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0538U - 一种宽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0538U
CN217200538U CN202220860189.1U CN202220860189U CN217200538U CN 217200538 U CN217200538 U CN 217200538U CN 202220860189 U CN202220860189 U CN 202220860189U CN 217200538 U CN217200538 U CN 217200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ous belt
width adjusting
slide rail
widt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601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静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eitian Robotic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eitian Robotic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eitian Robotic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Peitian Robotic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601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0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0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0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度调节装置,应用于输送线,包括滑轨、第一宽度调节板、第二宽度调节板和同步带传动机构;滑轨用于设置于输送线输送面的下方,且与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垂直;第一宽度调节板和第二宽度调节板可相向滑动设置于滑轨,且分别位于输送线输送面的两侧;同步带传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宽度调节板和第二宽度调节板沿所述滑轨同步相向滑动。在本方案中,通过同步带传动的方式,带动两个宽度调节板的同步相向运动,从而有助于实现工件的大范围居中调节,而且也使得工件的居中调节更为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宽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开始兴起自动化。尤其是自动化生产线的运用更为广泛。而在流水线上需要将工件居中放置,从而保证此工件在后续能够实现一定的自动化。
传统宽度调节装置利用气缸进行调节,但由于气缸的行程有限,不能实现大范围的调节;而且对于柔性工件,利用气缸调节会导致工件的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宽度调节装置,通过同步带传动的方式,带动两个宽度调节板的同步相向运动,从而有助于实现工件的大范围居中调节,而且也使得工件的居中调节更为简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度调节装置,应用于输送线,包括滑轨、第一宽度调节板、第二宽度调节板和同步带传动机构;
所述滑轨用于设置于所述输送线输送面的下方,且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和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可相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且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线输送面的两侧;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和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沿所述滑轨同步相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同步带、主动轮、从动轮和电机;
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配合,所述同步带安装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且所述同步带的传动方向与所述滑轨平行;
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与所述同步带位于所述从动轮传出侧的第一部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与所述同步带位于所述主动轮传出侧的第二部分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同步带的第一部分到所述第一部分所在同步带单边的中间位置的距离,与所述同步带的第二部分到所述第二部分所在同步带单边的中间位置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滑轨为双滑轨,且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双滑轨之间;
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和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可相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双滑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的底部与所述同步带的第一部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的底部与所述同步带的第二部分传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滑轨连接板和第二滑轨连接板;
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板和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板可相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同步带的第一部分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板的顶部;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同步带的第二部分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板的顶部。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L型固定块和第二L型固定块;
所述第一L型固定块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L型固定块竖直段的上部;所述第二L型固定块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L型固定块竖直段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板的底部,且用于同所述同步带的第一部分配合的第一同步带锁紧块;
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板的底部,用于同所述同步带的第二部分配合的第二同步带锁紧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同步带锁紧块包括第一同步带固定块和第一同步带压紧块;所述第二同步带锁紧块包括第二同步带固定块和第二同步带压紧块;
所述第一同步带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板的底部,且用于贴合所述同步带第一部分的外壁;所述第一同步带压紧块对位连接于所述第一同步带固定块,且用于压紧所述同步带第一部分的内齿;
所述第二同步带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板的底部,且用于贴合所述同步带第二部分的外壁;所述第二同步带压紧块对位连接于所述第二同步带固定块,且用于压紧所述同步带第二部分的内齿。
优选地,所述第一同步带压紧块设有用于同所述同步带第一部分的内齿啮合的第一压紧齿;
所述第二同步带压紧块设有用于同所述同步带第二部分的内齿啮合的第二压紧齿。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大板;
所述滑轨和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固定大板的顶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通过同步带传动的方式,带动两个宽度调节板的同步相向运动,从而有助于实现工件的大范围居中调节,而且也使得工件的居中调节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的等轴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的等轴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的左视图。
其中,1为第一宽度调节板,2为第一L型固定块,3为第一滑轨连接板,4为第一滑块,5为第一滑轨,6为第一滑轨安装板,7为从动轮,8为张紧块,9为从动轮固定块,10为限位块,11为第一同步带压紧块,12为固定大板,13为第一同步带固定块,14为第二滑轨安装板,15为第二滑块,16为同步带,17为第二滑轨,18为第三滑块,19为第二滑轨连接板,20为第二宽度调节板,21为第二L型固定块,22为第二同步带固定块,23为第四滑块,24为第二同步带压紧块,25为主动轮,26为电机保护钣金,30为输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应用于输送线30,如图2所示,包括滑轨、第一宽度调节板1、第二宽度调节板20和同步带传动机构;
如图1所示,滑轨用于设置于输送线30输送面的下方,且与输送线30的输送方向垂直;第一宽度调节板1和第二宽度调节板20可相向滑动设置于滑轨,且分别位于输送线30输送面的两侧;同步带传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宽度调节板1和第二宽度调节板20沿滑轨同步相向滑动。
在本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宽度调节板1和第二宽度调节板20可分别沿滑轨滑动,且均与输送线30的输送方向平行。此外,本方案所述的输送线30可为轧辊输送线,第一宽度调节板1和第二宽度调节板20分别位于输送线30输送面的两侧偏上位置,便于更好地对工件实现居中调节。另外,本方案采用同步带传动机构作为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两个宽度调节板同步相向运动,而且基于同步带的单边大行程特点,从而有助于实现工件的大范围居中调节,同时也使得工件的居中调节更为简便。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通过同步带传动的方式,带动两个宽度调节板的同步相向运动,从而有助于实现工件的大范围居中调节,而且也使得工件的居中调节更为简便。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同步带16、主动轮25、从动轮7和电机;
主动轮25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配合,同步带16安装于主动轮25与从动轮7,且同步带16的传动方向与滑轨平行,以使得同步带传动机构的传动方向与滑轨平行;
第一宽度调节板1与同步带16位于从动轮7传出侧的第一部分传动连接,第二宽度调节板20与同步带16位于主动轮25传出侧的第二部分传动连接。本方案如此设计,确保同步带16在运转时,能够带动两个宽度调节板沿滑轨同步相向滑动。此外,本方案通过电机进行动力传输,可提前在控制本宽度调节装置运行的触摸屏上输入工件的规格,也就是输入了该装置的调节行程即选取配方,如此一来,不仅可实现工件的居中调节,而且还不会对工件的外形产生变形影响。
在本方案中,为了更好地使得本装置在输送线30上的居中设置,这就要求同步带16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其各自所在同步带单边上为等距部分;相应地,同步带16的第一部分到第一部分所在同步带单边的中间位置的距离,与同步带16的第二部分到第二部分所在同步带单边的中间位置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滑轨为双滑轨,且同步带传动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双滑轨之间;其中,主动轮25和从动轮7的轴向沿竖直方向;
第一宽度调节板1和第二宽度调节板20可相向滑动设置于双滑轨,第一宽度调节板1的底部与同步带16的第一部分传动连接,第二宽度调节板20的底部与同步带16的第二部分传动连接。也就是说,本方案通过采用双滑轨结构,可使得两个宽度调节板的滑动更加平稳,从而也使得工件的居中调节更加平稳。此外,如图2所示,该双滑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滑轨5和第二滑轨17;
再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轨连接板3和第二滑轨连接板19;
第一滑轨连接板3和第二滑轨连接板19可相向滑动设置于双滑轨;第一滑轨连接板3的底部与同步带16的第一部分传动连接,且第一宽度调节板1设置于第一滑轨连接板3的顶部;第二滑轨连接板19的底部与同步带16的第二部分传动连接,且第二宽度调节板20设置于第二滑轨连接板19的顶部。本方案如此设计,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两个宽度调节板滑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此外,如图2所示,每个滑轨连接板的两端均通过滑块可滑动设置于该双滑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L型固定块2和第二L型固定块21;
第一L型固定块2垂直设置于第一滑轨连接板3的顶部,第一宽度调节板1垂直设置于第一L型固定块2竖直段的上部;第二L型固定块21垂直设置于第二滑轨连接板19的顶部,第二宽度调节板20垂直设置于第二L型固定块21竖直段的上部。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通过L型固定块实现宽度调节板的高位设计,以使得两个宽度调节板更好地位于输送线30输送面的偏上位置。当然,本方案的输送线30还可为皮带输送线,这时可将L型固定块采用悬臂的姿态设置于滑轨连接板的顶部,避免在居中调整时L型固定块与皮带输送线的皮带发生干涉。
具体地,同步带传动机构还包括:
设置于第一滑轨连接板3的底部,且用于同同步带16的第一部分配合的第一同步带锁紧块;
设置于第二滑轨连接板19的底部,用于同同步带16的第二部分配合的第二同步带锁紧块。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提升了滑轨连接板底部与同步带16相应部分的传动连接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同步带锁紧块包括第一同步带固定块13和第一同步带压紧块11;第二同步带锁紧块包括第二同步带固定块22和第二同步带压紧块24;
第一同步带固定块13设置于第一滑轨连接板3的底部,且用于贴合同步带16第一部分的外壁;第一同步带压紧块11对位连接(如螺栓对位连接)于第一同步带固定块13,且用于压紧同步带16第一部分的内齿;
第二同步带固定块22设置于第二滑轨连接板19的底部,且用于贴合同步带16第二部分的外壁;第二同步带压紧块24对位连接(如螺栓对位连接)于第二同步带固定块22,且用于压紧同步带16第二部分的内齿。本方案的两个同步带锁紧块如此设计,具有结构简单、锁紧便捷和锁紧牢固等特点。
再进一步地,第一同步带压紧块11设有用于同同步带16第一部分的内齿啮合的第一压紧齿;
第二同步带压紧块24设有用于同同步带16第二部分的内齿啮合的第二压紧齿。本方案如此设计,不仅可使得同步带压紧块的压紧更加紧凑,有助于提升了同步带锁紧块锁紧的紧固性,而且还可避免同步带的内齿出现压紧损伤。也就是说,本方案中的同步带压紧块即相当于同步带啮合块。
在本方案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大板12;
如图4和图6所示,滑轨和同步带传动机构均设置于固定大板12的顶部。如此一来,以便于实现滑轨和同步带传动机构等部件的集成式设计,同时也有助于使得本装置的调节作业更加平稳。
此外,本方案还可通过限位块与挡块的配合方式,实现两个宽度调节板的调节预限位;其中,第一宽度调节板1的预限位情况为:如图2所示,将限位块10设置于第一滑轨连接板3的底部,另外还需在固定大板顶部设置用于同该限位块10接触配合的挡块。另外,第二宽度调节板20的预限位情况如上,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宽度调节装置,主要应用在各种输送线上,产品尺寸变化比较大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宽度调节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当胶塞袋随输送线流转到此工位时,电机带动主动轮25转动,通过同步带16将动力传送到从动轮7上,分别带动第一滑轨连接板3与第二滑轨连接板19同时靠近,进而带动第一宽度调节板1与第二宽度调节板20同时靠近,进而实现对胶塞袋在流水线宽度方向上的居中。对于不同规格的胶塞袋,为防止胶塞袋在居中过程中的变形,会提前在触摸屏上设置胶塞袋的规格,即选取配方,这样既可以保证胶塞袋的居中放置,同时保证胶塞袋在居中过程中不会发生大的形变。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和欲保护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宽度调节装置,主要用于输送线上需要将工件居中的场景;
2.该种宽度调节装置主要靠电机带动同步轮同步带为动力实现调节的,但不仅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方案提供的宽度调节装置,依靠电机进行动力传输,可以提前在触摸屏上输入工件的规格,即选取配方,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居中放置,并对工件的外形不产生大的影响。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宽度调节装置,应用于输送线(30),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第一宽度调节板(1)、第二宽度调节板(20)和同步带传动机构;
所述滑轨用于设置于所述输送线(30)输送面的下方,且与所述输送线(30)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1)和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20)可相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且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线(30)输送面的两侧;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1)和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20)沿所述滑轨同步相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同步带(16)、主动轮(25)、从动轮(7)和电机;
所述主动轮(25)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配合,所述同步带(16)安装于所述主动轮(25)与所述从动轮(7),且所述同步带(16)的传动方向与所述滑轨平行;
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1)与所述同步带(16)位于所述从动轮(7)传出侧的第一部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20)与所述同步带(16)位于所述主动轮(25)传出侧的第二部分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16)的第一部分到所述第一部分所在同步带单边的中间位置的距离,与所述同步带(16)的第二部分到所述第二部分所在同步带单边的中间位置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为双滑轨,且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双滑轨之间;
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1)和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20)可相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双滑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1)的底部与所述同步带(16)的第一部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20)的底部与所述同步带(16)的第二部分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滑轨连接板(3)和第二滑轨连接板(19);
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板(3)和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板(19)可相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板(3)的底部与所述同步带(16)的第一部分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1)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板(3)的顶部;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板(19)的底部与所述同步带(16)的第二部分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20)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板(19)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L型固定块(2)和第二L型固定块(21);
所述第一L型固定块(2)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板(3)的顶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板(1)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L型固定块(2)竖直段的上部;所述第二L型固定块(21)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板(19)的顶部,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板(20)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L型固定块(21)竖直段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板(3)的底部,且用于同所述同步带(16)的第一部分配合的第一同步带锁紧块;
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板(19)的底部,用于同所述同步带(16)的第二部分配合的第二同步带锁紧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带锁紧块包括第一同步带固定块(13)和第一同步带压紧块(11);所述第二同步带锁紧块包括第二同步带固定块(22)和第二同步带压紧块(24);
所述第一同步带固定块(13)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板(3)的底部,且用于贴合所述同步带(16)第一部分的外壁;所述第一同步带压紧块(11)对位连接于所述第一同步带固定块(13),且用于压紧所述同步带(16)第一部分的内齿;
所述第二同步带固定块(22)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板(19)的底部,且用于贴合所述同步带(16)第二部分的外壁;所述第二同步带压紧块(24)对位连接于所述第二同步带固定块(22),且用于压紧所述同步带(16)第二部分的内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带压紧块(11)设有用于同所述同步带(16)第一部分的内齿啮合的第一压紧齿;
所述第二同步带压紧块(24)设有用于同所述同步带(16)第二部分的内齿啮合的第二压紧齿。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大板(12);
所述滑轨和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固定大板(12)的顶部。
CN202220860189.1U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宽度调节装置 Active CN217200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0189.1U CN217200538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宽度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0189.1U CN217200538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宽度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0538U true CN217200538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4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60189.1U Active CN217200538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宽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0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1098632A (en) Automatic transfer mechanism for press line
CN206763786U (zh) 一种齿条连线机械手
CN202984404U (zh) 一种数控冲床单电机驱动双丝杠装置
CN217200538U (zh) 一种宽度调节装置
US2394534A (en) Forming machine and feeding device therefor
CN108217103A (zh) 一种生产线移栽机构及生产线
CN203509418U (zh) 一种用于钣金件的焊接装置
CN103791053B (zh) 将横向运动转换成为上下运动的装置
CN204545063U (zh) 汽车车门门框导槽弯角专机
CN204506155U (zh) 印花加工流水线
CN109877453A (zh) 激光错位焊接设备
CN210589273U (zh) 机械手水平移动装置
CN101987449B (zh) 自动送料机的一体式传动机构
CN204978017U (zh) 一种陶瓷圆周雕铣机
CN109746162B (zh) 一种自动化点胶烘干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6097426U (zh) 锁螺丝机
CN217671344U (zh) 一种冲床内置二轴机械手
CN211238274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或光伏材料加工设备的双联动结构
CN20896166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散热器用除披锋装置
CN220840389U (zh) 一种电容膜切机
CN210549579U (zh) 一种模具钢生产用切割装置
CN214236548U (zh) 一种铝型材下料装置
CN213195389U (zh) 笔记本用活页扣环生产设备
CN214053445U (zh) 一种多工位机械手用单电机驱动移送装置
CN217571978U (zh) 用于数控加工设备的工件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