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17105U - 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17105U
CN217417105U CN202220679122.8U CN202220679122U CN217417105U CN 217417105 U CN217417105 U CN 217417105U CN 202220679122 U CN202220679122 U CN 202220679122U CN 217417105 U CN217417105 U CN 217417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driving
lead screw
frame body
convey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791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疏鹏
赵成志
周智
梁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791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17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17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17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输送系统,其包括:驱动机构;架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上料端和作业端;第一输送部,沿上料端至作业端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架体上,驱动机构与第一输送部驱动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输送部在架体上移动,第一输送部用于输送工件;第二输送部,第二输送部包括本体部和承载部,本体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架体上,且位于第一输送部的下方,驱动机构与本体部驱动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本体部在架体上移动,承载部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本体部上,承载部用于放置工件。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为提升工件的生产装配效率,车间通常需要配备输送机构以完成将工件由初始工位输送至目标工位的过程。目前的输送机构通常包括输送轨道和输送平台,输送平台可移动地设置在输送轨道上以对工件进行输送。
但是,现有的输送机构将工件输送至目标工位进行装配作业后,输送平台返回至初始工位的过程中,目标工位的工序大多数时间处于等待状态,输送机构工作效率低,进而导致生产线整体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送机构,其包括:驱动机构;架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上料端和作业端;第一输送部,沿上料端至作业端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架体上,驱动机构与第一输送部驱动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输送部在架体上移动,第一输送部用于输送工件;第二输送部,第二输送部包括本体部和承载部,本体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架体上,且位于第一输送部的下方,驱动机构与本体部驱动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本体部在架体上移动,承载部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本体部上,承载部用于放置工件。
进一步地,输送机构还包括:升降驱动件,设置在本体部与承载部之间,升降驱动件与承载部驱动连接,以使承载部相对本体部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架体具有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均相同,第一输送部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上,本体部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上。
进一步地,第一导轨平行设置有两个,第一输送部的两个端部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两个第一导轨上;第二导轨平行设置有两个,本体部的两个端部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两个第二导轨上。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架体与第一输送部之间,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输送部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输送部在架体上移动;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架体与本体部之间,第二驱动组件与本体部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输送部在架体上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丝杠和第一丝母,第一丝杠可转动地设置在架体上,第一丝杠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输送部的移动方向相同,第一丝母套设在第一丝杠上并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第一丝母与第一输送部连接,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架体上并与第一丝杠驱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丝杠和第二丝母,第二丝杠可转动地设置在架体上,第二丝杠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输送部的移动方向相同,第二丝母套设在第二丝杠上并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第二丝母与本体部连接,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架体上并与第二丝杠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本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输送部的第一端和本体部的第一端位于同一侧,第一输送部的第二端和本体部的第二端位于同一侧,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输送部的第一端驱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与本体部的第二端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输送机构还包括导向结构,导向结构设置在本体部与承载部之间,导向结构用于对承载部进行导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其包括机台、锁附模组和上述中的输送机构,其中,输送机构设置在机台上,锁附模组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机台上,锁附模组靠近所述输送机构的作业端设置,所述锁附模组用于对工件进行装配作业。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输送部和承载部均能够对工件进行输送,如此提升了对工件的输送效率,并且,承载部的相对本体部的高度可调,当进行输送作业时,可以降低承载部的高度,以避免承载部与第一输送部之间发生相互干涉的情况,保证了输送过程的顺畅性。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本方案的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共同进行输送作业,能够提升单位时间内输送的工件的数量,进而增加了输送至下一个工序的工件的数量,保证了下一个工序的有效工作时间,减少下一个工序处于等待状态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输送机构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输送机构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架体;11、第一导轨;12、第二导轨;13、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
20、第一输送部;
30、第二输送部;31、本体部;32、承载部;
40、升降驱动件;41、气缸浮动接头;
50、第一驱动组件;51、第一驱动件;52、第一丝杠;53、第一丝母;
60、第二驱动组件;61、第二驱动件;62、第二丝杠;63、第二丝母;
70、导向结构;71、导向孔;72、导向杆;73、直线轴承;
80、缓冲结构;
91、机台;92、锁附模组;93、供料器;94、三轴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机构,其包括:驱动机构、架体10、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其中,架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上料端和作业端。第一输送部20沿上料端至作业端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架体10上,驱动机构与第一输送部20驱动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输送部20在架体10上移动,第一输送部20用于输送工件。第二输送部30包括本体部31和承载部32,本体部31可移动地设置在架体10上,且位于第一输送部20的下方,驱动机构与本体部31驱动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本体部31在架体10上移动,承载部32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本体部31上,承载部32用于放置工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输送部20和承载部32均能够对工件进行输送,如此提升了对工件的输送效率,并且,承载部32的相对本体部31的高度可调,当进行输送作业时,可以降低承载部32的高度,以避免承载部32与第一输送部20之间发生相互干涉的情况,保证了输送过程的顺畅性。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本方案的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共同进行输送作业,能够提升单位时间内输送的工件的数量,进而增加了输送至下一个工序的工件的数量,保证了下一个工序的有效工作时间,减少下一个工序处于等待状态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且,本方案中承载部32的高度可调,当承载部32位于上料端或者作业端时,使得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沿工件的输送方向错位设置,并调整承载部32的高度,以方便进行上料作业以及下料作业,提升了上料作业以及下料作业的便捷性。
如图2所示,输送机构还包括升降驱动件40。升降驱动件40设置在本体部31与承载部32之间,升降驱动件40与承载部32驱动连接,以使承载部32相对本体部31上升或下降。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40为升降气缸,升降气缸包括底座和伸缩杆,底座设置在本体部31上且位于本体部31的下方,伸缩杆穿过本体部31并与承载部32的底部驱动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且通过升降气缸驱动承载部32上升或者下降,其灵活性强。
进一步地,输送机构还包括气缸浮动接头41,气缸浮动接头41设置在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和承载部32之间。气缸浮动接头41的设置,能够提升升降气缸作业的平稳性,保证承载部32升降过程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减少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发生弯曲的情况,保证升降气缸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架体10具有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第一导轨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轨12的延伸方向均相同,第一输送部20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11上,本体部31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12上。具体地,第一导轨11能够对第一输送部20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第一输送部20运行的平稳性。第二导轨12能够对本体部31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本体部31运行的平稳性。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导轨11平行设置有两个,第一输送部20的两个端部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两个第一导轨11上;第二导轨12平行设置有两个,本体部31的两个端部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两个第二导轨12上。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一输送部20和本体部31的输送过程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在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且第一导轨11位于第二导轨12的正上方。进一步地,架体10还包括第一支撑板13和第二支撑板14,其中第一支撑板13沿第一导轨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板13和其中一组上下分布的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对应设置,且该组的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的端部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板13上。第二支撑板14沿第一导轨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第二支撑板14和另一组上下分布的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对应设置,该组的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的端部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板14上。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并且,上述设置,能够避免第一导轨11与承载部32之间发生干涉的情况,保证了承载部32升降过程的顺畅性。
其中,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可同向移动,也可反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同步反向移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50和第二驱动组件60。其中,第一驱动组件50设置在架体10与第一输送部20之间,第一驱动组件50与第一输送部20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输送部20在架体10上移动。第二驱动组件60设置在架体10与本体部31之间,第二驱动组件60与本体部31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输送部30在架体10上移动。输送机构工作时,首先使得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分别位于上料端和作业端,并使得升降驱动件40驱动承载部32下降。之后,同时启动第一驱动组件50和第二驱动组件60,使得第一驱动组件50驱动第一输送部20移动,第二驱动组件60驱动第二输送部30移动,由于承载部32处于下降的位置,因此,在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相向移动的过程中承载部32不会与第一输送部20发生相互干涉的情况。当第一输送部20移动至作业端时,第二输送部30移动至上料端,升降驱动件40驱动承载部32上升至合适位置,以方便进行上料作业,上料结束后,升降驱动件40驱动承载部32下降。第一驱动组件50和第二驱动组件60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实现同步反向运动,进而能够保证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运送作业的顺畅性。并且,根据下一个工序所需要的工件的数量,可选择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二者之一进行输送工作,也可选择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同时进行输送工作,提升了输送机构的适应性。
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组件50包括第一驱动件51、第一丝杠52和第一丝母53,第一丝杠52可转动地设置在架体10上,第一丝杠5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输送部20的移动方向相同,第一丝母53套设在第一丝杠52上并与第一丝杠52螺纹连接,第一丝母53与第一输送部20连接,第一驱动件51设置在架体10上并与第一丝杠52驱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60包括第二驱动件61、第二丝杠62和第二丝母63,第二丝杠62可转动地设置在架体10上,第二丝杠6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输送部30的移动方向相同,第二丝母63套设在第二丝杠62上并与第二丝杠62螺纹连接,第二丝母63与本体部31连接,第二驱动件61设置在架体10上并与第二丝杠62驱动连接。上述设置,能够保证对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进行驱动的平稳性。并且第一丝杠52和第一丝母53配合具有自锁的功能,第二丝杠62和第二丝母63配合也具有自锁的功能,如此,便能够保证第一输送部20和第二输送部30处于上料端和作业端时的稳定性,保证上料以及下料作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部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本体部3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输送部20的第一端和本体部31的第一端位于同一侧,第一输送部20的第二端和本体部31的第二端位于同一侧,第一驱动组件50与第一输送部20的第一端驱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60与本体部31的第二端驱动连接。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50与第一支撑板13连接,第二驱动组件60与第二支撑板14连接。具体地,第一丝杠52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板13上,且位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之间,第一驱动件51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板13上。第二丝杠62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板14上,且位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之间,第二驱动件61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板14上。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整体的结构的紧凑性。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部2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承载部3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设置,能够对工件进行定位,减少或者避免工件发生偏移的情况,保证工件输送过程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机构还包括导向结构70,导向结构70设置在本体部31与承载部32之间,导向结构70用于对承载部32进行导向。具体地,导向结构70设置有四组,四组导向结构70分别对应承载部32的四个边角处设置。导向结构70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孔71和导向杆72,其中导向孔设置在本体部31上,导向孔内还设置有直线轴承73,导向杆72的顶端穿过直线轴承73并与承载部32的底部连接。上述设置,能够对承载部32的升降起到导向的作用,进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承载部32移动过程的平稳性。
如图2和图4所示,输送机构还包括缓冲结构80,缓冲结构80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缓冲结构设置在本体部31的顶部,该组缓冲结构80能够在承载部32下降的过程与承载部32接触并起到缓冲的作用。另一组缓冲结构80设置在导向杆72的底端,该组缓冲结构80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缓冲结构80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杆72的底端连接,另一个缓冲结构80的两个端部分别与另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杆72的底端连接,该组缓冲结构80能够在导向杆72上升的过程中与本体部31的底部接触并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导向杆72移动过程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其包括机台91、锁附模组92和实施例一的输送机构,其中,输送机构的架体10设置在机台91上,锁附模组92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机台91上,锁附模组92靠近输送机构的作业端设置,锁附模组92用于对工件进行装配作业。输送系统还包括供料器93和三轴模组94,其中供料器93设置在机台91上用于向锁附模组92进行供料,例如螺钉等。三轴模组94设置在机台91上,且位于输送机构的作业端的上方,三轴模组94与锁附模组92驱动连接,以使锁附模组92实现在空间位置可调。本实施例中,工件为风扇工装,供料器93中放置螺钉,具体在装配作业时,供料器93将螺钉输送至锁附模组92的输出端,三轴模组94调整锁附模组92的位置以实现将螺钉与风扇工装进行装配的作业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工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工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机构;
架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上料端和作业端;
第一输送部(20),沿所述上料端至所述作业端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架体(10)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输送部(20)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输送部(20)在所述架体(10)上移动,所述第一输送部(20)用于输送工件;
第二输送部(30),所述第二输送部(30)包括本体部(31)和承载部(32),所述本体部(3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架体(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部(20)的下方,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本体部(31)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本体部(31)在所述架体(10)上移动,所述承载部(32)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本体部(31)上,所述承载部(32)用于放置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
升降驱动件(40),设置在所述本体部(31)与所述承载部(32)之间,所述升降驱动件(40)与所述承载部(32)驱动连接,以使所述承载部(32)相对所述本体部(31)上升或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0)具有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所述第一导轨(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轨(12)的延伸方向均相同,所述第一输送部(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1)上,所述本体部(3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轨(11)平行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输送部(20)的两个端部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11)上;
所述第二导轨(12)平行设置有两个,所述本体部(31)的两个端部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组件(50),设置在所述架体(10)与所述第一输送部(20)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与所述第一输送部(2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输送部(20)在所述架体(10)上移动;
第二驱动组件(60),设置在所述架体(10)与所述本体部(31)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与所述本体部(3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输送部(30)在所述架体(10)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包括第一驱动件(51)、第一丝杠(52)和第一丝母(53),所述第一丝杠(5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架体(10)上,所述第一丝杠(5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部(20)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丝母(53)套设在所述第一丝杠(52)上并与所述第一丝杠(5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母(53)与所述第一输送部(2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51)设置在所述架体(10)上并与所述第一丝杠(52)驱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包括第二驱动件(61)、第二丝杠(62)和第二丝母(63),所述第二丝杠(6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架体(10)上,所述第二丝杠(6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部(30)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丝母(63)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杠(62)上并与所述第二丝杠(6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母(63)与所述本体部(3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61)设置在所述架体(10)上并与所述第二丝杠(62)驱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本体部(3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输送部(20)的第一端和所述本体部(31)的第一端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输送部(20)的第二端和所述本体部(31)的第二端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与所述第一输送部(20)的第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与所述本体部(31)的第二端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2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所述承载部(3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导向结构(70),所述导向结构(70)设置在所述本体部(31)与所述承载部(32)之间,所述导向结构(70)用于对所述承载部(32)进行导向。
10.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包括机台(91)、锁附模组(92)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输送机构的架体(10)设置在所述机台(91)上,所述锁附模组(92)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机台(91)上,所述锁附模组(92)靠近所述输送机构的作业端设置,所述锁附模组(92)用于对工件进行装配作业。
CN202220679122.8U 2022-03-24 2022-03-24 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输送系统 Active CN217417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9122.8U CN217417105U (zh) 2022-03-24 2022-03-24 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9122.8U CN217417105U (zh) 2022-03-24 2022-03-24 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17105U true CN217417105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0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79122.8U Active CN217417105U (zh) 2022-03-24 2022-03-24 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171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8459A (zh) 一种中空式双层轻载皮带线
WO2021072973A1 (zh) 输送装置及检测系统
KR950009915B1 (ko) 프레스 라인 배열
CN108045821B (zh) 一种铜排自动化平面仓库
CN209275717U (zh) 一种上料装置及电路板加工设备
CN106892267B (zh) 循环输送动力装置
CN217417105U (zh) 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输送系统
CN212449576U (zh) 一种板材加工设备中的输送装置
CN219057697U (zh) 工件缓存装置
CN216425916U (zh) 两段式轨道旋转接驳台
CN211418807U (zh) 一种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
CN110509098B (zh) 一种带定位孔的异形工件输送及定位翻转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线
CN207698768U (zh) 上下运输机
CN207698638U (zh) 上下运输机
CN212686540U (zh) 一种配料盘输送系统
CN211664004U (zh) 一种卫浴陶瓷坯体输送机
CN207536769U (zh) 一种搬运机构
CN209427703U (zh) 一种板材自动拆分上下料装置
CN211569224U (zh) 横剪线片料承载转运设备
CN220702490U (zh) 一种自动放盒装置
CN212245283U (zh) 一种上料机械臂机构
CN214358292U (zh) 一种用于纸箱横纵向输送的工作台
CN220222397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16793709U (zh) 高效型机械手高速排版机
CN216037131U (zh) 送料装置和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