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3810U - 一种支架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3810U
CN217483810U CN202220651219.8U CN202220651219U CN217483810U CN 217483810 U CN217483810 U CN 217483810U CN 202220651219 U CN202220651219 U CN 202220651219U CN 217483810 U CN217483810 U CN 217483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frame
rectangular bottom
rear end
rods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512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兵
于鹏
杨雄涛
吕赫
李东泰
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2206512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3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3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3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支架车,属于支撑领域,包括架车主体、连接在架车主体前端的前端支撑工装、连接在架车主体后端的后端支撑工装及连接在架车主体底面的脚轮。架车主体包括矩形底框、垂直焊接在矩形底框前端的一对前立杆、垂直焊接在矩形底框后端的一对后立杆、焊接在一对后立杆和矩形底框后边之间的斜撑杆、焊接在矩形底框内的横杆、垂直间隔连接在矩形底框的前边和横杆之间的试验台安装接口板及焊接在后立杆和矩形底框的侧边之间的斜连杆。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FXT聚焦相机支撑结构无法满足标定试验条件,且安拆、移动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备支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架车。
背景技术
FXT聚焦相机安装时,FXT聚焦相机上的安装接口比较复杂,与俯仰升降试验台不匹配,现有条件无法完成标定试验,并且转运过程中也需要支撑结构进行支撑,但现有的整体集成支撑结构过大,安拆、移动不便,并且集成状态是竖直状态,与试验时的竖躺状态也有差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架车,解决现有FXT聚焦相机支撑结构无法满足标定试验条件,且安拆、移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架车,包括架车主体、连接在架车主体前端的前端支撑工装、连接在架车主体后端的后端支撑工装及连接在架车主体底面的脚轮。
架车主体包括矩形底框、垂直焊接在矩形底框前端的一对前立杆、垂直焊接在矩形底框后端的一对后立杆、焊接在一对后立杆和矩形底框后边之间的斜撑杆、焊接在矩形底框内的横杆、垂直间隔连接在矩形底框的前边和横杆之间的试验台安装接口板及焊接在后立杆和矩形底框的侧边之间的斜连杆。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前立杆的高度低于后立杆。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矩形底框的下表面四角部设有脚轮安装板,脚轮可拆卸连接在脚轮安装板上。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一对前立杆和一对后立杆的顶端均设有固定锁。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固定锁包括L形件、螺钉连接在L形件上的U形托件及通过螺钉扣合在U形托件上的扣件;L形件上设有吊耳。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前端支撑工装包括矩形板块和连接在矩形板块一端面的前端转轴,矩形板块的板面上开有圆形贯通的连接孔和矩形贯通的前端减轻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前端支撑工装的前端转轴对应承托在安装在一对前立杆上的固定锁的U形托件上,并通过扣件紧固。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后端支撑工装为几字型、轴对称结构,包括几字主体,几字主体的两端开有竖向的连接孔,中间连接有后端转轴,后端转轴的两侧开有后端减轻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后端支撑工装的后端转轴对应承托在安装在一对后立杆上的固定锁的U形托件上,并通过扣件紧固。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前、后端支撑工装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架车主体上设有固定锁,便于架车主体与前、后端支撑工装连接。
2,本实用新型设有前、后端支撑工装,便于支架车与FXT聚焦相机工装连接。
3,本实用新型设有脚轮,便于支架车移动;脚轮与架车主体通过脚轮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安拆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架车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架车主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架车的应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1—架车主体、2—前端支撑工装、3—后端支撑工装、4—脚轮、1.1—矩形底框、1.2—前立杆、1.3—后立杆、1.4—斜撑杆、1.5—试验台安装接口板、1.6—斜连杆、1.7—脚轮安装板、1.8—固定锁、1.9—横杆、1.8.1—L形件、1.8.2—U形托件、1.8.3—扣件、1.8.4—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架车,用于FXT聚焦相机支撑,包括架车主体1、连接在架车主体1前端的前端支撑工装2、连接在架车主体1后端的后端支撑工装3及连接在架车主体1底面的脚轮4。
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架车,具有三种作用:一是用于实现FXT聚焦相机的翻转;二是用于充当FXT聚焦相机与包装箱之间的连接工装;三是用于充当与试验台的连接工装。
架车主体1包括矩形底框1.1、垂直焊接在矩形底框1.1前端的一对前立杆1.2、垂直焊接在矩形底框1.1后端的一对后立杆1.3、焊接在一对后立杆1.3和矩形底框1.1后边之间的斜撑杆1.4、焊接在矩形底框1.1内的横杆1.9、垂直间隔连接在矩形底框的前边和横杆1.9之间的试验台安装接口板1.5及焊接在后立杆1.3和矩形底框的侧边之间的斜连杆1.6。
前立杆1.2的高度低于后立杆1.3。
矩形底框1.1的下表面四角部设有脚轮安装板1.7,脚轮4可拆卸连接在脚轮安装板1.7上;矩形底框1.1的下表面还设有安装接口,用于矩形底框1.1与包装箱内部减震安装平台之间的连接。
参见图3所示,一对前立杆1.2和一对后立杆1.3的顶端均设有固定锁1.8;固定锁1.8包括L形件1.8.1、螺钉连接在L形件上的U形托件1.8.2及通过螺钉扣合在U形托件上的扣件1.8.3;L形件上设有吊耳1.8.4;L形件1.8.1与前立杆1.2为一体结构,L形件的上表面具有平面度要求和精度要求。
前端支撑工装2包括矩形板块和连接在矩形板块一端面的前端转轴,矩形板块的板面上开有圆形贯通的连接孔和矩形贯通的前端减轻槽。
后端支撑工装3为几字型、轴对称结构,包括几字主体,几字主体的两端开有竖向的连接孔,中间连接有后端转轴,后端转轴的两侧开有后端减轻槽。
前端支撑工装2的前端转轴对应承托在安装在一对前立杆上的U形托件上,并通过扣件紧固;后端支撑工装3的后端转轴对应承托在安装在一对后立杆上的U形托件上,并通过扣件紧固。
为最大限度缩小前端支撑工装2质量,借用FXT聚焦相机工装上可利用通孔,设计前端支撑工装尺寸较小,质量仅为2.45kg;前端支撑工装仅作为支撑结构使用。
后端支撑工装3借用FXT聚焦相机工装上下各两个螺纹孔,并挖有后端减轻槽,后端转轴位于正中部位以适应向左右两侧翻转;单个后端支撑工装的质量为2.95kg。
由于前、后端支撑工装高度差较大,前、后端支撑工装与支架车支撑结构尺寸应高度匹配,以避免FXT聚焦相机倾斜,侧向分力的产生;前、后端支撑工装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前、后端支撑工装与架车主体之间分别采用前、后端转轴与U形托件连接,便于将FXT聚焦相机从集成后的竖直状态翻转至试验时的竖躺状态,双镜头FXT聚焦相机平躺和竖躺是有区别的。
1,本实用新型架车主体上设有固定锁,便于架车主体与前、后端支撑工装连接。
2,本实用新型设有前、后端支撑工装,便于支架车与FXT聚焦相机工装连接。
3,本实用新型设有脚轮,便于支架车移动;脚轮与架车主体通过脚轮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安拆方便、快捷。
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支架车的工作过程:
1,将FXT聚焦相机安装在FXT支撑桁架上。
2,将前端支撑工装2安装在架车主体1的一对前立柱上。
3,将后端支撑工装3安装在架车主体1的一对后立柱上。
4,将前端支撑工装2与FXT支撑桁架的前部连接。
5,将后端支撑工装3与FXT支撑桁架的后部连接。
6,通过脚轮4对FXT聚焦相机进行移动。
7,通过支架车与吊装设备连接,实现FXT聚焦相机的翻转,实现FXT聚焦相机与包装箱之间的连接,实现FXT聚焦相机与试验台的连接。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主要有三个科学目标:(1) 发现宇宙中的X射线剧变天体;监测已知天体的活动性, 探究相关现象的性质及物理机制;(2) 发现和探索宇宙中沉寂黑洞的耀发;测绘黑洞的分布, 进一步理解其起源、演化及物质吸积过程。(3) 探寻来自引力波源的X射线信号,以增进对极端致密天体及其并合过程的认知。其中,前两个科学目标的实现,需要FXT聚焦相机的直接参与;后一个科学目标,FXT聚焦相机可起到辅助证认的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支架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架车主体(1)、连接在架车主体(1)前端的前端支撑工装(2)、连接在架车主体(1)后端的后端支撑工装(3)及连接在架车主体(1)底面的脚轮(4);
架车主体(1)包括矩形底框(1.1)、垂直焊接在矩形底框(1.1)前端的一对前立杆(1.2)、垂直焊接在矩形底框(1.1)后端的一对后立杆(1.3)、焊接在一对后立杆(1.3)和矩形底框(1.1)后边之间的斜撑杆(1.4)、焊接在矩形底框(1.1)内的横杆(1.9)、垂直间隔连接在矩形底框的前边和横杆(1.9)之间的试验台安装接口板(1.5)及焊接在后立杆(1.3)和矩形底框的侧边之间的斜连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车,其特征在于:前立杆(1.2)的高度低于后立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车,其特征在于:矩形底框(1.1)的下表面四角部设有脚轮安装板(1.7),脚轮(4)可拆卸连接在脚轮安装板(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车,其特征在于:一对前立杆(1.2)和一对后立杆(1.3)的顶端均设有固定锁(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车,其特征在于:固定锁(1.8)包括L形件(1.8.1)、螺钉连接在L形件上的U形托件(1.8.2)及通过螺钉扣合在U形托件上的扣件(1.8.3);L形件上设有吊耳(1.8.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车,其特征在于:前端支撑工装(2)包括矩形板块和连接在矩形板块一端面的前端转轴,矩形板块的板面上开有圆形贯通的连接孔和矩形贯通的前端减轻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车,其特征在于:前端支撑工装(2)的前端转轴对应承托在安装在一对前立杆上的固定锁(1.8)的U形托件上,并通过扣件紧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车,其特征在于:后端支撑工装(3)为几字型、轴对称结构,包括几字主体,几字主体的两端开有竖向的连接孔,中间连接有后端转轴,后端转轴的两侧开有后端减轻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车,其特征在于:后端支撑工装(3)的后端转轴对应承托在安装在一对后立杆上的固定锁(1.8)的U形托件上,并通过扣件紧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车,其特征在于:前、后端支撑工装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CN202220651219.8U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支架车 Active CN217483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1219.8U CN217483810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支架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1219.8U CN217483810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支架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3810U true CN217483810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6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51219.8U Active CN217483810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支架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3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24420U (zh) 一种液化气罐防倾倒装置
CN217483810U (zh) 一种支架车
CN111633689B (zh)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移动底座
CN214144128U (zh) 一种钢结构滑移架
CN210965198U (zh) 一种升降式实验台
CN217100212U (zh) 无立柱后卸半挂车车厢及半挂车
CN216040810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警示装置
CN210643463U (zh) 一种具有高承载力的悬臂式货架
CN212423176U (zh) 倾斜板车
CN207554053U (zh) 一种大直径盾构门式反力架装置
CN214824208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电力勘测成像装置
CN212071816U (zh) 一种发动机放置工装台架
CN215479297U (zh) 机构与结构箱分离装置
CN212484676U (zh) 一种用于酒店管理的培训辅助装置
CN217816001U (zh) 一种医疗器械用六角形支柱的支撑结构
CN209885835U (zh) 一种防沙尘的实验箱
CN215144684U (zh) 一种移动灵活的炉前助力平台
CN213324624U (zh) 一种顶盖外板存放架
CN211310734U (zh) 一种改装车液压油缸辅梁用焊接平台
CN219845647U (zh) 一种上装可调式装备架
CN219747952U (zh) 客车侧围存放架
CN214429073U (zh) 开关柜手车外轨道
CN211919490U (zh) 一种用于屏柜的搬运装置
CN216634326U (zh) 一种装配用可调工具柜
CN215152809U (zh) 一种卫星蜂窝夹层板固化平台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