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1581U - 一种凸轮焊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凸轮焊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1581U
CN217281581U CN202123245725.1U CN202123245725U CN217281581U CN 217281581 U CN217281581 U CN 217281581U CN 202123245725 U CN202123245725 U CN 202123245725U CN 217281581 U CN217281581 U CN 217281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seat
welding
plat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457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启洋
唐红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anyuh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nyuh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nyuh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nyuh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457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1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1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1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凸轮焊接机,包括有输送机构、剥皮机构、焊接机构、接头送料机构和凸轮传动机构;凸轮传动机构包括有座体、转轴、凸轮模组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转轴,凸轮模组包括有第一至第五凸轮并左右间距式设于转轴;刀座通过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一凸轮,上剥皮刀通过第二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二凸轮;焊接头通过第三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三凸轮,送料座通过第四传动组件连接于第四凸轮,推杆通过第五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五凸轮;如此,通过凸轮传动机构的设计,利用第一至第五凸轮与第一至第五传动组件的传动连接,以实现线材的剥皮、接头的送料和接头、线材之间的焊接加工,生产效率高,减少设备电量使用,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凸轮焊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加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凸轮焊接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连接器作为一种传输信号的媒介产品,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工业生产用的设备还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手机、电脑、MP3等,连接器都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元素而不可或缺,连接器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先把线材的各分线体连接端的非金属外层剥除、切平,后与接头进行匹配定位并进行焊接固定等工序;但是,现有的线材加工设备结构欠佳,每个工序都需要配备一个或两个的动力以实现对线材的剥皮、切平操作与接头的送料、推移与焊接头的焊接操作,能源消耗大,成本高,适用范围小。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凸轮焊接机,其通过凸轮传动机构的设计,利用第一至第五凸轮与第一至第五传动组件的传动连接,以实现线材的剥皮、接头的送料和接头、线材之间的焊接加工,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凸轮焊接机,包括有输送机构、剥皮机构、焊接机构、接头送料机构和凸轮传动机构;其中:
所述剥皮机构、焊接机构和接头送料机构自左往右依次布置于输送机构的后侧,所述凸轮传动机构设置于剥皮机构、焊接机构的后方,所述凸轮传动机构包括有座体、转轴、凸轮模组和驱动装置,所述转轴左右延伸设置并可转动式设置于座体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转轴的一端,所述凸轮模组包括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第四凸轮和第五凸轮,所述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第四凸轮和第五凸轮左右间距式设置于转轴上;
所述剥皮机构包括有刀座及设置于刀座上的上剥皮刀、下剥皮刀,所述刀座可前后活动式设置,所述上剥皮刀可上下活动式设置于刀座上,所述下剥皮刀位于上剥皮刀的下方,所述刀座通过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一凸轮,所述上剥皮刀通过第二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二凸轮,所述上剥皮刀、下剥皮刀、刀座随第一、第二传动组件的联动以对线材进行剥皮操作;
所述焊接结构包括有焊接座、焊接头、送料座和推杆,所述焊接座设置于刀座的右侧,所述焊接头可上下活动式设置于焊接座上,所述焊接头通过第三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三凸轮,所述送料座设置于焊接座的右侧,所述送料座具有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前端朝向输送机构设置,所述送料座可前后活动式设置,所述送料座通过第四传动组件连接于第四凸轮,所述焊接头位于输送机构、送料座之间的上方,所述推杆可前后活动式设置于送料通道内,所述推杆通过第五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五凸轮;
所述接头送料机构连通于送料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压持机构,所述压持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板、压板和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有两个并左右间距式布置,所述剥皮机构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所述压板为左右延伸设置的条形板,所述压板可上下活动式设置于两个第一安装板上并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活动座设置于压板的上端,所述焊接头上设置有第一联动部,所述第一活动座通过第一联动部与焊接头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线材的治具,所述治具上设置有匹配压板的压槽,所述压槽的左右端贯通治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治具上设置有放置线材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前后端贯通治具,所述放置槽与压槽相连通并呈十字槽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治具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芯线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若干左右间距式布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治具的后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二活动座和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活动座可前后活动式设置并位于刀座的左侧,所述第二活动座的右侧设置有联动槽,所述刀座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二联动部受限于联动槽内,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前、后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活动座、第一凸轮;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于剥皮机构、焊接机构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中部枢接于第二安装板的左侧,所述第三传动杆设置于第二传动杆的前段位置并竖向设置,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下端连接于上剥皮刀,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后端连接于第二凸轮;
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有第四传动杆,所述第四传动杆的中部枢接于第二安装板的右侧,所述焊接头连接有第二活动座,所述第二活动座上下活动式设置于焊接座上,所述第四传动杆的前、后端分别第二活动座、第三凸轮;
所述第四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三安装板和第五传动杆,所述第三安装板设置于送料座的右侧,所述送料座的下端连接有第三活动座,所述第三活动座可前后活动式设置于第三安装板的左侧,所述第五传动杆的前、后端分别连接于第三活动座、第四凸轮;
所述第五传动组件包括有第六传动杆,所述推杆的后端连接有第四活动座,所述第四活动座可前后活动式设置于第三安装板的上端,所述第六传动杆的前、后端分别连接于第四活动座、第五凸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活动座上设置有安装件,所述焊接头设置于安装件上,所述第一联动部设置于安装件上,所述第一活动座设置有匹配第一联动部的安装口,所述第一联动部设置于安装口上,所述第一活动座随第一联动部的联动随焊接头上下位移以实现线材在治具的压持定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剥皮刀、下剥皮刀均为左右延伸的条形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剥皮刀、下剥皮刀均具有第一剥皮位置、第二剥皮位置和裁切位置,所述第一剥皮位置设置于上剥皮刀、下剥皮刀的左段位置,所述第二剥皮位置设置于上剥皮刀、下剥皮刀的右段位置,所述裁切位置设置于上剥皮刀、下剥皮刀中部位置并夹设于第一剥皮位置、第二剥皮位置之间,线材依次进入第一剥皮位置、裁切位置、第二剥皮位置进行半剥皮、裁切和全剥皮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设置有机台板,所述机台板设置于输送机构的前侧,所述机台板的上表面与治具齐平,所述机台板上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机台板的右端后侧,所述侧板上卸料槽,所述卸料槽位于输送机构的右侧,所述治具的定位板随输送机构的控制穿过卸料槽,以使焊接后的线材脱离定位槽并放置于机台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凸轮传动机构的设计,利用第一至第五凸轮与第一至第五传动组件的传动连接,以实现线材的剥皮、接头的送料和接头、线材之间的焊接加工,生产效率高,节省了大量人工,减少设备电量使用,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使用稳定,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其次是,压持机构的设置,避免了线材在剥皮、焊接操作时出现偏移或位移现象,保证了产品的生产品质,同时,利用第一联动部将第一活动座与焊接头配合连接,以联动压板的上下位移实现压板对线材的压持,保证了线材的加工稳定性,且,放置槽和压槽的设置,以实现线材在治具的放置和压板的压持定位;
再者是,定位板和定位槽的设置,有利于线材的芯线在治具上的定位,同时,上剥皮刀、下剥皮刀均为左右延伸的条形刀,上剥皮刀、下剥皮刀均具有第一剥皮位置、第二剥皮位置和裁切位置,以实现线材的预剥皮、裁切和剥皮的操作,以便后续工序的加工,且,卸料槽的设置,以使定位板随输送机构的控制穿过卸料槽从而将焊接后的线材脱离定位槽并放置于机台板上,以实现焊接后的线材脱离治具并在机台板上堆叠,有利于操作员对焊接后的线材收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第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结构的第二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结构的第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结构的第二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剥皮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输送机构 11、治具
111、放置槽 112、压槽
12、定位板 121、定位槽
13、机台板 14、侧板
15、卸料槽 20、剥皮机构
201、第一剥皮位置 202、第二剥皮位置
203、裁切位置 21、刀座
211、第二联动部 22、上剥皮刀
23、下剥皮刀 241、第二活动座
242、第一传动杆 243、联动槽
251、第二传动杆 252、第三传动杆
253、第二安装板 30、焊接机构
31、焊接座 32、焊接头
321、第二活动座 322、安装件
323、第一联动部 33、送料座
331、送料通道 332、进料口
333、第三活动座 34、推杆
341、第四活动座 351、第四传动杆
361、第三安装板 362、第五传动杆
371、第六传动杆 41、送料管道
50、凸轮传动机构 51、座体
52、转轴 531、第一凸轮
532、第二凸轮 533、第三凸轮
534、第四凸轮 535、第五凸轮
54、驱动装置 60、压持机构
61、第一安装板 62、压板
621、固定孔 63、第一活动座
631、安装口 64、挡板
641、调节孔 642、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一种凸轮焊接机,包括有输送机构10、剥皮机构20、焊接机构30、接头送料机构和凸轮传动机构50;其中:
所述剥皮机构20、焊接机构30和接头送料机构自左往右依次布置于输送机构10的后侧,所述凸轮传动机构50设置于剥皮机构20、焊接机构30的后方,所述凸轮传动机构50包括有座体51、转轴52、凸轮模组和驱动装置54,所述转轴52左右延伸设置并可转动式设置于座体51上,所述驱动装置54驱动连接于转轴52的一端,此处,所述驱动装置54通过皮带轮驱动连接于转轴52,所述凸轮模组包括有第一凸轮531、第二凸轮532、第三凸轮533、第四凸轮534和第五凸轮535,所述第一凸轮531、第二凸轮532、第三凸轮533、第四凸轮534和第五凸轮535左右间距式设置于转轴52上;
所述剥皮机构20包括有刀座21及设置于刀座21上的上剥皮刀22、下剥皮刀23,所述刀座21可前后活动式设置,所述上剥皮刀22可上下活动式设置于刀座21上,所述下剥皮刀23位于上剥皮刀23的下方,所述刀座21通过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一凸轮531,所述上剥皮刀22通过第二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二凸轮532,所述上剥皮刀22、下剥皮刀23、刀座21随第一、第二传动组件的联动以对线材进行剥皮操作;
所述焊接结构30包括有焊接座31、焊接头32、送料座33和推杆34,所述焊接座31设置于刀座21的右侧,所述焊接头32可上下活动式设置于焊接座31上,所述焊接头32通过第三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三凸轮533,所述送料座33设置于焊接座31的右侧,所述送料座33具有送料通道331,所述送料通道331的前端朝向输送机构10设置,所述送料座33可前后活动式设置,所述送料座33通过第四传动组件连接于第四凸轮534,所述焊接头32位于输送机构10、送料座33之间的上方,所述推杆34可前后活动式设置于送料通道331内,所述推杆34通过第五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五凸轮535;
所述接头送料机构连通于送料通道331;此处,所述接头送料机构具有送料管道41,所述送料座33上设置有进料口332,所述送料管道41通过进料口332连通于送料通道331;如此,通过凸轮传动机构的设计,利用第一至第五凸轮与第一至第五传动组件的传动连接,以实现线材的剥皮、接头的送料和接头、线材之间的焊接加工,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还包括有压持机构60,所述压持机构60包括有第一安装板61、压板62和第一活动座63,所述第一安装板61设置有两个并左右间距式布置,所述剥皮机构20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板61之间,所述压板62为左右延伸设置的条形板,所述压板62可上下活动式设置于两个第一安装板61上并位于输送机构10的上方,所述第一活动座63设置于压板62的上端,所述焊接头32上设置有第一联动部323,所述第一活动座63通过第一联动部323与焊接头32相连接;如此,压持机构的设置,避免了线材在剥皮、焊接操作时出现偏移或位移现象,保证了产品的生产品质,同时,利用第一联动部将第一活动座与焊接头配合连接,以联动压板的上下位移实现压板对线材的压持。
此处,所述压板62上设置有挡板64,所述挡板64可调式设置于压板62的前侧,所述压板62上设置有固定孔621,所述挡板64上设置有调节孔641,还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依次连接于调节孔641、固定孔621以实现挡板64与压板62之间的组装;还有,所述挡板64具有向上延伸设置的调节板642,所述调节孔641设置于调节板642上,且,所述调节孔641为上下延伸设置的条形孔;优选地,所述调节孔641设置有两个并左右间距式布置;相应的,所述固定孔621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对应两个调节孔641设置;如此,利用挡板限制压板下移伸入压槽的距离,避免了压板下移距离过大导致线材的表面被压坏。
通常,所述输送机构1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线材的治具11,所述治具11上设置有匹配压板62的压槽112,所述压槽112的左右端贯通治具11;此处,所述治具11上设置有放置线材的放置槽111,所述放置槽111的前后端贯通治具11,所述放置槽111与压槽112相连通并呈十字槽设置;还有,所述治具1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芯线的定位板12,所述定位板12上设置有若干左右间距式布置的定位槽121,所述定位板12设置于治具11的后侧;如此,以实现线材在治具的放置和压板的压持定位,同时,定位板和定位槽的设置,有利于线材的芯线在治具上的定位。
还有,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二活动座241和第一传动杆242,所述第二活动座241可前后活动式设置并位于刀座21的左侧,所述第二活动座241的右侧设置有联动槽243,所述刀座2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联动部211,所述第二联动部211受限于联动槽243内,所述第一传动杆242的前、后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活动座241、第一凸轮531;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二传动杆251、第三传动杆252和第二安装板253,所述第二安装板253设置于剥皮机构20、焊接机构30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杆251的中部枢接于第二安装板253的左侧,所述第三传动杆252设置于第二传动杆251的前段位置并竖向设置,所述第三传动杆252的下端连接于上剥皮刀22,所述第二传动杆251的后端连接于第二凸轮532;
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有第四传动杆351,所述第四传动杆351的中部枢接于第二安装板253的右侧,所述焊接头32连接有第二活动座321,所述第二活动座321上下活动式设置于焊接座31上,所述第四传动杆351的前、后端分别第二活动座321、第三凸轮533;此处,所述第二活动座321上设置有安装件322,所述焊接头32设置于安装件322上,所述第一联动部323设置于安装件322上,所述第一活动座63设置有匹配第一联动部的安装口631,所述第一联动部323设置于安装口631上,所述第一活动座63随第一联动部323的联动随焊接头32上下位移以实现线材在治具的压持定位;
所述第四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三安装板361和第五传动杆362,所述第三安装板361设置于送料座33的右侧,所述送料座33的下端连接有第三活动座333,所述第三活动座333可前后活动式设置于第三安装板361的左侧,所述第五传动杆362的前、后端分别连接于第三活动座333、第四凸轮534;
所述第五传动组件包括有第六传动杆371,所述推杆34的后端连接有第四活动座341,所述第四活动座341可前后活动式设置于第三安装板361的上端,所述第六传动杆371的前、后端分别连接于第四活动座341、第五凸轮535。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剥皮刀22、下剥皮刀23均为左右延伸的条形刀,此处,所述上剥皮刀22、下剥皮刀23均具有第一剥皮位置201、第二剥皮位置202和裁切位置203,所述第一剥皮位置201设置于上剥皮刀22、下剥皮刀23的左段位置,所述第二剥皮位置202设置于上剥皮刀22、下剥皮刀23的右段位置,所述裁切位置203设置于上剥皮刀22、下剥皮刀23中部位置并夹设于第一剥皮位置201、第二剥皮位置201之间,线材依次进入第一剥皮位置201、裁切位置203、第二剥皮位置202进行半剥皮、裁切和全剥皮操作。
还设置有机台板13,所述机台板13设置于输送机构10的前侧,所述机台板13的上表面与治具11齐平,所述机台板13上设置有侧板14,所述侧板14设置于机台板13的右端后侧,所述侧板14上卸料槽15,所述卸料槽15位于输送机构10的右侧,所述治具11的定位板12随输送机构10的控制穿过卸料槽15,以使焊接后的线材脱离定位槽121并放置于机台板13上。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凸轮传动机构的设计,利用第一至第五凸轮与第一至第五传动组件的传动连接,以实现线材的剥皮、接头的送料和接头、线材之间的焊接加工,生产效率高,节省了大量人工,减少设备电量使用,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使用稳定,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其次是,压持机构的设置,避免了线材在剥皮、焊接操作时出现偏移或位移现象,保证了产品的生产品质,同时,利用第一联动部将第一活动座与焊接头配合连接,以联动压板的上下位移实现压板对线材的压持,保证了线材的加工稳定性,且,放置槽和压槽的设置,以实现线材在治具的放置和压板的压持定位;
再者是,定位板和定位槽的设置,有利于线材的芯线在治具上的定位,同时,上剥皮刀、下剥皮刀均为左右延伸的条形刀,上剥皮刀、下剥皮刀均具有第一剥皮位置、第二剥皮位置和裁切位置,以实现线材的预剥皮、裁切和剥皮的操作,以便后续工序的加工,且,卸料槽的设置,以使定位板随输送机构的控制穿过卸料槽从而将焊接后的线材脱离定位槽并放置于机台板上,以实现焊接后的线材脱离治具并在机台板上堆叠,有利于操作员对焊接后的线材收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凸轮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送机构、剥皮机构、焊接机构、接头送料机构和凸轮传动机构;其中:
所述剥皮机构、焊接机构和接头送料机构自左往右依次布置于输送机构的后侧,所述凸轮传动机构设置于剥皮机构、焊接机构的后方,所述凸轮传动机构包括有座体、转轴、凸轮模组和驱动装置,所述转轴左右延伸设置并可转动式设置于座体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转轴的一端,所述凸轮模组包括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第四凸轮和第五凸轮,所述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第四凸轮和第五凸轮左右间距式设置于转轴上;
所述剥皮机构包括有刀座及设置于刀座上的上剥皮刀、下剥皮刀,所述刀座可前后活动式设置,所述上剥皮刀可上下活动式设置于刀座上,所述下剥皮刀位于上剥皮刀的下方,所述刀座通过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一凸轮,所述上剥皮刀通过第二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二凸轮,所述上剥皮刀、下剥皮刀、刀座随第一、第二传动组件的联动以对线材进行剥皮操作;
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有焊接座、焊接头、送料座和推杆,所述焊接座设置于刀座的右侧,所述焊接头可上下活动式设置于焊接座上,所述焊接头通过第三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三凸轮,所述送料座设置于焊接座的右侧,所述送料座具有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前端朝向输送机构设置,所述送料座可前后活动式设置,所述送料座通过第四传动组件连接于第四凸轮,所述焊接头位于输送机构、送料座之间的上方,所述推杆可前后活动式设置于送料通道内,所述推杆通过第五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五凸轮;
所述接头送料机构连通于送料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焊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压持机构,所述压持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板、压板和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有两个并左右间距式布置,所述剥皮机构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所述压板为左右延伸设置的条形板,所述压板可上下活动式设置于两个第一安装板上并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活动座设置于压板的上端,所述焊接头上设置有第一联动部,所述第一活动座通过第一联动部与焊接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凸轮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线材的治具,所述治具上设置有匹配压板的压槽,所述压槽的左右端贯通治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凸轮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上设置有放置线材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前后端贯通治具,所述放置槽与压槽相连通并呈十字槽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凸轮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芯线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若干左右间距式布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治具的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凸轮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二活动座和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活动座可前后活动式设置并位于刀座的左侧,所述第二活动座的右侧设置有联动槽,所述刀座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二联动部受限于联动槽内,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前、后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活动座、第一凸轮;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于剥皮机构、焊接机构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中部枢接于第二安装板的左侧,所述第三传动杆设置于第二传动杆的前段位置并竖向设置,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下端连接于上剥皮刀,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后端连接于第二凸轮;
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有第四传动杆,所述第四传动杆的中部枢接于第二安装板的右侧,所述焊接头连接有第二活动座,所述第二活动座上下活动式设置于焊接座上,所述第四传动杆的前、后端分别第二活动座、第三凸轮;
所述第四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三安装板和第五传动杆,所述第三安装板设置于送料座的右侧,所述送料座的下端连接有第三活动座,所述第三活动座可前后活动式设置于第三安装板的左侧,所述第五传动杆的前、后端分别连接于第三活动座、第四凸轮;
所述第五传动组件包括有第六传动杆,所述推杆的后端连接有第四活动座,所述第四活动座可前后活动式设置于第三安装板的上端,所述第六传动杆的前、后端分别连接于第四活动座、第五凸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凸轮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座上设置有安装件,所述焊接头设置于安装件上,所述第一联动部设置于安装件上,所述第一活动座设置有匹配第一联动部的安装口,所述第一联动部设置于安装口上,所述第一活动座随第一联动部的联动随焊接头上下位移以实现线材在治具的压持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剥皮刀、下剥皮刀均为左右延伸的条形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凸轮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剥皮刀、下剥皮刀均具有第一剥皮位置、第二剥皮位置和裁切位置,所述第一剥皮位置设置于上剥皮刀、下剥皮刀的左段位置,所述第二剥皮位置设置于上剥皮刀、下剥皮刀的右段位置,所述裁切位置设置于上剥皮刀、下剥皮刀中部位置并夹设于第一剥皮位置、第二剥皮位置之间,线材依次进入第一剥皮位置、裁切位置、第二剥皮位置进行半剥皮、裁切和全剥皮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凸轮焊接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机台板,所述机台板设置于输送机构的前侧,所述机台板的上表面与治具齐平,所述机台板上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机台板的右端后侧,所述侧板上卸料槽,所述卸料槽位于输送机构的右侧,所述治具的定位板随输送机构的控制穿过卸料槽,以使焊接后的线材脱离定位槽并放置于机台板上。
CN202123245725.1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凸轮焊接机 Active CN217281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5725.1U CN217281581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凸轮焊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5725.1U CN217281581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凸轮焊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1581U true CN217281581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9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45725.1U Active CN217281581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凸轮焊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15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1900A (zh) * 2021-12-22 2022-04-15 深圳市帆与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凸轮焊接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1900A (zh) * 2021-12-22 2022-04-15 深圳市帆与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凸轮焊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81581U (zh) 一种凸轮焊接机
CN113783074B (zh)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双头剥皮焊接机
CN201151049Y (zh) 自动送切焊机
CN113617975B (zh) 一种全自动插针折弯机及其加工方法
CN203109584U (zh) 全自动化定子短路环插入装置
CN203056353U (zh) 一种自动切线剥皮散端压着机
CN201537745U (zh) 小号连接管切断机床
CN114361900A (zh) 一种凸轮焊接机
CN210779432U (zh) 一种端子压接模具
CN209896427U (zh) 一种dc端子电导线的线处理机构
CN216502111U (zh) 一种触头加工设备上的传送机构
CN216529802U (zh) 一种漆包线套管组装结构
CN202651601U (zh) 一种预绝缘连续圆管端子压接机构
CN112952524B (zh) 水晶头组装工艺及设备
CN201808959U (zh) 无纺布焊把机带条送料切断机构
CN213184933U (zh) 绞线自动切断装置
CN210188875U (zh) 全自动导线焊接设备
CN209867190U (zh) 一种自动送料冲床
CN102744549A (zh) 一种铜柱的焊接夹具
CN219959667U (zh) 双头压端子穿壳一体机
CN101987376A (zh) 联结弯管冲弧机
CN218049861U (zh) 一种超长步距落料模的模具
CN219112658U (zh) 一种双线多功能多孔位冲孔冲断切断机
CN112025536B (zh) 一种珩磨系统的零部件装夹机构
CN219959668U (zh) 沾锡穿壳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