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9211U - 盖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盖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9211U
CN217359211U CN202123161017.XU CN202123161017U CN217359211U CN 217359211 U CN217359211 U CN 217359211U CN 202123161017 U CN202123161017 U CN 202123161017U CN 217359211 U CN217359211 U CN 217359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assembly
station
basket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610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洪
郑文灿
陈齐文
吴照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eto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eto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eto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eto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610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9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9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9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公开一种盖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盖片装置包括移取机构和形成有第一开口的壳体组件,移取机构包括第一承载组件、与第一承载组件活动连接的第二承载组件和与第二承载组件连接的夹取组件;夹取组件用于夹取玻片篮;第一承载组件用于驱动第二承载组件带动夹取组件穿过第一开口在盖片装置外的取料工位和盖片装置内的第一承载工位之间往复运动,取料工位用于供夹取组件夹取装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第一承载工位用于供夹取组件放置夹取的玻片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片装置,需要获取载玻片时,移取机构能伸出盖片装置外,获取装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实现自动供料;不需要获取载玻片时,移取机构能收容于盖片装置内。

Description

盖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玻片标本由样本、载玻片和盖玻片组成,样本固定于载玻片上后,将盖玻片盖设于载玻片上并覆盖样本。现有技术中,通过制片装置将样本染色固定于载玻片上,通过盖片装置将盖玻片盖设于载玻片上并覆盖样本以形成玻片标本,制片装置和盖片装置均为单机,特别是盖片装置,通常是人工将固定有样本的载玻片或者承载有该载玻片的玻片篮上料到盖片装置内,进行贴片处理,机械自动化性能低。比如,公开号为CN212110871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效稳定的智能封片机,该高效稳定的智能封片机包括机壳,机壳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玻片承托装置,玻片承托装置包括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承托座,承托座用来放置带有若干载玻片的玻片架,而玻片架需要人工进行放置到承托座上,因而自动化程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供料的盖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样本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盖片装置,包括:
壳体组件,形成有第一开口;
移取机构,包括第一承载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活动连接的第二承载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承载组件连接的夹取组件;
所述夹取组件用于夹取玻片篮;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承载组件带动所述夹取组件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盖片装置外的取料工位和所述盖片装置内的第一承载工位之间往复运动,所述取料工位用于供所述夹取组件夹取装载有载玻片的所述玻片篮,所述第一承载工位用于供所述夹取组件放置夹取的承载有载玻片的所述玻片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承载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夹取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移取机构还包括第三承载组件;
所述第三承载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三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上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夹取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导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盖片装置还包括转运机构和玻片处理机构,所述玻片处理机构用于移取所述玻片篮中的载玻片以对载玻片进行点胶并将盖玻片贴设于完成点胶的载玻片上以形成玻片标本,在所述转运机构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第一转运工位和第二转运工位;
所述夹取组件通过所述第三承载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以将空载的所述玻片篮输送至所述第一转运工位;
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将空载的玻片篮从所述第一转运工位运送至所述第二转运工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盖片装置还包括运送机构,在所述运送机构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承载工位,所述运送机构用于运动至所述第一承载工位以承接承载有载玻片的所述玻片篮,所述运送机构还用于运送空载的所述玻片篮以供所述夹取组件夹取所述玻片篮并将所述玻片篮输送至所述第一转运工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运送机构的运动轨迹上还设置有移取位,所述运送机构运动以使所述玻片篮上的载玻片运动至所述移取位以供所述玻片处理机构对位于所述移取位的载玻片进行移取。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盖片装置还包括玻片装载机构,所述玻片装载机构用于夹取位于所述第二转运工位的空载的所述玻片篮,并将玻片标本装载到空载的所述玻片篮,再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所述玻片篮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玻片装载机构用于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所述玻片篮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的所述第二转运工位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玻片装载机构包括存放组件、翻转组件和推送组件;
所述存放组件用于存放玻片标本;
所述翻转组件用于从所述第二转运工位夹取空载的所述玻片篮,且用于驱动所述玻片篮从玻片取放口朝上的第一状态翻转至所述玻片取放口朝向所述存放组件的第二状态;
所述推送组件用于将所述存放组件上的玻片标本,推送至所述翻转组件上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玻片篮中;
其中,所述翻转组件还用于驱动所述玻片篮从所述第二状态翻转至所述第一状态,并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所述玻片篮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样本处理系统,包括:液基制片装置以及上述的盖片装置,所述取料工位设于所述液基制片装置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二承载组件活动连接于第一承载组件,夹取组件连接于第二承载组件,第一承载组件驱动第二承载组件带动夹取组件穿过第一开口在盖片装置外的取料工位和盖片装置内的第一承载工位之间往复运动,从而使空载的夹取组件能够从盖片装置内的第一承载工位运动至盖片装置外的取料工位,夹取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后,从盖片装置外的取料工位移动至盖片装置内的第一承载工位,将夹取的玻片篮放置到第一承载工位后,可以再次运动到取料工位夹取另一个玻片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片装置,在需要获取载玻片时,移取机构能够伸出盖片装置的盖片装置外,获取装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实现自动供料;在不需要获取载玻片时,移取机构能够收容于盖片装置内,空间尺寸小,有利于安装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盖片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盖片装置未装配壳体组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盖片装置未装配壳体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取机构夹取有玻片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取机构夹取有玻片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取机构、转运机构和运送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玻片装载机构夹持有玻片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玻片装载机构夹持有玻片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转运机构和推出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盖片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盖片装置;10、壳体组件;11、第一壳体;111、第二开口;112、第三开口;12、第二壳体;121、第一开口;13、第三壳体;131、第四开口;20、移取机构;21、第一承载组件;211、第一安装板;212、第一导轨;213、第一动力组件;22、第二承载组件;221、第二安装板;222、第二导轨;223、第二动力组件;23、夹取组件;24、第三承载组件;241、第三安装板;242、第三导轨;243、第三动力组件;30、转运机构;40、玻片处理机构;41、玻片夹持组件;42、点胶盖片组件;50、运送机构;60、玻片装载机构;61、存放组件;62、翻转组件;63、推送组件;70、推出机构;200、玻片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盖片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10和移取机构20,壳体组件10形成有第一开口121,移取机构20包括第一承载组件21、与第一承载组件21活动连接的第二承载组件22以及与第二承载组件22连接的夹取组件23;夹取组件23用于夹取玻片篮200;第一承载组件21用于驱动第二承载组件22带动夹取组件23穿过第一开口121在盖片装置100外的取料工位和盖片装置100内的第一承载工位之间往复运动,取料工位用于供夹取组件23夹取装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第一承载工位用于供夹取组件23放置夹取的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其中,取料工位可以是盖片装置100外部放置玻片篮200的某一位置,可通过人工将装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放于该位置,载玻片上承载有样本;取料工位也可位于其他装置内,比如将样本承载到载玻片上的制片装置内,取料工位用于放置玻片篮,玻片篮用于装载有承载样本的载玻片,因此可从制片装置内自动获取装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在此不对取料工位进行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可根据壳体组件10来界定取料工位和第一承载工位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围成了容置腔,第一承载工位位于容置腔内,取料工位位于容置腔之外、且与第一开口121对应设置。
使用时,第一承载组件21驱动第二承载组件22带动夹取组件23穿过第一开口121从盖片装置100内移动至盖片装置100外的取料工位,夹取组件23夹取到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后,第一承载组件21驱动第二承载组件22带动夹取组件23穿过第一开口121从取料工位移动至盖片装置100内的第一承载工位,夹取组件23释放夹取的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实现对玻片篮200的输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承载组件22活动连接于第一承载组件21,夹取组件23连接于第二承载组件22,第一承载组件21驱动第二承载组件22带动夹取组件23穿过第一开口121在盖片装置100外的取料工位和盖片装置100内的第一承载工位之间往复运动,从而使空载的夹取组件23能够从盖片装置100内的第一承载工位运动至盖片装置100外的取料工位,夹取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后,从盖片装置100外的取料工位移动至盖片装置100内的第一承载工位,将夹取的玻片篮200放置到第一承载工位后,可以再次运动到取料工位夹取另一个玻片篮200。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片装置100,在需要获取载玻片时,移取机构20能够伸出盖片装置100外,获取装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实现自动供料;在不需要获取载玻片时,移取机构20能够收容于盖片装置100内,空间尺寸小,有利于安装运输。
请参阅图1和图5,第一承载组件21包括第一安装板211和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11上的第一导轨212,第一导轨21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承载组件22与第一导轨212滑动连接。实际应用中,第一承载组件21还包括第一动力组件213,第一动力组件213驱动第二承载组件22沿第一导轨212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211和第一导轨212均位于壳体组件10围成的容置腔内,第一安装板211安装于壳体组件10上。
请参阅图5,第二承载组件22包括第二安装板221和设置于第二安装板221上的第二导轨222,第二导轨22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安装板221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212,夹取组件23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222。通过将夹取组件23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222,实现了对夹取组件23的二级联动;通过将第二导轨222也沿第一方向延伸,延长了夹取组件23沿第一方向的运动的距离。实际应用中,第二承载组件22还包括第二动力组件223,第二动力组件223驱动夹取组件23沿第二导轨222滑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轨222也可以沿与第一方向相交设置的第三方向延伸,以使第二动力组件223驱动夹取组件23沿第三方向运动,在此不对第二导轨222的延伸方向进行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和图5,移取机构20还包括第三承载组件24;第三承载组件24包括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222的第三安装板241以及设置于第三安装板241上的第三导轨242,第三导轨242沿第二方向延伸,夹取组件23滑动连接于第三导轨242,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实际应用中,第三承载组件24还包括第三动力组件243,第三动力组件243驱动夹取组件23沿第三导轨242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三承载组件24驱动夹取组件23进行升降运动。使用时,夹取组件23从盖片装置100内移动至取料工位后,第三动力组件243驱动夹取组件23沿第三导轨242向下移动,夹取组件23夹取到玻片篮200后,第三动力组件243驱动夹取组件23沿第三导轨242向上移动。
请参阅图1、图2和图5,盖片装置100还包括转运机构30和玻片处理机构40,玻片处理机构40用于移取玻片篮200中的载玻片以对载玻片进行点胶并将盖玻片贴设于完成点胶的载玻片上以形成玻片标本,在转运机构30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第一转运工位和第二转运工位;夹取组件23连接于第二承载组件22以将空载的玻片篮200输送至第一转运工位;转运机构30用于将空载的玻片篮200从第一转运工位运送至第二转运工位。本实施例中,夹取组件23滑动连接于第二承载组件22的第二导轨222,第二动力组件223驱动夹取组件23沿第二导轨222移动以将空载的玻片篮200输送至第一转运工位。当然,作为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夹取组件23固定连接于第二承载组件22,第一动力组件213驱动第二承载组件22带动夹取组件23沿第一导轨212移动以将空载的玻片篮200输送至第一转运工位也是可以的。在本实施例中,玻片处理机构40位于壳体组件10围成的容置腔内,转运机构30至少部分位于壳体组件10围成的容置腔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夹取组件23滑动连接于第二承载组件22以将空载的玻片篮200从第一承载工位输送至第一转运工位。具体地,夹取组件23滑动连接于第二承载组件22的第二导轨222。实际应用中,夹取组件23将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从取料工位夹持至第一承载工位,待玻片篮200中的载玻片被玻片处理机构40将载玻片移取完后,夹取组件23将空载的玻片篮200从第一承载工位夹持至第一转运工位。
请参阅图2和图3,玻片处理机构40包括玻片夹持组件41和点胶盖片组件42,玻片夹持组件41用于夹取玻片篮200中的载玻片,并把夹取的载玻片输送至点胶盖片组件42,点胶盖片组件42用于将胶水滴至载玻片上并将盖玻片贴设于完成点胶的载玻片上,以形成玻片标本。
请参阅图3和图6,盖片装置100还包括运送机构50,在运送机构50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第一承载工位,运送机构50用于运动至第一承载工位以承接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通过设置运送机构50,运送机构50能够运动至第一承载工位,并在第一承载工位承接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然后将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运送到下一工位,比如下述的移取位。在本实施例中,运送机构50至少部分位于壳体组件10围成的容置腔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运送机构50还用于将空载的玻片篮200运送至第一承载工位。通过该种设置方式,当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中的载玻片被取出之后,空载的玻片篮200能够被运送至第一承载工位,以供夹取组件23能够夹取到空载的玻片篮200。本实施例中,运送机构50将空载的玻片篮200运送至第一承载工位,以供夹取组件23夹取玻片篮200并将玻片篮200输送至第一转运工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运送机构50的运动轨迹上还设置有移取位,运送机构50运动以使玻片篮200上的载玻片运动至移取位以供玻片处理机构40对位于移取位的载玻片进行移取。实际应用中,运送机构50在第一承载工位承接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携带玻片篮200运动到移取位,玻片处理机构40对位于移取位的玻片篮200中的载玻片进行移取,然后运送机构50运动将空载的玻片篮200从移取位输送到第一承载工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运送机构50的运动轨迹上还设置有第二承载工位,运送机构50用于在第二承载工位承接人工放置的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通过设置第二承载工位,运送机构50运动至第二承载工位时,人工能够将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放置于运送机构50上,实现人工上料,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片装置100既能自动上料,又能人工上料。实际应用中,人工将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放置于位于第二承载工位的运送机构50上后,运送机构50运动至移取位,以使玻片处理机构40能够对玻片篮200中的载玻片进行移取。
请参阅图1和图3,壳体组件10包括位于主操作侧的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形成有与第二承载工位对应的第二开口111,第二开口111用于供人工在第二承载工位放置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通过将与第二承载工位对应的第二开口111设于主操作侧,工作人员位于主操作侧,便于进行人工上料。实际应用中,主操作侧设于盖片装置100的前侧。
请参阅图1、图2和图10,壳体组件10还包括分别与第一壳体11两侧连接的第二壳体12和第三壳体13,第一开口121开设于第二壳体12。通过该种设置方式,第一开口121设于与主操作侧相邻的一侧。第一开口121用于供移取机构20伸出盖片装置100外夹取承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不需要人工参与,所以将第一开口121设置于主操作侧的相邻侧,不会影响到操作人员工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将第一开口121设置于与主操作侧相对的一侧也是可以的。
请参阅图图1、图2、图7和图8,盖片装置100还包括玻片装载机构60,玻片装载机构60用于夹取空载的玻片篮200,并将玻片标本装载到空载的玻片篮200。通过设置玻片装载机构60,实现对玻片标本的自动装入,提高盖片装置100的自动化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玻片装载机构60位于壳体组件10围成的容置腔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玻片装载机构60用于夹取位于第二转运工位的空载的玻片篮200,并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玻片篮200放置于转运机构30。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玻片装载机构60用于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玻片篮200放置于转运机构30的第二转运工位处。使用时,转运机构30将空载的玻片篮200从第一转运工位输送至第二转运工位,玻片装载机构60从第二转运工位夹取空载的玻片篮200,在向空载的玻片篮200中装入玻片标本后(可以在玻片篮200中装满玻片标本,也可以不装满),将承载有玻片标本的玻片篮200放回于第二转运工位处。
请参阅图7和图8,玻片装载机构60包括存放组件61、翻转组件62和推送组件63;存放组件61用于存放玻片标本;翻转组件62用于从第二转运工位夹取空载的玻片篮200,且用于驱动玻片篮200从玻片取放口朝上的第一状态翻转至玻片取放口朝向存放组件61的第二状态;推送组件63用于将存放组件61上的玻片标本,推送至翻转组件62上处于第二状态的玻片篮200中;其中,翻转组件62还用于驱动玻片篮200从第二状态翻转至第一状态,并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玻片篮200放置于转运机构30。通过存放组件61、翻转组件62和推送组件63的相互配合,使玻片标本装入空载的玻片篮200中,不需要人工参与。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翻转组件62和推送组件63分别设于存放组件61的两相对侧。通过该种设置方式,翻转组件62设于存放组件61的一侧,推送组件63设于存放组件61的另一侧,在翻转组件62将空载的玻片篮200翻转至玻片取放口朝向存放组件61时,推送组件63能够方便地从另一侧将载玻片从存放组件61推送至玻片篮200中。请参阅图7,翻转组件62设于存放组件61的左侧,推送组件63设于存放组件61的右侧,在翻转组件62将玻片篮200翻转至第二状态时,玻片取放口朝向右侧设置,此时,推送组件63能够直接从右向左推动载玻片,从而方便地将载玻片从存放组件61推送至位于其左侧的玻片篮200中。
请参阅图1和图6,第一壳体11形成有第三开口112,转运机构30还用于运送装载有玻片标本的玻片篮200穿过第三开口112并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玻片篮200运送至用于人工卸载玻片篮200的第一卸载工位。实际应用中,转运机构30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玻片篮200从第二转运工位输送至第三开口112,并穿过第三开口112输送到第一卸载工位,实现了人工卸载装载有玻片标本的玻片篮200。本实施例中,第一卸载工位设于盖片装置100的主操作侧,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请参阅图1、图9和图10,盖片装置100还包括推出机构70,在转运机构30的运动轨迹上还设置有第二卸载工位,壳体组件10上形成有与第二卸载工位对应的第四开口131;转运机构30还用于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玻片篮200输送至第二卸载工位,以供推出机构70将位于第二卸载工位处的玻片篮200通过第四开口131推送到位于盖片装置100外的阅片装置内。通过该种设置方式,实现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玻片篮200自动推送到阅片装置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四开口131形成于第三壳体13上。通过该种设置方式,第四开口131位于盖片装置100的主操作侧的相邻侧,并且与第一开口121分别位于相对的两侧。第四开口131用于供推出机构70将承载有玻片标本的玻片篮200推送到阅片装置,不需要人工参与,所以将第四开口131设置于主操作侧的相邻侧,不会影响到操作人员工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将第四开口131设置于与主操作侧相对的一侧也是可以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样本处理系统,包括液基制片装置和实施例一所述的盖片装置100,取料工位设于液基制片装置内。由于采用了实施例一所述的盖片装置100,在需要获取玻片篮200时,盖片装置100的移取机构20能够穿过第一开口121将载有载玻片的玻片篮200从液基制片装置内的取料工位输送至盖片装置100内的第一承载工位;在不需要获取玻片篮200时,移取机构20能够收容于盖片装置100内,空间尺寸小,有利于安装运输。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形成有第一开口;
移取机构,包括第一承载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活动连接的第二承载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承载组件连接的夹取组件;
所述夹取组件用于夹取玻片篮;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承载组件带动所述夹取组件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盖片装置外的取料工位和所述盖片装置内的第一承载工位之间往复运动,所述取料工位用于供所述夹取组件夹取装载有载玻片的所述玻片篮,所述第一承载工位用于供所述夹取组件放置夹取的承载有载玻片的所述玻片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夹取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取机构还包括第三承载组件;
所述第三承载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三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上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夹取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导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装置还包括转运机构和玻片处理机构,所述玻片处理机构用于移取所述玻片篮中的载玻片以对载玻片进行点胶并将盖玻片贴设于完成点胶的载玻片上以形成玻片标本,在所述转运机构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第一转运工位和第二转运工位;
所述夹取组件通过所述第三承载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以将空载的所述玻片篮输送至所述第一转运工位;
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将空载的玻片篮从所述第一转运工位运送至所述第二转运工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装置还包括运送机构,在所述运送机构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承载工位,所述运送机构用于运动至所述第一承载工位以承接承载有载玻片的所述玻片篮,所述运送机构还用于运送空载的所述玻片篮以供所述夹取组件夹取所述玻片篮并将所述玻片篮输送至所述第一转运工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送机构的运动轨迹上还设置有移取位,所述运送机构运动以使所述玻片篮上的载玻片运动至所述移取位以供所述玻片处理机构对位于所述移取位的载玻片进行移取。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装置还包括玻片装载机构,所述玻片装载机构用于夹取位于所述第二转运工位的空载的所述玻片篮,并将玻片标本装载到空载的所述玻片篮,再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所述玻片篮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装载机构用于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所述玻片篮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的所述第二转运工位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装载机构包括存放组件、翻转组件和推送组件;
所述存放组件用于存放玻片标本;
所述翻转组件用于从所述第二转运工位夹取空载的所述玻片篮,且用于驱动所述玻片篮从玻片取放口朝上的第一状态翻转至所述玻片取放口朝向所述存放组件的第二状态;
所述推送组件用于将所述存放组件上的玻片标本,推送至所述翻转组件上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玻片篮中;
其中,所述翻转组件还用于驱动所述玻片篮从所述第二状态翻转至所述第一状态,并将装载有玻片标本的所述玻片篮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
11.一种样本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基制片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盖片装置,所述取料工位设于所述液基制片装置内。
CN202123161017.XU 2021-12-15 2021-12-15 盖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Active CN217359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1017.XU CN217359211U (zh) 2021-12-15 2021-12-15 盖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1017.XU CN217359211U (zh) 2021-12-15 2021-12-15 盖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9211U true CN217359211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0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61017.XU Active CN217359211U (zh) 2021-12-15 2021-12-15 盖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92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0648B (zh) 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操纵和储存生物样本的装置
CN113466255B (zh) 一种芯片检测设备
CN217837486U (zh) 一种用于生物样本的自动化低温对接上料机构
CN101563615B (zh) 测试装载样本的方法和装置
CN212944180U (zh) 电子元件自动测试设备
CN116040312B (zh) 一种料盘上下料装置
CN217359211U (zh) 盖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CN115468819A (zh) 盖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CN110606455A (zh) 一种样本容器自动开盖装置
CN116281158A (zh) 一种可兼容多规格铝壳的上料机
CN216805907U (zh) 包装设备
CN216333349U (zh) 一种点料机全自动上下料贴标系统
JPS5961868A (ja) 顕微鏡用標本の試料自動封入装置
CN214794839U (zh) 测试前处理装置及医用设备
CN114313506A (zh) 包装设备
CN113682581A (zh) 自动化手机护套包装生产线
CN217359219U (zh) 盖片装置
CN112782415A (zh) 测试前处理装置、医用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13044453A (zh) 一种存取系统
CN219428427U (zh) 样品回收装置及存储库系统
CN109455354B (zh) 一种片盒自动包装设备
CN217542564U (zh) 盖片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CN215873953U (zh) 能够形成洁净空间的药瓶存取柜
CN216660513U (zh) 供料装置和供盒设备
CN221050915U (zh) 用于pcba的自动化上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