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3870U -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3870U
CN217333870U CN202123363804.2U CN202123363804U CN217333870U CN 217333870 U CN217333870 U CN 217333870U CN 202123363804 U CN202123363804 U CN 202123363804U CN 217333870 U CN217333870 U CN 217333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disc
pushing
propell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38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张书琦
李金忠
殷禹
汪可
李嘉熙
李刚
李戈琦
肖毅
杨建琴
杨帆
朱强
孙建涛
余一鸣
刘雪丽
王健一
徐征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ming Power Equipment Co Lt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ming Power Equipment Co Lt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ming Power Equipment Co Lt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ming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638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3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3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3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该联动式触头包括:驱动机构、联动机构、隔离盘、推进机构、动触头和静触头;其中,推进机构沿隔离盘的径向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隔离盘相连接,并且,推进机构与动触头相连接,静触头设置在隔离盘的外周;驱动机构与联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两个推进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分别与联动机构的两个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联动机构运动,其中一个推进机构沿隔离盘的径向靠近隔离盘的轴线滑动,带动推进机构上的动触头背向其对应的静触头移动;另一个推进机构沿隔离盘的径向远离隔离盘的轴线滑动,带动推进机构上的动触头靠向其对应的静触头移动,进而实现触头的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载分接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
背景技术
有载分接开关是在变压器带负载的情况下,用以切换一次或二次绕组的分接,以调节其输出电压的一种专用开关。
目前,常使用组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用于变压器带负载调压,组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通常由驱动机构、选择器及切换开关三大部件组成;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手摇操作机构、制动器、计数器、位置指示器、控制小开关及一套复杂的传动齿轮,驱动机构用于操作开关;切换开关由快速机构、主通断触头和往复式机械触头、以及过渡电阻构成。组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在使用过程中,首先由选择器对挡位进行预选,随后由切换开关完成对挡位的切换,其中,快速机构与电动机相连接,驱动各个触头完成切换。
然而,有载分接开关内部现有触头存在动作可靠性低的问题,使得切换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旨在解决现有触头存在动作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该联动式触头包括:驱动机构、联动机构、隔离盘、呈对设置的推进机构、呈对设置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其中,各所述推进机构均沿所述隔离盘的径向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隔离盘相连接,并且,各所述推进机构远离所述隔离盘轴线的端部与所述动触头相连接,各所述静触头均设置在所述隔离盘的外周且与所述动触头一一对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呈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推进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联动机构的两个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联动机构运动,以使其中一个所述推进机构沿所述隔离盘的径向靠近所述隔离盘的轴线滑动,带动所述推进机构上的动触头背向其对应的静触头移动;另一个所述推进机构沿所述隔离盘的径向远离所述隔离盘的轴线滑动,带动所述推进机构上的动触头靠向其对应的静触头移动,进而实现触头的切换。
进一步地,上述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两个驱动盘,两个所述驱动盘分别设置在所述联动机构的上下两侧且均与所述驱动轴相连接,用于分别与所述联动机构的两个连接杆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连接杆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动力输出端同步反向运动,进而使得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两个推进机构分别靠近和远离对应的所述静触头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各所述驱动盘上设有滑动槽,其与所述联动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动力输入端可滑动地卡设在所述滑动槽内,以使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滑动槽的作用下绕所述联动机构的转动轴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上述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所述滑动槽包括:外弧槽段和与所述外弧槽段相连通的内弧槽段;其中,所述外弧槽段和所述内弧槽段均沿所述驱动盘的周向设置,并且,所述外弧槽段至所述驱动盘圆心的半径大于所述内弧槽段至所述驱动盘圆心的半径,以使所述连接杆的动力输出端在所述外弧槽段和所述内弧槽段中切换。
进一步地,上述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推进块;推进柱,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所述推进块相连接,并且,所述推进柱的端部与所述动触头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动触头远离或靠近所述静触头;缓冲弹簧,套设在所述推进柱上,用于施加压缩力至推进柱上,以使所述动触头抵压在所述静触头上。
进一步地,上述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所述推进块上设有推进孔,所述推进柱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推进孔,并且,所述推进柱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腰型槽;所述推进块上设有连接插销,所述连接插销穿设于所述腰型槽且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所述腰型槽相连接,以使所述推进柱能够相对所述推进块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所述推进块的侧边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滑动卡槽,其可滑动地卡设在所述隔离盘上;和/或,所述推进块的顶壁或底壁上沿其宽度方向上设有调位槽,所述联动机构的连接杆的动力输出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调位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转动轴;两个连接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分别与所述转动轴的端部相连接,并且,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反向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的动力输出端和动力输入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另一个所述连接杆的动力输出端和动力输入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第二侧和第一侧。
进一步地,上述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所述隔离盘沿其径向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推进机构一一对应,并且,各所述让位槽内均设有卡设板。
进一步地,上述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各所述推进机构上设置的动触头均为两层,其分别设置在所述隔离板的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联动机构运动,以使其中一个推进机构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沿隔离盘的径向靠近隔离盘的轴线滑动,带动推进机构上的动触头背向其对应的静触头移动;另一个推进机构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沿隔离盘的径向远离隔离盘的轴线滑动,带动推进机构上的动触头靠向其对应的静触头移动,进而实现触头的切换。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省去上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省去下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省去上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省去上驱动机构的又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动机构的又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离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进机构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盘、连接杆和推动机构的运动原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盘、连接杆和推动机构中驱动盘旋转90°的运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5,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联动式触头包括:驱动机构1、联动机构2、隔离盘3、呈对设置的推进机构4、呈对设置的动触头5和静触头6;其中,
各推进机构4均沿隔离盘3的径向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隔离盘3相连接,并且,各推进机构4远离隔离盘3轴线的端部与动触头5相连接,各静触头6均设置在隔离盘3的外周且与动触头5一一对应。具体地,隔离盘3可以为圆形结构,静触头6可以在隔离盘3的外周沿其周向均匀布置;动触头5和推进机构4与静触头6一一对应设置,推进机构4在其对应的静触头6对应位置沿隔离盘3的径向可滑动地卡设在隔离盘3上,动触头5可设置在推进机构4朝向静触头6的端部,推进机构4相对隔离盘3进行滑动,可使得动触头5靠近静触头6移动或远离静触头6移动,从而实现触头的切换。
驱动机构1与联动机构2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呈对设置的两个推进机构4的动力输入端分别与联动机构2的两个动力输出端相连接,驱动机构1用于驱动联动机构2运动,以使其中一个推进机构4沿隔离盘3的径向靠近隔离盘3的轴线滑动,带动推进机构4上的动触头5背向其对应的静触头6移动;另一个推进机构4沿隔离盘3的径向远离隔离盘3的轴线滑动,带动推进机构4上的动触头5靠向其对应的静触头6移动,进而实现触头的切换。具体地,联动机构2在驱动机构1的作用下进行运动,使得联动机构2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同步运动,在联动机构2的两个动力输出端的作用下,两个推进机构4沿隔离盘3的径向分别靠近隔离盘3的轴线滑动、远离隔离盘3的轴线滑动,以带动两个推进机构4上的动触头5背向其对应的静触头6移动、靠向其对应的静触头6移动,从而实现两个推进机构4上的动触头5之间的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联动机构2为三个,推进机构4为六个;其中,如图4所示,每个联动机构2、该联动机构2连接的两个推进机构4以及该两个推进机构4连接的动触头5以及动触头5对应的静触头6可组成一相触头,在本实施例中,该联动式触头可设有三相触头,三相触头沿隔离板3的周向均匀布置,即三相触头中任意相邻两相之间均可以呈120°分布;当然,亦可为其他相数例如一相或其他数量的多相,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其中,各相触头的联动机构2即共三个联动机构2均与驱动机构1相连接,以使驱动机构1同步驱动三个联动机构2进行同步运动,实现三个联动机构2的同步运动,进而实现三相触头之间的同步切换。
如图1至图5所示,各推进机构4上设置的动触头5均为两层,其分别设置在隔离板3的上下两侧,当然,静触头6亦为两层且与动触头5相对应;也就是说,各相触头中均设有四个静触头6和四个动触头5,在驱动机构1、联动机构2和两个推进机构4的作用下,使得其中两个动触头5靠近对应的两个静触头6移动直至接触连接,另两个动触头5远离对应的两个静触头6移动直至分离,实现触头切换。当然,动触头5和静触头6亦可为一层,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限定。
继续参见图1至图3,驱动机构1包括:驱动轴(图中未示出)和两个驱动盘11;其中,两个驱动盘11分别设置在联动机构2的上下两侧且均与驱动轴相连接,用于分别与联动机构2的两个连接杆22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以驱动两个连接杆22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两个连接杆22的动力输出端同步反向运动,进而使得两个连接杆2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两个推进机构4分别靠近和远离对应的静触头6移动。具体地,驱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隔离盘3,并自各相触头之间的空隙处穿过,以便与两个驱动盘11相连接,进而通过驱动轴同步驱动两个驱动盘11同向同步转动,以同步同向驱动两个连接杆22的动力输入端同步运动。在本实施例中,上侧驱动盘11均与各相触头中的上侧连接杆2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下侧驱动盘11均与各相触头中的下侧连接杆2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以同步驱动三相触头运动。该驱动轴可与有载分接开关的快速机构相连接,即有载分接开关的快速机构可作为驱动轴的动力源,以在有载分接开关的快速机构的作用下进行正反向转动。
参见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2所示,驱动盘11上设有滑动槽111,该滑动槽111与联动机构2一一对应设置,连接杆22的动力输入端可滑动地卡设在滑动槽111内,以使连接杆22在滑动槽111的作用下绕联动机构2的转动轴21进行转动。具体地,滑动槽111可以为三个,用于分别带动三相触头的三个联动机构2进行同步运动,以使驱动盘11在驱动轴的作用下转动,进而通过滑动槽111带动连接杆22绕转动轴2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杆22的动力输入端带动推进机构4靠近或远离对应的静触头6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驱动盘11上的滑动槽111一一对应,分别与联动机构2的两个连接杆22一一对应且连接,以使两个连接杆22同步运动且带动两个推进机构4分别靠近和远离对应的静触头6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驱动盘11与隔离盘3之间同轴设置。其中,两个驱动盘11上的对应滑动槽111之间可相反设置,以便在两个驱动盘11同步运动的同时,连接杆22的动力输出端反向运动,该反向运动并非其转动方向,而是动力输入端靠近隔离盘3的轴线还是远离隔离盘3的轴线的运动方式。
继续参见图6,该滑动槽111包括:外弧槽段1111和与外弧槽段1111相连通的内弧槽段1112;其中,外弧槽段1111和内弧槽段1112均沿驱动盘11的周向设置,并且,外弧槽段1111至驱动盘11圆心的半径大于内弧槽段1112至驱动盘11圆心的半径,以使连接杆22的动力输出端在外弧槽段1111和内弧槽段1112之间切换,以调节连接杆22的动力输出端和驱动盘11圆心之间的距离,进而驱动连接杆22转动。
具体地,内弧槽段1112可通过过渡弧段1113与外弧槽段1111相连通,以使连接杆22自内弧槽段1112内通过过渡弧段1113圆弧切换至外弧槽段1111内,或自外弧槽段1111内通过过渡弧段1113圆弧切换至内弧槽段1112内,实现连接杆22动力输入端至隔离盘3的轴线之间距离的调节,进而可使得连接杆22绕其轴线即转动轴21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杆22的动力输出端随之运动,以带动推进机构4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在联动机构2中,上侧连接杆22的动力输入端位于上侧驱动盘11中对应的滑动槽111的外弧槽段1111,下侧连接杆22的动力输入端位于下侧驱动盘11中对应的滑动槽111的内弧槽段1112;或,上侧连接杆22的动力输入端位于上侧驱动盘11中对应的滑动槽111的内弧槽段1112,下侧连接杆22的动力输入端位于下侧驱动盘11中对应的滑动槽111的外弧槽段1111,以便两个连接杆22同步运动时,其切换方向相反,即一个向半径小的内弧槽段1112中切换,另一个则向半径大的外弧槽段1111中切换,进而使得两个推进机构4在两个连接杆22的动力输出端作用下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参见图7至图8 ,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动机构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联动机构2包括:转动轴21和两个连接杆22;其中,两个连接杆2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分别与转动轴21的端部(如图8所示的上下两端)相连接,并且,两个连接杆21之间反向设置,其中一个连接杆21的动力输出端和动力输入端分别设置在转动轴2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另一个连接杆21的动力输出端和动力输入端分别设置在转动轴的第二侧和第一侧,以使两个连接杆22之间同步反向运动,反向运动并非转动反向而是动力输出端靠近隔离盘3的轴线还是远离隔离盘3的轴线的运动方式。
具体地,如图4所示,转动轴21和隔离盘3、驱动盘11之间偏心设置;如图8所示,上侧连接杆22的动力输出端即左端设置在转动轴21的左侧,动力输入端即右端设置在转动轴21的右侧,而下侧设置相反,即下侧连接杆21的动力输出端设置在转动轴21的右侧,动力输入端设置在转动轴21的左侧,即两个连接杆21的两端设置在转动轴21的相反两侧,例如上侧连接杆21的动力输出端卡设在上侧驱动盘11的对应的滑动槽111的外弧槽段1111内,下侧连接杆21的动力输出端卡设在下侧驱动盘11的对应的滑动槽111的内弧槽段1112内,两个驱动盘11转动使得上侧连接杆21的动力输出端自外弧槽段1111滑动至内弧槽段1112内,即上侧连接杆21的动力输出端与驱动盘1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减小,进而使得上侧连接杆21绕转动轴21发生自转,可使得上侧连接杆22的动力输出端施加作用力至推进机构4上,以使推进机构4沿隔离盘3的径向靠近对应的静触头6的方向移动,如图8所示,上侧连接杆22可顺时针转动,以使推进机构4上的动触头5逐步靠近静触头6;下侧连接杆21的动力输出端自内弧槽段1112滑动至外弧槽段1111内,即下侧连接杆21的动力输出端与驱动盘1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而使得下侧连接杆21绕转动轴21发生自转,可使得上下侧连接杆22的动力输出端施加作用力至推进机构4上,以使推进机构4沿隔离盘3的径向远离对应的静触头6的方向移动,如图8所示,下侧连接杆22可顺时针转动,以使推进机构4上的动触头5逐步原理静触头6,进而使得左侧动触头5和静触头6分离,右侧动触头5和静触头6接触连接,实现该相触头的切换。
继续参见图7和图8,连接杆22包括:第一连接臂221和第二连接臂222;其中,第一连接臂221的第一端(如图8所示的上侧连接杆22的第一连接臂221的左端)用于连接驱动机构;第二连接臂222与第一连接臂221呈夹角设置,并且,第二连接臂222的第三端(如图8所示的上侧连接杆22的第二连接臂222的左端)与第一连接臂221的第一端(如图8所示的上侧连接杆22的第一连接臂221的右端)相连接,第二连接臂222的第四端(如图8所示的上侧连接杆22的第一连接臂221的右端)用于连接推进机构4。具体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221和第二连接臂222可以为一体结构,并且,两者的连接处可设有转动孔223,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转动轴21相连接,该一体结构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绕转动轴21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连接臂222的第四端带动推进机构4靠近或远离对应的静触头6。其中,第一连接臂221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臂222的长度,以使该联动机构2的结构紧凑性,可避免相关零部件之间的干涉。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相关零部件之间的干涉,优选地,第一连接臂221和第二连接臂222之间呈钝角设置。
继续参见图8,第二连接臂222的第四端铰接有动力输出轴224,动力输出轴224以沿推进机构4的宽度方向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推进机构4相连接,并可带动推进机构4沿隔离盘3的径向滑动;其中,推进机构4的长度方向沿着隔离盘3的径向设置,即推进机构4的宽度方向与隔离盘3的径向垂直设置,可使得动力输出轴224随第二连接臂222绕转动轴21转动,同时,动力输出轴224在沿推进机构4的宽度方向相对于推进机构4滑动且带动推进机构4沿隔离盘3的径向滑动,实现推进机构4靠近或远离静触头6的运动。
继续参见图8,第一连接臂221的第一端铰接有动力输入轴225,动力输入轴225用于连接驱动机构。具体地,动力输入轴22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21的第一端相铰接,另一端可滑动地卡设在滑动槽111内,以在驱动盘11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连接臂221绕转动轴21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连接臂222绕转动轴21转动,从而实现推进机构4靠近或远离静触头6的运动。
继续参见图8,转动轴21上设有固定板23,用于安装在隔离盘3上,以提高转动轴21安装固定的稳固性。具体实施时,固定板23可设置在转动轴21的中间位置,以使转动轴21上下两侧分为两段,且分别与两个连接杆22相连接,进而使得两个连接杆22分别设置在隔离盘3的上下两侧。
参见图9,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离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隔离盘3上沿其径向设有让位槽31,让位槽31与推进机构4一一对应,推进机构4沿让位槽3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卡设在让位槽31内。具体实施时,推进机构4呈对设置,让位槽31亦呈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让位槽31为三对即六个,以对各个推进机构4的滑动进行让位导向,让位槽31与推进机构4相适配;为进一步确保推进机构4滑动的稳定性,优选地,让位槽31内均设有卡设板311,用于对推进机构4的滑动进行进一步的导向。如图9所示,该隔离盘3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孔32,以使驱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安装孔32;该卡设板311可沿让位槽31的内壁以及安装孔32的内壁整周设置,不仅起到导向支撑作用,还可起到隔离板3加固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隔离盘3上设有固定安装孔33,用于安装转动轴21;优选地,固定安装孔33处还设有安装槽34,用于安装固定板23。如图9所示,隔离槽3上设有六个让位槽31以及三个安装槽34。
参见图10至图11,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进机构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推进机构4包括:推进块41、推进柱42和缓冲弹簧43;其中,推进柱42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推进块41相连接,并且,推进柱42的端部(如图10所示的左端)与动触头5相连接,用于推动动触头5远离或靠近静触头6;缓冲弹簧43套设在推进柱42上,用于施加压缩力至推进柱42上,以使动触头5抵压在静触头6上。
具体地,推进块41的侧壁设有滑动卡槽411,滑动卡槽411可滑动地卡设在卡设板311上,以使推进块41在连接杆22的作用下进行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推进块41的顶壁或底壁上沿其宽度方向上设有调位槽412,动力输入轴225可滑动地设置在调位槽412内,以使得动力输出轴224可沿调位槽412进行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轴224的端部亦可设有轴承,轴承可滑动地卡设在调位槽412内,即动力输出轴224可与第二连接臂222之间铰接,亦可通过轴承与调位槽412之间可滑动且铰接的方式相连接。
继续参见图10和图11,推进块41上设有推进孔413,推进柱42可滑动地穿设于推进孔413,并且,推进柱4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腰型槽421;推进块41上设有连接插销44,连接插销44穿设于腰型槽421且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腰型槽421相连接,以使推进柱42能够相对推进块41移动。具体地,推进孔413可以为通孔结构,推进柱42可滑动地穿设于推进孔413,并且,动触头5设置在推进柱42的端部(如图11所示的左端);腰型槽421亦贯穿推进柱42设置,以便连接插销44可滑动地穿设于推进柱42,以使连接插销44和推进柱42之间相对滑动;缓冲弹簧43套设在推进柱42上,并且,分别设置在动触头5和连接插销44之间,以使连接插销44、推进柱42整体随推进块41靠近静触头6移动时,当动触头5与静触头6接触后,推进块41继续靠近静触头6移动,此时连接插销44在腰型槽421内相对推进柱42滑动,以挤压缓冲弹簧43,使得缓冲弹簧43施加作用力至动触头5上,进而确保动触头5和静触头6之间接触连接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各推进块41上上下设有两个推进柱42,以对上下两层的动触头5进行施力作用。为确保上下两层的动触头5之间的位置一致性,优选地,两个推进柱42之间设有连接片45,以使两个推进柱42的端部位置一致,进而确保两个动触头5位置的一致性,从而确保两个动触头5同时接触静触头6或同时分离。
如下以其中一个连接杆的运动为例对该联动式触头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初始位置时,动力输入轴225的端部位于外弧槽段1111内;如图12和图13所示,驱动盘11顺时针转动时,动力输入轴225自外弧槽段1111滑动至内弧槽段1112内,每次转换可为90°,如图13所示,使得动力输入轴225距离驱动盘11的轴线O的距离变小,进而使得连接杆22整体绕转动轴21的轴线M顺时针转动,其中,M至动力输入轴225之间的实线相当于第二连接臂222,M至动力输出轴224之间的虚线相当于第一连接臂221;连接杆22的顺指针转动使得动力输出轴224随之进行运动,在驱动盘11的径向方向上远离驱动盘11的轴线O运动,进而使得推进机构4在动力输出轴224的作用下远离驱动盘11的轴线O运动,即靠近设置在隔离盘3外周的静触头运动;在动力输出轴224随着连接杆22运动的同时,不仅可推动推进机构4沿驱动盘11的径向方向远离驱动盘11的轴线O运动,同时,动力输出轴224还会在推进机构4的调位槽412内进行滑动,以自图12中状态切换为图13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该驱动盘11顺时针转动的同时,与其相对的另一驱动盘11也同步顺时针转动,使得另一连接杆22的动力输入轴225自内弧槽段1112滑动至外弧槽段1111内,进行顺时针运动,进而使得动力输出轴224推动推进机构4沿驱动盘11的径向方向靠近驱动盘11的轴线O运动。当然,驱动盘11逆时针转动时,可带动动力输入轴225随之运动,以使两个连接杆22均逆时针转动,进而使得两个推进机构4在两个动力输出轴224的作用下沿驱动盘11的径向方向分别靠近驱动盘11的轴线O运动、远离驱动盘11的轴线O运动,以使其中一个连接杆自图13的状态切换至图12的状态。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通过驱动机构1驱动联动机构2运动,以使其中一个推进机构4在联动机构2的作用下沿隔离盘3的径向靠近隔离盘3的轴线滑动,带动推进机构4上的动触头5背向其对应的静触头6移动;另一个推进机构4在联动机构2的作用下沿隔离盘3的径向远离隔离盘3的轴线滑动,带动推进机构4上的动触头5靠向其对应的静触头6移动,进而实现触头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联动机构、隔离盘、呈对设置的推进机构、呈对设置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其中,
各所述推进机构均沿所述隔离盘的径向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隔离盘相连接,并且,各所述推进机构远离所述隔离盘轴线的端部与所述动触头相连接,各所述静触头均设置在所述隔离盘的外周且与所述动触头一一对应;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呈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推进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联动机构的两个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联动机构运动,以使其中一个所述推进机构沿所述隔离盘的径向靠近所述隔离盘的轴线滑动,带动所述推进机构上的动触头背向其对应的静触头移动;另一个所述推进机构沿所述隔离盘的径向远离所述隔离盘的轴线滑动,带动所述推进机构上的动触头靠向其对应的静触头移动,进而实现触头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轴;
两个驱动盘,两个所述驱动盘分别设置在所述联动机构的上下两侧且均与所述驱动轴相连接,用于分别与所述联动机构的两个连接杆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连接杆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动力输出端同步反向运动,进而使得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两个推进机构分别靠近和远离对应的所述静触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驱动盘上设有滑动槽,其与所述联动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动力输入端可滑动地卡设在所述滑动槽内,以使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滑动槽的作用下绕所述联动机构的转动轴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包括:外弧槽段和与所述外弧槽段相连通的内弧槽段;其中,
所述外弧槽段和所述内弧槽段均沿所述驱动盘的周向设置,并且,所述外弧槽段至所述驱动盘圆心的半径大于所述内弧槽段至所述驱动盘圆心的半径,以使所述连接杆的动力输出端在所述外弧槽段和所述内弧槽段中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包括:
推进块;
推进柱,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所述推进块相连接,并且,所述推进柱的端部与所述动触头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动触头远离或靠近所述静触头;
缓冲弹簧,套设在所述推进柱上,用于施加压缩力至推进柱上,以使所述动触头抵压在所述静触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进块上设有推进孔,所述推进柱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推进孔,并且,所述推进柱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腰型槽;
所述推进块上设有连接插销,所述连接插销穿设于所述腰型槽且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所述腰型槽相连接,以使所述推进柱能够相对所述推进块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进块的侧边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滑动卡槽,其可滑动地卡设在所述隔离盘上;和/或,
所述推进块的顶壁或底壁上沿其宽度方向上设有调位槽,所述联动机构的连接杆的动力输出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调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转动轴;
两个连接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分别与所述转动轴的端部相连接,并且,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反向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的动力输出端和动力输入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另一个所述连接杆的动力输出端和动力输入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第二侧和第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盘沿其径向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推进机构一一对应,并且,各所述让位槽内均设有卡设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推进机构上设置的动触头均为两层,其分别设置在所述隔离盘的上下两侧。
CN202123363804.2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 Active CN217333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3804.2U CN217333870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3804.2U CN217333870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3870U true CN217333870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0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3804.2U Active CN217333870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3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8345B1 (ko) 부하시 탭 절환기
JP2558378B2 (ja) 動力源切り替え装置
JPH11176296A (ja) 負荷時タップ切換器
US7652218B2 (en) Energy store
RU97117601A (ru) Переключатель нагрузки ступенчатого выключателя
CN104465155B (zh) 一种动触头卸力后变换无励磁分接开关
CN217333870U (zh)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
CN217468226U (zh)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装置
CN115863074A (zh)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式触头
CN115831637A (zh)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联动装置
CN107221463B (zh) 一种真空有载分接开关
CN106024443A (zh) 一种快速机构在组合式有载分接开关中的应用
US2878333A (en) Controlled speed tap changing mechanism
CN113745014B (zh)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往复式切换机构
JP4127571B2 (ja) 負荷時タップ切換器
US3055227A (en) Accumulator
JP7362914B2 (ja) 負荷時タップ切換器の蓄勢機構および負荷時タップ切換器
US20220415587A1 (en) On-load tap changer
CN115020131A (zh) 一种真空管驱动装置及有载分接开关
CN208240514U (zh) 转换装置及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JPH01125812A (ja) 負荷時タップ切換器
CN219202979U (zh)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极性快速转换机构
CN113140416B (zh) 双电源开关的驱动机构
CN211858435U (zh) 一种具有操作切换机构的手动转换开关
CN217690841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