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8382U - 一种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8382U
CN217348382U CN202221148575.4U CN202221148575U CN217348382U CN 217348382 U CN217348382 U CN 217348382U CN 202221148575 U CN202221148575 U CN 202221148575U CN 217348382 U CN217348382 U CN 217348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ing
material placing
box
placing area
p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85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cong Zh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uju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uju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uju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485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8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8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8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其中,装盒机构包括变距机械手、暂存台以及推料件;所述暂存台设置有用于承载物料的放料区域,且所述放料区域位于所述变距机械手的放料工位,所述推料件沿所述放料区域的物料排列方向延伸设置,并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推料件可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移动,用于所述放料区域的物料装盒推送;装盒设备包括盒体输送机构以及前述的装盒机构;所述盒体输送机构的装盒工位位于所述放料区域的与所述推料件相对的一侧。上述方案能解决现有的玻璃瓶自动装盒系统无法适用于纸板或塑料瓦楞板等折叠结构盒体的装盒问题,以及无法满足于生产线转产后不同规格尺寸的管制瓶装盒需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制瓶装盒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
背景技术
在管制瓶生产线上需要对检测完成的合格管制瓶进行装盒,并且随着产线的自动化发展,管制瓶装盒已由自动化的装盒设备取代了传统的人工装盒作业方式,从而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管制瓶装盒效率。
以现有玻璃瓶自动装盒系统为例,其可以将盒体的下侧板与传送机构的盒体导向底座卡接配合并使盒体呈倾斜状态,通过传送机构将倾斜摆放的盒体输送至装盒工位,并通过真空吸盘机械手吸附一排管制瓶,再移动至装盒工位将吸附的一排管制瓶放置于盒体内,由下到上逐排将整个盒体装满;并且,为了保证真空吸盘机械手能够顺利地完成最后一排管制瓶装盒,装盒工位的盒体上侧板需保持未经折叠成型的开口状态,以让真空吸盘机械手的吸盘部分移动至盒体内进行最后一排装盒。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用于管制瓶包装的盒体普遍为采用柔性连接的纸板或塑料瓦楞板等折叠而成,若盒体的上侧板保留未折起成型的开口状态,则会导致盒体折起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缺乏足够约束而容易外张,进而使得现有的玻璃瓶自动装盒系统无法在外张处进行正常的管制瓶装盒摆放;若盒体的上侧板折起成型,则又会导致真空吸盘机械手的吸盘部分受上侧板阻碍而无法完成最后一排管制瓶的装盒。
因此,现有的玻璃瓶自动装盒系统无法直接适用于纸板或塑料瓦楞板等折叠结构盒体的装盒;同时,由于转产后对其他尺寸的管制瓶进行装盒时,会导致管制瓶之间的间距会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现有的玻璃瓶自动装盒系统只能适用于固定规格尺寸的管制瓶装盒而无法满足于生产线转产后不同规格尺寸的管制瓶装盒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玻璃瓶自动装盒系统无法适用于纸板或塑料瓦楞板等折叠结构盒体的装盒问题,以及无法满足于生产线转产后不同规格尺寸的管制瓶装盒需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盒机构,其包括变距机械手、暂存台以及推料件;所述暂存台设置有用于承载物料的放料区域,且所述放料区域位于所述变距机械手的放料工位,所述推料件沿所述放料区域的物料排列方向延伸设置,并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推料件可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移动,用于所述放料区域的物料装盒推送。
可选地,所述放料区域沿物料排列方向设置为具有高度差的导向面结构,且所述放料区域设置有用于阻挡物料的限位部,所述放料区域的物料在所述导向面结构的导向作用下可抵靠于所述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移动设置于所述放料区域,并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限位部可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放料区域的物料排列方向移动,且所述推料件开设有与所述限位部适配的让位结构,或所述限位部开设有与所述推料件适配的让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让位结构为通孔结构或开口结构。
可选地,所述装盒机构还包括第一升降移动机构,所述暂存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移动机构上,并可通过所述第一升降移动机构控制所述暂存台的升降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升降移动机构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升降移动机构的倾斜方向朝向装盒工位的盒体倾斜方向。
可选地,所述装盒机构还包括物料输送机构,且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的下料区域位于所述变距机械手的取料工位。
可选地,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的物料输送方向与所述放料区域的物料排列方向相同或相反,且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的下料区域和所述放料区域均位于所述变距机械手的横向移动区域。
可选地,所述变距机械手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第二升降移动机构和抓取变距机构;所述第二升降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上,所述抓取变距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移动机构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升降移动机构和所述横向移动机构控制所述抓取变距机构的升降移动和横向移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盒设备,其包括盒体输送机构以及上述的装盒机构;所述盒体输送机构的装盒工位位于所述放料区域的与所述推料件相对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通过变距机械手可以一次抓取多个待装盒的管制瓶,并将抓取的管制瓶按装盒工位的盒子方向排列放置于暂存台的放料区域,在变距机械手经过至少一次取料作业使得放料区域排列的管制瓶数量达到盒体一排需要装入的数量之后,再通过推料件将放料区域排列的管制瓶从而暂存台推送至装盒工位的盒体内,从而完成了盒体的一排管制瓶装盒,且避免了盒体折叠成型的上侧板对装盒动作的阻碍;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可以很好地适用于纸板或塑料瓦楞板等折叠结构盒体的装盒;同时,变距机械手可以对抓取的管制瓶之间的间距进行自动调整,从而通过变距机械手使得转产后不同规格尺寸的管制瓶放置于放料区域的间距满足于装盒要求,并通过推料件推送至盒体内,进而能够满足于生产线转产后不同规格尺寸的管制瓶装盒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装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暂存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装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暂存台的放料区域、110-推料件、111-第一驱动机构、112-让位结构、120-限位部、121-第二驱动机构、130-第一升降移动机构、
200-抓取变距机构、210-第二升降移动机构、220-横向移动机构、
300-物料输送机构、310-管制瓶、
400-盒体输送机构、410-盒体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盒机构,所公开的装盒机构包括变距机械手、暂存台以及推料件110;暂存台设置有用于承载物料的放料区域100,且放料区域100位于变距机械手的放料工位,推料件110沿放料区域100的管制瓶排列方向延伸设置,并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111;推料件110可在第一驱动机构111的作用下移动,用于放料区域100的管制瓶装盒推送。
其中,通过变距机械手可以一次抓取多个待装盒的管制瓶310,并将抓取的管制瓶按装盒工位的盒子方向排列放置于暂存台的放料区域100,在变距机械手经过至少一次取料作业使得放料区域100排列的管制瓶数量达到盒体一排需要装入的数量之后,再通过推料件110将放料区域100排列的管制瓶从而暂存台推送至装盒工位的盒体内,从而完成了盒体的一排管制瓶装盒,且避免了盒体折叠成型的上侧板对装盒动作的阻碍;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可以很好地适用于纸板或塑料瓦楞板等折叠结构盒体的装盒。
同时,变距机械手可以对抓取的管制瓶之间的间距进行自动调整,从而通过变距机械手使得转产后不同规格尺寸的管制瓶放置于放料区域100的间距满足于装盒要求,并通过推料件110推送至盒体内,进而能够满足于生产线转产后不同规格尺寸的管制瓶装盒使用需求。
优选地,放料区域100沿物料排列方向可以设置为具有高度差的导向面结构,如斜面结构(图3中所示)或弧形曲面结构等,且放料区域100设置有用于阻挡物料的限位部120,从而通过变距机械手的变距作用使得抓取的多个管制瓶相互靠近,并在变距后将抓取的管制瓶转移放置于暂存台的放料区域100,进而在放料区域100的导向面结构的导向作用下和限位部120的阻挡作用下,使得放置于放料区域100的管制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以沿导向面结构排列贴靠在一起,并抵靠于限位部120。
因此,相较于放料区域100的平面结构设计,不仅可以避免在先放置于放料区域100的管制瓶因向空料区域发生滚动现象而影响变距机械手后续同排管制瓶在放料区域100的转移放置,甚至是发生管制瓶之间碰撞破损的问题,而且还有利于放置于放料区域100的同排管制瓶之间保持相互贴靠的状态,更好地适用于管制瓶在盒体内由下至上逐排的堆叠装盒。
容易理解的是,为了有效地利用盒体内的空间使得上下相邻的两排管制瓶以错开半个瓶身的方式装盒,如图2所示,限位部120可以移动设置于放料区域100,并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121,从而通过第二驱动机构121可以驱动限位部120沿放料区域100的物料排列方向移动,使得限位部120可以移动半个瓶身的位置,实现对放料区域100待装盒推送的一整排管制瓶的排列起始位置控制,进而通过推料件110将待装盒的一整排管制瓶推送至装盒工位倾斜摆放的盒体之中,并由下至上逐排完成错位方式的堆叠装盒。
并且,推料件110开设有与限位部120适配的让位结构112,从而通过让位机构可以避免因限位部120移动调节位置后对推料件110推送装盒移动的阻挡,以保证推料件110顺利地完成对放料区域100的管制瓶装盒推送动作;其中,让位结构112可以为如图2中所示的通孔结构,并沿限位部120移动方向延伸;或者,让位结构112也可以为开口结构,本实施例不对让位结构112的形状进行限制。
当然,作为变形结构,也可以在限位部120开设与推料件110适配的让位结构112,从而通过让位结构112可以避免限位部120对推料件110推送装盒动作的阻挡,保证限位部120移动位置后仍可使推料件110顺利地完成放料区域100的管制瓶装盒推送动作。
作为暂存台的一种可实施方式,暂存台可以设计为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具有通槽的“凵”型结构件,从而通过“凵”型结构件的通槽的底面形成放料区域100,并通过两侧的侧壁对放料区域100内的管制瓶起到防护作用;同时,推料件110的初始位置可以位于通槽的一侧端口,并在第一驱动机构111的作用下沿通槽移动,从而对放料区域100的管制瓶完成装盒推送动作;容易理解的是,暂存台也可以设计为板状或其他形状的结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暂存台的形状结构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公开的装盒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升降移动机构130,暂存台设置于第一升降移动机构130上,并可通过第一升降移动机构130控制暂存台的升降移动,从而通过暂存台的升降移动完成管制瓶在盒体内由下至上逐排管制瓶的堆叠装盒。
优选地,第一升降移动机构130倾斜设置,且第一升降移动机构130的倾斜方向朝向装盒工位的盒体倾斜摆放方向,如图5中所示的盒体向左倾斜(即图示中盒体支架410的倾斜方向),第一升降移动机构130也向左倾斜,从而使得暂存台在升降移动过程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地斜向升降移动,进而通过暂存台的斜向升降移动在对盒体进行由下至上的逐排装盒时,可以避免因装盒工位的盒体倾斜摆放而导致暂存台上升移动时与盒体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的问题,进而可以保证长度尺寸较小的管制瓶也可以顺利地由暂存台推送移动至盒体之中,更好地满足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管制瓶装盒需求。
为了方便于变距机械手对待装盒的管制瓶进行取料,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装盒机构还可以包括物料输送机构300,且物料输送机构300的下料区域位于变距机械手的取料工位,从而使得待装盒的管制瓶310平躺放置于物料输送机构300上,并通过物料输送机构300将待装盒的管制瓶310沿物料输送机构300输送至下料区域以供变距机械手取料,实现自动送料。
同时,物料输送机构300的物料输送方向与放料区域100的物料排列方向相同或相反,且物料输送机构300的下料区域和放料区域100均位于变距机械手的横向移动区域,从而通过横向移动即可使得变距机械手抓取的管制瓶按排列方向摆放在暂存台的放料区域100,避免变距机械手设置额外的结构以对抓取的管制瓶排放方向进行调整,有利于降低装盒机构的制造成本。
具体地,如图1所示,变距机械手可以包括横向移动机构220、第二升降移动机构210和抓取变距机构200;第二升降移动机构210设置于横向移动机构220上,抓取变距机构200设置于第二升降移动机构210上,并通过第二升降移动机构210和横向移动机构220控制抓取变距机构200的升降移动和横向移动。
装盒时,通过横向移动机构220控制抓取变距机构200移动至物料输送机构300的下料区域,再通过升降移动机构控制抓取变距机构200下降抓取下料区域的多个管制瓶310;然后,通过升降移动机构控制抓取变距机构200上升移动,并在抓取变距机构200对抓取的管制瓶进行变距调节之后,通过横向移动机构220控制抓取变距机构200横向移动至暂存台所在的位置,经升降移动机构控制抓取变距机构200下降移动将抓取变距的管制瓶放置于暂存台的放料区域100,供推料件110对放料区域100的管制瓶进行推送装盒。
其中,抓取变距机构200可以为剪叉式变距结构,且剪叉式变距结构设置有多个真空吸盘或夹爪组件,从而通过真空吸盘或夹爪组件实现对管制瓶的取放,通过剪叉式变距机构的伸展和收缩实现间距的调节。
当然,抓取变距机构200也可以为丝杠模组结构,且丝杠模组结构的各个移动座设置有真空吸盘或夹爪组件,从而通过移动座沿丝杆的移动实现间距调节;需要说明的是,剪叉式变距结构和丝杠模组结构均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赘述;同时,物料输送机构300可以为输送带或链板式输送机等现有的输送机构;第一升降移动机构130、第二升降移动机构210和横向移动机构220可以为直线电机模组或丝杠滑台模组等直线移动模组,也可以为多轴机械臂等机构。
基于本实施例公开的上述装盒机构,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装盒设备,如图4和图5所示,所公开的装盒设备包括盒体输送机构400以及上述的装盒机构,盒体输送机构400的装盒工位位于放料区域100的与推料件110相对的一侧;其中,盒体输送机构400设置有多个盒体支架410,使得盒体倾斜摆放在相应的盒体支架410上,并通过盒体输送机构400将摆放好的盒体输送至盒体输送机构400的装盒工位,即暂存台所在的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装盒机构和装盒设备包括但不局限于管制瓶等圆柱形物料的装盒应用场景,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形状物料的装盒应用场景;本实施例不对装盒机构和装盒设备的应用场景进行限制;同时,限位部和推料件可以为板状结构件,也可以为杆状结构件等。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距机械手、暂存台以及推料件;所述暂存台设置有用于承载物料的放料区域,且所述放料区域位于所述变距机械手的放料工位,所述推料件沿所述放料区域的物料排列方向延伸设置,并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推料件可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移动,用于所述放料区域的物料装盒推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区域沿物料排列方向设置为具有高度差的导向面结构,且所述放料区域设置有用于阻挡物料的限位部,所述放料区域的物料在所述导向面结构的导向作用下可抵靠于所述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移动设置于所述放料区域,并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限位部可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放料区域的物料排列方向移动,且所述推料件开设有与所述限位部适配的让位结构,或所述限位部开设有与所述推料件适配的让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结构为通孔结构或开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盒机构还包括第一升降移动机构,所述暂存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移动机构上,并可通过所述第一升降移动机构控制所述暂存台的升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移动机构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升降移动机构的倾斜方向朝向装盒工位的盒体倾斜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盒机构还包括物料输送机构,且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的下料区域位于所述变距机械手的取料工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的物料输送方向与所述放料区域的物料排列方向相同或相反,且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的下料区域和所述放料区域均位于所述变距机械手的横向移动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机械手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第二升降移动机构和抓取变距机构;所述第二升降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上,所述抓取变距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移动机构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升降移动机构和所述横向移动机构控制所述抓取变距机构的升降移动和横向移动。
10.一种装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输送机构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盒机构;所述盒体输送机构的装盒工位位于所述放料区域的与所述推料件相对的一侧。
CN202221148575.4U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 Active CN217348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8575.4U CN217348382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8575.4U CN217348382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8382U true CN217348382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3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48575.4U Active CN217348382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83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01490B2 (en) Method and tool for palletizing mixed load products
KR102140885B1 (ko) 삽입 시트들의 파지 및 폴딩용의 헤드, 삽입 디바이스, 충전 스테이션 및 삽입 시트를 파지, 폴딩 및 로딩하는 방법
US7434376B2 (en) Machine for packaging articles into box-like containers
US5105600A (en) Flexi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recting and loading cases
JP7050742B2 (ja) スタックを把持するための把持デバイス、ロードステーション、及びその方法
EP1924504B1 (en) Process and automatic system for orderly packaging of plastic preforms in carton boxes
JP2011512302A (ja) (チューブ)袋を段ボール箱に入れる方法と装置
EP0525564B1 (en) Device for feeding stacks of cutouts to a user machine
CN115180214A (zh) 玻璃制品自动装盒设备及装盒方法
CN215098635U (zh) 一种拆垛分盒对接送料装置
CN217348382U (zh) 一种装盒机构及装盒设备
EP0734948B1 (en) Machine for automatic packaging of articles in containers obtained from tubular blanks
JP6228766B2 (ja) 集積装置
CN117246572A (zh) 玻璃瓶自动装盒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6281158A (zh) 一种可兼容多规格铝壳的上料机
JPH0516903A (ja) ラツプラウンド包装装置
JP3796628B2 (ja) チューブの箱詰め方法及び装置
JP4472983B2 (ja) 箱詰装置
WO200808932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siding panels
JP7266855B2 (ja) 箱詰め装置
KR100879640B1 (ko) 카톤 자동 공급 장치
CN220465892U (zh) 玻璃瓶自动装盒装置
CN217348381U (zh) 一种用于装盒设备的暂存台及装盒设备
CN217200873U (zh) 一种包装箱码垛生产线
JP2018177353A (ja) 梱包装置、梱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1

Address after: No. 303, Floor 3, Building 1, No. 937, Wenjin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atentee after: Chengdu Huacong Zhi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72 Shunsheng Road, Zhengxing street, Tianfu New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213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Juju Zh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