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8388U - 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58388U CN217458388U CN202221124816.1U CN202221124816U CN217458388U CN 217458388 U CN217458388 U CN 217458388U CN 202221124816 U CN202221124816 U CN 202221124816U CN 217458388 U CN217458388 U CN 2174583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nterweight
- car
- rope
- top beam
- lift c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轿厢设置于井道中;第一顶梁设置于轿厢的后侧;第二顶梁设置于轿厢的左侧;对重系统设置于轿厢的后侧,包括设置于第一顶梁上的对重绳头板、活动设置于第一顶梁下方的对重组件;曳引机设置于轿厢的后侧,且固定于井道的后侧壁上;轿厢绳头装置设置于轿厢的右侧;绳轮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轮和钢丝绳;若干组第一导向轮设置于第二顶梁上;钢丝绳与轿厢、第一导向轮、曳引机、对重体绕接,且其第一端与对重绳头板连接,第二端与轿厢绳头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后置对重系统的布置方式以及合理布置井道内各电梯部件的位置及连接方式,有效提高井道的空间利用率,满足各类电梯井道的空间安装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
背景技术
无机房电梯机房,能够节约井道空间,在大量建筑物上使用。一般的无机房电梯的对重均布置在轿厢的侧向位置,对于深井道空间利用率太低,轿厢宽深比小,影响美观,开门尺寸也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通过后置对重系统的布置方式以及合理布置井道内各电梯部件的位置及连接方式,有效提高井道的空间利用率,满足各类电梯井道的空间安装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包括井道、轿厢、第一顶梁、第二顶梁、对重系统、曳引机、轿厢绳头装置、绳轮组件;
所述轿厢设置于井道中;所述第一顶梁设置于轿厢的后侧,且与井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梁设置于轿厢的左侧,且与井道固定连接;
所述对重系统设置于轿厢的后侧,包括设置于第一顶梁上的对重绳头板、活动设置于第一顶梁下方的对重组件;
所述曳引机设置于轿厢的后侧,且固定于井道的后侧壁上;
所述轿厢绳头装置设置于轿厢的右侧;
所述绳轮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轮和钢丝绳;若干组所述第一导向轮设置于第二顶梁上;所述钢丝绳与轿厢、第一导向轮、曳引机、对重体绕接,且其第一端与对重绳头板连接,第二端与轿厢绳头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对重组件包括对重体和设置于对重体上的对重反绳轮;所述钢丝绳与对重反绳轮绕接。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包括设置于轿厢左侧的限速器。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包括轿厢导轨;所述轿厢导轨设置于轿厢的左右两侧,用于引导所述轿厢的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绳头装置与轿厢导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对重系统包括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于第一顶梁上,且位于曳引机和对重组件之间;所述钢丝绳与第二导向轮绕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对重系统置于轿厢的后侧位置,结构上充分利用了井道空间,并重新合理布置井道内各电梯部件的位置及连接方式,有效提高井道的空间利用率,满足各类电梯井道的空间安装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井道布置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井道的顶部各部件的布置图;
图3为图2中的A向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向视图
其中:1、井道;2、轿厢;21、轿厢导轨;22、轿厢架;3、第一顶梁;4、第二顶梁;5、曳引机;6、对重系统;61、对重体;62、对重反绳轮;63、对重绳头板;64、第二导向轮;7、钢丝绳;71、第一导向轮;8、轿厢绳头装置;9、限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该电梯结构中去掉机房,从而能够节约电梯的安装空间。该结构包括井道1、轿厢2、第一顶梁3、第二顶梁4、对重系统6、曳引机5、绳轮组件。上述的各部件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部件。其中,该井道1,具有四周侧壁,其前侧壁上布置有楼层出入口。轿厢2布置于井道1中,能够在井道1中升降。轿厢2上安装有轿厢架22,轿厢架22上布置有若干组轿厢导向轮。在井道1中位于轿厢2的左右两侧安装有轿厢导轨21。该轿厢导轨21与轿厢2相配合,以引导轿厢2的升降。该轿厢导轨21可以固定在井道1的左右侧壁上。前述的第一顶梁3安装于轿厢2的后侧,其沿左右方向延伸,且第一顶梁3的两端与井道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顶梁4布置于轿厢2的左侧,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二顶梁4的第一端与井道1的前侧壁固定连接,第二端与第一顶梁3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对重系统6布置于轿厢2的后侧,其包括安装于第一顶梁3上的对重绳头板63、安装于第一顶梁3下方的对重组件。该对重组件可以在井道1中升降移动。该对重组件包括对重体61和安装于对重体61上的对重反绳轮62。上述的曳引机5安装于轿厢2的后侧,且固定于井道1的后侧壁上。本实施例中,该曳引机5布置在第一顶梁3的下方位置,其与井道的底壁之间具有设定的距离。轿厢绳头装置安装于轿厢2的右侧,其与位于右侧的轿厢导轨21固定。
上述的绳轮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轮71和钢丝绳7。两组第一导向轮71安装于第二顶梁4上。钢丝绳7分别与轿厢2上的轿厢导向轮、第一导向轮71、曳引机5的曳引轮、对重体61的对重反绳轮62绕接,且其第一端与对重绳头板63连接,第二端与轿厢2绳头装置连接。通过曳引机5的驱动,以带动钢丝绳7移动,在钢丝绳7的牵拉下带动轿厢2和对重体61分别升降作业。
本实施例中,对重系统6包括第二导向轮64。第二导向轮64安装于第一顶梁3上,且位于曳引机5和对重组件之间。所述钢丝绳7与第二导向轮64绕接。上述的第一导向轮71以及第二导向轮64均能够起到改变钢丝绳7的延伸方向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在轿厢2的左侧布置有限速器9,以起到限制轿厢2的升降速度。该限速器9安装在左侧的轿厢导轨21上。
通过重新合理布置井道1内各电梯部件的位置及连接方式,将对重系统6置于轿厢2的后侧位置,利用第一导向轮71和第二导向轮64将钢丝绳7改变钢丝绳7的走向,以能够实现轿厢2和对重体61的升降。结构上充分利用了井道1空间,有效提高井道1的空间利用率,满足各类电梯井道1的空间安装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包括井道、轿厢、第一顶梁、第二顶梁、对重系统、曳引机、轿厢绳头装置、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设置于井道中;所述第一顶梁设置于轿厢的后侧,且与井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梁设置于轿厢的左侧,且与井道固定连接;
所述对重系统设置于轿厢的后侧,包括设置于第一顶梁上的对重绳头板、活动设置于第一顶梁下方的对重组件;
所述曳引机设置于轿厢的后侧,且固定于井道的后侧壁上;
所述轿厢绳头装置设置于轿厢的右侧;
所述绳轮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轮和钢丝绳;若干组所述第一导向轮设置于第二顶梁上;所述钢丝绳与轿厢、第一导向轮、曳引机、对重体绕接,且其第一端与对重绳头板连接,第二端与轿厢绳头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组件包括对重体和设置于对重体上的对重反绳轮;所述钢丝绳与对重反绳轮绕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设置于轿厢左侧的限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轿厢导轨;所述轿厢导轨设置于轿厢的左右两侧,用于引导所述轿厢的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绳头装置与轿厢导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系统包括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于第一顶梁上,且位于曳引机和对重组件之间;所述钢丝绳与第二导向轮绕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24816.1U CN217458388U (zh) | 2022-05-11 | 2022-05-11 | 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24816.1U CN217458388U (zh) | 2022-05-11 | 2022-05-11 | 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58388U true CN217458388U (zh) | 2022-09-20 |
Family
ID=8327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124816.1U Active CN217458388U (zh) | 2022-05-11 | 2022-05-11 | 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58388U (zh) |
-
2022
- 2022-05-11 CN CN202221124816.1U patent/CN2174583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91313A (zh) | 4比1无机房电梯 | |
CN210944399U (zh) | 一种浅底坑家用电梯 | |
CN217458388U (zh) | 一种对重后置式无机房电梯结构 | |
CN203173653U (zh) | 4∶1无机房载货电梯曳引机的下置式结构装置 | |
CN102030240A (zh) | 电梯的布置结构 | |
CN219603023U (zh) | 对重空间紧凑型4:1电梯 | |
CN215101335U (zh) | 有机房电梯曳引系统布置结构及电梯 | |
CN109132797B (zh) | 一种无机房直角开门电梯曳引吊挂系统 | |
CN201198428Y (zh) | 曳引机侧置电梯 | |
CN212799229U (zh) | 一种载货电梯的曳引系统 | |
CN217051185U (zh) | 一种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 |
CN212222096U (zh) | 一种应用于小井道内的电梯结构 | |
CN211644255U (zh) | 一种电梯机房布置结构及电梯系统 | |
CN218841410U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驱动结构 | |
CN213569004U (zh) | 一种横装无机房顶吊式电梯 | |
CN209890046U (zh) | 无对重装置的曳引式电梯 | |
CN202022643U (zh) | 4: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对重装置 | |
CN220300095U (zh) | 一种电梯悬挂装置 | |
CN202038799U (zh) | 4: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对重装置 | |
CN219408796U (zh) | 一种别墅梯轿架及别墅梯结构 | |
CN210001377U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排布结构 | |
CN207497872U (zh) | 一种有机房电梯布置结构 | |
CN204751820U (zh) | 4比1无机房电梯 | |
CN205187563U (zh) | 一种大载重无机房电梯 | |
CN218909526U (zh) | 底托式4:1曳引驱动无机房载货电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