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0897U - 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0897U
CN217480897U CN202220880390.6U CN202220880390U CN217480897U CN 217480897 U CN217480897 U CN 217480897U CN 202220880390 U CN202220880390 U CN 202220880390U CN 217480897 U CN217480897 U CN 217480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beam
rod
lining
adjustable
loop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803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凯
诸亮
朱海敏
史永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kong Lvzhu Zh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kong Lvzhu Zh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kong Lvzhu Zh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kong Lvzhu Zh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803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0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0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0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包括上下梁、斜撑、衬档、立撑和涨紧螺杆;上梁的两端通过涨紧螺杆水平向支撑固定于两侧的竖直固定面,上梁的两端部通过立撑可调节高度地支撑安装于两侧的水平固定面上,下上梁之间通过斜撑和衬档可调节高度地连接;上下梁均设置为可调节水平长度的结构,多个衬档可高度调节地安装在上下梁各中部之间,两个斜撑可高度调节地安装在上下梁两端之间,衬档沿垂直于上下梁的竖直方向布置,斜撑不平行于竖直方向布置。本实用新型可针对房屋建筑楼面施工中梁与梁之间不同间距的平面支模提供支撑,装拆便捷、灵活、高效且可重复使用,可有效缩短支模工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模板支撑桁架的结构,尤其是涉及了一种房屋建筑中楼面支模的可调式支撑桁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楼板结构施工中,需要在结构梁之间支模才能在其上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而平面模板通常是采用搭设满堂脚手架来支撑。
这样的支模结构导致:
1)钢管用量大、装拆工作量大、作业效率低。为了在一层楼面上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需要搭设满堂脚手架来支撑模板,故需要大量的钢管在竖向和水平两个方向构建支撑框架,混凝土浇筑保养到期后还要将它们拆除,为此装拆的工作量大、时间长、作业效率低。
2)因大量的钢管和连接扣件需要在楼层之间上下搬运,工作量大且劳动强度较高,连接扣件若管理不善易丢失。
3)因满堂脚手架在支撑期间占据了安装脚手架的楼面场地,需要待混凝土保养期满后才能拆除,故在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及保养期间该楼面无法同时进行穿插作业,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延长了施工周期、增加了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支模技术手段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悬空可调式支撑桁架,以此替代满堂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1)在结构梁之间悬空安装支撑桁架,无需占用楼面场地,从而不妨碍在该楼面的其它作业施工。2)桁架的跨距(即长度)和高度可根据结构梁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可用较少的桁架规格数量来适应所有的支模平面。3)因桁架的规格数量和使用量相对满堂脚手架大为减少,且安装无需任何辅助措施,故装拆便捷、效率高、工时省。4)因缩短了支模和拆模的时间,且在模板上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及保养期间不占用楼面场地,为此可同时进行其它作业的穿插施工,从而可相对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建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以建筑钢结构为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梁、下梁、斜撑、衬档、立撑和涨紧螺杆;上梁的两端通过涨紧螺杆水平向支撑固定于两侧的竖直固定面,上梁的两端部通过立撑可调节高度地支撑安装于两侧的水平固定面上,上梁下方平行布置有下梁,下梁和上梁之间通过斜撑和衬档可调节高度地连接。
所述的上梁和下梁均设置为可调节水平长度的结构,多个衬档可高度调节地安装在上梁和下梁各中部之间,两个斜撑可高度调节地安装在上梁和下梁两端之间,衬档沿垂直于上梁和下梁的竖直方向布置,斜撑不平行于竖直方向布置。
所述的上梁主要由上梁套杆和上梁插杆构成,上梁套杆一端和上梁插杆一端同轴相互活动套接,上梁套杆另一端和第一个涨紧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第一个涨紧螺杆的另一端顶接到一侧的竖直固定面上,上梁插杆另一端和第二个涨紧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第二个涨紧螺杆的另一端顶接到另一侧的竖直固定面上。
所述的上梁套杆和上梁插杆之间同轴套接长度固定后,使得上梁套杆和上梁插杆之间具有轴向重叠段,在轴向重叠段中插装定位件同时径向穿过上梁套杆和上梁插杆,使得上梁套杆和上梁插杆之间轴向固定。
所述的上梁套杆和上梁插杆的另一端均通过各自的一个立撑和水平固定面之间安装高度调节地连接,立撑包括螺母套杆、螺杆、撑垫、平垫圈和固定件,螺母套杆上端通过连接件和上梁套杆/上梁插杆的端部铰接,螺杆上端通过螺纹套装在螺母套杆下端的螺纹孔中,螺杆下端还通过固定件活接套装有撑垫,螺杆下端部设有外凸缘,外凸缘和撑垫之间设有平垫圈。
所述的下梁主要由下梁套杆和下梁插杆构成,下梁套杆一端和下梁插杆一端同轴相互活动套接,所述的下梁套杆、下梁插杆另一端分别和上梁的两端通过斜撑可调节高度地连接;所述的下梁套杆、下梁插杆中部和上梁套杆、上梁插杆的中部之间通过沿梁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衬档可调节高度地连接。
所述的斜撑主要由斜撑套杆和斜撑插杆构成,斜撑套杆上端通过连接件和上梁的端部铰接,由斜撑套杆下端和斜撑插杆上端同轴相互活动套接,斜撑插杆下端通过连接件和下梁套杆/下梁插杆的端部铰接。
具体实施的连接件具体可以为销轴或螺栓。
所述的衬档主要由衬档套杆和衬档插杆构成,衬档套杆上端可沿上梁方向移动地套装在上梁上,由衬档套杆下端和衬档插杆上端同轴相互活动套接,衬档插杆下端可沿下梁方向移动地套装在下梁上。
所述的衬档套杆上端和上梁之间,衬档插杆下端和下梁之间通过定位件沿梁的水平方向固定。
所述的可调式支撑桁架之上布置有木模板和木档。
所述的可调式支撑桁布置在两个钢梁之间,钢梁的腹板侧面作为竖直固定面,钢梁的下翼缘上表面作水平固定面。
所述各套杆和插杆,均可用常规圆形钢管或方矩形钢管材料。
所述的上梁之套杆和插杆,在它们各自的另一端各设置一个连接板,用于与斜撑和立撑的连接。
所述的下梁之套杆和插杆,在它们各自的另一端各设置一个连接板,用于与斜撑的连接。
所述的斜撑之套杆和插杆,在它们各自的一端打圆孔并轴向开设一段槽口,用于分别与上梁两端连接板、下梁两端连接板的卡接。
所述的衬档之套杆和插杆,在它们各自的一端各设置一段套管,用于分别与上梁、下梁的套接。
所述的立撑之螺母套杆和螺杆,它们之间为螺纹连接而可调节相对位置距离,用于在不同钢梁高度时竖向支撑桁架。
所述的涨紧螺杆,其与上梁两端的螺母为螺纹连接,用于将桁架于其两端与钢梁腹板顶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由上梁、下梁、斜撑、衬档、立撑、连接件、定位件、涨紧螺杆等组成。上梁、下梁、斜撑、衬档均由相应的套杆和插杆相匹配来调节它们之间的相对活动距离;上梁的两端设有涨紧螺杆,用于对桁架跨距定位的涨紧固定;立撑由螺母套杆与螺杆相匹配,用于不同结构梁之高度对桁架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可针对房屋建筑楼面施工中梁与梁之间不同间距的平面支模提供相应的支撑,装拆便捷、灵活、高效且可重复使用,可有效缩短支模工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针对房屋建筑楼板施工中常规满堂脚手架的支模手段而设计采用的一种悬空可调式支撑桁架结构的支模新措施,其相对常规支模手段的特点和优势在于:
1)因采用长度和高度可伸缩式的杆件桁架结构,既能以较少的规格数量来适应各种梁间距的支模跨度,还可大量减少支模材料的用量且便于在楼层之间搬运;
2)安装无需任何辅材措施,能方便地快速安装和拆除;
3)因桁架为悬空安装而不占用已完成施工之楼面的空间,为此能使该楼面在完成桁架安装后同时进行其它所需的内部施工,时间和空间得以有效利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装拆便捷、用量省、不占用施工空间的特点和可提高作业效率、缩短工期、节省材料、降低建造成本的创新性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桁架的长度和高度均为缩进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2为桁架的长度拉伸、高度缩进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3为桁架的长度和高度均为拉伸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4为立撑件结构1示意图。
附图5为立撑件结构2示意图。
图中:上梁1、上梁套杆1.1、上梁插杆1.2,上梁连接板1.3;
下梁2、下梁套杆2.1、下梁插杆2.2,下梁连接板2.3;
斜撑3、斜撑套杆3.1、斜撑插杆3.2;
衬档4、衬档套杆4.1、衬档插杆4.2;
立撑5、螺母套杆5.1、螺杆5.2、撑垫5.3、平垫圈5.4、固定件5.5;
连接件6、固定件7、涨紧螺杆8;
钢梁9、内涨式膨胀螺栓10、木模板11、木档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桁架主要包括上梁1、下梁2、斜撑3、衬档4、立撑5和涨紧螺杆8;上梁1的两端通过涨紧螺杆8水平向支撑固定于两侧的竖直固定面,上梁1的两端部通过立撑5可调节高度地支撑安装于两侧的水平固定面上,上梁1下方平行布置有下梁2,下梁2和上梁1之间通过斜撑3和衬档4可调节高度地连接。
桁架两端的斜撑3均从上梁1的端部向中心倾斜布置,使得上梁1、下梁2分别与斜撑3之间通过连接件6相连而形成一个形如倒梯形的框架,再通过设置若干个衬档4将上梁1和下梁2连接形成一个可受力的稳定桁架。桁架在钢梁之间安装定位后,涨紧螺杆可使桁架与钢梁腹板涨紧固定;立撑由螺母套杆与螺杆相匹配并可调节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钢梁来支撑桁架。
上梁1和下梁2均设置为可调节水平长度的结构,多个衬档4可高度调节地安装在上梁1和下梁2中部之间,两个斜撑3可高度调节地安装在上梁1和下梁2两端之间,衬档4沿垂直于上梁1和下梁2的竖直方向布置,斜撑3不平行于竖直方向布置。
上梁1主要由上梁套杆1.1和上梁插杆1.2构成,上梁套杆1.1一端和上梁插杆1.2一端同轴相互活动套接,上梁插杆1.2以光轴套装在上梁套杆1.1中,上梁套杆1.1另一端和第一个涨紧螺杆8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第一个涨紧螺杆8的另一端顶接到一侧的竖直固定面上,上梁插杆1.2另一端和第二个涨紧螺杆8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第二个涨紧螺杆8的另一端顶接到另一侧的竖直固定面上。
上梁套杆1.1和上梁插杆1.2之间同轴套接长度固定后,使得上梁套杆1.1和上梁插杆1.2之间具有轴向重叠段,在轴向重叠段中插装定位件7同时径向穿过上梁套杆1.1和上梁插杆1.2,使得上梁套杆1.1和上梁插杆1.2之间轴向固定,实现了上梁1轴向长度的调节固定。
上梁1由上梁套杆1.1与上梁插杆1.2相互之间同轴套插、并可在杆长的范围内进行伸缩移动来调节桁架的长度。
在上梁套杆1.1和上梁插杆1.2的另一端均通过各自的一个立撑5和水平固定面之间安装高度调节地连接,如图4-图5所示,立撑5包括螺母套杆5.1、螺杆5.2、撑垫5.3、平垫圈5.4和固定件5.5,螺母套杆5.1上端通过连接件6和上梁套杆1.1/上梁插杆1.2的端部铰接,螺杆5.2上端通过螺纹套装在螺母套杆5.1下端的螺纹孔中,螺杆5.2下端还通过径向布置的固定件5.5活接套装有撑垫5.3,撑垫5.3受固定件5.5轴向限制无法脱出螺杆5.2下端,螺杆5.2下端部设有外凸缘,外凸缘和撑垫5.3之间设有平垫圈5.4。撑垫5.3通过内涨式膨胀螺栓10和混凝土梁贴紧固定。
在螺母套杆5.1和螺杆5.2螺纹套装长度固定后,将撑垫5.3支撑安装到水平固定面上,使得上梁1竖直方向支撑固定;同时将上梁1两端的螺杆8逆时针旋转支撑顶接到竖直固定面,使得上梁1水平方向支撑固定;由此使得可调式支撑桁架整体向外支撑于两个正交垂直的固定面。
具体实施中,螺母套杆5.1上端通过上梁连接板1.3和上梁套杆1.1/上梁插杆1.2之间铰接,在螺母套杆5.1和螺杆5.2之间螺纹旋入套装到所需位置,使得立撑5在桁架安装长度定位,与上梁连接板1.3相连的螺母套杆5.1通过其端头的螺母与螺杆5.2螺纹连接,螺杆5.2再通过与其活接的撑垫5.3将桁架支撑在不同高度之钢梁的下翼板上。
下梁2主要由下梁套杆2.1和下梁插杆2.2构成,下梁套杆2.1一端和下梁插杆2.2一端同轴相互活动套接,下梁插杆2.2以光轴套装在下梁套杆2.1中,下梁套杆2.1、下梁插杆2.2另一端分别和上梁1的两端通过斜撑3可调节高度地连接;下梁套杆2.1、下梁插杆2.2中部和上梁套杆(1.1)、上梁插杆(1.2)的中部之间通过沿梁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衬档4可调节高度地连接。
下梁2由下梁套杆2.1与下梁插杆2.2相互之间同轴套插、并可在杆长的范围内进行伸缩移动来调节桁架的长度。
斜撑3主要由斜撑套杆3.1和斜撑插杆3.2构成,斜撑套杆3.1上端通过连接件6和上梁1的端部之连接板1.3铰接,由斜撑套杆3.1下端和斜撑插杆3.2上端同轴相互活动套接,斜撑插杆3.2以光轴套装在斜撑套杆3.1中,斜撑插杆3.2下端通过连接件6和下梁套杆2.1/下梁插杆2.2的端部之连接板2.3铰接。
斜撑3由斜撑套杆3.1与斜撑插杆3.2相互之间同轴套插、并可在杆长的范围内进行伸缩移动来调节上梁1与下梁2之间的竖向平行距离。
衬档4主要由衬档套杆4.1和衬档插杆4.2构成,衬档套杆4.1上端可沿上梁1方向移动地套装在上梁1中部任意位置上,可以套装在上梁套杆1.1上,也可以套装在上梁插杆1.2上,由衬档套杆4.1下端和衬档插杆4.2上端同轴相互活动套接,衬档插杆4.2以光轴套装在衬档套杆4.1中,衬档插杆4.2下端可沿下梁2方向移动地套装在下梁2上,可以套装在下梁套杆2.1上,也可以套装在下梁插杆2.2上。
衬档4由衬档套杆4.1与衬档插杆4.2相互之间同轴套插、并可在杆长的范围内进行伸缩移动来调节桁架的高度。
衬档套杆4.1上端和上梁1之间,衬档插杆4.2下端和下梁2之间通过定位件7沿梁的水平方向固定。定位件7同时径向穿过衬档套杆4.1上端和上梁1后将衬档套杆4.1和上梁1沿梁方向的轴向固定,定位件7同时径向穿过衬档插杆4.2下端和下梁2后将衬档插杆4.2和下梁2沿梁方向的轴向固定。具体实施的定位件7可以为销轴或螺栓。
可调式支撑桁架之上布置有木模板11和木档12。多个可调式支撑桁架平行间隔布置,多根木档12平行间隔布置且垂直于可调式支撑桁架方向地布置在多个可调式支撑桁架上,木模板11平行间隔布置且平行于可调式支撑桁架方向地布置在多根木档12上。
具体实施以建筑钢结构为例。可调式支撑桁布置在两个钢梁9之间,钢梁9的腹板侧面作为竖直固定面,钢梁9的下翼缘上表面作水平固定面。
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结构是针对在两个钢梁9之间布置,上下平行的两个水平梁和它们之间的竖向连接件均由套杆和插杆之间套接构成的套装结构组成,这样能够带来结构的简单化和灵活性,实现了以采用较少的桁架规格能适应所有支撑跨距的效果/优势。
上梁1两端处设置上梁连接板1.3,下梁2两端处设置下梁连接板2.3,上梁连接板1.3与斜撑3的斜撑套杆3.1上端之间、下梁连接板2.3与斜撑3的斜撑插杆3.2下端之间通过连接件6相互铰接。
上梁1和下梁2在其长度可调范围内确定安装长度后,在它们的套杆1.1和2.1的套接端头处对若干衬档4的其中一个采用定位件7将上梁套杆1.1与上梁插杆1.2和下梁套杆2.1与下梁插杆2.2分别进行位置锁定。
衬档4在其高度可调范围内确定桁架高度后,在套杆3.1和插杆3.2的套接端头处采用定位件7将斜撑套杆3.1与斜撑插杆3.2进行位置锁定。
涨紧螺杆8在桁架安装长度定位后通过与上梁1两端之螺母的螺纹连接将桁架于其两端与钢梁腹板顶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大致是:
当桁架安装的长度和高度确定时,对调节好长度后之上梁1的上梁套杆1.1与上梁插杆1.2、下梁2的下梁套杆2.1与下梁插杆2.2及调节好高度后之斜撑3的套斜撑杆3.1与斜撑插杆3.2、衬档4的衬档套杆4.1与衬档插杆4.2通过相应定位件7在设定的点位处分别将它们相互之间进行锁定;
桁架的安装长度定位后通过涨紧螺杆8在水平方向将桁架两侧与钢梁9的腹板顶紧;
立撑5的立撑套杆5.1通过连接件6与上梁1的上梁连接板1.3相连接,再与螺杆5.2相连接将桁架支撑在钢梁9的下翼板上。
上梁1之套杆1.1的一端与插杆1.2的一端套插连接且可轴向伸缩滑动,在它们的另一端各设置了一个相同的连接板1.3,通过连接件6使套杆1.1和插杆1.2分别与对应之斜撑3的套杆3.1和立撑5的螺母套杆5.1相连接;套杆1.1与插杆1.2的伸缩滑动定位时,通过固定件7连同衬档4的套管4.3加以锁定。
下梁2之套杆2.1的一端与插杆2.2的一端套插连接且可轴向伸缩滑动,在它们的另一端各设置了一个相同的连接板2.3,通过连接件6使套杆2.1和插杆2.2分别与对应之斜撑的插杆3.2相连接;套杆2.1与插杆2.2的伸缩滑动定位时,通过固定件7连同衬档4的套管4.3加以锁定。
斜撑3之套杆3.1的一端与插杆3.2的一端套插连接且可轴向伸缩滑动,在它们的另一端各开设了一段可分别套入上梁连接板1.3和下梁连接板2.3的卡槽、并在端部开设圆孔,通过可穿孔的连接件6使套杆3.1和插杆3.2分别与上梁连接板1.3和下梁连接板2.3对应连接;套杆3.1与插杆3.2的伸缩滑动定位时,通过固定件7加以锁定。
衬档4之套杆4.1的一端与插杆4.2的一端套插连接且可轴向伸缩滑动,在它们的另一端各设置了一个分别与套杆4.1和插杆4.2焊接为一体的套管4.3,其分别套入上梁1(1.1和1.2)和下梁2(2.1和2.2)后且可轴向来回滑动,通过衬档4与上梁1和下梁2的连接,可使它们相距保持平行;套杆4.1和插杆4.2的各自套管4.3通过固定件7分别与上梁1和下梁2连接固定;套杆4.1与插杆4.2的伸缩滑动定位时,通过固定件7加以锁定。
如图3、图4所示,立撑5之螺母套杆5.1的螺母端与螺杆5.2的一端采用螺纹连接而可相对旋转轴向移动,在螺母套杆5.1的另一端开设了一个可套入上梁1之连接板1.3的卡槽、并在端部开设圆孔,通过可穿孔的连接件6使螺母套杆5.1与上梁1的连接板1.3相连接;螺杆5.2的另一端插入撑垫5.3的孔中并通过固定件5.5使螺杆5.2与撑垫5.3相连接,插入撑垫5.3中间孔的螺杆5.2与撑垫5.3之间可相对周向转动,并在它们之间设置了一个平垫圈5.4,以减小螺杆5.2在转动时其外六角头与撑垫5.3顶面的摩擦力。
由此,上梁1、下梁2、斜撑3和衬档4在衬档4与上梁1和下梁2套接好的基础上通过连接件6将另四套杆件相互连接成一个形如倒梯形的受力桁架结构,而与上梁1连接的涨紧螺杆8、立撑5,在水平方向可使桁架于两钢梁之间涨紧固定、在竖直方向可使桁架立置于钢梁的下翼板上承受竖向力。
具体安装实施过程如下:
S1、原始缩进状态如图1所示,根据所需支模区域的两钢梁间距,预先确定桁架的长度、高度和衬档4的所需数量,然后将上梁1、下梁2、斜撑3、衬档4、立撑5通过连接件6组装成一榀桁架。
S2、在长度方向对上梁1的套杆1.1与插杆1.2的相对位置、下梁的套杆2.1与插杆2.2的相对位置确定好,如图2所示,将若干个且位于中间的一个衬档4置于套杆上与插杆相套插的重合位置处,通过固定件7将衬档4与上梁1和下梁2进行连接锁定。
S3、在高度的竖直方向和斜撑方向,对衬档4的套杆4.1与插杆4.2的相对位置、斜撑5的套杆5.1与插杆5.2的相对位置确定后,如图3所示,于套杆上与插杆相套插的重合位置处,通过固定件7将上梁1与下梁2的平行相对位置进行锁定;它们的具体锁定位置均设在套杆上与插杆接触之端面的附近,锁定方法是将套杆和插杆配钻通孔后用紧固件穿孔固定。
S4、将上梁1与下梁2之间的若干个衬档4位于中间一个之两侧的各衬档4进行相对等距分配定位后锁定,锁定方法是在套管4.3上焊装螺母,再通过紧固件分别与上梁套杆1.1、插杆1.2和下梁套杆2.1、插杆2.2加以固定。
S5、在上梁1的两端分别将涨紧螺杆8与装入上梁1端头的螺母中并相互靠近,分别将上梁1的两端之立撑5的螺母套杆5.1与螺杆5.2的相对位置调整到撑垫5.3接近所适应钢梁的下翼板位置处。
S6、将装配好的一榀桁架安装到两钢梁的腹板之间、且桁架上梁1的顶面与钢梁上翼板保持一定距离(放置木档和木模板的高度)的位置处,先将桁架上梁1之两端的涨紧螺杆8采用扳手工具分别旋转螺杆8使其与钢梁腹板涨紧固定,再将桁架上梁1之两端的立撑5采用扳手工具分别旋转螺杆5.2使撑垫5.3与钢梁下翼板面接触固定。
S7、同样将其它各榀桁架按设定的间距安装到两端之钢梁的腹板上,并使它们的上梁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若干条木档间隔跨接排放在各榀桁架上,再在木档上铺设木模板。
S4、当楼面混凝土浇筑施工保养期满后可拆卸桁架时,分别将立撑5的螺杆5.2和涨紧螺杆8拧松,使桁架与钢梁松脱分离后即可拆下桁架。
S5、对于不同的钢梁间距,在上梁1、下梁2、斜撑3和衬档4它们之套杆及插杆的可调范围内,按照上述过程调整桁架的长度和高度尺寸即可安装在不同间距的钢梁上。
另外,当房屋建筑为混凝土结构时,只需将立撑5的撑垫5.3与螺杆5.2的连接方式改为如图5所示结构(其中螺杆5.2的下端通过穿插紧固件与撑垫5.3上的带孔耳板5.4相连接)即可,参照S5和S6的步骤将桁架固定在两混凝土梁上后,可采用内涨式膨胀螺栓10将撑垫5.3与混凝土梁贴紧固定。为此该实用新型的平面模板可调式支撑桁架可适用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述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和目标的一种较佳手段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所述的具体描述,其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同等或类似的、或替换或变换的技术手段。

Claims (8)

1.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梁(1)、下梁(2)、斜撑(3)、衬档(4)、立撑(5)和涨紧螺杆(8);上梁(1)的两端通过涨紧螺杆(8)水平向支撑固定于两侧的竖直固定面,上梁(1)的两端部通过立撑(5)可调节高度地支撑安装于两侧的水平固定面上,上梁(1)下方平行布置有下梁(2),下梁(2)和上梁(1)之间通过斜撑(3)和衬档(4)可调节高度地连接;所述的上梁(1)和下梁(2)均设置为可调节水平长度的结构,多个衬档(4)可高度调节地安装在上梁(1)和下梁(2)各中部之间,两个斜撑(3)可高度调节地安装在上梁(1)和下梁(2)两端之间,衬档(4)沿垂直于上梁(1)和下梁(2)的竖直方向布置,斜撑(3)不平行于竖直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梁(1)主要由上梁套杆(1.1)和上梁插杆(1.2)构成,上梁套杆(1.1)一端和上梁插杆(1.2)一端同轴相互活动套接,上梁套杆(1.1)另一端和第一个涨紧螺杆(8)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第一个涨紧螺杆(8)的另一端顶接到一侧的竖直固定面上,上梁插杆(1.2)另一端和第二个涨紧螺杆(8)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第二个涨紧螺杆(8)的另一端顶接到另一侧的竖直固定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梁套杆(1.1)和上梁插杆(1.2)之间同轴套接长度固定后,使得上梁套杆(1.1)和上梁插杆(1.2)之间具有轴向重叠段,在轴向重叠段中插装定位件(7)同时径向穿过上梁套杆(1.1)和上梁插杆(1.2),使得上梁套杆(1.1)和上梁插杆(1.2)之间轴向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梁套杆(1.1)和上梁插杆(1.2)的另一端均通过各自的一个立撑(5)和水平固定面之间安装高度调节地连接,立撑(5)包括螺母套杆(5.1)、螺杆(5.2)、撑垫(5.3)、平垫圈(5.4)和固定件(5.5),螺母套杆(5.1)上端通过连接件(6)和上梁套杆(1.1)/上梁插杆(1.2)的端部铰接,螺杆(5.2)上端通过螺纹套装在螺母套杆(5.1)下端的螺纹孔中,螺杆(5.2)下端还通过固定件(5.5)活接套装有撑垫(5.3),螺杆(5.2)下端部设有外凸缘,外凸缘和撑垫(5.3)之间设有平垫圈(5.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梁(2)主要由下梁套杆(2.1)和下梁插杆(2.2)构成,下梁套杆(2.1)一端和下梁插杆(2.2)一端同轴相互活动套接,所述的下梁套杆(2.1)、下梁插杆(2.2)另一端分别和上梁(1)的两端通过斜撑(3)可调节高度地连接;所述的下梁套杆(2.1)、下梁插杆(2.2)中部和上梁套杆(1.1)、上梁插杆(1.2)的中部之间通过沿梁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衬档(4)可调节高度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撑(3)主要由斜撑套杆(3.1)和斜撑插杆(3.2)构成,斜撑套杆(3.1)上端通过连接件(6)和上梁(1)的端部铰接,由斜撑套杆(3.1)下端和斜撑插杆(3.2)上端同轴相互活动套接,斜撑插杆(3.2)下端通过连接件(6)和下梁套杆(2.1)/下梁插杆(2.2)的端部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档(4)主要由衬档套杆(4.1)和衬档插杆(4.2)构成,衬档套杆(4.1)上端可沿上梁(1)方向移动地套装在上梁(1)上,由衬档套杆(4.1)下端和衬档插杆(4.2)上端同轴相互活动套接,衬档插杆(4.2)下端可沿下梁(2)方向移动地套装在下梁(2)上;所述的衬档套杆(4.1)上端和上梁(1)之间,衬档插杆(4.2)下端和下梁(2)之间通过定位件(7)沿梁的水平方向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之上布置有木模板(11)和木档(12)。
CN202220880390.6U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 Active CN217480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0390.6U CN217480897U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0390.6U CN217480897U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0897U true CN217480897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9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80390.6U Active CN217480897U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0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9070B (zh) 用钢柱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梁进行临时支撑加固的施工方法
CN201507114U (zh) 建筑顶板和梁模板的支撑结构
CN208122301U (zh) 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
CN109853946A (zh) 一种柱模板的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2696012A (zh) 一种可拼接墙柱模板装置
WO2020098278A1 (zh) 整体钢平台模架超大承载力附墙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2343332B (zh) 一种混凝土矩形柱模板的固紧系统及混凝土柱的施工方法
CN107975251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联合支撑装置
CN217480897U (zh) 一种悬空可调房屋支撑桁架
RU2310033C1 (ru) Консольные подмости и способ сооружения консольных плит или карнизных блоков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ого пролетного строения моста
US2916245A (en) Adjustable scaffold bracket
CN114541742A (zh) 房屋建筑平面模板可调式支撑桁架
CN110359429A (zh) 一种大坝混凝土钢模板结构及其施工安装方法
CN214658863U (zh) 倾角大于45°的长斜面清水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
CN210658427U (zh) 暗支撑主筋预埋定位框
CN111561150A (zh) 后浇带支撑体系
KR200198275Y1 (ko) 거푸집 경사 받침대
JPH0536042Y2 (zh)
KR20000050107A (ko) 교량의 상판 슬라브 콘크리트 타설을 위한 거푸집 시공방법
CN219241060U (zh) 一种支架桁架跨度可调式结构
CN216712706U (zh) 一种桥梁预制板
CN217924899U (zh) 一种房屋钢筋砼结构建筑平面模板支架承托装置
CN219840411U (zh) 用于钢结构悬挑楼承板的支撑工具
CN216999370U (zh) 一种梯形断面承重型盖板涵现浇支撑结构
CN217924842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现浇楼板可调节无支撑桁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