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98326U - 一种转向管柱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管柱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98326U CN217198326U CN202221028282.2U CN202221028282U CN217198326U CN 217198326 U CN217198326 U CN 217198326U CN 202221028282 U CN202221028282 U CN 202221028282U CN 217198326 U CN217198326 U CN 2171983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ir
- column
- adjusting mechanism
- steering column
- connecting ro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及汽车。该转向管柱包括用于与方向盘连接的转轴及套设于转轴上的管柱套,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管柱套,转向管柱还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及第二调节机构,管柱套连接于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第一调节机构被配置为驱动管柱套分别移动至收纳位置及工作位置,收纳位置被选取为适于仪表台收纳转向管柱,工作位置被选取为适于司机操作方向盘,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管柱套由第二调节机构的移动端连接于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第二调节机构被配置为在预设操作区间内调节管柱套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不仅提升了司机的舒适度,并且提升了汽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通常具有人工驾驶及无人驾驶两种状态,当处于无人驾驶状态时,司机可以无需操作方向盘,由于现有的汽车中的方向盘及转向管柱占用了驾驶位的空间,使得处于无人驾驶状态的驾驶位的空间狭小,约束了坐在驾驶位上的乘客的活动范围,从而使得位于驾驶位上的乘客的驾乘体验感较差。
因此,亟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及汽车,以解决因方向盘及转向管柱占用了驾驶位的空间使得处于无人驾驶状态的驾驶位的空间狭小而引起的位于驾驶位上的乘客的驾乘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包括用于与方向盘连接的转轴及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管柱套,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管柱套,所述转向管柱还包括:
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管柱套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管柱套分别移动至收纳位置及工作位置,所述收纳位置被选取为适于仪表台收纳所述转向管柱,所述工作位置被选取为适于司机操作所述方向盘;及
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所述管柱套由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移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被配置为在预设操作区间内调节所述管柱套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转向管柱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移动端,所述锁定机构具有锁定所述管柱套的第一工作状态及释放所述管柱套的第二工作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推杆及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于所述推杆,所述推杆能够分别移动至使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所述管柱套的夹持位置及使所述夹持组件释放所述管柱套的解锁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电磁阀,所述推杆连接于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所述电磁阀能够使所述推杆移动,并使所述夹持组件分别移动至所述夹持位置及所述解锁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一对间隔设置的夹持件,被配置为夹持所述管柱套;及
连杆组件,一对所述夹持件由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推杆,所述连杆组件被配置为调节一对所述夹持件之间的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一对第一连杆,一对所述夹持件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一对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移动端;
一对第二连杆,一对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杆的中段;及
底座,连接于所述推杆并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杆之间,一对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铰接于所述底座,当所述推杆推抵所述底座时,所述底座能够使一对所述夹持件释放所述管柱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丝杆,所述收纳位置及所述工作位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的延伸方向上;
第一螺母,啮合于所述第一丝杆,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母;及
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
第二丝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所述预设操作区间位于所述第二丝杆的延伸方向上;
第二螺母,啮合于所述第二丝杆,所述管柱套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母;及
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转向管柱还包括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管柱套的倾角。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管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汽车处于无人驾驶状态时收纳转向管柱,以增大位于驾驶位的人员的活动空间,提升舒适度,并且便于司机根据自己的操作姿势调节管柱套伸出于仪表台的长度,以使不同的司机能够以自己舒适的姿势操作方向盘,并且在第一调节机构失效时还能够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调整转向管柱,提升了汽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R处的局部视图。
图中:
1、方向盘;
2、转轴;
3、管柱套;31、滑槽;
4、基座;
51、第一驱动件;52、第一丝杆;53、第一螺母;54、传动组件;
61、第二驱动件;62、第二丝杆;63、第二螺母;
71、阀座;72、推杆;73、夹持组件;731、第一连杆;732、第二连杆;733、夹持件;
81、第三驱动件;82、第三丝杆;83、第三螺母;84、第一摆杆;85、第二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如图1所示,该汽车包括方向盘1及转向管柱,汽车具有人工驾驶及无人驾驶两种状态,当处于无人驾驶状态时,司机可以无需操作方向盘1,由于方向盘1及转向管柱占用了驾驶位的空间,使得处于无人驾驶状态的驾驶位的空间狭小,约束了坐在驾驶位上的乘客的活动范围,从而使得位于驾驶位上的乘客的驾乘体验感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及图2所示,转向管柱包括转轴2、管柱套3、基座4、第一调节机构及第二调节机构,转轴2用于与方向盘1连接,管柱套3内设置有轴承,转轴2由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管柱套3内,轴承的外环固定于管柱套3上,轴承的内环套设于转轴2上,基座4上设置有用于插入管柱套3的插孔,基座4连接于汽车的车身,第一调节机构设置于基座4上,管柱套3连接于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第一调节机构被配置为驱动管柱套3分别移动至收纳位置及工作位置,收纳位置被选取为适于汽车的仪表台收纳转向管柱,工作位置被选取为适于司机操作方向盘1,从而能够在汽车处于无人驾驶状态时收纳转向管柱,以增大位于驾驶位的人员的活动空间,提升舒适度。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管柱套3由第二调节机构的移动端连接于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第二调节机构被配置为在预设操作区间内调节管柱套3的位置,以便于司机根据自己的操作姿势调节管柱套3伸出于仪表台的长度,即以便于司机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以使不同的司机能够以自己舒适的姿势操作方向盘1,并且在第一调节机构失效时还能够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调整转向管柱,提升了汽车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转向管柱还包括锁定机构,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二调节机构的移动端,锁定机构具有锁定管柱套3的第一工作状态及释放管柱套3的第二工作状态,从而能够便于调节并稳固地固定管柱套3。
优选地,锁定机构包括阀座71、推杆72及夹持组件73,夹持组件73连接于推杆72,并由阀座71连接于第二调节机构的移动端,阀座71上设置有用于推杆72插拔的插孔,推杆72由该插孔连接于阀座71,并能够在插拔推杆72时分别移动至使夹持组件73夹持管柱套3的夹持位置及使夹持组件73释放管柱套3的解锁位置,从而能够通过作动推杆72使夹持组件73夹持或释放管柱套3。
借由上述结构,较佳地,锁定机构还包括电磁阀,推杆72连接于电磁阀的输出端,电磁阀能够使推杆72移动,并使夹持组件73分别移动至夹持位置及解锁位置,司机可以通过控制电性连接于电磁阀的按钮或是直接推拔推杆72使夹持组件73夹持或释放管柱套3。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73包括一对夹持件733及连杆组件,一对夹持件733间隔设置,并被配置为夹持管柱套3,一对夹持件733由连杆组件连接于推杆72,连杆组件被配置为调节一对夹持件733之间的间距。其中,连杆组件包括一对第一连杆731及一对第二连杆732,一对夹持件733分别连接于一对第一连杆731的一端,一对第一连杆731的另一端铰接于阀座71,以与第二调节机构的移动端连接,一对第二连杆732的一端分别铰接于一对第一连杆731的中段,底座连接于推杆72并设置于一对第一连杆731之间,一对第二连杆732的另一端均铰接于底座,当推杆72推抵底座时,底座使一对第二连杆732带动一对第一连杆731偏转,并使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杆731上的一对夹持件733相互远离,以能够使一对夹持件733释放管柱套3,当推杆72抽拉底座时,底座能够使一对第二连杆732带动一对第一连杆731偏转,并使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杆731上的一对夹持件733相互靠近,以能够使一对夹持件733夹持管柱套3。
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51、第一丝杆52、第一螺母53及传动组件54,第一驱动件51设置于基座4上,第一驱动件51被配置为驱动第一丝杆52转动,第一丝杆52通过传动组件54传动连接于第一驱动件51的驱动端,传动组件54包括连接于第一驱动件51的驱动端的第一齿轮及同步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丝杆52上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收纳位置及工作位置均设置于第一丝杆52的延伸方向上,第一螺母53啮合于第一丝杆52,第二调节机构连接于第一螺母53,以使第一调节机构带动第二调节机构及管柱套3移动。
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61、第二丝杆62及第二螺母63,第二驱动件61连接于第一螺母53,第二丝杆62由第二驱动件61的驱动端连接于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预设操作区间位于第二丝杆62的延伸方向上,第二驱动件61被配置为驱动第二丝杆62转动,第二螺母63啮合于第二丝杆62,管柱套3连接于第二螺母63,当第二驱动件61驱动第二丝杆62转动时,第二螺母63能够在预设操作区间内移动,以带动管柱套3在预设操作区间内移动。
为了便于一对夹持件733夹持管柱套3,管柱套3上设置有用于夹持件733抵压管柱套3的外侧面的滑槽31,以使一对夹持件733能够稳固地夹持管柱套3。
在本实施例中,转向管柱还包括第三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被配置为调节管柱套3的倾角。第三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驱动件81、第三丝杆82、第三螺母83、第一摆杆84及第二摆杆85,第三驱动件81铰接于第一连接件,第二摆杆85铰接于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均连接于汽车的车身,第三丝杆82连接于第三驱动件81的驱动端,第三驱动件81被配置为驱动第三丝杆82转动,第三螺母83啮合于第三丝杆82,第一摆杆84连接于第三螺母83,并且第一摆杆84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摆杆85,第二摆杆85与第一摆杆84铰接的第一铰接轴,第二摆杆85与基座4铰接的第二铰接轴及第二摆杆85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三铰接轴呈三角形设置,并且第一铰接轴及第二铰接轴位于第二摆杆85的两端,第三铰接轴位于第二摆杆85的中段,以使第三驱动件81驱动第三丝杆82转动时使基座4摆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向管柱,包括用于与方向盘(1)连接的转轴(2)及套设于所述转轴(2)上的管柱套(3),所述转轴(2)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管柱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还包括:
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管柱套(3)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管柱套(3)分别移动至收纳位置及工作位置,所述收纳位置被选取为适于仪表台收纳所述转向管柱,所述工作位置被选取为适于司机操作所述方向盘(1);及
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所述管柱套(3)由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移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被配置为在预设操作区间内调节所述管柱套(3)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移动端,所述锁定机构具有锁定所述管柱套(3)的第一工作状态及释放所述管柱套(3)的第二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推杆(72)及夹持组件(73),所述夹持组件(73)连接于所述推杆(72),所述推杆(72)能够分别移动至使所述夹持组件(73)夹持所述管柱套(3)的夹持位置及使所述夹持组件(73)释放所述管柱套(3)的解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电磁阀,所述推杆(72)连接于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所述电磁阀能够使所述推杆(72)移动,并使所述夹持组件(73)分别移动至所述夹持位置及所述解锁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73)包括:
一对间隔设置的夹持件(733),被配置为夹持所述管柱套(3);及
连杆组件,一对所述夹持件(733)由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推杆(72),所述连杆组件被配置为调节一对所述夹持件(733)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一对第一连杆(731),一对所述夹持件(733)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杆(731)的一端,一对所述第一连杆(731)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移动端;
一对第二连杆(732),一对所述第二连杆(732)的一端分别铰接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杆(731)的中段;及
底座,连接于所述推杆(72)并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杆(731)之间,一对所述第二连杆(732)的另一端均铰接于所述底座,当所述推杆(72)推抵所述底座时,所述底座能够使一对所述夹持件(733)释放所述管柱套(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丝杆(52),所述收纳位置及所述工作位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52)的延伸方向上;
第一螺母(53),啮合于所述第一丝杆(52),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母(53);及
第一驱动件(51),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丝杆(52)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
第二丝杆(62),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移动端,所述预设操作区间位于所述第二丝杆(62)的延伸方向上;
第二螺母(63),啮合于所述第二丝杆(62),所述管柱套(3)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母(63);及
第二驱动件(61),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丝杆(62)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还包括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管柱套(3)的倾角。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转向管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28282.2U CN217198326U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一种转向管柱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28282.2U CN217198326U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一种转向管柱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98326U true CN217198326U (zh) | 2022-08-16 |
Family
ID=82776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28282.2U Active CN217198326U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一种转向管柱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98326U (zh) |
-
2022
- 2022-04-28 CN CN202221028282.2U patent/CN2171983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822102A (en) | Foldable headrest for a vehicle seat, especially for the rear seat of a passenger car | |
EP3243732A1 (en) | Toddler bike | |
CN217198326U (zh) | 一种转向管柱及汽车 | |
BR102020000736A2 (pt) | acessório de carrinho de bebê e conjunto que forma um carrinho de bebê duplo | |
CN113730122B (zh) | 一种可折叠轮椅的锁定机构 | |
CN112690962B (zh) | 可折叠电动轮椅 | |
JP6273397B1 (ja) | 介護用椅子 | |
ES2253316T3 (es) | Dispositivo para la traslacion de un asiento de vehiculo automovil. | |
JP4254421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CN100362977C (zh) | 床椅担架车 | |
JP3517467B2 (ja) | 後輪後退機構付き車椅子 | |
CN215398867U (zh) | 一种靠背联动收合的折叠车 | |
JP7422422B2 (ja) | 車椅子の支持構造および車椅子 | |
JP2018121958A (ja) | 介護用椅子 | |
WO2019157609A1 (zh) | 护理床的省力型传动装置 | |
JP3542759B2 (ja) | 座部の高さ調整可能な車椅子 | |
JP5108412B2 (ja) | 車椅子の座部の長さ調節部材 | |
CN219619308U (zh) | 童车 | |
CN214295682U (zh) |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 |
JP3566382B2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機能付き車椅子 | |
EP3831353B1 (en) | Backrest assembly and wheelchair therewith | |
CN219524132U (zh) | 一种具有电动折叠结构的四轮代步车 | |
KR200426374Y1 (ko) | 휠체어의 의자 경사 각도 조절장치 | |
CN218750962U (zh) | 一种儿童座兜的解锁机构 | |
CN112674955B (zh) | 一种可折叠电动轮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