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6681U - 罐式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罐式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6681U
CN217436681U CN202122461860.3U CN202122461860U CN217436681U CN 217436681 U CN217436681 U CN 217436681U CN 202122461860 U CN202122461860 U CN 202122461860U CN 217436681 U CN217436681 U CN 217436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ank container
tank
vertical direction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618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光辉
廖德亮
赵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618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6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6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6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罐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包括框架;框架为棱柱结构;罐体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罐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框架内,并连接至框架,罐体的顶端具有进料口,罐体的底端具有卸料口;走道板连接在罐体的顶端和框架之间,以形成顶走道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罐体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在通过船舶运输罐式集装箱时,能够充分利用船舶的装载空间,罐式集装箱还包括走道板,走道板连接在罐体的顶端和框架之间,以形成顶走道面,方便工作人员在罐式集装箱的顶端行走,以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罐式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自1995年以来水泥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散装水泥的运输量巨大。散装水泥属于低值大宗货物,在其流通过程中,运输费用在总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在铁路、公路,以及水路等运输体系中,水路运输以其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成为长途运输散装水泥的首选方式。
第一种通过水路运输散装水泥的方式是通过水泥专用散装船运输。水泥专用散装船的专用性太强,而且造价高。而我国水泥专用散装船的数量和运载量远远满足不了水泥的巨大的运输需求。第二种通过水路运输散装水泥的方式是通过普通散装船运输散装水泥。第二种方式运输水泥时,在装料、卸料时粉尘太大、污染环境。
现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罐式集装箱装载散装水泥,再通过集装箱船运输罐式集装箱。不过现有的罐式集装箱为卧式结构。卧式结构的罐式集装箱的外形为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方形结构。卧式结构的罐式集装箱方便通过公路、铁路运输,而不适合放入普通船舶的船舱。此外,罐式集装箱的高度尺寸和船舱深度尺寸相差较大,通过船舶运输卧式结构的罐式集装箱,浪费船舱的装载空间。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罐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包括:
框架,框架为棱柱结构;
罐体,罐体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罐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框架内,并连接至框架,罐体的顶端具有进料口,罐体的底端具有卸料口;
走道板,走道板连接在罐体的顶端和框架之间,以形成顶走道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罐体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在通过船舶运输罐式集装箱时,能够充分利用船舶的装载空间,罐式集装箱还包括走道板,走道板连接在罐体的顶端和框架之间,以形成顶走道面,方便工作人员在罐式集装箱的顶端行走,以便于操作。
可选地,罐式集装箱的沿竖直方向的尺寸大于罐式集装箱在水平面的投影的最大尺寸。
可选地,棱柱结构的相邻的侧面之间相互垂直。
可选地,棱柱结构的顶端构造为顶部框架,棱柱结构的底端构造为底部框架,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之间还设有中间框架,中间框架包括四根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横梁,四根支撑横梁首尾相连,中间框架的角部连接至棱柱结构。
可选地,罐式集装箱还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固定连接至罐体,支撑座连接至支撑横梁。
可选地,罐体包括筒体、连接至筒体的顶端的封头、连接至筒体的底端的卸料仓,以及进料口盖,封头构造为上小下大的第一喇叭结构,第一喇叭结构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卸料仓构造为上大下小的第二喇叭结构,第二喇叭结构的底端设置有卸料口,进料口盖可移动地连接至封头,以开启或关闭进料口。
可选地,中间框架设置于筒体和卸料仓连接处,
支撑座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的上方,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的靠近框架的中心的一侧,第一连接部贴合并固定连接至筒体的外表面,第二连接部贴合并固定连接至卸料仓的外表面。
可选地,支撑座位于框架的外轮廓内,并且/或者
支撑座构造为盒状结构。
可选地,框架还包括加强梁,加强梁倾斜于竖直方向,加强梁的一端连接至支撑横梁,并位于支撑横梁的下方,加强梁的另一端连接至框架的立柱或底部框架,以支撑支撑横梁,并且/或者
框架还包括斜支撑梁,斜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支撑横梁连接,部分支撑座搭接至斜支撑梁。
可选地,罐式集装箱还包括连接件,沿竖直方向,连接件位于顶部框架和中间框架之间,连接件连接在棱柱结构和筒体之间。
可选地,罐式集装箱还包括连接至框架的爬梯,沿竖直方向,爬梯由框架的底端延伸至顶端。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罐式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罐式集装箱的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罐式集装箱的罐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罐式集装箱的罐体的主视图;
图5为图1的罐式集装箱的支撑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的罐式集装箱的俯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罐式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8为图7的罐式集装箱的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框架 111:角柱
112:顶框架梁 113:底框架梁
114:角件 115:支撑横梁
120:罐体 121:进料口
122:卸料口 123:筒体
124:封头 125:卸料仓
126:进料口盖 130:走道板
140:支撑座 141:第一连接部
142:第一面 143:第二面
144:第二连接部 145:第三面
146:第四面 147:第五面
148:第一壁 149:第二壁
150:第三壁 151:第四壁
170:爬梯 210:框架
211:角柱 213:底框架梁
215:支撑横梁 216:加强梁
217:斜支撑梁 220:罐体
223:筒体 240:支撑座
26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在本文中,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罐式集装箱。该罐式集装箱为立式结构。该罐式集装箱可以用于运输散货(例如水泥)。
如图1至图6所示,罐式集装箱包括框架110和罐体120。
请参考图1和图2,框架110为棱柱结构。由此,框架110的结构简单。在使用时,框架110的轴线方向沿竖直方向(图1和图2的上下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方向,以及各种位置关系均是罐式集装箱在使用时,罐体连接至框架的情况下的方向和位置关系。
优选地,框架110为四棱柱结构。四棱柱结构的相邻的侧面之间相互垂直。也就是说,框架110构造为大致长方体结构。由此,运输罐式集装箱时,能紧密排列罐式集装箱。框架110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进一步优选地,框架110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垂直于竖直方向)为正方形结构。由此运输罐式集装箱式时,可以不分方向地排列罐式集装箱。
具体的,框架110包括角柱111、顶框架梁112,以及底框架梁113。顶框架梁112位于框架110的顶端。底框架梁113位于框架110的底端。顶框架梁112的长度方向和底框架梁113长度方向均沿水平方向延伸。顶框架梁112为四根。四根顶框架梁112首尾连接,以形成顶部框架。相邻的顶框架梁112之间相互垂直。底框架梁113为四根。四根底框架梁113首尾连接,以形成底部框架。相邻的底框架梁113之间相互垂直。
角柱111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顶框架梁112连接至角柱111的顶端。底框架梁113连接至角柱111的底端。角柱111为四根。顶部框架的四个角部和四根角柱111一一对应连接。底部框架的四个角部和四根角柱111一一对应连接。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罐体120的轴线大致平行于框架110的轴线方向。也就是说,罐体12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罐体120的部分位于框架110内。罐体120连接至框架110。这样,框架110可以支撑罐体120。
如图1、图3、图4,以及图6所示,罐体120的顶端具有进料口121。待运输的散货可以经由进料口121进入罐体120内。罐体120的底端具有卸料口122。罐体120内的散货可以经由卸料口122流出罐体120。卸料口122可以连接用于卸料的螺栓卸料装置。由此,方便卸出罐体120内的散货,并且卸料时扬尘少。
请返回图1,罐式集装箱还包括走道板130。走道板130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罐体120的轴线方向。走道板130位于罐体120和框架110之间。走道板130连接至框架110的顶端和罐体120。这样,罐体120的上表面、走道板130的上表面,以及框架110的上表面形成顶走道面。当多个罐式集装箱抵靠在一起时,多个罐式集装箱的顶走道面形成一个供工作人员行走的平台,方便工作人员在罐体120的顶部行走。
可以理解,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走道板可以覆盖框架的顶端。进料口设置于走道板。罐体在进料口处连接走道板。进料口盖连接至走道板,以开启或关闭进料口。当进料口盖关闭进料口时,进料口盖的上表面和走道板的上表面构成走道面。当进料口盖开启进料口时,只有走道板的上表面构成走道面。
在另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走道板可以覆盖罐体的顶端。走道板搭接至框架的上表面。进料口设置于走道板。罐体在进料口处连接走道板。进料口盖连接至走道板,以开启或关闭进料口。当进料口盖关闭进料口时,进料口盖的上表面、走道板的上表面,以及框架的上表面构成走道面。当进料口盖开启进料口时,只有走道板的上表面和框架的上表面构成走道面。
罐体120的轴线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以使罐式集装箱为立式结构。这样罐式集装箱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尺寸小,高度尺寸大,由此,通过船舱运输罐式集装箱时,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船舱的空间。
本实施方式中,罐体12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在通过船舶运输罐式集装箱时,能够充分利用船舶的装载空间,罐式集装箱还包括走道板130,走道板130连接在罐体120的顶端和框架110之间,以形成顶走道面,方便工作人员在罐式集装箱的顶端行走,以便于操作。
优选地,如图1所示,沿竖直方向,罐体120的顶端位于框架110的上方。由此,方便工作人员操作进料口121。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罐体的上表面可以平齐于框架的上表面。罐体的上表面也可以略低于框架的上表面。
优选地,走道板130搭接至框架110的顶端。由此,走道板130和框架110的连接牢固。
请参考图3、图4,以及图6,罐体120包括筒体123、封头124、卸料仓125,以及进料口盖126。筒体123为空心的圆柱结构。封头124构造为上小下大的第一喇叭结构。封头124的底端连接至筒体123的顶端。封头124的顶端设置有进料部。进料部为空心柱体。进料部的中心构成连通封头124的内部的进料口121。
进料口盖126可移动地连接至进料部,以用于开启或关闭进料口121。优选地,进料口盖126可以枢转连接至进料部。进料口盖126在关闭进料口121的位置的情况下,进料口盖126在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关闭进料口121。
优选地,进料口盖126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框架110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外轮廓内。这样,进料口盖126在开启进料口121的位置的情况下、进料口盖126在关闭进料口121的位置的情况下,以及进料口盖126在翻转的过程中,进料口盖126在水平面的投影均位于框架110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外轮廓内。由此,方便罐式集装箱的运输。
卸料仓125构造为上大下小的第二喇叭结构。由此,方便卸出罐体120内的散货。卸料仓125的顶端连接至筒体123的底端。卸料仓125的底端设置有卸料部。卸料部为空心柱体。卸料部的中心构成连通卸料仓125的内部的卸料口122。
优选地,卸料部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卸料口122的阀门。卸料部可以用于连接螺旋卸料装置,从而卸出罐体120内的散货。
请返回图1和图2,框架110包括支撑横梁115。支撑横梁115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支撑横梁115为四根。四根支撑横梁115首尾连接,以形成中间框架。相邻的支撑横梁115之间相互垂直。中间框架的角部连接至角柱111。中间框架位于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之间。中间框架的四个角部和四根角柱111一一对应连接。中间框架位于筒体123和卸料仓125的连接处。
如图1、图5,以及图6所示,罐式集装箱还包括支撑座140。支撑座140固定连接至罐体120。支撑座140搭接至支撑横梁115。这样,罐体120通过支撑座140连接至框架110。框架110通过支撑横梁115和支撑座140支撑罐体120。由此,罐式集装箱的结构简单。
优选地,如图5所示,支撑座140具有第一壁148、第二壁149、第三壁150,以及第四壁151。第一壁148所在的平面和第四壁151所在的平面大致平行。第一壁148所在的平面和第四壁151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竖直方向。沿竖直方向,第一壁148和第四壁151间隔设置,并且第一壁148位于第四壁151的上方。
第三壁150所在的平面大致平行于竖直方向。第三壁150连接第一壁148和第四壁151,以构成大致C形结构。
优选地,第一壁148、第二壁149,以及第四壁151构造为一体件。第一壁148、第二壁149,以及第四壁151构成的整体可以是板材折弯形成的钣金件。
第二壁149位于C形结构内。第二壁149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三壁150所在的平面。第二壁149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一壁148所在的平面。第二壁149连接至第一壁148、第三壁150,以及第四壁151。
第二壁149为两个。两个第二壁149平行且间隔设置。这样,第一壁148、第二壁149、第三壁150,以及第四壁151构成具有盒体开口的盒状结构。由此支撑座140的结构简单。
第一壁148具有第一面142。第二壁149具有第二面143和与第二面143连接的第三面145。第四壁151具有第四面146和第五面147。第一面142、第二面143、第三面145,以及第四面146构成盒体开口。第一面142、第二面143,以及第四面146均平行于垂直方向。第三面145倾斜于第二面143。
第一面142和第二面143构成第一连接部141。第三面145和第四面146构成第二连接部144。第一连接部141位于第二连接部144的上方。第二连接部144位于第一连接部141的靠近框架110的中心的一侧。
请参考图1,以及图3至图5,第一连接部141可以贴合并固定(例如焊接连接)连接至筒体123的外表面。第一连接部141可以贴合并固定(例如焊接连接)连接至卸料仓125的外表面。
第五面147垂直于竖直方向。第五面147搭接至支撑横梁115的上表面。这样支撑横梁115可以通过支撑座140支撑罐体120。
优选地,支撑座140位于框架110的外轮廓内。由此,方便罐式集装箱的运输和使用。
优选地,支撑座140为四个。四个支撑座140和四个支撑横梁115一一对应连接。四个支撑座140绕罐体120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
罐式集装箱的沿竖直方向的尺寸大于罐式集装箱在水平面的投影的最大尺寸。由此,在运输罐式集装箱时,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充分利用运输工具(例如船舶)的空间。
角柱111的顶端设置有角件114。角件114可以是现有集装箱的角件,这里不再赘述。这样,可以通过角件114吊装罐式集装箱或者固定罐式集装箱。
优选地,角件114可以为至少三个,例如四个。由此,方便固定和吊装罐式集装箱。
罐式集装箱还包括爬梯170。爬梯170连接至框架110的侧面。沿竖直方向,爬梯170由框架110的底端延伸至顶端。由此,工作人员可以经由爬梯170爬至框架110的顶端。
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框架210还包括加强梁216。加强梁216倾斜于竖直方向。加强梁216位于支撑横梁215的下方。加强梁216的一端连接至支撑横梁215。加强梁216的另一端连接至底框架梁213以及角柱211。这样,加强梁216能够支撑支撑横梁215,从而加强框架210在支撑横梁215处的强度。此外,加强梁216、角柱211,以及支撑横梁215构成三角形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框架210在支撑横梁215处的强度。由此,能够更加牢固地支撑罐体220。
框架210还包括斜支撑梁217。斜支撑梁217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斜支撑梁217倾斜于支撑横梁215。斜支撑梁217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根支撑横梁215。其中斜支撑梁217的一端连接至一根支撑横梁215,斜支撑梁217的另一端连接至另一根支撑横梁215。由此,斜支撑梁217加强框架210在支撑横梁215处的强度。
支撑座240为八个。八个支撑座240绕罐体220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其中四个支撑座240搭接至支撑横梁215。另外四个支撑座240搭接至斜支撑梁217。由此,可以更加牢固地支撑罐体220。
罐式集装箱还包括连接件260。连接件260为板件。连接件260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竖直方向。沿竖直方向,连接件260位于中间框架和顶部框架之间,连接件260连接至角柱211和筒体223。连接件260位于角柱211和筒体223之间。连接件260位于筒体223的侧方。这样,沿筒体223的径向方向,连接件260能够阻挡罐体220摆动,进而使罐体220能够更加牢固地连接至框架210。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1)

1.一种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式集装箱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为棱柱结构;
罐体,所述罐体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罐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框架内,并连接至所述框架,所述罐体的顶端具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底端具有卸料口;
走道板,所述走道板连接在所述罐体的顶端和所述框架之间,以形成顶走道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式集装箱的沿所述竖直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罐式集装箱在水平面的投影的最大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结构的相邻的侧面之间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结构的顶端构造为顶部框架,所述棱柱结构的底端构造为底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之间还设有中间框架,所述中间框架包括四根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横梁,四根所述支撑横梁首尾相连,所述中间框架的角部连接至所述棱柱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式集装箱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至所述罐体,所述支撑座连接至所述支撑横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筒体、连接至所述筒体的顶端的封头、连接至所述筒体的底端的卸料仓,以及进料口盖,所述封头构造为上小下大的第一喇叭结构,所述第一喇叭结构的顶端设置有所述进料口,所述卸料仓构造为上大下小的第二喇叭结构,所述第二喇叭结构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卸料口,所述进料口盖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封头,以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框架设置于所述筒体和所述卸料仓连接处,
所述支撑座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靠近所述框架的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贴合并固定连接至所述筒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并固定连接至所述卸料仓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框架的外轮廓内,并且/或者
所述支撑座构造为盒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还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倾斜于所述竖直方向,所述加强梁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支撑横梁,并位于所述支撑横梁的下方,所述加强梁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框架的立柱或所述底部框架,以支撑所述支撑横梁,并且/或者
所述框架还包括斜支撑梁,所述斜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横梁连接,部分所述支撑座搭接至所述斜支撑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式集装箱还包括连接件,沿所述竖直方向,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中间框架之间,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棱柱结构和所述筒体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式集装箱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框架的爬梯,沿所述竖直方向,所述爬梯由所述框架的底端延伸至顶端。
CN202122461860.3U 2021-10-12 2021-10-12 罐式集装箱 Active CN217436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1860.3U CN217436681U (zh) 2021-10-12 2021-10-12 罐式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1860.3U CN217436681U (zh) 2021-10-12 2021-10-12 罐式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6681U true CN217436681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09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61860.3U Active CN217436681U (zh) 2021-10-12 2021-10-12 罐式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6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01983B1 (en) Bulk cargo container
US3661293A (en) Rectangular freight container for international combined traffic, particularly for flowable bulk goods
US4138163A (en) Bulk material containers
US20130001224A1 (en) Storage tank
US7497347B2 (en) Storage unit for being portable, towable, liftable, rackable, and weatherproof
US11370606B2 (en) Hopper-in-frame for transporting proppant material
GB2353277A (en) Freight container with a movable support strut
CN217436681U (zh) 罐式集装箱
US4696237A (en) Multiple hopper rail car with offset vertical weld from conversion
GB2150919A (en) Tank container
CN212952678U (zh) 一种铁路混凝土运输装置
EP3741712A1 (en) Hopper type self unloading container with shutters floor
CN204453425U (zh) 一种集装箱钢地板底架及集装箱
CN101966899B (zh) 可拆式专用散粮集装箱及其拆装方法
EP0569431B1 (en) Lift fitting for cargo containers
US7422124B2 (en) Stacking pocket for disposing at a corner of a roof of a shipping container and for holding a caster wheel of an above-stacked shipping container
CN212048827U (zh) 一种集装箱
CN112061609A (zh) 一种能够实现快速装卸货的敞顶集装箱
US5348175A (en) Lift fitting for cargo containers
US1688437A (en) Sectional car container
KR200427799Y1 (ko) 선적용 승용차 컨테이너
JP4209531B2 (ja) 昇降床付き貨物自動車
CN216612442U (zh) 用于运输液体货物的集装箱
CN113233029B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自卸集装箱
CN214567862U (zh) 散货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