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7868U - 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27868U
CN217227868U CN202220090917.5U CN202220090917U CN217227868U CN 217227868 U CN217227868 U CN 217227868U CN 202220090917 U CN202220090917 U CN 202220090917U CN 217227868 U CN217227868 U CN 217227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transmission
mov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09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金泉
杨波
吴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i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i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i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i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909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27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27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27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包括工作台、升降装置和侧向固定装置,升降装置包括移动板、固定架、套紧构件和驱动构件,固定架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移动板与固定架通过驱动构件连接,套紧构件与移动板连接,侧向固定装置包括夹紧板、传动杆、转动架、连接杆和旋转构件,转动架与移动板固定连接,传动杆与转动架转动连接,连接杆与传动杆固定连接,夹紧板与传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传动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旋转构件与连接杆连接,避免了船舶在起重过程中底部受力过于集中,使得在起重时容易发生晃动,保证了工人在对船舶的维修时船体的稳定,解决了船体晃动带来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船舶与海水或河水由于长期直接接触造成腐蚀,通常会在船舷的外壳涂抹防腐蚀的涂料,因此船壳常常需要定时进行维护,如重新上涂料,由于船通常置于水中,所以需要专门的设备将船抬离水面,目前的支撑固定结构因为只对船舶底部进行套设固定,会使得船舶在起重过程中底部受力过于集中,使得在起重时容易发生晃动,对船舶的维修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固定结构因为只对船舶底部进行套设固定,会使得船舶在起重过程中底部受力过于集中,使得在起重时容易发生晃动,对船舶的维修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移动板、固定架、套紧构件和驱动构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驱动构件连接,所述移动板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所述套紧构件与所述移动板连接;
所述侧向固定装置包括夹紧板、传动杆、转动架、连接杆和旋转构件,所述转动架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转动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架一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传动杆的一侧,所述夹紧板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旋转构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其中,所述套紧构件包括包紧块和套绳,所述套绳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上,并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包紧块与所述套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套绳上。
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电机和螺纹杆,所述电机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固定架,所述螺纹杆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并贯穿所述螺纹杆。
其中,所述旋转构件包括拉紧绳、换向轮、换向架、传动轮、传动架和转动电机,所述换向架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换向轮与所述换向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换向架的一侧;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传动架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传动架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传动架的一侧;所述拉紧绳分别与所述连接杆、所述换向轮和所述传动轮连接。。
其中,所述传动杆具有通孔凸台和圆台,所述通孔凸台位于所述传动杆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所述圆台位于所述传动杆靠近所述转动架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实现当船体进入维修工位时,可以通过所述驱动构件和所述套紧构件先对水中的船体进行第一步套设,当所述套紧构件与所述船体完成配合后,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轮进行转动,将所述拉紧绳缠绕在所述传动轮上,同时通过所述换向轮的支撑将与所述拉紧绳固定的所述连接杆进行驱动,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传动杆进行转动,所述夹紧板在所述传动杆的带动下与船体的中部进行夹持配合,从而将所述船体进行固定,之后再通过所述驱动构件将固定完成后的船体脱离水面,由于两侧的所述夹紧板对船体的中部配合完成后会对船体产生一定的支撑力,使得船体的底部不在单独持续受力,进而避免了船舶在起重过程中底部受力过于集中,使得在起重时容易发生晃动,保证了工人在对船舶的维修时船体的稳定,解决了船体晃动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船舶维修固定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船舶维修固定设备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升降装置、3-侧向固定装置、21-移动板、22-固定架、23-套紧构件、24-驱动构件、31-夹紧板、32-传动杆、33-转动架、34-连接杆、35-旋转构件、231-包紧块、232-套绳、241-电机、242-螺纹杆、321-通孔凸台、322-圆台、351-拉紧绳、352-换向轮、353-换向架、354-传动轮、355-传动架、356-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包括工作台1、升降装置2和侧向固定装置3。
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移动板21、固定架22、套紧构件23和驱动构件24,所述固定架22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所述移动板21与所述固定架22通过所述驱动构件24连接,所述移动板21位于所述固定架22的一侧,所述套紧构件23与所述升降装置2连接;
所述侧向固定装置3包括夹紧板31、传动杆32、转动架33、连接杆34和旋转构件35,所述转动架33与所述升降装置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升降装置2的一侧,所述传动杆32与所述转动架33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架33一侧,所述连接杆34与所述传动杆3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传动杆32的一侧,所述夹紧板31与所述传动杆3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传动杆32远离所述连接杆34的一端,所述旋转构件35与所述连接杆34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旋转构件35包括拉紧绳351、换向轮352、换向架353、传动轮354、传动架355和转动电机356,所述换向架353与所述升降装置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升降装置2的一侧;所述换向轮352与所述换向架353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换向架353的一侧;所述转动电机356与所述升降装置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升降装置2的一侧;所述传动架355与所述升降装置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升降装置2的一侧;所述传动轮354与所述传动架355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转动电机35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传动架355的一侧;所述拉紧绳351分别与所述连接杆34、所述换向轮352和所述传动轮354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传动杆32具有通孔凸台321和圆台322,所述通孔凸台321位于所述传动杆32靠近所述连接杆34的一侧;所述圆台322位于所述传动杆32靠近所述转动架33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装置2与所述侧向固定装置3都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1两侧,使得在对船体进行固定时更加稳定快捷,两个所述转动架33与所述移动板21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夹紧板31与所述传动杆32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夹紧板31在靠近船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层,所述夹紧板31与所述船体匹配的一侧为圆弧状,使得所述夹紧板31在和船体中部进行夹持配合时,能够更加稳定的支撑船体,两个转动架33具有的通孔与所述传动杆32具有的所述圆台322相匹配,所述移动板21具有凹槽,使得所述传动杆32在所述转动架33上进行转动时可以不受所述移动板21的干涉,两个所述换向架353与所述升降装置2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换向轮352具有的圆台与两个所述换向架353具有的通孔相匹配,使得所述换向轮352能够在所述换向架353上进行转动,两个所述传动架355与所述升降装置2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传动轮354具有的圆台与所述传动架355具有的通孔相匹配,使得所述传动轮354可以在所述传动架355上进行转动,所述传动轮354的圆形凸台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升降装置2通过焊接进行固定,使得所述传动轮354可以在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所述拉紧绳351一端绑紧在所述连接杆34具有的圆孔凸台上,所述拉紧绳351另一端绑紧在所述转动轮具有的圆孔凸台上,所述拉紧绳351套设在所述换向轮352上,所述连接杆34通过焊接与所述传动杆32具有的所述通孔凸台321固定连接,使得当所述传动轮354通过所述转动电机356进行转动时,所述拉紧绳351便会由于所述传动轮354的转动开始缠绕在所述传动轮354上,带动拉紧绳351另一端固定的所述连接杆34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与所述连接杆34连接固定的所述传动杆32进行转动,所述旋转构件35一个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杆34的两端,使得在对连接杆34进行驱动时更加稳定,进而实现当船体进入维修工位时,可以通过所述驱动构件24和所述套紧构件23先对水中的船体进行第一步套设,当所述套紧构件23与所述船体完成配合后,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轮354进行转动,将所述拉紧绳351缠绕在所述传动轮354上,同时通过所述换向轮352的支撑将与所述拉紧绳351固定的所述连接杆34进行驱动,所述连接杆34带动所述传动杆32进行转动,所述夹紧板31在所述传动杆32的带动下与船体的中部进行夹持配合,从而将所述船体进行固定,之后再通过所述驱动构件24将固定完成后的船体脱离水面,由于两侧的所述夹紧板31对船体的中部配合完成后会对船体产生一定的支撑力,使得船体的底部不在单独持续受力,进而避免了船舶在起重过程中底部受力过于集中,使得在起重时容易发生晃动,保证了工人在对船舶的维修时船体的稳定,解决了船体晃动带来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套紧构件23包括包紧块231和套绳232,所述套绳232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2上,并位于所述升降装置2的一侧;所述包紧块231与所述套绳23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套绳23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包紧块231与船体接触的位置设有防滑层,所述包紧块231在靠近所述船体的一侧为圆弧状,所述包紧块231一个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套设在所述套绳232上,使得在与船体配合时可以接触得更加紧密,所述移动板21为L形,所述套绳232为钢索,所述套绳232共设有两根分别套接在两个所述移动板21上,使得当所述移动板21进行升降时所述套绳232的移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驱动构件24包括电机241和螺纹杆242,所述电机241与所述固定架2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架22的一侧;所述螺纹杆242一端与所述电机2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固定架22,所述螺纹杆242另一端与所述升降装置2螺纹连接,并贯穿所述螺纹杆24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22通过焊接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2具有圆孔与所述螺纹杆242的直径相同,所述螺纹杆242与所述电机241的输出轴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电机241与所述固定架22通过焊接进行固定,使得所述螺纹杆242可以通过所述电机241的输出轴的转动进行旋转,同时所述螺纹杆242的旋转可以不受所述固定架22的干涉,两个所述固定架22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板21的两侧,两个所述电机241与两个所述螺纹杆242相匹配,两个所述螺纹杆242与所述移动板21具有的螺纹孔相匹配,使得所述移动板21可以通过所述螺纹杆242的旋转在所述固定架22上进行移动,从而实现通过控制所述电机241来驱动所述移动板21的升降。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升降装置和侧向固定装置;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移动板、固定架、套紧构件和驱动构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驱动构件连接,所述移动板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所述套紧构件与所述移动板连接;
所述侧向固定装置包括夹紧板、传动杆、转动架、连接杆和旋转构件,所述转动架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转动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架一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传动杆的一侧,所述夹紧板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旋转构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维修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紧构件包括包紧块和套绳,所述套绳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上,并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包紧块与所述套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套绳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维修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构件包括电机和螺纹杆,所述电机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固定架,所述螺纹杆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并贯穿所述移动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维修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构件包括拉紧绳、换向轮、换向架、传动轮、传动架和转动电机,所述换向架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换向轮与所述换向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换向架的一侧;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传动架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传动架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传动架的一侧;所述拉紧绳分别与所述连接杆、所述换向轮和所述传动轮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维修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杆具有通孔凸台和圆台,所述通孔凸台位于所述传动杆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所述圆台位于所述传动杆靠近所述转动架的一侧。
CN202220090917.5U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 Active CN217227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0917.5U CN217227868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0917.5U CN217227868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27868U true CN217227868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0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0917.5U Active CN217227868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27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11404B (zh) 用於起重機之起吊滑車
CN111891315B (zh) 工程船舶全回转主推器安装工艺
CN217227868U (zh) 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
CN113666288B (zh) 一种多层塔筒竖向运输装置
JP2001058599A (ja) スラスタ昇降装置
JPH025636B2 (zh)
CN112062008B (zh) 一种水利船舶用吊车伸缩臂定位固定设备
CN213171105U (zh) 一种调压器吊装装置
CN211733651U (zh) 一种码头建设用起重机构
CN213414180U (zh) 一种船舶维修固定设备
CN215626321U (zh) 一种船舶用具有转向结构的吊装设备
CN218371226U (zh) 一种角钢塔组装件快速转送装置
CN215160512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吊装臂
CN216377209U (zh) 一种石油化工建设施工用管道吊装装置
CN221068390U (zh)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塔筒运输和安装的胎架装置
CN112693562B (zh) 一种锚链反链处理方法及工装
CN218579417U (zh) 一种用于建筑材料吊装的平衡装置
CN214455895U (zh) 一种线缆施工用高效收放卷盘装置
CN219029700U (zh) 一种海上运输装置和海上运输船
CN215439408U (zh) 一种船用手动回转起吊机
CN217627187U (zh) 一种用于船舶修理的起重设备
CN220596818U (zh) 一种可防晃动的起重机
CN215711248U (zh) 一种便携式吊装装置
CN213800084U (zh) 一种自卸船的活动式跳板安置结构
CN218841474U (zh) 一种混凝土蒸压加气板材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fixed equipment for ship maintenan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9

Pledgee: Bank of China Co.,Ltd. Nansha Branch of Guangdong Free Trade Pilot Area

Pledgor: Guangzhou Haihuang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039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