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4083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74083U CN217374083U CN202221041661.5U CN202221041661U CN217374083U CN 217374083 U CN217374083 U CN 217374083U CN 202221041661 U CN202221041661 U CN 202221041661U CN 217374083 U CN217374083 U CN 2173740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vehicle
- air duct
- front windshield
- vent fl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挡风玻璃、通风盖板、排水槽、导风件以及机舱盖,通风盖板设有进风孔,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和通风盖板的上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通风盖板的顶壁设有第二密封件,排水槽设于前挡风玻璃的下方,排水槽设有第一排水孔,第二密封件位于排水槽和进风孔之间,导风件具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的进口与进风孔连通,进风通道的出口与前围板的空调开孔连通,机舱盖设在通风盖板的上方且与第二密封件接触。由此,通过第二密封件与机舱盖配合进行阻隔,避免车载空调甚至车内空间进水,并减少部件数量,降低开发成本和零件成本,可以降低拆装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改善机舱内的空间占用,降低机舱内部件的布置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确保车载空调的进气量,在前挡风玻璃前侧设置进风格栅,并使进风格栅与空调进风口连通,在雨天使用环境下,雨水可能由空调进气口进入到车载空调内,甚至进入到车内空间,因此,需要在进风格栅与挡风玻璃之间设置流水槽,并在空调进风口与进风格栅之间设置挡板结构(位于流水槽下方),通过挡板遮挡漫过排水槽并通过格栅进入的雨水,挡板需要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前围板上,但挡板以及流水槽均为钣金件,开发成本以及零件成本均较高,流水槽的结构较复杂,且连接板与围板刚性连接,挡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通风盖板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且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挡风玻璃、通风盖板、排水槽、导风件以及机舱盖,所述通风盖板设有进风孔,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和所述通风盖板的上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通风盖板的顶壁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排水槽设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下方,所述排水槽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排水槽和所述进风孔之间,所述导风件具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进口与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进风通道的出口与前围板的空调开孔连通,所述机舱盖设在所述通风盖板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密封件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排水槽与进风孔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并通过第二密封件与机舱盖配合进行阻隔,在雨量过大或第一排水孔出现排水不畅现象时,也可以通过第二密封件避免积水进入到进风孔内,无需设置如背景技术所言的挡板、连接板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车载空调甚至车内空间进水,并可以减少部件数量,降低开发成本和零件成本,还可以降低拆装难度,有效提高装配效率,改善机舱内的空间占用,降低机舱内部件的布置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件上设有第二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水孔位于所述导风件的最低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包括连通的第一风道件和第二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和所述第二风道件配合,所述第二风道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件和所述通风盖板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件和所述第二风道件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道件和所述第二风道件卡扣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至所述前围板,所述导风件与所述通风盖板搭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密封件粘接至所述通风盖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槽由所述通风盖板的一部分限定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固定至所述前挡风玻璃上,所述通风盖板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卡扣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设有朝上开口的伸入槽,所述通风盖板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伸入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部分粘接至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部分止抵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朝向所述通风盖板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挡风玻璃、通风盖板以及第一密封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风盖板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件与前围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100,
前挡风玻璃10,
通风盖板20,排水槽21,第一排水孔211,进风孔22,
导风件30,第一风道件31,第二风道件32,第二排水孔33,
机舱盖40,
第一密封件50,伸入槽51,
第二密封件60,
前围板70,空调开孔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包括:前挡风玻璃10、通风盖板20、排水槽21、导风件30以及机舱盖40。
其中,在车辆100的高度方向投影上,机舱盖40、通风盖板20以及前挡风玻璃10自前向后依次排布,且通风盖板20与机舱盖40可以在投影方向上具有部分重合,通风盖板20设有进风孔22,进风孔22上可以设置进风格栅,导风件30具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的进口与进风孔22连通,进风通道的出口与前围板70的空调开孔71连通,以使通风盖板20适于向车载空调引入外界空气,并实现落叶等异物的遮挡,排水槽21设于前挡风玻璃10的下方,排水槽21具有一定的深度,以用于积蓄雨水,且排水槽21设有第一排水孔211,用于将排水槽21内的积水及时排出。
需要指出的是,排水槽21位于挡风玻璃与进风孔22之间,排水槽21可以是可拆卸地设置在通风盖板20上,也可以与通风盖板20一体成型。
进而,在前挡风玻璃10的下端和通风盖板20的上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50,通过第一密封件50封闭前挡风玻璃10与通风盖板20之间的间隙,避免雨水或积水由前挡风玻璃10与通风盖板20配合区域上的间隙进入到车内空间。
同时,在通风盖板20的顶壁(即朝向机舱盖40的表面)设有第二密封件60,机舱盖40可选择地盖设在通风盖板20的至少部分的上方,且机舱盖40可以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关闭状态下,机舱盖40朝向通风盖板20的表面与第二密封阿金60接触,即第二密封件60位于排水槽21和进风孔22之间,机舱盖40设在通风盖板20的上方且与第二密封件60接触,以通过机舱盖40与第二密封件60的接触,消除机舱盖40与第二密封件60之间的间隙,以避免排水槽21内的积水进入到进风孔22内,提高雨水遮挡效果,避免车载空调甚至车内空间进水。
需要指出的是,当雨量过大或第一排水孔211的排水不畅时,排水槽21内的积水会逐渐增多,过多的积水会超出排水槽21的最大承载液位高度,此时积水会漫过排水槽21并可能进入到进风孔22内,而设置第二密封件60,可以对漫过排水槽21的积水进行堵截,避免积水进入进风孔22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通过在排水槽21与进风孔22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60,并通过第二密封件60与机舱盖40配合进行阻隔,在雨量过大或第一排水孔211出现排水不畅现象时,也可以通过第二密封件60避免积水进入到进风孔22内,无需设置如背景技术所言的挡板、连接板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车载空调甚至车内空间进水,并可以减少部件数量,降低开发成本和零件成本,还可以降低拆装难度,有效提高装配效率,改善机舱内的空间占用,降低机舱内部件的布置难度。
需要指出的是,通风盖板20可以构造为塑料件,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加工难度,并实现轻量化,且可以在塑料件表面通过镀铬工艺,提高通风盖板20的美观性,以提高车辆100的美观性,并赋予高端感受。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件30上设有第二排水孔33。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60可以有效避免集水槽内的积水进入到进风通道内,但车辆100在行驶于涉水路面或洗车等水量较大的使用环境下,仍然可能导致进风通道内进水,因此在导风件30上设置第二排水孔33,以将进入到进风通道内的积水通过第二排水孔33排出。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排水孔33位于导风件30的最低点,即第二排水孔33优选设置在导风件30的低洼区域上,例如:导风件30的最低点,以及时排出积水,避免进入导风件30内的水进入到车载空调内或进入到车内空间,提高车载空调的工作稳定性,并避免车内空间潮湿,提高使用体验。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件30包括连通的第一风道件31和第二风道件32,第一风道件31分别与前围板70和第二风道件32配合,第二风道件32分别与第一风道件31和通风盖板20配合。
换言之,导风件30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中空结构的第一风道件31限定出第一子风道,中空结构的第二风道件32限定出第二子风道,并使第一风道件31固定在前围板70上,第二风道件32的一端与第一风道件31相连,另一端与通风盖板20相连,以实现导风件30的安装,在实现向车载空调引入室外空气的同时,可以确保导风件30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风道件31分别与前围板70和第二风道件32配合,第二风道件32分别与第一风道件31和通风盖板20配合可以是插接配合、搭接配合、卡接配合等配合结构中的任一种。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第二排水孔33位于第一风道件31和第二风道件32的连接处。
具体而言,第一风道件31和第二风道件32的延伸方向不同,且具有夹角,以使导风件30的最低点位于第一风道件31和第二风道件32的连接处,并在第一风道件31与第二风道件32的连接处设置第二排水孔33,不仅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孔33及时将进入到导风件30内的积水排出,且第一风道件31和第二风道件32的截面可以大致呈“U”或“V”形,也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水量过大时,也具备更好的蓄排水能力,降低车载空调以及车内空间出现进水现象的概率。
参见图4和图5所示,优选地,第一风道件31和第二风道件32卡扣配合。
具体而言,第一风道件31的一端与进风口贴合,第一风道件31的另一端与第二风道件32的一端贴合,第二风道件32的另一端与空调开孔71贴合,且贴合区域上设置密封垫圈,以提高导风件30的密封性能,而第一风道件31的另一端的周向上可以设置第一卡接部,对应第二风道件32的一端的周向上可以设置与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以使第一风道件31与第二风道件32的连接稳定性更高,且两者之间的拆卸便利性更高,便于第一风道件31和第二风道件32的拆卸、养护以及更换。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件30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至前围板70,导风件30与通风盖板20搭接配合。
也就是说,第二风道件32的另一端的周向上可以设置固定耳,前围板70上可以对应设置固定部(例如:凸焊螺母),固定连接件穿设固定耳并与固定部螺纹紧固,以提高导风件30在前围板70上的固定稳定性,而第一风道件31的一端上可以设置台阶面,通风盖板20与台阶面搭接配合,在确保导风件30的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导风件30的装配难度,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密封件60粘接至通风盖板20上。
具体而言,第二密封件60可以构造为柔性件,例如:橡胶件,可以通过粘接或硫化固定在通风盖板20上,不仅可以实现通风盖板20与第二密封件60的一体装配,进一步简化装配步骤,而且可以提高第二密封件60的位置稳定性,避免第二密封件60出现窜动,导致密封不良,以保证隔水效果。
进一步地,排水槽21由通风盖板20的一部分限定出。
具体而言,通风盖板20可以构造为塑料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设置相对进风孔22向下凹陷的排水槽21,也可以构造为可弯折的钣金件等,通过弯折冲压得到排水槽21结构。
由此,排水槽21与通风盖板20集成化设置,无需单独设置排水槽21,且排水槽21的后端延伸至与前挡风玻璃10连接,排水槽21的前端与进风口连接,简化了结构,可以实现轻量化设计,并降低成本。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50固定至前挡风玻璃10上,通风盖板20与第一密封件50卡扣配合。
具体而言,第一密封件50的一端与前挡风玻璃10朝向车内空间的一侧表面贴合设置(即第一密封件50的一部分粘接至前挡风玻璃10的内壁上),第一密封件50的一部分止抵于前挡风玻璃10的朝向通风盖板20的端面上(中间部分),另一端上设置朝上开口的伸入槽51,通风盖板20的一部分伸入到伸入槽51内。
这样,中间部分的凸起部位于前挡风玻璃10与通风盖板20之间,可以在前挡风玻璃10的压力下弹性形变,以初步实现间隙封堵,而伸入槽51与伸入其内的部分以及第一密封件50与前挡风玻璃10贴合的部分,可以进一步封堵间隙,即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实现间隙封堵,以使第一密封件50与前挡风玻璃10、第一密封件50与通风盖板20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密封效果更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挡风玻璃;
通风盖板,所述通风盖板设有进风孔,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和所述通风盖板的上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通风盖板的顶壁设有第二密封件;
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下方,所述排水槽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排水槽和所述进风孔之间;
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具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进口与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进风通道的出口与前围板的空调开孔连通;
机舱盖,所述机舱盖设在所述通风盖板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密封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上设有第二排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孔位于所述导风件最低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包括连通的第一风道件和第二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和所述第二风道件配合,所述第二风道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件和所述通风盖板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件和所述第二风道件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件和所述第二风道件卡扣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至所述前围板,所述导风件与所述通风盖板搭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粘接至所述通风盖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由所述通风盖板的一部分限定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固定至所述前挡风玻璃上,所述通风盖板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卡扣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设有朝上开口的伸入槽,所述通风盖板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伸入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部分粘接至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部分止抵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朝向所述通风盖板的端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41661.5U CN217374083U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41661.5U CN217374083U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74083U true CN217374083U (zh) | 2022-09-06 |
Family
ID=83108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41661.5U Active CN217374083U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74083U (zh) |
-
2022
- 2022-04-28 CN CN202221041661.5U patent/CN2173740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93024A (zh) |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空调进风口结构 | |
CN203158085U (zh) | 一种前围上盖板结构 | |
CN217374083U (zh) | 车辆 | |
CN214001257U (zh) |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空调进风口结构 | |
CN212667066U (zh) | 通风盖板组件及车辆 | |
CN105966200A (zh) | 一种汽车用通风框 | |
CN216783431U (zh) | 通风盖板排水结构及车辆 | |
CN217649260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空调进气口防水结构及车辆 | |
CN217672478U (zh) | 导水槽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 |
CN215398083U (zh) | 汽车空调新风口总成和汽车 | |
CN113978385B (zh) | 一种车用天窗装饰罩 | |
CN214822487U (zh) | 汽车空调新风口总成 | |
CN103112500B (zh) | 一种前围上盖板结构 | |
CN111674474B (zh) | 一种前挡流水槽排水系统及车辆 | |
CN114954677A (zh) | 车辆前挡风玻璃排水结构及车辆 | |
CN206231184U (zh) | 汽车空调的进气系统 | |
CN208993770U (zh) | 一种改良型驾驶侧流水槽盖板 | |
CN221162161U (zh) | 一种汽车天窗玻璃的密封装置 | |
CN108146511B (zh) | 一种空气室结构及汽车 | |
CN221188773U (zh) | 用于车辆的排水组件及车辆 | |
CN214689775U (zh) | 一种机舱流水槽及车辆 | |
CN206255084U (zh) | 雨刮盖板及汽车前围结构 | |
CN217496271U (zh) | 汽车通风盖板及汽车 | |
CN112757881A (zh) | 一种车顶玻璃密封结构 | |
CN219727800U (zh) | 通风饰板总成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