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4345U - 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4345U
CN217174345U CN202221013476.5U CN202221013476U CN217174345U CN 217174345 U CN217174345 U CN 217174345U CN 202221013476 U CN202221013476 U CN 202221013476U CN 217174345 U CN217174345 U CN 217174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r stud
clamping
bailey beam
pier
pie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34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凯杰
尹洪泽
陈栋华
宋杰
国辉
闫博
崔恒兴
杨帅康
孙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34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4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4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4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墩柱上的卡装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墩柱和立柱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卡装结构包括两个卡装件和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卡装件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组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装结构,为所述连接结构的连接提供了安装基础,避免了传统施工中在墩柱中预埋零件造成的问题,且不会对墩柱本身造成损伤,并保证了墩柱的外观质量;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墩柱和立柱连接起来,既能保证二者的连接,又不会对墩柱和立柱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现浇箱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施工是目前现浇箱梁常用施工方法,但为了保证不影响墩柱的质量和正常使用,在进行现浇箱梁施工时,靠近墩柱侧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往往采用单排布置,为了保证单排墩柱侧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的稳定性,需要将墩柱侧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和墩柱进行连接。传统施工中,连接墩柱侧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和墩柱时,通常利用预埋在墩柱中的预埋钢板或者预埋螺栓与墩柱侧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的立柱进行连接,采用预埋件连接的方式,对预埋件的要求比较高,但实际对预埋件进行安装和固定时,容易出现位置偏差、焊接质量缺陷、套筒连接不到位等情况,对墩柱本身以及后续施工的墩柱侧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都会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通过设置卡装结构,为所述连接结构的连接提供了安装基础,避免了传统施工中在墩柱中预埋零件造成的问题,且不会对墩柱本身造成损伤,并保证了墩柱的外观质量;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墩柱和立柱连接起来,既能保证二者的连接,又不会对墩柱和立柱造成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墩柱上的卡装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墩柱和立柱之间的连接结构;
所述卡装结构包括围设在墩柱外侧的两个卡装件和两个连接件,两个卡装件均水平设置在所述墩柱两侧面上,两个连接件分别水平穿设在两个所述卡装件两端,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卡装件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组均设置在一个所述卡装件和立柱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和所述立柱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上述的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卡装件水平布设在所述墩柱和立柱之间,另一个所述卡装件水平布设在所述墩柱远离所述立柱的一侧。
上述的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布设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卡装件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且用于固定所述连接件位置的固定螺母、以及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且布设在所述固定螺母和卡装件之间的垫片。
上述的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均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柱和卡装件之间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卡装件相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杆斜向布设在所述立柱和卡装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单元与立柱和卡装件连接。
上述的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板和多个均穿设在所述连接板上的固定件;所述连接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装结构,为所述连接结构的连接提供了安装基础,避免了传统施工中在墩柱中预埋零件造成的问题,且不会对墩柱本身造成损伤,并保证了墩柱的外观质量;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墩柱和立柱连接起来,既能保证二者的连接,又不会对墩柱和立柱造成影响。
2、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连接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卡装件,对所述卡装结构起到固定作用,且不会对墩柱造成损伤,拆卸安装方便,可循环使用,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约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卡装件和立柱之间设置多组连接组件,加强所述立柱和所述卡装件之间的连接,确保所述卡装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保证所述立柱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装结构,为所述连接结构的连接提供了安装基础,避免了传统施工中在墩柱中预埋零件造成的问题,且不会对墩柱本身造成损伤,并保证了墩柱的外观质量;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墩柱和立柱连接起来,既能保证二者的连接,又不会对墩柱和立柱造成影响。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装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墩柱; 2—立柱; 3—卡装件;
4—连接件; 5—垫片; 6—固定螺母;
7—第一连接杆; 8—第二连接杆; 9—连接板;
10—固定件; 11—横向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墩柱1上的卡装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墩柱1和立柱2之间的连接结构;
所述卡装结构包括围设在墩柱1外侧的两个卡装件3和两个连接件4,两个卡装件3均水平设置在所述墩柱1两侧面上,两个连接件4分别水平穿设在两个所述卡装件3两端,所述连接件4通过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卡装件3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组均设置在一个所述卡装件3和立柱2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和所述立柱2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卡装结构,为所述连接结构的连接提供了安装基础,避免了传统施工中在墩柱1中预埋零件造成的问题,且不会对墩柱1本身造成损伤,并保证了墩柱1的外观质量;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墩柱1和立柱2连接起来,既能保证二者的连接,又不会对墩柱1和立柱2造成影响。
其中,利用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连接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卡装件3,对所述卡装结构起到固定作用,且不会对墩柱1造成损伤,拆卸安装方便,可循环使用,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约了成本。
另外,通过在所述卡装件3和立柱2之间设置多组连接组件,加强所述立柱2和所述卡装件3之间的连接,确保所述卡装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保证所述立柱2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包括贝雷梁支架和设置在所述贝雷梁支架底部的立柱2,所述立柱2为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中支撑整个钢管贝雷梁的底部支柱,本连接装置主要是为了连接底部支柱和墩柱1。需要先保证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中相邻两个立柱2的连接,需要在相邻两个立柱2之间连接横向连接杆11,然后再进行本连接装置的安装。多个支柱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立柱2,如图1所示,上下相邻的两个支柱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
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卡装件3水平布设在所述墩柱1和立柱2之间,另一个所述卡装件3水平布设在所述墩柱1远离所述立柱2的一侧。
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连接件4对称布设在所述墩柱1的两侧;两个所述卡装件3和两个所述连接件4围成卡装墩柱1的卡装腔,通过所述卡装件3和所述连接件4的安装,对所述墩柱1起到卡装作用,所述墩柱1布设在两个所述卡装件3和两个连接件4围成的卡装腔内,避免在所述墩柱1内预埋零件对墩柱1造成损伤。所述卡装件3选取的是双拼16#槽钢,双拼的槽钢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可在双拼的槽钢两侧均设置多个连接板,将连接板的上部焊接在上侧的槽钢上,将连接板的下部焊接在下侧的槽钢上;所述连接件4选取的是直径Φ为20mm的精轧螺纹钢,通过利用两侧的精轧螺纹钢对拉双拼16#槽钢,形成稳定安全的卡装结构,再结合所述连接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连接装置。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布设在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卡装件3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件4上且用于固定所述连接件4位置的固定螺母6、以及套设在所述连接件4上且布设在所述固定螺母6和卡装件3之间的垫片5。
实际使用时,所述连接件4的外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母6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布设在所述卡装腔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卡装件3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连接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卡装件3,对所述卡装结构起到固定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均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柱2和卡装件3之间的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7与所述卡装件3相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杆8斜向布设在所述立柱2和卡装件3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单元与立柱2和卡装件3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板9和多个均穿设在所述连接板9上的固定件10;所述连接板9、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固定件10穿过的通孔。
实际使用时,所述连接板9设置在所述立柱2或者所述卡装件3上,将所述第一连接杆7或者第二连接杆8上的通孔和所述连接板9上的通孔对齐后,进行固定件10的安装,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杆7或者第二连接杆8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在所述墩柱1上安装所述卡装结构,利用连接件4将两个卡装件3连接起来,使其卡装在所述墩柱1的外侧;然后分别安装多组所述连接组件,即在所述墩柱1的卡装件3上和立柱2上均焊接所述连接板9,在所述墩柱1和立柱2之间分别进行所述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所述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包括贝雷梁支架和设置在所述贝雷梁支架底部的立柱(2),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墩柱(1)上的卡装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墩柱(1)和立柱(2)之间的连接结构;
所述卡装结构包括围设在墩柱(1)外侧的两个卡装件(3)和两个连接件(4),两个卡装件(3)均水平设置在所述墩柱(1)两侧面上,两个连接件(4)分别水平穿设在两个所述卡装件(3)两端,所述连接件(4)通过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卡装件(3)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组均设置在一个所述卡装件(3)和立柱(2)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和所述立柱(2)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卡装件(3)水平布设在所述墩柱(1)和立柱(2)之间,另一个所述卡装件(3)水平布设在所述墩柱(1)远离所述立柱(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布设在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卡装件(3)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件(4)上且用于固定所述连接件(4)位置的固定螺母(6)、以及套设在所述连接件(4)上且布设在所述固定螺母(6)和卡装件(3)之间的垫片(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均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柱(2)和卡装件(3)之间的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7)与所述卡装件(3)相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杆(8)斜向布设在所述立柱(2)和卡装件(3)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单元与立柱(2)和卡装件(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板(9)和多个均穿设在所述连接板(9)上的固定件(10);所述连接板(9)、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固定件(10)穿过的通孔。
CN202221013476.5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 Active CN217174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3476.5U CN217174345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3476.5U CN217174345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4345U true CN217174345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10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3476.5U Active CN217174345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4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67403B2 (ja) 柱梁接合部と柱梁接合部における鉄骨梁の接合方法
CN217174345U (zh) 一种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与墩柱连接装置
CN213015529U (zh) 一种混凝土柱用外包钢加固结构
JP3124832U (ja) 壁軸組の耐震補強構造
CN210482309U (zh) 一种支撑立柱与支撑梁的连接结构
CN203701639U (zh) 便卸式承重支撑架
CN211774566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框架装配式连接节点
CN212924198U (zh) 一种塔吊标准节与贝雷架的全装配式连接节点
JP3185699U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用架台
CN219684370U (zh) 一种薄板多肋结构焊接防变形装置
CN214784729U (zh) 可扩展全装配式铰接框架支撑结构
CN218931534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塔吊锚固节点
CN217150625U (zh) 一种门式钢架结构
CN213233805U (zh) 一种用于厂房安装的钢框架
CN219013092U (zh) 一种管件的卡接结构及框架
CN215291822U (zh) 建筑围挡
CN220620491U (zh) 一种梁柱节点结构
CN217998476U (zh) 一种抗震承重钢结构
CN209800464U (zh) 一种多向连接件
CN219908599U (zh) 一种整体式施工平台
CN213897553U (zh) 一种多高层房屋框架连接件体系中柱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CN211649279U (zh) 一种抗震吊架
CN21533093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装配式支撑立柱
CN213897554U (zh) 一种多高层房屋框架连接件体系边柱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CN215165638U (zh) 一种装配式角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