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6105U - 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6105U
CN217456105U CN202220508383.3U CN202220508383U CN217456105U CN 217456105 U CN217456105 U CN 217456105U CN 202220508383 U CN202220508383 U CN 202220508383U CN 217456105 U CN217456105 U CN 217456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frame connecting
steering
frame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083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龙
高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083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6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6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6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涉及工业周转车领域,包括器具框架,所述器具框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牵引机构和拖挂机构,所述器具框架的底部两侧通过底盘连接板分别转动连接有前车架连杆和后车架连杆,所述前车架连杆和后车架连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减震轮;所述前车架连杆的一端与后车架连杆另一端均通过转向连接铰链连接有转向连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前车架连杆和后车架连杆均与底盘连接板转动连接,而且所述前车架连杆与后车架连杆之间转动安装有倾斜放置的转向连杆,前车架连杆通过转向连杆带动后车架连杆发生与前车架连杆相反方向、相近角度的偏转,从而实现较小半径的转弯。

Description

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周转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以上行业都会使用到周转小车等可移动带轮物体装载零部件、机械部件、生产辅助材料等,这种周转小车通常的结构是前后两排共四个车轮,其中前一排轮子可转向和固定方向,后一排轮子可固定方向或转向,这种周转小车通常是在人或人驾驶的车辆牵引或推动下移动。经常可以看到的场景是:小车可转向轮行驶半径大于固定轮,导致小车后半部分或后方串联器具行驶轨迹不能顺沿前半部分或前器具,最终小车与环境内其他人、物发生磕碰、剐蹭,造成小车自身、环境内设备、甚至人员的损伤。因此,小车所属单位或场地管理人员不得不缩减带轮小车的长度或者缩减串联小车的数量,最终导致带轮小车的装载率、运力无法提高,造成成本浪费。随着汽车行业的改善和发展,汽车的零部件越来越多,制造车间、作业现场需要很多的周转器具串联行驶拉动物料,同时车间通道宽度通常是缩减趋势或不变的,甚至会随着车间的升级改造进一步占用通道空间,普通的周转小车已经很不适应当下的环境。
以汽车制造产品线举例,普通的零件周转小车是前排轮转向,后排轮固定,一般只可以拖挂3~4辆,为防止末端车辆驶出通道范围,AGV小车或车间电动拖车需要以较大的角度绕开转角行驶,这样就会影响车间人员的安全,器具的通行,而且操作要求高、转运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包括器具框架,所述器具框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牵引机构和拖挂机构,所述器具框架的底部两侧通过底盘连接板分别转动连接有前车架连杆和后车架连杆,所述前车架连杆和后车架连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减震轮;
所述前车架连杆的一端与后车架连杆另一端均通过转向连接铰链连接有转向连杆。
优选的,所述器具框架的底部还焊接有转向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前车架连杆和后车架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脚轮连接杆安装有减震轮。
优选的,所述底盘连接板通过转向轴机构与前车架连杆和后车架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轴机构包括转向轴和轴套,转向轴与车架连接固定连接,轴套转动套在转向轴的外侧,并与底盘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向限位机构为圆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器具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器具插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前车架连杆和后车架连杆均与底盘连接板转动连接,而且所述前车架连杆与后车架连杆之间转动安装有倾斜放置的转向连杆,前车架连杆通过转向连杆带动后车架连杆发生与前车架连杆相反方向、相近角度的偏转,从而实现较小半径的转弯。
而且由于前车架连杆与后车架连杆发生约等于镜像角度的偏转,所以小车的理论转向半径要远小于普通器具周转小车,从而实现在较窄的通道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受力分析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偏转角度为10°的小车转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的实际小车转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的小车理想状态转弯图。
图中:1、牵引机构;2、前车架连杆;3、减震轮;4、转向连杆;5、器具插槽;6、向连接铰链;7、后车架连杆;8、底盘连接板;9、拖挂机构、 10;转向限位机构、11;脚轮连接杆、12;器具框架;13、转向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6所示,图中虚线轨道为理想情况,但实际行驶情况如图5所示,图中的阴影区域就是易碰撞区域,因此周转小车在实际使用时经常会出现末端车辆驶出通道范围的情况。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包括器具框架 12,所述器具框架1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牵引机构1和拖挂机构9,不同小车的牵引机构1和拖挂机构9可以互相连接在一起,比如;将后车的牵引机构1 拖挂在前车的拖挂机构9上,所述器具框架12的底部两侧通过底盘连接板8 分别转动连接有前车架连杆2和后车架连杆7,前车架连杆2和后车架连杆7 可以通过转轴直接与底盘连接板8转动连接,使得前车架连杆2和后车架连杆7均可以在底盘连接板8上转动。
整个底盘结构通过前后位置的底盘连接板8与器具框架12焊接在一起,带动器具周转小车循迹转向
所述底盘连接板8通过转向轴机构13与前车架连杆2和后车架连杆7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轴机构13包括转向轴和轴套,转向轴与车架连接固定连接,轴套转动套在转向轴的外侧,并与底盘连接板8连接。同样可以实现车架连杆与底盘连接板8的转动连接。
所述前车架连杆2和后车架连杆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减震轮3,减震轮3 为6寸聚氨酯减震轮。
减震轮3也可以通过脚轮连接杆11与车架连杆安装在一起,减震轮与车架连杆的安装方式不限,只要能使得减震轮3与车架连杆连接在一起均可。
所述前车架连杆2的一端与后车架连杆7另一端均通过转向连接铰链6 连接有转向连杆4,转向连杆4将前车架连杆2和后车架连杆7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前车架连杆2转动时,通过转向连杆4以及连接铰链带动后车架连杆7 发生与前车架连杆2相反方向、相近角度的偏转,从而实现车架连接杆的转弯。由于前车架连杆2和后车架连杆7发生约等于镜像角度的偏转,所以小车的理论转向半径要远小于普通器具周转小车,从而实现在较窄的通道中工作。
为防止转向角度过大导致底盘结构发生大角度偏转,导致器具损坏,在器具框架12上焊接转向限位机构10,用于转向角度限制。转向限位机构10为圆柱体结构,也可以为长方体或者其他形状,只能能够限制转角均可。
所述器具框架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器具插槽5,可以用叉车实现器具的搬运。
如图2所示,设牵引转向角度为a,所以前车架连杆的转向角度也为a,根据转向铰链的运动轨迹和转向连杆的运动轨迹可求得后车架连杆的转向角度为b,前后车架的延长线交点即为本次转向的转向中心,A点到器具框架中点的长度设为X,X即为转向半径。在△ABC中,由三角形的几何关系可得出,∠A=a+b,∠B=90°-b,∠C=90°-a,由正弦定理可得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36974900000041
所以可得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m、AC和AB,由三角形的中线公式可得出转向半径X的长度,所以: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36974900000051
设牵引器具转动角度为30°,当a=30时,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x≈ 222mm,该器具转向角度在30°时的转向半径是222mm。
如图3所示,假设牵引器具的偏转角度为10°,使用该实用新型专利后可实现转向半径1253mm,器具框架在黄色通道内行驶,前后小车循迹转向,保持同样的行驶轨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下模座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包括器具框架(12),所述器具框架(1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牵引机构(1)和拖挂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具框架(12)的底部两侧通过底盘连接板(8)分别转动连接有前车架连杆(2)和后车架连杆(7),所述前车架连杆(2)和后车架连杆(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减震轮(3);
所述前车架连杆(2)的一端与后车架连杆(7)另一端均通过转向连接铰链(6)连接有转向连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具框架(12)的底部还焊接有转向限位机构(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连杆(2)和后车架连杆(7)的两端分别通过脚轮连接杆(11)安装有减震轮(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连接板(8)通过转向轴机构(13)与前车架连杆(2)和后车架连杆(7)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轴机构(13)包括转向轴和轴套,转向轴与车架连接固定连接,轴套转动套在转向轴的外侧,并与底盘连接板(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限位机构(10)为圆柱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具框架(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器具插槽(5)。
CN202220508383.3U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 Active CN217456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8383.3U CN217456105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8383.3U CN217456105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6105U true CN217456105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4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08383.3U Active CN217456105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61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70289U (zh) 一种无人搬运机器人
CN103122715B (zh) 一种汽车搬运装置
CN209757322U (zh) 自动导引车的底盘及自动导引车
CN203480310U (zh) 闭环控制的无人搬运车驱动装置
CN211000933U (zh) 一种差速全向agv小车
CN107600172A (zh)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四轮独立驱动移动机器人
CN204904092U (zh) 全向自动导引车
CN217456105U (zh) 一种异车同轨底盘结构
CN111409737A (zh) 一种无转向系可全向移动的电动运载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44599A (zh) 自驱型轨道车辆
JP2009287269A (ja) 物体移動装置
CN207580712U (zh) 一种移行机
CN217198345U (zh) 一种异车同轨可循迹转向底盘结构
CN112811117A (zh) 一种四向行走背负式滚筒车
CN214826704U (zh) 车间用轨道车辆
CN210086946U (zh) 一种模块化横移台车
CN210554184U (zh) 一种差速模组及agv驱动装置
CN112429480A (zh) 物料搬运系统
CN203186349U (zh) 自驱型轨道车辆
CN214996469U (zh) 一种前端中置滚轮离合器驱动板框的动力装置
CN112896255A (zh) 同轴台车和拖车
CN220721047U (zh) 一种智能轨道运输车
CN218876869U (zh) 一种agv底盘及agv小车
CN219295688U (zh) 一种电动行李拖车
CN214358578U (zh) 一种四向行走背负式滚筒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2

Address after: 241000 No. 8, Changchun Road,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China

Patentee after: CHERY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41000 Building 8,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717 Zhongshan South Road,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s (Anhui) Co.,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