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7541U - 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 - Google Patents

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7541U
CN217477541U CN202221642531.7U CN202221642531U CN217477541U CN 217477541 U CN217477541 U CN 217477541U CN 202221642531 U CN202221642531 U CN 202221642531U CN 217477541 U CN217477541 U CN 217477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n
mast
boss
top plate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425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强
王亚磊
孙海晓
黎峰
樊红元
马洪猛
王德安
丁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No 604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No 604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No 604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No 604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16425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7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7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7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包括用于危险性燃料透气出口的透气桅;其还包括凸台,凸台固设于船舶尾部,凸台位于甲板货堆装区域的外侧,透气桅固设于凸台上;凸台包括用于固定透气桅的顶板和用于支撑顶板的侧板。本实用新型将透气桅避开甲板货堆装区域,在吊装集装箱的时候不会阻碍吊机左右平移装卸,不会给岸吊工作带来不便,也不会降低装卸效率,不会延长码头时间,降低岸吊装卸时碰撞破坏透气桅的风险。

Description

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环保船型的发展以及碳中和产业集群的突飞猛进,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在船上被越来越多的应用,这其中就包括甲醇燃料、液化天然气LNG燃料等。因甲醇可以成为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电力就地消耗的载体,所以甲醇燃料船舶成为各船舶研究单位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甲醇燃料船舶布置就需要进行研究,这其中就包括甲醇燃料透气系统的布置方案研究。LNG燃料船舶同样存在透气系统布置研究的必要。
甲醇(Methanol)又称羟基甲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结构简单的饱和一元醇。甲醇高度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甲醇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按照《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则》(IBC CODE),甲醇自2020年1月1日起,升级为有毒货品。甲醇舱或罐需要有可控制的透气系统,安装压力/真空释放阀。因其毒性及可燃性,按照国际规则,甲醇燃料舱透气口距离起居、服务和机器处所的空气进口或开口及着火源的直线距离不小于10m左右。
LNG燃料能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是一种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环保燃料,在船上使用已趋成熟。但是其易燃、易爆、低温的特性以及高压储存方式也为船上使用带来很大的危险性。所以,根据IMO海安会关于LNG燃料系统的相关规则,船上也需要布置透气桅,压力释放阀的透气出口通常应位于距离下列位置至少10m处:距离最近的通向起居处所、服务处所和控制站或其他非危险区域的空气进口、出口或开口、最近的机器设备的废气出口。
所以,为了使危险性燃料的透气口避开这些区域,往往将透气桅布置的很高,这就导致透气桅不仅需要占据甲板面空间,同时也需要占据甲板上方空间,影响码头装卸机的操作,对甲板货的装卸极为不利。所以危险性燃料船舶透气桅的布置就有必要特别设计,避免对甲板布置或甲板货操作造成重大影响,避免降低货船经济性和码头装卸的便利性和装卸效率。
现有布置方案缺点;
(1)一种常规布置方案是透气桅布置在尾部上甲板范围内区域,布置于集装箱堆装范围内,被动的布置于装卸吊操作区域。在吊装集装箱的时候不能顺利的左右平移装卸,给岸吊工作带来不便,降低了该区域的装卸效率,延长了码头时间。同时,因其布置在上甲板范围内,需要占用甲板空间,给甲板设备、货物布置带来不便。
(2)另一种常规布置方案是将透气桅布置到船首,不会造成货损,也不会影响货物装卸。但是由于其布置位置远离主机,需要很长的危险性燃料透气管穿过整个货舱区。这种布置无疑增加了管系成本,并且由于其跨越的区域过大,发生危险的概率也相应增加,相比尾部布置方案,其维护成本也更高。另外,船首布置会占用较多的首部空间,对首部系泊设备等布置容易造成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包括用于危险性燃料透气出口的透气桅;其还包括凸台,凸台固设于船舶尾部,凸台位于甲板货堆装区域的外侧,透气桅固设于凸台上;凸台包括用于固定透气桅的顶板和用于支撑顶板的侧板。
顶板连接于船尾甲板;侧板固定于船尾封板。
顶板和侧板之间围成可供危险性燃料透气管通过的空心区域。
侧板和顶板的连接线为弧形线。
侧板和顶板的连接线由三根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和第三线段组成,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第三线段和第二线段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
顶板和船尾甲板一体成型。
顶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左舷和右舷。
船尾封板竖向分布,侧板固定于船尾封板。
船尾封板斜向分布,船尾封板形成用于支撑顶板的侧板。
所述危险性燃料为甲醇燃料,或为液化天然气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透气桅布置于船尾主船体后端,避开甲板货堆装区域,在吊装集装箱(甲板货)的时候不会阻碍吊机左右平移装卸,不会给岸吊工作带来不便,也不会降低装卸效率,不会延长码头时间,降低岸吊装卸时碰撞破坏透气桅的风险。透气桅布置在甲板装货范围之外,不需要占用甲板空间,也不会给甲板设备、货物布置带来不便。对比船首布置透气桅的常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中,透气桅距离主机更近,危险性燃料透气管不需要跨越整个货舱区而增加管系成本和破损风险,相比首部布置方案,其维护成本也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的危险性燃料透气管的另一种分布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向视图。
图6为其他实施例的第一种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其他实施例的第二种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其他实施例的第三种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其他实施例的第四种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其他实施例的第五种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其他实施例的第一种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其他实施例的第二种侧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包括用于危险性燃料透气出口的透气桅10;其还包括凸台20,凸台20固设于船舶尾部30,凸台20位于甲板货堆装区域31的外侧,透气桅10固设于凸台20上;凸台20包括用于固定透气桅的顶板21和用于支撑顶板的侧板22。
顶板21连接于船尾甲板32;侧板22固定于船尾封板33。
为便于制造,顶板21和船尾甲板32一体成型。
顶板21和侧板22之间围成可供危险性燃料透气管11通过的空心区域。
船尾封板33竖向分布,侧板22固定于船尾封板。
在船尾端增加凸台,将用于危险性燃料透气出口的透气桅布置在凸台上。该凸台没有使用甲板货堆装区域(集装箱堆装区域)的空间,独立于甲板货堆装区域之外。凸台的布置位置不会影响集装箱在船宽方向上的移动,也不会影响上甲板船用设备的布置。
由于该凸台仅仅是局部增设,并不会影响船舶快速性能,也不会影响船舶甲板设备布置。由于其体积不大,仅为一个凸台结构,所以也不会对船舶空船重量造成明显影响,其增加的重量相对于整个空船重量可以忽略不计。
危险性燃料透气管11的路径有两种。
第一种,如图3所示,危险性燃料透气管11从甲板下穿过船尾封板33进入凸台结构内部空腔内,再穿过凸台的顶板进入透气桅,一直通往透气桅顶足够高的位置。
第二种,如图4所示,危险性燃料透气管11从甲板上进入透气桅10。这种方案,支撑透气桅的凸台结构仍然空心布置,节省材料,重量也轻。
本实例中,凸台的外边缘如图5所示。
凸台的外边缘可以有多种形式。
如图5和图6所示,侧板和顶板的连接线由三根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和第三线段组成,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第三线段和第二线段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
如图5所示,第一线段41和第二线段42的夹角为钝角,第三线段43和第二线段42的夹角为钝角。
如图6所示,第一线段51和第二线段52的夹角为直角,第三线段53和第二线段52的夹角为直角。
如图7所示,侧板和顶板的连接线40为弧形线。
如图8所示,侧板和顶板的连接线50为弧形线。
凸台还可以有其他形式。
如图9和图10所示,顶板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左舷和右舷。
船尾凸台侧板型式除了局部增设,还可以对船尾封板进行整体改型设计。船尾封板斜向分布,船尾封板形成用于支撑顶板的侧板。具体可以为:
一种方案,如图11所示,船尾封板33的上部斜向分布,形成用于支撑顶板21的侧板,即该图中凸台的侧板为船尾封板的上部。
另一种方案,如图12所示,船尾封板33斜向分布,整个船尾封板形成形成用于支撑顶板21的侧板,即该图中凸台的侧板为船尾封板。
本实用新型中,危险性燃料可以为甲醇燃料,或为液化天然气燃料,或为其他危险性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不仅限于甲醇燃料和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其它具有一定危险性并需要透气桅的燃料同样适用于本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将透气桅布置于船尾主船体后端,避开甲板货堆装区域,在吊装集装箱(甲板货)的时候不会阻碍吊机左右平移装卸,不会给岸吊工作带来不便,也不会降低装卸效率,不会延长码头时间,降低岸吊装卸时碰撞破坏透气桅的风险。
2、透气桅布置在甲板装货范围之外,不需要占用甲板空间,也不会给甲板设备、货物布置带来不便。
3、本实用新型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对比船首布置透气桅的常规方案,透气桅距离主机更近,危险性燃料透气管不需要跨越整个货舱区而增加管系成本和破损风险,相比首部布置方案,其维护成本也更低。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包括用于危险性燃料透气出口的透气桅;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凸台,凸台固设于船舶尾部,凸台位于甲板货堆装区域的外侧,透气桅固设于凸台上;凸台包括用于固定透气桅的顶板和用于支撑顶板的侧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顶板连接于船尾甲板;侧板固定于船尾封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顶板和侧板之间围成可供危险性燃料透气管通过的空心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侧板和顶板的连接线为弧形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侧板和顶板的连接线由三根依次连接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和第三线段组成,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第三线段和第二线段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顶板和船尾甲板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顶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左舷和右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船尾封板竖向分布,侧板固定于船尾封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船尾封板斜向分布,船尾封板形成用于支撑顶板的侧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性燃料为甲醇燃料,或为液化天然气燃料。
CN202221642531.7U 2022-06-28 2022-06-28 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 Active CN217477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2531.7U CN217477541U (zh) 2022-06-28 2022-06-28 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2531.7U CN217477541U (zh) 2022-06-28 2022-06-28 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7541U true CN217477541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42531.7U Active CN217477541U (zh) 2022-06-28 2022-06-28 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75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63594B1 (ko) 선박
WO2011145784A1 (ko) 갑판 상부에 연료탱크를 탑재한 부유식 구조물
JP2023518629A (ja) 二元燃料バルクキャリア
CN104276270A (zh) 双燃料动力推进船舶的lng储气罐布置系统与供气布置系统
CN104960633A (zh) 罐式lng集装箱运输船
WO2012007900A1 (en) A ship including a tank space
KR102327407B1 (ko) 컨테이너선의 연료가스 공급시스템
CN111469981A (zh) 一种双燃料集装箱运输船
CN111634367A (zh) 一种双燃料散货船
CN104159816A (zh) 浮体、尤其集装箱船
CN114889799A (zh) 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
CN111924042A (zh) 一种船舶液化气燃料舱布置结构
CN114348171A (zh) 一种氨燃料动力的散货船
CN217477541U (zh) 船尾透气桅布置方案
CN212447954U (zh) 双燃料集装箱运输船
CN204871484U (zh) 一种罐式lng集装箱运输船
CN203372385U (zh) 双燃料动力推进船舶的lng储气罐布置与供气布置系统
CN218343683U (zh) 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的燃料舱与燃料供应系统布置
KR20210120409A (ko) 액화가스 추진 선박
CN115092331A (zh) 一种双燃料集装箱船
KR102442095B1 (ko) 직립 연료탱크 기반 추진보조 로터세일 시스템 및 탑재 선박
KR20210106087A (ko) 연료 공급 시스템
CN116331398A (zh) 一种散货船
KR102268425B1 (ko) 선박
KR20210120189A (ko) 컨테이너 선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