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2881U - 支撑胎架底座 - Google Patents

支撑胎架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2881U
CN217232881U CN202122252507.4U CN202122252507U CN217232881U CN 217232881 U CN217232881 U CN 217232881U CN 202122252507 U CN202122252507 U CN 202122252507U CN 217232881 U CN217232881 U CN 217232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ig
support
frame
bed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25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文浩
邓波
龚俊
徐攀
王佳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525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2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2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2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胎架底座,该底座包括:两个可伸缩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并列设置,置于上方的支撑架用于与胎架可拆卸连接;顶升机构,设置于两个支撑架之间,用于调节自身高度,以推动置于上方的支撑架和胎架移动,进而调节胎架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在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顶升机构,通过顶升机构自身高度的调节来实现置于上方的支撑架上下移动,即调节胎架的高度,使得胎架满足安装支撑需求,调节精度高,并能节省材料,并且,每个支撑架均可伸缩,能够适应于各种尺寸的胎架,扩大了使用范围,节约时间和人工,提高了施工效率,以及,该底座可与胎架拆卸连接,便于底座和胎架的安装和拆卸,能够重复循环利用,避免材料浪费。

Description

支撑胎架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胎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胎架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采用承载力较好的钢结构来构建,为了追求更加美观独特的建筑造型,钢桁架也在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中投入使用。在钢桁架吊装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支撑胎架辅助钢桁架安装。
胎架是一种模具,指主要起承重受力作用的脚手架,是为方便机械设备装配与焊接的一种专用工艺装备,在模板工程、钢结构安装工程、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现有技术中,胎架支撑高度的调节主要通过切割余量的方法进行,这样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高度的调节精度低,并且造成了大量钢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支撑胎架底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胎架支撑高度的调节通过切割余量来实现易导致调节精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支撑胎架底座,该底座包括:两个可伸缩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并列设置,置于上方的支撑架用于与胎架可拆卸连接;顶升机构,设置于两个支撑架之间,用于调节自身高度,以推动置于上方的支撑架和胎架移动,进而调节胎架的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胎架底座中,每个支撑架的截面均呈四边形,每个支撑架的每个边长均可伸缩,以调节自身的长度和/或宽度。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胎架底座中,每个支撑架均包括:四个呈L型的支撑体,各支撑体间隔设置;四个拉伸杆,任意相邻两个支撑体之间均设置一个拉伸杆,四个支撑体与四个拉伸杆形成一个四边形的框架;每个拉伸杆的两端与相邻两个支撑体一一对应且位置可调地相连接,以调节框架的长度和/或宽度。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胎架底座中,每个支撑体的每个端部的端面均开设有插接口,每个拉伸杆的每个端部均可移动地插设于对应的插接口内且通过锁合件锁合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胎架底座中,每个锁合件均为锁合螺杆;每个支撑体的每个端部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每个拉伸杆均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每个锁合螺杆均依次螺接于第一螺纹孔和任一第二螺纹孔。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胎架底座中,每个拉伸杆上的各第二螺纹孔沿拉伸杆的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胎架底座中,顶升机构包括:动力装置,置于其中一个支撑架的框架内;四个传输管,均与动力装置相连通;四个顶升件,与每个支撑架中的四个支撑体均一一对应,每个顶升件均设置于两个支撑架中相对应的两个支撑体之间,四个传输管与四个顶升件一一对应地相连通;动力装置用于通过四个传输管向四个顶升件中传输驱动介质,以驱动四个顶升件顶起或者降落。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胎架底座中,驱动介质为液压油或者气体。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胎架底座中,置于上方的支撑架中的四个支撑体与胎架均通过螺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在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顶升机构,通过顶升机构自身高度的调节来实现置于上方的支撑架上下移动,即调节胎架的高度,使得胎架满足安装支撑需求,无需如现有技术中切割余量来调节胎架高度,调节精度高,并能节省材料,并且,每个支撑架均可伸缩,能够适应于各种尺寸的胎架,扩大了使用范围,节约时间和人工,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胎架支撑高度的调节通过切割余量来实现易导致调节精度低的问题,以及,该底座可与胎架拆卸连接,便于底座和胎架的安装和拆卸,能够重复循环利用,避免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胎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胎架底座又一视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胎架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胎架底座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胎架底座使用时又一视角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5,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支撑胎架底座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支撑胎架底座包括:顶升机构2和两个支撑架1。其中,两个支撑架1为并列设置,并且,两个支撑架1是呈上下(相对于图1而言)并列设置,置于上方的支撑架1用于与胎架3可拆卸连接。每个支撑架1均为可伸缩,即每个支撑架1自身的长度或者宽度均可调节,以适应胎架3的尺寸。
顶升机构2设置于两个支撑架1之间,顶升机构2用于调节自身的高度,以推动置于上方的支撑架1和胎架3一起移动,进而调节胎架3的高度位置,从而满足胎架3的需求。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支撑架1之间设置顶升机构2,通过顶升机构2自身高度的调节来实现置于上方的支撑架1上下移动,即调节胎架3的高度,使得胎架3满足安装支撑需求,无需如现有技术中切割余量来调节胎架高度,调节精度高,并能节省材料,并且,每个支撑架1均可伸缩,能够适应于各种尺寸的胎架3,扩大了使用范围,节约时间和人工,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胎架支撑高度的调节通过切割余量来实现易导致调节精度低的问题,以及,该底座可与胎架拆卸连接,便于底座和胎架的安装和拆卸,能够重复循环利用,避免材料浪费。
参见图1至图5,上述实施例中,每个支撑架1的截面均呈四边形,每个支撑架1的每个边长均可伸缩,以调节支撑架1的长度和/或宽度。
每个支撑架1均可以包括:四个支撑体11和四个拉伸杆12。其中,每个支撑体11均呈L型,四个支撑体11间隔设置,并且,四个支撑体11位于四边形的四个边角处。任意相邻两个支撑体11之间均设置一个拉伸杆12,四个支撑体11与四个拉伸杆12形成一个四边形的框架。每个拉伸杆12的两个端部与相邻两个支撑体11一一对应,每个拉伸杆12的每个端部均与相邻的支撑体11位置可调地相连接,以调节四边形框架的长度和/或宽度。
优选的,每个支撑体11的每个端部的端面均开设有插接口,每个拉伸杆12的每个端部均可移动地插设于对应的插接口内且通过锁合件4锁合连接。具体地,每个支撑体11的每个端部的端面均朝向相邻的拉伸杆12,则在该端面上开设插接口,拉伸杆12的端部可移动地插设于插接口内,便于调节拉伸杆12的端部置于插接口内的深度,并在调节之后通过锁合件4将拉伸杆12与支撑体11进行锁合,避免拉伸杆12的移动。
更为优选的,每个支撑体11的每个端部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每个拉伸杆12均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121,各第二螺纹孔121沿拉伸杆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优选的,每个拉伸杆12上的各第二螺纹孔121沿拉伸杆12的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
每个锁合件4均为锁合螺杆,每个锁合螺杆均依次螺接于第一螺纹孔和任意一个第二螺纹孔121。具体地,每个拉伸杆12的每个端部插设于支撑体11的对应插接口内,并根据胎架3的尺寸调节拉伸杆12的插入深度,并在调节好之后,锁合螺杆螺接于支撑体11上的第一螺纹孔,并且还要与拉伸杆12上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21相螺接,使得拉伸杆12稳定地置于插接口内,避免拉伸杆12的移动。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每个拉伸杆12的两端可移动地插设于对应的支撑体11的插接口内,并通过锁合件4将拉伸杆12的端部与支撑体11相连接,能够准确地调节每个支撑架1的边长,适应于胎架3的各种不同尺寸,使得胎架3与底座能够稳定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继续参见图1至图5,上述各实施例中,顶升机构2包括:动力装置21、四个传输管22和四个顶升件23。其中,动力装置21置于其中一个支撑架1的框架内。具体地,动力装置21设置于置于下方的支撑架1的框架内。
四个传输管22均与动力装置21相连通,具体地,动力装置21可以呈四边形,四个传输管22分别置于动力装置21的四个边角处,并且,四个传输管22与四个支撑体11的拐角处一一对应。
四个顶升件23与每个支撑架1中的四个支撑体11均为一一对应,具体地,每个支撑架1中的四个支撑体11的位置与四个顶升件23的位置均为一一对应。每个顶升件23均设置于两个支撑架1中相对应的两个支撑体11之间,即每个顶升件23均置于两个支撑架1中上下对应的两个支撑体11之间,并且,每个顶升件23的两端分别与上下对应的两个支撑体11固定连接。四个传输管22与四个顶升件23一一对应,每个传输管22均与对应的顶升件23相连通。每个顶升件23的内部可容纳驱动介质。
动力装置21用于通过四个传输管22向四个顶升件23中传输驱动介质,以驱动四个顶升件23顶起或者降落,进而带动置于上方的支撑架1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得胎架3上升或者下降。
具体实施时,四个顶升件23为同步顶升,保证置于上方的支撑架1在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处于同一水平面,进而保证胎架在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的水平度。
优选的,驱动介质为液压油或者气体。
具体实施时,每个顶升件23均可以千斤顶。
具体实施时,动力装置21可以与控制装置相连接,控制装置控制动力装置21的启动,并控制动力装置21驱动各顶升件23的上升或者下降。
具体实施时,动力装置21、四个传输管22和四个顶升件23的内部结构将是相互连接,其具体工作原理与液压驱动的原理相同。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顶升机构2中动力装置21通过四个传输管22向四个顶升件23中传输驱动介质,驱动介质驱动四个顶升件23上升或者降落,即驱动胎架3上升或者下降,实现了胎架3高度方向上的调节,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参见图1至图5,上述各实施例中,置于上方的支撑架1中的四个支撑体11与胎架3均通过螺杆连接,具体地,置于上方的支撑架1中的四个支撑体11开设有第三螺纹孔5,螺杆为四个,每个螺杆均与对应的第三螺纹孔5和胎架3相螺接。
具体使用时,将两个支撑架1与顶升机构2连接在一起,根据现场胎架3的型号大小,调整各拉伸杆12插入对应支撑体11的深度,并在调节后通过锁合螺杆进行固定。为了使得胎架3对上部钢桁架进行支撑,在遇到大跨度钢梁与胎架高度存在误差时,通过动力装置21驱动四个顶升件23上升或者降落,带动胎架3上升或者下降,使得胎架3的高度调整至至最适合的位置,以实现胎架3对上部钢桁架的支撑作用。大跨度钢梁安装完成后,底座和胎架3均可拆卸下来,进行重复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支撑架1之间设置顶升机构2,通过顶升机构2自身高度的调节来实现置于上方的支撑架1上下移动,即调节胎架3的高度,使得胎架3满足安装支撑需求,无需如现有技术中切割余量来调节胎架高度,调节精度高,并能节省材料,并且,每个支撑架1均可伸缩,能够适应于各种尺寸的胎架3,扩大了使用范围,节约时间和人工,提高了施工效率,以及,该底座可与胎架拆卸连接,便于底座和胎架的安装和拆卸,能够重复循环利用,避免材料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支撑胎架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可伸缩的支撑架(1),两个所述支撑架(1)并列设置,置于上方的支撑架(1)用于与胎架(3)可拆卸连接;
顶升机构(2),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之间,用于调节自身高度,以推动置于上方的支撑架(1)和所述胎架(3)移动,进而调节所述胎架(3)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胎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架(1)的截面均呈四边形,每个所述支撑架(1)的每个边长均可伸缩,以调节自身的长度和/或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胎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架(1)均包括:
四个呈L型的支撑体(11),各所述支撑体(11)间隔设置;
四个拉伸杆(12),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体(11)之间均设置一个所述拉伸杆(12),四个所述支撑体(11)与四个所述拉伸杆(12)形成一个四边形的框架;
每个所述拉伸杆(12)的两端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体(11)一一对应且位置可调地相连接,以调节所述框架的长度和/或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胎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体(11)的每个端部的端面均开设有插接口,每个所述拉伸杆(12)的每个端部均可移动地插设于对应的插接口内且通过锁合件(4)锁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胎架底座,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锁合件(4)均为锁合螺杆;
每个所述支撑体(11)的每个端部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
每个所述拉伸杆(12)均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121),每个所述锁合螺杆均依次螺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任一所述第二螺纹孔(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胎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拉伸杆(12)上的各所述第二螺纹孔(121)沿所述拉伸杆(12)的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胎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2)包括:
动力装置(21),置于其中一个支撑架(1)的框架内;
四个传输管(22),均与所述动力装置(21)相连通;
四个顶升件(23),与每个所述支撑架(1)中的四个所述支撑体(11)均一一对应,每个所述顶升件(23)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中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体(11)之间,四个所述传输管(22)与四个所述顶升件(23)一一对应地相连通;
所述动力装置(21)用于通过四个所述传输管(22)向四个所述顶升件(23)中传输驱动介质,以驱动四个所述顶升件(23)顶起或者降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胎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介质为液压油或者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胎架底座,其特征在于,置于上方的支撑架(1)中的四个所述支撑体(11)与所述胎架(3)均通过螺杆连接。
CN202122252507.4U 2021-09-16 2021-09-16 支撑胎架底座 Active CN217232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2507.4U CN217232881U (zh) 2021-09-16 2021-09-16 支撑胎架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2507.4U CN217232881U (zh) 2021-09-16 2021-09-16 支撑胎架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2881U true CN217232881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1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2507.4U Active CN217232881U (zh) 2021-09-16 2021-09-16 支撑胎架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2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7603B (zh)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支撑与灌浆围仓一体化工装系统及方法
CN204738515U (zh) 一种电动升降脚手架
CN105544397B (zh) 混凝土高墩施工模板装置
CN205531231U (zh) 墙面抹灰揉平拉毛机
CN215906792U (zh) 一种格构柱导向定位调垂安装设备
CN217232881U (zh) 支撑胎架底座
KR100945426B1 (ko) 건축용 폼 상승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축물의 복수 벽면동시 시공방법
CN218234311U (zh) 一种混凝土模板
CN211081069U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建筑的墙柱定位装置
CN109514709B (zh) 一种异形梁组合模板的调节系统
CN103015705B (zh) 滑模系统油缸支撑横梁的自动校平机构
CN209277549U (zh) 建筑自动合模系统及其精准定位系统
CN109853647B (zh) 一种装配式波纹管廊基底加固施工方法
CN204531215U (zh) 用于标准厂房底瓦施工的移动桁架
CN215443098U (zh) 梁板腋角模板支撑加固装置
CN216739341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结构
CN219973689U (zh) 一种用于铁路钢筋定位装置
CN113550581B (zh) 梁板腋角模板支撑加固装置
CN220223250U (zh) 一种钢结构吊运机构
CN212002373U (zh) 一种定深式灰缝成型抹平工具
CN219298689U (zh) 一种高效率的墙体喷浆找平施工机械
CN214885833U (zh) 拆卸方便且可精确调节高度的装配式拼装胎架
CN216713379U (zh) 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结构
CN220889535U (zh) 一种二次结构拉结筋预埋件施工装置
CN21320490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式施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