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4522U - 一种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74522U CN207474522U CN201721265716.XU CN201721265716U CN207474522U CN 207474522 U CN207474522 U CN 207474522U CN 201721265716 U CN201721265716 U CN 201721265716U CN 207474522 U CN207474522 U CN 2074745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om plate
- cooling
- flow conduits
- plate
- water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下壳体由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侧板构成,底板为矩形体,底板由上层底板、下层底板构成双层结构,上层底板、下层底板之间均布立筋;上、下层底板之间设置冷却水流道,数条冷却水流道与底板的宽向平行;侧板由两条长边侧板和两条短边侧板构成矩形框,贴紧两条长向侧板的外侧分别设有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各冷却水流道的一端连通进水通路、另一端连接出水通路。本实用新型将冷却装置集成在下壳体上,大大简化了电池壳体整体结构,降低了电池壳体的成本;冷却水流道布置在下壳体的底板内部,减少了传统冷却管路易发生漏水导致模组短路的风险;冷却水流道的外壁直接与电池模组接触提高了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特别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
背景技术
基于能源持续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国家法规和环境因素双重作用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主要由电池模组、电池壳体及管路、电路组成。动力电池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决定着整车的性能。汽车动力电池系统通常布置在车身底板下方,要经受较为严酷的安装环境和恶劣的工作环境,电池壳体作为动力电池的载体,在动力电池安全工作和防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池壳体不仅需要满足耐振动强度、耐冲击、碰撞安全、密封、抗石击、轻量化等方面的性能要求,还要有良好的冷却性能。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壳体内部,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装置及时冷却散热。冷却装置的冷却方式分为风冷、水冷和自然散热。水冷方式在散热效率、温度均匀性、安装环境适应性、高温高寒兼顾性、能耗等方面均优于风冷和自然散热。目前用于动力电池系统的水冷装置为单独开发的冷却管路,冷却管路安装有诸多的管件,存有接口多,占用零件多,漏水风险大,装配结构复杂、工作可靠性低等问题。为提高冷却效果,管路多布置在电池壳体内部,如果一旦发生漏水,将直接导致动力电池系统短路,造成严重后果。此外,目前通用的钢质电池壳体存自重大、不利于轻量化,制作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将水冷装置集成在电池壳体上,可有效降低自重及制作成本、提高冷却效果和强度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位于上下壳体之间的密封垫,铝合金材质的下壳体由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侧板构成,底板为矩形体,底板由上层底板、下层底板构成双层结构,上层底板、下层底板之间均布立筋;上、下层底板之间设置冷却水流道,数条冷却水流道与底板的宽向平行;所述侧板由两条长边侧板和两条短边侧板构成矩形框,贴紧两条长向侧板的外侧分别设有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各冷却水流道的一端连通进水通路、另一端连接出水通路。
上述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冷却水流道为矩形截面,各条冷却水流道以两条相邻的立筋为两个侧壁,各条冷却水流道的底壁位于上层底板、下层底板之间,上层底板为冷却水流道的顶板;冷却水流道的宽度40-50mm,冷却水流道高度为4-5mm,相邻冷却水流道的间距为80-120mm。
上述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各冷却水流道包括三条分支流道,相邻分支流道之间由隔板分隔。
上述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上层底板、下层底板之间还设有加强立筋,加强立筋与立筋平行,加强立筋的厚度为15-25毫米,电池模组安装孔穿过上层底板设置在加强立筋上。
上述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底板总厚度为12-18毫米,其中,上层底板厚度2-3毫米,下层底板厚度2-3毫米,立筋厚度为2-3毫米。
上述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所述底板由四块底板挤出型材焊合而成,四块底板挤出型材沿底板的长度方向排列对接,下层底板的底面设有1-2毫米厚度的PVC防护层。
上述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长边侧板和短边侧板分别由挤出型材制备,短边侧板挤出型材的截面形状由两个上下摞置的口字形空腔构成,靠近底板的口字形空腔内设有斜筋;长边侧板挤出型材的截面形状由三个口字形的空腔组成,其中两个上下摞置的口字形中靠近底板的口字形空腔内设有斜筋,另一个口字形空腔为进水通路或出水通路。
上述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进水通路的一端设有进水嘴,出水通路的一端设有出水嘴,进水嘴、出水嘴位于底板的同侧。
上述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底板中部设有两根支撑螺栓,底板周边分布装配套管;一条短边侧板的中部设有插线板;侧板上部分布拉铆螺母;底板一侧分布控制器安装块。
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采用屈服强度达到300MPa,抗拉强度达到350MPa铝合金型材制作,下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由上层板、下层板构成双层结构,在上、下层板之间设置冷却水流道,在两条长向侧板外侧分别设有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上述结构将冷却装置集成在下壳体上,无需再设置独立的冷却装置,大大简化了电池壳体整体结构,降低了电池壳体的成本;冷却水流道布置在下壳体的底板内部,减少了传统冷却管路易发生漏水导致模组短路的风险;冷却水流道的外壁直接与电池模组接触提高了冷却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铝合金型材通过挤压型材、焊接等工序制备,自重轻,对车身轻量化有明显作用;底板采用的双层板立筋支撑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底板的强度和抗石击性能,且铝合金电池壳体有良好的防腐性能,不必进行表面防腐处理,进一步降低了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下壳体的轴测图;
图3是底板挤出型材的截形示意图;
图4是下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图4B-B剖视图(放大);
图6是图4A-A剖视图(放大)。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下壳体,2、密封垫,3、电池模组,4、上壳体,5、底板,5-1、底板挤出型材,5-2、上层底板,5-3、下层底板,5-4、立筋,5-5、隔板,5-6、冷却水流道,5-7、加强立筋,6、套管,7、插线板,8、短边侧板,9、出水嘴,10、短边侧板,11、支撑螺栓,12、进水通路,13、装配套管,14、拉铆螺母,15、控制器安装块,16、进水嘴,17、电池模组安装孔,18、出水通路,19、PVC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壳体4、下壳体1,电池模组3安装在下壳体处。上壳体采用SMC材料模压工艺制成。电池上壳体通过锁紧螺钉挤压密封垫2安装在下壳体上,通过对密封垫的挤压,使得电池壳体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参看图2-4,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采用屈服强度达到300MPa,抗拉强度达到350MPa铝合金型材制作。下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和侧板都是采用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型材制备。底板5为矩形,底板由上层底板5-2、下层底板5-3构成双层结构,上层底板、下层底板之间均布立筋5-4。底板的这种双层结构可在同等材料投入量的条件下提高强度,特别是在底部抗石击性能方面有明显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底板的强度,在上层底板、下层底板之间还设有加强立筋5-7,加强立筋与立筋平行,加强立筋的厚度为15-25毫米,电池模组安装孔17穿过上层底板设置在加强立筋上。用这种方式安装电池模组,可以减少跌落试验时电池包的变形量,提高整体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仍参看图2-4,在上层底板、下层底板之间设置冷却水流道5-6,数条冷却水流道与底板的宽向平行,均匀分布在底板上。侧板由两条长边侧板10和两条短边侧板8构成矩形框,贴紧两条长向侧板的外侧分别设有进水通路12和出水通路18,各冷却水流道的一端连通进水通路、另一端连接出水通路。在进水通路的首端设有进水嘴16,进水通路的另一端封闭;在出水通路的末端设有出水嘴9,进水通路的另一端封闭;进水嘴、出水嘴位于底板的同侧。本实用新型将冷却装置集成在下壳体上,可以大大简化电池壳体整体结构,降低电池壳体的成本;冷却水流道布置在下壳体的底板内部,减少了传统冷却管路易发生漏水导致模组短路的风险。由图3可见,冷却水流道采用扁平的矩形截面,以提高冷却面积。各条冷却水流道以两条相邻的立筋为两个侧壁,各条冷却水流道的底壁位于上层底板、下层底板之间,上层底板即为冷却水流道的顶板。上述结构可以提高冷却效果,充分冷却与底板接触的电池模组。为使流过冷却水流道的冷却水分布均匀、提高冷却效果,各冷却水流道包括三条分支流道,相邻分支流道之间由隔板5-5分隔。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在对应各分直流道的位置设有通流孔。冷却水流道的净宽度40-50mm,冷却水流道的净高度为4-5mm,相邻冷却水流道的间距为80-120mm。。
参看图2、图3,底板由四块底板挤出型材5-1焊合而成,四块底板挤出型材沿底板的长度方向排列对接,加强立筋设置在底板挤出型材的两侧。冷却水流道的两端由焊合的挡板封堵。采用铝合金底板挤出型材制备底板,可以将上层底板、下层底板、立筋、冷却水流道挤压成型,相比钢质底板可以简化加工工序,降低制作成本,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底板总厚度为12-18毫米,其中,上层底板厚度2-3毫米,下层底板厚度2-3毫米,立筋厚度为2-3毫米。
参看图4、图5、图6,长边侧板和短边侧板分别由挤出型材制备。由图6可见,短边侧板挤出型材的截面形状由两个上下摞置的口字形空腔构成,靠近底板的口字形空腔内设有斜筋。由图5可见,长边侧板挤出型材的截面形状由三个口字形的空腔组成,其中两个上下摞置的口字形中靠近底板的口字形空腔内设有斜筋,另一个口字形空腔为进水通路或出水通路。在下层底板的底面设有1-2毫米厚度的PVC防护层19。将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采用长边侧板挤出型材制备,可以无需再设置单独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换言之,利用长边侧板挤出型材的空腔作为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简化工艺,并可以降低漏水的风险。
参看图1、图2,底板中部设有两根支撑螺栓11,支撑螺柱配合螺母可对电池上壳体的中部起到了支撑和固定的作用,提高了电池上壳体的刚性,增加了上壳体的模态。底板周边分布装配套管6,装配套管是电池包与车身连接的孔位,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使用装配套管的结构可以使得安装更可靠。在侧板上部分布便于与上壳体固定的拉铆螺母14。一条短边侧板的中部设置插线板7。底板一侧分布控制器安装块15,控制器安装块的位置靠近插线板。
Claims (9)
1.一种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包括上壳体(4)、下壳体(1)和位于上下壳体之间的密封垫(2),其特征在于:铝合金材质的下壳体由底板(5)和固定在底板上的侧板构成,底板为矩形体,底板由上层底板(5-2)、下层底板(5-3)构成双层结构,上层底板、下层底板之间均布立筋(5-4);上、下层底板之间设置冷却水流道(5-6),数条冷却水流道与底板的宽向平行;所述侧板由两条长边侧板(10)和两条短边侧板(8)构成矩形框,贴紧两条长向侧板的外侧分别设有进水通路(12)和出水通路(18),各冷却水流道的一端连通进水通路、另一端连接出水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冷却水流道为矩形截面,各条冷却水流道以两条相邻的立筋为两个侧壁,各条冷却水流道的底壁位于上层底板、下层底板之间,上层底板为冷却水流道的顶板;冷却水流道的宽度4-50mm,冷却水流道高度为4-5mm,相邻冷却水流道的间距为80-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各冷却水流道包括三条分支流道,相邻分支流道之间由隔板(5-5)分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上层底板、下层底板之间还设有加强立筋(5-7),加强立筋与立筋平行,加强立筋的厚度为15-25毫米,电池模组安装孔(17)穿过上层底板设置在加强立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底板总厚度为12-18毫米,其中,上层底板厚度2-3毫米,下层底板厚度2-3毫米,立筋厚度为2-3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由四块底板挤出型材(5-1)焊合而成,四块底板挤出型材沿底板的长度方向排列对接,下层底板的底面设有1-2毫米厚度的PVC防护层(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长边侧板和短边侧板分别由挤出型材制备,短边侧板挤出型材的截面形状由两个上下摞置的口字形空腔构成,靠近底板的口字形空腔内设有斜筋;长边侧板挤出型材的截面形状由三个口字形的空腔组成,其中两个上下摞置的口字形中靠近底板的口字形空腔内设有斜筋,另一个口字形空腔为进水通路或出水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进水通路的一端设有进水嘴(16),出水通路的一端设有出水嘴(9),进水嘴、出水嘴位于底板的同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底板中部设有两根支撑螺栓(11),底板周边分布装配套管(6);一条短边侧板的中部设有插线板(7);侧板上部分布拉铆螺母(14);底板一侧分布控制器安装块(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65716.XU CN207474522U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一种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65716.XU CN207474522U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一种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74522U true CN207474522U (zh) | 2018-06-08 |
Family
ID=62267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65716.XU Active CN207474522U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一种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74522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32061A (zh) * | 2017-09-29 | 2018-02-23 |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 |
CN109713177A (zh) * | 2018-11-30 | 2019-05-03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下壳 |
CN112002841A (zh) * | 2019-05-27 | 2020-11-27 |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电池模块 |
CN113224452A (zh) * | 2021-03-26 | 2021-08-06 |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包 |
-
2017
- 2017-09-29 CN CN201721265716.XU patent/CN20747452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32061A (zh) * | 2017-09-29 | 2018-02-23 |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 |
CN109713177A (zh) * | 2018-11-30 | 2019-05-03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下壳 |
CN109713177B (zh) * | 2018-11-30 | 2021-12-17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下壳 |
CN112002841A (zh) * | 2019-05-27 | 2020-11-27 |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电池模块 |
CN113224452A (zh) * | 2021-03-26 | 2021-08-06 |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包 |
CN113224452B (zh) * | 2021-03-26 | 2022-12-27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32061A (zh)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 | |
CN207474522U (zh) | 一种集成式水冷动力电池壳体 | |
CN107331920A (zh) | 具有换热功能的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 | |
CN106455456B (zh) | 一种铜铝复合水冷板及其加工制作方法、水冷散热方法 | |
CN207282570U (zh) | 一种双层动力电池结构 | |
CN217903221U (zh) | 一种集成液冷板及一种电池包 | |
CN106711371A (zh) | 方形电池成组方法及其液体换热装置 | |
WO2023098117A1 (zh) | 一种双层模组的集成化电池总成、电动车辆及设计方法 | |
CN113471607A (zh) |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电池箱体的装配方法 | |
CN208723049U (zh) | 一体化散热结构动力电池pack箱 | |
CN111816952A (zh) | 一种一体式封装结构、电池包及一体式成型工艺 | |
CN219476785U (zh) | 电池模组及电池系统和电动汽车 | |
CN116706341A (zh) | 一种液冷组件及电池包 | |
CN116454450A (zh) | 一种一体式电池模组 | |
CN216054889U (zh) | 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 |
CN214254531U (zh) | 一种带液冷的软包电池系统 | |
CN216793825U (zh) | 电池包的下壳体 | |
CN207611797U (zh) |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 |
CN218939795U (zh) | 集成液冷箱体结构 | |
CN220856768U (zh) | 一种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 |
CN219739046U (zh) | 一种一体式电池模组 | |
CN220652139U (zh) | 一种储能液冷电池包 | |
CN220585315U (zh) | 一种电芯液冷系统及电池模组 | |
CN219371145U (zh) | 一种液冷电池箱 | |
CN218334127U (zh) | 一种包含柔性液体管路的铝合金压铸成型蓄电池箱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