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6097U - 预制钢筋骨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预制钢筋骨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6097U
CN217326097U CN202123394135.5U CN202123394135U CN217326097U CN 217326097 U CN217326097 U CN 217326097U CN 202123394135 U CN202123394135 U CN 202123394135U CN 217326097 U CN217326097 U CN 217326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steel
reinforcement
mesh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941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喜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ntonio Wire Mesh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ntonio Wire Mesh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ntonio Wire Mesh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ntonio Wire Mesh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941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6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6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6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中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包括多个延伸柱和多个柱箍筋,其中这些所述柱箍筋分别沿着这些所述延伸柱的延伸方向被相互间隔地设置,并且这些所述延伸柱分别被布置于这些所述柱箍筋的转弯位置,其中这些所述延伸柱和这些所述柱箍筋的交叉位置被焊接固定,如此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能够在工厂被预制。

Description

预制钢筋骨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使建筑领域的基础材料之一,无论是在建设房屋、大楼等建筑时,还是在建设桥梁等交通设施时,钢筋均需要被大规模地应用。具体应用过程是,首先,钢筋工人需要在工地现场将钢筋制作成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次,在将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安装到浇筑位置后,利用混凝土对其进行浇筑。并且,钢筋工人在工地现场将钢筋制作成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将一部分钢筋折弯成方箍,其次,利用扎丝将方箍和另一部分未被折弯的钢筋进行捆绑,以得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
在工地现场制作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方式存在诸多的缺陷。第一,工地现场需要被布置专门的用于制作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钢筋车间,这导致过多的工地面积被占用,并且工地面积越大,钢筋车间的面积需要被布置的越大,这样才能满足建设进度的需要,而过大的钢筋车间不仅用增加钢筋车间本身的建设成本,而且导致钢筋车间所占用的工地面积无法被及时开工建设,如此容易拖慢工程进度。第二,尽管制作方箍的供需有折弯机的辅助,但是后续的扎丝工艺(利用扎丝将方箍和另一部分未被折弯的钢筋进行捆绑的工艺)只能由钢筋工人人工完成,这不仅导致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作效率低下,而且大量的人工导致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作成本畸高,另外,大量的钢筋工人在工地现场活动,也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第三,通过人工扎丝工艺制作的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由于人工因素和扎丝工艺本身因素的存在,不仅导致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致性较差,而且导致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实际结构和设计结构存在偏差,对于大型建筑物(例如,超高层建筑)而言,这些偏差的存在,不仅需要建筑设计师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该因素并想方设法对其进行弥补,而且会给建设完成的建筑物埋下一定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中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不需要在工地现场制作,而是在工厂被预制,如此工地现场可以不需要占用较多的面积来建设钢筋车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中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不需要在工地现场制作,而是在工厂被预制,如此工地现场可以不需要安排较多的钢筋工人,从而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而且能够消除大量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中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能够在工厂由机器进行全自动化生产,整个过程可以减少人工参与程度,如此不仅能够提高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大量地节省人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中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能够在工厂由机器进行全自动化生产,整个过程可以减少人工参与程度,如此不仅能够保证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致性,而且能够使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实际结构和设计结构具有更佳的匹配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中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通过沿着预设位置折弯一钢筋网片的方式被制作,如此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作工序能够被大幅度地简化,从而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生产效率能够被提高和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作成本能够被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中所述钢筋网片在被折弯后能够自动地形成一个锁扣部,其用于保证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形状。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沿着预设位置折弯一钢筋网片;和
(b)固定所述钢筋网片的相邻两个自由侧,以制得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中,焊接所述钢筋网片的相邻两个自由侧,以对所述钢筋网片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进行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中,通过一组扎丝捆绑所述钢筋网片的相邻两个自由侧,以对所述钢筋网片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进行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中,允许一锁扣部自所述钢筋网片的一个自由侧以跨越所述钢筋网片的另一个自由侧的方式延伸,以对所述钢筋网片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进行固定,其中所述锁扣部贴合于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之前,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横向且间隔地布置预设数量的第一钢筋;
纵向且间隔地布置预设数量的第二钢筋;以及
焊接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和这些所述第二钢筋的交叉位置,以制得所述钢筋网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之前,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横向且间隔地布置预设数量的第一钢筋;
纵向且间隔地布置预设数量的第二钢筋,其中所述第二钢筋的布置方式是自这些所述第一钢筋的藏头端向露头端方向延伸;以及
焊接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和这些所述第二钢筋的交叉位置,以使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和这些所述第二钢筋在所述第一钢筋的藏头端所在处形成所述钢筋网片,和使所述第一钢筋在所述第一钢筋的露头端所在处形成一毛边,其中在这些所述第一钢筋被折弯后,所述毛边形成所述锁扣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钢筋的数量是四个,并且在所述步骤(a)中,沿着所述第一钢筋所在的位置折弯所述钢筋网片,如此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呈方柱形。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包括:
多个延伸柱;和
多个柱箍筋,其中这些所述柱箍筋分别沿着这些所述延伸柱的延伸方向被相互间隔地设置,并且这些所述延伸柱分别被布置于这些所述柱箍筋的转弯位置,其中这些所述延伸柱和这些所述柱箍筋的交叉位置被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由一钢筋网片以沿着预设位置被折弯的方式制得,其中所述钢筋网片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被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由一钢筋网片以沿着预设位置被折弯的方式制得,其中所述钢筋网片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被一组扎丝捆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由一钢筋网片以沿着预设位置被折弯的方式制得,其中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锁扣部,所述锁扣部自所述钢筋网片的一个自由侧以跨越所述钢筋网片的另一个自由侧的方式延伸,以对所述钢筋网片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进行固定,其中所述锁扣部贴合于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扣部和这些所述柱箍筋是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钢筋网片包括多个第一钢筋和多个第二钢筋,这些所述第一钢筋被横向且间隔地布置,这些所述第二钢筋被纵向且间隔地布置,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和这些所述第二钢筋的交叉位置被焊接,其中在所述钢筋网片被沿着预设位置折弯以形成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时,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分别形成这些所述延伸柱,这些所述第二钢筋分别形成这些所述柱箍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钢筋网片包括多个第一钢筋和多个第二钢筋,这些所述第一钢筋被横向且间隔地布置,这些所述第二钢筋以使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形成一藏头端和对应于所述藏头端的一露头端的方式被纵向且间隔地布置,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和这些所述第二钢筋的交叉位置被焊接,其中在所述钢筋网片被沿着预设位置折弯以形成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时,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分别形成这些所述延伸柱,这些所述第二钢筋分别形成这些所述柱箍筋,这些所述第一钢筋的所述露头端形成所述锁扣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钢筋网片沿着所述第一钢筋所在的位置被折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钢筋网片沿着所述第一钢筋所在的位置被折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钢筋的数量是四个,对应地,所述延伸柱的数量是四个,并且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呈方柱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斜拉柱,其中所述斜拉柱沿着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长度方向倾斜地延伸,并且所述斜拉柱和这些所述柱箍筋的交叉位置被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和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其他目的和优势,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将被进一步说明和阐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作过程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作过程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作过程之三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作过程之四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作过程之五的立体示意图,其示出了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状态。
图6示出了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状态。
图7是图6的局部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8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12是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其应用中并不限于以下描述阐述或以下附图图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细节。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践或进行。另外,应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术语出于描述的目的并且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本文中使用“包括”、“包括”或“具有”及其变型意在涵盖下文中陈列的条目及其等同物以及附加条目。除非另有指定或限制,否则术语“安装”、“连接”、“支撑”和“联接”及其变型被广泛地使用并且涵盖直接安装和间接的安装、连接、支撑和联接。此外,“连接”和“联接”不限于物理或机械的连接或联接。
并且,第一方面,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第二方面,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1至图8,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以及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造方法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将被揭露和被阐述,其中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包括多个延伸柱10和多个柱箍筋20,这些所述柱箍筋20分别沿着所述延伸柱10的延伸方向被相互间隔地设置,这些所述所述延伸柱10分别被布置于这些所述柱箍筋20的转弯位置,并且这些所述延伸柱10分别在这些所述柱箍筋20的转弯位置被焊接于所述柱箍筋20,如此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形状取决于所述柱箍筋20的形状。
例如,在附图1至图8示出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柱箍筋20呈大致的方形,从而所述柱箍筋20具有四个转弯位置,相应地,所述延伸柱10的数量可以是四个,每个所述延伸柱10分别被布置于所述柱箍筋20的每个转弯位置,并且每个所述延伸柱10分别在所述柱箍筋20的每个转弯位置以焊接方式被固定于所述柱箍筋20,如此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呈方柱形。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其他示例中,所述柱箍筋20可以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相应地,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呈圆柱形、托圆柱形、棱柱形(三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
与现有技术的在工地现场制作的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在工厂被预制,以提高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造成本,并确保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致性和使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实际结构和设计结构一致。具体地,参考附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由一钢筋网片100通过折弯的方式形成。
参考附图1,所述钢筋网片100包括预设数量的一第一钢筋101和预设数量的一第二钢筋102,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被横向且相互间隔地布置,每个所述第二钢筋102被纵向且相互间隔地布置,并且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和每个所述第二钢筋102的交叉位置被焊接。换言之,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的延伸方向是横向方向,相应地,每个所述第二钢筋102的延伸方向是纵向方向,这样,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和每个所述第二钢筋102的交叉位置呈“十”字形,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和每个所述第二钢筋102的交叉位置被焊接,以在后续的折弯工艺中避免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和每个所述第二钢筋102相错位。
在所述钢筋网片100被折弯而形成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后,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分别形成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每个所述柱箍筋20,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每个所述第二钢筋102分别形成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每个所述延伸柱10,从而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每个所述延伸柱10和每个所述柱箍筋20的交叉位置被焊接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通过扎丝捆扎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方式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每个所述延伸柱10和每个所述柱箍筋20的交叉位置被焊接固定,如此无论是在运输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过程中,还是在混凝土浇筑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过程中,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均不会产生变形。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钢筋网片100的制造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中不受限制。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中,首先,将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横向且相互间隔地布置于一焊接机的一焊接平台;其次,将每个所述第二钢筋102纵向且相互间隔地布置于所述焊接机的所述焊接平台,此时,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和每个所述第二钢筋102形成多个交叉位置;接着,所述焊接机的一焊头焊接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和每个所述第二钢筋102的交叉位置,如此制得所述钢筋网片10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所述第一钢筋101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中不受限制,其根据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长度和相邻所述柱箍筋20的间距来提供。
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所述第二钢筋102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中不受限制,其根据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延伸柱10的数量来提供。例如,在附图1至图8示出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所述第二钢筋102的数量是四个,对应地,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形状是方柱形。
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所述钢筋网片100的四个所述第二钢筋102依次被定义为一第一延伸筋1021、一第二延伸筋1022、一第三延伸筋1023以及一第四延伸筋1024。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被布置于所述第一钢筋101的左端(附图1所示的左侧),并且所述第一钢筋101的左端未露出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如此所述第一钢筋101的左端形成所述第一钢筋101的一藏头端1011。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被布置于所述第一钢筋101的中部靠近右端的位置(附图1所示的右侧),并且所述第一钢筋101的右端露出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如此所述第一钢筋101的右端形成一露头端1012。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和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被相互间隔地布置于所述第一钢筋101的中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和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之间。并且,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的所述露头端1012形成所述钢筋网片100的一毛边103。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其他示例中,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所述第一钢筋101的相对两端均是所述藏头端1011。具体地,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被布置于所述第一钢筋101的左端(附图1所示的左侧),并且所述第一钢筋101的左端未露出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如此所述第一钢筋101的左端形成所述第一钢筋101的一个所述藏头端1011。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被布置于所述第一钢筋101的右端(附图1所示的右侧),并且所述第一钢筋101的右端未露出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如此所述第一钢筋101的右端形成另一个所述藏头端1011。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和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被相互间隔地布置于所述第一钢筋101的中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和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网片100没有所述毛边103。
参考附图2,沿着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此时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被折弯而在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处形成第一个转弯位置,如此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钢筋101的第一个转弯位置。在该步骤中,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和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界定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第一侧面31。优选地,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折弯角度为90°。
参考附图3,沿着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此时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被折弯而在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处形成第二个转弯位置,如此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钢筋101的第二个转弯位置。在该步骤中,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和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界定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第二侧面32。优选地,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折弯角度为90°,从而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一侧面31和所述第二侧面32相互垂直。
参考附图4,沿着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此时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被折弯而在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处形成所述第三个转弯位置,如此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钢筋101的第三个转弯位置。在该步骤中,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和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界定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第三侧面33,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和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界定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第四侧面34。优选地,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折弯角度为90°,从而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二侧面32和所述第三侧面33相互垂直,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三侧面33和所述第四侧面34相互垂直,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四侧面34和所述第一侧面31相互垂直。
参考附图5,沿着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此时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每个所述第一钢筋101被折弯而在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处形成第三个转弯位置,如此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钢筋101的第四个转弯位置。在该步骤中,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所述毛边103形成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锁扣部40,并且所述锁扣部40在跨越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后贴合于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一侧面31的至少一部分,如此固定所述钢筋网片100的相邻两个自由侧,从而在运输和浇筑的过程中,所述锁扣部40能够避免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产生变形。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根据附图1至图5示出的步骤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方式,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所述毛边103形成的所述锁扣部40能够自动地锁扣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一侧面31和所述第四侧面32,以大幅度地提高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生产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中不受限制。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折弯机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如此通过机器替代人工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人工参与而降低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生产成本,以及提高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一致性,尤其是能够使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实际结构和设计结构保持一致。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沿着预设位置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和
(b)固定所述钢筋网片100的相邻两个自由侧,以制得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
具体地,在步骤(a)中,所述预设位置是所述第二钢筋102所在的位置。例如在附图2中,所述预设位置是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所在的位置,即沿着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在附图3中,所述预设位置是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所在的位置,即沿着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在附图4中,所述预设位置是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所在的位置,即沿着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在附图5中,所述预设位置是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所在的位置,即沿着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
在步骤(b)中,允许所述锁扣部40自所述钢筋网片100的一个自由侧以跨越所述钢筋网片100的另一个自由侧的方式延伸,以对所述钢筋网片100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进行固定。具体地,在分别沿着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和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所在的位置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后,所述钢筋网片100在所述第一侧面31的远离所述第二侧面32的一侧形成一第一自由侧104,和所述钢筋网片100在所述第四侧面34的远离所述第三侧面33的一侧形成一第二自由侧105,并且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所述第一自由侧104和所述第二自由侧105相邻。在沿着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所在的位置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后,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所述毛边103形成的所述锁扣部40一体地延伸于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所述第二自由侧105,并且所述锁扣部40在跨越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所述第一自由侧104后能够贴合于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一侧面31的至少一部分,如此所述锁扣部40能够自动地锁扣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一侧面31和所述第四侧面34。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制造方法的其他示例中,在所述步骤(b)中,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对所述钢筋网片100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进行固定,或者通过扎丝捆绑的方式对所述钢筋网片100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a)之前,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横向且间隔地布置预设数量的所述第一钢筋101;
纵向且间隔地布置预设数量的所述第二钢筋102,其中所述第二钢筋102的布置方式是自这些所述第一钢筋101的所述藏头端1011向所述露头端1012方向延伸;以及
焊接这些所述第一钢筋101和这些所述第二钢筋102的交叉位置,以使这些所述第一钢筋101和这些所述第二钢筋102在所述第一钢筋101的所述藏头端1011所在处形成所述钢筋网片100,和使所述第一钢筋101在所述第一钢筋101的所述露头端1012所在处形成所述毛边103,其中在这些所述第一钢筋101被折弯后,所述毛边103形成所述锁扣部40。
附图9至图11示出的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与附图1至图8示出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不同的是,在附图9至图11示出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没有所述锁扣部40,相应地,用于制造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钢筋网片100没有所述毛边103。
具体地,在利用所述折弯机按照附图2至图4示出的方式沿着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和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后,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和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界定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一侧面31,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和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界定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二侧面32,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和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界定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三侧面33,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和所述第一延伸筋1021界定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一侧面31,并且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所述第一自由侧104和所述第二自由侧105被焊接固定,即,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一侧面31和所述第四侧面34被焊接固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其他示例中,在利用所述折弯机按照附图2至图4示出的方式沿着所述第二延伸筋1022、所述第三延伸筋1023和所述第四延伸筋1024折弯所述钢筋网片100后,所述钢筋网片100的所述第一自由侧104和所述第二自由侧105可以通过一组扎丝捆绑,以对所述钢筋网片100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进行固定,即,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所述第一侧面31和所述第四侧面34被捆绑固定。
附图12示出的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与附图1至图8示出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不同的是,在附图12示出的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斜拉柱50,其中所述斜拉柱50以倾斜方式沿着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斜拉柱50和这些所述柱箍筋20的交叉位置被焊接固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1)

1.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延伸柱;和
多个柱箍筋,其中这些所述柱箍筋分别沿着这些所述延伸柱的延伸方向被相互间隔地设置,并且这些所述延伸柱分别被布置于这些所述柱箍筋的转弯位置,其中这些所述延伸柱和这些所述柱箍筋的交叉位置被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由一钢筋网片以沿着预设位置被折弯的方式制得,其中所述钢筋网片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被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由一钢筋网片以沿着预设位置被折弯的方式制得,其中所述钢筋网片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被一组扎丝捆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由一钢筋网片以沿着预设位置被折弯的方式制得,其中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锁扣部,所述锁扣部自所述钢筋网片的一个自由侧以跨越所述钢筋网片的另一个自由侧的方式延伸,以对所述钢筋网片的相邻两个自由侧进行固定,其中所述锁扣部贴合于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部和这些所述柱箍筋是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包括多个第一钢筋和多个第二钢筋,这些所述第一钢筋被横向且间隔地布置,这些所述第二钢筋被纵向且间隔地布置,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和这些所述第二钢筋的交叉位置被焊接,其中在所述钢筋网片被沿着预设位置折弯以形成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时,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分别形成这些所述延伸柱,这些所述第二钢筋分别形成这些所述柱箍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包括多个第一钢筋和多个第二钢筋,这些所述第一钢筋被横向且间隔地布置,这些所述第二钢筋以使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形成一藏头端和对应于所述藏头端的一露头端的方式被纵向且间隔地布置,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和这些所述第二钢筋的交叉位置被焊接,其中在所述钢筋网片被沿着预设位置折弯以形成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时,这些所述第一钢筋分别形成这些所述延伸柱,这些所述第二钢筋分别形成这些所述柱箍筋,这些所述第一钢筋的所述露头端形成所述锁扣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沿着所述第一钢筋所在的位置被折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沿着所述第一钢筋所在的位置被折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的数量是四个,对应地,所述延伸柱的数量是四个,并且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呈方柱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斜拉柱,其中所述斜拉柱沿着所述预制钢筋骨架装置的长度方向倾斜地延伸,并且所述斜拉柱和这些所述柱箍筋的交叉位置被焊接固定。
CN202123394135.5U 2021-12-25 2021-12-25 预制钢筋骨架装置 Active CN217326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4135.5U CN217326097U (zh) 2021-12-25 2021-12-25 预制钢筋骨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4135.5U CN217326097U (zh) 2021-12-25 2021-12-25 预制钢筋骨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6097U true CN217326097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2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94135.5U Active CN217326097U (zh) 2021-12-25 2021-12-25 预制钢筋骨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6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7104B (zh) 一种带拉筋钢管混凝土浇筑体及施工方法
DE102019131051B4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ewehrten Betonbauteils, bewehrtes Betonbauteil und Fertigungssystem
KR200414349Y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연결구조
CN217326097U (zh) 预制钢筋骨架装置
JP2006299793A (ja) 鉄筋構造体及び配筋方法
CN211850371U (zh) 梁柱核心区箍筋笼结构
KR100873846B1 (ko) 철근 선조립용 연결체
EP2246499B1 (de) Bewehrungselement
CN116378312A (zh) 预制钢筋骨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12400A (zh) 矩形八角形组合螺旋箍及其应用的钢筋混凝土柱
RU77298U1 (ru) Свая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ая с ненапрягаемой арматурой
CN219060606U (zh) 一种组合式焊接箍筋结构柱构造
CN219508800U (zh) 框架梁与框架柱偏心受力加腋构造
CN218990374U (zh) 一种引水隧洞钢筋混凝土结构
JPH0130985B2 (zh)
CN217232309U (zh) 预制混凝土墙水平伸出筋兼箍筋的竖向连接构造
JP3042513B2 (ja) 鉄筋保持具
CN212613382U (zh) 矩形八角形组合螺旋箍及其应用的钢筋混凝土柱
JP2538528B2 (ja) 斜面安定化工法
CN211735793U (zh) 叠合柱与楼板的连接节点
JP2004019373A (ja) 溶接鉄筋網
KR200414217Y1 (ko) 패브릭 스틸 바 덱크
JPH0714432Y2 (ja) 基礎用筋枠
JPH06248759A (ja) スターラップメッシュユニットの現場生産方法
JPH0448145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