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7458U - 用于摩托车的脚踏 - Google Patents

用于摩托车的脚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7458U
CN217477458U CN202221650058.7U CN202221650058U CN217477458U CN 217477458 U CN217477458 U CN 217477458U CN 202221650058 U CN202221650058 U CN 202221650058U CN 217477458 U CN217477458 U CN 217477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rosspiece
circular
hole
pe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500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巴蒂斯特·朱文
安德鲁·戴萨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d Set Ligh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d Set Ligh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d Set Ligh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d Set Ligh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500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7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7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7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的脚踏,包括:安装座,连接至摩托车的车架;主体,被配置成接收骑行者的脚;连接轴,连接安装座和主体,主体被配置成能围绕连接轴旋转;以及旋转限制装置,被配置成限制主体相对于连接轴的旋转角度,旋转限制装置包括:横档,固定在安装座上;圆形接收孔,设置在主体的面向安装座的一侧并且被配置成接收横档,在圆形接收孔的内周壁上沿径向方向彼此相对地突出有两个凸起,使得在横档被接收在圆形接收孔内时,在所述圆形接收孔中由横档和两个凸起形成四个腔室;以及四个弹性柱状体,每个弹性柱状体设置在相应的一个腔室内。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并且提高骑行者的操控性和舒适度。

Description

用于摩托车的脚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机动车的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户摩托车的脚踏。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摩托车包括车架,在车架上安装有车座,骑行者可以跨坐在该车座上。一对脚踏安装在车架的相对两侧的下端,以用于供骑行者在骑行时放置脚。通常,用于操作摩托车的某些部件(诸如后轮制动器或换挡装置)的控制装置位于脚踏附近。这允许骑行者在需要时用脚启动该控制装置。
根据预期用途,用于摩托车的脚踏的外观和结构通常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它们的基本设计保持不变,即在适当的位置提供突出物,以支撑骑行者的脚。
传统的用于摩托车的脚踏的设计具有一些固有的缺点。
例如,为越野使用而制造的用于摩托车的脚踏采用了齿形设计,以帮助骑行者的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抓住脚踏。然而,当摩托车遇到路面不平的情况和/或骑行者移动其身体的位置时,脚的一部分会从脚踏移开。每当骑行者的脚必须移动以进行控制操作时,也会经历这种抓持力降低。
此外,在某些应用中,需要更宽的脚踏,以帮助在高冲击的情况下分配骑行者的脚上的负载。但同样,除非骑行者的脚的角度相对于脚踏表面的角度是正确的,否则负载不能被吸收并均匀分布在脚踏的整个表面上,这可能导致骑行者失去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消除或减轻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的脚踏,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连接至所述摩托车的车架;主体,所述主体被配置成接收骑行者的脚;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安装座和所述主体,所述主体被配置成能围绕所述连接轴旋转;以及旋转限制装置,所述旋转限制装置被配置成限制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连接轴的旋转角度。所述旋转限制装置包括:横档,所述横档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圆形接收孔,所述圆形接收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面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并且被配置成接收所述横档,在所述圆形接收孔的内周壁上沿径向方向彼此相对地突出有两个凸起,使得在所述横档被接收在所述圆形接收孔内时,在圆形接收孔中由所述横档和所述两个凸起形成四个腔室;以及四个弹性柱状体,每个弹性柱状体设置在相应的一个腔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被配置成,当所述主体未被所述骑行者的脚施加力时,所述主体被所述四个弹性柱状体保持在静止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静止位置中,所述两个凸起的连线所在的直线垂直于所述横档的横向延伸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被配置成能围绕所述连接轴在第一方向上旋转且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旋转被所述旋转限制装置限制在第一极限位置与所述静止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中,所述四个弹性柱状体中的对角布置的两个弹性柱状体被所述横档和所述两个凸起挤压。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被配置成能围绕所述连接轴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且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旋转被所述旋转限制装置限制在第二极限位置与所述静止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中,所述四个弹性柱状体中的另外两个弹性柱状体被所述横档和所述两个凸起挤压。
进一步地,在所述横档中居中地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以用于供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横档的所述横向延伸方向,其中,所述横档的在所述横向延伸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两个周向面为弧形面,并且所述弧形面形成围绕所述中轴线的假象圆柱体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并且其中,在所述横档的形成所述四个腔室的另外两个周向面上形成有凹部以用于部分地容纳相应的弹性柱状体。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限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横档之间的引导圆柱体,所述引导圆柱体与所述假象圆柱体同轴并且所述引导圆柱体的直径等于所述假象圆柱体的直径;并且所述圆形接收孔的所述内周壁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被配置接收所述引导圆柱体,并且两个凸起在所述第二区段处径向向内突出。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还包括可拆卸的板状配件,所述板状配件被配置成接收骑行者的脚。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体中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以用于供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圆形接收孔连通并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对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假象圆柱体的直径,使得在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所述第一端处形成环形内凸缘,并且所述横档的面向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侧面被所述环形内凸缘止挡。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并且提高骑行者的操控性和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安装座和固定于其上的横档;
图4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的连接轴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其中,图3所示的脚踏的部分与图4所示的连接轴组装在一起;
图6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的主体的剖切立体图;以及
图7A至图7D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的侧视图,其中,图7A和图7B所示的脚踏的主体处于静止位置,图7C所示的脚踏的主体处于第一极限位置,并且图7D所示的脚踏的主体处于第二极限位置,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0 脚踏
1 安装座
11 安装板
111 安装板通孔
12 基板
2 主体
21 第二圆形通孔
210 环形内凸缘
22 周向凹槽
23 移除部
3 连接轴
41 横档
411 第一圆形通孔
412 两个周向面
413 另外两个周向面
414 凹部
415 侧面
42 圆形接收孔
421 内周壁
421a 第一区段
421b 第二区段
422 凸起
43 弹性柱状体
44 引导圆柱体
5 U形配件
51 齿
X 横向延伸方向
Y 中轴线
Z 两个凸起的连线所在的直线
C 腔室
R1 第一方向
R2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摩托车的脚踏100。结合图1和图2所示,脚踏100总体上包括安装座1、主体2、连接轴3以及旋转限制装置。
安装座1作为脚踏100的连接部分连接至摩托车的车架(未示出),特别地,固定至摩托车的车架。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座1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且彼此平行延伸的两个安装板11以及连接两个安装板11的基板12,在两个安装板11中设置有彼此对准的安装板通孔111;在车架的用于安装脚踏100的部分处对应地设置有彼此间隔开且彼此平行延伸的两个连接板,在两个连接板中设置有彼此对准的连接板通孔。两个连接板之间的间隔大于两个安装板11之间的间隔,使得当安装座1连接至车架时,安装座1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纳在两个连接板之间的空间中,并且两个连接板通孔和两个安装板通孔111彼此对准且被安装轴穿过。特别地,在安装轴上可以套接有弹簧,并且弹簧的两端分别顶抵在两个安装板11上。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1的结构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实现与摩托车的车架的牢固连接即可。
主体2被配置成接收骑行者的脚,换句话说,当骑行者骑乘摩托车时,骑行者的脚搁置在脚踏100的主体2上,特别地,搁置在主体2的顶面上。
连接轴3被配置成用于连接安装座1和主体2,并且当主体2和安装座1经由连接轴3连接在一起时,主体2被配置成能围绕连接轴3旋转。然而,这种旋转是受限的,并且旋转限制装置被配置成限制主体2相对于连接轴3的旋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针对旋转限制装置进行了改进,结合图2、图3和图6所示,旋转限制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座1上的横档41,特别地,横档41固定在安装座1的基板12的面向主体2的一侧。横档41与安装座1的连接方式不受具体限制,优选地,横档41可以与安装座1成一体。
旋转限制装置还包括圆形接收孔42,圆形接收孔42设置在主体2的面向安装座1的一侧并且被配置成接收横档41。圆形接收孔42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能够容纳横档41的深度。在圆形接收孔42的内周壁421上沿径向方向彼此相对地突出有两个凸起422,使得在横档41被接收在圆形接收孔42内时,在圆形接收孔42中由横档41和两个凸起422形成四个腔室C,如图7B所示。
如图2和图7A所示,旋转限制装置还包括四个弹性柱状体43,每个弹性柱状体43设置在相应的一个腔室内,换句话说,每个腔室C接收一个弹性柱状体43。弹性柱状体43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圆柱体的形状,但弹性柱状体43的具体构造不限于此。而且,四个弹性柱状体43优选是彼此相同的。
主体2被配置成,当未对主体2施加力(例如,主体2未被骑行者的脚施加力)时,主体2被四个弹性柱状体43保持在静止位置。具体而言,每个弹性柱状体43分别卡在相应的腔室C内,也就是说,弹性柱状体43与相应的腔室C的内壁具有多个接触点,例如在图7A中所示,弹性柱状体43分别在顶侧和底侧与腔室C接触。如图7A所示,在静止位置中,两个凸起422的连线所在的直线Z可以垂直于横档41的横向延伸方向X。特别地,当摩托车位于平坦地面上时,横向延伸方向X为水平方向,并且直线Z的延伸方向为竖直方向。
如图7A至图7D所示,当主体2与安装座1组装在一起时,两个凸起422抵靠在横档41的中部,并且横档41在横向延伸方向X上的两端与圆形接收孔42的内周壁421之间存在一定的游隙,该游隙较小以至于弹性柱状体43不能进入其中。此外,凸起422可以具有弧面轮廓。在横档41中可以居中地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411以用于供连接轴3穿过,第一圆形通孔411的中轴线Y垂直于横档41的横向延伸方向X,并且也垂直于直线Z。此外,横档41的在横向延伸方向X上彼此相对的两个周向面412为弧形面,并且该弧形面形成围绕中轴线Y的假象圆柱体(未示出)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该弧形面具有与圆形接收孔42的内周壁421相匹配的轮廓,并且如图7A至图7D所示,它们之间的游隙为部分环状的。特别地,如图2和图7A至图7D所示,在横档41的形成四个腔室C的另外两个周向面413上形成有凹部414(在图中示出为四个凹部)以用于部分地容纳相应的弹性柱状体43。特别地,如从图7A至图7D所示的侧视图中可见,周向面413可以具有波浪形状,该波浪形状具有用于部分地容纳弹性柱状体43的两个凹部以及位于两个凹部之间并与凸起422接触的一个凸部。由具有波浪形状的周向面413与具有弧面轮廓的凸起422及圆形接收孔42形成的腔室C特别适用于具有圆柱体形状的弹性柱状体43,由此形成的旋转限制装置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并且提高骑行者的操控性。
如图7C所示,主体2可以被配置成能围绕连接轴3在第一方向R1上旋转且主体2在第一方向R1上的旋转被旋转限制装置限制在第一极限位置(即,图7C所示的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在第一极限位置中,四个弹性柱状体43中的对角布置的两个弹性柱状体被横档41和两个凸起422挤压。也就是说,在第一极限位置中,被挤压的两个弹性柱状体处于极限挤压状态,使得当主体2被进一步施加趋于使主体2在第一方向R1上旋转的力时,主体2不会进一步旋转,而是被保持在第一极限位置。
如图7D所示,主体2还可以被配置成能围绕连接轴3在与第一方向R1相反的第二方向R2上旋转且主体2在第二方向R2上的旋转被旋转限制装置限制在第二极限位置(即,图7D所示的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在第二极限位置中,四个弹性柱状体43中的另外两个弹性柱状体被横档41和两个凸起422挤压。也就是说,在第二极限位置中,被挤压的另外两个弹性柱状体处于极限挤压状态,使得当主体2被进一步施加趋于使主体2在第二方向R2上旋转的力时,主体2不会进一步旋转,而是被保持在第二极限位置。
主体2在静止位置与第一极限位置或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的旋转角度为10至20度,优选为15度。也就是说,主体2在第一方向R1和第二方向R2的旋转范围可以为-20度至+20度、-15度至+15度,或者-10度至+10度。然而,本实用新型的主体2的上述旋转角度或旋转范围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例如对弹性柱状体43的材料选择而调节。
如图2和图3最佳示出的,旋转限制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安装座1与横档41之间的引导圆柱体44,引导圆柱体44与上述假象圆柱体同轴,并且引导圆柱体44的直径等于该假象圆柱体的直径。此外,如图6最佳示出的,圆形接收孔42的内周壁421可以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区段421a和第二区段421b,第一区段421a被配置接收引导圆柱体44,并且两个凸起422在第二区段421b处径向向内突出。
特别地,引导圆柱体44可以与横档41成一体。进一步地,横档41、引导圆柱体44和安装座1可以一体成型。
如图6所示,在主体2中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21以用于供连接轴3穿过,第二圆形通孔21的第一端与圆形接收孔42连通并与第一圆形通孔411对准。如图2所示,连接轴3经由第二圆形通孔21、圆形接收孔42、第一圆形通孔411以及未示出的设置在安装座1(例如,安装座1的基板12)中的通孔以及可能存在的设置在引导圆柱体44中的通孔穿过脚踏100并且在两端由螺钉或螺母紧固,这些通孔彼此对准且均在中轴线Y所在的方向上延伸。
还如图6所示,第二圆形通孔21的直径小于上述假象圆柱体的直径,使得在第二圆形通孔21的第一端处形成环形内凸缘210。当主体2与安装座1经由连接轴3连接在一起时,横档41的面向第二圆形通孔21的侧面415被环形内凸缘210止挡,并且主体2的设置有圆形接收孔42的侧面被安装座1(特别是,安装座1的基板12的面向主体2的侧面)接触并止挡。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2还可以包括在主体2的侧向周界处形成的周向凹槽22,从脚踏100的上方观察,周向凹槽22具有U形形状,并且周向凹槽22被配置成用于容纳U形配件5,U形配件5可以通过螺钉或销钉连接至主体2。在配件5的顶部可以设置有多个齿51,齿51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超出主体2的顶面,使得在主体2的顶部由多个齿51包围成一容纳空间以用于容纳平坦的板状配件(未示出),该板状配件可以由弹性材料(例如塑胶)制成,并且可以通过与U形配件5的多个齿51的卡接而不被保持在该容纳空间中。通过这样的布置方式能够使踩踏在主体2上的骑行者的脚更加舒适以及为骑行者的足部提供缓冲。所述板状配件可以有不同的硬度,根据骑行者的身体质量指数可以选择合适的硬度,可増加骑行者的操作灵活性和舒适性。所述板状配件的顶部包括纹理以增加附着摩擦力。配件5为可拆卸的,当配件5因使用磨损时,可以方便更换。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移除部23,例如,移除部23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贯穿主体2,由此使得能够减少制造主体所需的材料并使脚踏100的总重量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摩托车的脚踏(100),包括:
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连接至所述摩托车的车架;
主体(2),所述主体(2)被配置成接收骑行者的脚;
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连接所述安装座(1)和所述主体(2),所述主体(2)被配置成能围绕所述连接轴(3)旋转;以及
旋转限制装置,所述旋转限制装置被配置成限制所述主体(2)相对于所述连接轴(3)的旋转角度,
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制装置包括:
横档(41),所述横档(41)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上;
圆形接收孔(42),所述圆形接收孔(42)设置在所述主体(2)的面向所述安装座(1)的一侧并且被配置成接收所述横档(41),在所述圆形接收孔(42)的内周壁(421)上沿径向方向彼此相对地突出有两个凸起(422),使得在所述横档(41)被接收在所述圆形接收孔(42)内时,在圆形接收孔(42)中由所述横档(41)和所述两个凸起(422)形成四个腔室(C);以及
四个弹性柱状体(43),每个弹性柱状体(43)设置在相应的一个腔室(C)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脚踏(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被配置成,当所述主体(2)未被所述骑行者的脚施加力时,所述主体(2)被所述四个弹性柱状体(43)保持在静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脚踏(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止位置中,所述两个凸起(422)的连线所在的直线(Z)垂直于所述横档(41)的横向延伸方向(X)。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脚踏(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被配置成能围绕所述连接轴(3)在第一方向(R1)上旋转且所述主体(2)在所述第一方向(R1)上的旋转被所述旋转限制装置限制在第一极限位置与所述静止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中,所述四个弹性柱状体(43)中的对角布置的两个弹性柱状体被所述横档(41)和所述两个凸起(422)挤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脚踏(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被配置成能围绕所述连接轴(3)在与所述第一方向(R1)相反的第二方向(R2)上旋转且所述主体(2)在所述第二方向(R2)上的旋转被所述旋转限制装置限制在第二极限位置与所述静止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中,所述四个弹性柱状体(43)中的另外两个弹性柱状体被所述横档(41)和所述两个凸起(422)挤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脚踏(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档(41)中居中地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411)以用于供所述连接轴(3)穿过,所述第一圆形通孔(411)的中轴线(Y)垂直于所述横档(41)的所述横向延伸方向(X),
其中,所述横档(41)的在所述横向延伸方向(X)上彼此相对的两个周向面(412)为弧形面,并且所述弧形面形成围绕所述中轴线(Y)的假象圆柱体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并且
其中,在所述横档(41)的形成所述四个腔室(C)的另外两个周向面(413)上形成有凹部(414)以用于部分地容纳相应的弹性柱状体(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脚踏(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横档(41)之间的引导圆柱体(44),所述引导圆柱体(44)与所述假象圆柱体同轴并且所述引导圆柱体(44)的直径等于所述假象圆柱体的直径;并且
所述圆形接收孔(42)的所述内周壁(421)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区段(421a)和第二区段(421b),所述第一区段(421a)被配置接收所述引导圆柱体(44),并且两个凸起(422)在所述第二区段(421b)处径向向内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脚踏(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上还包括可拆卸的板状配件,所述板状配件被配置成接收骑行者的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脚踏(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2)中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21)以用于供所述连接轴(3)穿过,所述第二圆形通孔(21)的第一端与所述圆形接收孔(42)连通并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411)对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脚踏(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形通孔(21)的直径小于所述假象圆柱体的直径,使得在所述第二圆形通孔(21)的所述第一端处形成环形内凸缘(210),并且
所述横档(41)的面向所述第二圆形通孔(21)的侧面(415)被所述环形内凸缘(210)止挡。
CN202221650058.7U 2022-06-29 2022-06-29 用于摩托车的脚踏 Active CN217477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0058.7U CN217477458U (zh) 2022-06-29 2022-06-29 用于摩托车的脚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0058.7U CN217477458U (zh) 2022-06-29 2022-06-29 用于摩托车的脚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7458U true CN217477458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6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50058.7U Active CN217477458U (zh) 2022-06-29 2022-06-29 用于摩托车的脚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74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76959A (zh) * 2023-05-29 2023-07-25 泰州鑫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脚踏加固防护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76959A (zh) * 2023-05-29 2023-07-25 泰州鑫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脚踏加固防护结构
CN116476959B (zh) * 2023-05-29 2023-10-27 泰州鑫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脚踏加固防护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77458U (zh) 用于摩托车的脚踏
US9334010B2 (en) Motorcycle handlebar with shock absorber
EP3359441B1 (en) Shock absorbing grip assembly
ES2253914T3 (es) Reposapies pivotante para motocicleta.
CA2533857A1 (en) Improved traction assembly for a vehicle
JP2022507845A (ja) 電気作動式自転車の駆動装置
EP1723025A1 (en) A gear arrangement
US8484806B2 (en) Ergonomic hand grip
US20190283495A1 (en) Non-pneumatic tire
US20210394858A1 (en) Chainstay protector with spaced protrusions
JP2008540215A5 (zh)
US6010188A (en) Bicycle saddle and suspension therefor
US20060061022A1 (en) Shock-absorbing device for wheeled vehicle
CN212038933U (zh) 滑板车
CN210027778U (zh) 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滑板车
JP2017217948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CN212500842U (zh) 一种自行车减震防滑握把套
JPS6146079Y2 (zh)
JP7171681B2 (ja) ピリオンシートの取付構造
JP2001114167A (ja) 自動二輪車用フートレストの取付構造
GB2408031A (en) Handlebar clamp assembly
JP2004352198A (ja) 駆動輪支持機構
JPH0625431Y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フェンダ支持構造
JP2020083196A (ja) セパレート型ハンドル取付構造
JPH0719971Y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フートレスト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