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19275U - 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19275U CN217319275U CN202123231958.6U CN202123231958U CN217319275U CN 217319275 U CN217319275 U CN 217319275U CN 202123231958 U CN202123231958 U CN 202123231958U CN 217319275 U CN217319275 U CN 2173192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et
- bending
- driving device
- die plate
- drive arran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属于汽车饰条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下模座,其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下衬条;第一复位驱动装置,其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述下模座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设置有第一复位块,所述下衬条与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联动连接,各个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可分别驱动各个所述第一复位块伸入各个所述第一孔推动所述下衬条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既可完成下衬条的弯曲又可完成下衬条的复位,有效解决了人工拆下衬条复原再安装的问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饰条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饰条结构复杂,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721508709.8 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汽车上饰条,包括塑料底板,所述的塑料底板呈条状结构且尾部弯曲,所述的塑料底板的两侧边沿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橡胶衬条,所述的塑料底板两端的端面与橡胶衬条两端的端面平齐,所述的塑料底板上间隔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的塑料底板背部设有若干卡板,所述的塑料底板背部且靠近其端部位置处还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包括外孔和内孔,所述的外孔与内孔相通,所述的内孔的孔径小于外孔的孔径,所述的塑料底板背部还设有若干用于连接的键头。
原有面弧与线弧都呈S型的饰条弯曲,需要用人工把上下两根衬条把产品包起来弯曲,在弯曲后再用手把衬条扳开并取出产品,因此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包括:
工作台;下模座,其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下衬条,所述下模板具有第一孔;第一复位驱动装置,其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述下模座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设置有第一复位块,所述下衬条与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联动连接,各个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可分别驱动各个所述第一复位块伸入各个所述第一孔推动所述下衬条移动。
较佳的,还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呈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上模座包括上模板以及第一弯曲驱动装置,所述上模板设置有上衬条,所述第一弯曲驱动装置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上模板与所述第一弯曲驱动装置联动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上模板朝所述下模板移动,所述上衬条以及所述下衬条均位于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上模板之间。
较佳的,还包括第二复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上模座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设置有第二复位块,所述上衬条与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联动连接,所述上模板具有第二孔,各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可分别驱动各个所述第二复位块伸入各个所述第二孔推动所述上衬条移动。
较佳的,所述第一复位块以及所述第二复位块均设置有用于与工件抵接的抵接轮。
较佳的,各个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以及各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一一对应设置。
较佳的,所述工作台还设置有支座以及侧模座,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以及第二复位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支座设置有第一侧模板,所述侧模座包括第二侧模板以及第二弯曲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弯曲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第二侧模板朝所述第一侧模板移动。
较佳的,所述工作台还设置有导轨以及第三复位驱动装置,所述支座可移动地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支座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述侧模座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座之间,所述支座与所述第三复位驱动装置联动连接,各个所述第三复位驱动装置可分别驱动各个所述支座移动。
较佳的,所述第一弯曲驱动装置、第二弯曲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以及所述第三复位驱动装置均设置为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各个第一复位驱动装置可分别驱动各个第一复位块伸入各个第一孔推动下衬条移动,从而使弯曲的下衬条复位,因此既可完成下衬条的弯曲又可完成下衬条的复位,有效解决了人工拆下衬条复原再安装的问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能。
2、下模板形成有第一弯曲面,上模板形成有第二弯曲面,第一弯曲驱动装置可驱动上模板朝下模板移动从而通过第一弯曲面以及第二弯曲面将上衬条与下衬条沿竖直方向进行弯曲。
3、各个第二复位驱动装置可分别驱动各个第二复位块伸入各个第二孔推动下衬条移动从而使弯曲的上衬条复位,因此既可完成上衬条的弯曲又可完成上衬条的复位,通过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与第二复位驱动装置完成沿竖直方向的复位。
4、第一侧模板形成有第三弯曲面,第一侧模板形成有第四弯曲面,第二弯曲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二侧模板朝第一侧模板移动从而通过第三弯曲面以及第四弯曲面将上衬条与下衬条沿水平方向进行弯曲。
5、当第一复位块伸入第一孔并且第二复位块伸入第二孔,各个第三复位驱动装置可分别驱动各个支座沿导轨移动从而完成上衬条与下衬条沿水平方向的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弯曲复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弯曲复位设备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弯曲复位设备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弯曲复位设备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座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支座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00、工作台;110、导轨;210、下模板;211、第一孔;220、下衬条;300、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10、第一复位块; 311、抵接轮;410、上模板;411、第二孔;420、第一弯曲驱动装置;430、上衬条;500、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10、第二复位块; 600、支座;610、第一侧模板;710、第二侧模板;720、第二弯曲驱动装置;800、第三复位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包括:工作台100、下模座以及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其中,工作台100 用于设置其他部件;下模座包括下模板210,所述下模板210与所述工作台100连接,所述下模板210设置有下衬条220,所述下模板210 具有第一孔211;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述下模座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之间,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与所述工作台100连接,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 300设置有第一复位块310,所述下衬条220与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联动连接,各个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可分别驱动各个所述第一复位块310伸入各个所述第一孔211推动所述下衬条220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可分别驱动各个第一复位块310伸入各个第一孔211推动下衬条220移动,从而使弯曲的下衬条220复位,因此既可完成下衬条220的弯曲又可完成下衬条220的复位,有效解决了人工拆下衬条220复原再安装的问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能。
如图5、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呈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上模座包括上模板410以及第一弯曲驱动装置420,所述上模板410设置有上衬条430,所述第一弯曲驱动装置420与所述工作台100连接,所述上模板410与所述第一弯曲驱动装置420联动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驱动装置420可驱动所述上模板410朝所述下模板210移动,所述上衬条 430以及所述下衬条220均位于所述下模板210与所述上模板410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模板210形成有第一弯曲面,上模板410 形成有第二弯曲面,第一弯曲驱动装置420可驱动上模板410朝下模板210移动从而通过第一弯曲面以及第二弯曲面将上衬条430与下衬条220沿竖直方向进行弯曲。
如图5、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与所述工作台100连接,所述上模座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之间,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设置有第二复位块510,所述上衬条430与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联动连接,所述上模板410具有第二孔411,各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可分别驱动各个所述第二复位块510伸入各个所述第二孔411推动所述上衬条430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可分别驱动各个第二复位块510伸入各个第二孔411推动下衬条220移动从而使弯曲的上衬条430复位,因此既可完成上衬条430的弯曲又可完成上衬条 430的复位,通过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与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完成沿竖直方向的复位。
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复位块310 以及所述第二复位块510均设置有用于与工件抵接的抵接轮3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复位块310以及第二复位块510均通过抵接轮 311,因此在复位过程中不会在上衬条430与下衬条220表面留下损伤。
如图1、图2、图5、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各个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以及各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 500一一对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驱动的第二复位块510与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驱动的第二复位块510能够相互对应,复位的上衬条430与下衬条220更加贴合。
如图1、图2、图4、图5、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工作台100还设置有支座600以及侧模座,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以及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均与所述支座600固定连接,所述支座600设置有第一侧模板610,所述侧模座包括第二侧模板710以及第二弯曲驱动装置720,所述第二弯曲驱动装置720可驱动所述第二侧模板710朝所述第一侧模板610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模板610形成有第三弯曲面,第一侧模板610形成有第四弯曲面,第二弯曲驱动装置720可驱动第二侧模板710朝第一侧模板610移动从而通过第三弯曲面以及第四弯曲面将上衬条430与下衬条220沿水平方向进行弯曲。
如图1、图2、图4、图5、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工作台100还设置有导轨110以及第三复位驱动装置800,所述支座600可移动地与所述导轨110连接,所述支座600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述侧模座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座600之间,所述支座 600与所述第三复位驱动装置800联动连接,各个所述第三复位驱动装置800可分别驱动各个所述支座600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复位块310伸入第一孔211并且第二复位块510伸入第二孔411,各个第三复位驱动装置800可分别驱动各个支座600沿导轨110移动从而完成上衬条430与下衬条220沿水平方向的复位。
如图1-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弯曲驱动装置420、第二弯曲驱动装置720、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以及所述第三复位驱动装置800均设置为气缸。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模板410与第一弯曲驱动装置42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侧模板710与第二弯曲驱动装置72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块310与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复位块510与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支座600 与第三复位驱动装置80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如图1-图7所示,从总的工作原理来说,首先放入工件,第一弯曲驱动装置420推动上衬条430与下衬条220抵触连接从而包覆住工件,然后开始弯曲,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与第二复位驱动装置 500泄气,第三复位驱动装置800退开,通过第一弯曲驱动装置420 与第二弯曲驱动装置720弯曲,弯曲完成后通过第一弯曲驱动装置 420与第二弯曲驱动装置720退开,并且取出弯曲好的工件,工件取出后第一弯曲驱动装置420再重新推进使得上衬条430与下衬条220 抵触连接,第一复位驱动装置300、第二复位驱动装置500以及第三复位驱动装置800推进,使上衬条430与下衬条220回到原点。
Claims (8)
1.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
下模座,其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下衬条,所述下模板具有第一孔;
第一复位驱动装置,其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述下模座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设置有第一复位块,所述下衬条与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联动连接,各个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可分别驱动各个所述第一复位块伸入各个所述第一孔推动所述下衬条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呈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上模座包括上模板以及第一弯曲驱动装置,所述上模板设置有上衬条,所述第一弯曲驱动装置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上模板与所述第一弯曲驱动装置联动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上模板朝所述下模板移动,所述上衬条以及所述下衬条均位于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上模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复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上模座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设置有第二复位块,所述上衬条与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联动连接,所述上模板具有第二孔,各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可分别驱动各个所述第二复位块伸入各个所述第二孔推动所述上衬条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块以及所述第二复位块均设置有用于与工件抵接的抵接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以及各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一一对应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设置有支座以及侧模座,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以及第二复位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支座设置有第一侧模板,所述侧模座包括第二侧模板以及第二弯曲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弯曲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第二侧模板朝所述第一侧模板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设置有导轨以及第三复位驱动装置,所述支座可移动地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支座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述侧模座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座之间,所述支座与所述第三复位驱动装置联动连接,各个所述第三复位驱动装置可分别驱动各个所述支座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驱动装置、第二弯曲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以及所述第三复位驱动装置均设置为气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31958.6U CN217319275U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31958.6U CN217319275U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19275U true CN217319275U (zh) | 2022-08-30 |
Family
ID=8298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31958.6U Active CN217319275U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19275U (zh) |
-
2021
- 2021-12-20 CN CN202123231958.6U patent/CN2173192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45068U (zh) | 一种密封条弯曲机 | |
CN217319275U (zh) | 一种用于汽车饰条的弯曲复位设备 | |
CN206135185U (zh) | 一种裁切并挪移导线外皮装置 | |
CN208497717U (zh) | 一种饰条双工位交替作业治具 | |
CN209969718U (zh) | 一种电力铁塔塔件加工用的切削机床 | |
CN110450182B (zh) | 车架柔性夹具机构 | |
CN202071029U (zh) | 汽车遮阳板支架支撑装置 | |
CN210969625U (zh) | 一种汽车遮阳板自动包边设备 | |
CN211027951U (zh) | 一种汽车车架总成铆接工装 | |
CN210524128U (zh) | 一种可移动式电源车蒙皮拉伸装置 | |
CN207982722U (zh) | 一种汽车底盘配件多点自动压套设备 | |
CN105855416A (zh) | 一种机器人智能滚压包边系统的上件台 | |
CN211709835U (zh) | 一种汽车遮阳板自动包边设备 | |
CN220592089U (zh) | 侧围分拼焊接生产线的夹具总成 | |
CN210257315U (zh) | 一种汽车备胎盖板复合设备的易换模组件 | |
CN210435205U (zh) | 一种用于试制汽车翼子板的侧翻边整形工装 | |
CN219380619U (zh) | 一种用于组装冰箱外钣金的作业台车 | |
CN218926744U (zh) | 一种动车内装骨架用焊接工装 | |
CN217291071U (zh) | 一种用于座垫焊接的气动夹持定位装置 | |
CN209319645U (zh) | 汽车c柱下装饰板装配工装 | |
CN2732384Y (zh) | 一种车门包边装置 | |
CN216159761U (zh) | 一种中置式功能手车安装及测试装置 | |
CN216264368U (zh) | 一种汽车模具配件生产用校直机 | |
CN207288596U (zh) | 一种新型汽车零件冲压模具退料机构 | |
CN220006579U (zh) | 一种汽车外饰板夹持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