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1606U - 一种吊具、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具、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1606U
CN217201606U CN202220737737.1U CN202220737737U CN217201606U CN 217201606 U CN217201606 U CN 217201606U CN 202220737737 U CN202220737737 U CN 202220737737U CN 217201606 U CN217201606 U CN 217201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hoisting
beam body
structures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773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
叶秋刚
胡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lhow Sc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llhow Sc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lhow Sc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llhow Sc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773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1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1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1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具、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该吊具包括梁体、吊耳和两个起吊结构。吊耳设置在梁体的其中一侧,吊耳用于通过吊绳吊接于吊钩。两个起吊结构设置在梁体上相对吊耳的一侧,且两个起吊结构间隔设置;起吊结构用于通过吊绳吊接厢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均采用了上述的吊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吊起的厢体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吊具、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具、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
背景技术
在厢体吊装过程中,通常采用起重机吊钩吊装方式,即以吊钩为起吊中心,通过吊绳配套吊钩挂厢体起吊点开展吊装。该吊装方式便捷、高效,是目前工业生产、运输吊运的主流应用方式。但由于厢体整体结构刚性通常较弱,厢体装载后重心较低,起吊点往往需设置在厢体底部,在厢体起吊过程中往往出现靠近起重机吊钩处厢体表面极易出现变形,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了一种吊具,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吊起的厢体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组合吊具,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吊起的厢体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吊装系统,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吊起的厢体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具,包括梁体、吊耳和两个起吊结构;
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梁体的其中一侧,所述吊耳用于通过吊绳吊接于吊钩;
两个所述起吊结构设置在所述梁体上相对所述吊耳的一侧,且两个所述起吊结构间隔设置;所述起吊结构用于通过吊绳吊接厢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在采用该吊具进行厢体的吊装时,起重机的吊钩可以通过吊绳连接在吊耳上,而厢体可以通过吊绳被吊接在两个起吊结构上,由于两个起吊结构位于梁体的两端,使得吊绳的端部分别连接在起吊结构上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吊绳呈悬垂状态以错开厢体的侧边,从而可以防止吊绳勒在厢体的侧边上,可以防止吊绳对厢体的侧边施加作用力,便能防止厢体产生形变的问题。换言之,采用该吊具对厢体进行吊接,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吊起的厢体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所述起吊结构上开设有多个吊装孔,多个所述吊装孔沿所述梁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地排列设置;所述吊装孔用于供吊绳穿过以吊接厢体。
可选地,两个所述起吊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梁体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起吊结构呈条形,且所述起吊结构沿所述梁体延伸。
可选地,所述起吊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梁体的端部重合。
可选地,所述吊耳为多个,多个所述吊耳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梁体上。
可选地,所述吊耳为两个,两个所述吊耳分别对应两个所述起吊结构设置,且两个所述吊耳对应于所述起吊结构相互靠近的端部设置。
可选地,所述吊耳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梁体的厚度;
和/或,所述起吊结构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梁体的厚度。
一种组合吊具,包括至少两个吊具。所述吊具包括梁体、吊耳和两个起吊结构;
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梁体的其中一侧,所述吊耳用于通过吊绳吊接于吊钩;
两个所述起吊结构设置在所述梁体上相对所述吊耳的一侧,且两个所述起吊结构间隔设置;所述起吊结构用于通过吊绳吊接厢体。
一种吊装系统,包括吊具。所述吊具包括梁体、吊耳和两个起吊结构;
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梁体的其中一侧,所述吊耳用于通过吊绳吊接于吊钩;
两个所述起吊结构设置在所述梁体上相对所述吊耳的一侧,且两个所述起吊结构间隔设置;所述起吊结构用于通过吊绳吊接厢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均采用了上述的吊具,且该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提供的吊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吊接厢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吊具吊接厢体的示意图。
图标:10-吊具;11-厢体;12-吊绳;13-吊钩;100-梁体;200-吊耳;300-起吊结构;310-吊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在重型工业中,在运输货物的情况下,通常会用到厢体11装盛货物,然后对厢体11进行运输。一般地,厢体11是成长方体形的厢式结构,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会用到起重机对厢体11进行运输。
在现有技术中,请参阅图1,起重机对厢体11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吊绳12来吊起厢体11,而由于吊接厢体11的所有吊绳12均挂接在起重机的吊钩13上,从而使得吊绳12被拉起时会勒在厢体11的侧边上,而同时由于厢体11自身的重量较大,从而使得吊绳12勒在厢体11上的作用力较大,便使得厢体11的侧边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同时采用上述的吊起方式在运输厢体11的过程中,由于厢体11自身的惯性作用,会出现厢体11的侧边摩擦吊绳12的情况,便有可能造成吊绳12的磨损,从而出现安全隐患;并且,也不方便对厢体11的运输进行控制。
为了改善上述的技术问题,即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厢体11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本申请的吊具10以及采用了该吊具10的组合吊具10以及吊装系统。
其中,请参阅图2,吊具10包括梁体100、吊耳200和两个起吊结构300。吊耳200设置在梁体100的其中一侧,吊耳200用于通过吊绳12吊接于吊钩13;其中,该吊具10可以通过吊绳12装配到起重机的吊钩13上,以方便在任意时刻进行厢体11的吊接。两个起吊结构300设置在梁体100上相对吊耳200的一侧,且两个起吊结构300间隔设置;起吊结构300用于通过吊绳12吊接厢体11。换言之,起吊结构300与吊耳200分别设置在梁体100上相对设置的两侧,以使得吊耳200在通过吊绳12装配于吊钩13的情况下,吊耳200位于梁体100的上方,而起吊结构300位于梁体100的下方,以方便起吊结构300通过吊绳12吊接厢体1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厢体11的吊接的情况下,吊耳200通过吊绳12吊接在起重机的吊钩13上,吊绳12的其中一端连接在起吊结构300上,另一端直接连接在厢体11的底部。同时,为了防止吊绳12勒在厢体11的侧边上,吊绳12的两个端部分别在两个起吊结构300上的连接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厢体11的宽度,由此可以使得吊绳12在吊起厢体11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吊绳12呈悬垂的状态以错开厢体11的侧边,从而可以防止吊绳12勒在厢体11的侧边上,可以防止吊绳12对厢体11的侧边施加作用力,便能防止厢体11产生形变的问题。换言之,采用该吊具10对厢体11进行吊接,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吊起的厢体11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厢体11的吊接的情况下,吊耳200通过吊绳12吊接在起重机的吊钩13上,吊绳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起吊结构300,以使得吊绳12和梁体100之间围成环形,该环形则用于容纳厢体11。当然,为了防止吊绳12勒在厢体11的侧边上,吊绳12的两个端部分别在两个起吊结构300上的连接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厢体11的宽度,由此使得厢体11容纳在吊绳12和梁体100形成的环形空间中的情况下,吊绳12不会勒在厢体11的侧边上,可以防止吊绳12对厢体11的侧边施加作用力,便能防止厢体11产生形变的问题。换言之,采用该吊具10对厢体11进行吊接,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吊起的厢体11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在厢体11被吊起的情况下,由于厢体11的自身重力作用,使得该环形空间形成与厢体11适配的矩形。
当然,为了确保吊起厢体11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厢体11运输的稳定性,在进行厢体11的吊起的情况下,采用至少两个吊具10,至少两个吊具10间隔地设置。例如,如图3所示的情况,通过两个吊具10来吊起厢体11,两个吊具10间隔的设置,可以向厢体11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提供吊起作用,确保厢体11能稳定地被吊起,确保厢体11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其中,上述的至少两个吊具10则形成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组合吊具10,该组合吊具10包括至少两个吊具10,以方便对厢体11吊起运输。
值得说明的是,采用上述的吊具10以及组合吊具10对厢体11进行吊起的情况下,由于使得吊绳12错开了厢体11的侧边,由此可以防止吊绳12向厢体11施加作用力使得厢体11出现形变的情况。当然,基于此,还能同时防止厢体11的侧边磨损吊绳12,便能消除吊绳12损坏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厢体11的吊起更稳定,可以方便厢体11的运输控制。
一般地,需要运输的厢体11可能具有多种尺寸,为了使得吊具10可以适配于多种尺寸的厢体11,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起吊结构300上开设有多个吊装孔310,多个吊装孔310沿梁体100的延伸方向间隔地排列设置;吊装孔310用于供吊绳12穿过以吊接厢体11。
其中,在吊绳12连接厢体11的情况下,吊绳12的一端接入吊装孔310中,另一端连接在厢体11的底部。而为了适配厢体11的宽度,使得吊绳12能有效地错开厢体11的侧边,可以将吊绳12接入适当的吊装孔310中。例如,在厢体11的宽度较宽的情况下,可以将吊绳12接入两个起吊结构300上距离相距较远的两个吊装孔310中,如图2中A标识的两个吊装孔310。又例如,在厢体11的宽度较窄的情况下,可以将吊绳12接入两个起吊结构300上距离相距较近的两个吊装孔310中,如图2中B标识的两个吊装孔31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起吊结构300呈对称的设置在梁体100的两端,与此同时,两个起吊结构300上开设的多个吊装孔310通常称对称设置。基于此,为了确保吊装厢体11的稳定性,在吊绳12接入两个起吊结构300上的情况下,两个起吊结构300上与吊绳12配合的吊装孔310相对称,如图2中的A标识的两个吊装孔310,或者如图2中的B标识的两个吊装孔310。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不对称的两个吊装孔310连接吊绳12,以完成厢体11的吊接。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针对不同宽度的厢体11的吊装。例如,在开设多个吊装孔310的基础上,在每两个吊装孔310之间开设缺口,以将同一个起吊结构300上的多个吊装孔310连通,由此可以方便吊绳12从缺口切换位置至另一个吊装孔310,方便吊绳12在不同吊装孔310之间切换,方便实时地针对不同宽度的厢体11改变吊绳12的位置,以适配于不同宽度的厢体11。又例如,在起吊结构300上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吊钩13等。
另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起吊结构300分别设置在梁体100的两端。将两个起吊结构300分别设置在梁体100的两端,可以最大程度的扩大吊具10的通用范围,即,该吊具10可以适配与梁体100等宽的厢体11,当然,也可以方便延长起吊结构300的设置长度,从而可以提高吊具10的通用范围。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起吊结构300也可以不设置在梁体100的两端,只需两个起吊结构300间隔地设置在梁体100上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最大的扩大吊具10能适用的厢体11的宽度,起吊结构300的一端与梁体100的端部重合。由此在确保起吊结构300强度的情况下,将起吊结构300的位置设置在梁体100端部的位置,提高吊具10的通用范围。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起吊结构300也可以与梁体100的端部之间具有较小的间距,此时也可以认为起吊结构300设置在梁体100的端部。
为了方便吊具10的制作,可选地,起吊结构300呈条形,且起吊结构300沿梁体100延伸。将起吊结构300设置为条形,且使得起吊结构300沿梁体100延伸,可以简化起吊结构300以及梁体100的结构,方便制作该吊具10,降低制作成本。并且,在简化了吊具10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更方便于厢体11吊接的装配,从而降低厢体11的装配输送难度,提高运输效率。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起吊结构300的设置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例如,起吊结构300被设置为多个间隔设置在梁体100上的吊钩13;又例如,起吊结构300被设置为多个间隔设置在梁体100上的吊环;再例如,起吊结构300被设置为活动连接在梁体100上的滑块,而滑块上设置有吊环或者吊钩13等。
为了提高吊具10吊接厢体11的稳定性,可选地,吊耳200为多个,多个吊耳200间隔地设置在梁体100上。多个吊耳200通过吊绳12连接在起重机的吊钩13上,可以向吊具10的多个位置施加吊接作用力,可以确保吊具10被吊起的稳定性,从而方便控制厢体11的运输。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由于起吊结构300的数量为两个,此时可以将吊耳200设置在两个起吊结构300的中部,同样可以在吊具10吊接厢体11时保持平衡,因此,也可以将吊耳200的数量设置为一个。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吊耳200为两个,两个吊耳200分别对应两个起吊结构300设置,且两个吊耳200对应于起吊结构300相互靠近的端部设置。换言之,两个起吊结构300具有相互靠近的内端部,而吊耳200则对应设置在相对应的起吊结构300的内端部。基于此,可以使得两个吊耳200位于两个起吊结构300之间,同时,使得两个吊耳200的距离较远,可以提高吊起厢体11时吊具10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吊耳200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在起吊结构300设置在梁体100的端部的情况下,在梁体100上还需要设置其他零部件的位置时,可以使得吊耳200避让其他零部件,只需确保吊耳200位于两个起吊结构300之间的位置即可。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起吊结构300设置在梁体100的端部,由此使得吊耳200能设置的位置均位于两个起吊结构300之间。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若两个起吊结构300间隔地设置在梁体100上,且距离梁体100的两端具有一定的距离,此时,两个吊耳200也可以对应设置在两个起吊结构300之外的位置。
另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吊具10的稳定性,两个吊耳200对称设置。
吊耳20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梁体100的厚度;和/或,起吊结构30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梁体100的厚度。其中,“和/或”指代的是,可以仅吊耳20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梁体100的厚度;也可以仅起吊结构300的后端小于或等于梁体100的厚度;也可以吊耳20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梁体100的厚度,且起吊结构30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梁体100的厚度。
其中,在确保吊耳200以及起吊结构300的强度的情况下,将吊耳200的厚度以及起吊结构300的厚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梁体100的厚度,可以在确保梁体100的强度的情况下,降低吊具10的制作成本。
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梁体100的厚度也可以小于吊耳200或者起吊结构300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吊耳200、起吊结构300以及梁体10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成型。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切削的方式形成吊具10,或者,通过焊接或者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将吊耳200或起吊结构300装配到梁体100上。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组合吊具10及吊装系统,该组合吊具10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吊具10,以稳定地吊起厢体11,且稳定地运输厢体11。该吊装系统采用了上述的吊具10,或者,该吊装系统采用了上述的组合吊具10。该组合吊具10和吊装系统均能改善现有技术中吊起的厢体11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吊具10、组合吊具10及吊装系统可以在进行厢体11的吊装时,起重机的吊钩13可以通过吊绳12连接在吊耳200上,而厢体11可以通过吊绳12被吊接在两个起吊结构300上,由于两个起吊结构300位于梁体100的两端,使得吊绳12的端部分别连接在起吊结构300上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吊绳12呈悬垂状态以错开厢体11的侧边,从而可以防止吊绳12勒在厢体11的侧边上,可以防止吊绳12对厢体11的侧边施加作用力,便能防止厢体11产生形变的问题。换言之,采用该吊具10对厢体11进行吊接,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吊起的厢体11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体、吊耳和两个起吊结构;
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梁体的其中一侧,所述吊耳用于通过吊绳吊接于吊钩;
两个所述起吊结构设置在所述梁体上相对所述吊耳的一侧,且两个所述起吊结构间隔设置;所述起吊结构用于通过吊绳吊接厢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结构上开设有多个吊装孔,多个所述吊装孔沿所述梁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地排列设置;所述吊装孔用于供吊绳穿过以吊接厢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起吊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梁体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结构呈条形,且所述起吊结构沿所述梁体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梁体的端部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为多个,多个所述吊耳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梁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为两个,两个所述吊耳分别对应两个所述起吊结构设置,且两个所述吊耳对应于所述起吊结构相互靠近的端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梁体的厚度;
和/或,所述起吊结构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梁体的厚度。
9.一种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吊具。
10.一种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吊具。
CN202220737737.1U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吊具、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 Active CN217201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7737.1U CN217201606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吊具、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7737.1U CN217201606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吊具、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1606U true CN217201606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8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7737.1U Active CN217201606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吊具、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1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59850U (zh) 自动脱钩吊具
CN217201606U (zh) 一种吊具、组合吊具及吊装系统
JP2016132566A (ja) 吊り荷台の構造
KR200465321Y1 (ko) 지게차에 설치되는 방파제 구조물 이송용 지그
US3778095A (en) Slings
US3788694A (en) Article handling system
CN217555732U (zh) 一种吊臂
JPH07315785A (ja) 鞘フォーク及びフォークリフト
CN203513089U (zh) 钢卷专用组合吊具
JPH0628539Y2 (ja) フック外れ止め用引張りバネを有するコンテナ吊り具
CN220201152U (zh) 一种吊具
JPH0318595A (ja) コンテナ吊り具
CN212712423U (zh) 一种吊具防扭转装置
CN219884593U (zh) 金属板材辅助搬运支架
CN210286463U (zh) 一种夹持制动毂的吊具
CN110436329A (zh) 一种货物安全保护装置
JP4126056B2 (ja) カゴ型パレット用吊り具
CN212356204U (zh) 起吊装置及维护保养车
CN211317087U (zh) 一种方便起吊的导弹箱
CN217808256U (zh) 一种快速运输的吊装用底盘
CN210103279U (zh) 一种吊具
JP2019142711A (ja) 吊り下げ支持機具および搬送方法
CN214298880U (zh) 一种吨桶挂钩
CN219116957U (zh) 包装箱吊具
CN213802782U (zh) 一种玻璃装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