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3456U - 光伏组件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3456U
CN217363456U CN202220325363.2U CN202220325363U CN217363456U CN 217363456 U CN217363456 U CN 217363456U CN 202220325363 U CN202220325363 U CN 202220325363U CN 217363456 U CN217363456 U CN 217363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mounting
photovoltaic module
hole
modul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53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闯
李孟蕾
田鸿翔
彭文博
赵东明
朱纹哲
金怀康
奚发泽
刘雷
张晓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uaneng Renewables Corp Ltd
Huaneng Dali Wind Power Co Ltd Eryua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uaneng Renewables Corp Ltd
Huaneng Dali Wind Power Co Ltd Eryua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uaneng Renewables Corp Ltd, Huaneng Dali Wind Power Co Ltd Eryuan Branch filed Critical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03253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3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3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3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伏组件控制装置,所述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包括本体和卡接组件,所述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连接部;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卡接部适于与安装面相连,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者包括凸起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者包括卡接孔或卡接槽,所述卡接孔或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凸起部配合,以便所述本体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部上。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便于安装和拆卸。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控制装置是一种用于控制光伏组件充电或放电的设备。为了保证光伏组件控制装置能够正常运行,操作人员通常需要定期将光伏组件控制装置从安装面上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或维修。相关技术中光伏组件控制装置不易安装或拆卸,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光伏组件控制装置,该光伏组件控制装置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连接部;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卡接部适于与安装面相连,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者包括凸起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者包括卡接孔或卡接槽,所述卡接孔或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凸起部配合,以便所述本体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部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通过第一卡接部与固定在安装面上的第二卡接部相配合和分离,以将光伏组件控制装置的本体安装在安装面上或将光伏组件控制装置的本体从安装面上拆卸下来。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便于安装和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控制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安装部,所述第二卡接部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固定座适于与所述安装面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座体和安装壳,所述安装壳设在所述座体上,所述安装壳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座体适于与所述安装面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控制装置还包括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连接部,以使所述本体锁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插接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卡接孔的轴向,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连接部中的一者上,所述插接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连接部中的另一者上,且所述插接部在所述限位孔的轴向上可移动,所述插接部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中的一者包括所述凸起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中的另一者包括所述卡接孔,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者包括所述插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者包括所述限位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所述凸起部,所述限位孔设在所述凸起部上,所述凸起部形成所述限位部,所述插接部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卡接孔设在所述安装壳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和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挡板在所述限位孔的轴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挡板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所述插接部和导向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限位孔的轴向平行,所述导向部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且在所述导向槽内沿所述限位孔的轴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与所述座体之间围成内腔,所述挡板设在所述安装壳的内壁面上,所述安装壳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导向件包括所述导向槽,所述插接件穿设在所述安装壳上,且所述插接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壳外,所述插接件的另一端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本体1;壳体11;连接部111;
卡接组件2;第一卡接部21;凸起部211;第二卡接部22;卡接孔221;
固定座3;内腔30;安装部31;导向件311;座体32;安装壳33;
锁止组件4;插接件41;导向部411;插接部412;限位部42;限位孔421;弹性件 43;挡板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包括本体1和卡接组件2。
本体1包括壳体11,壳体11包括连接部111。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1内可以设置用于控制光伏组件的电路板等电子元件。
卡接组件2包括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第一卡接部21设在连接部111上,第二卡接部22适于与安装面相连。其中,安装面是用于固定安装光伏组件控制装置的表面,具体地,安装面可以是墙面、地面或者其他表面。
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中的一者包括凸起部211,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中的另一者包括卡接孔221或卡接槽。卡接孔221或卡接槽与凸起部211配合,以便本体1卡接在第二卡接部22上。
换言之,第一卡接部21包括凸起部211,第二卡接部22包括卡接孔221或卡接槽。或者,第一卡接部21包括卡接孔221或卡接槽,第二卡接部22包括凸起部211。
可以理解的是,本体1可以通过凸起部211与卡接孔221或卡接槽卡合,进而使本体1连接在第二卡接部22上。
可以理解的是,凸起部211与卡接孔221或卡接槽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使凸起部211与卡接孔221或卡接槽之间连接更加紧密,进而提高了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之间卡接稳定性,因此提高了光伏组件控制装置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通过第一卡接部21与固定在安装面上的第二卡接部22相配合和分离,进而可以将光伏组件控制装置的本体1安装在安装面上或将光伏组件控制装置的本体1从安装面上拆卸下来。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光伏组件控制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面上,存在安装和拆卸不便的问题,为此,发明人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该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可以通过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的接合和脱离,实现光伏组件控制装置的安装和拆卸,从而提高了拆装光伏组件控制装置的便利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凸起部211与卡接孔221或卡接槽之间为过盈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凸起部211与卡接孔221或卡接槽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使凸起部211与卡接孔221或卡接槽配合时的摩擦力增大,进而使本体1与第二卡接部22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因此提高本体1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还包括固定座 3,固定座3包括安装部31,第二卡接部22设在安装部31上,固定座3适于与安装面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卡接部设在固定座3的安装部31上,使第二卡接部22可以通过固定座3连接在安装面上,以便第二卡接部22于安装面相连。本实施例中,本体1通过固定座 3与安装面卡接或脱离,可以减少本体1损坏,保护本体1内的电子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还包括锁止组件4,锁止组件4用于连接安装部31和连接部111,以使本体1锁定在固定座3上。可以理解的是,锁止组件4可以将本体1锁定在固定座3,进而提高了本体1安装在固定座3 上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锁止组件4包括插接部412和限位部42,限位部42包括限位孔421,限位孔421的轴向(如图1中的左右方向)垂直于卡接孔221的轴向(如图1中的上下方向),限位部42设置在安装部31和连接部111中的一者上,插接部 412设置在安装部31和连接部111中的另一者上。换言之,限位部42设置在安装部31上,插接部412设置在连接部111上;或者,限位部42设置在连接部111上,插接部412设置在安装部31上。
插接部412在限位孔421的轴向上可移动,插接部412配合在限位孔421内。例如图1所示,插接部412在左右方向上可移动,进而使插接部412可以插接在限位孔421内,或者使插接部412与限位孔421相互分离。当插接部412插接在限位孔421时,本体1锁止在固定座3上;当插接部412与限位孔421分离时,本体1可以在上下方向移动,操作人员可以将本体1与固定座3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凸起部211与卡接孔221或卡接槽相配合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和前后方向上限制本体1在固定座3上的安装位置,保证了本体1与固定座3在左右方向上和前后方向上不会相对移动。限位部42上的限位孔421的轴向与卡接孔221的轴向相互垂直,进而插接部412与限位部42相配合可以将本体1限制在固定座3,保证了本体1与固定座3 在上下方向上不会相对移动,因此提高了本体1安装在固定座3上时的稳定性。其中,前后方向既垂直于上下方向又垂直于左右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31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间隔设置,连接部111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间隔设置是指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间隔开,例如图1所示,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可以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或者,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可以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或者,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还可以沿其他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安装部和第一连接部中的一者包括凸起部211,第一安装部和第一连接部中的另一者包括卡接孔221。换言之,第一安装部包括凸起部211,第一连接部包括卡接孔221;或者,第一安装部包括卡接孔221,第一连接部包括凸起部21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部和第一连接部通过凸起部211和卡接孔221相配合,进而将本体1限制在固定座3上,并且保证了本体1与固定座3在左右方向上和前后方向上不会产生相对移动。
第二安装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者包括插接部412,第二安装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者包括限位部42。换言之,第二安装部包括插接部412,第二连接部包括限位部42;或者,第二安装部包括限位部42,第二连接部包括插接部412。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安装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插接部412和限位部42相配合,进而将本体1限制在固定座3上,并且保证了本体1与固定座3在上下方向上不会产生相对移动,进而将本体1锁定在固定座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座3包括座体32和安装壳33,安装壳33设在座体32上,安装壳33形成安装部31,座体32适于与安装面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壳33用于设置第二卡接部22,以便第二卡接部22与第一卡接部 21相接合,且安装壳33上设置有限位部42或者插接部412,以便锁止组件4将本体1锁定在固定座3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壳33与第一卡接部21中的一者包括卡接孔221,安装壳33与第一卡接部21中的另一者包括凸起部211。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壳33与第一卡接部21相配合,使本体1可以通过固定座3上的安装壳33设置在安装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卡接部21包括凸起部211,限位孔421设在凸起部211上,凸起部211形成限位部42,插接部412设在安装部31上,且插接部412 在限位孔421的轴向上可移动,卡接孔221设在安装壳33上。
例如图2所示,第一卡接部21上设有凸起部211,安装壳33上设置有与凸起部211相配合的卡接孔221,凸起部211上设有与插接部412相配合的限位孔421。当凸起部211 插设在卡接孔221内时,插接部412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并插入凸起部211上的限位孔421,进而将本体1锁定。
可以理解的是,凸起部211既能与卡接孔221配合起到将本体1与固定座接合3的作用,又能起到限位部的作用使凸起部211作为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定位基准,与卡接组件2和锁定组件分别进行定位相比,因此不仅简化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的结构,而且减小了定位的尺寸链,使定位的精确度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锁止组件4还包括弹性件43和挡板44,挡板 44设在安装部31上,插接部412与挡板44在限位孔421的轴向上相对设置,且插接部412 与挡板44之间通过弹性件43相连。
优选地,弹性件43为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插接部412与限位孔421相配合时插接部412 从限位孔421中脱离,进而在挡板44与插接部412之间设置弹性件43,利用弹性件43为插接部412提供方向向右的力,保证插接部412在收到外部震动时从限位孔421中脱离,因此保证本体1与固定座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锁止组件4包括插接件41,插接件41包括插接部412和导向部411,安装部31包括导向槽311,导向槽311的深度方向(如图1中的左右方向) 与限位孔421的轴向平行,导向部411配合在导向槽311内且在导向槽311内沿限位孔421 的轴向移动,换言之,导向部411可以在导向槽311内沿左右方向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部411可以在导向槽311内沿左右方向滑动,并带动插接部412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使插接部412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时插接部412的轴线延伸方向始终与限位孔421的轴线延伸方向重合,保证插接部412可以插接在限位孔421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例如图1所示,凸起部211为多个,多个凸起部211中的每一者上均设有与插接部412相配合的限位孔421,多个凸起部211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安装壳33上设有多个卡接孔221,多个卡接孔221与多个凸起部211一一对应。
插接部412为多个,多个插接部412与导向部411相连,且多个插接部41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插接部412与多个限位孔421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多个凸起部211与卡接孔221配合,提高了本体1与固定座3卡接时的稳定性。利用多个插接部412与多个限位孔421配合,从而使锁止组件4可以将本体1与固定座3锁定的更加牢固,因此提高了本体1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安装壳33与座体32之间围成内腔30,换言之,安装壳33的内壁面与座体32的上表面之间围成内腔30。挡板44设在安装壳33的内壁面上。
安装壳33包括导向件311,导向件311位于内腔30中,导向件311包括导向槽311,插接件41穿设在安装壳33上,且插接件41的一端位于安装壳33外,插接件41的另一端配合在导向槽311内。
例如图1所示,安装壳33上设有插孔,插接件41沿左右方向延伸且通过插孔伸入安装壳33内,插接件41的右端配合在导向槽311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插接件41位于安装壳33外的一端设有手持部,以便操作人员通过手持部移动插接件41调节限位部42与插接部412的配合情况,使本体1被锁定在固定座3上或者使本体1与固定座3处于可分离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连接部;
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卡接部适于与安装面相连,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者包括凸起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者包括卡接孔或卡接槽,所述卡接孔或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凸起部配合,以便所述本体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安装部,所述第二卡接部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固定座适于与所述安装面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座体和安装壳,所述安装壳设在所述座体上,所述安装壳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座体适于与所述安装面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连接部,以使所述本体锁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插接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卡接孔的轴向,
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连接部中的一者上,所述插接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连接部中的另一者上,且所述插接部在所述限位孔的轴向上可移动,所述插接部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中的一者包括所述凸起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中的另一者包括所述卡接孔,
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者包括所述插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者包括所述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所述凸起部,所述限位孔设在所述凸起部上,所述凸起部形成所述限位部,所述插接部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卡接孔设在所述安装壳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和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挡板在所述限位孔的轴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挡板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所述插接部和导向部,
所述安装部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限位孔的轴向平行,所述导向部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且在所述导向槽内沿所述限位孔的轴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与所述座体之间围成内腔,所述挡板设在所述安装壳的内壁面上,
所述安装壳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导向件包括所述导向槽,所述插接件穿设在所述安装壳上,且所述插接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壳外,所述插接件的另一端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
CN202220325363.2U 2022-02-17 2022-02-17 光伏组件控制装置 Active CN217363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5363.2U CN217363456U (zh) 2022-02-17 2022-02-17 光伏组件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5363.2U CN217363456U (zh) 2022-02-17 2022-02-17 光伏组件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3456U true CN217363456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7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5363.2U Active CN217363456U (zh) 2022-02-17 2022-02-17 光伏组件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3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5162B1 (en) Circuit unit housing box
KR101655207B1 (ko) 전선 대 기판 커넥터
EP3683896B1 (en) Pcb direct connector
KR20140139577A (ko) 커넥터를 조립하기 위한 구조 및 방법
CN102640363A (zh) 具有第一和第二插头和配合插头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
TWI593181B (zh) 插座裝置之壓鑄籠具
EP2783428A1 (en) Lever type connector
US8052443B2 (en) Conn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CN217363456U (zh) 光伏组件控制装置
JP2019511833A (ja) 電子機器筐体を担持するためのキャリアアセンブリ
JP4514065B2 (ja) 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と中間電気コネクタと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11208525U (zh) 电池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34433B (zh) 卡缘连接器组件
TWI656701B (zh) 電源連接器
CN113320373B (zh) 固定组件、电池包组件以及车辆
CN218824816U (zh) Sfp光模块解锁机构及光模块
CN210182694U (zh) 一种插座
CN218240801U (zh) 装配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20605989U (zh) 一种双目摄像头安装结构
JP4349328B2 (ja) 電気接続箱
CN216749737U (zh) 锁定组件及继电器结构
CN219247067U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US6755684B1 (en) Multiple axis connection system
CN219979872U (zh) 一种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
CN220252049U (zh) Pcb板安装稳固的多通道电流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