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5861U - 同轴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套件 - Google Patents

同轴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5861U
CN217405861U CN202090000757.XU CN202090000757U CN217405861U CN 217405861 U CN217405861 U CN 217405861U CN 202090000757 U CN202090000757 U CN 202090000757U CN 217405861 U CN217405861 U CN 217405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axial connector
external connection
caulking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900007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幸西克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5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5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连接器(10)和同轴连接器套件,其具备:内部端子(14);外部端子(16),其具有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第二外部连接部(16b)、以及将第一外部连接部(16a)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连结的连结部(16f);以及绝缘性部件(12),第二外部连接部(16b)具有筒状部(16d)和延伸部(16g),第一外部连接部(16a)具有以在从插拔方向观察时覆盖筒状部(16d)和延伸部(16g)的方式构成的盖部(16i)和用于以覆盖延伸部(16g)的方式折弯并敛缝的敛缝卡合部(16c),使盖部(16i)的第一面(16m)和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的与第一面(16m)对置的第二面(16n)接触的接触凸部(30)配设于连结部(16f)与敛缝卡合部(16c)之间。

Description

同轴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套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套件。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各同轴电缆连接器具备: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连接的内部端子(插座)、与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连接的外部端子(外壳)、以及配置于内部端子与外部端子之间的绝缘性部件(衬套)。
在上述同轴电缆连接器中,外部端子具备筒状部、支承臂部以及盖部,筒状部与盖部通过弯曲部而能弯曲地连接。盖部构成为在弯曲时覆盖筒状部和支承臂部。上述同轴电缆连接器公开了:通过将设置于盖部的固定部和延长部沿支承臂部折弯并敛缝卡合,而包围支承臂部而固定支承臂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1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517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盖部与筒状部、支承臂部之间的接触位置容易变化,其结果是,在与接触位置相关的频率下,产生电磁共振,在插入损耗波形中产生共振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防止电磁共振,从而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的同轴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套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同轴连接器具备:
内部端子,其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连接;
外部端子,其具有与上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连接的第一外部连接部、以包围上述内部端子的方式配设的第二外部连接部、以及将上述第一外部连接部与上述第二外部连接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
绝缘性部件,其配设于上述内部端子与上述外部端子之间,
上述同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外部连接部具有筒状部和从上述筒状部延伸出来的延伸部,
上述第一外部连接部具有以在从插拔方向观察时覆盖上述筒状部和上述延伸部的方式构成的盖部和用于以覆盖上述延伸部的方式折弯并敛缝的敛缝卡合部,
使上述盖部的第一面和上述第二外部连接部的与上述第一面对置的第二面接触的接触凸部配设于上述连结部与上述敛缝卡合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套件,具备上述同轴连接器和与所述同轴连接器嵌合的对象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配设于连结部与敛缝卡合部之间的接触凸部,能够在盖部与第二外部连接部之间实现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因此,通过在所使用的高频带下不共振的位置配设接触凸部,从而在该高频带下,能够防止电磁共振,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套件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套件形成为非嵌合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3是构成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套件的对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构成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套件的同轴连接器的未敛缝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同轴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同轴连接器的敛缝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7是构成同轴连接器的外部端子中的第二外部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第二外部连接部的侧视图。
图9是构成同轴连接器的外部端子中的第一外部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第一外部连接部的侧视图。
图11是对同轴连接器的外部端子的截面构造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的外部端子中的第一外部连接部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的外部端子中的第二外部连接部进行说明的图。
图14是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的外部端子中的第二外部连接部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了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
〔同轴连接器套件〕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套件1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套件1形成为非嵌合状态时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同轴连接器套件1具备L型同轴连接器(同轴连接器) 10和对象连接器20。L型同轴连接器10构成为在插拔方向(Z轴方向) 上相对于对象连接器20可插拔地同对象连接器20嵌合。在图2所示的同轴连接器套件1中,在使L型同轴连接器10与对象连接器20对置的状态下使对象连接器20在插拔方向(Z轴方向)上朝向对象连接器20移动,由此L型同轴连接器10与对象连接器20相互嵌合。L型同轴连接器10 与同轴电缆40连接,而对象连接器20安装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
〔对象连接器〕
如图3所示,对象连接器20具备对象内部端子(中心销)24、对象外部端子26、以及配置于对象内部端子24与对象外部端子26之间的对象绝缘性部件(树脂模塑部)22。
对象内部端子24是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的信号用接地部连接的端子。对象内部端子24通过对象绝缘性部件22与对象外部端子26电绝缘。
对象内部端子24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构成。对象内部端子24例如由一片铜合金材料之类金属板制成,并在其表面被实施有镍和金的镀敷。对象内部端子24通过嵌件成型与对象绝缘性部件22形成为一体。根据该结构,能够准确地进行对象绝缘性部件22与对象内部端子24之间的定位。
对象内部端子24具备对象内部接触部24a和对象内部安装部24b(由虚线图示)。对象内部端子24在剖视时以L字形弯曲。
对象内部接触部24a在插拔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对象内部接触部24a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对象内部接触部24a与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内部端子14的内部接触部14a接触并电连接。图3所示的对象内部接触部24a构成为在外周部具有接触面的公型(销型)。对象内部安装部24b 通过焊锡等导电部件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的信号用接地部电连接。
对象外部端子26是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的接地用接地部连接的端子。对象外部端子26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构成。对象外部端子26例如由一片铜合金材料之类金属板制成,并在其表面被实施有镍和金的镀敷。对象外部端子26通过嵌件成型与对象绝缘性部件22形成为一体。根据该结构,能够准确地进行对象绝缘性部件22与对象外部端子26之间的定位。
对象外部端子26具备对象外部安装部26a和对象第二外部连接部 26b。对象外部安装部26a通过焊锡等导电部件而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的接地用接地部电连接。
对象第二外部连接部26b在插拔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对象第二外部连接部26b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对象第二外部连接部26b与对象内部接触部24a同轴配置。对象第二外部连接部26b与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外部端子16的第二外部连接部16b接触并电连接。在对象第二外部连接部26b的外周面形成有嵌合凹部26h。在使L型同轴连接器10与对象连接器20嵌合时,对象第二外部连接部26b的嵌合凹部26h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的嵌合凸部16h嵌合。
〔L型同轴连接器〕
图4是构成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套件1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未敛缝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侧视图。图6是图4所示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敛缝状态下的立体图。图7是构成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外部端子16中的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的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的侧视图。图9是构成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外部端子16中的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立体图。图10是图9 所示的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侧视图。图11是对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外部端子16的截面构造进行说明的图。此外,在图7~图10中,为了便于理解外部端子16的结构,图示成在连结部16f处使第一外部连接部16a 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之间分离。然而,在外部端子16中,形成为第一外部连接部16a和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由连结部16f连结为一体的结构。
如图6所示,L型同轴连接器10具有绝缘性部件(衬套)12、内部端子(中心插座)14以及外部端子(外壳)16。
内部端子14是与同轴电缆40的中心导体42连接的端子。内部端子 14通过绝缘性部件12而与外部端子16电绝缘。
内部端子14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构成。内部端子14例如由一片铜合金材料之类金属板制成,并在其表面被实施有镍和金的镀敷。内部端子 14通过嵌件成型与绝缘性部件12形成为一体。根据该结构,能够准确地进行绝缘性部件12与内部端子14之间的定位。
内部端子14具备内部接触部14a和中心导体连接部(未图示)。内部端子14在剖视时以L字形弯曲。
内部接触部14a在与同轴电缆4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轴向上即在插拔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内部接触部14a形成为多个位置在周向上局部切开的大致圆筒状。
内部接触部14a与对象连接器20的对象内部端子24的对象内部接触部24a电接触。图6所示的内部接触部14a构成为在内周部具有接触面的母型(插座型)。
中心导体连接部在同轴电缆40的延伸方向上即在与插拔方向正交的横向(X轴方向)上延伸。中心导体连接部是从内部接触部14a沿横向延伸出来板状的端子部分。中心导体连接部与同轴电缆40的中心导体42电连接。
外部端子16是与同轴电缆40的外部导体41连接的端子。外部端子 16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构成。外部端子16例如由一片铜合金材料之类金属板制成,并在其表面被实施有镍和金的镀敷。
外部端子16具备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第二外部连接部16b以及连结部16f。第一外部连接部16a和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由设置于与供同轴电缆40配设那侧相反一侧的连结部16f连结。
第一外部连接部16a从连结部16f起沿横向(X轴方向)延伸,并形成为板状。第一外部连接部16a在组装后的状态下以沿着绝缘性部件12 和同轴电缆40的各上表面部的方式存在,并保持绝缘性部件12和同轴电缆40。
第一外部连接部16a具有盖部16i、外部导体敛缝部16s以及外部包覆敛缝部16t。
盖部16i形成为平板形状,并从连结部16f朝向外部导体敛缝部16s 延伸。在从插拔方向(Z轴方向)观察时,关闭的状态下的盖部16i构成为覆盖筒状部16d和延伸部16g。盖部16i在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的筒状部16d对置那侧具有第一面16m。盖部16i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侧端部具有一对敛缝卡合部16c。如图11所示,各敛缝卡合部16c构成为覆盖延伸部16g的敛缝引导部16p。而且,各敛缝卡合部16c构成为沿敛缝引导部16p折弯并敛缝。
各敛缝卡合部16c从盖部16i的侧端部起沿插拔方向(Z轴方向)延伸。各敛缝卡合部16c由形成为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对置的板状部件构成。各敛缝卡合部16c以覆盖延伸部16g的敛缝引导部16p的方式折弯并敛缝,由此与同轴电缆40的外部导体41接触。由此,外部端子16 与外部导体41电连接。
外部导体敛缝部16s在包围同轴电缆40的外部导体41的状态下敛缝,由此外部导体敛缝部16s与外部导体41电连接。外部包覆敛缝部16t在包围同轴电缆40的电气绝缘性的外部包覆43的状态下敛缝,由此外部包覆敛缝部16t固定于外部包覆43。
第二外部连接部16b具有筒状部16d、延伸部16g、防脱部16e以及敛缝引导部16p。在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的上表面即筒状部16d和延伸部 16g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二面16n。当第一外部连接部16a在连结部16f处形成了弯曲而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对置时,第一面16m与第二面16n 对置。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的筒状部16d与对象连接器20的对象外部端子26嵌合。筒状部16d在插拔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在从插拔方向 (Z轴方向)观察时,筒状部16d在供同轴电缆40配设那侧即连结部16f 的相反侧具有开口部。绝缘性部件12的内部保持部12a在筒状部16d的开口部中通过并插入至筒状部16d内而被安装。根据该结构,能够一边抑制筒状部16d的变形一边进行稳定的嵌合。在图6所示的组装后的状态下,内部端子14的内部接触部14a位于筒状部16d的内侧。此时,筒状部16d 被定位成与内部接触部14a同轴。
在从插拔方向(Z轴方向)观察时,筒状部16d形成为通过在圆周形状中同轴电缆40那侧(连结部16f的相反侧)被局部形成缺口而形成的圆弧形状。延伸部16g沿同轴电缆40的延伸方向延伸。筒状部16d和延伸部16g在折弯部16k处交叉。在延伸部16g的靠同轴电缆40侧(连结部16f的相反侧)设置有敛缝引导部16p。因此,在横向(X轴方向)上,延伸部16g从折弯部16k延伸至敛缝引导部16p。
防脱部16e设置于延伸部16g的下部。防脱部16e从延伸部16g起沿插拔方向(Z轴方向)延伸。防脱部16e由形成为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 上对置的一对板状部件构成。通过将防脱部16e折弯并敛缝,从而防脱部 16e的敛缝部与中心导体保持部12b的防脱凹部卡合。根据该结构,通过防脱部16e防止绝缘性部件12的中心导体保持部12b在插拔方向(Z轴方向)上脱离,绝缘性部件12被保持、固定于外部端子16。
如图7所示,在筒状部16d的内表面部,沿周向均等地配设有多个(例如四个)定位部17。定位部17是从内表面部起朝向内部保持部12a的外表面部即径向内侧突出的凸部(例如半球形状)。在插拔方向(Z轴方向) 上,定位部17位于嵌合凸部16h与第二面16n之间。定位部17构成为抵接于内部保持部12a的外表面部。根据该结构,凸状的定位部17作为加强体发挥功能,因此外部端子16的筒状部16d不易变形。
绝缘性部件12配置于内部端子14与外部端子16之间。绝缘性部件 12由电气绝缘性的树脂(例如液晶聚合物等)构成,将内部端子14与外部端子16相互电绝缘。
如图6所示,绝缘性部件12具备内部保持部12a和中心导体保持部 12b。
在从插拔方向(Z轴方向)观察时,内部保持部12a形成为大致圆形。内部保持部12a构成为在筒状部16d的开口部中通过并在插拔方向(Z轴方向)上能安装于筒状部16d的内侧的尺寸。在内部保持部12a中,内部端子14的内部接触部14a在插拔方向(Z轴方向)上鼓出。内部接触部 14a与内部保持部12a形成为一体并与内部保持部12a同轴。例如,通过嵌件成型将内部接触部14a与内部保持部12a形成为一体,将中心导体连接部的局部与内部保持部12a形成为一体。根据该结构,能够准确地进行绝缘性部件12与内部端子14之间的定位。
在横向(X轴方向)上,中心导体保持部12b从内部保持部12a朝向同轴电缆40延伸。在从插拔方向(Z轴方向)观察时,中心导体保持部12b形成为大致矩形。中心导体连接部的剩余部分被埋设于中心导体保持部12b并且从中心导体保持部12b暴露。中心导体连接部的暴露的端部与中心导体42电连接。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7和图8所示,在筒状部16d和延伸部16g的第二面16n上,在周向上配设有多个(例如两个)接触凸部30。通过将接触凸部30设置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能够容易地形成接触凸部30。如图11所示,接触凸部30配设于连结部16f与敛缝卡合部16c之间。接触凸部30配设于筒状部16d的第二面16n。根据该结构,接触凸部30与敛缝卡合部16c分离开布置,因此能够实现由接触凸部30形成的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
在从与插拔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各,接触凸部30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从第二面16n起以高度H向上方突出。在筒状部16d的第二面16n的周向上,连结部16f的侧端部与接触凸部30 的侧端部之间以分离长度L分离开。分离长度L以沿着筒状部16d的第二面16n的长度例如圆弧形状的长度受到限定。
如图11所示,在外部端子16中,第一外部连接部16a和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由连结部16f连结。并且,将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盖部16i在连结部16f处弯曲,由此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盖部16i关闭。此时,接触凸部30的上表面与盖部16i的第一面16m接触。因此,使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第一面16m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的第二面16n接触的接触凸部30配设于连结部16f与敛缝卡合部16c之间。
在第一面16m与第二面16n之间且是连结部16f与接触凸部30之间形成有间隙32。间隙32具有分离长度L和高度H并且在从插拔方向(Z 轴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圆弧形状。
将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盖部16i关闭,将敛缝卡合部16c敛缝。接触凸部30配设于第一面16m与第二面16n之间,由此,在从与插拔方向 (Z轴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敛缝卡合部16c敛缝时的第一面16m与第二面16n之间的接触成为局部接触。由此,即便是因将敛缝卡合部16c敛缝而在盖部16i上产生变形,也能够实现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因此,通过在所使用的高频带下不共振的位置配设接触凸部30,从而在该高频带下,能够防止间隙32处的电磁共振,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
形成于连结部16f与接触凸部30之间的间隙32的分离长度L构成为小于利用同轴电缆40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的一半的尺寸。从而能够调整间隙32的分离长度L即接触凸部30的位置,以防止间隙32处的电磁共振。在L型同轴连接器10中传输的信号为高频带(例如波长为1~10mm且频带为30GHz~300GHz的毫米波的频带)的情况下,间隙32的分离长度L 构成为小于被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的一半(例如比0.5mm~5mm小)的尺寸。调整接触凸部30的位置,使与在L型同轴连接器10中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相对应地使间隙32的分离长度L小于信号的波长的一半,由此,在毫米波那样的高频带下,能够防止间隙32处的电磁共振,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对第二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外部端子16中的第一外部连接部16a进行说明。图12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外部端子16中的第一外部连接部16a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2所示,外部端子16中的第一外部连接部16a在盖部16i的第一面16m上具有例如两个接触凸部30。接触凸部30被配设为与筒状部 16d和延伸部16g的第二面16n对置。接触凸部30配设于连结部16f与敛缝卡合部16c之间。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各接触凸部30配设于盖部16i 的第一面16m上且位于与筒状部16d的第二面16n对置的位置。根据该结构,接触凸部30与敛缝卡合部16c分离地布置,因此能够实现由接触凸部30形成的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
各接触凸部30在从与插拔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从第一面16m以高度H向下方突出。在盖部16i的第一面16m的周向上,连结部16f的侧端部与接触凸部30 的侧端部之间以分离长度L分离。
通过将在连结部16f处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形成有连结的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盖部16i弯曲,从而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盖部16i关闭。此时,向下方突出的接触凸部30的下表面与第二面16n接触。因此,使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第一面16m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的第二面16n 接触的接触凸部30配设于连结部16f与敛缝卡合部16c之间。
在第一面16m与第二面16n之间且是连结部16f与接触凸部30之间形成有间隙32。间隙32具有分离长度L和高度H并且在从插拔方向(Z 轴方向)观察时间隙32形成为圆弧形状。
接触凸部30配设于盖部16i的第一面16m,由此,在从与插拔方向 (Z轴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第一面16m与第二面 16n之间的接触成为局部接触。由此,即便是因将敛缝卡合部16c敛缝而在盖部16i上产生变形,也能够实现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因此,通过在所使用的高频带下不共振的位置配设接触凸部30,从而在该高频带下,能够防止间隙32处的电磁共振,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对第三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外部端子16中的第二外部连接部16b进行说明。图13是对第三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外部端子16中的第二外部连接部16b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3所示,在筒状部16d和延伸部16g的第二面16n上,在周向上配设有例如两个接触凸部30(在图13中仅图示了配设于近前侧的一个接触凸部30)。接触凸部30配设于连结部16f与敛缝卡合部16c之间。各接触凸部30具有突出的曲面,在从与插拔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接触凸部30形成为圆弧形状,并从第二面16n 起以高度H向上方突出。在筒状部16d的第二面16n的周向上,连结部 16f的侧端部与接触凸部30的侧端部之间以分离长度L分离。
通过将在连结部16f处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连结的第一外部连接部 16a的盖部16i弯曲,从而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盖部16i关闭。此时,在从与插拔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接触凸部30相对于第一面16m以点状局部接触。因此,使第一外部连接部16a 的第一面16m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的第二面16n接触的接触凸部30配设于连结部16f与敛缝卡合部16c之间。
在第一面16m与第二面16n之间且是连结部16f与接触凸部30之间形成有间隙32。间隙32具有分离长度L和高度H,并且在从插拔方向(Z 轴方向)观察时,间隙32形成为圆弧形状。
通过配设有圆弧形状的接触凸部30,从而,在从与插拔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第一面16m与第二面16n之间的接触成为点状的局部接触。由此,即便是因将敛缝卡合部16c敛缝而在盖部16i产生变形,也进一步能够实现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因此,通过在所使用的高频带下不共振的位置配设接触凸部 30,从而在该高频带下,能够防止间隙32处的电磁共振,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对第四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外部端子16中的第二外部连接部16b进行说明。图14是对第四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外部端子16中的第二外部连接部16b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4所示,在筒状部16d和延伸部16g的第二面16n上,在周向上配设有例如四个接触凸部30(在图14中仅图示了配设于近前侧的两个接触凸部30)。多个接触凸部30配设于连结部16f与敛缝卡合部16c之间。在从与插拔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靠连结部16f侧的接触凸部30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从第二面16n起以第一高度H1向上方突出。在筒状部16d的第二面16n的周向上,连结部16f的侧端部与靠连结部16f侧的接触凸部30的侧端部之间以第一分离长度L1 分离。在从与插拔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靠敛缝引导部16p侧的接触凸部30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从第二面16n起以第二高度H2向上方突出。
在筒状部16d的第二面16n的周向上,靠连结部16f侧的接触凸部30 的侧端部与靠敛缝引导部16p侧的接触凸部30的侧端部之间以具有第二分离长度L2的间隙32分离。例如,第二分离长度L2构成为小于通过同轴电缆40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的一半的尺寸。即,第二分离长度(相邻的接触凸部30彼此的分离长度)L2小于通过同轴电缆40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的一半。在L型同轴连接器10中传输的信号的频带例如是波长为 1mm~10mm且频带为30GHz~300GHz的毫米波的频带的情况下,第二分离长度L2构成为小于所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的一半(例如比0.5mm~5mm 小)的尺寸。以与在L型同轴连接器10中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相对应地调整接触凸部30的位置,使第二分离长度(相邻的接触凸部30彼此的分离长度)L2小于信号的波长的一半,由此在毫米波那样的高频带下,能够防止间隙32处的电磁共振,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
靠连结部16f侧的接触凸部30的第一高度H1构成为大于或等于靠敛缝引导部16p侧的接触凸部30的第二高度H2(H1≥H2)的尺寸。即,构成为从连结部16f朝向敛缝卡合部16c而多个接触凸部30的高度缓缓变低或者高度相同的尺寸。根据该结构,在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盖部16i 关闭时,能够实现由多个接触凸部30形成的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
通过将在连结部16f处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连结的第一外部连接部 16a的盖部16i弯曲,从而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盖部16i关闭。此时,靠连结部16f侧的接触凸部30和靠敛缝引导部16p侧的接触凸部30分别与第一面16m局部接触。因此,使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第一面16m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的第二面16n在多个位置处接触的多个接触凸部30配设于连结部16f与敛缝卡合部16c之间。
在第一面16m与第二面16n之间且是连结部16f与靠连结部16f侧的接触凸部30之间形成有靠连结部16f侧的间隙32(由连结部16f和接触凸部30形成的间隙32)。靠连结部16f侧的间隙32具有第一分离长度L1 和第一高度H1,并且在从插拔方向(Z轴方向)观察时,靠连结部16f 侧的间隙32形成为圆弧形状。在第一面16m与第二面16n之间且是靠连结部16f侧的接触凸部30与靠敛缝引导部16p侧的接触凸部30之间形成有靠敛缝引导部16p侧的间隙32(形成于相邻的接触凸部30彼此之间的间隙32)。靠敛缝引导部16p侧的间隙32具有第二分离长度(接触凸部 30彼此的分离长度)L2和第二高度H2,并且在从插拔方向(Z轴方向) 观察时,靠敛缝引导部16p侧的间隙32形成为圆弧形状。
通过配设有多个接触凸部30,从而,在从与插拔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第一面16m与第二面16n之间的接触成为多个局部接触。由此,即便是因将敛缝卡合部16c敛缝而在盖部16i 产生变形,也进一步能够实现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因此,通过在所使用的高频带下不共振的位置配设接触凸部30,从而在该高频带下,能够防止间隙32处的电磁共振,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分离长度L1和第二分离长度(接触凸部30彼此的分离长度)L2分别小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分离长度L,因此能够使在插入损耗波形中产生共振点的频率向高频侧偏移。由此,在所使用的高频带下,能够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
虽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
接触凸部30能够配设于第一面16m和第二面16n中至少一者。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接触凸部30配设于第一面16m或者配设于第二面 16n,但也可以配设于第一面16m和第二面16n双方。
接触凸部30能够形成为半球形状、圆柱形状、圆锥形状、棱锥形状、锥台形、棱台形以及刀刃形状等各种形状。
对于接触凸部30而言,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接触凸部30配设于筒状部16d那侧,但也可以配设于与延伸部16g对应的第一面16m和第二面16n中至少一者。
若将本实用新型和实施方式进行汇总,则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0具备:
内部端子14,其与同轴电缆40的中心导体42连接;
外部端子16,其具有与上述同轴电缆40的外部导体41连接的第一外部连接部16a、以包围上述内部端子14的方式配设的第二外部连接部 16b、以及将上述第一外部连接部16a与上述第二外部连接部16b连结的连结部16f;以及
绝缘性部件12,其配设于上述内部端子14与上述外部端子16之间,
上述同轴连接器10的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外部连接部16b具有筒状部16d和延伸部16g,
上述第一外部连接部16a具有以在从插拔方向观察时覆盖上述筒状部 16d和上述延伸部16g的方式构成的盖部16i和用于以覆盖上述延伸部16g 的方式折弯并敛缝的敛缝卡合部16c,
使上述盖部16i的第一面16m和第二外部连接部16b的与第一面16m 对置的第二面16n接触的接触凸部30配设于上述连结部16f与上述敛缝卡合部16c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配设于连结部16f与敛缝卡合部16c之间的接触凸部30,能够在盖部16i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之间实现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因此,通过在所使用的高频带下不共振的位置配设接触凸部30,从而在该高频带下,能够防止电磁共振,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0中,
上述接触凸部30配设于上述第一面16m的与上述筒状部16d对置的部分。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接触凸部30与敛缝卡合部16c分离布置,因此能够实现基于接触凸部30的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0中,
上述接触凸部30配设于上述第二面16n。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形成接触凸部30。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0中,
上述接触凸部30配设于上述筒状部16d。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接触凸部30与敛缝卡合部16c分离布置,因此能够实现基于接触凸部30的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0中,
上述接触凸部30与上述连结部16f之间的分离长度L小于通过上述同轴电缆40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的一半。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形成于接触凸部30与连结部16f之间的间隙32处的电磁共振,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0中,
在上述连结部16f与上述敛缝卡合部16c之间配设有多个上述接触凸部30,相邻的上述接触凸部30彼此间的分离长度L2小于通过上述同轴电缆40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的一半。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形成于相邻的接触凸部30彼此之间的间隙32处的电磁共振,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0中,
从上述连结部16f朝向上述敛缝卡合部16c,上述多个上述接触凸部 30的高度缓缓变低或者高度相同。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第一外部连接部16a的盖部16i关闭时,能够实现由多个接触凸部30形成的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0中,
上述接触凸部30形成为圆弧形状。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接触凸部30形成的接触成为点状的局部接触,因此即便是因将敛缝卡合部16c敛缝而在盖部16i产生变形,也进一步能够实现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同轴连接器套件1具备上述同轴连接器10 和与上述同轴连接器10嵌合的对象连接器20。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配设于连结部16f与敛缝卡合部16c之间的接触凸部30,能够在盖部16i与第二外部连接部16b之间实现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唯一地限定接触位置。因此,通过在所使用的高频带下不共振的位置配设接触凸部30,从而在该高频带下,能够防止电磁共振,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损耗波形中的共振点的产生。
附图标记说明:
1…同轴连接器套件;10…L型同轴连接器(同轴连接器);12…绝缘性部件;12a…内部保持部;12b…中心导体保持部;14…内部端子;14a…内部接触部;16…外部端子;16a…第一外部连接部;16b…第二外部连接部;16c…敛缝卡合部;16d…筒状部;16e…防脱部;16f…连结部;16g…延伸部;16h…嵌合凸部;16i…盖部;16k…折弯部;16m…第一面;16n…第二面;16p…敛缝引导部;16s…外部导体敛缝部;16t…外部包覆敛缝部; 17…定位部;20…对象连接器;22…对象绝缘性部件;24…对象内部端子; 24a…对象内部接触部;24b…对象内部安装部;26…对象外部端子;26a…对象外部安装部;26b…对象第二外部连接部;26h…嵌合凹部;30…接触凸部;32…间隙;40…同轴电缆;41…外部导体;42…中心导体;43…外部包覆;H…高度;H1…第一高度;H2…第二高度;L…分离长度;L1…第一分离长度;L2…第二分离长度(接触凸部彼此间的分离长度)。

Claims (12)

1.一种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内部端子,其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连接;
外部端子,其具有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连接的第一外部连接部、以包围所述内部端子的方式配设的第二外部连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一外部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
绝缘性部件,其配设于所述内部端子与所述外部端子之间,
所述同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外部连接部具有筒状部和从所述筒状部延伸出来的延伸部,
所述第一外部连接部具有以在从插拔方向观察时覆盖所述筒状部和所述延伸部的方式构成的盖部和用于以覆盖所述延伸部的方式折弯并敛缝的敛缝卡合部,
使所述盖部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外部连接部的与所述第一面对置的第二面接触的接触凸部配设于所述连结部与所述敛缝卡合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具有与所述连结部连续配置的缺口部,
所述接触凸部位于从所述缺口部朝向所述敛缝卡合部而离开所述缺口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凸部和所述连结部之间的分离长度大于所述接触凸部和所述敛缝卡合部之间的分离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凸部和所述连结部之间的分离长度大于所述接触凸部和所述敛缝卡合部之间的分离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凸部配设于所述第一面的与所述筒状部对置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凸部配设于所述第二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凸部配设于所述筒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凸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的分离长度小于通过所述同轴电缆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与所述敛缝卡合部之间配设有多个所述接触凸部,相邻的所述接触凸部彼此间的分离长度小于通过所述同轴电缆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连结部朝向所述敛缝卡合部,所述多个所述接触凸部的高度缓缓变低或者高度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凸部具有突出的曲面。
12.一种同轴连接器套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和与所述同轴连接器嵌合的对象连接器。
CN202090000757.XU 2019-10-04 2020-09-25 同轴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套件 Active CN21740586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3880 2019-10-04
JP2019183880 2019-10-04
PCT/JP2020/036421 WO2021065743A1 (ja) 2019-10-04 2020-09-25 同軸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5861U true CN217405861U (zh) 2022-09-09

Family

ID=75338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90000757.XU Active CN217405861U (zh) 2019-10-04 2020-09-25 同轴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套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48140B2 (zh)
CN (1) CN217405861U (zh)
WO (1) WO20210657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2290B2 (ja) * 2021-07-20 2023-03-0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コネクタ及びケーブル組立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8021A1 (en) * 2008-06-24 2009-12-2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Ultraminiature coax connector
US20110226518A1 (en) * 2008-11-26 2011-09-22 Risato Ohhira Substrate of circuit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2246364B (zh) * 2008-12-16 2014-01-29 株式会社藤仓 线缆连接器以及天线元件
JP5201153B2 (ja) * 2010-01-13 2013-06-0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8317540B2 (en) * 2010-10-13 2012-11-27 Shih-Chieh Che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shell
JP5763007B2 (ja) * 2012-04-19 2015-08-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67872B2 (ja) * 2013-07-05 2016-02-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基板用同軸コネクタ
JP5949838B2 (ja) * 2014-06-16 2016-07-1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同軸型電気コネクタ
JP6399594B2 (ja) * 2014-12-02 2018-10-0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絶縁性能を高めた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JP6330851B2 (ja) * 2016-05-25 2018-05-3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7185998B2 (ja) * 2017-08-10 2022-12-0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環状の嵌合部を有するシェルを備えた同軸コネクタ、及び、同軸コネク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065743A1 (zh) 2021-04-08
JP7248140B2 (ja) 2023-03-29
WO2021065743A1 (ja) 2021-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6575B (zh) 同轴连接器
US9172194B2 (en) Coaxial connector plug
JP5947885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らのコネクタで構成される同軸コネクタ
US8419463B2 (en) Coaxial connector
CN110663143B (zh) L型同轴连接器和带同轴线缆的l型同轴连接器
EP1544960A1 (en)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802731B1 (ko) 스위치 부착 동축 커넥터
EP2319134A1 (en) Low-profile mounted push-on connector
KR101871038B1 (ko) 동축 커넥터
CN113690694A (zh) 连接器组装体
CN215418638U (zh) 同轴连接器组的接地连接构造及同轴连接器组
CN110890657B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被用于该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电连接器
JP2010108719A (ja) コネクタ
CN113690688A (zh) 连接器组件
CN217405861U (zh) 同轴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套件
CN216872292U (zh) 电连接器以及具备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套件
JP2011181518A (ja) コネクタ
JP5473758B2 (ja) コネクタ
KR20130118258A (ko) 전기 커넥터
CN113196591B (zh) L型同轴连接器中的绝缘性部件的定位构造
CN113412559A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
EP4270668A1 (en) Connector
CN214797852U (zh) 一种具有一体成型绝缘外壳的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结构
CN214754498U (zh) 连接器组件
CN110679043B (zh) L型同轴连接器和带同轴线缆的l型同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