘叠放装置,其中制动组件内的电机转向不同,安装在支撑板上接近传送组件位置的光电传感器三,以及安装在支撑板上端的光电传感器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能够适用于给两种工件打码,工作效率高,且本装置打码的准确性高;
2.本装置实现打码和检测工件全程自动化,即从运输、打码到检测的全称自动化,节省了劳动力;
3.工件二进料线路的设计确保托盘有序的从托盘叠放装置到托盘回收装置的作业,提高了放置在托盘上的工件进行打码和检测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工件一进料线路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工件一进料线路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机械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相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不合格工件放置盘的三维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相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打码和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工件二进料线路的位置关系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托盘叠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托盘固定装置、传送组件和托盘限位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13是实用新型中托盘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用新型中托盘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用新型中托盘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包括箱体1,安装在箱体1内的工作台8,分别安装在工作台8两侧的工件一进料线路2和工件二进料线路3,安装在工作台8中间位置一端的机械手装置4,安装在工作台8中间位置另一端的打码和检测装置5,请重点参考图7,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不合格工件放置盘7,不合格工件放置盘7上设有两种工件的放置槽。本装置能够适用于给两种工件打码,工作效率高。
请重点参考图3,工件一进料线路2包括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料仓201,设在料仓201一侧的振筛202,安装在料仓201上且位于振筛202正上方的第一相机组件203;工件从料仓201掉落到振筛202,所述振筛202将工件均抖动到正面朝上,所述第一相机组件203用来判断工件是否正面朝上。
第一相机组件203包括安装在料仓201上的安装架2031,第一相机本体 2033通过第一相机底座2032安装在安装架2031上。
请重点参考图4,工件一进料线路2还包括导向管支架204、导向管道205 和合格工件放置盒206;料仓201、第一相机组件203、导向管道205和合格工件放置盒206依次从左到右安装在工作台8上,导向管道205通过导向管支架 204安装在工作台8上;当工件在打码和检测装置5内检测合格后,机械手装置4将合格工件夹取到导向管道205上,导向管道205将合格工件传递到合格工件放置盒206。
请重点参考图5和图6,机械手装置4包括工业机器人401,安装在工业机器人401上的抓取组件402和第二相机组件403,以及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第三相机组件404;第二相机组件403由第二相机底座4031、第二相机本体4032 和光源4033组成,所述光源4033安装在第二相机底座4031上。所述第二相机本体4032用于确定抓取组件402抓取工件时工件的状态,避免工件放置到打码和检测装置5上时工件状态出错。所述抓取组件402是气动夹爪。
请重点参考图8,所述第三相机组件404由第三相机底座4041、第三相机本体4042和光学玻璃4043组成,所述第三相机本体4042安装在第三相机底座4041上,所述光学玻璃4043置于第三相机底座4041上,且所述光学玻璃4043 置于所述第三相机本体4042的正上方。
第三相机组件404用于确定抓取组件402的位置以及此时工件的状态,以便后续抓取组件402放置在打码和检测装置5中时及时调整工件的放置状态,便于后续的统一打码和检测。
请重点参考图9,打码和检测装置5包括分度盘505,所述分度盘505上分别设有第一工位501、第二工位502、第三工位503和第四工位504;所述第一工位501为放置工位即抓取组件402将工件放置在此工位上,第二工位502为空工位,第三工位503为打码工位即给工件打码,第四工位504为检测工位即给打码后的工件检测打码是否合格。
打码和检测装置5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8上且位于第三工位503正前方的打码机506,安装在工作台8上且位于第四工位504正前方的读码器507,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传感器组件508;所述传感器组件508是由分布在分度盘505 四周形成方形的传感器组成,用于检测分度盘上四工位上工件的位置及其状态。
请重点参考图10和图12,工件二进料线路3包括分别安装在工作台8一侧两端的托盘叠放装置301和托盘回收装置302,穿过托盘叠放装置301和托盘回收装置302且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传送组件305,安装在工作台8上且位于传送组件305两侧的托盘固定装置304,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305两侧的托盘限位装置303。托盘从托盘叠放装置301移动到传送组件305上,所述传送组件305把托盘传送到托盘限位装置303处,托盘固定装置304将托盘固定在传送组件305上,便于抓取组件402将托盘上的工件夹取到打码和检测装置5 上,托盘变为空托盘后,松开空托盘,空托盘被传送组件305传送到托盘回收装置302上。
传送组件305为同步带组件,且传送组件305的宽度小于托盘的宽度,以便于托盘限位装置303和托盘固定装置304作业。
请重点参考图11,托盘叠放装置301包括安装在工作台8上且位于所述传送组件305一端外的制动组件3011,所述制动组件3011由皮带二、皮带轮、轴和电机组成;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底板3012,所述传送组件305置于底板3012 上,安装在底板3012两端的旋转组件3013,且旋转组件3013安装在制动组件 3011上,所述旋转组件3013包括安装在底板3012两侧的支撑板30131,两个支撑板30131的两端通过连接轴30132连接,且连接轴30132活动安装在支撑板30131上,连接轴30132安装在制动组件3011上,连接轴30132两端通过皮带轮安装有皮带一30133,所述皮带一30133上均匀安装有搁置板30134,且所述搁置板30134垂直安装在皮带一30133上,所述底板3012上对应旋转组件 3013的位置处设有通孔,用于防止搁置板30134随皮带移动时与底板3012干涉;防护板3014安装在远离制动组件3011一侧的支撑板30131上,用于保证托盘随皮带一30133移动,且防护板3014到传送组件305的最小距离大于托盘的高度。
请重点参考图13,托盘固定装置304包括安装座3041,安装在安装座3041 一端上的气缸一3042,安装在气缸一3042上的夹紧块3043,所述夹紧块3043 一端的两侧上设有凸起部3044;由于托盘上为放置工件均匀设有若干个凹槽,而所述凸起部3044的设计使其能够插入托盘设有的凹槽内,从而保证托盘停止在托盘固定装置304处;通过传感器安装支架3045安装在安装座3041另一端的光电传感器一3046,用于检测当托盘到达光电传感器一3046处时传递信号,开启托盘限位装置303,从而便于托盘固定装置304固定托盘。
请重点参考图14,托盘限位装置303包括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305两侧的固定支架3032,安装在固定支架3032上的固定板3031,固定板3031两端安装有法兰3033,限位杆3035穿过法兰3033安装在移动板3034上,所述移动板 3034通过气缸二3036与固定板3031连接,所述限位杆3035位于传送组件305 的两侧,限位杆3035之间的距离大于传送组件305宽度且小于托盘的宽度。
当光电传感器一3046传递信号时,开启气缸二3036,气缸二3036初始状态为满行程状态,从而气缸二3036带动限位杆3035沿法兰3033方向上移,拦截托盘,从而便于托盘固定装置304固定托盘;
当托盘为空托盘时,第二相机组件403检测托盘上未包含可夹取的工件,开启气缸一3042和气缸二3036,因此松开托盘,使得托盘到达托盘回收装置302处。
请重点参考图15,托盘回收装置302包括托盘叠放装置301,其中制动组件3011内的电机转向不同,还包括安装在支撑板30131上接近传送组件305 位置的光电传感器三3022,以及安装在支撑板30131上端的光电传感器二3021。当光电传感器三3022感应到空托盘时,同时开启托盘回收装置302和托盘叠放装置301上的电机,电机带动空托盘上移,同时下一装满工件的托盘到达传送组件305上;而当光电传感器二3021感应到空托盘时,则是提醒托盘回收装置 302载满需要工作人员回收。
本装置实现打码和检测工件全程自动化,节省了劳动力;同时工件二进料线路3的设计确保托盘有序的从托盘叠放装置301到托盘回收装置302的作业,提高了放置在托盘上的工件进行打码和检测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料仓201、振筛202、第一相机本体2033、工业机器人401、抓取组件402、第二相机本体4032、第三相机本体4042、分度盘505、打码机506、读码器507、传感器组件508、传送组件305、制动组件3011、气缸一3042、光电传感器一 3046、气缸二3036、光电传感器二3021和光电传感器三3022通信地耦合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内含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即可编程数控系统,PLC作为中央控制系统,用触摸屏实现整机的程序输入和运行控制,实现加工全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作为连接各个执行元件按照逻辑轨迹运动的系统,通过编程控制执行元件按照所需的运行步骤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对工件一进行打码时,工件一从料仓201输送到振筛202上,振筛202 将工件均抖动到正面朝上,所述第一相机组件203用来判断工件是否正面朝上,当工件全部朝上时,开启机械手装置4。
第二相机本体4032进行检测后,抓取组件402对工件进行抓取;抓取到打码和检测装置5中的分度盘505的第一工位501,分度盘505旋转,带动工件通过打码机506和读码器507进行打码和检测。
检测结果传递到控制器,机械手装置4将合格工件夹取到导向管道205上,导向管道205将合格工件传递到合格工件放置盒206;机械手装置4将不合格工件夹取到不合格工件放置盘7。
当对工件二进行打码时,托盘叠放装置301将放置有工件二的托盘传递到传送组件305上,然后托盘被托盘固定装置304配合托盘限位装置303停止在传送组件305上,机械手装置4将工件抓取到分度盘505上进行打码和检测;
当托盘内的工件打码完成后,托盘固定装置304配合托盘限位装置303松开空托盘,空托盘到达托盘回收装置302进行托盘回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包括箱体(1),安装在箱体(1)内的工作台(8),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别安装在工作台(8)两侧的工件一进料线路(2)和工件二进料线路(3),安装在工作台(8)中间位置一端的机械手装置(4),安装在工作台(8)中间位置另一端的打码和检测装置(5),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不合格工件放置盘(7),机械手装置(4)用于将两种工件放置到打码和检测装置(5),随后将合格和不合格工件分开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工件一进料线路(2)包括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料仓(201),设在料仓(201)一侧的振筛(202),安装在料仓(201)上且位于振筛(202)正上方的第一相机组件(203),导向管道(205)通过导向管支架(204)安装在工作台(8)上;料仓(201)、第一相机组件(203)、导向管道(205)和合格工件放置盒(206)依次从左到右安装在工作台(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相机组件(203)包括安装在料仓(201)上的安装架(2031),第一相机本体(2033)通过第一相机底座(2032)安装在安装架(20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机械手装置(4)包括工业机器人(401),安装在工业机器人(401)上的抓取组件(402)和第二相机组件(403),以及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第三相机组件(404);第二相机本体(4032)用于确定抓取组件(402)抓取工件时工件的状态,第三相机组件(404)用于确定抓取组件(402)的位置以及此时工件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相机组件(403)由第二相机底座(4031)、第二相机本体(4032)和光源(4033)组成,所述光源(4033)安装在第二相机底座(4031)上;所述第三相机组件(404)由第三相机底座(4041)、第三相机本体(4042)和光学玻璃(4043) 组成,所述第三相机本体(4042)安装在第三相机底座(4041)上,所述光学玻璃(4043)置于第三相机底座(4041)上,且所述光学玻璃(4043)置于所述第三相机本体(4042)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打码和检测装置(5)包括分度盘(505),所述分度盘(505)上分别设有第一工位(501)、第二工位(502)、第三工位(503)和第四工位(504);安装在工作台(8)上且位于第三工位(503)正前方的打码机(506),安装在工作台(8)上且位于第四工位(504)正前方的读码器(507),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传感器组件(5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508)是由分布在分度盘(505)四周形成方形的传感器组成,用于检测分度盘上四工位上工件的位置及其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工件二进料线路(3)包括分别安装在工作台(8)一侧两端的托盘叠放装置(301)和托盘回收装置(302),穿过托盘叠放装置(301)和托盘回收装置(302)且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传送组件(305),安装在工作台(8)上且位于传送组件(305)两侧的托盘固定装置(304),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305)两侧的托盘限位装置(303);托盘叠放装置(301)用于将托盘移动到传送组件(305)上,托盘固定装置(304)配合托盘限位装置(303)用于将托盘启停在传送组件(305)上,托盘回收装置(302)用于将空托盘回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托盘叠放装置(301)包括安装在工作台(8)上且位于所述传送组件(305)一端外的制动组件(3011),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底板(3012),所述传送组件(305)置于底板(3012)上,安装在底板(3012)两端的旋转组件(3013),且旋转组件(3013)安装在制动组件(3011)上,所述旋转组件(3013)包括安装在底板(3012)两侧的支撑板(30131),两个支撑板(30131)的两端通过连接轴(30132)连接,且连接轴(30132)活动安装在支撑板(30131)上,连接轴(30132)安装在制动组件(3011)上,连接轴(30132)两端通过皮带轮安装有皮带一(30133),所述皮带一(30133)上均匀安装有搁置板(30134),且所述搁置板(30134)垂直安装在皮带一(3013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12)上对应旋转组件(3013)的位置处设有通孔;制动组件(3011)由皮带二、皮带轮、轴和电机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远离制动组件(3011)一侧的支撑板(30131)上的防护板(3014),防护板(3014)到传送组件(305)的最小距离大于托盘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托盘固定装置(304)包括安装座(3041),安装在安装座(3041)一端上的气缸一(3042),安装在气缸一(3042)上的夹紧块(3043),所述夹紧块(3043)一端的两侧上设有凸起部(3044),所述凸起部(3044)与托盘设有的凹槽形状相契合;通过传感器安装支架(3045)安装在安装座(3041)另一端的光电传感器一(3046)。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托盘限位装置(303)包括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305)两侧的固定支架(3032),安装在固定支架(3032)上的固定板(3031),固定板(3031)两端安装有法兰(3033),限位杆(3035)穿过法兰(3033)安装在移动板(3034)上,所述移动板(3034)通过气缸二(3036)与固定板(3031)连接,所述限位杆(3035)位于传送组件(305)的两侧,限位杆(3035)之间的距离大于传送组件(305)宽度且小于托盘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托盘回收装置(302)包括托盘叠放装置(301),其中制动组件(3011)内的电机转向不同,安装在支撑板(30131)上接近传送组件(305)位置的光电传感器三(3022),以及安装在支撑板(30131)上端的光电传感器二(30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99759.5U CN217497845U (zh) | 2022-06-14 | 2022-06-14 | 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99759.5U CN217497845U (zh) | 2022-06-14 | 2022-06-14 | 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97845U true CN217497845U (zh) | 2022-09-27 |
Family
ID=83360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499759.5U Active CN217497845U (zh) | 2022-06-14 | 2022-06-14 | 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97845U (zh) |
-
2022
- 2022-06-14 CN CN202221499759.5U patent/CN2174978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03189U (zh) | 音圈马达自动检测装置 | |
CN110977080A (zh) | 一种全自动环形pcb板和fpc软板焊接系统 | |
CN117584365B (zh) | 一种机器人自动上料镶件注塑及检测设备以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9254537U (zh) | 多工位激光打标机 | |
CN114346453B (zh) | 一种用于z轴承柱面的全自动激光打标装置 | |
CN115931872A (zh) | 一种汽车传感器的检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209903766U (zh) | 手机螺母自动上料机 | |
CN210664359U (zh) | 一种内径检测机 | |
CN215236025U (zh) | 转塔组件和电感线圈检测包装装置 | |
CN217497845U (zh) | 一种自动激光打码检测设备 | |
CN110744314A (zh) | 一种托板螺母钻孔攻牙倒角检测全自动化生产线 | |
CN112247366A (zh) | 一种自动ic激光刻字设备 | |
CN214702068U (zh) | 电机转子铁芯自动检测线 | |
CN218840656U (zh) |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化测试设备 | |
CN215235950U (zh) | 翻转输送组件和电感线圈检测包装装置 | |
CN215044083U (zh) | 全自动电感线圈检测包装装置 | |
CN117085965A (zh) | 一种尺寸、透过率二合一检测一体机 | |
CN214236753U (zh) | 一种自动ic激光刻字设备 | |
CN215664085U (zh) | 一种管盖组合旋盖机 | |
CN212008978U (zh) | 一种自动攻牙检测设备 | |
CN211401514U (zh) | 一种倍捻机胶囊张力器的张力检测装置 | |
CN209776999U (zh) | 一种自动校验贴标一体机 | |
CN210792644U (zh) | 马赛克装配生产线 | |
CN219104754U (zh) | 一种汽车传感器的检测装置 | |
CN111992626A (zh) | 一种斜舌组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