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2520U - 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2520U
CN217322520U CN202221056134.1U CN202221056134U CN217322520U CN 217322520 U CN217322520 U CN 217322520U CN 202221056134 U CN202221056134 U CN 202221056134U CN 217322520 U CN217322520 U CN 217322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loading system
pipe body
conveyor belt
bulk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61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玉松
黄志华
左金
曾金
杨进荣
郑华
杜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Lanao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Lanao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Lanao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Lanao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61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2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2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2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包括与存料装置出料口对接的传送带,传送带设置于带有行走装置且位于高位的行进架上,行进架上沿传送带传输方向的一端,还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接传送带的下料管体。在使用本装车系统进行散料装车过程全程无需移动车辆,待装车辆只要被驾驶员驾驶到行进架的下方后,本由本装车系统自动完成散料的装载。装车过程中通过行进架带动传送带和下料管体的移动,实现车厢内的下料位置变换,从而保证散料装载的均匀性。在保证装载效果的情况下,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提高了散料装车的自动化程度,同时保证了装车现场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来说设计散料装车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散料,一般是指堆积在一起的大量未经包装的块状、粒状、粉状物料(简称散料),例如煤、砂石、粮食、饲料、水泥等。
针对散料装车当前主流的解决方案为:利用装车楼、给料机、散装机、皮带机等设备进行散料的传送,利用溜槽或滑槽等将散料送入车厢。由于这种方式散料的卸料点固定,在装车的过程中为了监控装料量,需要人员控制设备如给料机、皮带机、散装机等的启停;为了车辆装料均匀,还需要驾驶人员控制车辆的位置来适应装料位置。但该种方式下对于驾驶人员的车辆控制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一旦移动位置过大,则车厢板就可能将伸入车厢内的溜槽或滑槽挂坏,造成装车装置的损坏影响装车现场的安全,此外由于该装车过程中车辆需要处于运动状态,也为现场增加了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提高装车设备的自动性和提高装车现场的安全性是装车领域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在实现装车过程中不需要仅需要保持车辆位置固定即可,在实现自动装车的同时,提高了装车现场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包括与存料装置出料口对接的传送带,传送带设置于带有行走装置且位于高位的行进架上,行进架上沿传送带传输方向的一端,还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接传送带的下料管体。
优选的,行进架沿传送带传输方向的一端有挡壳,挡壳内设置有倾斜的导料板,导料板下端对接下料管体。
优选的,下料管体包括对接传送带的刚性管,以及设置于刚性管下方的波纹伸缩管,波纹伸缩管上端与刚性管的下端同轴固定。
优选的,刚性管外壁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空间的吸尘风机。
优选的,刚性管外壁面设置有卷扬装置,波纹伸缩管外壁设有与卷扬装置匹配的吊耳。
优选的,下料管体包括内管体和外管体,内管体的外壁连接外管体的内壁,内管体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孔隙。
优选的,内管体为自上而下直径递增的阶梯管。
优选的,传送带延物料传输方向两侧设置有柔性挡板。
优选的,柔性挡板呈波浪形。
优选的,行进架上还设有用于改变传送带传动方向的驱动装置,行进架上位于传送带两端分别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接传送带的下料管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提供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在使用本装车系统进行散料装车过程全程无需移动车辆,待装车辆只要被驾驶员驾驶到行进架的下方后,本由本装车系统自动完成散料的装载。装车过程中通过行进架带动传送带和下料管体的移动,实现车厢内的下料位置变换,从而保证散料装载的均匀性。在保证装载效果的情况下,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提高了散料装车的自动化程度,同时保证了装车现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装物料装车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挡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1-传送带、2-行走轮、3-行进架、4-下料管体、41-刚性管、42-波纹伸缩管、43-卷扬装置、44-吊耳、45-内管体、5-挡壳、6-导料板、7-吸尘风机、8-柔性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了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包括与存料装置出料口对接的传送带1,传送带1设置于带有行走装置且位于高位的行进架3上,行进架3上沿传送带1传输方向的一端,还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接传送带1的下料管体4。
在使用该系统进行散料装车时,散料从存料容器内经过存料容器的出料口被送至传送带1上。传送带1在行进架3的带动下在高位的支撑架或支撑梁上移动,传送带1将散料以平移的方式将散料传送到其设有下料管体4的一端。下料管体4用于承接传送带1传送过来的散料,并将这些散料送入车厢。
本装车过程全程无需移动车辆,待装车辆只要被驾驶员驾驶到行进架3的下方后,本由本装车系统自动完成散料的装载。装车过程中通过行进架3带动传送带1和下料管体4的移动,实现车厢内的下料位置变换,从而保证散料装载的均匀性。在保证装载效果的情况下,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提高了散料装车的自动化程度,同时保证了装车现场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行进架3上还设有用于改变传送带1传动方向的驱动装置,行进架3上位于传送带1两端分别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接传送带1的下料管体4。
本实施例中,由于本装车系统中的行进架3两端均设置了下料管体4,所以散料可通过任意一端的下料管体4到达车厢内。具体的,当车厢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行进架3可移动路径的1/2时,传送带1的散料传送方向保持不变,仅通过一端的下料管体4进行下料。
下料过程可采用如下方式:先控制行进架3到达其可移动路径的任一极限位置,并使车厢的车头或车尾与该位置对齐,且车厢的其余部分位于行进架3可移动路径下方。此时,行进架3一端的下料管体4位于该极限位置下方,行进架3在传送带1传送散料的过程中连续缓慢的向车厢的另一端运动,或者步进式的向车厢的另一端运动,直到完成装车。当车厢的长度大于行进架3可移动路径的1/2时,先通过一端的下料管体4下料装车,在该下料管体4到达行进架3可移动路径的1/2位置时,再使行进架3还未参与物料输送的一端,与待装车辆还未被装载散料的一端对齐。此时另一端的下料管体4与车厢未被装载散料的一端对齐,控制传送带1向该下料管体4运输散料,并控制行进架3在散料传送过程中连续缓慢或步进式地向车厢已经被装载散料的一端运动,直到完成装车。
为缩小自动装车系统的占地空间,本实施例的装车系统通过在行进架3的两端分别设置下料管体4,并通过控制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变换使传送带1改变散料传送方向,特别在针对较长的车厢进行装车时,搭建该种装车系统能够有效节省设备的占用空间。若仅在行进架3的一端设置下料管体4,则移动物料传送组件1所需的支撑架或支撑梁的长度至少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437477DEST_PATH_IMAGE002
(a表示车厢长度,b表示移动物料传送组件1本身的长度)
且为了保证移动物料传送组件1在两端的极限位置时,还能够接受到来自存料容器出料口的散料,所以b还必须要满足: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基于上述关系,最终可确定
Figure 905629DEST_PATH_IMAGE001
必须满足
Figure 645046DEST_PATH_IMAGE004
;即必须满足支撑架或支撑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车厢长度的两倍。而用于长途运输散料的车辆通常为重型大板车,车长可达17米左右,若单下料管体4的装车系统,则支撑架或支撑梁的长度至少需要达到34米以上,占用空间较大,同时施工成本也较高。
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散装物料装车系统,由于本系统中,行进架3的两端分别设置与传送带1对接的下料管体4,所以只要行进架3的可移动路径等于车厢长度即可实现全车厢的装车,在待装车辆的车长同样为17的情况下,本技术方案中的支撑架或支撑梁的长度仅需要达到17米即可。能够显著缩小了设备的占地空间,同时降低了装车设备的施工成本。
本实施例采用传送带1作物传送散料的载体,带动行进架3移动的行走装置为设置于行走架3底部的行走轮2以及设置于行进架上用于驱动行走轮2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通过控制驱动电机使行走轮2旋转以实现行进架3在支撑架或支撑梁上的自行走。为防止行进架3冲出支撑架或支撑梁,可在相应的极限位置设置行程开关,当行进架3达到极限位置时,触碰到行程开关而自动停止,当然也可以通过PLC或单片机等设备对驱动行走轮2的电机进行控制以提高行进架311运动控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为了保证运动的平稳性,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梁或支撑架上还设置有与行进架3底部行走轮2相匹配的固定轨道,将行进架3的运动约束在该轨道内。虽然本实施例中引入了固定轨道,但是本装置的物料装车系统所需要的轨道长度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更短,在装载相同长度车厢的情况下,本装车系统所需要的轨道长度仅为现有技术中所需要的轨道长度的一半。在优化系统的同时,兼顾了系统的安装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行进架3两端设置有挡壳5,挡壳5内设置有倾斜的导料板6,导料板6下端对接下料管体4。散料在被传送带1传送至下料管体4的过程中,散料到达传送带1端部后其本身的运动实际上为抛物运动,且由于在传送过程中散料颗粒之间存在不规律的相互碰撞和挤压,所以不同的散料颗粒的抛物运动初速度并不相同,想要使这些散料全部进入下料管体4的话,下料管体4的入料口就必须设计的相对较大,这样一来就不利于空间的节省和结构的设计。此外若应由散料进行抛物运动,则下料管体4的入料口处会产生大量的扬尘,不利于现场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本实施例在行进架3的两端设置了挡壳5,并在挡壳5内设置了导料板6,散料在离开传送带1后与导料板6接触,被导料板6导入下料管体4内,散料冲击导料板6所产生的大部分扬尘则被挡在挡壳5内,防止作业现场的扬尘过大,影响作业人员的健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下料管体4包括对接传送带1的刚性管41,以及设置于刚性管41下方的波纹伸缩管42,波纹伸缩管42上端与刚性管41的下端同轴固定。且刚性管41外壁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空间的吸尘风机7。此外,刚性管41外壁面设置有卷扬装置43,波纹伸缩管42外壁设有与卷扬装置43匹配的吊耳44。
散料包括煤、砂石、谷物、水泥等,在这些物料装车过程中,若采用滑槽或溜槽等开放式的下料结构,则容易产生扬尘,所以本实施例中采用下料管体4。管体结构能够将散料下落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约束在管道内部,又考虑到管道内部的扬尘若不及时排出,则扬尘容易在下料管体4内部沉积,一方面会使下料管体4的重量增加,另一方面在完成装车后,扬尘会缓慢的从下料管体4的上下两端扩散到空气中。针对该问题,本实施例设置了连通下料管体4内部分的吸尘风机7,吸尘风机7能够对散料下落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进行吸收,吸尘风机7的扬尘出口可对接收尘管道,用于对扬尘进行收集。本实施例中,吸尘风机7的风力大小可自由调节,针对不同的散料可以不同。
此外考虑到结构的整体性和紧凑性,同时满足下料管体4能够随着车厢内散料的高度变化而变化,本实施例的下料管体4由刚性管41和波纹伸缩管42组成,刚性管41和波纹伸缩管42同轴对接,为方便固定,将吸尘风机7设置于刚性管41上。并且在刚性管41上还设置了卷扬装置43,具体来说在刚性管41的外壁面设置了卷扬机和多个定滑轮,在波纹伸缩管42的外观壁底部四周设置了多个吊耳44,卷扬机的钢丝绳(图中未示出)穿过吊耳44和定滑轮,当卷扬机开始工作收缩钢丝绳时,波纹管向上收缩,卷扬机释放钢丝绳时,波纹管向下伸长,以此来实现波纹伸缩管42能够随着车厢内散料的高度变化而伸缩。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下料管体4包括内管体45和外管体,内管体45的外壁连接外管体的内壁,内管体45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孔隙。其中刚性管41和波纹伸缩管42组成的管体为外管体,在该外管体内部设置有内管体45,内管体45的外壁连接外管体的内壁,且内管体45同样为可伸缩管,这样一来当卷扬机在收缩钢丝绳带动外管体中的波纹伸缩管42向上收缩时,内管体45同样会向上收缩,当卷扬机释放钢丝绳使外管体中的波纹伸缩管42向下伸长时,内管体45同样也会向下伸长。本实施例中的内管体45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孔隙,表示内管体45管壁允许扬尘穿过,所以内管体45可以为表面带有若干孔洞的刚性伸缩管,或者表面设置透尘网的柔性管,以及其他能够相同实现技术效果的其他管道。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内管体45为自上而下直径递增的阶梯管。因为散料在内管体45内,下料的过程中越往下方运动,散料的离散程度越高,且扬尘分离的量越大。所以本实施例中的内管体45采用自上而下直径递增的阶梯管,阶梯管的表面设置若干透尘孔洞,从而保证扬尘在内管体45内尽可能的和散料分离。本实施例中,风机的吸尘口穿过外管体的刚性管41的管壁,用于吸收从内管体45中扩散出来的扬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传送带1延物料传输方向两侧设置有柔性挡板8。本实施例中散料从存料容器内经过存料容器的出料口被释放到传送带1表面,具体来说是打开存料容器出料口下料阀门,使散料在重力作用下到达传送带1表面,该过程中每次出料口处的散料流速是不恒定的,未防止流速的变化使部分散料冲出传送带1表面,所以本实施例中在传送带1表面两侧设置了柔性挡板8,该柔性挡板8的底部固定于传送带1表面,且本身具备一定的弹性,所以在传送带1两端的回转滚筒处,柔性挡板8能够被动的改变自己的形态,以保证传送带1的正常运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柔性挡板8呈波浪形。波浪形挡板相交于平直型的挡板而言具有更高的形变空间,在通过传送带1两端的回转滚筒处更不容易被拉坏,此外由于波浪形的柔性挡板8,底部与传送带1的连接位置也成波浪形,接触面积更大,稳定性更好,散料对突出弧形部分的压力能够被其他部分有效的分担,在阻挡散料的过程中更不容易发生形变。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存料装置出料口对接的传送带(1),所述传送带(1)设置于带有行走装置且位于高位的行进架(3)上,所述行进架(3)上沿传送带(1)传输方向的一端还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接传送带(1)的下料管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架(3)沿传送带(1)传输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挡壳(5),所述挡壳(5)内设置有倾斜的导料板(6),所述导料板(6)下端对接下料管体(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体(4)包括对接传送带(1)的刚性管(41),以及设置于所述刚性管(41)下方的波纹伸缩管(42),所述波纹伸缩管(42)上端与刚性管(41)的下端同轴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管(41)外壁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空间的吸尘风机(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管(41)外壁面设置有卷扬装置(43),所述波纹伸缩管(42)外壁设有与卷扬装置(43)匹配的吊耳(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体(4)包括内管体(45)和外管体,所述内管体(45)的外壁连接外管体的内壁,所述内管体(45)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孔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45)为自上而下直径递增的阶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延物料传输方向两侧设置有柔性挡板(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板(8)呈波浪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架(3)上还设有用于改变所述传送带(1)传动方向的驱动装置,所述行进架(3)上位于传送带(1)两端分别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接传送带(1)的下料管体(4)。
CN202221056134.1U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 Active CN217322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6134.1U CN217322520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6134.1U CN217322520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2520U true CN217322520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9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6134.1U Active CN217322520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25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1028A (zh) * 2022-12-19 2023-01-17 绵阳蓝奥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装车系统及装车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1028A (zh) * 2022-12-19 2023-01-17 绵阳蓝奥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装车系统及装车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72721B (zh) 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及装车方法
US10053292B2 (en) Steep conveying installation for open-cast mining
CN217322520U (zh) 一种散装物料装车系统
CN108482965B (zh) 一种有轨旋转投料车
CN207293629U (zh) 袋装物料自动装车装置
CN105836483B (zh) 流动式尾部供料链式散货堆装机
CN107758261A (zh) 一种货物转接系统
CN107777218A (zh) 一种地下管道运输货物转接系统
CN210456683U (zh) 全自动散料装车机及装车系统
CN212049636U (zh) 分料布料装置
CN111017582A (zh) 一种装车码垛系统
US3332535A (en) Rolling conveyor systems
CN205634230U (zh) 流动式尾部供料链式散货堆装机
CN112340488A (zh) 多通道进料全平面卸料伸缩式刮料的矩形料库
CN114232630B (zh)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内部结构施工的下料装置
CN217755946U (zh) 一种散装物料装车设备
CN112938471A (zh) 卸货投料一体系统
CN207046463U (zh) 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料输送系统
CN114275563A (zh) 卸船设备
CN112340482A (zh) 一种用于散装物料的牵引式前后双向溜槽装置
CN208231532U (zh) 一种全自动涡流式光饰处理线
CN215286369U (zh) 一种水泥仓防板结内置导料装置
CN219791755U (zh) 一种集装箱装箱用双向伸缩式传输机
CN111017586A (zh) 一种单层物料袋组队装置
CN218968291U (zh) 一种直线行走的双侧堆料装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