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0525U - 蝶阀式化油器 - Google Patents

蝶阀式化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0525U
CN217270525U CN202220181279.8U CN202220181279U CN217270525U CN 217270525 U CN217270525 U CN 217270525U CN 202220181279 U CN202220181279 U CN 202220181279U CN 217270525 U CN217270525 U CN 217270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valve
scavenging
throttle
ch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812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献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Hualia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Huali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Huali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Huali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812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0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0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0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蝶阀式化油器,包括:本体部件、节气门轴、阻风门轴和扫气门轴,本体部件设有混合气腔室和扫气腔室,混合气腔室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混合气腔室内设有喷油器,扫气腔室开设有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节气门轴贯穿本体部件并与本体部件转动连接,节气门轴上设有节气门,节气门位于第一进气孔内,阻风门轴贯穿本体部件并与本体部件转动连接,阻风门轴上设有阻风门,阻风门位于第一出气孔内,扫气门轴贯穿本体部件并与本体部件转动连接,扫气门轴上设有扫气门,扫气门位于扫气腔室内,新鲜空气能够将二冲程发动机内的废气清除干净。

Description

蝶阀式化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蝶阀式化油器。
背景技术
蝶阀式化油器内通常设置有混合气腔室,汽油与空气在混合气腔室内混合后通入二冲程发动机内,二冲程发动机在排气阶段时需要通入气体进行扫气排除废气。现有的蝶阀式化油器通常使用混合气腔室内的混合气执行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流程,使得二冲程发动机内的废气无法清除干净,在做功冲程时影响燃料的燃烧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蝶阀式化油器,能够降低发动机废气的污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蝶阀式化油器,包括:本体部件,设有混合气腔室和扫气腔室,所述混合气腔室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所述混合气腔室内设有喷油器,所述扫气腔室开设有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节气门轴,贯穿所述本体部件并与所述本体部件转动连接,所述节气门轴上设有节气门,所述节气门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孔内;阻风门轴,贯穿所述本体部件并与所述本体部件转动连接,所述阻风门轴上设有阻风门,所述阻风门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孔内;扫气门轴,贯穿所述本体部件并与所述本体部件转动连接,所述扫气门轴上设有扫气门,所述扫气门位于所述扫气腔室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蝶阀式化油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二冲程发动机处于扫气阶段时,新鲜空气经由扫气腔室通入二冲程发动机内,新鲜空气能够清除二冲程发动机内的废气,避免影响燃料的燃烧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部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部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混合气腔室设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扫气腔室设于所述下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有定位部,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气门轴和所述阻风门轴倾斜设置并互相平行,所述上壳体中部沿水平方向的两侧设有凸耳,所述凸耳处开设有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气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动片,所述阻风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联动片,所述阻风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有延伸部,所述阻风门轴还设有第一扭转弹簧,所述第一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联动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联动片在所述第一扭转弹簧的弹簧力下抵接所述第一联动片和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一联动片脱离所述第二联动片时,所述第二联动片抵接所述延伸部而带动所述阻风门轴转动,以使所述阻风门达到最大开启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气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联动片,所述节气门轴设有第二扭转弹簧,所述第二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联动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联动片上设有弧形延伸部,所述扫气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联动片,所述扫气门轴设有第三扭转弹簧,所述第三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联动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联动片设有联动圆柱体,所述弧形延伸部能够抵接所述联动圆柱体,以使所述节气门轴联动所述扫气门轴,使所述节气门与所述扫气门同时达到最大开启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部件的一侧螺接有限位螺钉,所述第三联动片受所述第二扭转弹簧的弹簧力而抵接所述限位螺钉,以使所述限位螺钉能够调节所述节气门轴的旋转幅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扫气腔室、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的形状相同并呈圆柱体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气门的边缘处部分向内凹入形成过渡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气门上开设有初始流量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蝶阀式化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蝶阀式化油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蝶阀式化油器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蝶阀式化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蝶阀式化油器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蝶阀式化油器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节气门轴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阻风门轴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扫气门轴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蝶阀式化油器1000;
上壳体100、混合气腔室110、第一进气孔111、第一出气孔112、喷油器113、定位孔120、凸耳130、安装孔131;
节气门轴200、节气门210、过渡孔211、初始流量孔212、第一联动片220、第三联动片230、弧形延伸部231、第二扭转弹簧240;
阻风门轴300、阻风门310、第二联动片320、固定片330、延伸部331、第一扭转弹簧340;
下壳体400、扫气腔室410、定位部420、调节螺钉430;
扫气门轴500、扫气门510、第四联动片520、联动圆柱体521、第三扭转弹簧5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蝶阀式化油器1000,包括有本体部件,本体部件内设置有混合气腔室110和扫气腔室410,混合气腔室110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11和第一出气孔112,混合气腔室110内设置有喷油器113,喷油器113能够喷射出汽油,混合气腔室110呈文丘里管形状,能够使汽油雾化,扫气腔室410开设有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在二冲程发动机处于压缩阶段时,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孔111 进入混合气腔室110内,喷油器113喷射出汽油,空气与汽油混合后经由第一出气孔112 通入二冲程发动机内,保证二冲程发动机正常运作;在二冲程发动机处于扫气阶段时,新鲜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孔通入扫气腔室410内,以对二冲程发动机执行扫气,新鲜空气可以将二冲程发动机内的废气清除干净,避免影响燃料的燃烧性能,新鲜空气还能够稀释二冲程发动机所放出的废气,降低废气污染,保护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文丘里管是指一种管道,这种管道的截面面积具有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变化,气流流经截面面积较小处的位置时,流速会增大,压强减小,促进汽油雾化,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11所示,本体部件还包括有节气门轴200、阻风门轴300 和扫气门轴500,节气门轴200贯穿本体部件并与本体部件转动连接,节气门轴200上设有节气门210,节气门210螺接于节气门轴200上,节气门210位于第一进气孔111 内,节气门轴200能够转动而带动节气门210,以实现打开或关闭第一进气孔111,阻风门轴300贯穿本体部件并与本体部件转动连接,阻风门轴300上设有阻风门310,阻风门310螺接于阻风门轴300上,阻风门310位于第一出气孔112内,阻风门轴300能够转动而带动阻风门310,以实现打开或关闭第一出气孔112,扫气门轴500贯穿本体部件并与本体部件转动连接,扫气门轴500上设有扫气门510,扫气门510螺接于扫气门轴500上,扫气门510位于扫气腔室410内,扫气门轴500能够转动而带动扫气门510,以实现打开或关闭扫气腔室410,扫气腔室410中只需设置单个扫气门510,能够节省成本。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体部件包括上壳体100和下壳体400,上壳体100的底部与下壳体400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混合气腔室110 设于上壳体100内,扫气腔室410设于下壳体400内,上壳体100和下壳体400为分体结构,混合气腔室110与扫气腔室410分隔较远,扫气门轴500与节气门轴200、阻风门轴300也分隔较远,能够降低加工制造难度,还使得装配方便。
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下壳体400的顶部设有定位部420,上壳体100的底部设有与定位部420配合的定位孔120。可以理解的是,定位部420的形状可设置为圆柱体形状,或者,设置为方形柱体形状,定位部420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单个或多个,能够起到定位作用方便上壳体100与下壳体400装配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节气门轴200和阻风门轴300倾斜设置并互相平行,以在上壳体100中部沿水平方向的两侧留出避让位置,上壳体100中部沿水平方向的两侧设有凸耳130,凸耳130处开设有安装孔131。
参照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节气门轴200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动片220,阻风门轴30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联动片320,阻风门轴3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330,固定片330设有延伸部331,第二联动片 320能够抵接延伸部331而带动阻风门轴300转动,阻风门轴300还设有第一扭转弹簧 340,第一扭转弹簧340的一端与第二联动片320固定连接,第一扭转弹簧340的另一端与本体部件固定连接,第二联动片320在第一扭转弹簧340的弹簧力作用下抵接住第一联动片220和固定片330的延伸部331,以使节气门轴200联动阻风门轴300,当第一联动片220脱离第二联动片320时,阻风门310达到最大开启状态,用于流通混合气腔室110内的混合气。参照图4所示,为节气门210和阻风门310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联动片220和第二联动片320的所处的位置,此时第一联动片220和第二联动片320 相互抵接,节气门210和阻风门310紧闭,参照图5所示,即为节气门210和阻风门310 达到最大开启状态时,第一联动片220和第二联动片320的所处的位置。本实施例方案的结构简单且巧妙、容易实现。
参照图6和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节气门轴2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联动片230,节气门轴200设有第二扭转弹簧240,第二扭转弹簧240的一端与第三联动片230固定连接,第二扭转弹簧240的另一端与本体部件固定连接,第三联动片230上设有弧形延伸部231,扫气门轴5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联动片520,扫气门轴500设有第三扭转弹簧530,第三扭转弹簧530的一端与第四联动片520固定连接,第三扭转弹簧530的另一端与本体部件固定连接,第四联动片520设有联动圆柱体521,弧形延伸部231能够抵接联动圆柱体521,以使节气门轴200联动扫气门轴500,使节气门210与扫气门510同时达到最大开启状态,参照图6所示,即为节气门210与扫气门510同时达到最大开启状态时,第三联动片230和第四联动片520所处的位置。
参照图3和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体部件的一侧螺接有限位螺钉,第三联动片230受第二扭转弹簧240的弹簧力作用而抵接限位螺钉,以使限位螺钉能够调节节气门轴200的旋转幅度,从而控制节气门210的初始空气流通量。
参照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扫气腔室410、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的形状相同并呈圆柱体形状,由于扫气腔室410内的空气用于扫气,扫气腔室410 的形状要求较低,本实施例的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参照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节气门210的边缘处部分向内凹入形成过渡孔211,过渡孔211能够在节气门210打开时,使混合气腔室110内的进气量平滑过渡,增强汽油与空气得混合效果,使得二冲程发动机工作过渡圆滑。
参照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节气门210上开设有初始流量孔212,在节气门210关闭时,初始流量孔212能够起到控制混合气腔室110的初始进气量的大小作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蝶阀式化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件,设有混合气腔室和扫气腔室,所述混合气腔室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所述混合气腔室内设有喷油器,所述扫气腔室开设有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
节气门轴,贯穿所述本体部件并与所述本体部件转动连接,所述节气门轴上设有节气门,所述节气门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孔内;
阻风门轴,贯穿所述本体部件并与所述本体部件转动连接,所述阻风门轴上设有阻风门,所述阻风门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孔内;
扫气门轴,贯穿所述本体部件并与所述本体部件转动连接,所述扫气门轴上设有扫气门,所述扫气门位于所述扫气腔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式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部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混合气腔室设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扫气腔室设于所述下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蝶阀式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有定位部,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蝶阀式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轴和所述阻风门轴倾斜设置并互相平行,所述上壳体中部沿水平方向的两侧设有凸耳,所述凸耳处开设有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式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动片,所述阻风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联动片,所述阻风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有延伸部,所述阻风门轴还设有第一扭转弹簧,所述第一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联动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联动片在所述第一扭转弹簧的弹簧力下抵接所述第一联动片和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一联动片脱离所述第二联动片时,所述第二联动片抵接所述延伸部而带动所述阻风门轴转动,以使所述阻风门达到最大开启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蝶阀式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联动片,所述节气门轴设有第二扭转弹簧,所述第二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联动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联动片上设有弧形延伸部,所述扫气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联动片,所述扫气门轴设有第三扭转弹簧,所述第三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联动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联动片设有联动圆柱体,所述弧形延伸部能够抵接所述联动圆柱体,以使所述节气门轴联动所述扫气门轴,使所述节气门与所述扫气门同时达到最大开启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蝶阀式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件的一侧螺接有限位螺钉,所述第三联动片受所述第二扭转弹簧的弹簧力而抵接所述限位螺钉,以使所述限位螺钉能够调节所述节气门轴的旋转幅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式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气腔室、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的形状相同并呈圆柱体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式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的边缘处部分向内凹入形成过渡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式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上开设有初始流量孔。
CN202220181279.8U 2022-01-21 2022-01-21 蝶阀式化油器 Active CN217270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81279.8U CN217270525U (zh) 2022-01-21 2022-01-21 蝶阀式化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81279.8U CN217270525U (zh) 2022-01-21 2022-01-21 蝶阀式化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0525U true CN217270525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90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81279.8U Active CN217270525U (zh) 2022-01-21 2022-01-21 蝶阀式化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0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11312A (en) Carbureto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ir/fuel ratio of same
US6418891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7722015B2 (en) Internal shape of rotor for two-bore rotary carburetor used in stratified scavenging engine
US4415507A (en) Mixing valve for dual fuel carburetor and method of dual charge mixing performed thereby
JP3818562B2 (ja) 層状掃気用気化器
JP2003097276A (ja) 層状掃気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掃気用空気・混合気制御装置
US6848405B1 (en) Self-relieving choke starting system for a combustion engine carburetor
CN217270525U (zh) 蝶阀式化油器
CN212583840U (zh) 一种分层扫气化油器本体
CN103629014B (zh) 通用汽油机化油器阻风门的自动控制机构
KR100308364B1 (ko) 소형4사이클엔진의초크시스템
CN212202289U (zh) 膜片式化油器以及具有其的发动机组件
CN201016313Y (zh) 四冲程通用汽油机
CN207554218U (zh) 发动机化油器及发动装置
CN214660540U (zh) 一种新型分流化油器
CN221032872U (zh) 蝶阀式膜片化油器
CN211448844U (zh) 节气门和阻风门控制联动机构及其膜片式化油器
CN216788565U (zh) 转阀式化油器
CN217950547U (zh) 便携式发动机用纯燃气款化油器
CN219299417U (zh) 高滚流节气阀体及其发动机
CN217481418U (zh) 一种电控转阀膜片式化油器
CN2069486U (zh) 怠速节油降污节气门
CN2499595Y (zh) 内燃机用集成燃气供气器
CN2828346Y (zh) 一种抗振动化油器
EP1269002B1 (en) Carburetto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