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7581U - 座椅肘托组件、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座椅肘托组件、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7581U
CN217347581U CN202220823704.9U CN202220823704U CN217347581U CN 217347581 U CN217347581 U CN 217347581U CN 202220823704 U CN202220823704 U CN 202220823704U CN 217347581 U CN217347581 U CN 217347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olt
elbow rest
elbow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37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向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i Huayuan Machinery Co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i Huayuan Machiner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i Huayuan Machinery Co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i Huayuan Machinery Co
Priority to CN2022208237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7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7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7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座椅肘托组件、驾驶室及作业机械,该座椅肘托组件包括肘托件,肘托件的一端用于与座椅铰接,肘托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座椅滑动连接,使得肘托件能够相对座椅旋转。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习惯,调整肘托件的角度,给驾驶员提供舒适的支撑。

Description

座椅肘托组件、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座椅肘托组件、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作业机械的作业环境相对艰苦,在施工过程中,驾驶员需要一直操纵方向盘,若驾驶员的手臂没有很好的支撑,容易导致驾驶员手臂酸痛,因此,驾驶室座椅的舒适性对驾驶员来说特别重要。
作业机械(如压路机)驾驶室的座椅旁边都会设有肘托,用于支撑驾驶员的手臂。现有的肘托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驾驶员的习惯进行角度调节,驾驶员手臂难以得到舒适的支撑,容易手臂酸痛。可见,现有技术中,作业机械驾驶室中座椅的肘托舒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座椅肘托组件,包括肘托件,所述肘托件的一端用于与座椅铰接,所述肘托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座椅滑动连接,使得所述肘托件能够相对所述座椅旋转。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肘托件包括安装本体和肘托本体,所述肘托本体设于所述安装本体上;其中,所述安装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弧形连接部,所述安装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连接部的配合与所述座椅铰接,并通过所述弧形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配合与所述座椅滑动连接,且所述安装本体能够沿所述弧形连接部,以所述安装本体与所述座椅的铰接位置为中心,相对所述座椅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以连接所述安装本体和所述座椅;所述弧形连接部为第一弧形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弧形孔以连接所述安装本体和所述座椅;所述安装本体能够沿所述第一弧形孔,以所述第一螺栓为中心,相对所述座椅旋转。
可选的,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安装本体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座椅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肘托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肘托本体能够以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转动连接处为中心,相对所述第二安装部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腰形孔,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腰形孔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肘托本体,所述第三螺栓能够沿所述腰形孔滑动以带动所述肘托本体相对所述安装本体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二弧形孔,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四螺栓和第五螺栓,所述第四螺栓和所述第五螺栓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弧形孔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肘托本体,所述肘托本体能够以所述第四螺栓为中心,沿所述第二弧形孔相对所述第二安装部旋转。
可选的,座椅肘托组件还包括垫高件,所述垫高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肘托本体之间。
可选的,所述肘托本体的上表面为弧形;和/或,所述肘托本体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座椅肘托组件包括肘托件,肘托件的一端用于与座椅铰接,肘托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座椅滑动连接,使得肘托件能够相对座椅旋转。通过肘托件相对座椅的旋转,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习惯,调整肘托件的角度,给驾驶员提供舒适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驾驶室,包括座椅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肘托组件,所述座椅肘托组件与所述座椅连接。
由于上述的驾驶室设有上述的座椅肘托组件,因而上述的驾驶室具有上述的座椅肘托组件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驾驶室;或,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肘托组件。
由于上述的作业机械设有上述的座椅肘托组件,因而上述的作业机械具有上述的座椅肘托组件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肘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00肘托件; 200第一螺栓; 300第二螺栓;
400第三螺栓; 110安装本体; 120肘托本体;
111第一连接孔; 112第一弧形孔; 113腰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肘托组件可以应用于摊铺机、压路机、平地机、铣刨机或者其他具有座椅的作业机械。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座椅肘托组件,包括肘托件100,肘托件100的一端用于与座椅铰接,肘托件100的另一端用于与座椅滑动连接,使得肘托件100能够相对座椅旋转。
肘托件100的一端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座椅铰接,也可以通过铰接件与座椅铰接。肘托件100的另一端用于与座椅滑动连接,例如,可以通过滑动槽等结构与座椅滑动连接。肘托件100通过一端与座椅的铰接以及另一端与座椅的滑动连接,能够相对座椅旋转。在肘托件100相对座椅旋转时,可以以与座椅的铰接处为转动中心,沿与座椅的滑动连接处进行转动,如此可以调整肘托件100的上下角度(肘托件100的上下角度可以理解为肘托件100相对驾驶室内方向盘的上下角度),满足不同驾驶员的手臂支撑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肘托组件包括肘托件100,肘托件100的一端用于与座椅铰接,肘托件100的另一端用于与座椅滑动连接,使得肘托件100能够相对座椅旋转。通过肘托件100相对座椅的旋转,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习惯,调整肘托件100的角度,给驾驶员提供舒适的支撑。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座椅肘托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肘托件100包括安装本体110和肘托本体120,肘托本体120设于安装本体110上;其中,安装本体110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弧形连接部,安装本体110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连接部的配合与座椅铰接,并通过弧形连接部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与座椅滑动连接,且安装本体110能够沿弧形连接部,以安装本体110与座椅的铰接位置为中心,相对座椅旋转。
安装本体110与座椅连接,肘托本体120设于安装本体110上,用于提供驾驶员手臂的支撑力。相比于肘托本体120直接与座椅连接,通过安装本体110连接座椅与肘托本体120,连接方式可靠,且拆卸方便。
座椅肘托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安装本体110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弧形连接部,安装本体110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连接部的配合与座椅铰接,转动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例如,第一连接件为铰接件,与第一连接部的配合使得安装本体110能够相对座椅转动。安装本体110通过弧形连接部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与座椅滑动连接,例如,弧形连接部为弧形滑动轨道,且弧形滑动轨道以安装本体110与座椅的铰接位置为弧心。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连接部的配合的铰接点,以及弧形连接部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的滑动连接点,安装本体110与座椅连接,两点连接方式更为稳定。
安装本体110能够沿弧形连接部,以安装本体110与座椅的铰接位置为中心,相对座椅旋转。安装本体110能够相对于座椅旋转,可以带动肘托本体120也相对于座椅转动。具体的,第一连接部位于安装本体110的下部位置和弧形连接部位于安装本体110的上部位置,弧形连接部沿竖直方向对称,在弧形连接部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位置处于弧形连接部的中间位置时,肘托本体120为水平设置,安装本体110沿弧形连接部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即朝驾驶室内方向盘方向转动),带动肘托本体120相对驾驶室内方向盘向下转动,可以在驾驶员的手臂角度向下时,提供驾驶员手臂舒适的支撑力。
在该实施方式中,安装本体110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连接部的配合与座椅铰接,并通过弧形连接部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与座椅滑动连接,且安装本体110能够沿弧形连接部,以安装本体110与座椅的铰接位置为中心,相对座椅旋转,安装稳定,且结构简单,安装本体110的转动能够带动肘托本体120相对座椅转动,可以调整肘托本体120的角度,使其提供更舒适的支撑力。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螺栓200,第一连接部为第一连接孔111,第一螺栓200穿过第一连接孔111以连接安装本体110和座椅;弧形连接部为第一弧形孔112,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螺栓300,第二螺栓300穿过第一弧形孔112以连接安装本体110和座椅;安装本体110能够沿所述第一弧形孔112,以第一螺栓200为中心,相对座椅旋转。
其中,第一螺栓200穿过第一连接孔111连接安装本体110与座椅,第二螺栓300穿过第一弧形孔112连接安装本体110与座椅,螺栓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且连接稳定。在第一螺栓200和第二螺栓300均处于拧松状态时,安装本体110能够沿第一弧形孔112,以第一螺栓200为中心,相对座椅旋转,如此可以带动肘托本体120相对座椅转动,调整肘托本体120的角度,使其提供更舒适的支撑力。在肘托本体120的角度调整完成后,可以通过单独拧紧第二螺栓300,或单独拧紧第一螺栓200,或同时拧紧第一螺栓200和第二螺栓300,使得安装本体110的位置锁定,对应的,可以固定肘托本体120的上下角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栓200和第二螺栓300的拧紧和拧松可以通过和螺母的配合实现。
螺栓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安装本体110与肘托本体120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具体的,安装本体110设有两个条形孔,且两个条形孔相对驾驶室方向盘竖直设置,两个连接螺栓分别穿过两个条形孔连接安装本体110与肘托本体120,如此,肘托本体120与安装本体110的连接更为稳定,且可以调整肘托本体120相对于安装本体110的前后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螺栓200,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螺栓300,安装本体110能够沿所述第一弧形孔112,以第一螺栓200为中心,相对座椅旋转,螺栓连接方式不仅简单可靠,且可以锁定安装本体110的位置,从而可以固定肘托本体120调整后的角度。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座椅肘托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安装本体110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用于与座椅连接,第二安装部通过第三连接件与肘托本体120转动连接,肘托本体120能够以与第三连接件的转动连接处为中心,相对第二安装部旋转。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安装部用于与座椅连接,第二安装部通过第三连接件与肘托本体120转动连接,在肘托本体120以与第三连接件的转动连接处为中心,相对第二安装部旋转时,可以调整肘托本体120的左右角度(肘托本体120的左右角度可以理解为肘托本体120相对驾驶室内方向盘的左右角度)。在作业机械的作业过程中,驾驶员需要操纵方向盘转动,在方向盘转动幅度较大时,驾驶员的手臂在左右方向存在较大位移,通过调整肘托本体120的左右角度,可以提供给驾驶员更舒适的支撑。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安装部设有腰形孔113,第三连接件为第三螺栓400,第三螺栓400穿过腰形孔113连接第二安装部与肘托本体120,第三螺栓400能够沿腰形孔113滑动以带动肘托本体120相对安装本体110移动。
第三连接件为第三螺栓400,第三螺栓400穿过腰形孔113连接第二安装部与肘托本体120,螺栓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且连接稳定。通过调整第三螺栓400与腰形孔113连接的位置,可以调整肘托本体120相对于第二安装部的位置,同时,肘托本体120还可以相对于第二安装部转动,调整肘托本体120的左右角度。在托本体120位置调整结束后,通过拧紧第三螺栓400,锁定肘托本体120相对于第二安装部的位置。
具体的,腰形孔113相对驾驶室方向盘竖直设置,可以调整肘托本体120相对于第二安装部的前后位置;腰形孔113相对驾驶室方向盘平行设置,可以调整肘托本体120相对于第二安装部的左右位置;当然,腰形孔113也可以相对驾驶室方向盘斜着设置。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安装部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二弧形孔,第三连接件包括第四螺栓和第五螺栓,第四螺栓和第五螺栓分别穿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二弧形孔连接第二安装部和肘托本体120,肘托本体120能够以第四螺栓为中心,沿第二弧形孔相对所述第二安装部旋转。
肘托本体120能够以第四螺栓为圆心沿第二弧形孔转动,螺栓连接方式简单,且螺栓可以拧紧拧松,调整方便。具体的,在第五螺栓拧松时,肘托本体120能够沿第二弧形孔,以第四螺栓为圆心转动,从而可以调整肘托本体120的左右角度,在肘托本体120的左右角度调整完成后,拧紧第五螺栓,将肘托本体120与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调整左右角度后的肘托本体120可以给驾驶员提供舒适的支撑。
对应的,在肘托本体120的左右角度调整完成后,第五螺栓拧紧后,也可以再拧紧第四螺栓,加强肘托本体120与第二安装部的固定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采用螺栓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且调整肘托本体120的左右角度较为方便。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座椅肘托组件还包括垫高件,垫高件设于第二安装部与肘托本体120之间。
其中,垫高件设于第二安装部与肘托本体120之间,可以调整肘托本体120相对于驾驶室底板的高度,满足不同驾驶员的手臂支撑要求。具体的,第四螺栓与第二连接孔之间不存在螺纹连接关系,肘托本体120上设有与第四螺栓适配的第一螺孔,第四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螺孔配合连接,第五螺栓和第二弧形孔之间也不存在螺纹连接关系,肘托本体120上设有与第五螺栓适配的第二螺孔,第五螺栓穿过第二弧形孔与第二螺孔配合连接,需要调高肘托本体120相对于驾驶室地板的高度时,在第四螺栓和第五螺栓拧紧之前,在第二安装部与肘托本体120之间设置垫高件,再将第四螺栓和第五螺栓分别持续拧入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直至第四螺栓和第五螺栓拧紧,垫高件设于第二安装部与肘托本体120之间,且一面紧贴第二安装部,另一面紧贴肘托本体120。如此,可以调高肘托本体120相对于驾驶室地板的高度,且垫高件与肘托本体120之间有一定的接触面积,肘托本体120安装在第二安装部上更为稳固,不易摇晃。需要说明的是,垫高件不会影响第二安装部与肘托本体120之间的连接,即垫高件不会干涉第四螺栓和第五螺栓的转动。
该实施方式中,座椅肘托组件还包括垫高件,垫高件设于第二安装部与肘托本体120之间,可以调整肘托本体120的高度。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肘托本体120的上表面为弧形;和/或,肘托本体120为橡胶材质。
其中,肘托本体120上表面为弧形,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对驾驶员手臂的包裹感更好,从而提供给驾驶员的支撑更舒适。
相比于塑胶材质,橡胶材质摩擦力较大,且表面柔软度较高,提供给驾驶员手臂的包裹感更好,从而提供给驾驶员的支撑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驾驶室,包括座椅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座椅肘托组件,座椅肘托组件与座椅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由于设有上述的座椅肘托组件,因而具有上述的座椅肘托组件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驾驶室;或,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座椅肘托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作业机械,由于设有上述的座椅肘托组件,因而具有上述的座椅肘托组件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肘托件(100),所述肘托件(100)的一端用于与座椅铰接,所述肘托件(10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座椅滑动连接,使得所述肘托件(100)能够相对所述座椅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肘托件(100)包括安装本体(110)和肘托本体(120),所述肘托本体(120)设于所述安装本体(110)上;
其中,所述安装本体(110)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弧形连接部,所述安装本体(11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连接部的配合与所述座椅铰接,并通过所述弧形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配合与所述座椅滑动连接,且所述安装本体(110)能够沿所述弧形连接部,以所述安装本体(110)与所述座椅的铰接位置为中心,相对所述座椅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螺栓(200),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连接孔(111),所述第一螺栓(200)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11)以连接所述安装本体(110)和所述座椅;
所述弧形连接部为第一弧形孔(112),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螺栓(300),所述第二螺栓(300)穿过所述第一弧形孔(112)以连接所述安装本体(110)和所述座椅;
所述安装本体(110)能够沿所述第一弧形孔(112),以所述第一螺栓(200)为中心,相对所述座椅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安装本体(110)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座椅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肘托本体(120)转动连接,所述肘托本体(120)能够以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转动连接处为中心,相对所述第二安装部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腰形孔(113),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第三螺栓(400),所述第三螺栓(400)穿过所述腰形孔(113)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肘托本体(120),所述第三螺栓(400)能够沿所述腰形孔(113)滑动以带动所述肘托本体(120)相对所述安装本体(110)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二弧形孔,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四螺栓和第五螺栓,所述第四螺栓和所述第五螺栓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弧形孔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肘托本体(120),所述肘托本体(120)能够以所述第四螺栓为中心,沿所述第二弧形孔相对所述第二安装部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高件,所述垫高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肘托本体(12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座椅肘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托本体(120)的上表面为弧形;和/或,所述肘托本体(120)为橡胶材质。
9.一种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肘托组件,所述座椅肘托组件与所述座椅连接。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驾驶室;或,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肘托组件。
CN202220823704.9U 2022-04-11 2022-04-11 座椅肘托组件、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Active CN217347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3704.9U CN217347581U (zh) 2022-04-11 2022-04-11 座椅肘托组件、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3704.9U CN217347581U (zh) 2022-04-11 2022-04-11 座椅肘托组件、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7581U true CN217347581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6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3704.9U Active CN217347581U (zh) 2022-04-11 2022-04-11 座椅肘托组件、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7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6757B2 (en)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a steering column
US4165901A (en) Vehicle seat having arm rest adjustment means
JP7195872B2 (ja) 作業車両
CN111216651B (zh) 可调节作业机操作员显示器系统
KR100430399B1 (ko) 중장비 조종박스의 높낮이 조절장치
CN217347581U (zh) 座椅肘托组件、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JP2021070335A (ja) 作業車両
JP3307458B2 (ja) 多関節ロボット
CA2681219C (en) Floating pivot joint for work implement
JP4167207B2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運転席のアームレスト
JP7054307B2 (ja) 作業用車両の肘掛装置
CN210104509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仪表箱机构
JP4236550B2 (ja) 旋回作業機のタンク取付構造
JP3634484B2 (ja) 作業機械の操作レバー位置調節装置
JP3196562U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3194780U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538174Y2 (ja) 旋回型作業車両における操作レバー装置
CN218257854U (zh) 一种模块化的扶手箱
CN217705579U (zh) 扶手组件及作业机械
JP2003227147A (ja) 建設機械の操縦レバー用のリストレスト
CN114312581B (zh) 多用途上车踏板
JP3928911B2 (ja) 作業車両の操作レバー位置調整装置
JPH0720211Y2 (ja) 建設機械用モニタの回動機構
JP2576449Y2 (ja) 板材取付機械
JPH0349162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