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0153U - 汽车座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0153U
CN217320153U CN202220256771.7U CN202220256771U CN217320153U CN 217320153 U CN217320153 U CN 217320153U CN 202220256771 U CN202220256771 U CN 202220256771U CN 217320153 U CN217320153 U CN 217320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hole
car seat
unlock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567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臻青
郭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567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0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0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0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及车辆,包括:靠背主体;以及头枕主体,设置在所述靠背主体的靠背侧的前端面,所述头枕主体包括头枕骨架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头枕骨架与所述调节机构相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靠背主体上,适于调节所述头枕主体相对所述靠背主体的纵向位置。该汽车座椅具有使得头枕主体能够相对靠背主体进行纵向调节,以适应不同乘客的身高、有效地提升了乘客乘车时的体验感的优点。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汽车内饰结构的设计也越来越新颖。传统的座椅靠背调节设计主要从乘客乘坐在座椅上的前后角度来考虑,即,调节座椅靠背整体相对于竖向的倾斜角度。
然而,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化,其被不同的人群所青睐,对于不同的乘客,由于其身高是不同的,为了提高乘客乘车的舒适性,还需要注重头枕相对于靠背座椅的高度,但当前的头枕往往相对于靠背座椅无法调节纵向高度,由此,会影响乘客的舒适性,同时,也会大大地降低用户的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头枕往往相对于靠背座椅无法调节纵向高度,由此,会影响乘客的舒适性,同时,也会大大地降低用户的体验感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汽车座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靠背主体;以及头枕主体,设置在所述靠背主体的靠背侧的前端面,所述头枕主体包括头枕骨架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头枕骨架与所述调节机构相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靠背主体上,适于调节所述头枕主体相对所述靠背主体的纵向位置。
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靠背主体上的头枕导杆和套设在所述头枕导杆上并能沿所述头枕导杆的纵向进行上下运动的滑动基座;所述头枕骨架安装在所述滑动基座上。
可选地,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滑动导套,所述滑动基座设置在所述滑动导套上。
可选地,所述靠背主体包括靠背骨架;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靠背骨架上。
可选地,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遮盖板,所述遮盖板设置在前盖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遮盖板与所述头枕骨架可拆卸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并适于罩住所述滑动基座的头枕装饰外罩。
可选地,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头枕装饰外罩上的锁止解锁组件,所述锁止解锁组件适于锁止和解锁所述头枕导杆。
可选地,在所述滑动基座上构造有开口朝向外侧的凹槽,所述锁止解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头枕锁止销片,在所述头枕锁止销片上构造有供所述头枕导杆穿过的纵向通孔,在所述头枕锁止销片的侧端面构造有横向通孔,其中,所述横向通孔穿过所述纵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纵向通孔的中心线相垂直。
可选地,所述锁止解锁组件还包括活动式设置在所述横向通孔内的锁止销,所述锁止销适于穿过所述头枕导杆且对所述头枕导杆进行锁止。
可选地,在所述头枕锁止销片上还构造有解锁通孔;所述锁止解锁组件还包括头枕解锁按钮、头枕解锁按钮罩盖以及连接板,其中,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头枕解锁按钮罩盖相接触,所述连接板的下端活动式插入到所述解锁通孔内;在所述头枕解锁按钮上构造有按压部,在所述头枕解锁按钮罩盖上构造有贯通孔,按压所述头枕解锁按钮,所述按压部穿过所述贯通孔以推动所述连接板的上端朝靠近所述头枕导杆的方向进行运动,同时,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会朝远离所述头枕导杆的方向进行运动并与所述解锁通孔的对侧边相抵接,从而朝远离所述头枕导杆的方向向外抽拉所述头枕锁止销片,以对所述头枕导杆进行解锁。
可选地,所述锁止解锁组件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头枕解锁按钮和所述头枕解锁按钮罩盖之间。
可选地,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头枕骨架罩盖,所述头枕骨架罩盖设置在所述头枕骨架上并适于遮盖所述头枕骨架的外露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上述所述的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申请的头枕主体包括头枕骨架和调节机构,其中,该头枕骨架与该调节机构相连接,该调节机构设置在该靠背主体上,适于调节该头枕主体相对该靠背主体的纵向位置,即,通过调节调节机构在靠背主体上的纵向位置,便能实现对该头枕主体在纵向上的位置调节,由此,便可以根据不同乘客的身高,来将头枕主体调节到适合的位置,即,可以使乘客找到一个舒适的乘车方位,大大地提高了乘客乘车的舒适性。同时,也提升了乘客乘车时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汽车座椅的侧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头枕骨架、前盖板、支撑板以及调节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头枕骨架、头枕骨架罩盖、滑动基座以及头枕导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汽车座椅的背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锁止解锁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滑动基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锁止解锁组件安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头枕锁止销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头枕主体;20:头枕骨架;21:调节机构;211:头枕导杆;212:滑动基座;3:支撑板;4:前盖板;5:遮盖板;6:头枕装饰外罩;7:锁止解锁组件;8:凹槽;2005:头枕解锁按钮;2007:头枕解锁按钮罩盖;9:连接板;22:弹性复位件;30:头枕骨架罩盖;40:滑动导套;10:按压部;2009:锁止销;2010:头枕锁止销片;2010a:纵向通孔;2010b:横向通孔;2010c:解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8所示,图中示意性地显示了该汽车座椅包括靠背主体(图中未示出)和头枕主体2。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头枕主体2设置在该靠背主体的靠背侧的前端面,该头枕主体2包括头枕骨架20和调节机构21,其中,该头枕骨架20与该调节机构21相连接,该调节机构21设置在该靠背主体上,适于调节该头枕主体2相对该靠背主体的纵向位置(所谓的“纵向位置”是指沿靠背主体的底端至顶端之间的任意适合的位置)。具体地,本申请的头枕主体2包括头枕骨架20和调节机构21,其中,该头枕骨架20与该调节机构21相连接,该调节机构21设置在该靠背主体上,适于调节该头枕主体2相对该靠背主体的纵向位置,即,通过调节调节机构21在靠背主体上的纵向位置,便能实现对该头枕主体2在纵向上的位置调节,由此,便可以根据不同乘客的身高,来将头枕主体2调节到适合的位置,即,可以使乘客找到一个舒适的乘车方位,大大地提高了乘客乘车的舒适性。同时,也提升了乘客乘车时的体验感。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头枕主体2是设置在靠背主体的靠背侧的前端面,这相较于原来的将头枕主体设置在靠背主体的顶部而言,大大地节省了车内的上方空间,有效地提升了车内的空间视野和美观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调节机构21包括设置在该靠背主体上的头枕导杆211和套设在该头枕导杆211上并能沿该头枕导杆211的纵向进行上下运动的滑动基座212,该头枕骨架20安装在该滑动基座212上。具体地,该头枕导杆211可采用插接、螺栓连接或插拔式连接等方式设置在该靠背主体上,滑动基座212套设在该头枕导杆211上,该滑动基座212可沿该头枕导杆211的纵向进行上下调节,当将该滑动基座212调节到适合的角度后,再对该滑动基座212进行锁紧固定,由于头枕骨架20设置在该调节机构21上,因而,在该滑动基座212调节至适合的位置后,也就间接使得头枕骨架20调节到了适合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客,提高乘客乘车时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该头枕导杆211可为倒置的“U”形杆或是呈对称式设置的两个导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头枕骨架20可通过螺栓、螺杆或连接杆等紧固件与该滑动基座212连接为一体。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汽车座椅还包括该滑动导套40,该滑动基座212设置在该滑动导套40上。优选地,该滑动基座212可通过卡接的方式设置在该滑动导套40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卡接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为节约篇幅起见,此处不做详述。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靠背主体包括靠背骨架(图中未示出),该汽车座椅还包括支撑板3,该支撑板3设置在该靠背骨架上。具体地,该支撑板3可通过自攻钉紧固在该靠背骨架上,以遮盖该靠背骨架,起到美观的作用。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汽车座椅还包括前盖板4,该前盖板4与该支撑板3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地,该前盖板4可通过卡扣配合的方式或凹凸配合的方式与该支撑板3连接为一体,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该前盖板4与该支撑板3之间的固定连接,另一方面,相较于使用螺钉或螺栓进行紧固的方式而言,还可以起到无痕连接的作用,美观性较好。
如图3和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汽车座椅还包括遮盖板5,该遮盖板5设置在前盖板4和该支撑板3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具体地,本申请通过卡设的方式,将该遮盖板5卡设在该前盖板4与支撑板3之间的凹槽内,从而相较于使用螺钉进行紧固的情况而言,安装和拆卸都更加的便利,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打孔的数量,从而使得整体的外观看上去更美观。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遮盖板5与该头枕骨架20可拆卸式连接。也就是说,该遮盖板5设置在前盖板4和该支撑板3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后,还同时与头枕骨架20连接为一体。具体地,该遮盖板5可与该头枕骨架20采用螺栓连接或螺钉连接等的方式连接为一体。这样,在头枕骨架20沿该头枕导杆211的纵向进行上下滑动调节时,该遮盖板5会随之进行同步的上下滑动,以实现对滑动基座212内部结构的遮蔽,从而起到美观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汽车座椅还包括设置在该支撑板3上并适于罩住该滑动基座212的头枕装饰外罩6。具体地,该头枕装饰外罩6扣设在该滑动基座212上,适于遮盖滑动基座212,以起到美观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汽车座椅还包括设置在该头枕装饰外罩6上的锁止解锁组件7,该锁止解锁组件7适于锁止和解锁该头枕导杆211。具体地,当头枕导杆211在纵向上调节到适合的高度后,通过该锁止解锁组件7便可以实现对该头枕导杆211的锁定。
反之,当需要再次调节该头枕导杆211的纵向高度时,通过该锁止解锁组件7,便可以实现对该头枕导杆211的解锁。
如图5至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该滑动基座212上构造有开口朝向外侧的凹槽8,该锁止解锁组件7包括设置在该凹槽8内的头枕锁止销片2010,在该头枕锁止销片2010上构造有供该头枕导杆211穿过的纵向通孔2010a,在该头枕锁止销片2010的侧端面构造有横向通孔2010b,其中,该横向通孔2010b穿过该纵向通孔2010a,该横向通孔2010b的中心线与该纵向通孔2010a的中心线相垂直。具体地,当头枕锁止销片2010上的纵向通孔2010a运动至与该头枕导杆211相适配时,可以使得该头枕导杆211在该纵向通孔2010a内进行上下活动,以方便其能够调节到适合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纵向通孔2010a”中的“纵向”是指以图8所示的方位贯穿该头枕锁止销片201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方向。
所谓的“横向通孔2010b”中的“横向”是指以图8所示的方位贯穿该头枕锁止销片2010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的方向。该横向通孔2010b的中心线与该纵向通孔2010a的中心线呈“十字型”设置。
如图5至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锁止解锁组件7还包括活动式设置在该横向通孔2010b内的锁止销2009,该锁止销2009适于穿过该头枕导杆211且对该头枕导杆211进行锁止。具体地,当头枕导杆211在纵向上调节到适合的位置后,为实现对该头枕导杆211在纵向上的固定,通过将该锁止销2009插入到该横向通孔2010b内并穿过该头枕导杆211后,便可以实现对该头枕导杆211的定位,避免其在纵向上发生窜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头枕导杆211上沿纵向可构造有多个呈间隔式设置的卡槽,当将该头枕导杆211调节到适合的角度后,通过将该锁止销2009插入到该横向通孔2010b内并与相应的卡槽相适配,也可实现对该头枕导杆211在纵向上位置的锁紧。
如图5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该头枕锁止销片2010上还构造有解锁通孔2010c。
该锁止解锁组件7还包括头枕解锁按钮2005、头枕解锁按钮罩盖2007以及连接板9,其中,该连接板9的上端与该头枕解锁按钮罩盖2007相接触,该连接板9的下端活动式插入到该解锁通孔2010c内。需要说明的是,该头枕解锁按钮罩盖2007的整体构造为开口朝向外侧的槽体。该连接板9的下端可以在外力作用下,自由地在该解锁通孔2010c内进行摆动。
在该头枕解锁按钮2005上构造有按压部10,该按压部10可为朝头枕解锁按钮罩盖2007进行延伸的凸柱、凸部或凸块等。在该头枕解锁按钮罩盖2007上构造有贯通孔(图中未示出),具体地,该头枕解锁按钮罩盖2007包括底板和设置在该底板的四周的侧板,其中,该头枕解锁按钮罩盖2007呈竖向设置,即,该底板呈竖向设置,该贯通孔设置在该底板的上端,该底板的下端依然为实心的板体结构。
按压该头枕解锁按钮2005,该按压部10穿过该贯通孔以推动该连接板9的上端朝靠近该头枕导杆211的方向进行运动,同时,该连接板9的下端会朝远离该头枕导杆211的方向进行运动并与该解锁通孔2010c的对侧边相抵接,从而朝远离该头枕导杆211的方向向外抽拉该头枕锁止销片2010,以对该头枕导杆211进行解锁。即,使得该头枕导杆211能够在纵向上进行上下调节。
反之,松开该头枕解锁按钮2005,该头枕锁止销片2010携带该锁止销2009复位,以重新对头枕导杆211进行锁止。
可见,本申请通过增设上述所述的连接板9,从而可以使得该锁止解锁组件7设置在头枕装饰外罩6的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不再受安装空间的限制,安装更加方便。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连接板9的“上端”是以图7所示的方位的上端,即,该连接板9靠近车体的顶部的一端为上端,远离车体的顶部的一端为下端。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锁止解锁组件7还包括弹性复位件22,该弹性复位件22设置在该头枕解锁按钮2005和该头枕解锁按钮罩盖2007之间。具体地,在该头枕解锁按钮2005朝向该头枕解锁按钮罩盖2007的方向构造有固定杆,该弹性复位件22的一端的套设在该固定杆上,另一端抵接在该头枕解锁按钮罩盖2007的底板上,当按下该头枕解锁按钮2005后,该弹性复位件22会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反之,松开该头枕解锁按钮2005后,该弹性复位件22会复位到最初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弹性复位件22优选为弹簧、扭簧或其它具有弹性功能的部件。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汽车座椅还包括头枕骨架罩盖30,该头枕骨架罩盖30设置在该头枕骨架20上并适于遮盖该头枕骨架20的外露区域。具体地,该头枕骨架罩盖30可通过螺钉或铆钉固设在该头枕骨架20上,以起到遮盖该头枕骨架20的外露区域的作用,使其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还包括设置在车体内的上述所述的汽车座椅。
需要说明的是,该车辆可为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或商务车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头枕主体2包括头枕骨架20和调节机构21,其中,该头枕骨架20与该调节机构21相连接,该调节机构21设置在该靠背主体上,适于调节该头枕主体2相对该靠背主体的纵向位置,即,通过调节调节机构21在靠背主体上的纵向位置,便能实现对该头枕主体2在纵向上的位置调节,由此,便可以根据不同乘客的身高,来将头枕主体2调节到适合的位置,即,可以使乘客找到一个舒适的乘车方位,大大地提高了乘客乘车的舒适性。同时,也提升了乘客乘车时的体验感。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靠背主体;以及
头枕主体,设置在所述靠背主体的靠背侧的前端面,所述头枕主体包括头枕骨架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头枕骨架与所述调节机构相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靠背主体上,适于调节所述头枕主体相对所述靠背主体的纵向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靠背主体上的头枕导杆和套设在所述头枕导杆上并能沿所述头枕导杆的纵向进行上下运动的滑动基座;
所述头枕骨架安装在所述滑动基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滑动导套,所述滑动基座设置在所述滑动导套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主体包括靠背骨架;
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靠背骨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遮盖板,所述遮盖板设置在前盖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板与所述头枕骨架可拆卸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并适于罩住所述滑动基座的头枕装饰外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头枕装饰外罩上的锁止解锁组件,所述锁止解锁组件适于锁止和解锁所述头枕导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基座上构造有开口朝向外侧的凹槽,所述锁止解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头枕锁止销片,在所述头枕锁止销片上构造有供所述头枕导杆穿过的纵向通孔,在所述头枕锁止销片的侧端面构造有横向通孔,其中,所述横向通孔穿过所述纵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纵向通孔的中心线相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解锁组件还包括活动式设置在所述横向通孔内的锁止销,所述锁止销适于穿过所述头枕导杆且对所述头枕导杆进行锁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枕锁止销片上还构造有解锁通孔;
所述锁止解锁组件还包括头枕解锁按钮、头枕解锁按钮罩盖以及连接板,其中,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头枕解锁按钮罩盖相接触,所述连接板的下端活动式插入到所述解锁通孔内;
在所述头枕解锁按钮上构造有按压部,在所述头枕解锁按钮罩盖上构造有贯通孔,按压所述头枕解锁按钮,所述按压部穿过所述贯通孔以推动所述连接板的上端朝靠近所述头枕导杆的方向进行运动,同时,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会朝远离所述头枕导杆的方向进行运动并与所述解锁通孔的对侧边相抵接,从而朝远离所述头枕导杆的方向向外抽拉所述头枕锁止销片,以对所述头枕导杆进行解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解锁组件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头枕解锁按钮和所述头枕解锁按钮罩盖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头枕骨架罩盖,所述头枕骨架罩盖设置在所述头枕骨架上并适于遮盖所述头枕骨架的外露区域。
15.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上述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
CN202220256771.7U 2022-02-08 2022-02-08 汽车座椅及车辆 Active CN217320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6771.7U CN217320153U (zh) 2022-02-08 2022-02-08 汽车座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6771.7U CN217320153U (zh) 2022-02-08 2022-02-08 汽车座椅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0153U true CN217320153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6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56771.7U Active CN217320153U (zh) 2022-02-08 2022-02-08 汽车座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0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93938A (en) Headrest
KR102017614B1 (ko) 목받침 헤드레스트
CN217320153U (zh) 汽车座椅及车辆
US6250680B1 (en) Passenger safety belt restraint arrangement
CN113306468B (zh) 一种头枕支架的滑动锁定机构以及汽车座椅头枕支架
KR101096739B1 (ko) 자동차용 테이블
KR20020048486A (ko) 자동차용 시트레일의 로킹시스템
CN218021298U (zh) 靠背组件、座椅及车辆
CN216508037U (zh) 头枕两向调节结构
CN113147535A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
CN113734013A (zh) 头枕两向调节结构
CN215513333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
CN215883413U (zh)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解锁机构
CN209938387U (zh) 一种车载辅助座椅及车载座椅
CN214189408U (zh) 一种手动升降扶手及车辆
CN218929265U (zh)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用上拉带组件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19295221U (zh) 一种可调支撑腿及汽车安全座椅
CN216331627U (zh) 汽车座椅的头枕
KR200147887Y1 (ko) 장애자용 자동차의 프런트시트
CN218316387U (zh) 一种汽车座椅辅助头枕
CN220809223U (zh) 一种座椅结构及车辆
KR950012262B1 (ko) 전후이동 및 절곡가능한 자동차의 헤드레스트
CN215513337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12604673U (zh) 一种汽车座椅坐垫长度调节装置
US11192482B2 (en) Headrest assembly including locking arrangement reducing BS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