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3333U - 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3333U
CN215513333U CN202120553955.5U CN202120553955U CN215513333U CN 215513333 U CN215513333 U CN 215513333U CN 202120553955 U CN202120553955 U CN 202120553955U CN 215513333 U CN215513333 U CN 215513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lide rail
fixed
outer slide
retur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539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东生
陈宇
张立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ac Ullitec Auto Interiors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ac Ullitec Auto Interiors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ac Ullitec Auto Interiors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ac Ullitec Auto Interiors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539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3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3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33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包括有A座、B座和可解锁的锁定机构,B座用于安装汽车座椅并滑动设置在A座上,锁定机构用于限制B座相对A座的滑动,A座与B座之间设有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B座使其相对A座朝一方向回移复位。本实用新型通过锁定机构解锁,B座沿着A座滑动,当需要使B座恢复原始位置时,A座在弹性复位装置的作用下进行回弹,使得B座能够自动复位,无需手动调节,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调节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普遍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功能和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饰部件的重要组成分,已不仅仅是满足其基本功用,还需要满足多种乘坐需求。现有汽车的三排座椅需求越来越普遍,为了应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不同的乘客乘坐需求,同时满足三排座椅汽车后排乘客方便进入,现有市场上的汽车座椅设置了横向调节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在进行横向调节之后,需要手动调节才能恢复到初始的位置,导致乘坐者的使用不便,影响乘坐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其能够在汽车座椅调节位置之后,可以自动回到初始位置,提高了使用便利性,用户体验较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座椅的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包括有A座、B座和可解锁的锁定机构,所述B座用于安装汽车座椅并滑动设置在A座上,所述锁定机构用于限制B座相对A座的滑动,所述A座与B座之间设有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B座使其相对A座朝一方向回移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A座上,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B座的上。
进一步地,所述A座为外滑轨,所述B座为滑动设置在所述外滑轨上的内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外滑轨上设有限位挡板,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挡板上,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内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挡板设于外滑轨的侧壁上,所述锁定机构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向所述外滑轨的侧壁方向延伸,使得所述内滑轨在回弹的过程中借助限位挡板抵挡限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固定于所述内滑轨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向所述外滑轨的侧壁方向延伸出所述限位件,使得所述固定架与所述限位件连接形成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内滑轨的两端固设有U型板,用于固定座椅。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内滑轨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限位挡板上,所述U型板沿外滑轨的侧壁方向延伸出有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与限位挡板位于外滑轨的同一侧,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凸出部上,使得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内滑轨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U型板的一端竖直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加强钩,所述外滑轨靠近第一加强钩的一侧翻边形成第二加强钩,第一加强钩与第二加强钩适配,但不影响U型板与外滑轨的相对移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解锁锁定机构,使得B座沿着A座滑动,当需要使B座恢复原始位置时,A座在弹性复位装置的作用下进行回弹,使得B座能够自动复位,无需手动调节,方便使用,进而能够实现汽车座椅调节后可自动回到初始位置,提高了使用便利性,用户体验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涉及内滑轨与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涉及外滑轨与限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涉及U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涉及U型板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汽车座椅;21、外滑轨;210、内滑轨;211、限位挡板;212、第二加强钩;31、解锁机构;310、固定架;3100、限位件;41、锁止机构;51、复位弹簧;61、U型板;610、凸出部;611、第一加强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优先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示出了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包括A座、B座和可解锁的锁定机构,B座用于安装汽车座椅10并滑动设置在A座上,锁定机构用于限制B座相对A座的滑动,也即可以理解,在锁定机构解锁的状态下,A座可相对B座滑动,或者B座可相对A座滑动。A座与B座之间设有弹性复位装置,弹性复位装置用于驱动B座使其相对A座朝一方向回移复位。本实施例中,A座是固定不动的,在锁定机构解锁状态下,B座A座相对滑动,也即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解锁锁定机构,使得B座沿着A座滑动,当需要使B座恢复原始位置时,A座在弹性复位装置的作用下进行回弹,使得B座能够自动复位,无需手动调节,方便使用。
作为一种应用场景,A座与B座的相对滑动可以用于调节汽车座椅10的横向移动。具体地,A座为外滑轨21,B座为滑动设置在外滑轨上的内滑轨210,内滑轨210在锁定机构解锁状态下使其可沿所述外滑轨21滑动,也即是内滑轨210在锁定机构解锁状态下能够沿外滑轨21滑动。本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包括有用于内滑轨210锁定在外滑轨21上的锁止机构41和将内滑轨210解锁使其可沿外滑轨21滑动的解锁机构31。其中,解锁机构31设于内滑轨210上,使得解锁机构31能够随着内滑轨210的移动而移动;而汽车座椅10固定于内滑轨210上,外滑轨21固定于汽车内饰的底板上;当需要横向调节汽车座椅10时,通过解锁机构31解锁内滑轨210,也即锁止机构41解锁,内滑轨210可相对于外滑轨21横向滑动,实现汽车座椅10的横向调节;当汽车座椅10调节到所需的位置时,锁止机构41对内滑轨210进行锁止,使得内滑轨210与外滑轨21无相对滑动。另外,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如何解锁的,使得A座与B座的相对滑动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对解锁机构31与锁止机构41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51,所述复位弹簧51的一端固定于A座上,其另一端固定于B座的上,也即是复位弹簧51的一端固定于内滑轨210上,复位弹簧51的另一端固定于外滑轨21上,在锁定机构解锁状态下,内滑轨210沿着外滑轨21滑动。当汽车座椅10沿着内滑轨210的长度方向移动到所需调节的位置之后,锁止机构41对内滑轨210与外滑轨21进行锁止,若需要将汽车座椅10恢复到初始位置,则解锁机构31解锁该锁止机构41,此时的内滑轨210在复位弹簧51的作用力下进行复位,回到初始位置。
具体地,所述外滑轨21上设有限位挡板211,所述复位弹簧51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挡板211上,所述复位弹簧51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内滑轨210上,使得所述内滑轨210能够在复位弹簧51的作用下进行回弹。进一步地,限位挡板211设于外滑轨21的侧壁上,锁定机构上设置有限位件3100,限位件3100向外滑轨21的侧壁方向延伸,使得内滑轨210在回弹的过程中借助限位挡板211抵挡限位件3100。也即是汽车座椅10在回弹的过程中,通过固定于外滑轨21上的限位挡板211对固定于解锁机构31上的限位件3100进行限位,从而实现使得内滑轨210能够自动恢复原始位置,无需手动调节,方便使用,进而能够实现汽车座椅10横向调节后可自动回到初始位置,提高了使用便利性,用户体验较佳。可以理解的是,汽车座椅10沿着内滑轨210的长度方向移动到所需调节的位置之后,锁止机构41对内滑轨210进行锁止,若需要将汽车座椅10恢复到初始位置,则解锁机构31解锁该锁止机构41,此时的内滑轨210在复位弹簧51的作用力下进行回弹,也即是汽车座椅10在回弹的过程中,通过固定于外滑轨21上的限位挡板211对固定于解锁机构31上的限位件3100进行限位,从而实现使得内滑轨210能够自动恢复原始位置。
本实施例中,解锁机构31固定铆接于内滑轨210上,以使得解锁机构31与内滑轨210连接固定,也即是解锁机构31通过固定铆接的方式与内滑轨210连接固定,从而便于解锁机构31与内滑轨210的快速连接固定。当然,该解锁机构31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固定方式固定于内滑轨210上,在此处不做限定。具体地,解锁机构31包括有固定于内滑轨210上的固定架310,固定架310固定于内滑轨210的顶壁上,使得解锁机构31固定于内滑轨210上,也即可以理解,解锁机构31是通过其固定架310铆接固定于内滑轨210上的;而固定架310向外滑轨21的侧壁方向延伸出限位件3100,使得固定架310与限位件3100连接形成一体,也即是限位件3100与固定架310是一体成型的,使得限位件3100与固定架310的连接更加牢固,当然,限位件3100与固定架310也可以不是一体成型,可以是通过焊接或者其他的连接方式连接,在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限位挡板211设于外滑轨21的侧壁上,限位件3100向外滑轨21的侧壁方向延伸,使得限位挡板211抵挡限位件3100。也即是汽车座椅10在初始状态下,固定架310上的限位件3100是与固定于外滑轨21上的限位挡板211抵挡的,提供内滑轨210的回弹限位。此外,为了便于限位挡板211能够更好对限位件3100进行限位,如图7所示,该限位挡板211为“L”字形的结构;为了使得限位挡板211与外滑轨21连接的更加稳固,限位挡板211通过焊接的形式与外滑轨21的侧壁固定连接,焊接更为牢固。当然,限位挡板211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与外滑轨21的侧壁连接固定,在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复位弹簧51与内滑轨210平行设置,由于复位弹簧51的一端是固定在内滑轨210上,复位弹簧51与内滑轨210平行设置可以便于复位弹簧51的伸缩,使得内滑轨210的回弹效果稳定。具体地,该复位弹簧51为弹簧,汽车座椅10是通过固定于内滑轨210的两端的U型板61与内滑轨210连接固定的,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限位挡板211上,如图8所示,U型板61沿外滑轨21的侧壁方向延伸出有凸出部610,凸出部610与限位挡板211位于外滑轨21的同一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凸出部610上,从而实现使得弹簧与内滑轨210平行设置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U型板61的一端竖直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加强钩611,外滑轨21靠近第一加强钩611的一侧翻边形成第二加强钩212;第一加强钩611与第二加强钩212适配但不影响U型板61与外滑轨21的相对移动。也即可以理解,内滑轨210与外滑轨21之间通过第一加强钩611与第二加强钩212的钩连,增加内滑轨210的强度,从而提高汽车座椅10的安全性,满足法规对汽车座椅10使用强度要求。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包括有A座、B座和可解锁的锁定机构,所述B座用于安装汽车座椅并滑动设置在A座上,所述锁定机构用于限制B座相对A座的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A座与B座之间设有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B座使其相对A座朝一方向回移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A座上,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B座的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座为外滑轨,所述B座为滑动设置在所述外滑轨上的内滑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滑轨上设有限位挡板,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挡板上,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内滑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设于外滑轨的侧壁上,所述锁定机构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向所述外滑轨的侧壁方向延伸,使得所述内滑轨在回弹的过程中借助限位挡板抵挡限位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固定于所述内滑轨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向所述外滑轨的侧壁方向延伸出所述限位件,使得所述固定架与所述限位件连接形成一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轨的两端固设有U型板,用于固定座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内滑轨平行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限位挡板上,所述U型板沿外滑轨的侧壁方向延伸出有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与限位挡板位于外滑轨的同一侧,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凸出部上,使得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内滑轨平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的一端竖直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加强钩,所述外滑轨靠近第一加强钩的一侧翻边形成第二加强钩,第一加强钩与第二加强钩适配,但不影响U型板与外滑轨的相对移动。
CN202120553955.5U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513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3955.5U CN215513333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3955.5U CN215513333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3333U true CN215513333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5395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513333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3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7164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KR101671644B1 (ko) 시트 레일의 록킹 장치
JP3866115B2 (ja) 折り畳み式の背もたれを備えた乗物用シート
US9004602B2 (en) Latching device for a head restraint
US8794704B2 (en) Backrest safety mechanism for car seat
US20120139313A1 (en) Fold-And-Dive Apparatus for Vehicle Seat
EP3702208B1 (en) Car safety seat
KR101709354B1 (ko) 자동차 시트의 시트레일 록킹 장치
CN215513333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
US20200398703A1 (en) System comprising a vehicle seat track and a support
CN211765082U (zh) 座椅总成支架
US7032874B2 (en) Suspension adjusting handle for a suspension system
KR101033881B1 (ko) 자동차용 오토 슬라이딩 헤드레스트
CN208813045U (zh) 一种挡片式汽车座椅头枕四向调节机构
JP623532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スライドレール装置
CN217320153U (zh) 汽车座椅及车辆
JP2003054299A (ja) ストライカー装置
KR101654374B1 (ko) 광역 시트백 폴딩타입 리클라이너
CN218892459U (zh) 弧形汽车座椅轨道及座椅
JP2017052308A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
CN216684186U (zh) 座椅头枕装置及包括该座椅头枕装置的车辆
CN209757043U (zh) 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
CN109228991B (zh) 一种具有可折叠挡风装置的赛车
CN220720887U (zh) 座椅头枕及车辆
CN214383354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杆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