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59429U - 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59429U
CN217259429U CN202221141991.1U CN202221141991U CN217259429U CN 217259429 U CN217259429 U CN 217259429U CN 202221141991 U CN202221141991 U CN 202221141991U CN 217259429 U CN217259429 U CN 217259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buffer part
tire
maintenance
peripher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19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龙平
彭庆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wa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itamp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itamp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itamp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419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59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59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59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其包括胎冠、缓冲部、内轮体以及套接部,胎冠外周壁设有用于周边通气散热部;缓冲部环设于胎冠的内周壁;缓冲部设有第一缓冲部以及第二缓冲部,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沿缓冲部的宽度方向相对设于缓冲部的两侧;内轮体环设于缓冲部的内周壁;套接部设于内轮体的内周壁。本申请通过在胎冠的外周壁设置散热部,以便于气流在散热部中流动,以带走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热量,提高轮胎的散热效果,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在胎冠和内轮体之间设置缓冲部,以吸收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力,并对冲击力进行分散,进一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起到了减震效果,提高了车辆行驶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车辆的发展史里,橡胶轮胎的发展有100多年的时间,在这100多年里,轮胎爆胎是一个较大的安全隐患,从21世纪初美国米其林公司设计的第一条免维护不爆轮胎开始,全世界都打开了研发不爆轮胎的大门。
目前国内免维护安全轮胎的产品层出不穷,但依旧是难以克服,重量超重,舒适性差,稳定性不好,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我们轮胎的出现,解决了目前国内难以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包括:
胎冠,其外周胎面磨擦部分,设有散热和通风部;
缓冲部,其环设于胎冠的内周壁;缓冲部设有第一缓冲部以及第二缓冲部,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沿缓冲部的宽度方向相对设于缓冲部的两侧;
内轮体,其环设于缓冲部的内周壁;以及
套接部,其设于内轮体的内周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散热部包括第一散热槽,第一散热槽环设于胎冠表面的外周壁,并与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散热槽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第一散热槽互相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散热部还包括胎腔体通风部,散热槽与胎腔体内置梯形腔体连通,并由第一散热槽沿着胎冠的外周壁向外侧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缓冲部的数量为多个,第二缓冲部的数量为多个,每一第一缓冲部均连通有一第二缓冲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每一第一缓冲部均与第二缓冲部相邻设于缓冲部的同侧,多个第一缓冲部与多个第二缓冲部沿缓冲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缓冲部为纵截面为菱形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二缓冲部为包括第一缓冲孔以及第二缓冲孔,第一缓冲孔和第二缓冲孔均与第一缓冲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缓冲孔为纵截面为三角形的通孔,第二缓冲孔为纵截面为倒三角形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缓冲部与第二缓冲部连通的部分形成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的竖直端面为梯形。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胎冠的外周壁设置散热部,以便于气流在散热部中流动,以带走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热量,提高轮胎的散热效果,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在胎冠和内轮体之间设置缓冲部,以吸收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力,并对冲击力进行分散,进一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起到了减震效果,提高了车辆行驶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以及图2,图1为实施例中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中的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包括胎冠1、缓冲部2、内轮体3以及套接部4,胎冠1外周壁设有散热部11;缓冲部2环设于胎冠1的内周壁;缓冲部2设有第一缓冲部21以及第二缓冲部22,第一缓冲部21和第二缓冲部22沿缓冲部2的宽度方向相对设于缓冲部2的两侧;内轮体3环设于缓冲件2的内周壁;套接部4设于内轮体3的内周壁。
通过在胎冠1的外周壁设置散热部11,以便于气流在散热部11中流动,以带走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热量,提高轮胎的散热效果,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在胎冠1和内轮体3之间设置缓冲部2,以吸收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力,并对冲击力进行分散,进一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起到了减震效果,提高了车辆行驶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参照图1-图3,图3为实施例中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的局部示意图。在具体应用时,胎冠1的纵截面为半椭圆形,且胎冠1为的内部为中空设计,降低了轮胎的整体重量。
进一步的,散热部11包括第一散热槽111,第一散热槽111环设于胎冠1 的外周壁,并与第一缓冲部21和第二缓冲部22连接。第一散热槽111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第一散热槽111互相平行。第一散热槽111由胎冠1的表面向内部延伸,以便于气流由胎冠内部向外流动,并带动热量流动,以提高轮胎的散热效果。
散热部11还包括第二散热槽112,第二散热槽112与第一散热槽111连通,并由第一散热槽111沿着胎冠1的外周壁向外侧延伸,通过设置互相连通的第一散热槽111以及第二散热槽112,使得气流可以在第一散热槽111和第二散热槽112之间流动,以带走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轮胎的散热效果,防止轮胎的温度过高,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一散热槽111和第二散热槽112在轮胎的行驶过程中还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缓冲部21的数量为多个,第二缓冲部22的数量为多个,每一第一缓冲部21均连通有一第二缓冲部22。第一缓冲部21与第二缓冲部 22连通的部分形成中空腔体23,中空腔体23的竖直端面为梯形。每一第一缓冲部21均与第二缓冲部22相邻设于缓冲部2的同侧,多个第一缓冲部21 与多个第二缓冲部22沿缓冲部2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通过交错设置第一缓冲部21和第二缓冲部22,以形成多个中空腔体23,当轮胎受到外力时,胎冠1向轮胎内部挤压,中空腔体23会发生横向凹陷,以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缓冲部21为纵截面为菱形的通孔。第一缓冲部21提供了轮胎在受到压力时的变形空间,便于应力进行分散。第二缓冲部22为包括第一缓冲孔221以及第二缓冲孔222,第一缓冲孔221和第二缓冲孔222均与第一缓冲部21连通。第一缓冲孔221为纵截面为三角形的通孔,第二缓冲孔 222为纵截面为倒三角形的通孔。第一缓冲部21、第一缓冲孔221以及第二缓冲孔222结合,进一步提供了轮胎在受到压力时的变形空间,以吸收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力,并对冲击力进行分散,同时还起到了减震效果,提高了车辆行驶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并且,第一缓冲部21、第一缓冲孔221 以及第二缓冲孔222均为通孔,进一步降低了轮胎的重量。
内轮体3用于与外置轮毂连接。
套接部4为外置轮毂预留了套设位置。
综上:本申请中的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通过在胎冠的外周壁设置散热部,以便于气流在散热部中流动,以带走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热量,提高轮胎的散热效果,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在胎冠和内轮体之间设置缓冲部,以吸收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力,并对冲击力进行分散,进一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起到了减震效果,提高了车辆行驶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
胎冠(1),其外周壁设有散热部(11);
缓冲部(2),其环设于所述胎冠(1)的内周壁;所述缓冲部(2)设有第一缓冲部(21)以及第二缓冲部(22),所述第一缓冲部(21)和所述第二缓冲部(22)沿所述缓冲部(2)的宽度方向相对设于所述缓冲部(2)的两侧;
内轮体(3),其环设于所述缓冲部(2)的内周壁;以及
套接部(4),其设于所述内轮体(3)的内周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11)包括第一散热槽(111),所述第一散热槽(111)环设于所述胎冠(1)的外周壁,并与所述第一缓冲部(21)和所述第二缓冲部(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槽(111)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第一散热槽(111)互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11)还包括第二散热槽(112),所述第二散热槽(112)与所述第一散热槽(111)连通,并由所述第一散热槽(111)沿着所述胎冠(1)的外周壁向外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2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缓冲部(22)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第一缓冲部(21)均连通有一所述第二缓冲部(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缓冲部(21)均与所述第二缓冲部(22)相邻设于所述缓冲部(2)的同侧,多个所述第一缓冲部(21)与多个所述第二缓冲部(22)沿所述缓冲部(2)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21)为纵截面为菱形或三角形等多边形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部(22)为包括第一缓冲孔(221)以及第二缓冲孔(222),所述第一缓冲孔(221)和所述第二缓冲孔(222)均与所述第一缓冲部(2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孔(221)为纵截面为三角形的通孔,所述第二缓冲孔(222)为纵截面为倒三角形或多边形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21)与所述第二缓冲部(22)连通的部分形成中空腔体(23),所述中空腔体(23)的竖直端面为梯形。
CN202221141991.1U 2022-05-12 2022-05-12 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 Active CN217259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1991.1U CN217259429U (zh) 2022-05-12 2022-05-12 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1991.1U CN217259429U (zh) 2022-05-12 2022-05-12 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59429U true CN217259429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4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41991.1U Active CN217259429U (zh) 2022-05-12 2022-05-12 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594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3140B2 (ja) 二輪車用のタイヤとリムの組立体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緩衝体
CN210911873U (zh) 一种具有辅助减震效果的轮毂
CN211039502U (zh) 一种汽车用减震环
CN110978892A (zh) 防爆安全轮胎
CN217259429U (zh) 免维护镂空减震轮胎
CN113071268B (zh) 轮辐及轮胎
CN105270124A (zh) 铝合金橡胶复合接头总成
CN211000784U (zh) 一种减震降噪的实心轮胎
CN211617333U (zh) 一种新型低速免充气轮胎
CN210970555U (zh) 一种轮胎结构
CN205836360U (zh) 一种免充气手推车轮胎
CN210062581U (zh) 一种内置空心几何体垫圈防爆轮胎
CN210390645U (zh) 免充气轮胎与车轮
CN108482018A (zh) 一种童车用具有减震功能的轮胎
CN211592107U (zh) 防爆安全轮胎
CN208290857U (zh) 一种空芯结构聚氨酯缓冲轮胎
CN210553965U (zh) 一种防爆轮胎
CN218750084U (zh) 一种高强度耐磨的铝合金轮毂
CN210363212U (zh) 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实心轮胎
CN211138931U (zh) 一种免充气轮胎
CN218558443U (zh) 一种耐高速高压的子午线工程轮胎
CN207523369U (zh) 一种可防止夹带石块的突起的充气轮胎
JPS5845364B2 (ja) チユ−ブレス空気タイヤ
CN219487085U (zh) 免充气减震轮胎
KR100406052B1 (ko) 오리피스가 형성된 충격완화용 타이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100 Market North Road, Shangnan Village, Yuanzhou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Xinwa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6000 Yuan Zhou Zhen Shang Nan Cun Shi Chang Bei Lu,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uitamp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