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11797U -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11797U
CN207611797U CN201721416386.XU CN201721416386U CN207611797U CN 207611797 U CN207611797 U CN 207611797U CN 201721416386 U CN201721416386 U CN 201721416386U CN 207611797 U CN207611797 U CN 207611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heat conduction
flow passage
bottom plate
passa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163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楚金甫
牛晓钦
刘娟娟
古伟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en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en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en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en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163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11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11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117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底板本体上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并且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使导热流体均进入到导热流道单元中与电池模组发生热交换,增加了与电池模组发生热交换的流体的流量,从而提高了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箱一般采用整体式钣金、冲压或压铸结构,对于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池箱箱体,大多采用增加一套独立的冷却管路和独立的冷却板。这样对箱体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制作成本高。同时由于独立冷却系统需要增加新的冷却管路和冷却板,一方面占用电池包本来很紧凑的空间,使电池箱内部同时存在冷却液路和高低压电路,结构复杂;另一方面也会增加电池总重量,不利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公布号CN 106299194 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池箱,该电池箱的箱体的底板上设有换热腔,换热腔的内部设有整体呈U形的流道,U形结构的一端与介质进口连接,另一端与介质出口连接,为提高换热效果,将流道设置多条并联,这种电池箱箱体将流道直接设置在箱体上,能够简化箱体的结构,降低箱体的重量。这种箱体上的属于大面积散热方式,即在箱体的底板的大部分区域上都布置流道,这样能够增大了流道分布的面积,但是,箱体中的电池模组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底板上能够对电池模组进行换热的区域的与电池模组一一对应,大面积散热方式虽然增大了流道的布置面积,但是电池箱底板上实际进行换热的面积并没有改变,而且由于底板上的其他位置也布置了流道,反而会减小实际换热区域中流道的流量,使电池箱的换热效果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底板,以解决现有的采用大面积散热方式电池箱底板会减小换热区域的流道中的导热流体的流量造成换热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电池箱中的底板、电池箱箱体以及使用该电池箱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底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1:电池箱底板,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上设有用于供导热流体流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所处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相邻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底板本体上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并且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使导热流体均进入到导热流道单元中与电池模组发生热交换,增加了与电池模组发生热交换的流体的流量,从而提高了换热效果。
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2,在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流道还包括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所述主进流道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连通,减少流道长度。
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3,在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成排设置且设有两排以上。
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4,在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分别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段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纵向段连通的横向段,主进流道的纵向段以及主回流道的纵向段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设置在相邻两排导热流道单元之间,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主进流道的横向段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连通,纵向段和横向段使流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5,在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主进流道的横向段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在前后方向上交替设置。
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6,在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导热流道单元串联连通从而形成所述流道。
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7,在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导热流道单元包括呈蛇形布置的导热流道。
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8,在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底板本体外周处设有用于与电池箱侧围板连接的安装孔。
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9,在电池箱底板的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底板本体通过铝板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箱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1:电池箱箱体,包括箱体支撑架,所述箱体支撑架上设有侧围板以及电池箱底板,所述电池箱底板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上设有用于供导热流体流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所处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相邻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底板本体上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并且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使导热流体均进入到导热流道单元中与电池模组发生热交换,增加了与电池模组发生热交换的流体的流量,从而提高了换热效果。
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2,在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流道还包括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所述主进流道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连通,减少流道长度。
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3,在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成排设置且设有两排以上。
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4,在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分别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段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纵向段连通的横向段,主进流道的纵向段以及主回流道的纵向段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设置在相邻两排导热流道单元之间,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主进流道的横向段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连通,纵向段和横向段使流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5,在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主进流道的横向段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在前后方向上交替设置。
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6,在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导热流道单元串联连通从而形成所述流道。
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7,在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导热流道单元包括呈蛇形布置的导热流道。
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8,在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底板本体外周处设有用于与电池箱侧围板连接的安装孔。
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9,在电池箱箱体的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底板本体通过铝板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池箱的技术方案1: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所述电池箱箱体中设有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箱体包括箱体支撑架,所述箱体支撑架上设有侧围板以及电池箱底板,所述电池箱底板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上设有用于供导热流体流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所处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相邻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底板本体上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并且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使导热流体均进入到导热流道单元中与电池模组发生热交换,增加了与电池模组发生热交换的流体的流量,从而提高了换热效果。
电池箱的技术方案2,在电池箱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流道还包括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所述主进流道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连通,减少流道长度。
电池箱的技术方案3,在电池箱的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成排设置且设有两排以上。
电池箱的技术方案4,在电池箱的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分别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段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纵向段连通的横向段,主进流道的纵向段以及主回流道的纵向段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设置在相邻两排导热流道单元之间,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主进流道的横向段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连通,纵向段和横向段使流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电池箱的技术方案5,在电池箱的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主进流道的横向段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在前后方向上交替设置。
电池箱的技术方案6,在电池箱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导热流道单元串联连通从而形成所述流道。
电池箱的技术方案7,在电池箱的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导热流道单元包括呈蛇形布置的导热流道。
电池箱的技术方案8,在电池箱的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底板本体外周处设有用于与电池箱侧围板连接的安装孔。
电池箱的技术方案9,在电池箱的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底板本体通过铝板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车辆的技术方案1:车辆,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所述电池箱箱体中设有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箱体包括箱体支撑架,所述箱体支撑架上设有侧围板以及电池箱底板,所述电池箱底板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上设有用于供导热流体流通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所处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相邻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底板本体上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并且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使导热流体均进入到导热流道单元中与电池模组发生热交换,增加了与电池模组发生热交换的流体的流量,从而提高了换热效果。
车辆的技术方案2,在车辆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流道还包括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所述主进流道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连通,减少流道长度。
车辆的技术方案3,在车辆的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成排设置且设有两排以上。
车辆的技术方案4,在车辆的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分别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段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纵向段连通的横向段,主进流道的纵向段以及主回流道的纵向段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设置在相邻两排导热流道单元之间,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主进流道的横向段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连通,纵向段和横向段使流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车辆的技术方案5,在车辆的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主进流道的横向段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在前后方向上交替设置。
车辆的技术方案6,在车辆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导热流道单元串联连通从而形成所述流道。
车辆的技术方案7,在车辆的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导热流道单元包括呈蛇形布置的导热流道。
车辆的技术方案8,在车辆的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底板本体外周处设有用于与电池箱侧围板连接的安装孔。
车辆的技术方案9,在车辆的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底板本体通过铝板加工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1中的电池箱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1中的电池箱箱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2中的电池箱箱体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中:1、底板本体;2、导热管路;3、主进管路;4、主回管路;5、侧围板;6、密封垫;7、支撑架;31、主进纵向管;32、主进横向管;41、主回横向管;42、主回纵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车辆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有电池箱,电池箱包括箱体以及转配在箱体中的电池模组。箱体包括支撑架7,支撑架7上设有侧围板5和底板,侧围板5为由铝合金板钣金加工而成。底板包括底板本体1,底板本体1为由铝合金板加工而成。侧围板5的下侧边上设有向电池箱内侧延伸的翻边,底板本体1通过螺栓紧固在翻边上,并且,为保证电池箱的密封性能,在底板本体1与翻板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在本实施中密封结构具体为与翻边想形状适配的密封垫6。侧围板5与底板配合围成用于安装电池模组的安装腔,当然,电池箱的上侧面还需要设置盖板将其密封。
底板本体1上铣加工有安装槽,安装槽中嵌设有用于供导热流体流通的流体管道。流体管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一对应设置在电池模组的下侧的导热管路2,另一部分是用于供导热流体在导热管路2之间流通的回路部分,回路部分分为用于供导热流体进入导热管路2中的主进管路3以及用于供导热流体从导热管路2中流出的主回管路4,主进管路3与主回管路4与外部系统连接的开口均设置在电池箱箱体后端的下侧,并通过弯头与相应的管道连接。主进管路3包括主进横向管32和主进纵向管31,主进横向管在底板上纵向间隔设置,主进纵向管设置在主进横向管之间将各个主进横向管连接,主回管路包括主回横向管41和主回纵向管42,主回横向管在纵向间隔设置,主回纵向管设置在主回横向管之间将主回横向管连接,主进横向管与主回横向管在交替错开设置,导热管路在纵向上设有两排,每排导热管路的进液口连接在主进横向管上,出液口连接在主回横向管上。
导热管路2的进口连接在主进管路3上,导热管路2的出口连接在主回管路4上,导热流体从主进管路3中进入到导热管路2上,并最终流到主回管路4中流出电池箱外部进行换热。各个导热管路2呈并联关系,减短导热流体流动的路径,从而降低导热流体流动的阻力,提高换热效率。导热流体采用冷却液或者空调制冷剂。
导热管路2呈蛇形布置在底板本体1上,其分布的区域与电池模组的底面相对应,电池模组中的导热铝板直接与底板本体1接触,这样能够增大导热管路2与电池模组之间的导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流体管道具体采用导热铜管,具体的,构成主进管路3和主回管路4的导热铜管的直径要大于构成导热管路2的导热铜管的直径,这样保证导热流体的顺利流通。加工过程中先在底板本体上铣加工出安装槽,然后再将导热铜管嵌装在安装槽中,最后通过点焊将导热铜管焊接固定在安装槽中。底板本体1与构成流体管道的导热铜管单体加工在组装配合的方式,减小了底板的加工难度,使用导热铜管构成流体通道,保证了加工质量,避免泄漏,解决了现有的电池箱冷却液易发生泄漏造成的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主进横向管32和主进纵向管31的内腔相互连通构成主进流道,主回横向管41和主回纵向管42的内腔相互连通构成主回流道,导热管路2的内腔构成导热流道;主进横向管32即为主进流道的横向段,主进纵向管31即为主进流道的纵向段,主回横向管41即为主回流道的横向段,主回纵向管42即为主回流道的纵向段。导热管路2及构成导流导热流道单元,导热流道单元所处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相邻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
电池箱的底板上设置流体管道,能够针对电池箱中的每个电池模组进行换热。当电池箱的温度过高时,电池箱的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导热流体将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换热带出进行散热,当电池箱的温度过低时,电池箱的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导热流体将热量换热到电池模组上,这种换热方式减少了能量消耗将近20%,加热及散热速度提升效果明显。同时,将导热管路2集成在电池箱底板上,有效减轻电池箱的重量10%,从而减轻了车辆的重量。另外,电池箱箱体底板与散热管道分开加工还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结合现有空调变频控制技术,实现电池箱温度智能动态控制,极大降低能量消耗率。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箱箱体的结构如图3所示,主进管路包括两根主进横向管32,其中一根主进横向管32设置在第一排导热管路2与第二排导热管路之间且第二排导热管路与主进横向管32连通,另一根设置在第三排导热管路2的底部且与第三盘导热管路连通,各个主进横向管通过主进纵向管31连通。在第二排导热管路与第三排导热管路之间设有两根主回横向管41,第二排导热管路与第三排导热管路对应与两根主回横向管连通41,各个主回横向管41通过主回纵向管42连通,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池箱底板上加工与主进流道、主回流道以及导热流道对应的流道槽从而形成对应的流道,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4,在本实施例中,在底板本体与侧围板之间涂装密封胶实现电池箱的密封,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5,在本实施例中,底板本体上的与电池模组一一对应设置的导热管路串联在一起,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6,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箱的底板采用铝板模压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铸造成型,而且电池箱的侧围板和底板还可以采用钢板加工成型,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的实施例,所述电池箱与上述车辆的实施例中的电池箱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箱体的实施例,所述电池箱箱体与上述车辆的实施例中的电池箱箱体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底板的实施例,所述电池箱底板与上述车辆的实施例中的电池箱底板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Claims (36)

1.电池箱底板,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上设有用于供导热流体流通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所处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相邻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还包括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所述主进流道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成排设置且设有两排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分别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段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纵向段连通的横向段,主进流道的纵向段以及主回流道的纵向段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设置在相邻两排导热流道单元之间,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主进流道的横向段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流道的横向段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在前后方向上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道单元串联连通从而形成所述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道单元包括呈蛇形布置的导热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外周处设有用于与电池箱侧围板连接的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通过铝板加工成型。
10.电池箱箱体,包括箱体支撑架,所述箱体支撑架上设有侧围板以及电池箱底板,所述电池箱底板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上设有用于供导热流体流通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所处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相邻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还包括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所述主进流道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成排设置且设有两排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分别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段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纵向段连通的横向段,主进流道的纵向段以及主回流道的纵向段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设置在相邻两排导热流道单元之间,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主进流道的横向段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流道的横向段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在前后方向上交替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道单元串联连通从而形成所述流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道单元包括呈蛇形布置的导热流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外周处设有用于与电池箱侧围板连接的安装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通过铝板加工成型。
19.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所述电池箱箱体中设有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箱体包括箱体支撑架,所述箱体支撑架上设有侧围板以及电池箱底板,所述电池箱底板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上设有用于供导热流体流通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所处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相邻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还包括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所述主进流道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成排设置且设有两排以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分别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段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纵向段连通的横向段,主进流道的纵向段以及主回流道的纵向段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设置在相邻两排导热流道单元之间,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主进流道的横向段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连通。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流道的横向段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在前后方向上交替设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道单元串联连通从而形成所述流道。
25.根据权利要求19~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道单元包括呈蛇形布置的导热流道。
26.根据权利要求19~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外周处设有用于与电池箱侧围板连接的安装孔。
27.根据权利要求19~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通过铝板加工成型。
28.车辆,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所述电池箱箱体中设有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箱体包括箱体支撑架,所述箱体支撑架上设有侧围板以及电池箱底板,所述电池箱底板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上设有用于供导热流体流通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导热流道单元,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所处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相邻导热流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还包括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所述主进流道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连通。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道单元成排设置且设有两排以上。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分别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段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纵向段连通的横向段,主进流道的纵向段以及主回流道的纵向段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主进流道和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设置在相邻两排导热流道单元之间,所述导热流道单元的进口与主进流道的横向段连通,导热流道单元的出口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连通。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流道的横向段与主回流道的横向段在前后方向上交替设置。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道单元串联连通从而形成所述流道。
34.根据权利要求28~3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道单元包括呈蛇形布置的导热流道。
35.根据权利要求28~3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外周处设有用于与电池箱侧围板连接的安装孔。
36.根据权利要求28~3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通过铝板加工成型。
CN201721416386.XU 2017-10-30 2017-10-30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11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6386.XU CN207611797U (zh) 2017-10-30 2017-10-30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6386.XU CN207611797U (zh) 2017-10-30 2017-10-30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1797U true CN207611797U (zh) 2018-07-13

Family

ID=62794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1638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11797U (zh) 2017-10-30 2017-10-30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117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1390A (zh) * 2018-10-18 2019-02-01 瞿志刚 带有弯曲热平衡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1390A (zh) * 2018-10-18 2019-02-01 瞿志刚 带有弯曲热平衡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92764U (zh) 一种水冷板
CN112414164A (zh)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CN207611797U (zh)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CN111799238B (zh) 一种双面水冷igbt散热器及其散热安装结构
CN211907627U (zh) 一种电池包水冷散热结构及汽车
CN211739967U (zh) 一种板式组合换热器
CN207611796U (zh) 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及车辆
CN115117514B (zh)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208127372U (zh) 一种流量可控的智能动力电池水冷板
CN110926255A (zh) 一种双层散热建材结构
CN202979568U (zh) 双层高效水冷基板
CN207875410U (zh) 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0015194A (zh) 车辆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1719742U (zh) 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CN213958000U (zh) 一种双回程高效计算机水冷散热器
CN208128726U (zh) 一种水冷板
CN203595424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
CN209945093U (zh) 一种封闭式风冷换热器
CN206878143U (zh) 电池箱内水室、电池箱和电动汽车
CN209344273U (zh) 一种设置有微通道式冷却装置的电池模组
CN214407068U (zh)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CN209896179U (zh) 一种液冷散热器
CN109037852A (zh) 一体化散热结构动力电池pack箱
CN220254969U (zh) 一种加热器的散热流道结构
CN221080129U (zh) 流道并联式液冷板、电池系统和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