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7951U - 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7951U
CN217327951U CN202221201037.7U CN202221201037U CN217327951U CN 217327951 U CN217327951 U CN 217327951U CN 202221201037 U CN202221201037 U CN 202221201037U CN 217327951 U CN217327951 U CN 217327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b plate
installation
oil cooler
parallel flow
flow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10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凯凯
钟测刚
王铁兵
葛小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ding Machiner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ding Machiner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ding Machinery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ding Machiner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010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7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7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7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包括散热芯体,所述散热芯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集流管,所述散热芯体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侧板,其中一个侧板是常规侧板,另一个侧板是安装侧板,所述平行流油冷器通过所述安装侧板安装于外部机器上,所述安装侧板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外突出的第一凸耳,每个第一凸耳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侧板的后端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上设置有向外开口的定位口。本实施例的平行流油冷器直接以原有的侧板作为安装侧板,并对安装侧板的结构进行改进,不用额外增加固定零部件就能实现装配要求,同时也可以满在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的安装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行流油冷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
背景技术
平行流油冷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通常包括两侧的集流管(即左侧集流管2.1、右侧集流管2.2)、中间散热芯体1、散热芯体1两侧的常规侧板3。液压油通过一端的集流管进入散热芯体然后从另一端的集流管流出,液压油在经过散热芯体的时候通过风扇吹风冷使液压油冷却。
平行流油冷器需要和机器安装后才能使用,因此平行流油冷器还包括固定螺纹块8、固定螺母柱9等安装部件,对于固定螺纹块或固定螺母柱的位置精度要求很高,需要增加额外的焊接工装予以保证。因此,现有的平行流油冷器需要在集流管位置焊接额外的固定螺纹块或者固定螺母柱用于固定,该安装结构增加了检验成本,额外的焊接量和采购额外的固定螺纹块也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包括散热芯体,所述散热芯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集流管,所述散热芯体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侧板,其中一个侧板是常规侧板,另一个侧板是安装侧板,所述平行流油冷器通过所述安装侧板安装于外部机器上,所述安装侧板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外突出的第一凸耳,每个第一凸耳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侧板的后端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上设置有向外开口的定位口。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侧板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向外突出的第一凸耳,其中一个第一凸耳靠近左侧的集流管设置,另一个第一凸耳靠近右侧的集流管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平行流油冷器仅通过安装侧板和螺栓安装于外部机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侧板的厚度大于常规侧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侧板的厚度为3-5mm。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芯体的左侧的集流管上设置有液压油入口,所述散热芯体的右侧的集流管上设置有液压油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流油冷器直接以原有的侧板作为安装侧板,并对安装侧板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平行流油冷器的安装不需要额外的焊接工装和额外的固定螺纹块或者固定螺母柱,不用额外增加固定零部件就能实现装配要求,同时也可以满在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的安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平行流油冷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散热芯体;2.1-左侧集流管;2.11-液压油入口;2.2-右侧集流管;2.21-液压油出口;3-常规侧板;4-安装侧板;4.1-第一凸耳;4.11-通孔;4.2-第二凸耳;4.21-定位口;5-机器安装面;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8-固定螺纹块;9-固定螺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针对现有的平行流油冷器需要在集流管位置焊接额外的固定螺纹块或者固定螺母柱用于固定,从而导致检验成本和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的主体为散热芯体1,散热芯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集流管,即左侧集流管2.1和右侧集流管2.2,散热芯体1的上下两侧为侧板。
本实施例的平行流油冷器将现有技术中散热芯体1两端的两个常规侧板3中的一个改进为安装侧板4,安装时通过安装侧板4将平行流油冷器安装于外部机器上。安装侧板4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安装侧板4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外突出的第一凸耳4.1,本实施例具体设置2个第一凸耳4.1,其中一个第一凸耳4.1靠近左侧集流管2.1设置,另一个第一凸耳4.1靠近右侧集流管2.2设置,每个第一凸耳4.1上均设置有通孔4.11,安装侧板4的后端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凸耳4.2,第二凸耳4.2上设置有向外开口的定位口4.21。
散热芯体1的左侧集流管2.1上设置有液压油入口2.11,散热芯体1的右侧集流管2.1上设置有液压油出口2.21。液压油通过左侧集流管2.1的液压油入口2.11进入散热芯体1然后从右侧集流管2.1上的液压油出口2.21流出,液压油在经过散热芯体1的时候通过吹风冷使液压油冷却。
本实施例中,安装侧板4的厚度大于常规侧板3的厚度,安装侧板4的厚度最好在3-5mm之间,本实施例安装侧板4的厚度具体优选为4mm。将正常侧板厚度设置为4mm的安装侧板,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侧板与散热芯体1和集流管的焊接量不会增加。
安装时,如图3-4所示,首先在需要安装平行流油冷器的机器安装面5上确定需要安装平行流油冷器的位置,并在相应位置初步安装第二螺栓7,即第二螺栓7不完全拧紧;然后将平行流油冷器安装侧板4上第二凸耳4.2的定位口4.21从第二螺栓7的侧面卡入定位口4.21中;然后在第一凸耳4.1的通孔4.11处安装第一螺栓6,并将第二螺栓7进一步拧紧。第一螺栓6和第二螺栓7均拧紧到位后即完成平行流油冷器的安装。整个安装过程不需要额外的焊接工装和额外的固定螺纹块或者固定螺母柱。
本实施例的平行流油冷器直接以原有的侧板作为安装侧板,并对安装侧板的结构进行改进,不用额外增加固定零部件就能实现装配要求,同时也可以满在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的安装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芯体,所述散热芯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集流管,所述散热芯体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侧板,其中一个侧板是常规侧板,另一个侧板是安装侧板,所述平行流油冷器通过所述安装侧板安装于外部机器上,所述安装侧板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外突出的第一凸耳,每个第一凸耳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侧板的后端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上设置有向外开口的定位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板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向外突出的第一凸耳,其中一个第一凸耳靠近左侧的集流管设置,另一个第一凸耳靠近右侧的集流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流油冷器仅通过安装侧板和螺栓安装于外部机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板的厚度大于常规侧板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板的厚度为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芯体的左侧的集流管上设置有液压油入口,所述散热芯体的右侧的集流管上设置有液压油出口。
CN202221201037.7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 Active CN217327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1037.7U CN217327951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1037.7U CN217327951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7951U true CN217327951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2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1037.7U Active CN217327951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7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27951U (zh) 一种以侧板为安装平面的平行流油冷器
CN213026246U (zh) 一种热交换液冷板结构
CN207474522U (zh) 一种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
CN117423931A (zh) 一种无模组液冷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
CN201365188Y (zh) 一种全密闭水冷型金属表面处理用整流电源装置
CN113043834A (zh) 无护板式高可靠性商用车冷却模块集成结构
CN202885112U (zh) 空调系统集成组件
CN214698044U (zh) 一种带水室整流罩的汽车散热器
CN208419673U (zh) 散热管内增加加强板的汽车全铝散热器芯体
CN211343102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取水总管
KR102529048B1 (ko) 배터리 모듈용 쿨링 플레이트
CN115061553A (zh) 一种电脑机箱用多水冷排串联式散热系统及实施方法
KR101731291B1 (ko)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CN114198191A (zh) 一种改进型汽车散热器
CN220524718U (zh) 一种新型板翅式油冷却器
CN213021079U (zh) 一种安装有加强杆的摩托车水冷散热器
CN220356174U (zh) 一种改进卡车散热器强度的双主片结构
CN207004635U (zh) 一种散热器的波浪器芯
CN109037852A (zh) 一体化散热结构动力电池pack箱
CN213984737U (zh) 一种汽车空调热交换器翅片
CN115539195A (zh) 一种发动机铜芯结构散热器
CN219757045U (zh) 一种高气密性散热器芯体
CN217403220U (zh) 一种散热片焊接的法兰接口
CN203651448U (zh) 汽车散热器系统的安装支架组件
CN214625172U (zh) 一种适用于方形动力电池的液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