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0866U - 一种锁紧结构及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紧结构及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0866U
CN217170866U CN202221262269.3U CN202221262269U CN217170866U CN 217170866 U CN217170866 U CN 217170866U CN 202221262269 U CN202221262269 U CN 202221262269U CN 217170866 U CN217170866 U CN 217170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ench
hoop
locking structure
shaped connecting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22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尚贵
尹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 Intelligent Electric Vehicl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r Intelligent Electric Vehicl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 Intelligent Electric Vehicle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r Intelligent Electric Vehicl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22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0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0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0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锁紧结构及自行车,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该锁紧结构包括抱箍、扳手和连杆,其中,扳手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抱箍的第一连接端,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抱箍的第二连接端和扳手的第二端,扳手的第二端延伸形成有操作部。当按预设方向推动操作部时,扳手绕抱箍的第一连接端转动,使连杆的一端绕扳手的第二端转动,另一端绕抱箍的第二连接端转动并推动抱箍的第二连接端向抱箍的第一连接端移动靠近,使扳手的一部分抵接于抱箍的第二连接端上,实现抱箍的抱紧。本申请的锁紧结构,利用连杆的角度变化来形成距离差数,实现锁紧结构的锁紧和松开动作,避免了各零件之间的滑动摩擦,结构可靠不易失效。

Description

一种锁紧结构及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紧结构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日益变得拥堵和环境污染愈来愈严重,人们越来越青睐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使用。自行车座椅的轴杆通过锁紧结构固定在自行车上,通过松紧锁紧结构进而拉伸轴杆的长度来调节座椅的高度。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锁紧结构都是一种凸轮结构,通过凸轮定点和底顶距离的差异来实现锁紧和松开动作,而此过程中凸轮面和主板件为滑动摩擦,两零件表面必定会有刮伤,长期刮伤会严重影响凸轮定点和底顶的距离差,使锁紧结构松动失效,同时也会影响产品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锁紧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锁紧结构的零件表面易刮伤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锁紧结构,包括抱箍、扳手和连杆;
所述扳手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抱箍的第一连接端,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抱箍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扳手的第二端,且所述扳手的第二端延伸形成有操作部;
其中,当按预设方向推动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扳手绕所述抱箍的第一连接端转动,使所述连杆的一端绕所述扳手的第二端转动,另一端绕所述抱箍的第二连接端转动并推动所述抱箍的第二连接端向所述抱箍的第一连接端移动,使所述扳手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抱箍的第二连接端上,实现所述抱箍的抱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扳手为曲折的板状结构,所述操作部上一体成型有弯折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抱箍的第一连接端为第一U型连接部,所述抱箍的第二连接端为第二U型连接部,所述扳手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U型连接部,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和所述扳手的第二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的顶部为圆弧部,所述扳手的第一端和所述扳手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陷部,当所述扳手绕所述第一U型连接部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凹陷部扣合于所述圆弧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扳手的第二端上形成有凸出部,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凹陷部,当所述扳手绕所述第一U型连接部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凸出部扣合于所述第二凹陷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扳手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部之间形成有第三凹陷部,所述抱箍在靠近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的边角处设置有倒角部,当所述扳手绕所述第一U型连接部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三凹陷部扣合于所述倒角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U型连接部和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孔,所述扳手的第一端和所述扳手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转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无头螺丝,所述圆弧部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无头螺丝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且所述转轴的一端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无头螺丝设置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抱箍沿其内周向设置有防滑胶垫。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紧结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锁紧结构,包括抱箍、扳手和连杆,其中,扳手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抱箍的第一连接端,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抱箍的第二连接端和扳手的第二端,且扳手的第二端延伸形成有操作部。
当按预设方向推动操作部时,扳手绕抱箍的第一连接端转动,使连杆的一端绕扳手的第二端转动,另一端绕抱箍的第二连接端转动并推动抱箍的第二连接端向抱箍的第一连接端移动靠近,使扳手的一部分抵接于抱箍的第二连接端上,实现抱箍的抱紧。
本申请的锁紧结构,利用连杆的角度变化来形成距离差数,实现锁紧结构的锁紧和松开动作,避免了各零件之间的滑动摩擦,结构可靠不易失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结构的结构爆炸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结构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结构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锁紧结构;1-抱箍;11-第一连接端;12-第二连接端;121-第二凹陷部;122-圆弧部;13-螺纹孔;14-无头螺丝;15-倒角部;2-扳手;21-第一端;22-第二端;23-操作部;231-弯折部;24-第一凹陷部;25-凸出部;26-第三凹陷部;3-连杆;4-转轴;41-环形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紧结构100,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自行车座椅高度调节后的锁紧。
锁紧结构100包括抱箍1、扳手2和连杆3,其中,扳手2的第一端21转动连接于抱箍1的第一连接端11,连杆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抱箍1的第二连接端12和扳手2的第二端22,且扳手2的第二端22延伸形成有操作部23。
当按预设方向推动操作部23时,扳手2绕抱箍1的第一连接端11转动,使连杆3的一端绕扳手2的第二端22转动,连杆3的另一端绕抱箍1的第二连接端12转动并推动抱箍1的第二连接端12向抱箍1的第一连接端11移动靠近,使扳手2的一部分抵接于抱箍1的第二连接端12上,从而实现抱箍1的抱紧。
具体的,抱箍1的外轮廓为矩形,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抱箍1的外轮廓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或者其他多边形,此处不再赘述。
扳手2为曲折的板状结构,扳手2的操作部23上还一体成型有弯折部231,弯折部231与抱箍1的表面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供使用者的手指部分伸入,方便使用者操纵扳手2以解除抱箍1的抱紧状态,以进行自行车座椅高度的调节。
使用时,将抱箍1安装在自行车座椅下方的安装套筒上,安装套筒内滑动连接有座椅轴杆,使用者通过抽拉座椅轴杆来调节座椅的高度,当使用者将座椅高度调节至预设高度时,按照预设方向推动锁紧结构100的操作部23,使连杆3的一端推动抱箍1的第二连接端12向第一连接端11移动靠近,以实现抱箍1的抱紧,从而限制座椅轴杆与安装套筒内表面的相对移动。
本申请的锁紧结构100,利用连杆3的角度变化来形成距离差数,实现锁紧结构100的锁紧和松开动作,相比现有的利用凸轮结构实现抱紧的锁紧机构,本申请的锁紧结构100在锁紧和放松时可以避免各零件之间的滑动摩擦,结构可靠不易失效,长期使用也不会出现外观刮伤的情况。
继续参阅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抱箍1的第一连接端11为第一U型连接部,抱箍1的第二连接端12为第二U型连接部,扳手2的第一端21铰接于第一U型连接部,连杆3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二U型连接部和扳手2的第二端22。
具体的,锁紧结构100包括转轴4,第一U型连接部和第二U型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孔,转轴4穿设于两个连接孔,扳手2的第一端21和扳手2的第二端22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转轴4。将扳手2的第一端21铰接于抱箍1的第一U型连接部,实现扳手2与抱箍1的转动连接。
参阅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U型连接部的顶部为圆弧部122,扳手2的第一端21和扳手2的第二端22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陷部24,当扳手2绕第一U型连接部转动至预设角度时,凹陷部扣合于圆弧部122。
本实施例中,第二U型连接部的顶部设置为圆弧部122,扳手2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之间形成有与圆弧部122配合的第一凹陷部24,当使用者操纵扳手2使抱箍1抱紧时,凹陷部能够与圆弧部122扣紧贴合,从而增大了扳手2相对于抱箍1的第一U型连接部的转动角度范围,进而提高了抱箍1的抱紧强度。
参阅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结构100还包括无头螺丝14,第二U型连接部的圆弧部122表面开设有与无头螺丝14配合的螺纹孔13,且螺纹孔13与连接孔连通,转轴4的一端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限位槽41,无头螺丝14设置于环形限位槽41内并与螺纹孔13螺纹连接。
参阅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采用无头螺丝14对转轴4进行限位,能够保证圆弧部122表面平整,增加了圆弧部122的美观性。无头螺丝14的一部分与抱箍1连接部的螺纹孔13螺纹连接,另一部分延伸至转轴4的环形限位槽41内,用于限制转轴4与抱箍1的连接部在转轴4的轴线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以提高锁紧结构100的结构稳定性。
继续参阅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扳手2的第二端22上形成有凸出部25,第二U型连接部的底部位置形成有第二凹陷部121,当扳手2绕抱箍1的第一U型连接部转动至预设角度时,凸出部25扣合于第二凹陷部121。
本实施例中,扳手2的凸出部25与抱箍1的第二凹陷部121相互扣紧贴合,进一步提高了扳手2与抱箍1的第二U型连接部的贴合度,从而增大扳手2相对于抱箍1的第一U型连接部的转动角度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抱箍1的抱紧强度。
继续参阅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扳手2的第二端22与操作部23之间形成有第三凹陷部26,抱箍1在靠近第二U型连接部的边角处设置有倒角部15,当扳手2绕第一U型连接部转动至预设角度时,第三凹陷部26扣合于倒角部15。
本实施例中,扳手2上设置有第三凹陷部26,在抱箍1抱紧时,第三凹陷部26能够与抱箍1的倒角部15扣紧贴合,提高了扳手2与抱箍1表面的贴合度,使锁紧结构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增大了扳手2相对于抱箍1的第一U型连接部的转动角度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抱箍1的抱紧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抱箍1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用于将抱箍1安装于自行车的安装套筒上。
示范性的,抱箍1在背离第一连接端11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中分别穿设有螺丝,抱箍1通过该螺丝与安装套筒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抱箍1沿其内周向设置有防滑胶垫,用于增大抱箍1的内表面与安装套筒之间的摩擦力,使抱箍1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与安装套筒产生相对移动,提高锁紧结构100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部23和弯折部231上套设有防滑胶套,以增大操作部23和弯折部231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使用者操纵扳手2,同时也避免了弯折部231与外界物体的碰撞,提高了锁紧结构100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结构100还包括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抱箍1的第一连接端11连接,另一端与抱箍1的第二连接端12连接,以实现第一连接端11与第二连接端12的弹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具体可以选用弹簧、弹片等具有弹性势能的零部件。
示范性的,弹性部件为弹簧,在抱箍1的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之间设置弹簧,当锁紧结构100松开时,弹簧的弹性势能释放,弹簧配合连接杆的一端推动抱箍1的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迅速分离,便于使用者快速松开锁紧结构100。
另外,当使用者操纵扳手2使抱箍1解除抱紧状态时,由于抱箍1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能力,在使用者松开扳手2时,抱箍1的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会回弹靠近,而在抱箍1的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之间设置弹簧,弹簧的弹性势能可以抵消抱箍1自身的弹性恢复力,使抱箍1的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之间保持较大距离,从而便于使用者更轻松地调整座椅轴杆的高度。
实施例二
本申请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种自行车,包括锁紧结构100。锁紧结构100与自行车座椅下方的安装套筒连接,座椅轴杆穿设于安装套筒。
使用时,通过扭转扳手2以解除抱箍1对安装套筒的抱紧状态,接着拉伸座椅轴杆以调节座椅的高度,调节完毕后,扭转扳手2使抱箍1抱紧安装套筒,以增大安装套筒内表面与座椅轴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限制座椅轴杆与安装套筒的相对移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锁紧结构100,利用扳手2和连杆3的同步转动来推动抱箍1的第一连接端11向抱箍1的第二连接端12移动靠近,实现抱箍1的抱紧,相比于现有的锁紧机构,本申请的锁紧结构100紧凑可靠,长期使用也不会出现外观刮伤的情况,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扳手和连杆;
所述扳手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抱箍的第一连接端,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抱箍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扳手的第二端,且所述扳手的第二端延伸形成有操作部;
其中,当按预设方向推动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扳手绕所述抱箍的第一连接端转动,使所述连杆的一端绕所述扳手的第二端转动,另一端绕所述抱箍的第二连接端转动并推动所述抱箍的第二连接端向所述抱箍的第一连接端移动,使所述扳手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抱箍的第二连接端上,实现所述抱箍的抱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为曲折的板状结构,所述操作部上一体成型有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的第一连接端为第一U型连接部,所述抱箍的第二连接端为第二U型连接部,所述扳手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U型连接部,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和所述扳手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的顶部为圆弧部,所述扳手的第一端和所述扳手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陷部,当所述扳手绕所述第一U型连接部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凹陷部扣合于所述圆弧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的第二端上形成有凸出部,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凹陷部,当所述扳手绕所述第一U型连接部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凸出部扣合于所述第二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部之间形成有第三凹陷部,所述抱箍在靠近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的边角处设置有倒角部,当所述扳手绕所述第一U型连接部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三凹陷部扣合于所述倒角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U型连接部和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孔,所述扳手的第一端和所述扳手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头螺丝,所述圆弧部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无头螺丝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且所述转轴的一端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无头螺丝设置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沿其内周向设置有防滑胶垫。
10.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锁紧结构。
CN202221262269.3U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锁紧结构及自行车 Active CN217170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2269.3U CN217170866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锁紧结构及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2269.3U CN217170866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锁紧结构及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0866U true CN217170866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13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2269.3U Active CN217170866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锁紧结构及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0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8766B2 (en) Armrest device
US834811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 article carrier having stowable cross bars
CA2610311A1 (en) Weight-hanging hook
CA2461778C (en) Vehicle seat latch assembly having molded cinch member
AU2013206563A1 (en) Shock absorbing caster assembly
CN217170866U (zh) 一种锁紧结构及自行车
US7252272B2 (en) Fixed bracket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ic product
TW202014634A (zh) 置放架之安裝結構
CN211175945U (zh) 电子设备支架
US20050133078A1 (en) Hand-gripped device for assistance in lowering to and rising from a seated position
CN109123923A (zh) 调节扣
WO2013034066A1 (zh) 扶手装置
JP3749076B2 (ja)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210063213U (zh) 一种防滑落座管组件及车辆
CN212280403U (zh) 一种调节支架及学习桌
JP4641587B2 (ja) 折り畳み式自転車
WO2017113496A1 (zh)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
CN215851675U (zh) 一种带安全勾的双锁机构
CN210870132U (zh) 一种自回位式安全带锁扣
CN216136214U (zh) 一种轮椅支架
TWM589223U (zh) 鎖具結構
CN216627997U (zh) 一种具有复位结构的铰接装置
CN219306438U (zh) 化妆镜组件及家具柜
CN215752829U (zh) 一种带安全锁扣的自锁机构
CN214084622U (zh) 一种平衡车的转向机构、转接件、操纵杆及平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